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一下子艾伦威尔逊念头通达了,印度教不是有个叫神女的群体么?
本土的公民还不知道,这可以作为梳理英属印度公务员反对陋习的切入点,就算只是名义上的反对,也可以让本土的女人对艾伦威尔逊这种公务员刮目相看。
每树立一次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形象,反过来英属印度的形象就会遭到重大打击。不过这不是他的问题,是印度人的问题。
英属印度专员助理的郑重表态,让帕梅拉蒙巴顿点头,总算是是维护住了他的个人形象。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九十章 女权主义者艾伦
虽然是临时起意,但为了保住在帕梅拉蒙巴顿面前的伟岸形象,艾伦威尔逊是准备对英属印度的封建糟粕做一次斗争的,顺便败坏一下印度人在全世界的名声。
如果做不到的话,先把印度人在英属殖民地的名声给败了。
单纯的败坏那只能叫污蔑,为真正的大英绅士所不齿,一定要有正面角色,有反面角色才能有真实感,艾伦威尔逊已经把正面角色预定了。
当初大英帝国对印度源远流长的传统寡妇自焚开战,终于根除掉了流传在南亚几千年印度教徒的文化传统,虽然并没有改变寡妇被看不起的事实,但总归是好事。
他也没有准备给英属印度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心里已经预定了这一次大动干戈的失败。
这么做的目的只是突出一下英国在国际上的正面形象,顺便把印度人的国际形象踩到马里亚纳海沟。
如何操作是一个好问题,任何一种群众运动只要开始,都不可避免的扩大化。
艾伦威尔逊不可能成功的消灭印度的封建糟粕,但还不能失败么?说不定正式承认失败的那一天,会让很多人印度人欢欣鼓舞,在这件事上战胜了英国殖民者。
临走之前,英属印度专员助理,决定为印度人定做强奸超级大国的帽子,让以后其他国家的人一想起来印度,就能想起来这种印象。
经过再三的保证,帕梅拉蒙巴顿终于相信艾伦威尔逊,这一次准备真的在英属印度对落后习俗做斗争了,带着一点期待的问道,:“能成功么?”
当然是不可能的!艾伦威尔逊带着真挚的神色道,“能,我愿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拿什么去成功,就算十万英国公务员都出去抓人,也抓不了多少人,英属印度的人口到底有多少没人知道,就算是赶不上民国,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但艾伦威尔逊就敢下这个保证,虽然行动注定会失败,但想要把事情搞得轰轰烈烈就简单多了,抓个几万人枪毙,随后宣布阶段性成功,偃旗息鼓就可以了。
趁着帕梅拉蒙巴顿,出现这个男人很重视我这个感觉的同时,艾伦威尔逊凑上来轻声道,“帕梅拉,亲一下,就一下。”
“你怎么这样啊。”帕梅拉蒙巴顿扭捏着,躲避着张越来越近的大嘴。
啵……艾伦威尔逊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要把所有抓住的强奸犯绳之以法,要向印度教数千年不尊重女性的传统开战,养圣女的寺庙,考虑到这种寺庙都存在婆罗门长老,可以往开一面,只要缴纳一定的罚款就可以免除监禁。
这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创收的举动,这件事要和英属印度的司法部门好好谈谈,不能用一个大建计划让行政官员捞的盆满钵满,让司法官员干看着,这也不利于公务员群体的团结。
司法官员是英属印度公务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起源于东印度公司时期,甚至刚刚开始的时候,作为和东印度公司的交换,总督及其参事会的任命权归国王,英国政府就可借此影响公司的统治。在此以前,司法权是完全赋予公司的。
一七七三年法案之后,总督府在加尔各答建立最高法院,它是国王的法庭,由一名首席法官和三名法官组成,都由国王任命,负责审理在印公司职员和英国臣民的案件,这个时候司法权才重新归属总督府。
