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你说命令陈军长处置?是命令!没说错吧?”看到魏中继点头确认后,庄继华大为吃惊,这太令人震惊了,如果卫戍司令陈铭枢都不能管制工人纠察队了,那政斧还能管制住工会吗?尽管冬雪整整,庄继华背心仍然禁不住冒冷汗。
庄继华沉思片刻后说:“那我不难为你,你把他们带走吧,怎么处置你请示陈军长,另外请转告陈军长,建议他从明天开始,这家医院外面应该加岗哨,不准任何人冲击,这里毕竟驻有大量伤病员,其中不少也是你们四军系统的。”
“多谢长官,长官的话,我一定原封不动的报告陈军长,”魏中继上前一步悄悄说:“其实我也很讨厌这些人。广州的[***]本来挺好的,怎么到了武汉就变了,真是奇怪。”
庄继华沉着脸,没有露出丝毫微笑,看来历史还是在按照既定轨道运行。武汉的工运如此,恐怕湖南的农运也是如此,全部脱离了国民政斧的控制。
“把枪收起来,”魏中继对曾新元说:“这里是医院,他们都是北伐军的伤员,是在与军阀作战中负伤的,是革命的功臣,你不能拿枪对着他们。”
说着魏中继上前靠近曾新元低声说:“老弟,你能保证今后不生病,不负伤吗?如果能,那你尽可以在这里胡闹,闹出人命来,我就上报军长和军事委员会,你猜猜贵党会不会庇护你;如果不能,你可要想清楚,到时候他们要不救你,你就只有等死了。”
魏中继的话半是威胁,半是吓唬,可也让曾新元打了个寒颤,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也是他没想到的,他手下的一个弟兄在追求这家医院的一个护士,可那个护士根本瞧不上这人,这人听说今天这里要开舞会,央求护士带他来,结果当然是没得到满足,于是便怂恿曾新元到这里来闹上一闹。
曾新元喝了点酒,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很顺,胆子变得特别大,于是便闯了进来,现在事情越闹越大,他心里也后悔了,现在魏中继给他面子,他也就坡下驴。
“好,既然卫戍司令部出面,我们也就不再追究了,同志们,我们走。”说完曾新元在众目睽睽下带着人扬长而去。
经过这番折腾,舞会是再也进行不下去了,众人纷纷离去,院长边走边摇头叹息。庄继华心思一动,让伍子牛把院长请回来。
“院长先生,今天的事情我很抱歉,没能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结果。”庄继华真诚的说。
“这不怪你,唉,世风曰下,世风曰下,只是苦了钱医生。”院长摇头叹息着说。
“我有个办法,只是有点风险,不知院长….”庄继华停下来看着院长。
院长扶扶眼镜问:“庄师长有什么计策?若我能尽力,一定尽力。”
“这个计划我不能出面,只能你们自己出面。”庄继华先把自己剥出来。
院长不是很明白的望着庄继华,不知他为何如此说。
“第一个主意,你们医院有没有[***]员?要是你知道谁是,让他向他们的组织反应,由他们出面惩罚今天来闹事的人。”庄继华说。
“第二个办法,你们向国民政斧请愿,要求惩办打人凶手。对了,不要去找国民政斧,直接去鲍罗廷的住所外面请愿,同时派人联合武汉的大小医院,如果不答应你们的要求,你们就举行罢工。”
庄继华的主意很毒,直接针对总工会的软肋。
“对了,你们医院有没有工会组织?如果有,还可以让他们出面向总工会提出抗议。”
老院长想想后决然的说:“好,必须惩治,否则医院不宁,国家不宁。我知道谁是[***],我找他们去。”
说完激动的站起来就走,走了几步后又转回来,对庄继华说:“谢谢你,庄师长。”
这个书呆子,庄继华忍不住笑了。
“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院长走远了后,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们的革命注定要失败。”
“鲍尔上校,你现在可是在中国作客。”庄继华冷冷的说,虽然他知道历史,可鲍尔的话却让有些不舒服。
“我说错了吗?庄将军,难道这不是事实吗?”鲍尔说。
庄继华无法回答,的确,鲍尔没说错,现在的中国确实是一盘散沙,就算在革命阵营内也是如此。各党各派都有自己的打算,内耗始终没停过。
“党派的最大好处就是制造纠纷,使国家分裂,让人民思想混乱,中国要想摆脱英美的压迫需要一个强力领导,需要一个读才者。”鲍尔的声音异常严肃。
我靠,纳粹德国到中国了。庄继华摇动轮椅,宋云飞赶紧上前推动轮椅让庄继华面对鲍尔。
“上校,党派政治并非会让国家分裂,读才的最大弊端是没有人能够制约读才者,他一旦犯错,那就是灾难姓的。”庄继华非常严肃。
“犯错是可以接受的代价,”鲍尔没有反驳庄继华的理由:“但是与民族读力,国家摆脱压迫相比,这个代价值得。”
庄继华用奇怪的眼色看着鲍尔,心里却在想,难道这是纳粹?
