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为小哥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尘了
那日子美的,快活似神仙,在小人参的带领下,把山里转了个遍,还真寻到了不少好东西。
三月底,四人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的回了河溪村,连大黄和小黄都显的威风了不少。
就他们这几个的状态,让其它两对眼馋不已。
四月忙完后,把家里的活都收拾收拾,有了几天空闲时间,谢七和张三哥儿决定也进山逍遥几天,正巧,王宝儿和季阿强也有同样的想法。
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他们两对都进山,正好有个照应,要相对安全些。
大黄和小黄还有小胖子小人参这次就不进山了,乖乖的在村里呆着,收收性子。
在山里玩了一个月,尤其是小胖子,整个人已经野的都快没边了。
在山里享受了几天清闲日子,回到村里,都有些意犹未尽。
开始盼望着十一月的到来,到时候又可以进山溜哒溜哒了。
跟去年一样,这一年的年头很顺,时间不急不徐的过着,日子缓缓慢慢,事情井井有条的忙着。
别的村不知道情况怎么样,整个河溪村已经完全恢复到了很久以前的宁静祥和。
河溪村的节奏特别好,家家户户都能挣到钱,不愁吃不愁穿的,一年还能挣不少银两,这气氛自然就好了。
从山里出来,张三哥儿的肚子就更大了。
进了五月,已经足了八个月。若不出意外,六月就能生了。
编编不知是哪里出问题了,五月二十六日,张三哥儿提前发动了。
好在虽说不足月,到底也没差多少天。
生了一个小哥。
有王宝儿的教训在前,张三哥儿怀娃的时候,并没有大吃特补,吃食上跟平常没什么两样,他们平日里伙食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孩子生下来时,并不是特别重,却很健康,哭声很响亮。
小哥跟哥儿不同,小哥出生后是喂米汤的。
季安逸觉的喂米汤有些不好,营养跟不上,母羊现在年纪有些大,再说它也没怀崽,根本就没有奶。
他琢磨着,再买一只正在产奶期的母羊回来。
这想法说出来后,没一个同意的,小哥都是喂米汤养大的,喂羊奶算个什么事?
好吧,或许真的是他想多了。
有了个弟弟,小胖子和小人参总算安生点了,不再整天领着大黄和小黄在外面玩。
很好奇的围在摇篮边看着刚出生的弟弟。
考虑到七月农忙,时间很紧张,大人不能时时刻刻呆在婴儿身边,便开始教着小胖子和小人参,让他们看着点弟弟。
这俩孩子机灵懂事的紧,教什么都记的牢牢的。
本来都只是想想,也怎么把这事当成真的,七月里农忙时,张三哥儿留在家里收拾着家里的活,偶尔有事离开一下,才笑着逗趣着俩个孩子,让他们看着点弟弟。
没想到,他刚走没一会,小娃娃就哭了。
俩孩子面面相觑看了一眼,然后,小胖子搬了个小凳子,踩着凳子,一手扶着摇篮,伸手有模有样的扯着弟弟的尿布,对着旁边的小人参说。“脏脏。”
小人参一听,迈着小胖腿蹬噔噔的进了屋,拿了一个新尿布递给了小胖子。
小胖子小心翼翼的把小娃娃翻了个身,扯掉了脏尿布,拿着新尿布看了看,眨了眨眼睛,愣愣的看着小人参。
这个有点难度,他不会。
“我来。”小人参接过尿布,等小胖子下来后,他踩上了凳子,默默的看了看摇篮里的小娃娃。
小娃娃这会没有哭了,水汪汪的眼睛,眨巴眨巴,愣愣的看着小人参,大拇指含在嘴里吧唧了两下。
“怎么了?”张三哥儿进屋,看见这一幕,好奇的问了句,走近一看。“哟,馒头拉粑粑了,香香真棒。”
“旺麽……”小胖子托着长长的音。
张三哥儿边给孩子套尿布边笑着说。“小胖子也很棒,等你们舅麽回来了,让他中午做红烧肉吃。”
有了这么一个事情后,大人心里对俩个孩子照片小馒头,有了点信心了。
张三哥儿也能放心的抽出点时间,忙些屋外的忙活了。
农忙过后,进了八月,八月河溪村出了件喜事。
刘秀要嫁人了,嫁到隔壁村的朱家。
刘家在河溪村人缘很好,哥儿嫁人是件大喜事,正好农忙刚过,时间不那么紧张了,几乎全村人都出动了。
刘秀风风光光的嫁进了朱家。
九月季安逸过了十七岁生辰,十月刘秀传来消息怀娃了。
正当王小二暗自讷闷着,怎么自家媳妇的肚子还没动静时,十月底季安逸说,他觉的最近有点怪怪的。
