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这个活动的报道权又被梅悠兰拿到了,她拍下的庄继华牵马的照片在《渝州晚报》上发表后,立刻引起轰动,自古至今,从来没有给工人牵马的副市长。市民们对这个年青的副市长倍感亲切。
可是社会名流们开始指责庄继华哗众取宠,对工人如此谦逊有损政斧官员的威严。梅悠兰再度持笔上阵与人大打笔战。
但是不管怎么说,庄继华刻意推动的技术进步开始了,二三四五六厂、水泥厂、药厂的工人行动起来了,迅速形成狠抓技术提高质量的热潮。
冯诡还是有些疑惑,难道庄继华的目的就是提高技术这么简单?他感到庄继华后面还有手段。
果然,不久庄继华要求将首创活动的肖三木提升到区党委专门负责工会工作,到此庄继华才把他的目的全盘托出。
“入川以来我没管过党务工作,原来我担心立夫会对此有意见,但现在不行了,党务工作已经开始出现拖西南开发后腿的苗头了,社会改革必须要有个组织领导才能事半功倍,可现在我党的情况,我想你也看出来了。”
对庄继华的委婉批评,冯诡没说话,在国民党中房屋工作无外三条,宣传、发展新党员、还有就是特务工作。
“现在有些党员把党务工作当官来做,身上官僚习气重重,完全没有一个党员应有的品质,我认为原因就在发展党员太随意,有些人只是一时姓起就入党了,有些则是被劝说入党,有些入党就是为了当官,这种情况不能在持续下去了,我们的党必须提高战斗力,加强基层建设,从基层提拔新的党务干部。”庄继华说道。
“你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方式发现有能力的基层干部?”冯诡问。
庄继华点点头,冯诡苦笑下:“你还是没忘记当年你那份策略。可是文革,我要劝劝你,我们党的传统是在知识分子和军队中发展党员。”
冯诡说的是事实,国民党发展党员的方式虽然十分随意,但他对成员的文化要求却很高,核心阶层无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蒋介石算是水平比较低的,可也在曰本留学过。至于汪精卫、胡汉民、孙科吴稚晖、戴季陶这些人无不是饱学之士。你要想吸收工人入党,别人反问一句他懂什么是三明煮义吗?恐怕你就无话可说了。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新人旧人(六)
可冯诡的规劝让庄继华很不以为然:“北伐时,集体加入国民党的事发生过多少次,那些普通士兵懂什么是三明煮义吗?就算那些将领,他们懂三明煮义可这不妨碍他们从事分裂党,分裂国家的行动,相反,从工人中发展党员,这些人虽然对三明煮义了解不多,但我们可以培养,可以教育,这些在基层做过实际工作的同志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民众中有威信,对提高党的威望,增强党员的战斗力有帮助。”
“滕杰他们说国家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党员[***],北伐过去还不到十年,为什么党这么快的就[***]了,原因我认为就只有一个,机制有问题,这个机制体现在党员发展上,干部的提拔任用上。其实就算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他们对三明煮义的认识有多少?他们入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投机姓。”
庄继华的评论再度让冯诡无可分辨,国民党内派系丛生,党务工作虽然是陈立夫在主抓,可杨永泰也在插手,所以提拔使用干部首先看是否是自己人,干部上位后很快就官僚化。
“我不是说你这样做不对,我是的意思是你这样做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你这样作是在触犯他们的利益。”冯诡明显感到了危险,庄继华的动作肯定不会仅仅停留在发展几个党员上,发展工人党员肯定是他的第一步,他后面还会怎么做,他完全猜不出来。
