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就在这个时候,内阁的试探电报到达了地中海舰队,被送到了蒙巴顿的手里。
电报上没有特别的指明问题,只是常规的询问了一下蒙巴顿将军现在的生活状态,就类似于吃的怎么样,睡的好不好,身体是不是壮的像头牛?在新岗位上是不是适应,和同事们的相处如何等等。
对于内阁的关爱,蒙巴顿将军当然给予肯定的回复,表示和同事们打成一片相处的十分融洽,吃的好睡得好,地中海的环境非常适应,身体倍棒,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继续为大英帝国服务。
这封回电到达伦敦,有经过了其他方面的消息汇总,艾德礼首相就心里有底了,蒙巴顿将军的身体很好,首先就排除了因为身体原因拒绝的可能。
才到了地中海舰队没多久,就已经完全熟悉了状况,说明交际能力是非常足够的。
“可是我们如何提出一个非常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让蒙巴顿回到英属印度呢,毕竟他回来也是得到内阁首肯的。”伸手挠了挠光滑的头皮,艾德礼首相非常为难的笑出声来,“爱德华,当初你们也是同意的,会不会对你的威信造成影响。”
“我们不过是执行者,哪有什么威信存在。”爱德华·布里奇斯表示公务员并不存在威信那种东西,随后话锋一转道,“不过么,蒙巴顿将军是贵族,最好还是从这个方面想想办法。”
“好主意,好像很多战争英雄都已经封爵了,但作为东南亚军区的总司令,蒙巴顿将军却还没有得到嘉奖,这就非常的不合理。”艾德礼首相眼睛一亮,顺着爱德华·布里奇斯的思路说下去,“必须要表彰,蒙巴顿在东南亚,尤其是英属印度的功绩才行。”
“这也是顺理成章的,相信不会有任何人反对。”爱德华·布里奇斯赞同道。
英属印度总督府平静如常,这里为了英属印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的公务员,自然是不会知道遥远的西方,到底围绕着韦维尔总督的辞呈出现了什么事情。
每天一觉醒来,所有人都关心脚下的事情,毕竟这里才是大家生活的地方。
“艾伦,你觉得帕特尔和尼赫鲁两人,谁比较合适管理印度呢?”巴伦爵士谈及了最近的局势,虽然国大党高层出动,平息了事端,但带来的紧张却不是假的,现在的英属印度公务员,确实是坐在火山口工作。
“不好说,就像是一个疯子管理精神病院。”艾伦威尔逊摇头道,“这两个人一个代表世俗,亲苏联、潜在的社会主义者。另外一个印度教保守派,家族势力庞大,大地主和商人。从家庭背景上面来说,帕特尔比尼赫鲁要强许多,但是从形象上来看,尼赫鲁又比较合适。”
“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希特勒已经证明了,我们不能单纯以是不是社会主义来看待问题。帕特尔的立场明显更加的强硬,平时也以铁腕领袖自居。”巴伦爵士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在土邦的问题上,帕特尔其实更加不好对付是吧?”
