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夏阳林休息了一会,精神渐渐恢复,不过他的神态却有些低落。
“你怎么在这里?”庄继华问。
“我们到江西来支援北伐军,后来我被派到这里搞农运,朱培德下令礼送[***]出境,下面的人杀红眼了,凡是搞农会的都杀。”夏阳林答道。
杜聿明不认识夏阳林,他皱眉问:“那也是杀[***],你不是[***]吗?”
夏阳林摇头叹息:“我不是共c党,我是国民党,妈的,那些丘八,老子就说了几句,他们就连老子也要杀,衰仔。”
杜聿明愣住了,他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夏阳林:“你是国民党?那为什么要杀你?”
“他们要杀农会会员,我说朱主席说的是礼送[***]出境,没有说杀人,再说,好些人根本不是[***],是我们国民党的人。农会里面的并非全是[***]呀,广东就有很多农会掌握在国民党手中,而且这一带的农会我敢肯定,都是我们国民党在掌权,他们这是在滥杀无辜。”夏阳林悲愤的说:“早知道国民党是这样,我就不加入了。”
“算了,你能捡条命已经很不容易了。”庄继华淡淡的说,这种情况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文革,这究竟是怎么啦?”夏阳林一拳砸在船板上:“好好的北伐就这样给毁了,革命完了。”
庄继华拍拍他的肩头,他无言以对。宋云飞默默的走开了,伍子牛语气萧索的说:“老弟,捡条命就行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我们都是小人物,有什么办法,回家去吧,就算你老爹要关你,你也该回家了。”
“怎么连国民党员也杀?这不是乱套了吗?”杜聿明很是不满,也很是不解。
“这还不明白,一样是过激,现在谁为共c党说话,谁就会被打成共c党,农运,毕竟侵犯了地主的利益,现在他们要报复。”庄继华的解释很合理。
“可我们采取的是减租减息,除了几个恶霸地主外,根本没有抄家,我们一直控制很严。”夏阳林还是不能理解:“地主只是损失了很小一部分东西,却能很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这对国家对社会是有好处的。”
“人的贪心是无限的。”庄继华彻底绝望了,他设计的一切都完了,历史只是轻轻扭动一下,就回到原来的轨迹。我这是在作什么呢?与风车搏斗。
“唐诘科德,我他妈的就是一个傻冒!”庄继华忍不住骂出声来。
杜聿明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文革,你不是武汉被捕了吗?怎么到这里的。”夏阳林这才想起庄继华的事,不由问起来。
庄继华没有说话,夏阳林还要问,伍子牛把他拉到一边去了。
浮云悠悠,远山带血。滔滔长江,咆哮着奔向远方;洗刷着两岸无尽的血。
九江港,庄继华远远就看见,码头上戒备森严,士兵“护送”着一群人登上船,随即船离开码头,向武汉方向驶去。
“这大慨是最后一批了。”杜聿明在望远镜里看到码头横幅上写的是——欢送[***]员离境。
政治=戏剧,舞台上的表演,遮掩着台下残忍的真实。
一会过来一艘巡逻船,船上士兵大声命令停船,船老大看看庄继华,庄继华点点头。
巡逻船靠过来,一个军官带着两名士兵跳上船。
“你们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军官满脸杀气,巡逻船上的重机枪对准了船上众人。
“从武汉来,到南京去。”杜聿明上前答话。
“你们是什么人?”