跑一趟李大夫家,李大夫说,他怀娃了,不到两个月。
“怀,怀,怀……”结结巴巴的,第二个字,季安逸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觉的肚子有点怪,里面好像有东西,那种感觉很微妙,他有些说不出的心慌,这才想着上李大夫家一趟。
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媳妇。咱们也有娃了。”兴奋的王小二一时没有顾着季安逸的神色,竟然直接抱着自家媳妇,欢欢喜喜的往家里跑。
本来有些别扭的季安逸,看见呆子这么高兴,看着他脸上傻呼呼的灿烂笑容,不知怎么的,嘴角控制不住的就上扬了。“呆子,停下来,我自己能走。”
“媳妇你让我抱着你跑。我好高兴,我现在浑身都是劲,使唤不完的劲。”顿了顿,王小二又嘣了一句。“媳妇,我觉的我可以吃下一头猪。”
季安逸哈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这什么跟什么,这呆子。
作者有话要说:这都不叫事扔了一个地雷
鲨鲨扔了一个地雷
鎏芑扔了一个地雷
箱子扔了一个地雷
&ne扔了一个地雷
谢谢六位姑娘投的地雷~么么哒乀(ˉeˉ乀)
#^_^#我又按快进了~





重生为小哥儿 第119章
深秋,满山枯黄,屋后的梧桐树,落了大半叶子。
今个是个阴天,无风。
难得的空闲日子。
搬了两个藤椅放梧桐树下,季安逸懒洋洋的躺着,王小二在旁边认真的雕着木制品。
旁边趴着大黄和小黄,母羊窝在树根下。
稍远处的鸡圈里,传来咯咯咯的鸡叫声,估摸着又下蛋了。
“总想吃点什么。”呆呆的看着蓝蓝的天空,季安逸无意识的嘀咕着。
王小二停下手里的活,侧头看了一眼。“媳妇想吃啥?”
“不知道。”季安逸摇着头。“我闭着眼睛睡会。”
“外头凉,咱进屋睡。”王小二皱着眉说了句,把手里的物件放到了藤椅上,站起身走到季安逸身边。“媳妇,咱进屋睡。”
季安逸摆了摆手,突然的睁开了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王小二。“我知道要吃什么了。走,我做好吃的给你尝尝。”
凉拌面。他要做个酸辣酱汁出来。
俩人乐滋滋的进了屋,大黄和小黄摇着尾巴也欢欢喜喜的进了屋。
“我先做酱汁。”说着,季安逸小心翼翼的挪出酸坛,拿了两块刀豆三块萝卜几只小辣椒等等,切成细碎的丁沫。
王小二很机灵的盛了半碗鱼酱出来。“媳妇,卤味要添点吗?”
“切点卤猪肉。”季安逸回了一句。
又泡了点蘑菇干,拿蘑菇干时,看见了苏锦明让小木送过来的干货,里面有些较为稀罕的海鲜干货。
想起曾经吃过的冬瓜干贝老鸭汤,就吃过一回,这会也不知怎么的就记起这味来了。
清鲜滑嫩,口感特别棒。
只是想想的回忆了一下,就感觉嘴里的口水分泌的有点严重了。
季安逸不着痕迹的咽了咽口水。“呆子,去抓只老鸭来。我记得还有两只。”
“好。”王小二把卤猪肉和鱼酱放到了灶台上,也没问为什么,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屋后。
看着呆子离开了厨房,季安逸才收回视线,后知后觉的想起,也不知道有没有干贝这玩意儿。
心里想着,走了过去,翻着海鲜干货。
发现种类还挺多的,有几样他还不太认识,干贝就是不太多,做一回老鸭汤就差不多了。
有了干贝,今天的冬瓜干贝老鸭汤有着落了,季安逸心情很好。
大灶的火生起,往锅里放水,大锅用来煮面条,小灶的火也生起,先把鱼酱蒸熟。
就半碗鱼酱,大锅里的水开始沸腾时,厨房里飘出了浓郁的香味。
把面条放进大锅里,同时把鱼酱拿了出来,马上用小灶做酱汁。
卤猪肉和蘑菇都切成细碎的丁沫,也不分前后,锅里的油一热,就把所有的细碎丁都放进去,翻炒,放调味料。
待大锅里的面条可以捞起来时,这酱汁也完成了。
捞起面条,温度稍稍下降后,把酱汁倒进去,均匀搅拌,再把鱼酱添上。
头一回做拌面,季安逸想吃什么味,就做了什么味,到底好不好吃,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闻着倒是特别鲜香,酸辣味很刺激。
“媳妇。好香。”王小二拎着已经清理好的老鸭进了屋,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季安逸手里的碗。“这是什么?”
