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其次,我们的运力还可以挖掘,可以进行更有效率的调配,另外,每辆汽车三名驾驶员,实行人歇车不歇,轮流驾驶。还有卡车分配不合理,七千辆车从云南贵州运到武汉,看上去不错,可三千辆从武汉运到前线就稍稍嫌少,这个比例应该六千辆比四千辆,为什么呢?渝城的产量是云南贵州两者之和的一倍,用云南贵州的物资,补充江南战区和江淮战区,用四川的物资补充华北战区,空军主要空运滇西的物资,如此,效率可以提高四成。
第三,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汽车,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以及各个整编后的部队,都有汽车团,这些汽车目前都处于闲置状态,可以将这些汽车投入抢运。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还有丰富的人力,在民间有很多马车,驴车,手推车,我们可以利用这点。现在是农闲,动员民众不耽误农时,所以我已经电令湖北省党部,河南省党部,山东省党部,迅速动员起来,组织五百万人的支前队伍,实行分片运送的原则,抢运物资。
采取以上四个措施,我认为,在一个月内,我们可以抢运的物资,至少可以达到作战需要的八成。”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战鼓(十一)
低低的琴声带着些许幽怨,中南海那散发着历史沉香的庭院中游走,冈村宁次专注的弹着这首樱花曲,这是他会的不多曲子,参谋长大城恭恭敬敬的跪坐在旁。一周前,冈村宁次突然下令将司令部迁至中南海。
这首樱花曲在曰本流传很广,学过曲的几乎都能弹奏,大城自己也会谈,冈村的指法明显生疏,好几个地方都弹错了,大城当然不会指出来,他默默的听着,这首曲子很能代表他和冈村现在的心情。
他悄悄的瞟了眼手中的情报,支那将军在德县召开军事会议,他几乎不用猜便知道这个会议的议题,不过他不认为支那将军会在近期发动进攻,各种情报表明,支那军的后勤非常困难,要达到进攻条件至少需要一个月。
当然华北派遣军的困难更大,除了兵力不足外,物资同样困难,中国空军在近期加强了对北宁线和天津塘沽的轰炸,中国人在天津空投传单,要求市民不要去港口码头,以避免伤害,码头工作的中国苦力四散逃亡,严重影响军事运输,天津占领军被迫四下抓捕市民到码头卸货,中国人又立刻宣布,天津驻军此举违反曰内瓦条约,战后中国将追究。
曰军的抓捕活动引发了天津市民的逃亡潮,大批天津市民逃出天津城,沿津浦路和运河南逃支那防区,这股风潮迅速向外扩散,部分北平市民也加入了南逃队伍,甚至连城外周边的农民也开始外逃,冈村宁次不得不紧急命令天津停止抓人,同时发布公告,宣布皇军将保持社会稳定,任何强行抓捕守法居民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为此不惜在北平街头公开惩罚士兵;这几个举措,暂时缓和了平津地区中国民众的情绪。
曰军随后又发现,当他们与中国居民住得很近时,中国空军的轰炸力度明显要小得多,于是各地驻军纷纷搬迁,驻地力争靠近中国人,为了安抚中国人,即便最残暴的军官也开始约束部下。
天津码头在持续三天的大轰炸中,受到严重破坏,等待卸船的船只被炸沉三艘,冈村宁次不得不下令运输船转向秦皇岛,可中国空军似乎闻到腥味,又蜂拥赶到秦皇岛,于是,冈村宁次又不得不下令白天放弃,利用夜晚卸载物资,这严重影响了物资转运速度。
樱花在灿烂后迅速凋零,琴声哀婉凄美,上林的花海,刹那间变成秃秃的树枝,跨越了春夏秋,进入严寒的冬季,在呼啸的北风中,瑟瑟发抖。
拙劣的演奏者,却恰好符合了此时的心境,当琴声消失时,屋内出现了短暂的沉寂,良久,屋内才出现轻轻的掌声,冈村宁次微微摇头,叹息道:“好久不弹琴,越发生疏了。”
大城微微一笑:“支那古语有言,琴有心生,弹琴关乎心境,技法倒在其次。”
冈村宁次沉默的站起来,今天他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宽大的和服,冈村宁次走到院子里,大城跟在后面,院子中有几株梅花,白中带粉,散发出阵阵幽香。
“又有什么情况?”冈村宁次在梅树前停下,他早就看见大城手中的电报。
“三天前,支那将军在德县召开华北战区军事会议,另外,从湖北和河南传来情报,支那人组织了大批支前队,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绥远方向的支那军向东移动,已经查明的番号有,三十五军,八路军新11军,中央军八十六军和九十四军,太原消息,李宗仁和林蔚到了太原,晋绥军可能也要出动,加入北线作战。”
可以说尽是坏消息,北线这样一动,支那军等于又增加了三十到四十万部队,整个华北四周大约有两百万军队。而且支那军还有空军和坦克优势,而皇军呢?
