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之暴君颜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陷阵都尉
张春华也惊道:“陛下,那颜良残暴不仁,多少投降他的诸侯,都被他残忍的杀害,如今我们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岂能就这么轻易的投降颜贼呢?”
母子二人情绪激动,无论出于畏惧也好,愤恨也罢,显然都不赞同向颜良请降。
看着那激动的母子,一直脸色阴沉的司马懿,忽然间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张春华顿时面露茫然,不解的望着自己狂笑的丈夫。
半晌,司马懿方才收敛了大笑,阴恻刷的冷笑道:“司马家世出名门,朕代表的是天意民心,你们难道真的以为,朕会真的归降颜良那个残暴的匹夫吗。”
一语反问,令那母子三人愕然。
半晌后,张春华的脸上,忽然间闪过一丝惊喜,忙道:“陛下莫非是使了诈降之计,故意迷惑那颜贼不成?”
司马懿微微捋须,笑而不语,显然是默认。
“原来陛下是别有妙计啊,真真是吓死臣妾了。”张春华抚着丰腴的**,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顿了一顿,张春华秀眉暗凝,“陛下虽有诈降妙计,可是颜贼实在势大,单凭我们现在的兵力,只怕想趁其不备,发动夜袭,恐也难有大的收获啊。”
张春华聪明,她一知司马懿使了诈降之计,便以为司马懿想借着归降为掩护,趁机夜袭楚营。
“谁说朕要夜袭敌营了。”司马懿的嘴角,扬起了一抹诡笑。
张春华身形一震,花容间添了几分茫然。
司马懿却捋着胡须,不紧不慢道:“朕当然知道敌贼势大,此番朕施这诈降之计,当然也不是为了夜袭敌营。””
“那……那陛下又有何目的?”张春华秀眉深凝,茫然问道。
“朕让城别走,退往晋北。”
张春身形一震,花容蓦然一变,却是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
他的皇帝丈夫,这是扛不住楚军三十万大军围攻之势,不敢再坚守下去,打算弃城而逃了。
“陛下,晋阳乃**,更是我大晋的心脏,若就这般弃了,只恐……”
“那你说,除了让城别走,朕还有别的办法吗?”
司马懿眉头一沉,厉声质问,把个张春华问得是身形一震,嘴唇微微的蠕动,不知该如何回应。
张春华也很聪明,以她的见识,当然看得清楚眼下的形势。
井陉关已通,楚军粮道通畅,后勤补给已不存在问题,以楚国的实力,就算如当年黎阳一样,把晋阳围个一年半载,也绝没有问题。
莫说一年半载,几个月后,当颜良再度手握火药神物时,这晋阳城只怕顷刻就要陷落。
晋阳的陷落,已是无法挽回的既定事实。
张春华黯然了下来,那般表情显然是不再反对,但却又充满了忧虑。
“可是,咱们若是弃了晋阳,又能避往哪里呢?”张春华茫然的问道。
司马懿抬手望北一指:“朕打算率军避往雁门,北依鲜卑人,南据雁门天险,量那颜贼那奈何不了朕。”
司马懿表面上表现的信心十足,自信满满,但张春华却能听出来,貌似自信的司马懿,底气却有那么点虚。
张春华更知道,雁门等北面诸郡虽然险要,但却是穷乡僻壤,而鲜卑人又忙于内乱,哪里顾不得上来助他们的大晋。
让城别走,退往雁门,对于晋国最好的结局,也只是苟安于一隅,想要再争雄于天下,只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可是,面对着楚国这样强大的对手,能保住那一亩三分地,已经算是奢侈,什么再争天下,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念及于此,张春华也没什么话再说,只能用沉默,来附同了司马懿的决定。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司马懿见说服了自己的妻子,暗松了口气,遂是叮嘱她们母子赶紧去收拾细软,准备随时跟着逃出城去。
张春华也不敢犹豫,赶紧带着两个惊恐的小儿,匆匆的退了下去。
目送着妻儿离去,司马懿一**跌坐在了龙座上,那强撑起来的满脸自信,统统都瓦解一空,所余下来的,只有黯然失落。
“颜贼,你把朕逼成这样,这仇恨,朕早晚有一天会叫你加倍偿还的……”司马懿咬牙切齿,愤愤的发誓。
……
晋阳城外,楚营。
御帐中,诸将林列,神情肃然,一股凛烈的杀机,在大帐中如火涌动。
众将们都知道,今曰天子齐聚他们,必有大事要发生,他们甚至感觉得到,似乎一场决定姓的大战,即将发生。
“昨曰司马懿已派人前来向朕请降了。”颜良环视诸道,淡淡说道。
此言一出,大帐中顿时一片搔动。
有人兴奋,有人惊喜,也有人狐疑。
未等有人开口,颜良又高声道:“朕已识破了司马懿诡计,此贼明为诈降,实则想趁机遁逃,朕召尔等前来,就是要布署尔等,围杀司马懿这条狗贼!”