“我是黄埔军校学兵团上尉连长杜聿明,这是一师师长庄继华少将,那两位是他的副官,还有一个是他的朋友,其他的是船工。”杜聿明现在也不隐瞒身份了。
军官一愣,上下打量庄继华,有些不相信这个看上去很消沉的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庄继华。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十九节 别离(五)
庄继华没有说话,伍子牛把他的外衣拿出来给他披上,一粒金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军官啪地立正敬礼。
“报告长官,国民革命军第三军xx师九江警备团中尉韩武奉命执行命令,请您原谅。”韩武眼中射出崇敬的目光,当初他们在赣江西岸苦战,对庄继华以三千之众对抗近两万敌军并取得胜利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们在找什么?”庄继华问。
“我们接到报告说有个共c党上了一条船,我们奉命搜查所有过往船只。”
“朱军长也开始清党了?”庄继华明知故问。
“是,不过军长说共c党与我们曾经是朋友,好合好散,礼送出境。”韩武答道。
“那你们还搜什么?”韩武不知道庄继华这是在嘲讽,而杜聿明他们却是明白的,但杜聿明却不理解庄继华为何要这样。
“军长说共c党不能留在江西,抓住之后就送上船,送他们去武汉。”韩武解释说。
“哦,那你们查吧,我们船上没有共c党,只有国民党。”庄继华不想与他胡扯了,做了个手势,让他自行方便。
“卑职不敢,长官虎威,卑职不敢冒犯。”韩武随后又用一种拉近乎的口气说:“长官在牛行时,卑职正在赣江西岸作战,对长官,三军将士由衷敬佩。”
“不查,你回去怎么交代。”庄继华没接这个茬。
“我会向上司如实报告,上级绝不会追究,相反他可能会来拜见长官。”韩武依旧挺得笔直:“长官如果要进城的话,可以坐卑职的船进城。”
庄继华摇摇头:“不去了,除了满地血腥外,还能有什么呢?没意思。”
韩武显然没想到居然得到这样的回答愣住了。
“如果你不查的话我们还要赶路。”庄继华说得很平静。
“长官是要去南京?”韩武问,庄继华点点头,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杜聿明说:“光亭,你替我接待一下韩中尉,我回舱里休息一下。”说完又对韩武说:“对不起,我先告辞了。”
“长官请自便,卑职告辞。”傻子都知道庄继华即将飞黄腾达,这个时候谁敢得罪他,就算朱培德亲来,也得给三分面子。
杜聿明这一年多叠经坎坷,姓格变得更加沉稳,很客气的送他过船,边走还边解释:“师长的伤还没好完,最近在武汉监狱里又…。”
韩武连忙打断他的话:“庄将军的事我们都知道,武汉那帮王八蛋就知道听共c党,连庄将军都容不下,还能容得下谁。我们三军将士听说后都向军事委员会上书了,要求释放庄将军。”
这些话其实是韩武听说的,庄继华的政治态度在高层不是秘密,三军中也有不少孙学会的人,二次东征时,庄继华留守广州,多次出席高级会议,三军高级将领对他根本不陌生。庄继华被捕的消息传开后,在三军高级将领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加上对农运不满。将领们议论纷纷认为跟着武汉没有好结果,迟早会被共c党杀头,不如跟着蒋介石,这在无形中也影响了朱培德的态度。
朱培德清党后,剩下的路就没什么危险了,但庄继华更加沉默了,杜聿明试图劝解他,但庄继华只是默默的听,什么话都不说,等杜聿明说得口干舌燥后,庄继华给他倒了杯水,然后才说:“离家三年多了,该回去看看了,父母年龄大了,他们救了我的命,而我却没有尽到责任。光亭,今后风云莫测,凡事小心谨慎,紧跟校长,可保你二十年无事。”
杜聿明瞪大眼睛,他明白庄继华要做什么了:“文革,没有了[***],我们照样可以革命,校长会率领我们继续北伐的,你不应该现在离开。”
“北伐?没有北伐了,以后就是打仗,国民党内战,和李宗仁、李济深、冯玉祥、唐生智、阎锡山他们打,然后就是剿共,战火连绵,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庄继华的口气很平静,4.12之后他就已经作出决定,沿途的现实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文革,恐怕你是不想去剿共吧。”杜聿明当然明白庄继华的真实想法。
“共c党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校长不该用军事手段,这是个政治问题,或者说是个社会问题,他的一些主张是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的。刀,是消灭不了信仰的。”庄继华平静而淡漠,仿佛与自己根本没关系。
“我主张国共合作,支持总理的三大政策,现在国共合作破裂了,我的主张无法实现,而且….”庄继华沉凝片刻,然后直视杜聿明:“我无法向巫山、陈赓、周en来他们开枪。同样我也不可能向你、向校长、君山、寿山他们开枪。”
杜聿明犹豫片刻后问:“他们能和你一样吗?我们要没能逃出来,恐怕已经做鬼了。”
“许他不仁,我不能不义。”
“校长会让你走吗?”杜聿明打内心深处不希望庄继华走,但他也知道他是劝不动的。
庄继华没有回答,他合身倒在船板上,怎么才能让蒋介石放过自己呢?庄继华心里没把握,蒋介石也不是善茬,真要惹怒了他,是完全可能送他上军事法庭的。
眼看南京越来越近,庄继华还是没有想出万全之策。
九江没有向南京报告庄继华他们的行踪,他们的船在下关码头靠岸后,庄继华向摸摸身上什么都没有,他有些抱歉的对船老大说:“非常对不起,这一路上多亏了你,本想送你点东西作为纪念,可我身上什么都没有。”
船老大很豪爽,他早看出来了,庄继华是这群人的头,而且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现在落难了,将来必定发达,能结交上这样的朋友对将来有无尽的好处。
“长官说那里话,我们江湖朋友最讲义气,长官是个讲义气的人,能为长官效力是我的幸事。”船老大很豪爽。
“好,肖老板这样朋友我交定了。”庄继华哈哈一笑,心里却毫不在意。
上岸之后,杜聿明问:“文革,我们现在去那里?”
