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推塔天王
没有道理这一次排在后面。
而且,从未有齐州出现灾祸的消息。
皇帝眉头紧蹙,看向房玄龄:“那你的意思,是户部的账本有问题,还是齐州的税有问题?”
“户部的账算的清楚,没有任何问题。”
“臣与房相怀疑,齐州的税有问题,或者说,齐州官员做了假账,瞒报齐州税赋。”
“不过若真是如此,恐怕涉及牵连之广,不可想象。”
“甚至这长安朝堂,也有人为之驱使。”魏征开口。
户部的账本没问题,齐州的税赋又奇怪。
若真是贪腐,那牵连的人可就多了去。
皇帝明白魏征的意思。
这齐州若是想贪腐,朝中没有人帮忙瞒着,那是不可能的。
但如此明目张胆的报假账到户部,齐州官员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若此事是真的,你们二人觉着,朝廷里,谁会参与其中?”皇帝突然开口问道。
也着实把两人问愣了。朝廷里有谁参与到这事里面,他们可不敢胡说。
此事牵连甚广,事关重大,绝对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楚。
“陛下,这事还需要仔细调查,臣等也不知如何说。”魏征开口,与皇帝说道。
皇帝沉默。
方才心里的喜悦,此刻已是化作怒火。
大唐才立国多少年,便有人敢行如此贪腐之事。
这若是不严厉处置,日后其他地方岂不争相效仿?
“此事你们二人不要与任何人说,朕会想办法调查。”
“退下吧。”皇帝留给两人一句话,便挥手示意两人离开。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准备与朕分多少
第二日上午,赵辰便去往立政殿。
同行的还有李治这小子。
李治这小子一路上也不说话,比之以往要沉默了许多。
或许他在赵辰面前,一向都不爱说话。
赵辰也没什么话要跟李治说,二人骑在各自的马上,也不交流,一直走到长安城门口。
“皇兄,你说小武她在高昌会习惯吗?”李治的突然一句,让赵辰不知该如何回答。
武珝在高昌,肯定没有在长安习惯。
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她一个姑娘,面对的是陌生的一切。
赵辰没办法回答李治。
却又不能不告诫李治:“雉奴,武珝在外面怎么样,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你该做你自己的事。”
李治停听了这话,却是勒住缰绳,面露怒色的看向赵辰:“皇兄何时这般无情,小武她还不是因为你我二人,才去到了高昌!”
“如今皇兄便是一点也不挂念?”
“挂念有什么用,你挂念她,她就能从高昌回来?”
“你没有能力办事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而不是到处与别人说。”
“你以为自己很痴情?”
“在我看来,你不过是自以为是,把你的想法藏起来,至少,在我面前是这样。”
“不然,我会收拾你的!”赵辰开口,语气有些冷厉。
李治本来就对赵辰从心底感到害怕。
今日也是因为武珝,才敢开这个口,现在被赵辰这么一吼,心里更是害怕的不行。
得亏是在学院里成长了不少,没有跟往日一般哭出来。
李治不说话,赵辰却是再提醒道:“待会去了立政殿,不准再提武珝的事情,你只管顺着你母后的话答应就是。”
“还是那句话,时间到了,我会带你去接武珝回来。”
“但你若是不识好歹,别怪我不客气。”
李治被训得不敢抬头,听到赵辰再次重申了之前与自己的保证。
这才让李治心里舒坦了不少。
点点头,忍着眼泪跟在赵辰身后。
……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让人准备了好些佳肴。
自己又亲自去了尚食局,弄了几道赵辰和李治喜欢的菜肴。
而后便站在立政殿外,对二人翘首以盼。
“娘娘,外面太阳毒,要不您还是进来去等吧。”
“汉王和晋王马上就到了。”有侍从与长孙皇后劝着。
如今还是夏季,又是中午,这外面难免是酷热的。
“不妨事,不看到他们过来,我不放心。”
“你去帮我准备酸梅汤,多加些冰块。”
“待会给他们俩解暑。”长孙皇后与一旁的侍从说道。
侍从点头,想要再劝长孙皇后进殿等待,但见她的模样,还是没再说什么。
好在没过一会。
赵辰与李治便出现在立政殿外的广场,长孙皇后面露喜色。
便是走下台阶,朝二人迎去。
赵辰也是远远看到长孙皇后从台阶上快步走向自己。
起初赵辰以为是长孙皇后有什么急事,所以才如此急切。
但是……
“大中午的,你们这俩孩子都热坏了吧,赶紧与母后进来,母后让人给你们准备了酸梅汤。”长孙皇后一手拉着一人,便往台阶走去。
望着长孙皇后满脸的汗水,赵辰心里一时间很不是滋味。
任由长孙皇后拉着自己往里面走。
侍从送来酸梅汤,道:“汉王殿下,方才娘娘见你们一直没来,可是站在殿外等了许久。”
“好在你们来了,不然这么大太阳……”
侍从显然是在为长孙皇后打抱不平。
赵辰喝了口酸梅汤,只感觉喉咙很是舒服。
放下玉碗,说道:“母后日后千万不必如此,儿臣答应的事,必定不会食言。”
赵辰声音不大,但在长孙皇后听来,却是如同擂鼓。
这么长时间了,这是赵辰第一次唤她母后,自称儿臣。
长孙皇后只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一般。
心里的喜悦,化作滚烫的泪水,从眼眶迸出。
在溢出眼眶的那一瞬间,长孙皇后便是扭过了头。
声音略有些哽咽:“你们再喝点,母后去换身衣裳。”
说罢,也不等二人说话,便是进了内殿。
赵辰见长孙皇后如此,心里自是知道为何。
这心里不免也是喟然叹息一声。
李治却是安心的喝着碗里的酸梅汤,他知道方才发生了什么。
但他并不太关心这些。
他李治自己,不也是叫着赵辰皇兄嘛!
