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对于穆盟来说,有英国人的帮助,追求独立的路程会更加的顺畅,双方合则两利。
“谈的怎么样?”巴伦爵士见到艾伦威尔逊回来,直接开口询问,他知道艾伦威尔逊要和阿里真纳谈谈,不知道助理回来是否带来了好消息。
“还不错。”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开口,“明确了双方的底线,让阿里真纳认识到了,我们双方其实有合作的空间,至于总督的意见,只是总督的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对穆盟的总体意见。”
“哦,听着还不错。对了,国内正式来消息。丘吉尔议员已经答应来一趟新德里了。”巴伦爵士点了点头说出了另外一个消息。
“伟大的前首相,为了帝国不辞劳苦的奔波,真令人感动。”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道,“总督知道这件事么?”
“甘地来了,总督正在和他见面。”巴伦爵士面无表情的道,“真希望丘吉尔议员早点到,我们应该以首相的待遇,对后座议员先生展开迎接。”
“我想没问题,丘吉尔议员毕竟有广泛的国际知名度,对待打赢世界大战的英雄,做出一些礼遇并不过分,在英属印度这个地方,我们仍然可以当他是首相。”
要是换成帝制时期,艾伦威尔逊这一番妥妥表达不臣之心的言论,肯定会遭到麻烦。不过现在嘛,都现代社会了,谁管这一套。
“不留下来等着甘地和总督的结果了?”巴伦爵士见到艾伦威尔逊要走开口问道。
“哪有什么结果,不管甘地有什么主意,真纳都不会同意的。”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对此有着充分的信心,知道结果就没必要观看过程了。
在顶头上司的认可下,今天艾伦威尔逊提早下班,还不扣工资。
他甚至有时间去一趟德里,路过新德里和德里的交界处,之前树立的倒计时牌子还在耸立,周围则很是杂乱,有印度人在漫步走着,并用手杖将杂草戳进土里。
在这个时段,一切都着上了美丽的淡色——叶子的淡绿色、泥土和树干的粉褐色——就像即将消逝的水彩洗液。在道路旁,一群群低空飞翔的棕色小鸽子互相追逐着,而翠绿色的食蜂鸟则像慢飞的燕子一般嬉戏。
一队清扫工正朝某个肮脏的垃圾坑走去,每个人的担子都半掩在外衣下面,那垃圾坑位于草丛的边缘。
那些饥肠辘辘的可怜人,胳膊腿儿瘦得像柴火,膝盖衰弱得直不起来,只有土黄色的破布遮体,他们活像裹着尸布的骷髅在行走。
这些印度人和新德里的英国侨民一经对比,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处在一片地域,就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世界。
新德里的冬天只能说有,哪怕是在这个时节,所谓彻骨的寒风也是不存在的,相反,时不时一天的温度就从不到十度,变成了二十多度。
这对生活在四季分明地方的艾伦威尔逊,其实并不是很友好,他总是要准备应对不同温度的外衣,但甘地没有这个问题。
总督府只有蒙巴顿办公室里凭借一台空调,把温度保持在二十度上下。
当甘地刚从火热的气温下进入办公室时,冷得浑身战栗。
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文明与甘地总是格格不入。蒙巴顿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吩咐关掉空调,打开窗户,蒙巴顿的妻子还取来了一件海军粗毛线衫,披在瑟瑟颤抖的甘地身上。
蒙巴顿的妻子吩咐佣人忙着摆弄豪华餐具时,与甘地一同前来会晤的摩奴也为他准备自己惯用的粗茶淡饭——一碗用柠檬汁、酸乳酪和椰枣粉调拌在一起的稀粥。
甘地的小匙把已经折断,由一根竹签捆绑在上面。两只白铁碟子和这支小匙都是最后一次坐牢从牢里带出来的。甘地面带微笑,把稀粥装满一碟递到蒙巴顿面前。
“这个味道很好,你最好尝尝,不比山珍海味差。”甘地神色诡谲地说。
蒙巴顿看了一眼那稀里糊涂的东西,不知所措,他不知甘地来这一手,但是,看一眼就难以下咽,所以总督干脆的拒绝了,“我想我从未吃过,也不想尝试。”
“不要紧,万事开头难,试试看,说不定你很喜欢。”甘地固执地继续坚持要对方尝一尝。
蒙巴顿拗不过眼前这位神奇的老人,出于礼貌和真诚,只得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