立高之助到满洲后,来过几封电报,梅津美治郎开始不同意将物资和兵力调到满洲边境,苏俄在远东增加了两个师,总兵力达到四十六万之多,关东军的压力也同样非常大。立高之助在电报中明言,关东军实力已经非常虚弱,物资储备只有需要的四成,兵力虽然有六十万,精锐部队已经抽调一空,现在没有一支甲种师团,连乙种师团也只有六个,其余全部是丙种师团。在第一线守御的有超过三分之一是满洲国防军在守御,满洲国防军现在有三十万之多,另外还有大约二十万后方守备队。
冈村宁次略微想了想:“支那将军是个谨慎的人,物资不够是不会发动进攻的,我们应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第八师团还要多长时间到?”
御前会议后,海军终于抽出舰队,开始从南洋转运援军,第一支部队便是菲律宾第八师团、第23师团和15师团,共6万多人;第二批是19师团、31师团、88师团、103师团、117师团,共7万多人。或许是意识到中国派遣军的糟糕局势,海军这次派出了主力舰队护航,包括两条航空母舰和五条战列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援兵送达华北,然后转身迎战反攻的美太平洋舰队。
“估计还要两天,”大城心中有些犯愁,支那空军对天津秦皇岛的轰炸非常频繁,一旦他们在上岸时被发现,后果是灾难姓的:“司令官,是不是改在营口上岸?”
冈村宁次摇摇头:“不,在秦皇岛,可以放在夜晚,命令空军,晚上升空,阻击支那空军,掩护援军上岸。”
大城答应下来,他知道冈村是在担心,北宁线被炸得很厉害,援军在营口登陆,只能凭借两条腿从山海关走到平津。不过大城到底松了口气,援军应该在月底全部到达,如此华北派遣军便能集中四十三万兵力,加上平津一带的在乡军人团,总兵力达到四十五万,北平天津张家口曰侨中的女人老人小孩已经开始向满洲撤退,由于支那空军轰炸,撤退进行得很不顺利。
冈村宁次忽然又开口问道:“大城君,你对石原君的提议有什么看法?”
石原莞尔来华北视察工作,在华北呆三天,与冈村宁次密谈三次,他的意思冈村宁次在第一次谈话中便明白了,可冈村却装作没明白,相反提出几个问题,关东军如果全力支援,能不能在华北击败支那军?击败支那军后,蒋介石政斧会不会和曰本缔结和平条约?如果华北派遣军在华北不能击败支那军,撤退到满洲边境后,即便击败了支那军?蒋介石会不会与皇军达成停战?
这几个问题让石原莞尔难以回答,支那军夺回平津后,华北便全部落入支那政斧控制,支那军有两个选择,继续进攻满洲,南下攻击江南;从支那的情况看,支那人很可能继续进攻,关东军和华北派遣军共同阻击支那军,这也是石原莞尔的目的。
但石原忽略了苏俄的态度,平津失陷,支那军攻抵满洲边境,如果支持支那人继续进攻的理由,那这个理由同样支持苏军南下,远东苏军势必展开进攻,绝不会坐等支那军攻入满洲。
相反,冈村宁次建议,关东军主力立即出关,与华北派遣军共同作战,在华北平原彻底击败支那军,只有这样才能让蒋介石有所顾忌,才有可能接受帝国的条件,这场战争才有希望。石原莞尔则反问,如果蒋介石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不愿接受帝国的条件呢?冈村宁次没有回答。石原莞尔接着问如果华北派遣军在这次主力决战中失败,帝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冈村宁次能不能承担这个责任?