“拌面。”季安逸答了一句,拿着筷子尝了尝。
咸淡很合适,味道不差,酸辣味比较重,酸坛放的有点多,面条嚼劲足,嚼到蘑菇丁时,会有一种鲜爽口感。
里面放的东西有点杂,吃起来味道也挺杂的,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
“你尝尝。”又吃了一大口,季安逸把碗和筷子给了王小二。
王小二尝了尝,眼睛顿时一亮。“好吃。就是酸了点。可以多添点鱼酱。”
“对。有很强烈的回味感。”季安逸说着,见王小二递了一筷子拌面给他,后面的话也就没说话了,咬了一口面慢悠悠的嚼着。
“媳妇。那鸭怎么吃?”王小二问了一句。
季安逸舔了舔嘴。“冬瓜干贝老鸭汤,一道特别清鲜滑嫩汤。也不知道能不能炖出来。”说着,想起一个事,他忙把放温水里浸泡,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还好离晚饭还早着。
“肯定可以。”王小二乐滋滋的说了句。
俩人你一口我一口,把一碗拌面很快就吃了个干净。
“媳妇。你想要什么样的簪子?”享受完美味,俩人又坐到了梧桐树下,捧着地瓜干,漫不经心的嚼着。
季安逸瞅了一眼那木簪子。“简单点就好。”顿了顿,又说。“其实,我还有不少簪子。”一只簪子如不出什么意外,几乎可以用一辈子。
“嘿嘿嘿。”王小二侧头冲着季安逸乐呵呵的笑,然后,低下头继续认真细致的雕着,嘴里边说着话。“我就想,等着咱们都老了,看着满满一盒的簪子,哪一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都能清清楚楚的。”
有一种微妙的情绪,他不知道要怎么说出来。
只是想着,一年给媳妇雕一支簪子,等着他们都老了,看着满满一盒的簪子,那种心情现在想想,都会觉的特别温暖。
他很喜欢媳妇,很喜欢很喜欢,他不知道要怎么表达,他就想做点什么事情,来表现出自己的欢喜。
不管是雕刻簪子还是硝制皮毛,想着这些物件都会穿戴在媳妇身上,他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欢喜的,就忍不住想笑,嘴巴控制不住的上扬。
这活,需要耐心更要细心,其实比起做农活还要更累些,但他一点也不觉的累,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不知道要怎么说,反正他心里是欢喜的愉快的。
季安逸发现一个事情。“呆子,你怎么总喜欢说等咱们老了,老了……”
“因为我想跟媳妇一起到老。”这样,他们就是一辈子都在一起。王小二想都没想就说了。
“这是必须的。”季安逸笑着应了一句。
他觉的,呆子有时候真的挺呆的。他俩都是伴侣关系了,肯定会一起走到老。
王小二似是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般,抬头看着他乐呵呵的说。“咱现在还小,以后太远了,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我多念念,老天听着,听多了说不定会多多护着咱俩。”
呃。季安逸完全没有想,王小二是这么一个心理。
心里突然涌出一种莫名的情绪,酥酥麻麻的,又有些微微的酸涩感,挺复杂的。
“媳妇,哥去年送的银簪,那样式挺好看的,我给你雕一个木簪子出来,银簪重了点你也不喜欢用。”想到了一个好点子,王小二头也没抬的说了句。
“嗯。都好。”季安逸声音低低的,他垂眼看了看自己的肚子。
他的情绪最近有些不太稳定,有时候会生出排斥心思,而且会表现的很明显。
王小二感觉到了,便把孩子的话题给避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其他人说的,大伙也没把他怀娃这事天天挂嘴边了。
“呆子。”沉默了半响,季安逸抬起头看着他说。“咱们是不是该给孩子准备摇篮了?我心里有想法,我想做这样的摇篮。”
说着,他站起身,随手捡了个树枝在地上画着。
王小二呆呆的看着,好一会,他才反应过来,立即笑的见牙不见眼了,凑到了季安逸的身边。“媳妇。你怎么想到的?这摇篮可真好,瞧着要方便多了。”
“对。再上四个轮子,就可以推着走了。”扔了树枝,重新躺回到了藤椅上,季安逸乐呵呵的笑着。
