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鳞宝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暮寒君
经祭司提醒,常霄马上想到,这些东瀛杀手飘洋过海肯定没安好心,勾结官府,不知有何图谋。于是问道:“你们从哪里得知这些杀手的讯息?”祭司一笑:“我教自有办法。”常霄思索片刻开言:“既然东瀛的杀手潜入中原,我自然要处理,你们的礼就不收了,上次那一批足够花销的。既然你们有这些人的消息,不妨说明白,我好下手探查。”祭司有意展示一下火毒教的神术,有人托上一个很大的水晶球,祭司全神贯注盯住,半晌之后,神『色』忽然大变,吃惊道:“原来他们的胃口这么大,已经有十余万人分批进入中原。”常霄不以为然,这样看看水晶球怎能知道远处的事?祭司看出常霄不相信,解释道:“水晶球有神秘的魔力,非但可以知道远处的消息,还可以预测未来。”常霄笑道:“既然如此,你就看看我的未来如何。”祭司重新凝神观看,眉头紧锁,半晌开言:“有一场血腥的战斗等着你,还有一个庞大的阴谋伴随着你,你将从高峰跌入低谷。”常霄知道段青霄在算计自己,对祭司的话有几分相信,问道:“我的朋友怎么样?”祭司摇头:“你将失去最贴心的朋友,亲人也有损伤。”常霄始终半信半疑,不以为然,祭司也不坚持,郑重道:“阁下可以先看看东瀛的事准不准,我教准备北上暂避一时。”常霄点头:“既然你们有这样的本事,自当趋吉避凶,东瀛人的事关乎到中原百姓,我一定会处理。”祭司点头:“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告辞。”常霄坚持不收礼,把火毒教的人送走。回到大厅,马上让肿元出去打探一下,带回来的消息实在让常霄感到震惊,果然有大批的东瀛人来到中原,有朝廷官员安排住所,总数确实有十几万之多。常霄深知这些人不怀好意,可是官府为何容留这些人?无论如何也要弄清楚来龙去脉。
这时各方势力自扫门前雪,顾不上其他,等到『摸』清情况,江浙已经大『乱』。这些东瀛人同时发难,烧杀抢掠,荼毒生灵,百姓损伤不计其数,称这些东瀛人为倭寇。官府任用的多半是贪官污吏,遇到危险抢先逃命,当官的逃命驻军自然不起作用,告急的本章如同雪片一般送到京城。可是皇帝正在给皇后做寿,歌舞升平,这么大的事竟然搁置不理。很快倭寇的消息就传遍大江南北,难民数达百万,朝廷不顾百姓死活,常霄可坐不住,首先取出家里的金银财宝,让钟元,钟海尽量安置灾民,自己单人独骑赶奔江浙探查。一路行来,果然灾情严重,倭寇所过之处,只剩下一片狼籍,死尸遍地,几乎所有『妇』人都被强暴。常霄强忍怒火,这些倭寇根本就不是人,连禽兽都不如,就应该斩尽杀绝。前方发现一个小镇,常霄留神观看,发觉这里虽然还有部分居民,却也是人心惶惶,都拿着大包小包向北边走。常霄心里叹息,这些地方官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到了关键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比倭寇还该死。身边带着干粮,在井里取了些水,准备再往前边看看,忽然有一队衙役簇拥着一名官员风风火火跑进镇来,官员年纪不大,朗声道:“倭寇就在后面,大家尽快逃往扬州。”此言一出,居民就更慌了,哭喊成一片。常霄有些纳闷,这个时候竟然还有官员,看来百贪终有一清,终归还是有例外。官员一眼看到常霄,马上就被吸引住,鼎鼎大名的南昆仑当然与众不同。虽然在逃难,官员也不失礼数,近前抱拳:“这位壮士哪里来?”常霄微微点头:“聚龙山,既然倭寇转眼就到,大人还不逃命?”官员正容道:“身为朝廷官员,自当为百姓着想,岂能弃百姓于不顾?百姓都走完本官再走。”常霄知道,这样紧急关头不可能沽名钓誉,这个官员确实是个为民着想的清官。于是笑道:“看来大人福星高照,也是上天蔽护,有我在,多少倭寇也伤不了你。”