石原莞尔失望去了满洲国,不过石原的提议却一直在冈村宁次的脑海中萦绕,大城是唯一参加了最后一天会谈的派遣军将领,只有他知道石原的真正来意。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大城在私底下也考虑过俩人的观点,思前想后,他还是难以作出判断:“司令官,卑职无法判断。”
“不用顾忌,这不是在开军事会议。”冈村宁次以为他不赞成自己,只是顾忌自己的身份,不敢直言。
大城苦笑下摇头:“司令官,不是的,我是真无法判断,石原总参谋长和司令官的观点可以说都有很大风险,承担的责任又是这样大,唉,我庆幸自己只是参谋。”
参谋不需要下决定,只是保证决定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向主官报告,并提出建议,只承担很小的责任。
冈村宁次没有点头,也没有回头,良久才叹口气:“你说得对,我和石原君的方案都有危险,石原君的目的是争取时间,为外交解决争取时间,可从德黑兰宣言看,他们是不可能与我们单独缔约的,所以我们只能争取胜利,彻底的胜利。”
冈村宁次将这几天自己的思索在这短短几句话中表露出来了,无论是石原还是他以前,都将希望寄托在外交解决上,可这几天他思索再三,从军事到政治,再到外交,他终于发现,蒋介石是不可能与曰本单独缔约的,开罗宣言和德黑兰宣言已经封杀了这种可能姓。
“有一种情况可能可以迫使蒋介石与我们缔约,”大城忽然开口反驳道:“那就是苏俄占领满洲,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蒋介石或许可能与我们缔约。”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战鼓(十二)
满洲国的首都在新京而不是奉天,新京也就是长春,满洲国首都,关东军司令部都设在这里。冬天的新京是一遍白雪,街面上店铺关得严严实实,这要在南方会被认为没有开门,但这里却绝对不是。
立高之助对满洲很熟悉,战前他在关东军服役达七年之久,在南满和北满都曾干过,那段时间常来新京,对新京很是熟悉。此刻的新京看上去如同往年一样,战争距离这里还很远,这里的居民还听不到枪炮声。与关内最大的不同是,新京被打扫得很干净,没有什么传单,更没有什么暗杀。
关东军司令部的门前一如往常般森严,门口站岗的士兵穿着厚厚的冬装,帽子两边拉下来遮住耳朵,手上带着手套,除了脸不得不露在外面,其他的都被严密的保护起来。可即便如此,一班哨要比关内短一半时间。
立高之助走进关东军司令部大楼就感到一丝异样,楼道上的军官明显比以往多,不时还有悄悄的低语传来,冈村看了看,没有看见熟人,几年时间,关东军司令部的人事变动很大,当初和他一块混的军官要么外调,要么升官了,这一楼的军官大多是少佐以下。
看到立高之助肩上的金星,青年的军官们顿时住嘴,用复杂和不满的目光望着他。立高之助对这种目光已经有些麻木了,这些天他看到的都是这种目光。他在这里已经两周了,还没有与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过,他提出的将关东军主力不少于三十万调往冀东,待支那军进攻平津时,与华北派遣军里应外合,歼灭支那军与北平城外。
这个建议被关东军参谋长笠原幸雄断然拒绝,笠原幸雄认为关东军的力量已经被削弱得非常利害,如果再将主力调到冀东,苏军一旦进攻远东战场和蒙古战场将不可收拾,可立高之助认为,满洲国还有大约五十万部队国防军和守备队,可以将这些部队全部送到一线。
可笠原幸雄告诉他,满洲[***]队只有在有皇军督战的情况才会作战,如果没有皇军督战,这些士兵便会逃跑,在前期蒙古作战中就发生过,两千名苏蒙联军向一万满洲国防军进攻,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满洲国防军就崩溃了。此外如果没有军部的命令,关东军不能擅自入关。
对后一个理由,立高之助嗤之以鼻,从九一八到现在,关东军擅自行动还少了。但笠原幸雄以此为理由,让他也没办法。除了笠原幸雄的拒绝外,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始终没有见他,这说明梅津美治郎也不赞同冈村宁次的建议,看来他这次的使命很可能要失败而归,今天他打算作最后一次努力,争取见到梅津美治郎,说服他。
“立高君。”
立高之助扭头见是关东军副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立高之助转身向秦彦三郎敬礼,然后问:“今天怎么啦?有什么事吗?”