新任专员助理带着诚恳的心情亡羊补牢,为自己刚开始只想到了行政官员,却忘记了司法官员的愚蠢举动抱歉,所以在为行政官员准备了圣诞礼物之后,又带着元旦礼物进入了英属印度最高法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专员助理踏入英属印度最高法院大门的同时,唐宁街十号,艾德礼首相官邸,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交上来了关于英属印度的大建计划的展望,以及对英国本土经济促进作用的评估。
“是不是过于苏联化了一点?”艾德礼首相看完之后,有些疑虑的问道,“这样的计划,很难不令人想起来,当初也是现在的苏联五年计划。”
“并不一样,尊敬的首相。这一份计划是我们英国的计划。”爱德华·布里奇斯沉吟了一下开口道,“说是不一样,这主要是从宏观上来讲,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基础,最终会导致整件事出现细微的差别,纵观全局的总体负担上,而非是着眼于某个个体的基本规律,从逻辑上来讲,世间万物想通,出现两种差不多的办法是非常正常的,就如同是喝酒一样,英国人喜欢威士忌,都是也尊重苏联人热爱伏特加的权利,我们并没有说只有威士忌是酒,伏特加就不是。”
“所以在关于这一份具体的计划上,某些地方可能会出现和苏联相似的效果,但这也不能证明这就叫苏联化,如同现在的国有化一样,只有美国那群乡巴佬才会大惊小怪,哪怕是目前的在野党也没有对首相你的国有化主张造成阻碍。”
“我本以为你会反对呢。”艾德礼首相消化完了爱德华·布里奇斯的论据,才笑道,“毕竟国有化,遭到了不少异议。”
“我尊重首相的一切指示,并且愿意进行尽可能的配合。”爱德华·布里奇斯平淡的道,“具体来说,为了满足英属印度的需求,同时释放出去一些对英属印度的技术输入,对于目前本土的经济可以说是巨头非常大的提振作用,如果本土的工业一时无法满足,还可以让英占区帮忙,反正现在英占区的经济政策也在贸易委员会的手上,只要英国走出战争泥潭,就有把问题解决的机会。”
“不错,现在值得欣慰的是苏联正在按照计划从伊朗撤军。”艾德礼首相点头道,“美国人暂时被亚洲的事情吸引了目光,不论是朝鲜半岛、北海道的争夺,还是对中国的调停。”
“不过总归是要小心一下印度人,我总感觉印度人具有和能力不匹配的野心。”
如果艾伦威尔逊在这的话,一定会感叹,丘吉尔?不行!艾德礼行!尤其是对印度人的评价,几乎是正中靶心。非常符合印度独立之后的一贯作风。
“野心要具有实现的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的人想要实现他们的野心,还有一段距离。”爱德华·布里奇斯可不是艾德礼首相,对于现在英属印度的情况非常了解,专门已经询问过,穆盟的主张以及决心。
现在英属印度的情况,根本就不是国会老爷们在国会说的那些,如何保留英属印度的完整性,这种可能几乎已经没有了。
正在爱德华·布里奇斯这么想的时候,艾德礼首相也同时说了这个问题,“很多媒体对国会的报道是不是过于自由了一点,对英属印度的决策这么容易就泄露出去了,对了,最近关于英属印度的报道是不是太多了,而且非常负面。”
“我想这个负面可能是对印度人来说的。”爱德华·布里奇斯不慌不忙的表示道,“关于印度人的种种陋习,我个人认为这只会增加英国在领导落后地区的努力,能够被大多数的公民所谅解,倒不一定是个坏事。”
作为内阁秘书在英属印度最看好的年轻后辈,艾伦威尔逊也正在准备和这种陋习开战。
为此必然要征求英属印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谅解,首先必须确定对方是一个英国人。
确定之后就可以好好谈谈了,听闻艾伦威尔逊决定对伤害妇女的案件宣战,克拉克法官不置可否的道,“这种案件一般印度人是不会报案,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种案件值得多费心。”
“其实按照国内的法律来说,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之下,怎么能够允许寺庙豢养圣女的存在呢?”艾伦威尔逊绷着脸道,“当年为了禁止寡妇自焚,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但是那一代的英属印度公务员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现在英属印度的地位还不明,大家都看不到未来,如果我们必然要走,为什么不能留下一点可贵的遗产呢?”