虽然事态紧急,可是官员认定常霄不是普通人,仔细打量问道:“壮士有些面熟,是否到过淳化镇?”常霄摇头:“我的足迹遍布天下,记不得许多地名。”官员越看越肯定,问道:“阁下是不是曾经拎着一个很大的包裹?”常霄一愣,这件事不可能被这个官员知道。当下点头:“不错,大人从何得知?”官员一躬到地:“我说看着眼熟,原来是恩公,还记得郑四郎么?”常霄猛然记起,当初一念行善,接济了两个人,郑四郎就是其中一个,于是笑道:“原来是你,换了官服竟然认不出了,士别三日,确实要刮目相看。”郑四郎叹道:“如果不是恩公,小可连祖业都守不住,谈何做官。本来应该大礼参拜,身着官服,代表国家法度,恩公不要见怪。”常霄当然不在意:“细枝末节不必理会,你得了什么官?”郑四郎苦笑:“金华学政,五品衔,乃是最为清苦的衙门。”常霄摇头:“对于你是清水衙门,落到别人手里可是肥缺,应试的举子众多,大有油水可捞。”郑四郎正容道:“举子们寒窗苦读,已经够辛苦的了,怎么忍心在他们身上搜刮?”常霄暗暗点头,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心里有些奇怪,问道:“既然你是学政,根本无权过问其他的事,应该及早逃命才是,为何拖延至今?”郑四郎叹口气:“倭寇作『乱』,还没到金华,知府已经逃走了,各级官员争相逃命,根本不顾百姓死活,我虽然是学政,也是朝廷五品官员,自然不能丢下百姓,可恨知府竟然把所有官军带在身边,我想守城也做不到,只能尽力疏散。”
龙鳞宝刀 第65章 贪官误国
常霄探查倭寇情形,竟然遇到故人,着实出乎意外,两人攀谈,急坏了身边的衙役,倭寇转眼就到,不是谈心的时候。常霄自然不以为意,问道:“这些衙役都是你的属下么?”郑四郎摇头:“哪里,这些差人哪个衙门都有,只不过看我没有逃命,跟在身边,乃是临时凑到一起。”常霄点头:“你尽管放心,有我在谁也无法伤害你。”郑四郎认定,常霄乃是李靖,虬髯客这一类风尘异人,必有非常的本领,满怀信心道:“没有恩公相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情愿把『性』命交到恩公手上。”常霄赞道:“果然有魄力,我们到前面的酒楼喝一杯。”郑四郎虽然是文弱书生,竟然比不少习武者还要豪爽,两人携手走进酒楼。跟随的差役叫苦不迭,郑四郎呵斥道:“如果要逃命尽可离开,本来就不是本官的属下,没有任何约束。”一名差役近前道:“要逃命早就逃了,我们无非是看中大人真心为百姓着想,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既然大人要留下,我们自当跟随,就算死也落个好名声。”常霄点头:“危机关头才能看出人的本『性』,你们放心,苍天有眼,不会让你们这些义士丧命的。”一干差役横了心,一起进入酒楼。这里早已经空无一人,有差役到厨房收拾一些菜肴,常霄与郑四郎在楼上对座,自顾谈笑,根本没把倭寇当回事。倭寇开始作『乱』时,也害怕官军围剿,总是纠集在一起,每一伙至少有万余人。后来发觉官员都带着官军逃命,这些倭寇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分头劫掠,大伙两三千,小伙四五百人。追到这里的是一小股倭寇,因为马匹不足,才耽误了功夫。冲进小镇后,只见四下里静悄悄的没有动静,街上『乱』七八糟,显然是逃难时手忙脚『乱』造成的。这些倭寇连叫晦气,一个个没精打采,这一次注定要空手而归了。路过一个酒楼,楼上竟然有人谈笑,这些倭寇大为奇怪,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仔细一看,竟然有一名官员在饮酒,倭寇大喜,原来只要追上一名官员,就可以得到一大批珍宝,倭寇认为中原的官员都很有身家。却不知晦运当头,遇上了武林顶尖的高手,『性』命只在顷刻间了。