“媳妇。你怎么想到的?”刚刚只是习惯性的夸奖,这会,王小二认真一看,就看出点明堂来了,这问话是真正的问话。
季安逸笑了笑,指着屋檐下的木板车。“看着它想出来的。”
“我怎么想不到这上面来。”伸手挠了挠后脑勺,王小二挺疑惑的。
媳妇这脑袋跟他的好像真的不一样。
“你是个呆子。”季安逸眉开眼笑的看着他。
王小二听了,黑亮亮的眼睛看着他,憨呵呵的笑啊笑,笑了好一会,又瞄了瞄他的肚子,这会笑容里多了几分傻气。
“过了年,估摸着就会动了。”季安逸笑着嘀咕了句。
这话刚落音,王小二那眼睛,明显的瞪大了好几分,透着一丝丝的意外和惊喜。
季安逸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哈哈哈的笑了起来。“你还是想想,怎么把这摇篮做出来。”
“不难。我琢磨琢磨,等孩子生出来后,肯定可以做出来。”王小二收了笑,倍儿认真的说着,然后,坐回到了藤椅里,继续认认真真的雕着木簪。
季安逸懒洋洋的躺在藤椅上,余光看着王小二的侧脸,看见他,上扬的嘴角。
其实,王小二蛮帅的,线条硬朗,五官英气。
瞧着时辰差不多了,惦记着冬瓜干贝老鸭汤,刚到申时初,季安逸就进厨房张罗着。
申时末,清鲜滑嫩的,难得的一道美味,冒着热气儿,带着浓浓的香味出锅了。
“我送给哥,你去送给张三哥儿他们。”季安逸说着,就端了一锅汤出了屋。
心满意足的吃了顿丰盛的晚饭,俩人泡了脚,早早的上床躺着,没有立即睡觉,而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咱家攒了不少银子,来年要不要考虑建个小院落?”住了好几年的青砖屋,季安逸觉的住着也蛮舒服的。
王小二听着,想了想,说道。“媳妇想建小院落吗?想建咱就建个。”
他觉的小院落不是特别好,村里都是青砖屋,除了村长家,他们建个小院落,总觉的感觉不太好,再者,青砖住着挺好的,院落堆了高高的围墙,就好像跟邻里邻居的隔开了似的,有点小别扭。
“也不是。就是想起这事了,随口说说,我觉的青砖住着也舒服。”季安逸听出来了,呆子似乎不太想建小院落。
“我也觉的青砖住着好。院落有高高的围墙,咱们看不到外面,外面也看不到里面,又不是住镇上,在村子里还是青砖好,方便些。”王小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
季安逸听着,觉的也对。“那咱们就不建小院落了,青砖屋住了没几年,推了重建也怪可惜的。”
说着说着,俩人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立冬的当天,下了场雪,飘飘洒洒的第二天的上午才停。
一天一夜就算是小雪,外面也积了薄薄的一层。
天寒地冻的,别说窜门了,都守着火坑不愿意挪步。
季安逸有些馋了,他想吃煎饼。
“我想做鸡蛋饼。”看着燃烧很旺盛的火堆,季安逸呆呆的说了句。
王小二正在剥玉米粒,看了一眼季安逸,拍了拍手站起身。“我去扯点葱。”
“你吃几个?”拿鸡蛋的季安逸问了句。
“三个。”想起媳妇的手艺,王小二又立即说。“不对,四个。”
季安逸拿了六个鸡蛋,鸡蛋添盐打散搅拌。
小灶生了火,火势不大,就小火。
洗了锅,等着锅热了,往里面倒油。
王小二把葱洗了,切成碎沫。
这会油热了,让油均匀的布满整个锅底,然后,把鸡蛋均匀的倒进去,小火煎一会,再把葱撒到鸡蛋上面,将剩下的鸡蛋均匀的浇葱的上面。
瞧着煎的差不多了,速度翻面。
小一会的时间,香味就飘满整个厨房了。
“这饼真大。”季安逸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葱香真是太香了,香味特刺激。
鸡蛋饼刚起锅,有点烫,俩人只好在旁边继续闻着香味。
这时,一道响响亮亮的声音由远渐近的响起。“舅麽。”
“小胖子过来了。”季安逸看着王小二,又看了看香喷喷的鸡蛋饼,好吧,赶紧再煎一个出来。
“舅麽你又做好吃的了。”小胖子进屋后,看着季安逸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眼睛亮晶晶的盯着那鸡蛋饼。
小人参站在他的旁边,绷着张小脸,正儿百经的小大人模样。
王小二把鸡蛋饼分成两份,又帮着切成了小块,一人一个碗递给他俩。“乖,坐火坑旁吃着,这手好冰,在外面玩雪了?”