“鲍尔上校,你是纳粹党员吗?”
鲍尔显然有些意外,他看着庄继华,不知道这人怎么知道纳粹党的。
“不,我不是纳粹党员,但我支持纳粹党的一些主张。德国要重新崛起就要实行这样的政策,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未来的希望。”鲍尔停了下又有些好奇的问:“庄将军对德国很了解呀,您知道纳粹党?”
这个世界还有比我更清楚的吗?庄继华心里有些不屑。
“上校,德国打算实行读才的吗?”
“魏玛共和国就是一堆垃圾,早该扫倒历史中去了。”提起魏玛共和国,鲍尔就像提到一个不相干的东西样。
“到我的房间里谈谈怎么样?上校,这里实在太冷了。”庄继华决定与他谈谈,然后再说其他。
“非常荣幸。”鲍尔很有礼貌的往侧面站了步,等庄继华的轮椅走过后,才跟在他身后。
两人沿途没有再说话,进屋后,庄继华先对宋云飞说:“云飞给鲍尔上校倒茶。”
宋云飞和伍子牛离开房间后庄继华才对鲍尔说:“鲍尔上校,您认为当前我们国民革命应该由一位读才者来领导是吗?”
“是的,我接到邀请之后便查看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资料,我认为中国现在需要一位读才者自上而下的用强力推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蒙昧,摆脱英法美曰的压迫,走上富强的道路。”
庄继华注意到鲍尔使用了压迫这个词,一般西方人是很少使用这个词的,这个词经常的地方是《新青年》《向导》这样的刊物。
庄继华还是没搞清楚鲍尔的政治观点究竟是什么,而且他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绝不会仅仅是来推销读才的。
“上校,读才对德国也许很合适,但中国不行,自从推翻皇帝后,中国人相信只有共和才能挽救中国,而共和是不需要读才的。”庄继华冷峻的直视鲍尔的眼睛,仿佛想看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不,将军,您错了,读才可以有很多外衣的,并非需要象古罗马那样宣布他为读才官。”庄继华感到有些好笑,可鲍尔却一本正经,丝毫不象是在说笑。
“我知道,”庄继华当然知道这些外衣是什么:“我知道你说的那些外衣是什么,在中国我看不出谁有这么大的智慧,可以依靠一己之力把整个民族带上富强之路。”
“有,只是您没发现,”鲍尔毫不客气的接口道:“蒋将军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看了他最近几年的报告,我认为他正是当今中国需要的那种读才者。”
庄继华不禁对鲍尔另眼相看,台湾岛上的蒋介石的确是个读才者,民国时期的蒋介石也可以算个读才者,只是….,该不是这小子怂恿的吧。
“很遗憾,校长不能成为这样的读才者,这违背了我党的原则。”庄继华冷然的说,在心里他已经判了这个人的死刑,决不向蒋介石推荐这个人。
“不,您错了,蒋将军肯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读才者,一位杰出的读才者。”鲍尔似乎看透了庄继华的想法,却毫不在意的坚持他的观点。
“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之间的分歧比较大,”庄继华打算结束这场谈话了,必须想办法截断这个鲍尔到蒋介石身边的路,可是办法在哪里呢?现在庄继华找不到,如果没负伤还在蒋介石身边的话还差不多。
“上校,您最近的军事形势怎么看?”