号令传下,群情振奋,大帐之中顿时闹开了锅。
众将都以一种惊叹的目光望向颜良,叹服于颜良的目光如灼,叹服于他识破了司马懿的歼计。
众将更是热血涌动,战意熊熊如火,皆想在这灭晋的关键一刻中,拔得头筹,立下不世之功。
“诸将听令!”颜良厉声一喝。
众将精神都受,皆躬身听令。
颜良遂发下令箭,命黄忠、张任、徐晃、张绣、朱桓、严颜等诸将,各率一万兵马,但见晋军开城而逃,十路齐发,以围杀出逃的司马懿。
今张辽、赵云的西部军尚未到,颜良麾下只有十余万兵马,若四面下寨包围晋阳,反而容易兵力分散,让司马懿集中四五万的兵马,趁机突破一路,杀出包围圏。
故是颜良并没有下旨围城,而是留了条出路,待司马懿出逃时,便可集中所有兵力,前去堵截围杀。
旨意传下,诸将挟着热血归营,各统本部兵马,随时准备出击。
颜良这连旨意刚下,傍晚时分,司马懿便再度派了使者前来,声称愿意接受颜良新开出的条件,以归降大楚。
原来,颜良为了将计就计,令司马懿误以为自己中了他的计策,便装模作样的跟司马懿讨价还价起来。
司马懿想降位为公,做一方土皇帝,颜良便说自汉以来,称公称王者,皆被视为有不臣之心,颜良一统天下,要超越秦汉,当然不容许再有异姓封王封公。
故此,颜良要司马懿位为侯,方才答应他的请降。
颜良如此认真的跟司马懿谈条件,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自然是一副打算真的接受司马懿求降的样子。
那使者将颜良的条件带回晋阳城,司马懿和贾逵一听,二人都是乐开了花,皆以为颜良中了他们的诈降之计。
不然的话,颜良又怎么会跟他们讨价还价呢?
眼见颜良中计,司马懿当即叫城中兵马暗中集结,待将时间拖至近晚时,才派使者出城前来楚营,声称愿意接受颜良开出的条件,称明曰便派人献上降表,随后就让出晋阳城,退往晋北。
颜良这里已做出了布署,表面上却欣然的接受了司马懿归降,厚赏了使者,并亲自拟下旨意,封司马懿为雁门侯,叫他驻守边疆,为大楚守卫北疆。
使者带着颜良的厚赏,还的那道旨意,欢欢喜喜的回往了晋阳。
皇宫中,司马懿手握着那道圣旨,嘴角微微抽动,阴沉沉的脸上,闪烁着讽刺之意。
半晌,司马懿将手中的圣旨,狠狠的撕了个粉碎。
“颜贼啊颜贼,你可真是狂妄自大,你以为我司马懿,真的会臣服于你这样的卑**寒微出身的匹夫吗,哈哈~~”
说着,司马懿手一扬,满天的碎屑飞上半空。
那身边的贾逵,也是微微而笑,那笑容中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又有一种鄙夷般的讽刺意味。
狂笑半晌,笑声嘎然而止,司马懿目光如电,沉声喝道:“传朕旨意,今夜全军尽出,随朕戏耍颜贼,杀出城去!”(未完待续。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九百四十六章 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夜如泼墨,天地肃杀。
晋阳城一片沉寂,城东数里外,楚营也是一片沉寂。
一切都是那般的平静,但晋楚两军的士卒却知道,今夜注定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不同之处却在于,楚军将士早已跃跃欲试,准备大杀一场,用敌军的人头,来给自己的功劳簿上,再添一笔新功。
而那些晋军士卒,却以为敌人还蒙在鼓里,今晚过后,他们就要顺利的逃出升天,避免当年黎阳汉军困守孤城的那般惨烈结局。
北门城头上,全身披甲的司马懿,黑漆漆的身躯,仿佛一樽雕像一般,驻立已久。
那深陷于头盔中的狼目,远望着城外黑暗的天空,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愤恨、紧张,还有几分惆怅。
今夜就要逃离大晋的国都,避往那偏僻的北地,他日能否于重回晋阳,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时的司马懿,心情不复杂才怪。
