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破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隐仙者
“不过,一次八景世界的转生,一个伪造出来的‘穿越者’,竟然真的能够突破固有世界的界限,超拔出来,莫非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穿越者’光环?”
虽然与本体自我同体一人,但是自分身出来后,就继承了三凤的所有因果与人格,近乎一个独立个体的杨映雪,还是对自我本体的某些手段感到惊奇!
金须奴自然不是真正的来自其他世界地球的穿越者,蜀山世界与其他世界的地球更是相隔着不知道多少个的多元宇宙,八景幻真之法自然也没有办法跨越这超乎一切想象的距离,转生到其他世界的地球中去。
因此金须奴所转生的地球世界,其实是独孤凤在八景天中开辟的地球,那是由独孤凤记忆中具现而来的世界,是独孤凤曾经带着圣姑伽因参观过的那个世界,因为是以真实的记忆所具现,所以那个世界的真实性与细节完美的自然是超乎想象,就连金须奴这等地仙等级的强者也分辨不出真假。
而且那个世界是由独孤凤的记忆升华而成,带着升华后的强烈印记,平凡中孕育着感动,使得金须奴在十八年的“地球生涯”中不知不觉的被“感动”,以至于回归本体之后,竟然产生了一种类似穿越者的错觉,陷入似梦非梦,似我非我的心灵拷问之中。
“这到底是阴长阳错的巧合呢?还是早有预料的算计?”杨映雪不禁抬起头,望向南方的虚空。天魂超我,地魂自我,命魂本我三大分身虽然同体一人,但是分化之后各有际遇,天魂超我是无极所生,蕴含了独孤凤的一切理想化完美化的人格意识,又与紫府世界天地合一,化身为天道一般的存在,混茫浩大,恍如天意,不可测度。
而地魂主持本体,是独孤凤原本的自我意识,二百年潜修,沿着未知的道路独自开辟道途,修为境界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连命魂化身的杨映雪也难以确定。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理想状态的完美超我,必定强于正常状态的自我意识,而拥有着独孤凤原本所有能力的自我也必然强于只是继承了三凤因果缘分的命魂分身杨映雪。
超我造化,自我自化,本我他化。三我各有其道,本质上并无高下,但是却因起步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修为层次的落差。
杨映雪目视着南方,眸子中倒影出南极光明境天外神山,借助三魂之间的无形联系,看到了她的本体所在。
天外神山山腹深处,大地元磁的南极极点,独孤凤的本体正静坐于云床之上,双手十指虚空环抱,结成混元印诀,肉身僵直,一动不动,宛如一座无比精美的玉雕一般。然而在杨映雪的眸子中,倒影的却不是如玉雕一般的形体,而是一个无数的气机跃动、无穷的灵气线条勾勒出的人形。
她的身体仿佛一个源泉一般,无穷的灵气自虚空中喷涌而出,如同一个巨大的万花筒,紫气浩荡,排空三万余里,将整个南极天外天光明境都笼罩在内。丝丝缕缕,仿佛汇聚了亿万种色彩的光线,自万花筒中喷射而出,汇聚成一道浩浩荡荡的炫光长河,顺着大地两极磁场,直直而下,贯入整个大地磁场循环之中。
由无根之源不断喷薄而出的万花筒光线,与大地磁力线融为一体,仿佛自染色一般,将青白二色的磁力线染成无数断五光十色的抛物线,并沿着南北两极的磁力线循环网络,渐渐的渗入整个大地的地窍地脉之中。
蜀山世界的天地气脉,经纬网络宏大无比,地核深处沉淀的是亿万年积累的太古混元之气,苍穹之上包裹的是亿万年恒常不变的太虚之气,天地之间,风息雷动、气窍吞吐,每一个瞬间都吞吐着难以计量的元气,每一个刹那都有着无以形容的气机跳变。
天地如炉,红尘如练。在如此庞大恢弘的天地之中,独孤凤喷薄而出的元气,刚刚侵染入大地两极磁力线圈,就在无穷的地窍地脉之中兜兜转转,被化去了所有的个人烙印,成为纯粹的天地灵气。
纵然无根之源的力量是无穷无尽,但是其输出的功率却是受限制于独孤凤的法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独孤凤的元气输出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但是她以自身力量侵染天地的速度,却似乎远远跟不上天地清除其个人烙印的速度。
看起来独孤凤似乎是在做无用功,然而,事实会是真的如此吗?