“应该是这样的,巴伦爵士。”艾伦威尔逊苦笑一声道,“不过只是表面上不同,尼赫鲁其实也这么想,只不过没有帕特尔那样公开呼吁。不过好在这两个人,总比钱德拉·鲍斯像个正常人。”
对于帕特尔这个人,如果不是后世莫迪老仙,弄出来一座全世界最高的雕像,艾伦威尔逊根本想不起来这个人,就如同很多人都知道德国总理是默克尔,没几个人知道德国总统是谁一样。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莫迪老仙这么做,无非是平衡尼赫鲁的影响力,毕竟老仙的政党可是国大党的对手。
可惜的是,人民党在印度早先争取独立的时候,确实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蹲着,是在找不到自己党派能够扛旗的人物,于是就把同为国大党的领袖帕特尔抬出来了。
帕特尔是古吉拉特邦农村出身的印度四大开国领袖、国大党创始人之一,与尼赫鲁并称甘地左右手。从莫迪的角度来说,立一尊帕特尔巨像,也是为了夺回印度政治形象工程的平衡,希望印度人能够淡忘尼赫鲁。
莫迪作为人民党领袖,需要为反对国大党寻找政治依托,而与尼赫鲁有矛盾,自己声望也不错的帕特尔因此被选中。
帕特尔这个名字,从种姓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村长,倒不是多么高的种姓。
可架不住村长是最为基层的管理者,帕特尔这个姓氏的力量可以说是非常强大,远远超过家乡在克什米尔,本身得不到家族多少势力支撑的尼赫鲁。
就目前的国大党三巨头而言,甘地是圣人,圣人只是一个职业,甘地除了绝食比较内行之外,管理国家的主张就是把印度变成一个大农村,这种水平显然是不行的。
而帕特尔这个人,经过这一次圣女事件,艾伦威尔逊已经对莫迪老仙的这位老前辈,不报什么期望了,前辈就是前辈,老仙的前辈水平也就那样。
虽然在主张上,帕特尔的想法类似于自由主义,但艾伦威尔逊一想到印度的基础条件,人口差不多的民国,在常公的领导下就很自由主义。
基础条件这么差的殖民地,毫无积累,依托大地主和大商人发展经济。
顶天就是韩国财阀,最后帕特尔的支持者,应该是绝对达不到韩国财阀的实力,但绝对有韩国财阀都羡慕的生活,毕竟印度有种姓制度撑着。
比较老仙的前辈,尼赫鲁在现在的英属印度已经算是一个很清醒的正常人了。
比较除了绝食什么都不能做的甘地,颠倒黑白说自己出面才换取罚款机会的帕特尔,尼赫鲁无愧于政治家。
现在让大英帝国选择,英属印度要是待不下去,至少要交到一个正常人的手里。
所以这个看起来很对英国胃口的帕特尔,还是不能青睐,万一把印度搞崩盘了怎么办?
而且帕特尔的主张虽然对资本主义的胃口,可却对土邦的主张非常强硬,这对于想要拉土邦一把的艾伦威尔逊,不是一个好人选。
“现在帕特尔的声势好像很高,得想想办法才行。”巴伦爵士看着艾伦威尔逊,表示不能让帕特尔的日子过的太舒服。
“听说费雯丽女士,对圣女群体的悲惨命运极为关注,想要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们会把这部电影在整个英属印度公映,那样就能让帕特尔很难堪了,他可是说,那只是一小部分的行为。”
就在两人谈论英属印度局势的时候,门口传来响声,埃德尔推门进来冲着艾伦威尔逊点点头,然后道,“巴伦爵士,伦敦的电报,是给韦维尔总督的。”
“看来我们的总督,是留任还是离开,就在电报当中了。”巴伦爵士笑了笑拆开了电报,一目十行的看起来,片刻之后带着不出意外的笑容道,“应该准备欢送仪式了。”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伦
“这么说我们,我们应该会迎来一个新总督,但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埃德尔面带惊讶的道,“这是不是说明总督将要出现一端空窗期。”
“那样不是更好么,本来英属印度就是我们说的算,有没有总督都不耽误什么,要是没有总督就更好了。”艾伦威尔逊一听面带憧憬的感叹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新总督将是蒙巴顿,不过话说回来了,虽然这也是一个好结果。
可更好的结果还是没有总督!虽然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妄想,可总归是有一个念想不是么?
“能出现空窗期已经不错了,国内是不会坐视英属印度没有总督的。”巴伦爵士一眼就看出来艾伦威尔逊的小心思,直接开口戳破了这个妄想,“就是不知道是谁!”
“是啊,不知道新总督好不好相处。”艾伦威尔逊心不在焉的敷衍着,这对他本人真是一个问题,固然可能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坏事。谁知道蒙巴顿对他留下什么印象?
想这么多也没用,打铁还要自身硬,先还英属印度一个朗朗乾坤,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可在蒙巴顿态度不明确的情况下,艾伦威尔逊未免还是被影响到了心情,这一点费雯丽感受的最为明显,“怎么了?”
“我今天火气比较大。”伸手抓着费雯丽的头发按了下去,艾伦威尔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很快就转为如释重负。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事后不免要对费雯丽道歉,表示自己平时也不是这样子的,只是今天有些郁闷。
“好了,知道你心情不好,这一次就原谅你了。”伸手抹了一下嘴巴,费雯丽白了艾伦威尔逊一眼,去旁边的房间漱口回来,显示着女人广阔的心胸,没和小伙子一般见识。
“要换新总督了,就把你吓成这样,你平时的气势呢?平时你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平时是平时!”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没和费雯丽解释蒙巴顿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万一要是因为女儿的问题,非要给自己穿小鞋,他怎么可能会扛住。
好在费雯丽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不开心的道,“你们这些人,每天都在揣摩别人的心思,到底累不累?”