“很遗憾,我认为蒋将军错过了一场胜利。”鲍尔似乎也知道读才的话题谈不下去了,对军事形势他更胸有成竹:“江西战后,蒋介石如果能乘胜追击,那么现在可能已经拿下南京了,逼近上海了。”
“嗯,您说得对,我也认为校长应该乘胜追击。”庄继华点头承认,他在报上看到北伐军停在赣苏边界就十分奇怪,就算蒋介石指挥水平差,那以加仑和白崇禧的水平应该不会错过,因此庄继华判断其中别有隐情,只是现在不想与这个读才鼓吹者谈。
“不然,我认为蒋将军可能遇上什么麻烦了,这个麻烦应该来自内部。”鲍尔很快点出庄继华不想谈的东西,这让庄继华不由有些失望。
“上校的观察力很敏锐。”庄继华半真半假的称赞道。
“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需要读才的原因。”鲍尔说。
庄继华不由为之气结,这个德国人真是顽固,真是难得的国际主义者。
“上校,军事就是军事,不谈政体,我对政治体制很少研究,不过我是个明煮的支持者,这方面我们俩的差距太大,除非你改变,否则我们之间的距离始终这么大。”庄继华说着伸直双臂比划道。这本是个比较滑稽的动作,可鲍尔却根本没笑,而且从头到尾他都没笑过。
“上校,看来您缺少幽默感。”庄继华忍不住抱怨道。
“军人最好少点幽默。”鲍尔扳着脸说。
“不,我看您更像政客。”庄继华摇头说。
“您这是在侮辱我,”鲍尔胀红着脸看着庄继华:“要不是,您现在是伤员,我就要与您决斗。”
庄继华吓了一跳,他夸张的拍拍胸口:“好险,好险,可是您刚才谈的都是政客才关心的东西,军人是不关心政体的。”
鲍尔蹬着庄继华,眼睛里忽然露出笑意:“庄将军,其实我很欣赏您打的牛行战斗,说实话,我很难想象,历史怎么赢得这场战斗的,在我们德[***]队中也很难办到。”
庄继华笑了笑:“这不难理解,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士兵比德国士兵不怕死。”
鲍尔愣愣的看着庄继华忽然大笑起来,仿佛发现新大陆似的笑起来,不过庄继华却没笑,一点笑意都没有。
“庄,你的确很幽默。”
“这不是幽默,鲍尔上校,中国人从来就不怕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舍生取义的传统,你可以在中国的历史上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庄继华非常严肃:“就说十九世纪吧,西方征服很多土地,统治很多人口,可在中国,他们没能成功。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方式,他们却没能征服中国,而且还是在腐朽的清政斧统治下中国。为什么?因为中国人不怕死,因为中国人一直在反抗,而且今后还会反抗,只要有人侵略!”
语气铿锵有力,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鲍尔收敛起笑容,看着庄继华,然后他点点头:“您没说错,在西方,大多数军队处在您的那种环境下,肯定选择投降,当然德[***]队除外。”
真是顽固的德[***]人,庄继华无奈的看着他。
第二天,真正让庄继华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一大早,全员医生护士在舞厅里前聚集,武汉工人纠察队副总队长杨德魁押着昨天在这里闹事的曾新元那伙人,来这里召开现场大会。
昨天还耀武扬威的曾新元等人被五花大绑的捆着,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败类”“流氓”“投机分子”等等。
杨得魁站在台上激动而又歉疚的对医院的全体员工说:“工友们,今天我是来向你们道歉的,昨天这些人来这里闹事,打伤了医生,威胁革命军人,是的,他们是我们工人纠察队的人,可这些人是工人纠察队里的败类,他们的行为已经不能算是革命者了,他们的行为也暴露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他们就是混进革命队伍里的蛀虫,败类,医院的工友同志们,院长同志,我代表武汉工人纠察队向你们道歉!”
杨得魁说着向周围的护士医生们深深一鞠躬。
“拥护总工会!”
“劳工神圣!劳工万岁!”
“工人纠察队万岁!”
……
会场上登时响起热烈欢呼的口号,医院里的护士和医生们这下才真正感到扬眉吐气,他们打心眼里拥护这个决定。
会场中央的曾新元等人脸色死灰,完全没有了昨天的那副气势。
在山呼海啸的口号声中,庄继华意外的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怎么会在这里?庄继华有些奇怪。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十六节 旁观(五)
没容庄继华细想那人就到了庄继华面前:“文革!你在这!”
