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哦。”马三笑着说道:“师弟,你这个文学大师,在北方练拳之余,还研究南拳高手来着这些只怕陈识都不清楚吧。”
陈识在民国二十二年从南洋抵达津门,先是在中华武士会传授咏春拳,教出名气之后,又在中华武士会的帮助下开馆收徒,逐渐成为津门名师,被称为“南拳宗师”,常与北拳高手切磋,闯下很大名声。
这次宫宝森南下办隐退仪式,处于种种顾虑,陈识没有一同南下,他打算待这场风波结束之后,便结束北方扬名,回归佛山。
“叶问从小家中富贵,身体底子根基深厚,又随陈华顺、梁赞两位咏春高手练习,一身武功已经大成,任何一个学武之辈,都想和他交手切磋,大师兄难道不想”
封舟笑问道。
“不错。”马三点点头,丝毫不避讳。
自从成为宫家武馆的馆主,又成为中华武士会的副会长,未来的会长,在北方武林众前辈、宗师眼中,马三早已经成为身兼形意、八卦的大宗师。
其本人的心境也早已经脱胎换骨,早就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神情,再也不是昔日吴下阿蒙,此时听到封舟的话语,只是淡淡一笑:“我们与他交手,任何时候都可以,但是这个时候,怕是打扰老爷子隐退仪式。”
“呵呵,你倒是会说话。”
宫宝森微笑着转过身来,说道:“马三,北方与我搭手的是你,到了南边还不满足”
“武无止境,不进则退,怎么会满足呢。”马三微笑着答道:“不过,我们又不是南边死守规矩的老顽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允许年轻人出头,师父想把名声让给他,他若是有能力担起来,那就担着呗。”
如今的马三,眼界和格局已经大大不同,早就不是原先不知天高地厚,对于华夏和日本的对比一点不懂的时候。
老爷子南下办隐退仪式,表面上是为了提携新人,实际上还是用武林中人的一片热忱,希望南北一体,不分你我。
马三对此十分清楚,所以对老爷子打算让叶问扬名的举动并无异议。
高风亮节,提携后辈,也是宗师风范,马三心知肚明。
“你的刀,已经隐在你的刀鞘之中,此番回去之后,你就是中华武士会的会长了。”
大弟子的格局和见识
第89章 金楼风云2
在封舟眼里,所谓的金楼“性情中人”,不过就是身家豪富的土财主们,在买光了能买的所有土地之后,便把钱财用在各种精致豪奢的生活享受上,抗日战争尚未爆发,“黄金十年”的盛事还在继续,又因为“清党”杀光了一切求变的进步人士,闲来没事捣弄各种稀罕玩意的士绅们自然还在做着纸醉金迷的美梦。
练拳,不过是为了打压泥腿子,或者是闲着无事用来消遣的。
所谓的精武会,又有几个泥腿子能学到拳了
众人走上主厅,叶问早就在一旁等候。
在场的所有人都凑在窗户外仔细盯着宫宝森和叶问对峙交手,连马三、宫二等人都关心则乱,不由得凑过去看。封舟却找了一个椅子,安然坐下,甚至眯起眼睛养神,对里面的情况完全不屑一顾。
既然已经遵从“人情世故”,那么宫宝森和叶问的“掰饼”,不过是一场戏罢了。
以宫宝森的眼力界,他这么欣赏叶问的武功,难道叶问能不能掰开他手里的饼,老爷子心里没点数吗
而宫宝森其实关注的是,叶问的心胸和格局如何
这个掰饼的困难在于,饼在老爷子手中,必须二人向不同的方向用力,饼才会掰开。如果,无论叶问向哪个方向用力,老爷子都顺着叶问的方向,饼就永远不会被掰开。
而在这之前,老爷子先讲了一个故事,南北不分则饼就不能分,分了饼就等于分了华夏。这样一来,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老爷子所说的师兄当时就因为解不开这个难题,就让南方来的这个先生当了武士会的第一任会长。
叶问在与老爷子的较量中,不仅掰开了饼,而且解决了这个饼分则国分的难题。叶问说,在您的眼中饼是武林,是华夏,在我的眼中,饼是世界。
叶问把量的整体做了改变,这样一来,饼分仅仅代表是否完美完善,便不存在分裂分割的困难。这是一种眼界的体现。从哲学思维上来讲,是一种阶级思想内核的体现,老爷的思想就带有小农或者小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局限性,而叶问的思想是一种全面的资产阶级思想。
叶问家资巨富,妻子是前清洋务大臣张荫培的后人,父亲曾在香江经营好大产业,耳濡目染之下,他的思想境界自然超脱一般人的小农思维。
以叶问的武功,他有足够的能力掰开饼。
以叶问的眼界,他也能解答宫宝森的难题。
既然如此,两人交手场景,还需要看吗