甘地眼巴巴望着他,他只好吞下肚去。好在甘地没有得寸进尺,非要总督吃完。
会谈正式开始,双方直奔主题。蒙巴顿首先表明观点,告诉甘地,英国历来的政策是决不屈从武力,但是鉴于甘地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取得胜利,英国现在决定撤出印度,不管出现什么情况。
甘地对着蒙巴顿说:“重要的是,请你不要分裂印度,请你拒绝分割印度,即使这一拒绝招致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
“必须要说明,分治的声音是存在的。”蒙巴顿沉吟了一下开口道,“不到最后时刻,我希望不要出现那种可能,在我心里分治是最后一步棋。”
甘地摸了摸头,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这个设想大胆到甚至使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蒙巴顿都感到惊讶。甘地的意见是解散尼赫鲁政府,邀请真纳组织新政府。
国大党决不会破坏真纳组建计划。如果真纳不接受这个计划,那就由国大党来组建政府。
甘地怕对方没听清,重复说:“你可以把整个印度交给穆盟,但千万不要分裂印度。请你将多数的印度教徒置于穆盟统治之下,委托真纳组建政府,把英国的主权交给他们。”
如果艾伦威尔逊在这的话,肯定会带着我早知道的口气,惊叹自己见到了甘地的真面目。
“甘地先生真愿意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蒙巴顿总督满是惊叹,他现在觉得甘地比阿里真纳好应付多了。
大英公务员 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
至少甘地已经表达出来要解决问题的决心,而像是阿里真纳,虽然说话的方式有着更加明显的英国影响,却十分的固执,除了巴基斯坦独立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关心。
有时候真是人不可貌相,虽然甘地一身装扮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却更加的通情达理。
这个让出政权让穆盟领导印度的想法,让蒙巴顿总督都震惊不已,但随后蒙巴顿就冷静下来了“那么,你根据什么理由认为,你们党会接受这项建议?”蒙巴顿试探地问道。
“因为国大党首先希望避免分治,并不惜任何代价阻止分治方案得逞。”甘地慢吞吞的开口道。
蒙巴顿沉吟一下,提及了阿里真纳问道。“那么真纳会对此作出什么反应?”
“如果你告诉他说,这个方案是甘地提出的,真纳一定会对你说,这个诡计多端的甘地!”
“看来甘地先生对你们的对手可以说是相当了解。”蒙巴顿总督微微一叹,他已经见过阿里真纳了,对穆盟领袖的坚定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向被认为思维敏捷的蒙巴顿这时也糊涂了。总督府秘书长伊斯梅悄悄附在他的耳际提醒说,甘地的提议疑点太多,可能里面大有文章,千万小心,别钻进他的圈套。
蒙巴顿倒没有这么看,他只是觉得甘地的建议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是冒险的空想。但是他决不放过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万一奏效呢,事情不就解决了?
甘地从沙发上跳起来,信誓旦旦地说:“我完全是肺腑之言,如果你同意此项决定,我打算周游印度各地,说服人民接受这个方案。”
数小时后,甘地离开见到等候的记者采访时,满面红光,激动不已,心酣意畅,乐不可支。他神秘地对记者说:“我想我已避免了一场危险。”
“这是甘地的提议?真是之前被迷惑了,虽然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圣人,可归根究底他还是个政客,这一手是把阿里真纳架在火上烤。”
艾伦威尔逊本来是在第二天来找帕梅拉蒙巴顿去德里转转,到处散散心。