酒楼上两人谈笑自若,根本不把楼下的倭寇放在眼里,差役们横了心,大不了一死,索『性』豁出去了。倭寇看到这个样子反而有些含糊,这样的景象实在不可思议。一名倭寇怪叫一声,挥刀冲上楼,立时有十几人跟随,飞快冲上楼梯,距离桌子还有数步,突然就地栽倒不起。郑四郎以及差役都是心惊胆战,强颜欢笑而已,看到这样场景脸『色』不免发白。常霄吩咐道:“你们几个把这几具尸体搭在一边,回头喂野狗,这些畜生不值得埋葬。”几名差役对视,都觉得不可思议,十几名凶神一般倭寇上得楼来,莫名其妙的栽倒,竟然变成了尸体,实在难以想象。见差役们不相信,常霄笑道:“倭寇也是人,不是什么凶神,就算是凶神,死了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一名差役大着胆子上前试探一下,惊呼道:“真的死了。”其余的差役马上凑过来,果然这十几名倭寇都已经气绝身亡。最为奇怪的是,竟然找不到伤口,差役们大惊之下七手八脚把尸体抬到一边,郑四郎赞叹道:“恩公竟然有这等本领,李靖,虬髯客也不过如此。”常霄一笑:“当初除掉五名东瀛忍者,这些人反应不差,有些独到的地方。我以为这些倭寇也差不多,谁知比普通人强不了多少,死在刀气之下抬举他们了。”一干差役目瞪口呆,将常霄视为神明。有这样的人在,倭寇不足为虑。郑四郎越发肯定自己的眼光,索『性』放开怀抱,举杯劝酒。楼下的倭寇还在等消息,半晌没有动静,楼上还是照旧。众倭寇不由纳闷,十几个人上去,怎么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时常霄已经明白,这些倭寇远不及忍者,比一般人强不了多少,只不过凭借凶狠横行一时,用自己的刀法对付这些人实在有些浪费。可是想到倭寇犯下的累累罪行,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声,咬牙道:“既然这些倭寇丧尽天良,我就把他们送进地府,为死难的乡亲出出气。”郑四郎起身敬酒:“本官代表受难的乡亲父老,敬恩公一杯。”常霄一笑:“昔日关圣温酒斩华雄,传为千古佳话,今日我也效仿一二,将这些禽兽送到鬼门关之后再喝此杯。”郑四郎赞道:“壮哉此言,恭候佳音。”常霄轻飘飘穿窗而出,龙鳞宝刀的威力根本就不是这些倭寇所能抵挡的,郑四郎居高临下,只看到一股旋风卷入倭寇群中,紧接着就是兵刃『乱』飞,首级翻滚,武林绝顶刀客对付这些倭寇结果可想而知,数百倭寇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糊里糊涂死于非命。不到盏茶功夫,常霄已经回到楼上落座,浑身竟然没有一点血迹。众差役目瞪口呆,喝酒的是人还是神?几百条人命,这么快就没了,说出去根本没人信。常霄饮尽杯中酒,微笑道:“今日杀得痛快。”郑四郎施礼道:“如果恩公肯于出面,倭寇不足为虑,不知恩公能否为江浙百姓出头?”常霄沉思片刻,微微摇头:“不是我不想为百姓出气,如果我出面召集武林人,确实可以铲除倭寇,可是立国根本在于百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抵御外敌是官军分内之事,也是朝廷上下官员的职责所在,我不能越俎代庖,何况武林人的规矩是不为官府效力。”郑四郎道:“难道恩公眼睁睁看着江浙百姓被倭寇荼毒?”常霄正容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天子享受天下人供奉,官员养尊处优,理应解民倒悬,遇到大事就百般推托,贪生怕死,凭什么享受百姓的血汗?在我看来,这些人比倭寇还要卑鄙,要杀就先杀那个昏君。”郑四郎心里一惊,凭这个人的本事,除掉皇帝不是什么难事,脑筋一转,连忙岔开话头:“恩公的话也有道理,治国正如医病,再高明的医生也要病人自己努力,不能全靠医『药』。”常霄也是一时的气话,并不是真的要杀皇帝,说说也就罢了,谈到以后的事,常霄道:“倭寇当中有一种专司暗杀的忍者,行刺朝廷大员易如反掌,这件事我来解决。至于倭寇,就要朝廷设法了,选将派兵用不着我多说,还要百姓自己振作,上下一心,倭寇不足为虑。”郑四郎点头:“恩公的话我记住了。”