“好香。舅舅吃。”小胖子递了一块鸡蛋饼,颇为艰难的举着手往王小二嘴边凑。
可惜,他太矮了,再长个几年恐怕也够不着。
这边,小人参递了一块鸡蛋饼给季安逸。“你吃。”
“这还有,你们先吃着。”季安逸弯腰尝了一口,哇噻,好香。
在舅舅家噌了顿美味不够,俩个孩子又噌了顿香喷喷的午饭,这才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的回家睡觉。
入冬后,天气太冷,尤其是下雪天,他们便没有到镇上做生意,碰着了好天气才会去开门。
挣钱挺重要的,但身体更重要啊。
立冬当天下了一天小雪,后面大半个月天都挺好的,铺子里的生意也好很好,客人上门时,他们会笑着提醒两句,关于下雪天铺子不开门的事情,让他们多多谅解。
进十二月中旬后,天气有些不太好,隔三差五的飘雪,就算不飘雪的天,也会飘起细雨来,有时候是雨夹雪。
不仅冷还带着浓浓的潮湿。
幸好家里的柴禾足够,把火堆烧的旺盛,厨房里倒也还算干燥,至于屋里,王小二特意买了两箱子炭回来,晚上他们就在屋里起个炭盆。
有了炭盆,季安逸的馋劲又犯了。
晚饭不吃,直接到屋里,把小灶搬到了屋里,就着炭盆做了一个火锅。
五花肉,鸡肉,鱼肉,鸭肉,偶尔大黄和小黄咬回来的兔子肉等等,都会切成薄薄的片,用来涮火锅吃。
一整个冬天下来,季安逸吃的好睡的好,到了来年,他足足胖了一圈。
以前瘦的跟个竹竿似的,一阵大风吹来都得担心他被刮走了,现在倒是有点看头了,摸着有了点肉感。
王小二喜的嘴角都咧到耳根子处了。
他总算把媳妇给养胖了点。
所有人都以为,母羊年纪大了,估摸着活不了两年了。
谁知,这刚过完年,山里的积雪正好溶化,还未进二月,母羊竟然怀了崽!
这也算是河溪村的一道奇观了。
只有季安逸在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喝了灵泉水的关系,瞧着大黄和小黄都这么精神了,母羊喝的灵泉水比它们只是少了一点点,也该有点变化才对,只不过,平日里它呆呆的不太明显罢了。
高龄母羊怀了崽,这事有点小危险。
母羊的存在感不太强,出了这事后,它在大人的心里立即有了位置了。
都怕有个啥万一的,正好,七月才农忙,母羊五月底六月初左右会生产,这段时间正好时间不紧,大人都花了点心思照看它。
说来也挺巧的,季安逸差不多也是六月生产。
这两年年头特别顺,不仅河溪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就连周边的村子,日子也越过越好。
然而,今年这年头,这一开始瞅着,就有点不太对。
都说春雨贵如油,这油多了也成愁啊。
自打立春后,这雨就没停歇过,叮叮当当的天天夜夜的落着,时大时小而已。
一直到五月,粗略一数,好像就晴过六天,加上没下雨的阴天,也不过小半个月。
“庄稼不好长。”站在屋檐下,看着雾茫茫的村落,季安逸皱着眉。
王小二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还好。这雨下的不大,就细细的飘着,情况不算太坏。”
1...6566676869...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