皇帝没多久也来了,看到长孙皇后不在,自己倒了杯酸梅汤喝,便把目光看向眼前二人。
“雉奴,去长安军事学院学了几个月,看起来就比以前要精神不少。”
“不错,继续努力!”皇帝笑着说道。
他很满意如今李治的样子。
年纪虽轻,但整个人却显得干练。
“谢父皇夸奖,儿臣会继续努力的。”李治点头,面上带着笑容。
被皇帝称赞,傻子才不会觉着高兴。
见李治点头,皇帝也是高兴,又把目光看向赵辰。
昨日拍卖国子监名额,具体的银钱他还不清楚呢。
“赵……辰小子。”皇帝想叫赵小子的,但又改口叫辰小子。
他李世民跟赵辰什么关系?
怎么能一个姓李,一个姓赵?
就算赵辰不叫他父皇,他这个做爹的,也不能还叫赵小子不是?
得叫辰小子,拉近关系!
“辰小子,你跟朕说说,昨日拍卖会,一共拍的多少钱。”皇帝与赵辰问道。
李治也是看向赵辰。
说句实话,李治也从来没见过像昨日那般疯狂的局面。
上千人那是争着名额,差点就没打起来。
李治就记得,李恪他们在算钱的时候,嘴巴一直都是张开的。
“没多少,也就一百二十万贯。”赵辰随口说道。
“一百二十万贯?”皇帝音量陡然提高。
两百个名额。卖了一百二十万贯银钱。
皇帝是真的没有想到。
他现在唯一想到的,就是自己有钱了。
“是,除却一些杂七杂八的花费,盈余一百二十万贯。”
“给大理寺官员一人一千贯的束脩,还剩下一百一十万贯银钱。”赵辰与皇帝说着。
大理寺官员一百人,一人一千贯,那就是十万贯。
这些钱是他们教授学生的束脩,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
而最开始,赵辰是打算让学生们全部入学之后,再把学费的一部分交给大理寺官员们作为束脩。
如今这样划分,大理寺官员获利更多。
“十万贯,虽然有点多,但朕也是能接受的。”
“那辰小子你呢,准备与朕分多少?”皇帝看向赵辰,笑问道。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今日这是怎么了
皇帝可是惦念着这些银钱。
毕竟他还等着这些银钱去到河东呢,不然皇帝也不至于答应赵辰那样的办法。
分多少给皇帝,赵辰之前可是没想好。
还剩下一百一十万贯银钱,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说赵辰有的是钱,不差这么一点点,但忙了这么久,总不能一点好处都没有不是。
“那陛下想要分多少?”赵辰不答发问,看向皇帝。
赵辰倒是想要看看皇帝怎么说,若是皇帝对自己一毛不拔,赵辰可是不会与他客气。
难免不说要留下一大笔钱给自己!
皇帝愣了一下,又看向赵辰的脸,显然也是明白过来赵辰这话的意思。
到嘴边的话此刻也是被他憋了回去。
皇帝当然是想把所有的钱全部搂在自己手里,如此以后若是再有缺钱的事情,也不用弄的跟此次这般的为难。
但皇帝更清楚,赵辰这家伙,可不是那么容易吃亏的主。
自己要是说把所有的银钱全都揽在自己怀里,眼前这小子就算是嘴上不说,这心里肯定是会死死记着自己的!
那以后啊,自己就别想着好了!
“辰小子,是这样,河东地区还需要五十万贯银钱用来修筑堤坝。”
“这是必定需要的。”
“一百一十万贯,除却这五十万贯,还有六十万贯,朕是这样打算的。”
“你们长安军事学院这段时间也是辛苦,所以朕打算让你们留下三十万贯,剩下三十万贯,你让人送到朕的私库去。”
“如何?”皇帝沉默了片刻,才与赵辰缓缓说道。
也就是赵辰,换做是其他任何一个人,还想从皇帝手中拿到钱,那完全就是在做梦!
