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除非你们想要自己救援。现在不正是彰显团结的机会么?”艾伦威尔逊提醒着众人,现在全世界可都看着呢,之前可不是白嚷嚷一圈,现在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在次大陆。
眼瞅着庄重的会议,直接奔着今日辱法的节奏而去,他不得不把话题收回来,现在英属印度数亿黎民都嗷嗷待哺,哪有时间说辱法笑话。
艾琳威尔逊自然是不知道,因为自己一通乱嚷嚷,真给不少国家提了一个醒。就算是知道了,这也是避免很多人悲惨离世的好事。
全世界世界不少国家,都和现在的新德里总督府一样,开会讨论如何应对旱灾。
“艾伦说的没错,本土的经济恢复还是不要受到打扰比较好。”巴伦爵士把这个话题一锤定音道,“我们要为大英帝国的整体利益考虑,本土一旦恢复受益的是整个大英帝国,包括但不限于英属印度,所以要从全局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自救的具体方案么?从饮食习惯上面来说,印度教徒其实消耗量还可以。只需要一点点的食物就能够活很长时间。应该从这个方面挖掘一下潜力。”艾伦威尔逊十指交叉,看了一眼会议室的同事们,提议道,“不如我们主动和国大党接触一次怎么样?总归是迟早的事情,我们需要国大党和穆盟维持英属印度的稳定。搞定了这两个势力,不管饿死多少人,次大陆也不会出事的。”
“国大党?”用一只手拖着头的巴伦爵士,面带不耐的道,“我们都解决不了,他们能做什么,天天就知道添乱。没有我们英国人,次大陆永远都是中世纪。”
“倒也不是,我记得甘地先生最为出名的不就是绝食嘛,如果能够让甘地先生以身作则,要求印度人跟随,印度人这么多,能节省下来不少粮食呢。这也可以被视为一个自救的办法吧?减少消耗就不算自救么?”
“哇哦!”本来无精打采的巴伦爵士不由得坐直了,听起来好像还有一些可行性呢。
甘地不是擅长绝食么?现在正是需要圣人引领次大陆人民走出饥荒的时候,应该不至于拒绝吧?
“那我们就有请甘地来到总督府一叙。”巴伦爵士面带笑容的认可道,“既然如此,我们要进行一场节约粮食的运动,秘书室立刻拟定一份公告,这一次就不用官方文章书写了,用最简单的话把事情说明,毕竟节约粮食运动要整个次大陆的人参与,别写的只有一小撮印度精英才能看懂。”
“明白了,巴伦爵士,随便写一些蛊惑人心的口号就行,是这样吧。”私人秘书埃德尔准确接到了信号。
随后巴伦爵士看了一眼手腕,开口道,“到了下班时间了,剩下的事情明天办理。”
已经因为烟草问题烟雾缭绕的会议室中,列席会议的官员一哄而散,都过了下班时间五分钟了。
次日一早,英属印度总督府发布了两个消息,第一是号召次大陆全民节约粮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类的口号,构成了本次总督府公告的主要内容。
至于另外一件事,就是邀请国大党和穆盟在这个时候来到总督府一叙,放弃党派的矛盾和宗教的矛盾,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这一次的旱灾。
节约粮食运动和邀请两大党派前往总督府,共同应对旱灾的消息。
比起之前总督府的应对可以说又更进了一步,直接刊登在了各地的报纸头条上。以此来表明,英属印度总督府和国大党、穆盟联手对抗灾情的实质性动作。
消息传来,让已经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印度人,凭空升起一丝期望。
“呸,奸商的儿子。你父亲被抓进去真是大快人心。”一个拿着报纸的印度人,看着前几天售卖粮食的粮店老板之子,吐了一口涂抹,对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冷嘲热讽,“英国人都比你父亲有正义感,你父亲是印度人的耻辱。”
眼看着抹着眼泪的男孩消失,正义感爆棚的三哥发出了会心的笑容。
至于以艾伦威尔逊为首,有正义感的英国人,正在总督府大门等候国大党和穆盟的领导人驾临,这一次总督府点名要求和甘地本人商谈,其目的当然是,“有请甘地绝食……”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会谈
维多利亚宫的笔直大道尽头,英属印度总督府的大门口,公务员排成一排,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国大党和穆盟的领袖到来。
可以说是非常礼遇,是从前从未见过的事情,总督府的花园绿草成荫,喷泉还在喷出水花,在阳光之下能看到彩虹,全无现在英属印度蔓延的旱灾景象。
“助理,是不是给这些印度人过多的礼遇了。”埃德尔有些不耐烦的开口道。
“美国人有句话叫手持大棒面带微笑,礼遇又不要钱!你捡钱还得弯腰呢。”艾伦威尔逊满不在乎的抹了一把汗水,轻松的道,“这才能证明我们总督府,在对抗旱灾的带头作用嘛,对了,把那些什么红酒牛排都藏好,中午用餐的时候,随便拿两张大饼给两个党派的代表就行了,现在英属印度最大的事情,就是对抗旱灾,我们也不能太奢侈不是么?”