借助分身之间的那一股玄之又玄的无形联系,杨映雪轻而易举的跳过了本体与世界的内外屏障,闯入到那不断吞吐的气海窍穴之中。
沿着跃变的气机、丝丝的灵线不断深入,无限微分。在甚深层次的最低层面,在元气无限微分后介于有无之间的玄妙层面,所能看到的是一片无限灿烂的流光溢彩,一切都没有具体的形状,也没有具体确定存在不存在,仿佛是无垠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又好似随生随灭梦幻泡影。
而随着杨映雪意志的深入与观测,那原本介于有无之间的流光溢彩凝聚,化为无数的符箓种子。那些符箓种子每一粒都代表着独孤凤曾所学的武道剑术,从大唐世界的“心剑神诀”“长生诀”“慈航剑典”“天魔策”……到神兵世界的“天外逍遥篇”“上天下地至尊功”“浑天宝鉴”……以及蜀山世界的“紫青宝录”“紫府秘笈”等等玄门旁门的种种法术一个不缺,全部化为一枚枚不断自旋的符箓种子,围绕着某个虚无不定的核心,自旋自转,若有若无!
“《帝天都篆兜率真敕》,原来如此!”
杨映雪瞬间明白,原来本体已经将太清道法《紫青宝录》中的最后一卷《帝天都篆兜率真敕》参悟完毕,正将其转化为本身所学。
《帝天都篆兜率真敕》是太清道法中最上乘的一卷,是衔接《九天玄经》之后,玄门修证金仙乃至帝君的无上法门。顾名思义,乃是以帝御诸天为最高目标,以仙篆符箓为修行路径,准备登临预备佛陀见习天尊之境的敕书经典。
在玄门修行的概念之中,符箓,是天地之精,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即犹天。是故数与之相参,命与之相连。所以能够布精气、书图像以通神,通灵窍、焕灵光以御气,气通天真,神运自然。
某种意义上说,符箓与独孤凤的意境升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天地间的某种意境异象抽象升华后的产物,只不过落于内心,一个化为了符箓,一个化为了剑意。
一念及此,那无穷无尽的符箓种子顿时化为了一颗颗剑意真种,虚空奔流的剑气长河、擎天立地的巍峨剑山、浩瀚无尽的清光剑海、洗尽铅华的万剑之池……种种剑道意象,演化出天空、大地、山脉、星空、大海等等天地万象,数不尽的剑山、剑海、剑池、剑河、剑冢、剑园、剑林、剑狱在其中碰撞激斗,在不断的毁灭与重生中洗去杂质,淬炼出更加璀璨的锋芒与霜华,精彩与感动。
正所谓一法通,万法明,修行之路走到了某个高度,就有几分殊途同归的意思。符箓是自天地自然中抽象出的精华,是天地之法,自然之理,也是修者的魂灵神意所凝,其中精深奥妙之处,关系到如何将自我意志一切思想见识成就所凝结的真种与外界天地的精华所融合,形成一颗混溶一切的大道真种,是炼虚合道的最关键的一步。
所以无论佛道两家,一切修行到最后,还是要回到符箓中来,无论是佛家的贝叶灵符,还是道家的三清神符,都是这种神通的至高体现。长眉真人之所以被公推为道家千年以来第一人,正是因为他真正参悟透了《帝天都篆兜率真敕》,从甚深境界中摄取天地意志,归纳演绎,从太清神符中演化出独属于自己的都篆真敕——太清先天一气神符。
无尽破碎 第一百四十七章 红尘为网 气海为脉
杨映雪的意念正在甚深境界中遨游,猛然意念一震,一股无形的大力摄来,就将杨映雪的意念拉入一个难以名状的层次之中。没有色彩,没有形状,甚至连具体的线条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随着众生的不断生灭的念头而起伏变幻着,无一刻固定,无一刻长存。
这里正是汇聚了众生所有思想意志记忆过往集合的红尘苦海,杨映雪的意念在无形大力的包若之下,猛然撞破一个虚无的屏障,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之中。
天地翻转,杨映雪的意念看到了另一番的景像。先是轻雨如雾,湿润着田园大地,然后是夕阳晚照,牧歌长笛,炊烟袅袅,隔江渔村,种种安宁幸福、却截然不会同时出现的景象堆叠在一起,诡异之中却带着一种田园牧歌一般的幸福。
杨映雪明白,她所看到的“景象”并非确实的存在,而是这世界芸芸众生中某个不知名的凡人村夫的梦境,梦境荒诞,光怪陆离,又因凡人念头无常,起伏不定,连主人自己也无法把控限制,出现什么奇异的景致都不让人觉得离奇。
