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非常非常大的投入,这句话吸引了所有行政长官的注意力,但是如果集中把加尔各答作为大建的中心,其他行省岂不是分不到自己的那一份?那怎么行?
面对这种异议,艾伦威尔是示意稍安勿躁,开口道,“绅士们,现在是团结的时候。如果印度人知道我们现在这样,会笑话我们的。我们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因为很可能整个英属印度都没有我们发挥才能的空间了。”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就是,所有目光都盯在一个地方的时候,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绅士们,这不是平时,我们现在是一条船的人。”孟加拉省行政长官格利特也开口道,“将所有英属印度的资金集中起来,每一笔资金的动向都在众位的眼皮底下,你们可以派人前往加尔各答严密监视资金的动向。”
“当然我们要有规划的进行大建,比如说要严格的把配套工厂分别建立在印度教徒的居住区和和平教徒的居住区,以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我们要给印度教徒一把锁,但是钥匙要在和平教徒的手里,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艾伦威尔逊淡淡的解释道,这样的好处是一旦印巴分治开始,整个加尔各答工业区就会整体垮掉,就算不一下子完蛋,也别想再有大的发展了。
伦敦方面对英属印度的想法还处在犹豫当中,但是在场的都是英属印度的公务员,每一个人都知道,阿里真纳不止一次的公开宣布,绝不和印度教徒呆在一个国家当中。
这种坚决的态度,哪怕是遭遇到了刺杀都没有改变,反而越发的坚定起来了。
一想到了两大宗教的分布,在看加尔各答工业区的时候,众人就能看出来不同的地方了。
“我们也是为了弥合两大宗教的矛盾,就像是艾伦所说的,这是一个和解的时代。”孟加拉省行政长官格利特心领神会的点头,随后大声道,“这不仅仅是加尔各答或者是孟加拉省的事情,光荣属于整个英属印度,包括任何一种宗教。”
“不错,是的!”各省的行政长官纷纷给予正面回应,所以这一次大建的重点区域,就已经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各省能够给予什么样的支持,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并非专业,还要这些行政长官来介绍。
看着畅所欲言的同事们,艾伦威尔逊心中颇为自豪,对口帮扶就这么出现在了英属印度,这应该算是自己的一个壮举。
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扶贫援助、经济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而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加尔各答工业区本身就是英属印度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业区。
所以现在的对口帮扶,是落后地区帮助富裕地区更加富裕,大建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抽干其他行省的所有资金和人才,重点建设加尔各答工业区。
期待这里成为英属印度最具竞争力的地方,这都是为了英属印度未来会更好嘛。
不过万一未来要是出现一点所有人都不想看见的波折,比如说印巴分治,自然而然所有的资金和建设都会打水漂了。
但这里绝对没有在场绅士们的责任,众所周知这一次的大建计划是好意,甚至还有弥合印度教徒和和平教徒杂居的地方,促进团结的用意。
如果以后两群人就要分家单过的话,造成整个加尔各答工业区的解体,责任自然是不能落在在场绅士的身上,要怪就怪国大党和穆盟的自私。
已经有了大方向的框架,艾伦威尔逊很快就把初步的方案,送到了巴伦爵士那里。
巴伦爵士一旦认可就会对英属印度展开汇报,拿着大建计划的草案,巴伦爵士说了几个问题,“这一份草案非常详实,不过伦敦对这一次大建计划,如果提出加尔各答工业区会不会成为一个竞争者怎么办?”