“艾伦,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克拉克歪着头疑问道,“不过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们是应该做一些工作,让印度的陋习减少了。”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艾伦威尔逊微微低头道,“其实对某些寺庙的罚款,可以在对伦敦申请的前提下,设立一个妇女基金会专门用来关注印度的妇女问题。当然这个罚款的数目,以及拿出多少比例放进妇女基金会当中,我没有任何建议。”
从巴黎,艾伦威尔逊拯救了法国被侮辱的妇女,在波恩,他建立了德国妇女工作劳动局。
现在到了新德里,他仍然要从妇女解放开始捞取名声,不过这都是要得到英属印度司法官员的支持。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
追求男女平等,多么光鲜亮丽的借口,艾伦威尔逊相信就算是印度人心里面不同意,也不敢公开说出来,目前来说他的角色,属于女权的初级阶段,是追求自我权益的保护。
就英属印度的环境能实行这种初级阶段就不错了,至于第二阶段追求和男性的平等权益,乃至于更加高阶的阶段,争权夺利女士优先,下矿挖煤女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南亚这块土壤是想都不要想。
实际上就连后世的欧美国家,口号上已经到了最高阶阶段,但实际行动也就是第二阶段的开始。
追求和男性的平等权益,首先同样的工作要给同样的薪水,同样做教师,男人给一万,女人也要给一万,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行业,女人的工资一直都在同职业比男人低。
在欧美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艾伦威尔逊正在准备光鲜亮丽的口号,以及关于印度人的恶意笑话,推动印度在男女平等的路上前进一大步。
虽然具体步骤仍然在保密状态,不过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英属印度最高法院,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关于英属印度各地寺庙豢养圣女的具体情况。
任何东西一旦和钱挂钩,就会变得无比肮脏,艾伦威尔逊到并不这么认为,还是要考虑整体环境的,就南亚这里的情况,就算是英国人不来,也不会好到哪去。
该有的陋习一样会保持下去,反而英国人来了,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制止了一些犯罪。
从英国正式遏制寡妇自焚的传统开始,就不知道拯救多少生命了。
很难想象,这种殉葬传统竟然在印度教的掩护下,一直在南亚存在到十九世纪。
而且就算是现在,因为英属印度总督府,其实并没有对整个次大陆的统治力,艾伦威尔逊相信,寡妇自焚的印度教传统并没有被根除。
把针对女性犯罪,豢养圣女和寡妇殉葬三点,作为捞钱的工具。艾伦威尔逊觉得并不可耻,伸张正义的同时,也是为了捞钱,两不耽误挺好。
经过了和英属印度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商量之后,司法官员这一块也认可了专员助理的良苦用心,深切地感受到了应该根除南亚存在的各种反文明陋习。
而且给了犯罪分子改正的机会,只要豢养圣女的寺庙交罚款,就可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是出于尊重婆罗门阶层的考虑,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无非就是想一个喊得出口的名号了,艾伦威尔逊冲着司法官员的首领克拉克提议道,“要不叫印度新文化运动怎么样?看起来有革新的意思。”
就这么定了,在搞定了行政公务员之后,艾伦威尔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现在也搞定了司法公务员,新文化运动决定在年后展开,目前处在调查阶段,看看哪里的寺庙看起来接受了很多供奉,又同时豢养圣女。