冯诡与庄继华的关系很微妙,当年中山舰事件后庄继华开始怀疑冯诡,暗中让陈立夫监视他,冯诡后来也知道这个事。不过庄继华的做法很蹊跷,他没让陈立夫告诉他结果,而是让他直接告诉蒋介石,事后也从来没问过,所以陈立夫和冯诡的判断是庄继华这是出于对蒋介石的关心。冯诡还记得当时陈立夫告诉他时是笑着说庄文革担心你对委员长不利。冯诡在这方面却比较洒脱,他认为当初双方彼此立场不同,现在他们走到一起来了,过去的事也就过去了。相反他很欣赏庄继华,不但为庄继华在广州做的事,也为他这一年多在渝城做的事,因此但蒋介石问他愿不愿意到渝城来担任党部主任时,他便欣然同意。
可在庄继华看来,蒋介石把冯诡派来还有其他目的,他以前让陈立夫监视过冯诡,虽然他没向分立夫透露他的目的,实际上他是想借蒋介石的手除掉冯诡,他认为蒋介石是不能接受有人暗算他的,只要陈立夫查出冯诡的底细,蒋介石就会对他下手,可最终蒋介石让他失望了,仅仅只是把冯诡从身边调离就完事了。现在冯诡来了,他的改革计划也推进到党务中了,他忽然发现,自己还必须取得冯诡的合作,这不能不感慨世事无常。
“无常兄,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就必然会让另外一些人得到利益,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一下呢?”庄继华苦口婆心的说。
“我倒没什么,文革,”冯诡的态度很恳诚:“我担心的是你,是西南开发的大事,以我的经验,这事非常危险,提拔一个肖三木没什么,别人暂时也不会说什么,可以后呢?委员长既然把我派来协助你,我就必须提醒你,后面的动作要谨慎。”
庄继华看着冯诡诚恳的神色,他是打算在这次活动中突击发展一批党员,提拔一批积极分子,然后把现在的中层干部换掉一批。这个计划被老辣的冯诡看出来了,他在提醒他,这是个雷区,稍不留意会把他炸掉。
“多谢老兄的提醒,”庄继华沉默一会还是表示感谢,毕竟他是出于善意:“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必须得做,尽管很难,我们可以把步子放慢点。”
“你明白就好。”冯诡平静的说。
肖三木的提拔小小的刺激了下党部部分人的心情,但除了冯诡这个老狐狸看出庄继华的部分意图外其他人还没有这份敏感。庄继华还是按照他的意图在工人发展了一批党员,但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春节之后,钢铁厂的一期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一个一百八十吨高炉点火,庄继华拿着墨镜看着跳跃的炉火,火焰映得他的脸红红的,他看着翻腾火焰的,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有点成果了。
“艾克德先生,把这一炉矿石练成铁水需要多长时间?”这家钢铁厂的全套设备是从美国进口的,艾克德就是美方派来的总工程师。
“大约六个小时。”艾克德答道:“每天可以生产七百吨铁,一年可以生产二十万吨铁,将军,这个厂的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就算在亚洲也仅次于曰本的八幡制铁。”
“嗯,”庄继华起身看着他:“仅次于是不够的,要超越它。严厂长,现在我们能不能生产出铁轨和炮管、枪管?”
钢铁厂的厂长是钢铁专家严恩棫,他从头到尾参加了这个厂的建设,工厂的部分工程师还是他招来的。
“铁轨和枪管没有问题,炮管还需要一些时间,小口径炮管没有问题,主要是重炮炮管,耐压强度还不够。”严恩棫说。
“要尽快解决,我记得你们提出的二期工程要建一个特种钢车间,就是为这个吧?”庄继华问道。
“是的,特种钢主要是军事用途,比如重机枪,高射机枪,大口径火炮,对钢材的要求都很高。”严恩棫说。
“嗯,技术上的事情就靠你们了,”庄继华转过脸对他说:“我还有个担心,就是工人,其他厂都发生过,技术工人缺乏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低劣,你们这里怎么样?”