果然片刻之后,客厅内外顿时传来阵阵叫好之声,两人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叶问掰开了宫宝森手中的饼。
“封舟,你怎么不看比武”比武过后,宫二立刻注意到了封舟,便过来问道。
“不需要看,这一切已经在我脑海之中。”封舟笑道。
“哦”
宫二不解。
“老爷子见过叶问的武功,知道他的能力,只要他完美回答了老爷子的问题,那饼掰开掰不开,其实意义已经不大。”
封舟道。
“怎样讲”宫二继续问道。
“老爷子以为,这个饼代表我们华夏,但是叶问则以为,这个饼就是一个世界。”
封舟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站起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老爷子今日将名声让给叶问,我们宫家却依旧由一位位宗师继往开来,我倒是希望,叶问也能教出几个宗师弟子,而不是让咏春拳只是在他一人手里扬名。”
“哼!说到咏春拳,这叶问能超得过陈识”
马三走过来问道。
&
第90章 金楼风云3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叶问得了名声,他就应该知道前面一步一擂台,步步有回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封舟笑着,轻轻地揽住宫二的秀肩,返回住所。
他要写一封信,请叶问赴宴。
而宫二面色自然,一脸从容。
她从心里就认同封舟的做法。
宫家人输了,宫家有人找回来。
这不是输不起,而是骄傲、自信和实力。
其实,宫二一度跃跃欲试,想自己上场。
但是想到自己已经和封舟订婚,便没有争取。
她又没有退出武林,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在这个时候和男朋友争
……
下午,金楼外的一家茶馆。
众多佛山武林一脉齐聚,中间围着叶问。
概因叶问收到了宫家弟子的请帖,约他今晚金楼赴宴。
茶馆中,精通形意拳的账房先生说道:“北方武林皆传,宫宝森一身武艺,大徒弟马三得了他的刚劲,又从刚劲当中悟出柔劲;女儿得到他的柔劲,据说达到暗劲大成。这两人都得到宫家六十四手的真传,但真正出类拔萃的,却是关门弟子封舟!”
“北方同道传言,封舟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写小说,一部《哈利波特》名传全世界,版税可以买下整座津门城;一部《大国崛起》,发行时全国上下洛阳纸贵,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他做了参议。英国的大学请他前去做学术交流,所到之处众人鼓掌欢迎,为我国人大大涨了志气,据说连金陵的常委员长都想请他做个顾问。”
“我听说了,都说他是家,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家。”
叶问微微笑道。
“不错!这武的一方面那就更加了不得了。”账房先生叹息道:“传说他少年之时在米国受过训练,身体强悍无比,拜在宫宝森门下之后,凭站桩练出暗劲,后来在津门开武馆,完全无视津门武行的规矩,在开业典礼上,一人连败四家武馆,其余武馆吓得直接不敢出头,集体点头认输。再后来,宫家武馆改名中华武士会,他与李尧臣、王子平、韩慕侠、陈识这些宗师高手较量,完全是游刃有余。”
“陈识”叶问终于皱起眉头来。
“对,陈识,也就是梁奇先生的真传弟子,咏春陈识,应该和你一个辈分。”
账房先生叹道。
“不错,小的时候我也见过陈师兄,听师父说他天分很高,可惜家道中落,他便去了南洋。没想到现在却在津门。”
叶问说的师父,是他在香江时候的师父梁赞。
“陈识已经在津门开宗立派,名扬北方,一人成就南拳北传,是我辈楷模啊!”金楼老板灯叔叹道。
其他人没有接话。
咏春拳在津门打出局面,说明人家北方人虚怀若谷。
可是这边人家仅仅过来办隐退仪式,佛山武林就如临大敌。
这两相对比,许多人觉得有些无地自容。
“这封舟和宫二小姐已经订婚,预计两三年后就会成婚,他两人在金楼摆下霸王宴,就是让你非出来不可啊。”账房先生说道,不动声色之间将话题挽回。fo
“别小看他们俩年轻,还有一个是女子。武行四大忌,和尚、道士、女人、小孩。若是今晚出手的是封舟,那他今年二十四岁,若是宫家二小姐,那就是一个年轻的女的,不管是谁出马,都准没好事。”
灯叔说道。