“巴伦爵士,这是一个长期发展计划,我和各位同仁都认为,现在是发挥英属印度潜力的时候了,人多力量大,我相信调动起来积极性,十年的发展计划,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同时上马。”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我们都在英属印度工作多年,对这一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迫切的想要这里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好,我马上把这一份草案发给爱德华爵士,你先不要走,先在这里将一些本土可能思考不到的关键点进行说明。”巴伦爵士点头,开口叫住了准备离开的艾伦威尔逊。
“哦,明白!”艾伦威尔逊非常听话的留了下来,注解文件肯定是发给内阁秘书的。
大建草案随着看不见的无线电波,跨越了半个破球,传到了欧洲大陆,很快就摆在了爱德华·布里奇斯的办公桌上。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八十三章 圣诞晚宴
同样摆在爱德华·布里奇斯桌子上的,还有关于这一份大建计划的注解。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再把英属印度当做是最低级的原材料供应地,对本土的快速拉动极为有限。
最关键的是,可能需要的时间会很多,艾伦威尔逊希望英国本土在一两年内就能恢复,至少应该在历史上北约成立之前的时间恢复,这样国力恢复的英国选择余地就会大得多。
甚至能不能抢在苏联之前恢复,这就要看团结的英国公务员群体,能够从英属印度榨出来多少油水了。
对此艾伦威尔逊其实也有一定的信心,大建这种东西一旦开始,短时间内不但不会对国家造成拖累,反而会造成需求增加导致经济过热。
长期来看肯定会步子太大扯到蛋,但现在哪有什么长期规划,他就不相信两三年的时间内,英属印度的经济过热会出现什么问题。
至于英属印度独立之后出现问题了,责任那自然是尼赫鲁和阿里真纳的,怎么英国在的时候各项指标节节攀升,变成你们自己当家做主了,就出现经济危机了?
独立的南亚本土精英都应该对此做出反省,而不是怨天怨地怨空气。
这种多方面考虑的注解,自然也出现在了爱德华·布里奇斯的办公桌上,避免尊敬而富有专业性的内阁秘书,在对首相提出建议的时候,出现应答不利的可能。
对于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计划,同时也有当地两大宗教的人口比例,以及对工业区分布的注解说明,注解还表示,“整个穆盟的主流看法是,如果英属印度独立成功,绝不和印度教徒生活在一个国家。”
“真纳,怎么回到英属印度之后变成这样了?”爱德华·布里奇斯当然知道,在让英属印度独立的声音当中,是以保留英属印度的主体性意见为压倒性多数。
也就是和电报上的不同,目前伦敦政府还是认为,保存英属印度不分裂最为合算。
不过爱德华·布里奇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穆盟对英属印度的态度,知道这是阿里真纳绝对不会同意的,那么再看这一份加尔各答大建计划,内阁秘书就能够体会到部下们的良苦用心了。
把大建计划收起来,爱德华·布里奇斯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艾德礼首相的询问了。
内阁秘书考虑的当然更多一些,关于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的联动,也是爱德华·布里奇斯考虑的一方面。
至少目前可以断定一点,这些在英属印度的公务员上下,已经感觉到无法继续压制住南亚了,正在考虑进行最后的疯狂。
如果真的无法保留大英帝国对英属印度的统治,爱德华·布里奇斯倒是不反对这样做。
至少有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英属印度的独立不能为其他殖民地起到示范作用。
如果英属印度独立过的很差,说不定短时间内可以熄灭一些殖民地的反抗声音,毕竟前车之鉴并不远。
英属印度首府新德里,一年一度的圣诞晚宴正在进行当中,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已经降临,所有参加的总督府圣诞晚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灯红酒绿之下,纸醉金迷之中,万恶的资本主义和广大英属印度的穷困形成了鲜明对比