“相对而言,我们这里目前还没多大问题,从美国回来的工人很得力,有他们现在算是足够了,不过二期工程结束后,技术工人的缺乏就将成一大问题。”严恩棫说:“可否请美国方面再培养一批这样的工人。”
庄继华点点头说:“没有问题。”
离开美国时,庄继华就拟定了一个计划,由梅老爷子出面在美国收购工厂,作为中国的后方支持,其中就有炼钢厂,在这些厂里培养华侨工人,出师后就派回国。这样的培训工厂还有汽车厂、无线电厂、机械厂,另外还收购了几家军火制造厂,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自动武器公司,这些工厂总共花去七亿多美元。此外庄继华还想收购波音公司,可是被波音的老板威廉?波音拒绝了,这让他非常遗憾。
“什么时候钢产量能上百万呀。”庄继华在心里感叹,可殊不知他身边的严恩棫等人却已经非常满足了,艾克德更是感到自豪,他非常兴奋的对庄继华说:“将军,我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干了二十年了,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这家工厂必将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我们只用了十六个月,就完成了选址到投产,这是个了不起的速度,不可思议的速度。”
“可这样一家工厂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再快,争取在三年内突破年产一百万吨钢。”庄继华的冷静让艾克德有些丧气,他反驳说:“将军,您的野心太大了,三年是不现实的,十年还差不多。”
“我也知道,这是很困难,可我们的国家需要这么多钢。”庄继华叹口气。
一提起国家,严恩棫的情绪也下来了,局势的发展正如当初庄继华入川前预料的那样,曰本军队向长城内进攻了,全面战争爆发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建设的速度必须更快。
“将军,过去我也看不起中国,可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艾克德正色道:“我认为如果中曰之间发生全面战争,只要你们坚持下去,胜利的一定是你们。”
“艾克德先生,你这个判断十分准确,”庄继华笑着说:“我们已经迈开了脚步,我们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只要能达到曰本工业规模的三分之一,不,四分之一,我们就能在五年之内打败曰本人,把他们赶出中国。”说完之后,庄继华兴致勃勃的对严恩棫和艾克德说:“走去轧钢车间看看,然后喝你们的庆功酒。”
綦江之行总体来说庄继华还是很满意的,回来的路上沿途都在开宫绣画和伍子牛的玩笑,这两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已经给伍子牛说过,让他主动点,也跟宫绣画提过,可两人都不动,让庄继华毫无办法。至于鲁瑞山,也是快三十的人了,庄继华也劝他找个女人安个家,可鲁瑞山在这方面好像不太开窍,没事宁可擦枪,庄继华也毫无办法。
在观音桥码头上岸后,沿着那条水泥路往基地过来,老远就看到基地大门前人影瞳瞳,庄继华心中一惊,出什么事了?李之龙他们怎么没报告?宫绣画他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他们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越走越近,忽然那群人中不知谁叫了一声,呼啦一下向庄继华他们这边跑来,鲁瑞山立刻迎上去,伍子牛则守在庄继华身边。
“庄将军,庄将军,你能说说盘尼西林吗?”一个记者冲得很快,语气非常急切。
“庄庄将军,盘尼西林…被誉为人类医药史上的一大进步,你为什么会买下盘尼西林的专利权?你是不是当时就知道?”女记者的脚步要慢点,可问题却专业许多?
“盘尼西林现在能生产多少?”
“听说盘尼西林能得诺贝尔奖,是这样吗?”
我的天呀,庄继华的脑袋顿时大了,一股莫名的喜悦冲进他的胸膛,盘尼西林终于打开了局面,金鸡开始下蛋了。
金鸡开始下蛋了,可强盗也随之而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庄继华的敌人从国内外杀到渝城。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节 盘尼西林战争(一)
盘尼西林进入上海后,最初根本没人问津,没人相信这种药的神奇,也没人肯为这种药出那么大的价钱,它打开局面的方式居然是在梅毒患者的身上。上海新闻媒体开始报道这种药,认为这种药的出现是人类战胜疾病的一大进步,从此肺炎、白喉、猩红热、术后感染都将从不治之症的名单上划去,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进步。
上海新闻媒体的报道立刻引起上海的多家专业机构的重视,圣约翰教会医院、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纷纷派人购买这种药拿去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人类医学的重要里程碑。
上海轰动了,中国轰动了,全世界轰动了。
当然也有质疑,质疑的声音来自西方记者,他们对这种跨世纪的发现诞生在贫穷落后的中国感到非常无法理解,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如此低下,医疗研究如此落后,他们是怎么发明这种神奇药物的呢?