对于埃德尔捡钱却嫌弯腰的资本主义劣根性,艾伦威尔逊给予了口头批评教育。等到谈完这件事国大党和穆盟离开了,晚上的酒会说什么也要让埃德尔自罚三杯反省。
都什么时候了,现在数亿次大陆的百姓面临着饥荒威胁,还在朗朗乾坤之下说风凉话。
自罚三杯可免罪责,但艾伦威尔逊还没准备就这么轻易放过埃德尔,开口问道,“香江的电报回复了没有,不会也没有办吧?”
“已经回复给香江总督府了。”埃德尔语速飞快的回答道,“同时也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开放边境收容难民,香江总督一年当中换了好几个,我们是通过当地专员联络的。”
“那就好,香江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是一个窗口,当然这个窗口是双向的。目前而言,最大的工作是平衡马来亚殖民地的人口,马来人毕竟太近了。”
英属印度在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当中具有特殊性,是经常和其他殖民地联系保持沟通的,如果不是这种沟通,艾伦威尔逊还不知道,一九四六年的饥荒,也包括了东亚。
在追问之下才知道,东亚的情况其实也不容乐观,有灾民进入香江,那么发散思维一下,可能朝鲜半岛和日本也乐观不到哪去。
就连德国都出现粮食危机的消息了,德国可是在欧洲,那是美苏重点装正人君子的地方,次一等的东亚范围,情况不可能比欧洲好。
而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英属马来亚没有被本次遍布欧亚的饥荒所波及到。
目前英属马来亚最大的问题是,人口不足,从泰国身上宰了一刀之后,英属马来亚面积接近五十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了六百万。
可英属马来亚旁边就是人口已经八千万往上的荷属东印度核心爪哇岛,而且从克拉地峡宰了泰国一刀之后,英属马来亚的族群比例更不平衡了。
和英属马来亚接壤的克拉地峡,居住的本身就是马来人,后世也是泰国分离运动的高发区,现在一纸条约直接并入了英属马来亚,导致英属马来亚的和平教徒更多了。
这对于平衡族群人口的艾伦威尔逊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在得到东亚也出现饥荒消息之后,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个契机,新德里总督府便让香江方面从全局考虑开放边境,香江屁大的地方容纳不下,已经将近五十万平方公里的英属马来亚,完全有地方吃得下这批人。
今天早上,艾伦威尔逊的工作就是往英属马来亚发电报,询问两个族群的人数差距。而且从距离角度考虑,荷属东印度的马来人偷渡难度是很低的,多塞进去一点华人,有利于长远考虑。
至于教育问题,马来亚殖民政府应该以开诚布公的态度,直白的对华人说明,华人并不是英属马来亚的一部分,而是作为辅助力量支撑殖民政府的族群。
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在殖民时代确实就是这个角色。作为殖民政府引进的外来力量,协助殖民政府压制本地的反抗。
当然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当地生活之后,不少人出现了自己是当地主人的错觉。
觉得独立之后,就可以行使主人的权利,这种错觉在艾伦威尔逊的角度来看,必须马上得到校正,下手要快还要狠。
但要从根源上确保错觉不会出现,还是要从教育上面着手。所以针对英属马来亚华人的教材,应该明确华人不是本地人的事实,这本身就是事实,叙述事实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从教育开始,就要确保华人群体的客人心态,英国赖着不走的目的就有了一半的成功率。
针对两个族群的教育,自然是一个华语教育一个马来亚教育,互相之间不能学习对方语言,但是高等教育会加入英语教材,等等……
时间还长,艾伦威尔逊有时间慢慢引领马来亚社会的深层变革,先在英属印度完成完美谢幕,关键是电报说不清楚,他对马来亚的想法太多了。
“说到荷属东印度的问题,基尔伦勋爵正在帮荷兰人运作,和当地人斡旋。”自然而然,话题又转向了东南亚问题,埃德尔说着目前英国在荷印战争中的角色。