“如果我不费心揣摩别人的心思,薇薇安你是不会来到次大陆的,让你来是我的建议。”艾伦威尔逊面带得意的道,“我在文化交流的会场看见你,就想要得到你……”
“你已经得手了,开心了。”费雯丽用手肘顶了艾伦威尔逊一下,没好气的道,“年龄不大,坏心眼这么多,真是太坏了。”
“工作的地方坏人比较多,这里的人都是卑鄙的,谁让群众中间有坏人呢。”艾伦威尔逊脸色一板推卸责任道,“就看现在的英属印度,哪个人是好对付的?如果我不提高警惕的话,印度人就敢骑在我们的脑袋上,这些印度人可是什么都能做出来的。”
“还能有你过分?你的行为在中世纪,是会引发决斗的,没有男人能都忍受妻子不忠的事实。”伸出指尖在艾伦威尔逊的大鼻子上点了一下,费雯丽故作凶狠的吓唬着。
“我们大英帝国的绅士,怎么会和欧洲的乡巴佬一样。”艾伦威尔逊满不在乎的后仰,张嘴把妖后的手指含住,含含糊糊的道,“绅士自然有绅士的做法。”
中世纪欧洲有决斗传统,英国当然也不例外,不过绅士自然有绅士的做法,决斗就成了英国绅士们的专利,绅士们的决斗玩得就是心跳,但死亡率可比不上对面的法国佬。
法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因为决斗死了八千多人,绝对的武德充沛。
乔治三世当政了几十年,英国人的决斗总数是一百七十二起,有三百四十四人参与,但只牺牲了六十九人,决斗死亡率才两成。这个死亡率还不如同时期的夭折率。
英国的决斗和欧洲的决斗不同,首先含金量非常高,约克公爵、里奇蒙公爵、白金汉公爵、贝福德公爵、皮特首相等近二十个最顶级的贵族和政坛大佬都曾参与决斗。
现在费雯丽以自己丈夫会提出决斗威胁艾伦威尔逊,这让艾伦威尔逊非常不满,决定在对方丈夫赶来之前,首先跟费雯丽来一场决斗。
阴阳调和只是调剂,服务于次大陆的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艾伦威尔逊孜孜以求的事。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这些人离开了英国人的管理,会不会落得极为凄惨的下场。这种事最好是发生,因为这非常符合印度教的教义。
不管甘地和尼赫鲁说多少好话,阿里真纳都是不会妥协的,早期的真纳只是想要争取和平教徒的平等地位,却不被人接受。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人如果脱离原来的立场,就会跳反,将原来的想法踩在地上绝不回头。神学院学生斯大林是这样,对克罗地亚重拳出击的铁托是这样。
除非现在甘地和国大党给和平教徒高人一等的待遇,不然印巴是注定不会存在一个国家当中的,真纳宁可率领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打宗教战争。
真纳年轻时期对印巴分治也一点都不热心,他的要求也不苛刻。当时他只是想为印度的和平教徒争取平等的权利罢了。
现在一切都晚了,如果国大党能早早和真纳达成一致,根本不会有印巴分治这种事,在印度的和平教徒也不会有民族意识。
而且印度的和平教问题在独立后只会更好解决,因为一阿里真纳年纪很大,而且长期有结核病。第二尼赫鲁年纪比他年轻的多,而且身体还不错。
所以无论历史怎么推演,真纳是耗不过尼赫鲁的,只要真纳一死,和平教徒就没了主心骨,到时候尼赫鲁对内解决民族问题再无障碍。
不过如果保持统一独立,尼赫鲁可能会更加坚定的推行苏联的主张,因为两大宗教共存在一个国家,人口基数还都这么大,不存在依靠一个消灭另外一个,那就只能学习苏联,进行宗教清洗了。
虽然宗教清洗并不一定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可能管用个几十年,印度也会有些变化。所以最好还是印巴分治如期发生!