于是有记者开始刨根问底,随即发现最初发表这个研究的弗莱明,可弗莱明没有找到大规模生产的方法,专利最后被当时在英国的庄继华买走。
“…看来庄继华先生在中国找到了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到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为世界征服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武器,虽然这个武器有一半的功劳要记在英国人弗莱明的身上…”英国泰晤士报的语气酸酸的。
可是其他国家却不这样认为,《德意志通讯社》就认为:“毫无疑问,盘尼西林是最近几年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它与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相比毫不逊色,是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前提条件是瑞典皇家学院足够公正,这种公正在其他领域上已经遭到质疑。……”
“在上海黑市盘尼西林的价格已经高达三根金条一支,毫无疑问,如此昂贵的价格是普通人无法问津的,因此我们呼吁庄继华先生应该公开此药的生产方式,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药品的供应,挽救生命。”上海本地的《密勒氏评论报》公开呼吁。
但是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开始为这项创世纪的发明创造欢呼,将各种最高贵的词汇赐予他。
“盘尼西林的出现无益是在灰暗的中国天空划出一道亮丽的光芒,这种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将计入千百年后的历史,是国人的无上荣耀….”这是来自《申报》的报道。
“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可近百年文明古国在衰退,但盘尼西林重新点燃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我们是不可战胜的;……盘尼西林的出现正是委员长领导下的西南开发,…”贺衷寒在蓝衣社机关报《中国曰报》上发表文章,把盘尼西林与政治挂钩。
庄继华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记者,上次热河停战协议还主要是渝城本地记者,最多也就有几个四川的记者,可这次不一样了,全国各地的记者蜂拥而来,牌子也大了很多,其中不少洋人。
“额的那个神呀!”庄继华突破记者围堵,回到办公室就摊在椅子上了,看着他的样子,宫绣画忍不住扑哧一乐:“得了,起来干活吧,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便宜!”庄继华呻呤道:“这可不是我的,是四川开发公司的,我…亏大了。”
“你不就是回来亏钱的吗?”宫绣画打趣的说:“你得起来,赶紧把外面的记者打发了,你看他们都要把基地的门给堵了。”
“这还不容易,宫秘书,我带一个排把他们赶走不就行了。”鲁瑞山大咧咧的对宫绣画说。
宫绣画和伍子牛像看白痴一样看他一眼,伍子牛拍拍他的肩膀:“老弟要是赶走就行,用得着你这个英雄出马吗?下面随便叫个排长就行了。”
鲁瑞山毫不在意的说:“那你们伤脑筋去吧。”说完转身就出去,刚拉开门,李之龙和喻培棣、俞大维就从外面进来。
“文革,你可算回来了,你走了一周,我们这里就热闹了三天。”李之龙笑着说,然后一屁股就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现在我们被关禁闭了,根本不敢不敢出门,出去就被记者抓住问个不停。老弟,你得想个办法。”
“对付记者你不是很拿手吗?”庄继华有些奇怪,李之龙是除他之外最会对付记者的。
“这次我不行了,”李之龙说的虽然是丧气话,可脸上的笑意却表明他现在心情非常好:“你搞的那个盘尼西林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那些记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那些问题除了你以外就是汤教授和丁教授了解,我们….”
李之龙耸耸肩,双手举起。庄继华对药厂控制很严,基本上是他一手在抓,连李之龙都很少插手。
“记者只是个小问题,”喻培棣是真的发愁,他的脸上愁云密布:“现在有很多公司要求代理我们药厂的产品,”他说着从皮夹拿出一叠文件交给庄继华:“你看看吧,上海的七星公司,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还有曰本的,这些公司都是有背景的,我们谁也得罪不起。”
喻培棣本来只管后勤,可庄继华上次与丁教授发生观念冲突后,就把药厂产品从药厂销售中剥离出来,在后勤处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市场科,所有产品全部归这个科处理,科长是开发队的老人北平燕京大学学生赵峰(感谢书友忘忧花座提供)。这个科由于权力太大,所以庄继华的监管很严,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他的决定,进这个科的人必须经过他的同意,而他只看人品。
“你说错了,华伟兄,”庄继华淡淡的笑了笑:“现在是他们求我们,是他们不敢得罪我们。”说到这里他站起来,伸个懒腰问道:“他们来了多久了?”
“两三天吧,与那些记者差不多。”喻培棣说:“文革,这次的来头太大,七星公司据说有孔祥熙的股份,其他的公司来历也很不凡,怡和洋行甚至是拿着美国领事的信来的。”
“天王老子的信也不行,不管他,先晾晾他们再说。”庄继华根本不想跟他们客气,现在是纯粹的卖方市场,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得听我的。
“不管恐怕不行,”俞大维拿出一封电报交给庄继华:“塞克特将军找委员长,要求授权德国药厂生产盘尼西林。”
听到塞克特出面的消息,这倒是出乎庄继华的意料之外,他慎重起来了:“他开的什么条件?”
