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事实上,他更喜欢那些思想性和文学性极高的诺贝尔作家写的作品。
所以他面色从容,一一回应这些人。
这些记者都是开车而来,经过一番争夺,伍德海最终还是捷足先登,请封舟坐上了他的车。
此时伍德海心里哪里还有半分高傲和优越感他若是在稿费或者相关版税收入上有半点折扣的话,眼前这个华人少年可以分分钟找其他报社杂志。
就凭他的作品,他可以在英语世界任何地方获得巨大的收入和名望,如果自己为了一点小小利润就不顾以后,那么自己必将挂在报社历史的耻辱柱上。
自己的下半生,说不定会当做背景板被人嘲笑。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看了一眼一脸平淡的封舟,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
《哈利波特》属于奇幻文学,此时的英语世界肃然还没有兴起近代奇幻文学,其开山鼻祖《魔戒》也要在二十多年后才会出版,但是其前传《霍比特人》已经诞生在作家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笔下,说明这虽然是一片空白,但是已经有人在开发。
作为嗅觉灵敏的记者们,当然注意到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宝库,而《哈利波特》所展现的极具英伦风格的瑰丽的魔法世界,让所有人的眼睛一亮。
在起士林的豪华单间内,众多记者对《哈利波特》的连载权展开了争夺,最终,英国的《卫报》、美国的《纽约邮报》在角逐中胜利,分别以千字10英镑、千字15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各自国家的连载权。香港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给封舟的稿费价格则是千字20银元。
面对这些财大气粗的老牌报刊,身为《京津泰晤士报》的主编,也只得给千字10银元。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国内最顶级的文人,比如闻名天下的鲁迅、郁达夫、田汉、巴金等人,稿费也不过千字6元。
封舟的稿费之所以这么高,完全是
第45章 客座教授
陈志远最近心情不太好。
他从外国留学回来,经家里人介绍进入私立南开大学做讲师,已经有两年了,但是却始终没有拿到“教授”的职称,眼瞅着同一年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早就拿到东北大学教授的职位,自己却还是一个讲师,这让他心情怎么爽起来
南开大学是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为了能够将学校经营下去,也要亲自南下募捐,所以学校的薪水一般偏向于教授,普通的讲师薪水相对较低,一个月十几个银元而已,还不如从国外回来,进入政府部门做事的同学,比起那些给洋人当买办的,那就差的更远了。
薪水低,就不能过体面的生活,和那些同学聚会的时候,他就抬不起头来,名门媛女也就不会正眼看他,连约个女朋友去捧梅老板的戏都没底气。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陈志远趴在办公桌上,摇头道。
“陈老师,听说我们文学院刚聘请了一位客座教授。”旁边办公桌一个老师八卦道。
“客座教授”办公室中的其他老师也都纷纷抬头。
他们这批老师,基本上都是讲师和助教,几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没结婚的几个人还要合住一个宿舍呢。
而那些教授则不同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装修的很舒适。
“不只是哪位名家”一位带着眼镜的青年讲师迟疑道。
民国多大师,一般都局限于文学方面,概因书香世家众多,随便出一些英才,深造几年就成了大师,若是有什么诗歌、小说作品出世,便可以做教授了。
“听说不是什么名家,但好像是张校长亲自聘请的,院里面对他很重视,单独为他开设了一门公开课,允许全校学生选修。”老师皱着眉头想了想,念着道:“对了,据说非常年轻。”
“专门公开课全校学生选修。”几个年轻讲师瞬间眼都红了。
为了扩大招生来源,以及吸引优秀的讲师,张伯苓在课业安排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如果有优秀的讲师讲课,便会设置允许全校学生选修的专门公开课。
“是哪位大牛啊难道是泰戈尔先生在华定居了”
“说不定是鲁迅先生离沪来京了。”
“不是说是一个年轻人吗鲁迅先生得多大了”
“这年头,哪个年轻人在文坛上名气这么大想不出来啊。”
……
“年轻的教授怎么可能”陈志远心中冷笑一声。
当年梁漱溟先生年仅二十四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那是华夏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可是这位先生是蔡元培亲自发掘的。
能年纪轻轻就成为大拿的人物,谁不愿意去清华北大,谁愿意来到私立南开大学
这时,突然门推开,只见文学院的院长笑眯眯的将一个青年请入办公室。
“诸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文学院新聘请的‘客座教授’封自横,封教授。”已经四五十岁的院长,老脸笑成菊花。
“封教授之前是米国华侨,因为经济危机来华,现在特地被我们私立南开大学聘请来,是我们私立南开大学文学院的荣幸....”