当然,皇帝也是想着以后还得有求助赵辰的时候,不然……
三十万贯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一笔巨款,但对于赵辰来说,不过是一笔小钱。
当然,就算是一百一十万贯全都给他,那也是一笔小钱。
“我是没有意见的。”赵辰点头。
钱多钱少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赵辰需要看到皇帝的态度。
虽然皇帝在这次商人子弟入学名额的事情上,没有出太多的力。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嘛。
总得是要占一些便宜的。
皇帝听到赵辰说自己没意见,这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他还真的害怕赵辰说要把所有的银钱都拿走。
到时候自己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心满意足的喝了杯酸梅汤,皇帝回头看了眼李治。
“雉奴,最近在学院怎么样?”皇帝与李治开口问道。
皇帝对李治的动静还是很有把握的。
毕竟这小子上次以为武珝的事情,可是没少背地里使性子。
李治听皇帝问自己的话,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
但却又不敢不回答皇帝。
便是低头说道:“父皇明鉴,儿臣在学院里认真学习,未曾有过其他不妥之举。”
皇帝点头,李治今年已经十一岁。
皇帝觉着是时候给李治安排一门亲事。
“辰小子,雉奴今年已然十一岁,朕觉着是时候为他选定一门亲事。”
“你认为呢?”皇帝突然看向赵辰,问道。
赵辰有些愣神。
这李治娶不娶亲,跟他有什么关系。
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问起自己这事来?
赵辰还没说话,李治便是开口与皇帝说道:“父皇,儿臣年纪还小,况且还在学院学习,确实不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那你觉着什么时候可以?”皇帝打断李治的话,面上看起来有些不悦。
李治被皇帝一句话给问的不敢再开口。
皇帝的意思几人都是明白。
给李治娶亲,免得他再有一些其他的不该有的心思。
李治心里也明白,但他不敢与皇帝对着来。
被皇帝一质问,此刻便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气氛有些尴尬,赵辰也没想着给两人调解,便是自顾自的喝着自己的酸梅汤。
长孙皇后过来的时候,见三人都是自己喝着自己的,谁也不开口说话,便是回过神来。
“今日这是怎么了,我们一家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吃个饭,都不要绷着个脸。”
“来,陛下您尝尝妾身的手艺。”长孙皇后打开话匣,给皇帝夹了一些菜肴。
又招呼赵辰与李治:“你们俩小家伙也自己吃,母后就不给你们夹了。”
赵辰点头,自顾自的吃着菜肴,李治低着头,只是吃着自己眼前的,却是不敢抬头看向前方。
长孙皇后便是明白,皇帝这又是说教了李治。
不然这小子也不至于连头都不敢抬。
“辰儿,母后听说你们长安军事学院跟国子监闹的挺不愉快的。”
“你们都是为了大唐社稷,都往后退一退。”长孙皇后看向赵辰,说道。
“啊,好的。”赵辰点头。
此处的尴尬,可不是他给弄出来的。
要说,还得是皇帝和李治自己!
“对了陛下,前日刑部听说出了一桩大案子。”赵辰开开口,与皇帝问道。
皇帝微微迟疑,随后又是点头。
确实如赵辰所说的,刑部这两日禀报了一桩大案。
而案子的出处,便是那齐州。
“刑部张行成禀报,说齐州发生数千人的暴动,好在地方官府镇压及时。”
“才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匪首如今正在押来长安,这两日应该就要到了。”皇帝与赵辰说着。
他也没问赵辰是如何得知此消息的。
身为户部尚书,这些消息肯定是能够知晓的。
“那……”
“辰儿,今日是我们一家团聚的日子,其他的事情不要再说了。”
“先吃东西。”长孙皇后打断赵辰的话。
赵辰愣了愣,继而点点头。
他方才也只是问问而已,也是免得气氛尴尬。
既然长孙皇后都开口了,赵辰自是懒得再多问。
一顿午宴,长孙皇后倒是高兴。
一直在与几人劝着吃菜。
李治想着皇帝方才的话,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而皇帝被赵辰问起了齐州的事情,又想到房玄龄与魏征与自己说的情况。
心里免不得开始担忧起来。
齐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宴会结束,赵辰便与李治离开立政殿,皇帝交代赵辰记得把银钱送到他的私库,而后便是匆匆离去。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谁想出来的
长安城外百里,两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子步履蹒跚的往前走着。
他们身后是穿着衙役衣服的几名官差。
“快走,别磨磨蹭蹭的。”一名官差猛地一推前面的男子。
男子跌跌撞撞的,差点摔在地上。
“快走,送你们到了长安,我们的事情也就办完了。”
“敢在齐州暴动,得亏是要把你们送来长安,不然你们这些家伙早就死了。”另外一名官差冷喝道。
手中的鞭子抽在面前男子身上。
男子吃痛,浑身一颤,脚上铁链当当作响。
他们便是齐州押解而来的犯人。
最前面的二人,是齐州暴动的首领,被齐州官府拿住,如今正被送往长安。
身后的官差也是齐州都督府的衙役,奉命押解着二人来到长安。
被押解的两名男子只是慢慢的走着,也不说话。
他们清楚,暴动就是死罪。
而他们如今,不过是往死路上走的更近一步罢了。
“再往前一百里就是长安了,走了这么久,总算是快到了。”一名衙役笑着说道。
齐州距离长安也有千里之遥,他们在路上,也走了半月之久。
如今面对近在咫尺的长安城,几人心里也是舒畅不少。
“都督交代,越是快要到长安,越是需要小心谨慎,这两家伙是暴徒匪首,陛下一定会亲审此案。”
“若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我们可就完蛋了。”另外一名衙役嘱咐一句。
他们一共四名衙役,负责两名犯人的押解。
人员着实有些少。
“放心吧,这都已经到了长安了,哪里还会出什么事情?”