随着杨映雪的信念一动,无意识的梦境本能仿佛受到了刺激一般,骤然升起警惕、怀疑、恐惧等等诸般负面情绪,刹那间,原本祥和幸福的田园景致消失不见,无数的荆棘盘绕而起,漆黑的天幕从天而降,幽暗稠密的森林拔地而起,巨毒蛇蝎、沼泽泥潭、雷霆暴雨、危楼火海等等可怕的灾难布满天地,整个世界都充满着一种大祸临头、灾难降临的恐怖气息。
最终在漆黑的色调涂抹完整个天地,恐惧的意味达到最一个阀值的时候,荒诞的梦境陡然崩溃。而杨映雪的意念随着梦境的崩溃而自然弹出,顺着无形力量的牵引,由一个梦境跳转到另一个梦境之中,由一个凡人转移到另一个凡人之上,由一个世界崩坏为另一个世界……
杨映雪的意识仿佛潜入了众生意识网络中的黑客一般,在神念识海之中,如闪电一般的跳跃着,村夫、商贾、书生、才子、富翁、乞丐、高官、囚徒等等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无量的梦境无量的思想组成了一个浩大的咨询海洋,任由杨映雪的意识在其中畅游。
一梦一世界,一念一菩提。红尘苦海之中,自有无穷天地,一点也不比大千世界多元宇宙来的逊色。电光火石之间,杨映雪的意念已经不知道畅游了多少梦境,见识了多少光怪陆离的风景。
在无形的力量的裹挟下,杨映雪的意念猛然超拔,跳出单个梦境的局限,以一种更加宏伟的视角融入整个红尘苦海。如果说汇聚了所有众生意识因缘的万丈红尘是一片大海,那每一个生灵的意识都是一滴海水,单个的意识虽然渺小,但是集腋成裘、积沙成山,亿亿万万的无量众生的意识汇聚,也是会在这万丈红尘无边苦海深处组成一道道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浩荡潜流。
水滴汇聚成源泉,源泉汇聚成溪流,溪流奔涌成长河……红尘苦海中的潜流就像是起自高山大川的大江大河一般,从虚空起源而出,由过去流向未来,沿途汇聚无数的支流,最终河面越来越宽阔,直到奔流无尽,成为一片前不见尽头、后不见起源、滔滔不绝、无涯无解的浩荡海洋。
这浩荡长河是人道洪流,这无尽汪洋是红尘苦海!二者一体两面,几乎不可分割!杨映雪的意念不断下潜,向着长河与汪洋深处下潜,这种下潜并非是具体方向上的概念,而是从虚无缥缈的精神意念层面向着无常变易的元气层面、恒常稳固的物质层面沉降。
由虚无走向真实,由精神走向物质,那种在精神领域汪洋恣肆、自由自在的逍遥之感渐渐褪去,种种有形无形的枷锁相继套上,将杨映雪的意念变得“沉重”起来。
随着不断的下潜与沉降,万丈红尘无边苦海深处弥漫的雾气渐渐也变得沉重起来,由雾气而变得颗粒,由颗粒而变成水滴,由水滴而变成气泡,由气泡而又变成光球……
刹那之间,杨映雪的意识已经深入了一片无数气泡组成的海洋之中,在她的意念扫描之中,可以分明的看到,那一个个气泡之中,或是一块悬浮大大陆,或是一片幽深黑暗的星空,或是一颗支撑起天地的世界树,或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不同于万丈红尘中随声随灭的凡人梦境,这些气泡都是拥有着稳固结构的幻境,每一个气泡都在演化着一个小小的世界。
贯穿于这些气泡之间的,既有红尘苦海中垂落的人道长河的支流,也有元气大海天地气脉的微小支脉,这些无数的细小支流和气脉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气脉网络,贯穿于气泡与气泡之间的间隙。
这种结构让杨映雪十分的眼熟,陡然之间,她忽然想起,这种气脉包裹气泡的结构,与人体的结构是何其的相似呀,如果把那些气泡看成一个个细胞,将那人道长河的细小支流看成神经,将那天地气脉支流看成血管,组合起来不就是人体细胞与神经血脉系统的网络嘛!
一念及此,杨映雪仿佛触动了冥冥中的灵机,陡然穿越时空,来到一处青蒙蒙的空间之中。这片空间空无一物,上下左右都是青蒙蒙的一片,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清。
杨映雪看到这个空间,也不惊奇,只是拍拍手,扬声喊道:“喂喂!你费了这么大劲,带我兜了这么一大圈,就是想让我看你的成就,炫耀你的进度的嘛?”