蒙巴顿将军当然也出席了圣诞晚宴,还不情愿的带着一直闹着要来的帕梅拉蒙巴顿。
而帕梅拉蒙巴顿到了总督府,一下子就没影了,总督府内部蒙巴顿到不担心安全问题,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哪。
“哎呀,哪有问这个问题的!”宴会大厅外面,帕梅拉蒙巴顿追打着坏笑的艾伦威尔逊,最后不好意思的喘着粗气,“没有,除了你这个坏蛋,哪有人对我动心思。”
“我就是想问,总要说点话吧,我不敢在里面呆着,你父亲在那呢。”艾伦威尔逊只是一时失言口花花了一个问题,却没有想到真的得到了答案,拽着帕梅拉蒙巴顿的手不松开,“还是这里自由,至少避免了尴尬。”
“有什么可尴尬的,我都十六岁了。”帕梅拉蒙巴顿挺着胸脯,不甘示弱的说道。
有些话就不能仔细听,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歧义,艾伦威尔逊还是维持着基本的绅士风度,没有过于深想,只是说道,“你父亲也是为了你好,别把他气到了。”
“装什么啊,刚刚还问我那个问题,有这个时间不好好想怎么工作。”一只素手袭来抓住了艾伦威尔逊的耳朵轻轻拉扯,帕梅拉蒙巴顿没好气的道。
“这就是污蔑了,我回来之后无时不刻的不想着工作。”艾伦威尔逊倍感冤枉,就在今天他还打听了英属印度的印钞机生产线在什么地方,准备效仿常公之举,在英属印度闹翻天,英国一定要走人的时候,展开超越时代的量化宽松政策。
记得在长江战役之前,国统区的印钞机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干活,几乎处在全负荷状态下生产,十六条印钞生产线都快干冒烟了。
艾伦威尔逊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想常公那样,弄出来堪比津巴布韦的笑话。随便超发个四五倍的卢比,增加英属印度的经济活力就可以了,不然太过于下作。
当然要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出现,造成了货币贬值,那就不能怪艾伦威尔逊了。
“是嘛?”帕梅拉蒙巴顿歪着小脑袋,一脸都我相信你的表情道,“那怎么不敢进去。”
“你先进去,我等会,外面凉快。”艾伦威尔逊从心的道,“我绝对不是怕你的父亲,完全是担心你难做,你是知道的……”
“知道,我非常知道。”帕梅拉蒙巴顿白了艾伦威尔逊一眼,一蹦一跳的回到了大厅。
艾伦威尔逊轻出一口气,安迪从大厅里面出来,“专员,约翰专员在等着你呢。”
“知道了,安迪,听说你在海得拉巴的日子不错。”艾伦威尔逊拍了拍来人的肩膀,给予勉励道,“不过我也听说,似乎发生了一件事,是阿里汗大君帮助你们平息的。我无意指责你们,但是想要女人的时候最好付钱,不要强迫。”
连钱都不愿意付,这就很给殖民者丢人了,简直是早期刚到美洲的拉丁人作风。非常令人不齿,这下不但丢人,还葬送了追求爱丽莎的可能。
想想爱丽莎那一头天然的红发,那开车的时候不香嘛?因小失大!虽然本来安迪就不太可能让爱丽莎倾心,但好歹有理论上的可能,现在连理论上的可能都没了。
为了在海德巴拉的下属,还兼着海得拉巴专员的艾伦威尔逊操碎了心。
带着叹息艾伦威尔逊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从心时间已过,便迈步进入了大厅当中,朱纳加德土邦专员还在里面等着呢。
和土邦专员的谈话,自然是和大建计划没什么关系。土邦毕竟是英属印度间接影响的地方,没有直接统治机构,自然搜刮起来没有这么如臂使指。
等待的土邦专员不止约翰一个,还有迈索尔土邦专员鲍威尔,迈索尔土邦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南部,以今迈索尔城为中心的一个王国,和葡属果阿的挨着。
一七九九年,迈索尔王国成为了东印度公司下辖的一个印度土邦。当初进攻迈索尔王国的,是英军和海得拉巴联军,海得拉巴一直就是英军在南亚的同盟军,所以说艾伦威尔逊怎么能不拉阿里汗一把呢。
迈索尔战败后,其部分领土被东印度公司与海得拉巴瓜分。剩下的领土重组为迈索尔土邦。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仇恨不会持续到现在,作为英属印度颇具实力的土邦,迈索尔土邦和海得拉巴土邦一样,能自己说的算,为什么要听尼赫鲁的?