这件事可以倚重一下穆盟的,艾伦威尔逊可记得,很多中东国家是有一种叫做宗教警察的职位,这种警察的权利极大,干预不但范围广,手段也很严厉。他们要求,每天五次的祈祷时间,咖啡店等设施必须都停业。人都不准饮酒、吸毒、偷窃、通奸、嫖娼。
成年女子走出家门都要穿长袍、戴面纱,除脸颊外不得裸露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化妆。出外办事和旅行,实行男女隔离,女性必须由男性亲属陪伴。违反上述规定者,轻则受申斥,重则被拘留、判刑、鞭打。
就算是再脑洞大开,艾伦威尔逊也没准备启用宗教警察,只希望和平教徒,能够做好一个线人,多多为即将在年后到来的运动提供消息。
毕竟他来到英属印度,只是为了搞钱,并不是要让英属印度马上内战,至少在英国离开之前,他要做好一个裱糊匠。
口号要多喊,要多光明正大就有多光明正大,事情要少做,对于婆罗门上层人士能罚款绝对不拘留,但要是底层的人犯罪,那就不用客气了,什么运动都是要政绩的。
可能艾伦威尔逊少不了要借贱民的脑袋一用,表明英属印度对和陋习做斗争的决心了。
这种态度赢得了以英属印度最高首席法官为首的司法官员,十分一致的认可。一时间最高法院上下都胸有抱负,要在离开之前为印度留下可贵的遗产。
这边讨论执行步骤和细节问题的同时,国大党那边终于拿出了对大建计划的意见。
这段时间国大党也在打听伦敦对英属印度的意见,得知很大意见也认为,应该保留英属印度的完整,并没有被阿里真纳的言论所蛊惑。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支持甘地的人还是支持支持尼赫鲁的人,在完整接收大英帝国遗产这件事上,都是一致的。
当然印度教徒也有少数派,和穆盟的主张一样,绝对不和对方生活在一个国家。要么印度教要么和平教,这部分的主张最终导致后来甘地被刺杀。
不过这并不是国大党的主流意见,主流意见无非就是甘地的农业和尼赫鲁的工业二选一,而且是支持尼赫鲁的人数更多一些。
印度总督府,巴伦爵士把伦敦发来的电报交给艾伦威尔逊道,“从伦敦和国大党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不过你最近和最高法院商量的新文化运动,是不是过于急躁了?现在和国大党处在蜜月期。”
“尊敬的巴伦爵士,既团结又斗争,这并不矛盾。而且我和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商量这件事,全无私心。而是为了维护整个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团结。在爵士您的领导下,共同稳定英属印度的局势。”
艾伦威尔逊面带真挚的解释道,“我在香江的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送别人一条鱼,不如送别人一张渔网,这句话很有道理。在这个时候,我认为不能阻止司法官员去创收,如果从行政长官的收益当中分出来一份,分少了司法官员不愿意,分多了行政官员不愿意,这些都是问题。”
“也是在偶然的时候,我才恍然想起来了忘记了司法官员的那一份。幸亏帕梅拉提醒。”
帕梅拉蒙巴顿?巴伦爵士心里偷笑,这个蒙巴顿将军的女儿才十六岁吧?能提醒什么?无非就是推卸责任的借口罢了。
“还是要小心,多年以来我们不是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但也只是明面上禁止了寡妇殉葬,实际上次大陆这么大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应该还保持着这种陋俗。”
艾伦威尔逊受教的点头道,“我们根除陋习,相信不会面临国际压力的。至于英属印度可能的反弹,还是老办法解决。”
“拉拢一派打击一派。”巴伦爵士点头认可,提及了另外一件事,“你怎么总是住在单位,我记得你在新德里是有房子的,就算是没有随便找一间住进去就行了。”
当然是为了白吃公家饭,我的工资都交给别人了,哪有闲钱到处游山玩水?