虚空无声无息,无人回应。只是仿佛为了印证杨映雪的指控一般,一张青玉案几,无声无息的出现在杨映雪身前,紧接着她的脚下也突兀的由虚化实,变成了一片平滑光洁的青玉地面。
地面延伸而去,所到之处,案几、蒲团、墙壁、窗户等等一切相应物事都无中生有,凭空显现,不过片刻,一座小巧精致,带着浓郁的居家风格的竹楼出现在这一片青蒙蒙的天地之中。
不过小竹楼出现之后,还不算完,一片小小的空地,在竹楼之外浮现,青蒙蒙的雾气不断的消去,满地的奇花异草、婆娑起舞的翠绿竹林、蜿蜒盘曲的青石小径、参天合抱的古树林海等等,无数的精致凭空点缀而生,向着远方无限蔓延。
不一会儿功夫,青蒙蒙的空间就彻底消失不见,被一株根须盘虬深入虚空大海,躯干枝叶扶摇云雾气海,伞状树冠撑起无尽星空的大树所取代。
而杨映雪此时所在的小竹楼正处于树冠的枝杈之中,头顶星空,俯瞰云海,十分的逍遥写意。
杨映雪撇了撇嘴巴,很想吐槽一两句,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弄出这一切的也是自己,吐槽自我本体爱现爱炫耀,也就是等于在吐槽自己嘛!
虚空中传来飘渺的乐音,仿佛来自天外一般将人带入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水晶一般天花自虚空中缓缓降落,清幽的异香悄无声息的浮现于天地,一个辉煌的身影在一片七彩神光环绕中显现。
那个身影是独孤凤,不过身形面容却不是这个世界的样子,而是回归到本体独孤凤的容颜。她周身被七彩神光环绕,形体不似生人那么凝固,看起来雾约烟笼,若隐若现,随时变幻,难以捉摸。
独孤凤神色慵懒,好似还没睡醒一般,一双美眸略带迷离的扫过了杨映雪,懒懒的道:“明明是你自己一头撞进来的,可不是我带着你兜圈子。我即要费工夫侵染天地气脉,也要下力气聚拢人道洪流,可都没有你这么悠闲,还有功夫进来闲逛!”
独孤凤的三个分身各有任务,天魂超我要化身天道、主持紫府世界、演化大千,而地魂自我则是要推演功法、侵染蜀山天地,同时还要兼顾本体的修为进境,凝练真符道种,为合体期的天地人大三合做准备工作,是三个分身中任务最繁重艰巨的。唯有作为本我的命魂分身杨映雪,只是分出来承接三凤的因果的,因此十分的清闲自在。
不过无论是超我自我还是本我,都是独孤凤自己的同一个意识,自家和自家吵闹起来,实在有些傻。因此独孤凤说完之后,直接将一些信息共享给杨映雪。
杨映雪顿时明白,自我本体的胃口到底有多大。按照《帝天都篆兜率真敕》所记载的法门修行,求证帝君位业最关键的炼虚合道一步,是要从太虚之中抽象升华出大道真意,凝练出包罗万象、混溶一切的都篆真敕。比如长眉真人的先天一气太清神符,就融汇了元气的阴阳两仪、**乾坤之变,包含了生死、真幻、光暗三大对立统一的先天大道真意,极为了得。
不过独孤凤所要走的造化之路,和蜀山仙道的混元之路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因此在合道这一关卡并不能照搬《帝天都篆兜率真敕》。混元之道由繁至简,由万归一,是逆行逆推之法,所以要将一切都炼入先天一气之中,由气生真符,由气成道体。而造化之道是由简化繁,由一生万,是无中生有升华进化之法,所以要不断的勇猛精进破开枷锁,由有限到无限,由无限到无极。
无尽破碎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万界天图 诸天雏形
正如混元之道真正的难点是形成一个混溶一切、包罗万象的混元道果一样,造化之道难点不在无中生有,不在由一生万,而是打破有限和无限的界限,由有限走向无限,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包含一切可能无穷无尽的多元宇宙。
当然无论是混元还是造化,走到顶点,都是远远超越十星、甚至十一星,足以触摸十二星这个轮回空间已知最高评价的存在。以独孤凤现在的修为,距离这条道路的顶点还有无比遥远的距离,看起来考虑这些似乎有些遥远。
不过正所谓法乎上者得其中,法乎中者得其下。对于独孤凤这等心高气傲、志向远大的剑修来说,她的目标向来都是盯着最高位的,从来没有退而求其次的想法。因此独孤凤在规划她所创造的紫府世界结构的时候,直接就是冲着无尽时空多元宇宙的目标去的。
“果然不愧是我,心思就是大!竟然不想用现成的宇宙模型,而是直接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宇宙模型!”