到了总督府才知道总督和甘地的谈话细节。立刻他就断定,这个曾经让阿里真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和平教徒独立的源头,绝不是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这从何说起?”帕梅拉蒙巴顿知道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英属印度总督着急解决这里的事情,但她也见过甘地,很难相信这么一个身无分文的老人,会有什么惊人的谋划。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钱,也有人喜欢权力,但甘地属于少数中的少数,喜欢名。所以他的形象能够迷惑很大一部分人。”
艾伦威尔逊对着帕梅拉先从甘地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随后直奔正题,“二十年前阿里真纳从国大党出走,接手穆盟分庭抗礼,我不说谁的责任多一些。但国大党肯定不是没有责任,要知道当年阿里真纳可是对穆盟独立建国的呼吁非常不齿的,甚至和当年的穆盟领袖阿迦·汗进行争论。阿里真纳从前是呼吁团结的,他不是现在这样固执的人。”
先说了历史渊源,帕梅拉蒙巴顿还是不懂,皱着眉道,“可甘地似乎非常有诚意啊。”
“短暂的诚意,一旦达成目的,穆盟就无法独立了。”艾伦威尔逊提醒道,“首先独立之后印度是要进行选举的,除非阿里真纳能让莫卧儿帝国重现,或者建立一个军政府。不然的话,到了选举的时候,你认为国大党和穆盟谁会赢呢?次大陆四亿人,和平教徒九千万,印度教徒甚至可以让出女人,一样稳吃穆盟。”
“不同于国大党,真纳先生对穆盟来说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至少在目前,穆盟没有另外一个人有威信和国大党对抗,真纳已经七十多岁了,也就仅仅比甘地小几岁而已。严格来说真纳和甘地是同时代的人,尼赫鲁是国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
至于国大党的保守派领袖帕特尔,比真纳还要大一岁,加上甘地,他们三个才是一代人,尼赫鲁比这三个人都小了十几岁。
“也就是说,穆盟要是同意了甘地的建议,我们离开四年之后,选举一旦开始,穆盟会被重新赶下台,整个英属印度就归国大党统治。”
“嗯哼,很有悟性嘛!不亏是我口口相传。”艾伦威尔逊看着帕梅拉蒙巴顿的红唇道。
“去去……”帕梅拉蒙巴顿推了艾伦威尔逊两下,一看就知道这个男人又想要占便宜,“不是在说正事么,你总不正经。”
“好,说正事。一旦我们以及驻印英军离开,国大党可以等到选举,也可以直接动手,那就看他们的心情了。等到选举,穆盟如果反抗,就以穆盟破坏民主展开清洗,直接动手印度教徒也是占优势的。”艾伦威尔逊解释道,“所以我说甘地这一手非常的高明。”
“阿里真纳可以不同意。”帕梅拉蒙巴顿一想,开口道,“有什么问题。”
“这样印巴分治造成的一系列后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流血事件,阿里真纳就是罪魁祸首。”艾伦威尔逊施施然的道,“责任在于穆盟,国大党是受害者,还可以故作宽容,树立印度独立后的形象,国大党的责任是最小的,阿里真纳责任最大,作为总督,你的父亲也不会少受到指责的。”
归根究底,目前的英属印度,穆盟、国大党和英国三方都在推卸责任。
蒙巴顿总督也在思考责任最小的方案,希望到时候英属印度独立的结果不会影响到他是仕途,所以才对甘地的建议感兴趣。
甘地的建议进可尝试吞噬穆盟,图谋整个英属印度,归于国大党的领导下,退一步如果阿里真纳不同意,则可以推卸责任,把印巴分裂的责任说成是和平教徒的固执己见。
阿里真纳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后世阿里真纳的名声,也确实没有甘地好。
“甘地真以为他的影响力和威望能搞定一切,这可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次大陆。”艾伦威尔逊已经有了办法,决定把事情透漏给阿里真纳。
在电报中艾伦威尔逊希望阿里真纳和穆盟不要轻举妄动,因为这只是一次私人谈话。而且自己有解决的办法。
他记得甘地历史上就是因为极端的印度教徒刺杀导致身亡的,主要罪行就是甘地对和平教徒过于宽容?
看来必须要让历史回到原本的轨道上了,链霉素能不能治好阿里真纳的晚期肺结核,考虑到阿里真纳的年龄和习惯,其实是非常小的概率。
一旦真纳倒下,穆盟失去了主心骨,就完全不是国大党的对手。艾伦威尔逊可不想自己一番折腾,结果印度没有分裂?
分裂的印度几十年后都敢和曾经的宗主国不客气了,完整的印度保留下来还了得?