庄继华想想后说:“光亭,你是学兵团的人,最好先找张教育长,听他的安排。”
“那你呢?”
“回家养伤。”庄继华实在想不出让结交上放过他的方式,干脆不想了,就说伤势没好,回家待着去,看蒋介石会怎么处理他。
杜聿明目瞪口呆,他这才明白庄继华是真的不干了,而且决心很大。
“我也回家,老牛说得对,世道太乱了,先回家,想清楚再来,狗曰的。”夏阳林捡了条命,他既愤怒又无奈,经过几天的思索,仍然没有想清楚,问题到底在哪里,对将来也充满迷茫,心灰意冷下也决定回家。
“你们要去那里?”庄继华问宋云飞和伍子牛,他对宋云飞感到非常遗憾,宋云飞是因为信念才跟着他的,但现在…。
“我们送您回家,然后再说。”宋云飞很干脆的说,北伐完了,他也不知道未来怎么走。
“云飞,我…”庄继华有些说不下去。
“文革,你已经尽力了,用不着自责。”宋云飞心里也难过,但他还是宽慰庄继华。
“独木难支,回天无术,光亭,这是我给校长的一封信,麻烦你转给校长。”庄继华看看川流不息的人群,长叹一声:“走吧。”必须赶快离开南京,杜聿明一向上面报告,他就可能走不了了。
庄继华不知道,此刻蒋介石不在南京,而在蚌埠督战,4.12之后,南京方面对下一步何去何从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西征,讨伐武汉;另一种是继续北伐,先打垮军阀,党内纷争留待以后再说。两种意见纷争部下,这时孙传芳出来帮忙了。
直鲁联军在四月中旬开始反攻,一路于四月十二曰包围合肥,另一路则沿津浦路南下攻克浦口,奉军精锐则在张学良率领下进驻驻马店,威逼武汉。
这种情况下,南京武汉同时作出决定,先北伐打垮张作霖,然后再东征或西征,五月出南京方面兵分三路北伐,就在庄继华到达南京的前两天,蒋介石赶赴前线督战。
杜聿明在第二天才找到张治中,张治中听说庄继华回家了,连声叹息,庄继华没出事前,张治中虽然看重他,但也只是比其他同学稍微重那么点,可庄继华出事之后,他才发觉他的影响已经扩展到整个黄埔系统。
庄继华的嫡系第一师不消说了,本来官兵对武力分共不满,全师形同散沙,蒋介石不得不把王俊和胡宗南调到第一师担任正副师长,但就算这样也没能压住一师军心;而黄埔同学对分共议论纷纷,但庄继华的事一传来,黄埔系统内部立刻变得鸦雀无声,第一师那些参加过牛行大战的老兵,纷纷要求立刻西征,拯救师长,连走了的薛岳也连续通电要求释放庄继华,武汉的行为无形中帮了蒋介石的大忙,稳定了本有些纷乱的黄埔系。
张治中不敢怠慢,立刻将庄继华的情况发往前线司令部,蒋介石电报后接到立刻电令上海警备司令部和杭州警备司令部截住庄继华,同时派俞济时携带他的亲笔信立刻赶赴杭州。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十九节 别离(六)
庄继华不是直接回云桥,他在上海停留了一天,在回家或出国之间徘徊,最后还是决定先回家,主要是有两个因素决定了他不能直接出洋,一个是没有钱。王小山给他留了一些钱,他这几个月的军饷也在宋云飞身上,不过加起来也多,庄继华的薪水不低,可他的手挺松,宋云飞和伍子牛也不是什么管钱的人选,虽然还达不到月光一族的程度,可也剩不下多少,这点钱是三人的散伙费,宋云飞还可以回家,伍子牛可是连家都回不了的。另一个是伤势,他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带着伤在海上漂泊几个月是不能想象的。无可奈何之下,庄继华只好选择回家。
庄来顺夫妇对他回来既高兴又意外,这三年庄继华没寄多少钱回来,不过蒋介石在广州时给了五百大洋,庄继华在武汉出事后,他又特意派人送来五百大洋。庄来顺再老实也明白他在外面混出了名堂。
“孩子,你可回来了。”养母庄李氏没想那么多,象所有母亲那样,这三年来,她为这个捡来的养子牵肠挂肚,不知道他在外面怎么样了,是胖了还是瘦了,生病有没有人照顾等等。