“象谦,你什么时候到的武汉,你不是去了国民军吗?”看着面前瘦削的徐象谦,庄继华很是高兴,很长时间没有他们的消息,没想到在这里遇上。
“才到不久,我在报上看到你的消息,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你。”徐象谦真心高兴,他为人处事比较低调,在黄埔中同学中的朋友不多,庄继华算得上一个:“对了,文革,我改名了,以后你就叫我徐向前吧。”
三十年后,共和国的元帅就是现在这个看上去有些木呐的青年。庄继华上上下下的仔细打量他,把徐向前看得有些发毛,左右看看自己,没发现什么不妥呀。
“文革,你怎么啦?”徐向前禁不住小心的问,这个庄继华搞恶作剧的本事超过陈赓,在一期同学中是大大有名的。
“你还没说你怎么到的武汉?”庄继华眼中微带笑意的问,心里却大叫可惜,当初看他没有选择[***]以为看错了,以至放弃了与他的深交,可惜呀,可惜!
“本来派我们去是办军校的,可我们到的时候,胡景翼死了,岳维竣对我们这批黄埔同学很是排斥,军校也不办了,把我派到弓富魁的部队去,后来部队打散了,我就回家了,在家待了半年左右,我还是想要革命,便到了燕京,从燕京到上海,再从上海坐船到这里的,对了,光亭也来了,他比我还惨。”徐向前微笑着说:“他可坐了两个监狱,差点没命。”
“哦,快说说,那两个监狱?”这可真是意外,杜聿明也在武汉,庄继华忍不住急切的问。
“一个是阎锡山的,另一个是孙传芳的。”徐向前说:“二军失败后,他也回家了,可他在家乡参加了高桂滋的部队,在补充营当副营长,后来补充营被晋军缴械,他也被抓进监狱,本来是要枪毙的,还多亏太原警备司令是老同盟会员,把他放了,他到了燕京给总理守灵,北伐开始后,他离开晋军南下,好容易走到南京,却被孙传芳的稽查队给抓住,关进了老虎桥监狱,本来又是要枪毙的,可他买通了看守,又逃出来了,四天前到的武汉,找到张教育长,张教育长让他去了学兵团。”
徐向前的话很平静,可其中的艰险可想而知,庄继华呆了半响才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光亭看来是个有后福的。”
“向前,你现在在工人纠察队?”庄继华问。
“不是,我在学兵团担任指导员,杨得魁是我的老乡,他是三期的,他请我帮忙训练队员,训练结束后,我还是要回军校的。”徐向前答道。
庄继华看着还在演讲的杨得魁,却想不起在哪见过他,黄埔三期的。
“这小子很厉害,昨天居然敢用枪对着我的脑袋。”庄继华的目光盯着曾新元对徐向前说。
“唉,这些人是敢闯敢干,可也经常闯祸。”徐向前有些惋惜的说:“要拉到部队去,恐怕都是好兵。”
“那就把他们都弄到部队去,在部队接受锻炼。”庄继华饶有兴趣的建议道。
“不可能了,革命队伍不容玷污,他们冲击医院的行为是极端可恶的,昨天我们得知情况后,立刻向总工会报告,李立三同志指示把他们抓起来,张国焘同志认为应该作为工贼枪毙,怎么处理还要等总工会的决定。”
“总工会现在的权力很大呀,完全可以取代武汉政斧了。”庄继华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向前。
“嗯,权力是很大,可这是革命的需要,革命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发动工农,在农村要解决土地问题,在城市要把工人组织起来。”徐向前点头承认,但理由却让庄继华意外。
庄继华看着振振有词的徐向前,心知他终于选择了[***],当初在黄埔他选择的是国民党,可两年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这是每个人都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代,在历史的巨大车轮前,没有丝毫妥协余地,庄继华再次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
“可国民政斧能接受吗?”庄继华叹息的问。
“国民政斧已经接受了。”徐向前立刻答道:“临时联席会议对这种状况并没有表示反对。”
临时联席会议是一个新的政斧机构,鲍罗廷到武汉后向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斧提出,建立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未迁到武昌开会之前,先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斧委员组织临时联席会议,“执行最高职权”。这个提议得到[***]和国民党左派的支持,因此得以通过,徐谦担任联席会议主席,蒋介石张静江都被排斥在联席会议之外。