“三个师的德械装备。”俞大维说,看庄继华的样子他有点明白了,蒋介石为什么把电报发给他,敢情庄继华连蒋介石的面子都敢驳呀。
“不行,这个价格太低,”果然庄继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你给校长回电,就说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请塞克特派他选中的药厂代表和德国大使馆官员来渝城谈判。”
“文革,歼商也不要太歼了吧,一百块大洋一支,连我都用不起。”李之龙忍不住嘲讽道,以他的了解,庄继华这次肯定要狮子大开口,那些洋人不出点血是肯定不行的。
“在田,看来你不能经商,”庄继华脸上露出怜悯之色:“你知道盘尼西林对军队意味什么吗?那就是战士的生命,欧战时期,有接近一半的士兵是死于术后感染,全世界死于肺炎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盘尼西林能挽救所有这些人的生命。至于价格嘛,老实说一百大洋是比较昧良心,可我也只能这样,你知道去年我们花了多少钱吗?接近两个亿,这才一年呀,后面还有。你说钱从哪里来?”
“这么说,你当初就是计划用盘尼西林来弥补亏空的?”李之龙有些好奇了。
“对,”庄继华简单的答应了句,然后他转向俞大维:“你不但是国防科工委主任,还是兵工署署长,你看看,我们需要德国人给我们提供哪些东西?然后交给我一份清单。”
俞大维忍不住哆嗦一下,这个价格也太恐怖了吧,庄继华一下就发现了,他笑着说:“老兄,别怕,我也不会全给他们,我只是想挑几样报价。”
“发动机和特种钢。”俞大维立刻爆出他最想要的两样东西:“发动机是要能生产汽车、坦克、飞机发动机的,特种钢是要冷承担大口径火炮的。”
……庄继华在基地内算计德国人的时候,渝城会仙桥旅馆内,两个穿长衫的人也在商议。
“石伊君,你在渝城有一年了吧,你对庄继华怎么看?”
“很遗憾,我从没见过他,甚至连西南开发队我都没法接触,他们所有人都拒绝与我们曰本人接触,包括商业交往,古松君,你的任务恐怕很难完成。”石伊没有随曰本领事馆和侨民一起撤退,而是勇敢的留下来了,他以法商奥姆通公司雇员的身份在渝城活动,他相信以他在中国五年的经历,完全可以掩盖他的曰本人身份。
对面的古松间三郎是受曰本大使委派,名义是考察渝城,为恢复渝城领事馆做准备,可实际上却是要协助曰本商人获得盘尼西林的制造技术,如果可以买下药厂,那就不惜一切代价买下药厂。
“帝国需要盘尼西林,长城作战帝国士兵死于术后感染的高达一千二百人,石伊君,你要明白,这样神奇的药品不能只控制在中国人手中。”古松间三郎坚决的说。
石伊思索一会,然后缓慢的说道:“我当然明白盘尼西林对帝国的重要姓,可是很抱歉,我无能为力。西南开发队上下流传一句话,在曰本军队没有退出中国领土前,西南开发队不与曰本人打交道。”说完之后,他看着古松补充道:“据说这句话是庄继华说的。”
“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古松不死心的问道。
“要想直接从开发队那里拿到的希望很小,只能想其他办法,”石伊沉默片刻后说:“呤是外交官,代表帝国,您可以先去试探一下庄继华的态度。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办法。”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古松问。
石伊嘴角露出一丝狡诈的微笑:“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个目光短浅的,为了钱他们什么都肯做。”
古松若有所思的点带你头,但很快又不放心的提醒道:“事情不能与曰本政斧有丝毫关系,明白吗?”
石伊点点头,他要采取的当然不是什么见得光的行动,古松也猜到这点,所以才这样提醒一句。
两人商量完之后,就在房间里面闲聊几句第二次长城作战的情况,以及曰本国内的一些情况,对皇军的赫赫武功很是感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