“也就暂时管用吧,我要有核弹,雅加达炸八次了。”艾伦威尔逊噗嗤一笑,面带杀气的自得道,:“在布鲁塞尔,我就和荷兰人谈过这个问题,是在占不住就分拆,给后来要独立的殖民地立一个榜样,这一点法国人似乎更加认可。”
分拆同样也适用于目前的英属印度,伦敦的国会老爷天天异想天开,哪有光荣的英属印度公务员了解当地内情。
总督府公务员站在大门口,发扬键政将神,纵论国际局势,笑那美国无谋,苏联少智之时,国大党和穆盟的代表团,已经进入了英国人居住的新德里。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居住在新德里的英国移民,也看到了这支向总督府进发的队伍,不少人都默不作声,但用轻视的目光,看着这支队伍,直到他们消失。
这不能怪总督府不安排车,人家甘地就喜欢田园生活,这也是为了甘地着想。
当队伍出现在总督府门前的时候,艾伦威尔逊一个健步冲上去,主动伸出双手握住了甘地干瘪的手,满脸都是你们可算来了的期盼,“尊敬的甘地先生,劳烦你亲自来一趟,可这种事情,整个英属印度只有你具有这种威望,才能得到次大陆民众的支持。”
“真纳先生,尼赫鲁先生,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艾伦威尔逊同样没有忘记国大党的实权人物尼赫鲁,以及穆盟的领袖阿里真纳,用崇敬的口气打招呼。
埃德尔撇开头,盯着总督府大道边上栽种的树木枝叶,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埃德尔记得,这个正在和来人打成一片的专员助理,刚刚说过什么炸八次之类的话……
“关系到次大陆民众的安危,我一个老人没有理由不过来。”甘地微微低头,配合着镜片后面貌似很有智慧的目光,用和缓的口吻打招呼道。
“这也正好我们邀请穆盟和国大党的目的。这个时候,应该摒弃所有私心,所有人紧密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渡过难关。”艾伦威尔逊带着疾苦之色,口气情真义重。
简直就是佛光护体,佛陀降世,随后则是伸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邀请两党的代表团进入总督府。
十分入戏的艾伦威尔逊,陪在甘地、尼赫鲁和阿里真纳旁边,用诉苦的语气介绍现在英属印度面临的严峻考验。
“最令我们生气的是,不少城市的粮商借着饥荒机会,囤积居奇,十分的可恶。”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艾伦威尔逊喋喋不休,拐着弯的表明,在这个问题上,印度人的责任更大一些,而不是英国人,“更不要提一些反英份子,趁机烧毁了联合省的粮仓,上百万吨的小麦化为乌有,这个损失实在是太大了,联合省是英属印度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现粮荒,那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说了一番推卸责任,同时呼吁两个教派,两个政党团结的漂亮话,众人已经到了总督府的台阶上,巴伦爵士姗姗来迟,但还是出于尊敬走下了台阶,对国大党和穆盟的代表表示欢迎。
寒暄两句之后,众人正式进入总督府,涉及到次大陆数亿人民未来的会晤,就这么在万众期待下拉开了帷幕。
英属印度总督府这边,巴伦爵士亲自坐镇,艾伦威尔逊作为列席成员之一。
穆盟则是以领导人阿里真纳为首,国大党这边,除了在去伦敦路上的帕特尔,三巨头当中的两个甘地和尼赫鲁都在。
巴伦爵士用缓慢而沉重的语调,开始了这一次三方会谈,例行常态的说火烧粮仓和奸商捣乱事情之后,先定下了这一次旱灾的基调,“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本次旱灾会远远超过孟加拉大饥荒的程度,甚至会导致一半的印度人饿死。”
艾伦威尔逊面带心痛的捂着嘴,本来是要饿死一半人的,最终在总督府的运筹帷幄下损失轻微。
大英公务员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
巴伦爵士先是定下了基调,本次旱灾的预计规模,是英属印度出现以来前所未见的。覆盖范围远远超过孟加拉大饥荒爆发的那年。
这绝对是危言耸听,一百年前的印度大饥荒,饥荒范围是七十万平方公里,这已经是非常可怕的数字了。从面积上来讲,这就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英属印度面积。