随着杨映雪的心思跳动,她和独孤凤之间突然出现一团很大的红色迷雾气团,就像她被本体意识拉进红尘之海一路跳转升腾中所看到的一样,那些似雾非雾,介于存在和不存在只间的迷雾不断沉降,由雾气化为云团,又有云团化为颗粒,颗粒不断涨大,又化为无数个漂浮在红尘苦海与气海间隙的气泡。这些气泡大小不一,存在的时间又长又短,但是其内部都是光影流转,倒影着一个个或荒诞、或严肃、或庄严或奇异的小小世界。
很显然,这一团被混沌包裹的迷雾气团中所演绎的一切,就是独孤凤紫府世界的结构模型。与常见的星河宇宙、世界树、晶壁系、三界诸天等等宇宙模型有所不同,独孤凤所创造的宇宙模型十分的怪异。
如果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去,这个世界是由迷雾一般似真似幻的红尘苦海、潮汐一般瞬间涨落跃迁跳变的元气大海,以及无数的星辰星河星云闪烁流淌的星辰大海互相弥散融合,重叠弥补。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装满了泥沙、牛奶、食盐、清水的瓶子一般,悬浊液、乳浊液、电解质、清水之间互相弥散、互相渗透、互相包容,却又泾渭分明。
而在这一片混沌混杂的气团海洋之中,漂浮着无数的气泡光团,它们处于红尘之海、元气之海、星辰大海三者之间,都是经历了迷雾、水滴、颗粒等等进化状态,由红尘之海中虚幻不定的念头梦境不断进化晋升,成为了一个个各有内涵的小世界。它们又被人道洪流和元气脉络所贯穿包裹,从人道文明投影中获取知识和结构,从元气大海中获得力量支持,最终从虚无文明投影碎片走向真实存在的位面世界。
在独孤凤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体系之中,红尘苦海、元气大海、星辰大海分别代表了宇宙的精神、能量、物质三个层面,而贯穿始终的位面进化晋升之路则是造化之道的所有法则具现。
红尘苦海是最虚无飘渺的精神层面,它连接着独孤凤的精神领域和外界亿万众生的意识。在独孤凤的意识统御之下,红尘之海中亿万众生的梦境、幻想、祈愿,过往亿亿万万无人道量众生无数年中所积累的理想、梦想、愿景,以及无量众生对天堂的幻想、对地狱的恐惧、对往生世界的期盼等等人道长河中的一切信息碎片,都成了构建世界的最好素材。
在独孤凤所订立下的法则之中,人道文明的过往历史片段、文明作品中所出现的各种世界,都会在众生无意识的祈愿之中渐渐的沉降,与元气之海结合,在无尽的力量支持之下由虚幻的记忆碎片化为近乎真实的投影世界。
因为投影世界是因为众生的意愿所生,它本能的就会顺着这种因果联系而被从意识层面拉扯向物质层面,而在这不断的降落过程中,投影世界就会因元气的注入而获得稳定实质的存在,因世界的稳定存在而获得稳固的法则和完善的体质,最终在不断的靠近物质界的过程中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位面世界。
而当位面世界突破能量与物质的界限,出现在物质界,化为一个具有完整的星河星系循环的时候,那就代表着一个真正的大千世界的诞生。
这个新出现的大千世界的人道长河同样可以分化出无穷的文明投影世界,再度重演投影世界由虚化实,演化一个新的大千世界的过程。如此大千生大千,彼此循环,无穷衍生,最终诸天化万界,演化出无穷无尽的多元宇宙。
这条道路是独孤凤自身意境升华所成的太真八景之法与战神图录中化生星云的法门融合而成,自然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只是还存在着一个不断缺点的缺点,那就是真正的想将一个紫府世界演化成一个涵盖诸天、包罗三千大千的基本宇宙模型,所需要的时间是以亿年为单位,一点也不比星云形成过程来的逊色。
纵然是以独孤凤现在的修为境界,不需要如初学者一般从最基础的梦境开始,但是也不过是将这个过程从以亿年为单位缩短到以万年为单位罢了。这个成就或许对其他人来说已经是十分惊人的了,但是对独孤凤来说,她在这个世界只有五百年的时光,而且现在已经过去了四百年了,她哪有那个时间等待着紫府世界慢慢进化呀!
因此毫无疑问,独孤凤准备取巧来敢。她将化神期功法的最后一步定位寄神,就是准备重演在神兵世界的故事,以星辰寄神之法融合蜀山世界,成为这个统御星球意识与众生意识的后土之尊,然后再以星球本尊为依托,锚定这个世界的物质层面,最后借助天地人大三元合一之力,反向拉扯紫府世界,一举完成自开天地、造化大千的宏伟事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