“走出这个山谷,我们找一家客栈歇歇脚,明日再继续……”
“咻——”
衙役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到破空声从耳边划过。
回头一看,便见方才还在跟自己说话的同伴,已经被箭矢射穿了心脏。
“有刺客!”衙役大喊一声。
身前的两名衙役飞快的抽出武器。
可几支箭矢激射而来,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便被箭矢洞穿了身躯。
叫出声音的衙役手持武器,劈飞了迎面而来的箭矢,却是看到自己几人押解来长安的犯人,被箭矢射穿了喉咙。
“谁……是谁……”衙役面上尽是惧色。
手中武器微微颤抖。
“杀了他。”一道冷厉的声音传来。
随后衙役便看到数名身穿黑衣,不见样貌的刺客朝自己冲杀而来。
他刚想举刀抵抗,却是突然感觉浑身无力。
随后便是无力的倒了下去。
意识消散之前,衙役只看到前面一道冰冷的眼神。
……
“张尚书,出事了!”刑部衙门,刑部尚书张行成正在处理公务。
面前突然跑来一人与自己这般说道。
“出何事了?”张行成皱眉。
“禀尚书,从齐州押解而来的两名匪首,以及负责押解匪首的四名齐州衙役,在长安城一百里外被杀。”
“根据仵作的判断,应该是两日前的巳时。”来人与张行成禀报道。
张行成面色微微一变。
“全死了?”
“可有什么线索?”张行成沉声问道。
齐州的事情,可是皇帝亲自过问。
如今齐州匪首突然被杀,连带着押解匪首的衙役也被杀,这显然是一桩有预谋的事情。
皇帝若是追究起来,他张行成可是难逃其咎。
“刘侍郎已经派人去了,只知道两名匪首和三名衙役全都是死在箭矢之下。”
“其中一人被一剑穿心。”
“都是没有任何反抗就被杀了!”来人与张行成说道。
张行成心里一叹,如此有预谋的刺杀,怕不是要灭这些匪首的口。
“知道了,把尸体带回刑部,老夫去与陛下禀报!”张行成开口,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便是走出刑部衙门。
……
皇帝正想着等那两名齐州暴动的匪首来到长安之后,自己要如何审问他们。
哪想到张行成竟然过来告诉自己,那两名匪首被人截杀了。
连带着押解匪首的四名衙役,一并遭了灾。
看着低头站在下方的张行成,皇帝很想给他一脚。
“押解两名犯人额,只派四名衙役,谁想出来的?”皇帝阴沉着脸,与张行成问道。
张行成哪里知道为何只派四人押解两名要犯。
但他可不能跟皇帝说自己不知道。
“陛下,押解犯人,是齐州都督府执行的,臣之前给齐州都督府去过公文,让他们务必保护好匪首的安全。”
“但……”张行成摇摇头。
他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在天子脚下行如此狂妄之事。
而齐州都督府,竟然只派了四人押解匪首。
这更是让人始料不及。
“齐州都督府……”皇帝嘴里说着,目光越发的阴冷。
前两日房玄龄与魏征就说,齐州的税赋有很大的问题。
富庶之地,税赋竟然在整个大唐的末尾。
让人奇怪的很。
而现在,齐州衙役押解两名暴动的犯人,竟然被截杀在半路?
这免不得让皇帝怀疑,这是有人故意为之。
“陛下,六具尸首已经派人运回了刑部,或许可以找出一些线索。”张行成与皇帝说道。
1...439440441442443...5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