不过不能这么说,艾伦威尔逊只是表达了一下进步之心,愿意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一九四六年到来之际,帝国主义的代名词,让英属印度有识之士深感耻辱的象征。英属印度总督府发表了新年问候。
文中表示,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英属印度为整个战争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被铭记的。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大英帝国的光荣就是英属印度的光荣。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各地都进行恢复性建设,凭借英属印度的面积和人口,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这一年,英属印度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虽然还是艰辛的,但是这片土地上热爱劳动的人们,一定会过的越来越好。”
“为此英属印度总督府,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建设计划,来发展英属印度的经济。这份计划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一九四六年的开始,英属印度总督府会随着广泛的臣民一起,走向新印度。”
英属印度总督府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发表过新年贺词,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表新年贺词的消息传到伦敦,甚至引起了热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属印度在伦敦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变高了。不过这也并不全是好事,本土公民对英属印度的印象甚至是越来越差。
和英国本土的热议相比,英属印度的报纸对英属印度总督府的新年贺词的热议,一点也不下于本土,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
走向新印度,也成了不少报纸的标题,当然也有不少清醒的民族主义者表示,这都是大家的斗争换来的妥协,告诉周围的人不要被英国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一月二十五日,在明确了国大党不会反对之后,英属印度总督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计划,表示要在五年内,将加尔各答工业区的产业工人增加一倍。
大英公务员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两翼齐飞计划
这一篇消息石破天惊,走向新印度,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已经开始实施了。
关于加尔各答工业区的海量配套工程,以及承担责任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英属印度各地,从来没有这么一个时候,印度人感觉到欢欣鼓舞。
一直以来英属印度虽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的明珠,却一直处在最低端的地位,与其说是大英帝国的明珠,不是说是大英帝国的基石,踩在脚下那种。
名义上很重要,实际上只是一个流血又流汗的工具而已,至于主动发布这么大的工程计划,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加尔各答工业区号称有六百万产业工人,可实际上加尔各答所在的大孟加拉是英国刚刚到达次大陆就经营的地方。
通知时间已经超过了两百年,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所谓的工业区,还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产业工人,到底有多少是手工业者。
而现在大英帝国似乎一下子诚意起来了,诚意的都令人不敢相信。这个时候国大党主动站出来表示,这都是国大党领导的长期抗争多带来的效果,没有国大党英国人绝对不会妥协。
英国对印度的政策是要贸易不要土地,虽然这也很霸权,但并不血腥。也就是说,英国不是要占领印度,而是要在印度建立一个只和他们合作的贸易关系,说白了就算垄断次大陆的贸易。
在次大陆,英国的力量和海量的印度人口相比,不管来多少人都是弱势的一方。而英国控制印度的主要法宝又有两个——第一个,印度贵族;第二个,国大党。
自从一战之后,国大党的势力膨胀,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传统上控制印度各地的土邦。
各地土邦大君的支持变弱,国大党如果不安分,大英帝国在英属印度的统治就等于是没有,但是这一次国大党对英属印度总督府,对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表示欢迎,一下子,大英帝国对英属印度的统治力又回来了。
只是不知道这种统治力会持续多长时间,如果某一天国大党内部的反抗意见有占据上风,这种统治力还会丧失,但是艾伦威尔逊觉得,至少一年内是没有问题吧?
当然面对这种支持,英属印度总督府也表示欣慰,当然为了让反对的穆盟安分下来,英属印度总督府也会阿里真纳提出了邀请,对外表示是要弥合国大党和穆盟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提醒国大党,你不合作,还有备用合作者。
说实话,在英属印度独立的过程当中,艾伦威尔逊认为,伦敦的应对其实有些手忙脚乱,毕竟是第一次嘛,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种手忙脚乱在于,一切选举制度的国家都会有的缺点,人多嘴杂一切意见都可以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人坚持镇压,有人主张放手,主张放手的声音当中,保留英属印度的整体性声音又是最大的。
人多嘴杂,什么声音都有,做出来的决策自然没有连贯性。又想保又想放,自然最后事不可为的时候,哪还有什么捞钱的时间了?
艾伦威尔逊到达英属印度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默认英属印度要独立的前提下,主持一场最后的晚餐,受益者当然是大英帝国,当然英属印度的公务员也会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报酬。
只要自己这边凝聚思想,就可以在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和国大党或者穆盟斗智斗勇,至少能够争取出来捞钱的时间。
这种官方回应是不可信的,因为艾伦威尔逊都不信,正是他接待的穆盟领导人阿里真纳。
在迎接阿里真纳到访的时候,艾伦威尔逊没有像是面对尼赫鲁的时候,摆出傲慢姿态。而是举止得体,像是见到心中偶像一样。如果两大宗教的人数倒过来,没准他也会好好对待尼赫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