这里终归不安全,郑四郎要申报朝廷,尽快遣将发兵,解民倒悬,召集差役赶奔扬州,常霄仍然奔南走,探查倭寇的情形。这一次出手只不过是略施惩戒,要解决根本问题,还要靠百姓与朝廷设法,至于忍者的事与江湖有关,可以出面除掉。转了一圈,看来捕捉忍者的行踪并不容易,只凭自己一人实在不好办,可是找谁帮忙倒要费些心思,要查找忍者的行踪,依靠丐帮肯定不行,倭寇所过之处,一向不留活口,丐帮弟子没有什么出『色』的高手,难当此任,应该找一些轻功好手协助。万仙堂也没有这样的人,只有齐士真手里控制着一批,可是自己与齐士真不大对劲,不好找他帮忙。正为难时有人送信,常霄一看,竟然是齐士真相邀,于是欣然赴约,果然是齐士真,见面抱拳:“庄主被尊为南昆仑,成为武林泰斗,在下没有到贺,失礼之至。”常霄还礼道:“齐掌柜何必客气,南昆仑只不过是虚名,我还是我,与从前一样。”齐士真点头:“没有名利之念才能成为武林泰斗,庄主实至名归,佩服。客气话就不说了,倭寇肆虐,我等不能坐视,得知庄主南行我就猜出庄主要对付倭寇,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华夏男儿都不能容忍,我们从前的过节不值一提。”常霄心道:看来齐士真骨子里也是条汉子。事态紧急,常霄马上道:“驱除倭寇是官府的事,武林人不好『插』手,不过那些忍者不是朝廷官员所能对付,我打算除掉这些忍者,就是『摸』不着他们的行踪。”齐士真点头:“我的人一直严密注视这些人,倭寇作『乱』以来,这些人专门负责偷袭,遇到防守坚固的城池就由他们在黑夜偷袭,打开城门,百姓着实吃了不少亏。东瀛人等级分得极为严格,忍者的住所,饮食,衣着都与普通的倭寇大不相同,找倒是好找,不过这些人比野兽感觉还要灵敏,无法靠近。”常霄笑道:“我曾经除掉五名忍者,他们的本事不值一提。”齐士真点头:“能死在南昆仑的龙鳞宝刀之下也算这些忍者的福气。”
有了齐士真协助,一切迎刃而解,很快就『摸』清忍者的住所,只是这些忍者很少聚在一起,要想一网打尽并不容易。而且这些忍者有独特的联系方法,一旦有人出事,马上就会被别人知晓,立刻做出应变的反应,事情有些棘手。齐士真的人颇为精干,做事极为小心,不『露』一点马脚,小心探查。常霄明白,如果不能一网打尽,这些忍者潜伏在中原,必将遗祸无穷。凡事欲速则不达,常霄耐心等待机会,总要将这些忍者一网打尽。这时传来消息,朝廷派遣兵部尚书领兵二十万南下,本来是件好事,可是这位兵部尚书乃是臭名昭著的贪官,战事紧急,他却有意拖延,在各地搜刮金银,全不把江浙百姓当回事。常霄料定,此番出兵,注定劳民伤财,一事无成。朝廷的事与江湖人无关,齐士真传来消息,所有忍者集中到一起,准备偷袭海宁城。常霄马上动身,这个机会不容错过,飞马赶到海宁城下。这里有一名总督守城,数万精兵凭借高大的城墙抵御倭寇,已经僵持数月了。倒不是总督真的为百姓着想,而是海宁城里有一位亲王居住,亲王出了事,总督的脑袋铁定搬家,因此才带领重兵守城。来到城下,城门紧闭,谁也叫不开,常霄准备一番,趁着夜『色』潜伏到城墙脚下。月『色』甚明,四下里鸦雀无声,看到白日倭寇攻城留下的残肢断臂,兵刃旌旗,别有一番感慨。远处出现一股薄雾,常霄知道,这是忍者惯用的伎俩,心道: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不知道这些东瀛人是不是也会到森罗殿听阎王发落。忍者行动极为迅速,更善于伪装,城上的兵士毫无察觉。这些忍者很快渡过护城河,一个托一个,很快就接近城头,常霄心里也有些佩服,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肯定下过苦功。可惜这身本事不曾用在正地方。眼看上面的忍者已经搭上了城头,常霄再不犹豫,月光下淡淡的刀光闪过,爬城的忍者糊里糊涂死于非命。下面看护的人还在纳闷,只觉得冷风吹过,前后脚走进了鬼门关,连死在什么人手里都不知道。