“你不知道?石原来了。”秦彦三郎虽略有些惊讶,也不以为意。
“石原?总长?”立高之助有点意外,秦彦三郎点点头:“走吧,我们一起上去。”
秦彦三郎并不知道立高之助的来意,立高之助的来意是军事机密,只有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笠原幸雄知道。秦彦三郎也没有问他,领头向楼上走去,立高之助跟在他身后,辻政信跟在他身后。
辻政信也参与了与笠原幸雄的会谈,立高之助对他谈不上讨厌,不过也不喜欢,可这次到新京,却明显感到关东军司令部对这家伙的两种不同态度,中下级军官很喜欢他,高级将领却很讨厌他。
在与笠原幸雄的谈判中,辻政信的话很少,谈判结束后,辻政信便一溜烟不见了,回来也没告诉他到底作什么去了。
二楼的情况要比一楼好多了,不过经过办公室门口时,立高之助也注意到,房间内的军官们的神情也有些怪异,关东军司令部大楼有三层楼,梅津美治郎的办公室不在三楼,而是在二楼。
秦彦三郎将立高之助带进自己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便在第一课的旁边,办公室很传统,不大但五脏俱全,立高之助站在那没有动,曰军规则非常严,高军衔没说话,下级军官只能站着,辻政信站在他身后两步。
“立高君,不用拘束,随意吧。”秦彦三郎面带微笑,他对立高之助的印象很好,当年华北派遣军和关东军联手推动对苏作战,关东军出面的便是秦彦三郎。
“谢谢,”立高之助还是按照曰本人的礼节先向秦彦三郎答谢,然后将军大衣脱下,扔在长沙发上,辻政信则老老实实的脱下军大衣,捧在臂弯,坐在另一边,很快秦彦三郎的勤务兵给两人端来茶。
“去给报告笠原参谋长,立高君到了。”秦彦三郎吩咐勤务兵,勤务兵答应后转身出去,同时将门小心的拉上。
秦彦三郎望着立高之助,微微摇头:“立高君,情绪不高呀。”
“高不起来。”立高之助端起茶抿了口:“华北敌情严重,司令官交付的任务没有完成,唉,秦彦君,石原大将来关东军做什么?”
秦彦三郎微微叹口气,走到立高之助的旁边坐下,苦笑下说:“石原君提出了新战略,可内阁不批,只好另寻途径。”
秦彦三郎与国内有联系,对石原的来意很清楚,立高之助眉毛微扬:“哦,石原大将是位值得钦佩的前辈,不知道他的战略是什么?是不是又是放弃江南?”
“有一部分是,”秦彦三郎说:“石原提出,放弃江南,将江南部队和华北部队全部撤到满洲,与支那军在满洲外围决战,一战消灭支那精锐,迫使蒋介石求和。”
“求和?”立高之助一愣,随即看到秦彦三郎的神色,明白这是反话,现在最需要和平的是曰本:“看来冈村司令和石原大将对华北决战的看法基本相同,只是处理方式不同。”
“怎么?冈村司令官也认为华北派遣军应该后撤到满洲?”秦彦三郎有些奇怪了,按照曰军的传统,这中撤退对司令官的影响非常坏,是懦弱,会受到同僚的奚落,严重的话还会上军事法庭。
立高之助摇头,苦笑说:“不是,是关东军主力出击华北,在平津地区与支那军决战。”
秦彦三郎不由傻了,关东军主力出击华北?远东和蒙古不要了?良久才苦笑下:“四十万皇军。六年前,十万皇军可以从北平杀到太原,三十万皇军可以从上海杀到南京,可现在,唉,真是没想到。”
立高之助也沉重的叹口气,辻政信这时开口了:“长官,我认为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固然支那军战斗力上升,但也远没到那种,我认为一个皇军士兵可以抵挡三个支那士兵,如此算下来,华北派遣军与支那军的兵力差距并没有想象的大,关东军可以向华北增援十万兵力,就能弥补兵力差距。”
立高之助心中冷笑两声,曰本军队还在作那种种族美梦,开战之初,认为一个曰军士兵可当作十个支那士兵,那不是因为什么武士道,而是装备的差距,中[***]队装备太差,除了西南出来的几支部队,其余部队,一个师,上万人一次齐射的弹药量还赶不上曰军一个大队。
但经过六年战争,中[***]队,至少华北派遣军面对的中国精锐,在装备上已经超过曰军,此外还拥有空中优势。鄂北会战,山东会战,曰军惨败,这几次会战无不是中[***]队集结了四到五倍的兵力,但在这样的兵力下,曰军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这说明三倍兵力对比根本行不通,最多是一比二,增加十万兵力,也就是六十万对两百万,兵力差距依旧非常大。
但无论立高之助还是秦彦三郎都无意反驳辻政信,秦彦三郎这下明白了笠原幸雄为什么在上次会谈后,那么忧心重重。笠原幸雄在华北担任过参谋长,第二次津浦路会战,他就是参谋长,对中国战场很了解,当知道冈村宁次的计划后,他便明白其中难处。
“十万?”立高之助在心中默默算了下,却露出些许苦笑:“司令官要求二十到三十万万,如果不行,十万或许可以回去了。”
“有没有十万,冈村君都会让你回去的,他怎么会让华北双壁离开呢?”秦彦三郎开了个玩笑,可在心里他却感到为难了,关东军精华早已经抽调一空,被严重削弱,再抽调了十多万部队增援华,远东和蒙古难道就放弃?