“哦,好久不见,艾伦!”见到艾伦威尔逊走过来,朱纳加德土邦专员约翰布雷顿张开了双臂,给予了一个热情的拥抱,带着久别重逢的心情道,“时隔大半年,你终于还是回来了,我记得你在离开的时候就说过,还会回来的,真的说到做到。”
“对于国大党的感激,让我时时刻刻努力的想要回来。”艾伦威尔逊一语双关的笑着说了一句,然后把目光放在了旁边的迈索尔土邦专员鲍威尔身上,开口道,“您就是鲍威尔,说实话只是听闻过,之前在海得拉巴聚会的时候,你也正好有事在身没有来,真是太遗憾了。”
“听闻约翰说起过你,你比我想象当中的还要具有活力。”鲍威尔笑呵呵的开口,没有说艾伦威尔逊年龄小,而是有非常具有活力来代替。
“我还是阿里汗大君的专员,其实我们之间的谈话可以更加自由一些,说实话我们都是为了土邦的君主服务的,有着很多共同点。”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谦虚道,随后从路过的侍者托盘上拿下来三杯酒道,“我们慢慢聊。”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亲如兄弟
“好!”约翰和鲍威尔同时点头,另外一边英属印度总督和蒙巴顿将军也在讨论自己的事情,在一旁的帕梅拉蒙巴顿显然不是很开心。
因为蒙巴顿将军正在憧憬回到欧洲的日子,并且一直为此活动,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比起在英属印度的生活,他还是觉得自己更加适合本土。
为此在日本投降之后,蒙巴顿除了受降之外,还在打听本土是不是想起来了自己。
“先等等看吧!”韦维尔总督表示稍安勿躁,现在本土的事情还相当的多,战争结束了,不代表战争带来的影响马上就会消失。
另外一边,艾伦威尔逊也在谈论自己的事情。大英帝国到底是在政客的手里,还是在文官的手里,这是一个好问题。
艾伦威尔逊自我认识,如果英国仅仅局限在英伦三岛的话,英国确实是在民选的政府手中的,不过要是谈论的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话,毫无疑问是在文官公务员体系当中的。
基本上来说,民选的政客都在本土,而大英帝国的公务员却遍布世界。
一般政客根本不会去殖民地任职,如果刚到了地方,本土提前选举了怎么办?政党轮换了呢?那不是刚到地方就要回去了么?
当然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出现,对海外公务员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政客来往自如比从前方便多了。
二战期间英属印度的公务员面临了人手短缺的问题,除了把一些不重要的工作交给印度人之外,就只能在内部想想办法了。
挖掘内部潜力,像是艾伦威尔逊这些本身就在英属印度的学生,自然就成了后备力量。
这也是艾伦威尔逊踏入仕途的开始,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值得一份珍视的回忆。
没有讨厌的政客干扰,现在谁都无法阻碍英属印度的公务员群体,释放印度被束缚的潜力了。
英属印度的土邦有将近六百个,中小型土邦面对国大党反抗能力有限,真正能指望上的只有海得拉巴土邦,迈索尔土邦这种一方诸侯。
类似拥有广大面积,自成一体、颇具实力的土邦就没有六百个这么多了,包括克什米尔在内,满打满算一共十五个,其中海得拉巴实力最强,大君阿里汗财力也足够。
克什米尔先不算,尼赫鲁是绝对不会放手的,那是尼赫鲁家族的起源之地。
海得拉巴土邦虽然实力足够,但却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出海口,处在英属印度行省的包围当中,迈索尔土邦却挨着葡属果阿,海得拉巴土邦和迈索尔土邦之间,有一个名义上类似地峡,好像于后世印度本土和东北部细脖子的土地被隔开。
但这种隔离只有象征意义,只要海德巴拉和迈索尔土邦有共同的立场,那点行政隔绝几乎就等于不存在。
“和佩德罗好久没见了,不知道还在不在果阿任职么?如果还在的话,找个机会见一面。”艾伦威尔逊以这样一个开场白作为沟通的开始。
早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艾伦威尔逊就用葡属果阿的问题勾引过葡萄牙肩负责任。
效果很是明显,葡属果阿的驻军已经到达两万人,显然大英帝国的亲密盟友,正在肩负起来国际责任。
一旦局势出现恶化,艾伦威尔逊甚至想要留一个后手,把驻印英军的一部分不撤回本土,还是留在葡属果阿,继续在名义上在英属印度存在。
三个土邦专员商量的自然是,关于整个英属印度的光辉未来,时隔半年,整个次大陆肯定会出现一些变化的,鲍威尔提及了一件事,法属印度那边似乎正在收缩。