庄继华对这个临时联席会议不是很了解,报上的介绍语焉不详,但其中的“执行最高职权”也曾引起他的警觉,指示没能来征询他的意见,所以他担心几天后也就抛到脑后。现在徐向前重提这个,这又把他的担心从脑海中翻出来。
“这个临时联席会议校长赞成吗?”庄继华问。
也许是从庄继华的语气中听出了不安,徐向前看看他说:“文革,这是中央的决定,校长赞成得接受,不赞成也得接受,他是革命军人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说到这里徐向前停顿一下,看看庄继华,不无担心的说:“文革,我感到校长变了,他以前重总是说支持革命,支持工农运动,可现在我看他变得酷爱权力,总想把所有权力都抓在手中,这样下去会很危险的。”
庄继华面无表情不置可否的说:“可他手上有军权,还有一批支持他的地方部队,在民间还有很高的声望。”
徐向前点头承认庄继华没说错,可他还是坚持说:“正是如此,所以必须限制校长手中的权力,否则校长很有可能走上危害革命的道路。”
庄继华无言以对,他现在对蒋介石的情况不太清楚,加上历史的结果,他无法反驳徐向前的话,只是通过中山舰事件,他隐约感到,事情决不象历史书中说的那样简单。
杨得魁的演讲很有煽动姓和目的姓,他诚挚的道歉以及坚决及时的处理取得了医院员工的理解和原谅。
处理完后,杨得魁来到庄继华和徐向前跟前,见面就向庄继华行了个军礼:“学长好。”
庄继华没有还礼,反而是淡淡的说:“杨队长你也好,你是三期的?”
“是,学长牛行一战惊天动地,奠定了江西战场的胜利,”杨得魁见庄继华神情冷淡,热情也就迅速消融:“黄埔同学无不敬佩。”
“那没什么,反倒是你,现在是武汉工人纠察队的队长,可以和卫戍司令平起平坐,着实令人佩服。”熟悉庄继华的徐向前听出他的嘲讽,有些担心又有些不解的看看他,不明白他的不满来自哪里。
杨得魁很是敏感,他眉毛一扬:“学长这话我不赞同,我们只是工人纠察队,只维护工厂秩序,游行时维持游行秩序,是接受国民政斧领导的。”
“可是我听说你们是可以对陈铭枢下命令的。”庄继华平静的把昨晚魏中继的话复述一道,然后才说:“卫戍司令部对你们如此忌惮,昨天这几个人他们就不敢管,这种现象不值得你们深思吗?”
杨得魁沉默了,他知道这是实情,可他认为这是好事,这代表了工人完全站起来了。
“我并没有指责你们的意思,我只是想提醒你们,一个政斧是不能容忍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的。”
“学长这是在威胁还是有其他…?”杨得魁神色严峻的问。
“威胁,你如果把他看成威胁的话也可以,不过不是我在威胁你们,而是……。”庄继华停顿下来,拍拍坐下的轮椅说:“你们骑自行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保持平衡,保持平衡,否则一定摔跟斗。平衡,权力平衡,力量平衡,在我看来你们现在的做法非常危险。”
杨得魁神情凝重又不满的问:“学长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回到…。”
“我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高歌猛进固然可喜,但老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平衡中的各方都要作出反应,比如向前刚才说要限制校长的权力,可是他没想过,如果校长不接受怎么办?夺取政权是需要实力的。”庄继华没容杨得魁说完,抛下几句话后就示意伍子牛推他回去。
杨得魁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原本还有些兴奋的心情一点点变冷。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十六节 旁观(六)
实际上杨得魁的工作很有成效,医院的工会蓬勃发展起来,大部分医生和护士都加入了工会,医生加入了医生工会,护士加入了护士工会,勤杂工加入了勤杂工工会。
小秀也加入了工会,她现在每天进进出出都象一阵风,每天在病房里唧唧呱呱的讲述他们工会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