“报告,”秦彦三郎的勤务兵进来:“司令官请立高将军到他的办公室去。”
立高之助站起来整整军装,将大衣拿起来,向秦彦三郎告辞,辻政信却穿好大衣,似乎是要出门。俩人沿着有些安静的走廊走向走廊尽头的梅津美治郎的办公室。
梅津美治郎的办公室内不但有笠原幸雄还有石原莞尔,三人成品字坐下,石原居中,梅津美治郎和笠原幸雄分坐左右。
“立高君,进来坐吧。”
没等立高之助敬礼,梅津美治郎便招呼他进去,立高之助按照军中礼仪向三人敬礼,然后才进去坐下,在这种场合,辻政信一般是没有座位的,不过梅津美治郎依旧请他坐下。
“立高君,你来已经两周了,我一直没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答复冈村君的要求。”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战鼓(十三)
梅津美治郎看上很和气,完全没有上位者的,显得文质彬彬,在立高之助的印象中,梅津美治郎是个公开反对军人干政的曰本军人,他极其厌恶曰军中的下克上传统,特别是陆军频繁使用手段倒阁,不过这妨碍在几年前,他纵容关东军下属和华北派遣军联手逼内阁同意发动对苏战争。
“为什么呢?阁下。”立高之助有些不解,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都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回答,这个让他很是不解。
“华北决战态势已成,”梅津美治郎站起来走到旁边的桌上拿起地图,摊开在茶几上,立高之助发现这是张华北地图:“已经查明番号的支那军有一百五十万,北线支那军兵力还不知道,华北派遣军有兵力四十五万左右,如果是卢沟桥事变时的皇军,四十五万兵力也略显不足。
淞沪作战时,皇军投入兵力大约四十万,支那军投入大约八十万精锐,经过六年战争,支那军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大幅提高,相反,皇军的实力却在,”梅津美治郎略微停顿:“很遗憾,我认为在下降,这主要表现在兵员和装备。”
立高之助感觉到,当梅津美治郎说道皇军实力下降时,身后的辻政信情绪略有些波动,不过也就那么一下便过去了。
“我研究过支那将军,”立高之助心中一叹又涌起股自豪,在曰军将领中,研究先生的很多,没有一个曰军将领击败过先生,从松井石根到冈村宁次,到过中国的将领,好像只有东条英机,没有在先生手上败过,那是他在中国的时间短,没有去过南方。先生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曰军将领以击败先生为荣,冈村宁次研究过他,西尾寿造研究过他,板垣征四郎研究过他,没想到远在满洲的梅津美治郎也在研究他。
“从南京到山东会战,我研究了支那将军所有能找到的作战部署,这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但这次他却一反常态,这么早便将全部实力展现出来,其中是什么目的呢?”梅津美治郎沉凝下断然说道:“他是想决战,他希望帝国集中精锐,在华北平原与他决战,他对获得胜利有充分信心。”
“支那军有一百五十万,其中经过整编的支那师团至少有一百二十万,整编过的支那军,与皇军的战斗力相比,二比一,此外,支那将军还有空中优势,这些都是支那将军信心的来源。不过,我认为,他的信心很有道理,在华北决战对支那将军有利。”
立高之助心沉下去了,梅津美治郎的判断与他相同,所以他希望能在华北决战,最好能将关东军一部分,比如说十万,五十五万曰军正好满足先生的胃口。
1...596597598599600...7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