“没想到这个颜良这般了得,我还是过于乐观了啊,以为并州这般表里山河之险,竟然都给他突破进来,实在是……”
司马懿心中暗自叹惜,他对颜良除了愤恨之外,更多了几分惊叹与茫然。
他实在想不通,区区一个匹夫,以诡诈残暴之力窃取天下也就罢了,竟还能造出连弩、破城炮、竹纸、火药等诸般神奇之物,简直是不可思议。
“莫非,这姓颜的当真是天神下凡,乃是真命之主不成?”司马懿的脑海中,突然间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不,不可能。他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的贱籍,上天岂会选此卑微之徒为真命之主,要选也该选我司马懿才对。”司马懿猛一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颜贼看似虽横扫天下,但他残暴不仁,必不得人心,国中早晚生乱,那个时候,就是我司马懿杀将回来。替天行道,灭楚兴晋,将天下生灵从颜贼的魔爪之中解救出来的时候了,是的,一定是!”
司马懿说服了自己。那阴恻恻的脸上,重新又涌起了自信与骄傲。
回头再看一眼晋阳城,司马懿更无迟疑,高声喝道:“打开城门,全军出城突围!”
东城一线,早已集结了四万晋军,这已经是司马懿所有的兵力所在。
早在楚军攻陷井陉关时。司马懿就有不好的预感,遂是打前将这些士卒的家属,先迁往了北面数郡,正是因此。这些士卒才会跟着他一块向北逃窜。
城门吱呀呀的大开,一队队轻装的晋军士卒默默出城,保护着文武百官,还有他们的家眷。偷偷摸摸的向北而去。
那一匹白马上,张春华也全副武装。腰悬着一柄短剑,夹杂着御林军中出城。
离城数十步,张春华回眸远望,神色间流转着深深的不舍。
“颜良,你逼得我逃离这繁华的晋阳,避往那偏僻贫瘠之地,我恨你,早晚有一天,我会助我的夫君,重新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你给我等着吧,哼!”
张春华心怀着恨意,眼看着晋阳城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时的她,才暗暗的叹了一声,扭过头来,再无犹豫的向北而行。
……
东城,楚营。
夜色虽深,十余万楚军将士,却是和甲抱刃而眠,一副随时应战的状态。
御帐中,炭火通明,一股似有似无的杀气,在悄然涌动。
周仓、胡车儿、邓艾和姜维等虎卫御林军的亲将们,皆肃立在侧,各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肃然与激动。
高坐于上的颜良,却是一派的闲然,闲饮着小酒,没有丁点的亢奋,似乎天地间的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脚步声忽起,一名御林军士兴冲冲入内,拱手道:“启禀陛下,北面外围斥候传来急报,晋阳北门已大开,数万晋阳深夜出城,望向而去。”
大帐之中,顿时一片的兴奋,左右诸将的眼眸,无不闪烁着亢奋。
颜良却只眼眸微微动了动,点头道:“知道了,传朕旨意,命诸军倾巢而出,去给朕围杀司马懿那狗东西吧。”
颜良的旨意迅速的传下,和衣而睡的将士们,转眼就被紧急集合的鸣锣声叫醒。
精锐将士的本能,使他们很快驱散了困意,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完毕,并进入了战斗状态。
诸营大门尽数,十余万大军倾巢而出,刀甲反射着月色寒光,黑夜之中,如一条条鳞光闪烁的大龙,分十余路,四面八方的向着北门围击而去。
众外军将领都已率军出击,周仓等中军将领,则个个跃跃进欲试,显得有些按捺不住。
毕竟,今晚一战非同凡响,若然功成,就有可能成为灭晋的关键一战。
参与今晚一战的将领们,功劳自不用说,更可以青史留名,供万世垂仰。
如此诱人的收获,这些中军将领们,自然也眼谗不已,也想能夺功建勋。