没有人比艾伦威尔逊更加关心真纳的身体,他来到次大陆之后主动去找国大党接触过么?没有,但是他主动来看阿里真纳了,带着巴基斯坦国父坚持住的美好祝愿,过来主动示好。
“尊敬的真纳先生,还是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见面。”艾伦威尔逊如愿见到了阿里真纳之后,友好的打了一个招呼,“不知道最近身体如何,你的身体可是整个次大陆和平教徒的走向,我怀着美好的祝愿,希望你带着巴基斯坦独立的那一天早一点到来。”
“如果你不是一个英国人的话,我差点就相信了。”阿里真纳忍不住笑出声来道,“你们英国人只讲究利益,什么时候会关心次大陆的人民想什么?”
“真是因为我们最讲究利益,在利益重合的时候,我们才最为忠诚。真纳先生应该知道,对于次大陆的未来,伦敦有两派意见。一个是保留整体性,另外一个是进行分治,前者的声音还大一些,最近倒是不怎么提了。”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道,“我是支持分治的那一批人,从穆盟的角度上来说,我是我们的人。”
“啊!”阿里真纳慢慢的挺直了腰板,几乎和甘地不相上下的消瘦体型,显得屁股下的椅子非常宽大,但无损于穆盟领袖的威严,“穆盟非常愿意相信,艾伦先生是我们的人。”
“当然,其实我的想法在次大陆的英国公务员里面不是少数,只是我们不好说话而已。”艾伦威尔逊挂着温和的笑容道,“我们觉得印巴分治很有道理,甚至如果加上土邦的话,就更加有道理了。”
“土邦过于碎片化,数量太多了,我实话实说只有十到十五个土邦,具有一定的防卫能力。”阿里真纳一边给予程式化的回答,一边想艾伦威尔逊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我相信穆盟也是可以努力努力的,我们必须要看看,阿里汗、萨拉曼汗,更不要提克什米尔土邦阿里辛格了。”艾伦威尔逊面带踌躇之色摇头道,“这几个地方的问题很麻烦,非常的麻烦,足以引起战争。我能不能冒昧的问一下,真纳先生对未来的巴基斯坦有什么样的想法,只是一个假设,不包含任何偏见。”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的冒昧。”阿里真纳诚实的回答了一句,随后犹豫道,“只要不和印度教徒在一个国家,什么代价我们都愿意承受。”
“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我现在就把自己想象成尼赫鲁,根据真纳先生的想法,看看能不能找到反制措施。”艾伦威尔逊带着怂恿的口气,让阿里真纳说出心中的想法。
他都能代表大英帝国,把东欧利益出卖给苏联,现在为什么不能再卖一次国大党?简直是笑话,他早就该来了。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勋电报
除非尼赫鲁能够找到更加强大的思想,压住两大宗教的不睦,不然印巴分治就是定局。
当然这个前提是,阿里真纳平安无事的情况下!
历史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是一个很宏观的问题,艾伦威尔逊一个凡夫俗子是不能解答的,不过却可以进行一些战术修改。
现在真纳还是真纳,而他对面的艾伦威尔逊现在就是尼赫鲁,尼赫鲁就是艾伦威尔逊。
阿里真纳对分治以后的谋划,可以通过艾伦威尔逊的回答,判断出来是否具有可行性。
在阿里真纳提出的第一点,也就是明确分治之后,艾伦威尔逊非常诚恳的给予了回答,“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了两个国家,一定会反目成仇。英属印度的存在只是压住了两个宗教的仇恨,平心而论,我个人认为印度教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宗教。但分治之后,凭借巴基斯坦的力量,绝对顶不住印度的进攻的,人口差太远了。”
艾伦威尔逊可以找到无数例子,但最熟悉还是中国历史,类似印度对巴基斯坦的碾压的历史,就是世界还没有工业革命的时候,我大清和准格尔帝国的战争。
要是光看地图,清朝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一半的面积都曾经被准格尔帝国统治过,光看地图绝对的势均力敌才对。
事实上在一段时间之内,也确实是势均力敌,碰到英国之前的最大败仗和通泊之战,清军阵亡一万人,这是面对欧洲人之前,清军最大的惨败。
不要看阵亡人数不多,但实际上是清朝建立之后第一个能阵亡万人的战斗了。
能够把在东亚范围内打谁都像打小孩的清军干掉一万人,证明了准格尔帝国的战斗力。
可清朝有庞大的人力储备,旗人不够就换汉人,准格尔死的可都是蒙古人。越往后准格尔越不是清军的对手。
“纵观历史,印度教徒的战斗力,没有艾伦先生说的中国人那样强大。”阿里真纳表示用东亚的例子,概括次大陆并不合适。
“我应该代表中国人谢谢你。”艾伦威尔逊很认真的开口,至少人家比国大党那些人诚实,“不过么,道理是一样的,不要提印度教徒是你们人口的数倍,资源的优势真纳先生也应该有所了解,还有工业规模,可以说任何能够用指标衡量的,国大党都占据优势。当然了,弱国喜欢吹文化,文化这种分不出高低的东西,可以闭着眼睛无视客观规律。”
“要不要,我把总督府的资源储备和工业产能分布,给真纳先生看看?”