办公室内的老师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院长身后的封舟。
“不是吧,这家伙有二十岁了吗恐怕大学还没有上的吧”
所有的老师都是一脸震惊。
梁漱溟先生当教授的时候是二十四岁,刘崇鋐是二十六岁,后者倒是南开人,但是转眼就去了清华。
但是人家好歹已经成年。
眼前的小子呢
没到二十不说,在场的众人还不认识,连名字都没听说。
“陈老师,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封教授的助教了,我把封教授交给你,你负责带封教授熟悉一下我们南开的各处环境,懂吗”院长板着脸道。
“啊好的好的呢。”陈志远呆呆的应着,心中升起了深深地嫉妒之情。
副院长离开后,办公室中只剩下诸多老师和封舟。
封自横当然就是封舟,为了清净,他给自己取字“自横”,取“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典故。
陈志远倒是很热情,给封舟介绍完大家之后,说道:“封教授,要不我带您去看看您的办公室吧。”
等两人走后,办公室内顿时一片长吁
第46章 我不太明白
南开大学来了一位名不传经传的客座教授,且不到二十岁,而且是个大帅哥。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学校。
要知道,南开大学全校师生加起来也不过五六百人,基本上抬头不见低头见,而全国有文采有名望的年轻人基本是出自那些书香世家、官宦世家。
可是谁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封自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有姓封的望族吗”
“当年梅老板组建‘国剧学会’,里面有一个姓封的三秦人,不过人家是唱戏的。”
“唱戏的能出什么文学大家”
“说的也是,张校长为五斗米而折腰,也不能把一个戏子后人请进来当文学教授啊。”
众人议论纷纷,一些年龄大的教授也不禁摇头叹息,说张校长为了募捐不顾脸皮了,什么人都能招进来当教授。要是商学院之类还无所谓,但你招进一个文学院的客座教授,而且专门开始一节选修课,简直是玩笑一般。
当年鲁迅、胡适之去北大,蔡元培也没给他们这么大待遇啊。
青年讲师们则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会去张校长那里告状,抗议背后是不是有黑幕。
等陈志远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狭小的办公室内已经挤满了人,见到他就连问:
“陈兄,那个封教授的来历你打探清楚了吗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还是国外哪所名牌大学出来的”
“小陈,他是不是走关系进来的”
“陈老师,听说封教授长得很帅啊。”
陈志远被他们问的头大,苦笑道:“我也不太清楚,这个封教授不喜欢说话,不过看得出来,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气场很足,腰杆挺得笔直……”
“腰杆挺得笔直不会是军人吧”
“什么丘八也能当教授”
“我听说赤党的那个领袖杨子任也当过丘八,可他的文化水平不低吧”
“哼!杨子任当初也不过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何曾当过教授”
……
整个办公室轰然炸开。
看到办公室一团乱糟糟,陈志远一下子就后悔了,见众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赶紧说道:“但封教授对文学了解非常深的,好像有洋人背景。”
“呵呵,洋人背景在场的教授讲师,大多数是从国外留学回来有洋人背景有什么了不起,你陈老师也是从国外回来了,年龄也比那个封自横大,不还是一个讲师”
一位倚老卖老的教授摇头道。
他年龄大,名声响,也不在意陈志远的脸色,继续说道:“就算是神童,没有系统的读书研究,十七八岁就能当教授”
“对对,胡教授说得对。”许多人都点头附和。
“依我说,如今张少帅统领大军,统治东北、平津、晋鲁察绥等地,只怕他手下的某些家族子弟,不去当官,不去开公司,非要跑到学校镀金,把学校这块最后的净土搞得乌烟瘴气,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另一位老教授长叹。