他固然在新德里收了不少钱,但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个世界上还有爱国这回事。
这一次艾伦威尔逊是主动登门,带着巴基斯坦的老朋友光环,告知了甘地的想法,“你赞成的话,独立的梦想就会成为泡影。如果你反对,你就是印巴分治的最大责任人。所以目前最好是不要表态,等等看。”
“我早就说过甘地这个人一肚子的阴谋诡计,可他对形象的经营太厉害了。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阿里真纳面无表情的评价着甘地,样子颇为淡漠。
阿里真纳有着长期和甘地共事的经验,对甘地的认识对不对,不需要艾伦威尔逊一个英国人插嘴,只是道,“可他确实几十年来甘于贫困,经营着自己的圣人形象不是么?这样的人才难以对付,道德绑架太可怕了。”
“道德绑架能绑架别人,同时也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局面。”艾伦威尔逊说到这住口不言。
阿里真纳心中一动开口道,“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一个背叛印度教的圣人,会落到什么下场。”艾伦威尔逊抬头道,“次大陆遍地都是文盲,他们懂什么道德绑架,能看出来什么政治手段?那些脑子里除了湿婆什么都没有的人,如果知道自己的领袖,想要把国家政权交给敌对教派的人手中,会怎么办?”
“也许会死吧。”艾伦威尔逊笑出声来道,“我会在适当的时候把消息放出去,穆盟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好了。看看圣人能不能抵挡湿婆信徒的不满。”
阿里真纳听着艾伦威尔逊不带感情的话,脸上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总督害怕担印度独立的责任,难免瞻前顾后。希望丘吉尔议员到达印度后,这件事能有所改观。”艾伦威尔逊开口请求道,“如果不介意的话,希望在丘吉尔议员到达的时候,真纳先生能够公开出面表示欢迎。”
“没有问题,我十分的愿意。”阿里真纳点头答应道,“在维护巴基斯坦独立的前提下。”
“当然,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艾伦威尔逊大声喝彩。
大英公务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藏陷阱
艾伦威尔逊是一个帝国公务员,当然还是要做正事的。
在巴伦爵士的指示下,邀请帕特尔派出国大党的精英,涉及印度未来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要分成两个方面来看,在制定法案的时候邀请的是尼赫鲁的拥趸,培养经济势力更加侧重于帕特尔的支持者。
说白了,之所以在经济方面侧重于帕特尔的支持者,主要是因为印度教的保守派,看起来更加适合做一个买办势力。
那么为什么自由竞争看着这么美,却又实现不了呢?因为当下以欧美推动的全球化体系本质是个剥削体系,是强国不断剥削弱国的政治经济体系、是资本猎食的猎场,主要居住在西方社会的国际资本肆意的掠夺世界资源。
当落后国家打开国门的时候,由于这些国家基本没有资本,就会成为国际资本掠夺的对象,根本不可避免的在国内形成买办这个阶层,当这个阶层掌握国家权力的时候,落后国家永远地成为了国际资本的猎食对象,用不能翻身。
落后国家的自由主义者,全部都会成为依附于欧美的买办势力,几乎是没有例外的。例外的无非就是苏联崩塌后的几个漏网之鱼。
想要对抗国际资本,必须自己手中也有资本,资本才能战胜资本。比如某大国,手中有一套叫做国企的国有资本,这是对抗国际资本的本钱。
这个资本其实印度也是有的,就是被莫迪老仙不断出售的国企,源自于尼赫鲁独立之后建立的印度国企资本,等到印度的国有资本被卖干净了,印度真正苦难的日子才会姗姗来迟。
等到印度上下被吃干抹净,这个国家才会被判断不会对国际秩序造成威胁。
艾伦威尔逊非常的纠结,因为目前他处在我反对我自己的苦恼当中,他不能过于削弱印度,因为印度必须阻挡和平教世界连成一片。可太强了也不行,太强了就会对宗主国不尊重。
所以只能带着矛盾的心,作出大公无私的样子,分别吸引国大党两个截然相反的派别,分别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来为独立后的印度谋福利。
又要为撤走后的大英帝国留后门,还要考虑后门不能太大,要正合适大英帝国的大小,太大了把美国放进来就不好了。
所以说这事也不容易,是非常考验帝国公务员能力的一件事,他哪有总督这么清闲?