“子丰,车儿,伯约,你们也中军出战吧。”颜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摆手下令。
周仓等将大喜,纷纷拜谢,兴冲冲的离帐,领着中军杀出营外。
邓艾眼见同僚们都出战了,却独有自己没有被派出去,这下他就有点急了,忙是巴巴的看向颜良。
颜良却似乎视而不见,依旧在自饮小酒。
“父皇,儿臣也请率军出战。”邓艾实在按捺不住,只得拱手请战。
“出战不急,朕有些话要问你。”颜良却把话题扯了开,“艾儿啊,依你看来,司马懿今晚的遁逃,他会选择从哪一方面出逃。”
邓艾一怔,却不知自家父皇,为何在这个时候,忽然问这话。
而且。斥候的回报已经很明显,诸将也被派了出去,这显然司马懿是要从北面逃嘛。
邓艾却不敢不答,想了一想,拱手道:“南面有我十万大军,且诸县皆为我军所据,东面又有父皇亲统十万兵马,司马懿若从这两面突围,甩是自己往枪口上撞。他必定不会从两路突围。”
“至于这晋阳西面,乃是吕梁山脉,虽曲折可往雁门,但却道路艰险难行,司马懿既然以为他的诈降计。已骗到了咱们,那他多半就不会选择从此路突围,所以,儿以为,司马懿必从北面大路出逃。”
邓艾洋洋洒洒一番话,倒也分析的头头是道,颇合情理。
颜良听罢。却只微微一笑,忽然间,他喝道:“邓艾听令。”
“嗯?”邓艾先是一震,旋即忙是躬身上前。“儿臣听令。”
“朕命你率五千龙骑卫,速往晋阳城西吕梁山口,给朕截杀司马懿。”颜良将案几上的令箭抽出,掷于了邓艾。
龙骑卫乃是从诸路骑兵中抽出的精锐。隶属于中军之的御林军,可以说是颜良亲军中。最最精锐的部队。
“儿臣遵命。”邓艾接下了令箭,抬头之时,眼眸中却依旧充满了困惑。
邓艾困惑的是,颜良先前的诸般旨意,分明已判定司马懿会从北面出逃,今却反而要派自己去往西面吕梁山口。
“司马懿此人诡诈多端,生平行事必会留有后路,尽管你所说以及情报表明,司马懿是要从北门出逃,但朕却不可不防。”
颜良道出了他的理由,又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兵贵出奇,艾儿呀,你难道你忘了当初你偷渡阴平之功了吗?”
兵贵出奇!
一语点醒,邓艾身形一震,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显然,这聪慧的绝顶少年之将,凭借着他的聪明的头脑,立时就明白了颜良的用意。
司马懿奸诈,非可以常人的心思度之,为确保万全之策,必须以出奇的心思,猜测司马懿的路数。
“儿臣明白了。”邓艾拱手一拜,带着兴奋告辞而去。
诸路兵马,皆已派出,十万兵马倾军而出,御营之中,此刻只余下了颜良坐镇。
身为大楚帝王,坐拥天下,治千万之民,统百万将士……
以颜良现在的身份,对付任何一个男人,都不需要颜良亲自出手。
此时的颜良,大可枕坐高台,笑看风起云动,指点天下。
负手立于帐门,远望着漆漆夜色,倾听着种种充满阳刚的声响,颜良巍然如山,浑身上上都充盈着自信。
……
十余里外,四万晋军正在夜中匆匆而行。
虽有夜色掩护,但晋军却不敢行路太急,以免形成大动静,惊动了楚军。
十几万楚军若被惊动,发狂的追杀前来,后果可是不堪想象的。
毕竟,晋军中不光是士卒,还有大批无法参加的文官,以及他们的家眷,这些人都如定时炸弹一样,一旦楚军追来,马上就会爆炸。
张春华坐胯着战马,行走在队伍的中后方,身边跟着的是司马师和司马昭。
她对于司马懿的这种安排,相当的不解,以她所处的这个位置,一旦楚军从后追来,岂非陷入危境?
正自不安时,数骑策马而来,为首者,正是丞相贾逵。
“皇后娘娘,天子有命,请速速带两位皇子随臣来吧。”贾逵压低声音道。
“贾丞相要带我们去哪里?”张春华狐疑道。
贾逵移身近前,将声音压力得更低,小声道:“陛下只恐颜贼会识破我们的诈降计,为保万全,已决定半路改变路线,率一部分人马由西面吕梁道而行,眼下陛下已在数里外,请娘娘也速随臣走吧。”
听得此言,张春华花容顿是惊变。
(未完待续)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九百四十七章 颜良,真乃真命之主吗?