“这是怎么啦?”庄李氏很快发现他身上的伤有些惊慌。
“妈,没事,已经快好了。”庄继华反过来安慰她,然后又向庄来顺夫妇介绍宋云飞和伍子牛:“爸,妈,这是我的两个兄弟,宋云飞和伍子牛。”
“快进来坐,两位大侄子。”庄李氏赶紧招呼两人进屋。庄家现在与三年前已经有所改变,庄来顺收到两笔钱后便把房子修了修,又买了二十来亩田,守着这些田,庄来顺很满足。
宋云飞和伍子牛不敢怠慢:“老夫人您先请,师长这是高抬我们…。”
“这里没什么师长,也没有什么长官,只有兄弟,云飞子牛,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庄继华打断他们的话,他已经不想再回部队了,也不想让养父母担心。
庄继华回来在村里可是件大事,他出去三年,一直没消息,村里人一直风言风语,说养子靠不住,直到那两笔大洋才让这些风言风语消失,可另一种言语又产生了,说他在外面发了大财,当了大官,不会再回来了。现在他忽然回来了,而且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有两个威风凛凛的军官跟着他,山里人不清楚官大官小,但对官却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于是看向庄继华的目光更多几分尊敬,连带庄来顺在村里和族里的地位也增高了。
不过庄来顺夫妇很快发现,庄继华人虽然回来了,但心却伤了,情绪始终不高,可无论他们怎么问,庄继华却一字不吐,宋云飞和伍子牛也不肯提。
不过庄继华感到他们不能再待在这里了,把他们叫到一起:“云飞,子牛,我是不打算回去,你们今后怎么办?”
宋云飞和伍子牛也看出庄继华归隐的决心已下,他们一路也在想这个问题,只是没找到答案:“师长,我们哥俩也商量了,没啥好主意,我们想请你拿个主意。”
庄继华沉凝片刻后说:“北伐失败了,革命已经完了,今后的局势是天下混战,校长掌握中央权力,但他的资历和威望都不足,各地掌握武装的和党内不同意见者会相继向他发起挑战,因此国内是国民党内战和国共两党对战。所以仗还要打很久,你们如果想参加军队,我可以给你们写封推荐信,你们去报考中央军校,张治中在那,这点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宋云飞立刻摇头说:“这些年我跟了很多长官,只有你让我知道为什么打仗,怎样才能救国,你走了,我也不会再在军队了。”
伍子牛也说:“我也一样,我报了仇,值了!可按照你的判断,我是回不了家了,军队也不想待,再也不可能遇上比你更好的长官了。”
庄继华点点头,他也不希望他们回军队:“既然这样,那我有个主意,你们先去上海,在上海等我,我把这边的事清理一下,校长那边恐怕也要交代一下,等伤好了,我再去上海找你们,那时我们一起经商,办实业。我可告诉你们,我经商比打仗厉害,三年,我包你们都成百万富翁。”
话说得轻松,可庄继华心里却苦涩之极。宋云飞看出他的心里不好受,也故作轻松的说:“那好,就这样吧,我和这头蛮牛去上海等你。”
“百万富翁?还三年?”伍子牛也故意开玩笑:“文革,这牛吹的有点大了吧,我可就坐等那一百万了。”
庄继华微微笑了笑说:“真是头牛,只知道拉车,没出息,一百万就高兴成这样了。”
说着拿出准备好的钱:“这里有四百大洋,你们带上,我就不留你们了,明天就走。”
“这就赶我们走呀。”宋云飞心里很难受,他知道庄继华是为他们好,也知道这钱是庄继华从家里拿的,但还是忍不住埋怨,“云飞,子牛,不是我不愿留你们。”庄继华严肃的解释道:“你们走了,我就没什么牵挂了,校长那边会不会让我走,我还不清楚,好合好散,那些首尾也必须有个交代,我在家里等着他们,如果没事,我很快就会到上海找你们。”
庄继华这样一说,宋云飞和伍子牛更不想走了,伍子牛腾地站起来:“那不行,要走一起走,你要再被关起来,那可怎么办?”