在工业和农业的选择上,艾伦威尔逊在面对帕特尔的拥趸还表示,应该更加的夯实农业的发展,帕特尔这个姓氏在种姓上本来就是村长的意思。
虽然村长这种低级官僚谈不上什么位高权重,但架不住多啊,以印度的人口和面积,不得有个几十万个村子。
农业社会经济基础稳定,没有脱离小农经济的影响,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自然也受着小农经济的拖累。
因此,由小农经济衍生出的村社文化,乃至由村社文化发展出的包括政治体制和军事体制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终必然都要回归到村社本身去看。
在帕特尔的极端保守派支持者面前,艾伦威尔逊表示要重视农业,发展工业,夯实基础的发展方阵,简直就是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很难相信,总督府的公务员当中,也有尊重印度国情,并且为之考虑的人。艾伦先生真的非常令人钦佩。”
面对这种夸奖,艾伦威尔逊显得非常高兴,正面回应道,“尊重这个词对我是最大的夸奖!”没人比艾伦威尔逊更尊重印度,他甚至尊重印度教!
如果他知道这些保守派这么容易糊弄,早就带着总督府的公务员,找个神庙去参拜了。虽然他之前把寺庙长老的圣女都给端了,他对印度教的尊重还是没有改变。
只是把端了圣女的行动当做功绩,绘声绘色的讲述给了总督的夫人和女儿,他不说,这些印度人也不会知道。
“帕梅拉对印度历史悠久的文化着迷,一直想要让我带着她去看看。”正话反说一直都是帝国公务员的必备技能,艾伦威尔逊当然也不会例外。
“想要体会印度悠久的主流文化,没有比比尔拉神庙更好的地方,对于德里而言尤其如此。”
“我早就想去看看。”艾伦威尔逊表示很有兴趣,一副我们印度太厉害了的表情道。
德里曾经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大多数的地标都和和平教有关,比尔拉神庙算是为数不多的印度教神庙,作为曾经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的印度教神庙,一般不像是其他地方的神庙那样浮夸,堆砌着各种不可名状的雕塑和彩绘。
说实话次大陆大部分的印度教神庙都过于浮夸,和宗教的恢弘大气丝毫不沾边。
神庙由德?威尔辛格始建于一六二二年年,一七九三年普里特维?辛格对其修缮。十几年前,由印度富有的比尔拉家族出资,重新建造了拉克施密-拿拉央那神庙,因此,这座神庙也称比尔拉神庙,神庙建成之际,圣雄甘地曾亲自出席开幕仪式。
比尔拉这个家族,艾伦威尔逊并不陌生,他给这个家族发绿卡了,对方也收下了。
比尔拉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是千万富翁,目前的财富已经超过两亿卢比,如果说现在经营钢铁的塔塔家族是印度的美国钢铁公司,比尔拉家族就是印度的杜邦家族。
已经收下英国身份的比尔拉家族,对艾伦威尔逊来说,毫无疑问是自己人,应该说是我们的人。
这有助于他达成一些目的,以便未来出现问题的时候推卸责任,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
手挽着手的艾伦威尔逊和帕梅拉蒙巴顿踏入了比尔拉神庙当中,面对恢弘的神庙,帕梅拉蒙巴顿满是兴奋。
英属印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浑然忘记了她前几天,在艾伦威尔逊解救圣女行动中对印度教的抨击。
神庙的长老看起来都慈眉善目,似乎清心寡欲,帕梅拉蒙巴顿觉得没有问题。还缺少阅历的她还不知道人不可貌相的真实性。
因为总督女儿的身份尊贵,神庙最有资历的长老亲自出来迎接,算是给足了总督的面子。
艾伦威尔逊跟着帕梅拉蒙巴顿身后亦步亦趋,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听人说,这里的信仰赤诚,一些愿望都得以实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心诚则灵,但也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神庙的长老通过翻译对艾伦威尔逊说道。
“说的有道理,固然要考个人的奋斗,也要有历史进程的因素。”艾伦威尔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做出一无所知的样子。
到达一个面积绝对不小,但却被叫做密室的地方,艾伦威尔逊就等在一边,这个距离刚刚好,既听不到说什么,又能让帕梅拉蒙巴顿在视线内。
慈眉善目的长老,则正在为总督女儿布道解惑,帕梅拉蒙巴顿一会点头,一会露出紧张之色,开口追问着什么。
神庙长老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艾伦威尔逊虽然不懂印地语,但他相信比尔拉家族不会欺骗自己,一定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在之前好莱坞访客的事情中,艾伦威尔逊最大的收获就是要防止东窗事发。
一方面在这个方面更加小心谨慎,另外一个方面则要打一个预防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