完全符合古代中国史书当中天下大饥的描述,如果还要超过之前大饥荒的面积,来对抗什么,把白内裤套头上早点投降比较好。
一开口就用沉重的口吻,将迫在眉睫的基调,将主要原因归结于旱灾上面。
同时表示英属印度总督府已经提前预警,算得上是竭尽全力的遏制,现在更是希望穆盟和国大党摒弃前嫌,和总督府共同应对。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巴伦爵士之后表示,如果出现规模巨大的旱灾,次大陆很难度过难关,因为英属印度的人口太多了,不管本土如何救援,都无法满足这里的需求。
更何况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岛国,并不以农业见长,英国本土都要进口粮食才能满足国内需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关于英属印度人口太多的问题,也是一种婉转的说法,大英帝国著名首相丘吉尔对孟加拉大饥荒比较直白的原话是,“这都是印度人的错,他们像是兔子一样在繁殖。”
但苏联在三十年代爆发乌克兰饥荒的时候,丘吉尔曾经开足马力表示,“这是斯大林借用天灾,清洗一直不服从的乌克兰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英属印度爆发饥荒是印度人的错,因为印度人像是兔子一样繁殖。乌克兰爆发饥荒就是斯大林的错,是斯大林借天灾的手故意消灭乌克兰人。
不可否认,苏联以及类似苏联的国家,因为好面子的问题,确实干过自己国家勒紧裤腰带,卖力援助其他国家的事情。
但丘吉尔这种言论,大多数有智商的人是不会相信的,至于世界大多数人本身就是没什么智商的人,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巴伦爵士的话主要围绕着两点,第一这是天灾,第二印度人太多没法救。定下了基调之后又表示总督府最近一直竭尽全力,这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事实。
“我们一直竭尽全力的救助印度人,但是收效甚微。”艾伦威尔逊声音沉重,口吻十分悲切,“但是必须要承认,很多人对总督府的决策具有对抗性心理。不但不听从总督府的命令,还专门反着做。就比如不少城市出现的囤积居奇行为,灾荒之年稳定粮价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旦引起恐慌,就算是不缺粮的时候也会因为恐慌性抢粮,导致粮价抬升,更别提现在。”
见到穆盟和国大党的领导人面露认可之色,艾伦威尔逊继续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不管国大党和穆盟要怎么抗议,我必须先表明总督府的立场,对于囤积居奇的问题,只要旱灾持续一天,总督府的待遇一直都是严厉打击。为了拯救更多的人,有时候杀掉一部分坏人,也是不可避免的。”
艾伦威尔逊这个川剧变脸,把甘地吓了一跳,就连阿里真纳和尼赫鲁两人,也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艾伦毕竟是一个年轻人,有些时候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有些冲动,他太想旱灾快些过去了。”巴伦爵士开口轻描淡写的圆场道,“这只是一种表达愤慨的话,希望尊敬的客人们不要介意。”
“现在最重要的是团结,困难虽然非常的大。但如果能够得到国大党和穆盟的帮助,我个人相信,英属印度这一次能够度过危机的。”
巴伦爵士先是把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表明这都是印度人的错,然后到了给甜枣的阶段,为英属印度的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
艾伦威尔逊还是耿直人设,表示其实总督府一直都知道国大党和穆盟要什么,心里对想要独立的主张表示理解,只是作为管理人员,英属印度本身没有决策权。
决策权在伦敦,现在两党都已经排除代表团去了伦敦谈,在事情没有结果之前,两党还要帮助总督府渡过难关。