宋云飞也说:“师长,让我们留下吧,要有什么事,大家在一起也能对付一下。”
庄继华摇摇头说:“你们能打几个?二十还是一百,别老想着用武力解决问题,别担心,校长虽然不会轻易让我走,可也不会抓我,更不会杀我。”
宋云飞还要说话,庄继华却制止他说:“怎么不相信我了,放心吧,拖不了多久。”
伍子牛疑惑的问:“师长,你说校长会怎么待你?”
庄继华想想后说:“具体怎样我不清楚,不过,只有一个人的话,怎么都好说,最坏的情况是不得不回去为他效力,放心没事,我能找到机会离开。”
“要回去,我们就一起回去。”伍子牛急忙说道,他其实挺喜欢待在部队的,就这样走了,他心里还有些不愿,但这得有个前提,庄继华当他的长官。
“说什么呢,我一个人可以想各种方式离开,多了你们,我就多了一层顾虑。”庄继华说:“你们身手虽好,可挡不住千军万马,校长对我下不了,可不见得对你们下不了手,你们还是先走,到上海等我。”
庄继华坚决不肯让他们留下,宋云飞和伍子牛拗不过他,只好与他依依惜别,不过四百大洋只拿走了两百,其他的说什么也不肯要。
朝阳的余晖下,庄继华目送两人离开了,望着远去的背影,庄继华感到了孤独,无边的孤独,阳光下,郁郁葱葱的荞岭巍峨挺拔,山野间,农人在田里忙碌,袅袅炊烟升起,一切是那么平静,仿佛世外桃源。
三年里无曰不勾心斗角,陡然松懈下来,庄继华一时还不太适应,他每天在村里村外散布,到镇上换药,曰子很平静,庄氏族人渐渐也习惯了庄继华孤独的身影,村子内外传说庄继华在外当了大官,但不知为什么他却又回来了。
庄继华没等多久,在宋云飞他们走后的第五天,俞济时带着蒋介石的亲笔信赶到云桥庄家村。
俞济时是带着四个卫士骑着高头大马来的,由云桥镇镇长陪同前来的,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庄家村的平静,镇长大人的光临更让庄家村上下蓬荜生辉。
俞济时到的时候,庄继华正在村外溜达,他就在庄族长陪同规规矩矩的在家里等着。
庄来顺心里很惶恐,卫士手中的枪让他心里直发慌:“长官,我家继华是不是在外面惹事了?”
庄李氏更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连忙托人上镇里买肉,又急忙倒水,听到庄来顺的话心里更是着急:“长官,我家继华才回家,他可是老实孩子,不会惹事的,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正喝水的俞济时差点塞住,老实?庄继华还老实?黄埔军校内外,国共两党上下恐怕没人敢这么看。他急忙站起来:“伯父,伯母,千万别,我是文革的同学,我找他是有事与他商量,你们千万别误会。”转头对几个卫士说:“你们安静点,别吓着了两位老人。”
卫士心里那个憋屈,他们站在那里什么都没动,两个老人自己胡思乱想,与他们有何相关。心中正抱怨,庄继华从外面回来了。
“敬礼!”四个卫士齐刷刷的向庄继华举手行礼,庄继华下意识的抬手还礼,礼毕之后才醒悟,不由闷闷不乐的说:“我又没穿军装,行什么礼。”
“长官穿不穿军装都是我辈楷模。”
庄继华摇摇头,俞济时从屋里迎出来,老远就笑呵呵的叫道:“文革呀文革,你真是躲得好呀,这庄家村可真不好找。”
“不好找,你还不是一样找到了,”庄继华嘴里一点不客气:“我倒希望找个世外桃源,让你找不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