事情办完,常霄再不停留,悄无声息离开,当真是人不知,鬼不觉。与齐士真会合之后齐士真一挑大指:“庄主那一刀没有一丝烟火气,神来之笔,不愧南昆仑的称号。”常霄不以为意:“这些忍者惯会暗杀,这样死法算是抬举他们了。目前要担心的不是倭寇,而是那个兵部尚书,一将无谋,累死千军,这样的贪官死了不可惜,那二十万将士就可怜了。”齐士真劝解道:“江湖人不过问朝廷事,官府的事有他们自己解决,庄主除掉忍者,已经帮了他们很大的忙了。”常霄摇头轻叹,与齐士真隐入夜『色』中。倭寇本来打算等忍者打开城门就一鼓作气冲进去,可是根本没有任何动静,派人打探,才发觉所有忍者都丧命于城墙之下,大惊之余,派人悄悄运回尸身,难免惊疑不定,一向无往不利的忍者竟然全军覆没,实在难以想象。正在商议时有人来报,兵部尚书派人送信,倭寇以为是下战书,叫进来一问,原来是兵部尚书胆小怯战,私下里派人许诺,用四十万两白银作为条件让倭寇退走。倭寇首领得知忍者全军覆没,海宁城又攻不下来,正准备退走,白得四十万两白银何乐而不为?于是满口答应,约好来日假意交锋,诈败退走。连夜准备,次日兵部尚书虚张声势、,带领军兵摇旗呐喊,锣鼓喧天,倭寇根本不与官兵接触,驾船退走。这一下兵部尚书可得意了,上表向朝廷请功,嘉奖军兵,又在当地搜刮一番之后满载回京。刚得到倭寇败退的消息常霄还觉得奇怪,这样的贪官怎敢亲自带兵出阵?后来齐士真送来消息,兵部尚书用四十万两白银买嘱倭寇,常霄怒火中烧,几次想把这个兵部尚书碎尸万断,左思右想还是忍了下来,一品大员牵扯甚广,贸然动手非国家之福。如果派兵封住海口,做好防范,倭寇也不至再来。可是兵部尚书急于请功受赏,把军兵遣回各地,常霄料定,用不了多久,倭寇就会卷土重来。可是朝廷以为大功告成,庆贺一番继续享乐,给江浙拨发的赈灾款项也不太当回事,层层盘剥,落到百姓头上十不存一。百姓被倭寇祸害一场,又被兵部尚书敲骨吸髓,苦楚自不必说。总算逃得『性』命,只能勉强稳住家业再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常霄的判断没错,倭寇贪得无厌,尝到了甜头当然不肯放弃,没过多久就卷土重来,江浙百姓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龙鳞宝刀 第66章 惊人变故
这一次比上一次来的人还要多,下手比上次还要狠毒,江浙百姓的苦难可想而知。常霄本以为朝廷会吸取教训,改派能人前来,谁知还是兵部尚书,说什么上次扫平倭寇,功在家国,正是国之柱石。非但常霄失望,江浙百姓也颇为愤慨,可是圣旨已出,万难更改。兵部尚书仍然打算用金银开路,价码到了八十万两,却不知上次有常霄暗中出手,这一回倭寇来势汹汹,根本不可能罢手。不过倭寇极为狡猾,先答应条件,准备收了银子之后再翻脸。这一大笔钱自然要着落在百姓身上,地方官刮地三尺,百姓切齿痛恨,却也没有办法。两军对垒之时,兵部尚书以为倭寇会像上次一样退却,谁料想倭寇分成几路冲杀过来,兵部尚书慌了手脚,掉头就跑,主帅一跑,军兵自然四散,倭寇取得大胜,乘势侵扰各地,大肆猖狂。常霄的注意力集中在东瀛的忍者身上,这些人几乎没有人『性』,连自己的『性』命也不放在心上,无论如何要铲除干净。有这位武林泰斗,赫赫有名的南昆仑出力,东瀛的忍者根本没发挥作用。不过官军可就惨了,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兵部尚书召集重兵退守扬州,只顾保全自己的『性』命,想办法瞒过这次大败。多亏新科进士中有几名正直的青年,不畏权贵,把兵部尚书大败的事禀明皇帝,皇帝震怒,派人将兵部尚书锁拿进京,另派贤能统帅全军与倭寇决战。常霄没抱多大希望,官员腐败成风,真正有本事的寥寥无几。齐士真送来消息,新来的官员确实有才干,到任数日,挑选出十万精兵,在海宁城下与倭寇决战,倭寇虽然凶狠,却不懂战阵,被官军一战击溃。常霄这才舒口气,有了这个开始,以后就好办了。