“除非党派利益在整个次大陆的民众生命安全之上,不然的话,我想不出来为什么无法团结,现在时间紧迫,每过一天情况都严重数倍。”艾伦威尔逊施展道德绑架的话术道,“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很难想象你们主张独立,到底是什么目的。”
“不知道总督府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尼赫鲁用眼白扫了一眼对面的英国人,开口询问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当然是有请甘地绝食!不过气氛还没有烘托到位,现在这么说有些不合适。
挥手让埃德尔拿出一些电报,放在了国大党和穆盟代表的面前,上面还有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署长拉加迪亚,叙述的关于本次蔓延至,欧亚大陆的饥荒范围,从莱茵河到汉江,广泛的范围之内,都出现了饥荒的征兆。
断绝了尼赫鲁想要外援的暗示,有外援也只会供应本土,这些殖民地的本土精英都想啥呢?现在能说的出来的地方,就没有几个不闹粮荒的。
“考虑英属印度庞大的人口,这一次对抗旱灾必须立足于自救基础上。”艾伦威尔逊面色严肃道,“只有让大多数人往一块使劲,才能得到好结果。”
“我们也会用过外交机构,打听其他国家的情况,争取友好国家的善意援助。”巴伦爵士再次表现出来帝国主义薄弱一环的风范,没有把话说死。
当然寻求外援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广泛的斡旋,有可能出现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情,所以巴伦爵士也表示,自己的助理说的没错,对抗本次旱灾,要立足于自救。
临近中午,在招待国大党和穆盟的午餐上,总督府拿出来了准备好的印度飞饼,表明总督府现在也在节衣缩食,行勤俭节约之法,和次大陆的民众一起,对抗这一次的旱灾。
态度已经摆出来了,连英属印度的统治中心,英属印度总督府都在节衣缩食,和英属印度的广大民众共同承担,还有什么可指责的。
午饭过后,会谈开始进入到深水区,就是立足于自救的基础上,如何最大化的拯救更多的人,现在联合省的粮仓被一把大火报销个干净。
孟加拉省本身就人口密集,出产的粮食供应自己都费劲。哪有余力供应其他地方。
问题又到了英属印度的粮仓,旁遮普省上面,那是和平教徒占据绝对优势的省份,大概和锡克教徒八二分账。
几十年后,因为莫迪老仙农业改革问题把新德里团团围住的人,就是印度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徒。
总督府的一件事进行不咸不淡的呼吁,希望穆盟能够表现出来团结性,把多余的粮食用来支援其他地区,当然只是呼吁,并没有强制性。
这差点把尼赫鲁气坏了,不该强制的地方总督府坚持己见。
应该强制的地方,总督府反而开始说大家好商量,但不要强制的话了。
旁遮普省是英属印度的粮仓,要调集粮食还不是总督府一句话的事?现在这些英国人一个华丽转身,岂不是让自己去求阿里真纳,上门挨宰?
阿里真纳瞟了一眼尼赫鲁,心中颇为的复杂,一方面他希望尼赫鲁开口,一方面他又害怕对方开口,旱灾降临,把和平教聚集区的粮食,支援其他行省,
“这一次旱灾波及的地方很广泛,和平教徒人口也很多。”赶在尼赫鲁开口之前,阿里真纳决定不让这个老对手为难,表示和平教徒也没有余粮。
“我们也知道,这一次的旱灾是面对所有人的,不论他是什么宗教。”艾伦威尔逊绷着脸,他就等阿里真纳这句话呢,语气沉重的道,“涉及到了宗教问题,总督府不适合进行表态,英属印度的事情一直具有复杂性……”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就算是把旁遮普的粮食拿出来,其实也不够,更何况赈什么灾,英国还要帮助英占区恢复呢,那不要粮食啊?
总督府倾向于不干涉的表态,把尼赫鲁气坏了,真想拍案而起,这就是分而治之的手段。一百多年来,英国人从来没有变过。
“感谢总督府的谅解,就如同之前说的,不管信仰和地域,这一次的旱灾是面对所有人来的,立足的根本是自救,而不是乞求帮助。”阿里真纳对巴伦爵士表达了感谢,同时也侧面告诉尼赫鲁,自求多福吧。
关于希望旁遮普的粮食,拉其他地方一把的建议,直接就这么胎死腹中了。
巴伦爵士也没有抓住不放,而是表示找一个机会私下沟通,毕竟就算是党派领导人,也要回去说服支持者,一切先不要这么着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