“就是啊,我听说张校长为了募捐可是跑断了腿,这里面难免有难言之隐。”
“哎……”
一提起张校长,所有人都哀叹起来。
张校长也难啊,为了私立南开大学的发展,他可是跑断了腿,受尽了白眼,磨尽了脸面,想必这封自横担任教授,也是张校长的妥协之举。
许多人沉默不言,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见大家似乎对封自横都不太信任的样子,陈志远心中也忍不住升起一丝疑惑。
虽然封自横却是腰杆挺直,含胸拔背,气派十足,但确实不像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大拿。
“莫非,他真的是来镀金的”
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南开大学开学两周了。
而封舟的第一节公开课,终于要开始了。
因为众人的怀疑,许多人对这位传闻已久的客座教授,已经翘首以待。不少青年讲师们摩拳擦掌,准备在公开课上,给这个不到二十岁的镀金教授,狠狠一个难堪。
“海诚兄,你听说了吗文学院的那个选修课老师,是一个客座教授,听说十分年轻,还不到二十岁。”
张海诚的室友刘晨说道。
张海诚身材高大,气质稳重,长相英俊,走在校园里,或者走在街上,很受女孩子青睐。
而他的室友刘晨也是一个帅哥。
两人都是医预科的大才子,家里也都是医学世家,据说招生考
第47章 张校长的一世英名
众人望去,就见到一个三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的青年男子起身而立。
有文学院的人认出,顿时惊呼道:
“这不是文学院的张老师嘛。”
不懂得人赶紧问,才知道,这位张老师是文学院有名的青年讲师,一向仗义敢言著称,为南开“四大奇”之首。
“众所周知,列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具体到英国文学,它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许多大师和优秀作品出现,我华夏文学也是亦然。”
张老师侃侃而谈。
“刚才封教授提到京津泰晤士报火热连载的《哈利波特和魔法石》,老实说我也很喜欢看,家里的小孩子也喜欢看,每天都骑着扫帚满屋子跑。”
“哈哈……”
众人哈哈笑了起来。
确实,《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自从两个多月前在京津泰晤士报上连载以来,十分火爆,很多人都追着看。
但是在场的诸位都是成年人,再迷哈利波特的人也明白,那本书最多只能算是儿童文学,引人入胜罢了。
果然张老师继续道:“本人也是英国留学归来,和徐志摩也算同届的,对英国文学比较了解。但是不管怎么说,哈利波特也只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赫敏将来会不会嫁给哈利波特,也不过是作者的妙笔生花而已,你封教授凭什么说从英国的文化、政治等角度,赫敏不能嫁给哈利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简单说,你就是由果推因,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他这话一出,顿时哄堂大笑。
很多听了云山雾罩的学生,被杜讲师一番解释后,也明白过来。
“啊我之前如听天书,原来这个教授在鬼扯啊。”
“就是嘛,一本儿童文学还推出英国各种社会现象坐井观天啊!”
“封教授说的也有道理。”
众人议论纷纷,当然也有几个女同学为封舟辩护,但这些女生不过是好色而慕少艾而已,非但没有什么用,反而激起了不少男性同胞的仇恨。
“既然你也说了,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那为何赫敏与哈利的爱情就不能遵循这些规律”封舟站在讲台上,淡淡的问道。
“当然要遵循规律,可也不能因为规律而强加在文学之上,要知道文学是源于生活,高出生活的,一部儿童文学,重要的是读者开心,如果赫敏将来不能嫁给哈利,只怕众多读者要给作者寄刀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