倭寇溃败,百姓群起响应,与官军协力破敌,倭寇很快立足不住,狼狈逃回东瀛。战事虽停,可是江浙百姓的苦难还没有结束,房舍无存,家产尽失,连衣食都难以解决。常霄有心拿出所有家产,可是这么多饥民,数目太大。忽然想起尹天雷的师父星河野叟看守的宝藏,这个时候应该是用得上了。于是马上联络尹天雷,这时尹天雷正在火神宫苦练武功,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培养师兄高震的后代。接信之后心里大喜,终于可以完成师父的遗愿了。于是马上请常霄出面取出宝藏。常霄觉得这件事最好让高震出面,可是这个人贪财,见到这么大一宗宝藏难免产生私心。于是请万仙堂帮忙,先放出风去,把李纲丞相藏宝的事公之于众,再把救灾的事晓谕武林,这样一来,谁也不好意思再动歪脑筋。再请出高僧百济大师主持救灾,高震作为看守宝藏多年的高门后人参与其事,万无一失。万俟嵩极为精明,公开宣布,万仙堂拨出一百万两白银捐助江浙百姓,自然得到不少好评。高震得知这件事大为吃惊,父亲明明把宝藏交给自己,哪里还有另一宗宝藏?特意找师弟一问,尹天雷源源本本把经过讲述一遍,高震叹气道:“都怪我不孝,让父亲费了这许多周折,原来父亲把二叔积攒的宝藏给了我。既然如此,师弟索『性』把我藏在镖局的珍宝取出来一并救灾,也算告慰一下父亲在天之灵。”尹天雷大喜,能说出这样的话证明高震确实有了很大转变。百济大师谁都信得过,他来主持救灾最合适不过,有各方协助,事情进展极为顺利。常霄一直不曾公开『露』面,铲除忍者也是在暗中进行,救灾更是隐在幕后,这是李纲丞相的功德,高氏一门的忠贞,自己没必要掠人之美。救灾之后,高震的名声好了许多,江浙百姓感念李纲丞相的功德不已。
眼看事情圆满解决,常霄仍然回到聚龙山庄,摆酒庆贺,钟元笑道:“忙碌多时,我们兄弟倒是得了几分善名,庄主奔波一场,功劳全被别人得了去,想起来总有些不自在。”常霄摇头:“只要事情圆满解决,记在谁的头上并不重要。倭寇的事告一段落,江湖中还是暗流汹涌,不可掉以轻心。你们兄弟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在这里耽误青春。既然我已经成为南昆仑,聚龙山庄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明日提出一笔财宝,你们兄弟成家立业去吧。”两兄弟也有这个意思,常霄被尊为南昆仑,不可能有人上门生事,大丈夫不能总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于是两人点头答应。常霄为人一向忠厚,感叹道:“你们兄弟帮了我不少忙,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会全力协助。”钟海忙道:“庄主哪里话来,我们兄弟在庄主身上学到了很多,庄主对我们的帮助更大。”常霄点头:“令师享誉天下,凭借的不是武功,你们兄弟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后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钟元点头:“庄主所言极是,我兄弟打算在水陆交汇之处建造庄园,做一些买卖,囤积米粮,随时救济困苦百姓,尽量不与江湖人来往。”常霄对钟元的打算颇为赞许,与江湖人打交道劳心费力,还不如专心行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