“人家摆了这么大场面,怎能不去捧个场”叶问淡淡说着,神情当中胸有成竹,尽显儒雅风范。
“说得对!”金楼看门的铁桥勇说道:“宫宝森号称北方无敌,大家伙都敬服,可是那个封舟年纪轻轻,只是打赢了几个开武馆的,有什么了不起。”
“对啊!”琴师润也是不服气:“几年前听过封舟震慑津门武馆的消息,后来一打听,原来那天什么韩复榘、张学铭、张伯苓,还有金城银行的总经理都去给他捧场,这么多大人物在场,武馆的人不是傻子,敢赢吗”
“还有这种事
第91章 金楼风云4
封舟说这,指着桌子上的那碗蛇羹,笑道:“自从来到佛山,我就没有遇到一个对手,直到喝了这碗蛇羹。”
“这碗蛇羹火候恰到好处,功力掌控自如,妙在巅毫,非大英雄大豪杰不能为之。相信有他在,可以让你如见高山。”
封舟侃侃而谈。
“一碗蛇羹”叶问眉头微皱,不由得顺着封舟的手指看向蛇羹,轻轻地吸了吸鼻子,笑道:“羹香扑鼻,的确是难得的美味。”
“你闻到的不是羹香,而是佐香。从蛇羹端上来到现在,这蛇羹的香味始终不曾泄漏半分,全都藏在羹里,是故唯有吃到口中,才能品得其中美质。美味在口舌之间绽放,世间百味却在心里升起。你说此人以功力入厨艺,难道他自身武功不是世间顶峰”
“嗯。”
一时之间,叶问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为好。
封舟也不理他,转身对金楼老板灯叔道:“不知主人家,可否请做这位蛇羹的前辈前来一坐”
灯叔怔了怔,便吩咐人去喊。
宫二听他说的这么玄乎,不由得升起了好奇心。封舟会意,便拿起汤勺给她舀了一碗。
宫二细细品味,送入口中,才品了一口,便觉一时之间,一种蛇香羹味在舌尖绽放,同时心里竟然升起各种奇怪的感觉,既有她想得到的,也有她想不到的,诸般滋味糅合一处,却又层次分明,无有不谐,变化之神奇,令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几乎舌头快要化掉了。
她哪里知道,封舟其实是故弄玄虚,她能品道世间百味,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
等她头脑恢复过来,正见一个面容苍老、衣着简朴的老人走了进来,一脸疑惑,看到她和封舟的时候,表情怔了怔,随即恢复老农模样。
“几位……”老人不解的说道。
他当然就是八卦门的老前辈,宫宝森的师兄——关东之鬼丁连山。
他本以为宫宝森走后,有人也发现了他的踪迹,但是走进花厅之后,扫了众人一眼,却没有发现任何端倪,不由得有点疑惑。
“老人家请坐。”
封舟站起来,亲自给老人搬了座位,请他坐下,然后问道:“老人家,我品了你的蛇羹,只觉得这厨艺已经入了化境,我便坚信,老人家的武功,已经到了极深的地步,所以请您见证一下,我们宫家弟子与咏春拳宗师叶先生的高低。”
“我只会做蛇羹,不会……”丁连山心中疑惑未解,急忙推脱道。
“前辈且慢推脱,我师父宫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咸丰年间,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来到肃王府,向拜读一下祖师董海川的拳法书籍,祖师爷不认识他,自然不允许。”
封舟微笑着讲起了故事。
丁连山一愣,心想:“我们八卦门有这个故事吗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叶问、宫二,以及周围围观的金楼众人也都一脸疑惑,不知道眼前的封舟为何讲起故事来了。
封舟不理他们,自顾自的说道:“那老者也不恼,转而到了校场上,就在旁边瞧着肃王府的教习们教授武学,过不片刻自己却下场中演练起那门武功来,竟比教习演练的还要纯熟!”
“后来才知道此老就是唐鉴先生,唐先生乃是当世大儒,理学宗师,他要看董祖师爷的八卦拳著作,祖师爷自然不敢拒绝,便将自己写的《八卦拳谱》奉上,没想到唐先生一边看着一边演练,竟是演练得分毫不差。他读了一个时辰,便成了八卦掌的宗师,进肃王府时还是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家,出门时却精神矍铄,切磋中更是一连击败了两位王府教习!和祖师爷教授半个时辰,不分胜负。”
众人听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家,一个时辰精通了八卦掌
&nbs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