阿里真纳默然不语,他心里清楚,历史上印度教徒羸弱的过往,充其量只能给和平教徒一个心理优势,但在各方面的碾压的数据之下,几乎是没有作用的。
这就表明穆盟的领袖承认,如果分治成功,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优势是碾压性的。
能够承认己方弱势,就可以继续谈,随后就是几个火药桶的问题了。
艾伦威尔逊也没提海得拉巴和其他土邦,就单独把克什米尔拿出来问道,“克什米尔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和平教徒,但大君是印度教徒,巴基斯坦如何看待。”
“独立或者并入巴基斯坦,不论怎么看,尊重民意克什米尔都不应该是印度的一部分。”阿里真纳想了一下,然后给出了果断的回答。
“可惜那时尼赫鲁的家乡。”艾伦威尔逊爱莫能助的摇头道,“如果真纳先生觉得国大党能够讲道理,现在应该和国大党共同呼吁英国人离开才对。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呢?肯定是有些问题,不然真纳先生不会退出国大党的。”
“反正我是尼赫鲁,肯定不会放弃自己家乡的!”此话一出,把阿里真纳想要反驳的话堵在喉咙里,国大党是什么作风,阿里真纳本来就非常了解。
随后艾伦威尔逊又表示一旦开战,新生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肯定会因为战争成为敌国。
往后的时间当中会在军事上不断投入,因为印度的底子比巴基斯坦强大许多,长期军备竞赛下,巴基斯坦会顶不住。
“艾伦先生,是让我放弃独立建国的诉求?”阿里真纳面色不善的反问,怀疑艾伦威尔逊是为国大党做说客的。
“当然不是,但是这么重大事情,总要从最坏的角度考虑嘛。”艾伦威尔逊矢口否认了阿里真纳的猜测,国大党太抠,如果拿出一定的黄金,至少要比阿里汗给的多,他本人倒是不介意做一次说客,反正肯定会失败。
他只是过来提醒,巴基斯坦最好先凝聚一下共识,做好打仗的准备。别到时候瞻前顾后,虽然这种提前提醒也只是聊胜于无,最多让印度军队多死点人罢了。
改变不了印巴两国的国力差距,可谁让艾伦威尔逊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呢,不忍次大陆的人民掉坑,所以把坑挖的更大一些。
在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踩一脚油门,他就是这样的人。
听着艾伦威尔逊,一路从如何对待土邦,如何看待克什米尔,再到国大党的立场和历史,阿里真纳不得不承认,艾伦威尔逊的话无比真实,扮演的尼赫鲁,简直就像真像是尼赫鲁这么讨厌。
“如果是帕特尔在呢,他好像更加的强硬。”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甘地倒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他把圣人这个职业扮演的无懈可击,可他没有治国的能力。更多只是一个导师的作用。”
“帕特尔更加的令人讨厌。”阿里真纳沉默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厌恶。
“我原则上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够平安无事的,不过这个希望不大,相信真纳先生也能明白,如果你能够心里有一个面对战争的准备,也许结果会令人满意的。”
挑拨离间的工作已经完成,艾伦威尔逊也就不打算在这里多呆了,其实也不能算是挑拨离间,只是基于真实历史的预防性反应,当然除了让战争更加平衡之外,没什么大用罢了。
“克什米尔!”阿里真纳甚至都不知道艾伦威尔逊什么时候离开的,而是独自坐在椅子上,思考着如何破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