“法国人最不可信。”艾伦威尔逊义正辞严的开始指责,这就是要逃跑的前兆。在全世界的殖民者要团结起来的时刻,法国人竟然想要投降。
艾伦威尔逊的指责全然不顾,法属印度只有几个飞地城市的事实,如此的小的利益之下,法国人自然没必要蹚浑水。
现在想起来保持殖民者直接的团结了?七年战争时期抢了法属印度的账怎么算?但凡是法国在英属印度有葡属果阿这么大的土地,也不会想拍屁股走人。
虽然知道指望法国人本来就不靠谱,可在关键时刻,艾伦威尔逊还是希望法国人再愚蠢一次,能够在次大陆问题上,为英国起到一定的掩护作用
“还是要给法国人一点利益,法国在次大陆一天,就算是只有象征意义也能帮助我们很多。”艾伦威尔逊叹了一口气道,“竟然还没有葡萄牙人有国际责任,真是令人失望。”
“说到葡萄牙的事情,艾伦你是参加过布鲁塞尔会议的,应该知道前因后果。当葡萄牙宣布增兵果阿,比利时宣布支持荷兰重返东印度群岛的时候,这个消息传来真是令人振奋。”约翰满是开心的说道,“荷兰的运兵船曾经短暂的在孟买停留,引起很多人驻足观看,就连国大党那些人,也寂静无声。”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还需要其他国家的军队来帮助我们完成震慑。”艾伦威尔逊苦笑着摇摇头道,“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我们要量印度之物力,结列国之欢心,此时此刻欧洲国家要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稳住阵脚才能不被那两个混蛋占便宜。不过短时间内,有一个混蛋够不到我们,只需要小心一个混蛋就行了。”
约翰和鲍威尔都认同的点头,转而兴高采烈的说起十月末,荷兰军舰在雅加达开炮的事情,整个雅加达变成了一片火海,相信一定能对反抗者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震慑。
“我们就不要谈论这个话题了,这是荷兰人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听说有几千雅加达市民在无差别炮击当中丧生,便不咸不淡的扯开了话题。
荷兰海军的实力在欧洲不值一提,但那是在欧洲,作为一个拥有东印度群岛作为殖民地的国家,荷兰的海军就算是再差,也不是殖民地可以相比的。
关于炮轰雅加达予以震慑,艾伦威尔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哪怕落寞了也还有这个狠心,真的去实行了。
炮击的是荷兰,被炮击的是印尼人,这件事从头到尾和艾伦威尔逊都没有关系。
再说现在是谈论英属印度的问题,谈什么荷兰人,那不是跑题了么?
整件事唯一和英国有关的方面,就是有两艘前英国军舰也参与到了炮击当中。
英国支持荷兰重返亚洲,但考虑到荷兰的国力可能搞不定,同时也因为战争已经结束,皇家海军有一批战舰需要退役,就把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勇士号,租借给了荷兰海军使用。
勇士号虽然是一战时期的战列舰,但三万吨的排水量和十五英寸的主炮并不是假的。沿海城市面对这种主炮是什么结果,淞沪会战当中在战列舰主炮范围之内的士兵最有发言权了。
剩下的舰队就用在英属印度的远东舰队当中挑选了几艘轻型军舰,交给荷兰海军使用。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倒是不反对,如果英属印度独立,远东舰队的军舰肯定有不少会作为遗产留给印度,与其这样还不如给荷兰,至少荷兰人给钱了。
要说整件事上,让人颇感意外的就是勇士号战列舰竟然被租借给了荷兰海军。虽然不是出售,但可见英国对支持其他殖民国家,替自己分担火力绝对是认真的。
这可和历史上大不相同,可以算是非常积极主动了,当然这也和英属马来亚计划有关。以英属马来亚为基地,支持荷兰和法国作战,是可以赚钱的。
“最好让葡萄牙人扛着国旗,去雅加达转一圈。这样就更好了!”艾伦威尔逊又把话题扯到了葡萄牙身上,“果阿现在的葡萄牙守军有两万多,留着也是浪费,不如扛着国旗去东印度群岛刷刷存在感,体现欧洲国家的团结。有时间和葡萄牙总督府沟通一下,就说老朋友回来了,之前在海得拉巴没有谈妥的问题,现在可以接着谈。”
“那我就找时间和佩德罗谈谈。”约翰点点头道,“不知道潜艇什么时候到?萨拉曼汗大君对此可是非常期待,刚开始我和他说的时候,还有些不情愿,不过后来也想通了,要是土邦领地保不住,钱迟早也保不住。”
“萨拉曼汗大君的想法非常正确。”鲍威尔点头认可,然后道,“那么我这边就是保持和果阿的亲密关系,和葡萄牙军队一起训练,必要的时候期望葡萄牙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