先前时,司马懿明明告诉张春华,他要集中全部的兵力,从北面突围。
张春华也深信不疑,抱定了心思,拼死也要追随司马懿,由北门杀出一条血路来。
可眼下,大军出城已数里,司马懿却突然改变主意,要改向西面吕梁口出逃。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如何能不叫张春华感到惊讶。
“吕梁口路险难行,陛下真的要改由那里突围吗?”张春华惊奇的问道。
贾逵微微点头,笑道:“正是因为吕梁口难行,颜良才会想象不到,陛下才更加要从那里突围。”
张春华恍然大悟,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司马懿从开始时,就打定主意从吕梁口突围,对外却宣称由于北门出逃,就连自己这个妻子,都一直瞒着,直到最后时刻才告知。
司马懿的心机城府,果然是深沉之极,叫人无从琢磨。
张春华不敢再多问,遂是跟了贾逵,在几百精骑的护送下,带着两个儿子脱离了大部队,改向西面而去。
因为张春华位于队伍的后方,他的离去并未引起大部队的注意,那几万军士百官以及家眷们,根本没有觉察,他们的皇帝和皇后,已经脱离了他们。
一路疾行,方奔出数里,蓦的听到北面方向,杀声一时大作,隐约千军万马的追兵杀至,一场惨烈的厮杀正在发生。
“颜良果然奸诈,识破了我们的诈降计。”贾逵眉头暗皱,感叹道。
张春华也是心有余悸,便想亏得她及时的离开大部队,不然的话这下给楚军追到,乱军之中性命必当休矣。
感叹过后。贾逵的嘴角又扬起一抹冷笑:“颜贼纵使鬼谋多诈,可惜陛下毕竟技高一筹,让颜贼终究还是扑了个空。”
贾逵一时间阴谋得逞,便以为司马懿压倒了颜良的智谋,全然忘了当初之时,司马懿是如此被颜良屡战屡败。
“可是,咱们这一走,那几万军民岂非……”张春华一脸忧虑,微张着嘴巴凝望着东面。
“没有那些人吸引楚军。陛下和娘娘又如何能顺利的避往雁门呢,那些人都是为了大晋社稷牺牲,他们是死得其所。”贾逵叹息道,脸上却毫无丁点恻隐之意。
张春花丰腴的娇躯一震,贝齿暗暗咬向嘴唇。似乎不敢相信,司马懿竟如那刘备一样,依靠牺牲自己人,来达到自己逃升的目的。
“那些牺牲人大多是贱卒贱民,母皇何必为他们同情,咱们赶紧去追上父皇吧。”司马师却颇为不屑,言语中对那些牺牲的军民。一副轻视的态度。
张春华微微叹了一息,驱散心中的那些不快,随着贾逵继续向西面疾行。
北面处,一场激烈的厮杀。确实正在进行。
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场屠杀。
十余万楚军追杀而至,滚滚的兵潮,浩浩荡荡的撞向惊恐的晋军中。
铁蹄将他们辗压。刀枪将他们斩落,一面面将旗如风飞舞。所过之处,将几万晋军轻易撕碎,杀得鬼哭狼嚎,尸横遍野。
黄忠、徐晃、张任、姜维等诸将,皆率着兵马,疯狂的收割着人头,不断的刷新着自己的功劳册,为自己赚取着增封的食邑。
大楚皇帝颜良,赏罚分明,一颗人头就是一份赏赐,谁又会嫌自己的钱多呢。
天下一统,就是息兵偃旗之时,也是他们这些武将们从战马上下来,坐享半生厮杀赚来的荣华富贵之日,诸将们都想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时光,挣得更多的财富和土地。
诸将们杀红了眼,狂杀着,搜寻着司马懿的所在,若是能斩了晋国的皇帝,甚至生擒,如此巨大的功劳,搏个县侯,世代荣受皇恩自不在话下。
如此巨大的利益催动下,人人奋勇,大楚的将士们不用鼓励,一个个都杀到几近疯狂。
楚军虽在北门一带大胜,杀到血流成河,但诸将们却不知,司马懿早已抢先一步,带着他的老婆孩子,抛下了大部队,向着吕梁口逃遁而去。
1...400401402403404...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