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周氏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朝盖
轻纱珠蔓下。气氛再次变的旖旎起来,很快就开始波翻浪涌。
(被警告了,故此处省略之)
这个冬天难得地平静。
隆冬来临后。中原。河北,关凉地区的各路军阀都纷纷偃旗息鼓,休兵罢战,连年鏖战不休,士兵们早已经厌烦了战争,实在没力气再打仗了。
更要命的是,连年征战下来,治下的百姓早已经不堪负重,几无余粮过冬。
军阀们就算想加征赋税,也实在无粮可征。
特别是混乱的关凉地区,各路军阀大肆征发壮丁,导致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农业生产一荒再荒,无数百姓掘草而死,几乎快到了骨肉而嗜的地步,饿毙者不可计数。
相比中原、关凉、河北地区,荆州在这些地方的百姓眼里,都快赶得上世外桃园了。
荆州这些年除了周坚统一荆州时的几场战争,再没有其他大的战事发生,而且周坚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行仁政,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到现在,荆州已经很有再有百姓饿死了。
至少这一年里,周坚还没有听到自己的治下还有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荒野的。
军队的整编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加紧操练。
除去各郡必要的留守之兵,周坚共整编出六万机动大军,步军五万,骑兵一万,是周坚用以对外征讨最精锐的军队,驻扎在襄阳北郊大营。
除此之外,零陵、长沙、桂阳、武陵、南郡、江夏六郡各有三千郡兵,南阳是荆州北方门户,驻守了八千大军,乌林港水军大寨则有两万水军,分由蒋钦、周泰统领。
岁除过后,天气渐渐转暖。
袁术第一忍不住跳了出来,再次对豫章用兵,打破了天下短暂的平静。
二月初,盘踞在洛阳一带的郭汜军中粮尽,治下百姓十室九空,派麾下大将张济出虎牢关劫掠陈留、颍川一带,中原大地再次掀起了烽火。
曹操、袁绍无力对外用兵,还在积极治理内政,发展民生。
荆州局势平静无波,周坚正在抓紧时间操练军队,治下百姓亦在迅速恢复元气。
刺史府大堂。
周坚过完年后,第一次召集麾下一众心腹文武进行军议。
眼下荆州无战事发身,周边近邻们或发展内政,或对外用兵,无暇理会周坚,因此各郡太守也全都赶了过来。
戏昌在周坚下首入座,眼看堂下众文武神色轻松,三三两两正在交头接耳,周坚也面色轻松,似乎心情不错,就忍不住微笑道:“主公新婚燕耳,气色不错嘛!”
堂下众人就轻笑了起来,却没有人敢大声笑,也没人敢附合。
要说这些谋臣武将里面,也就戏昌这家伙敢对周坚戏言几句,从来不惧君威,其余即便是周晖这位宗族第一号人物,也不敢拿周坚开刷。
“还好、还好!”
周坚呵呵笑了几声,难得地没有威胁戏昌,环视众人说道:“去岁我军休养生息,没有参与关凉、中原、河北的混战,收获很不错,子柔,你先说说。”
蒯良也不谦让,当下道:“荆州这几年并无大的战事发生,底子本来就极厚,自主公入主荆州以来,广开仁政,兴修水渠,前岁又鼓励百姓垦荒屯田,新得田五万顷。去岁春秋二季小麦、水稻皆大获丰收,共得粮七十余万石,足够十万大军两年所需。这还是主公一再减免赋税后的数字,否则只是去岁两季税粮,就能再翻个几倍。”
周坚当即挥挥手,“暂时就这样吧,只要百姓的粮食多的吃不完,本将军的军队自然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百姓是根本,只要诸位能善待百姓,百姓自然会回报给我军源源不断地钱粮物资,赋税至少三年内不能增加,先让百姓恢复了元气再说。”
蒯良点点头,继续道:“七十万石军粮,其中五十万石作应急之用,遇到天灾**时要赈济百姓,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动。其余二十万石,可为军粮,对外用兵的话,可供主公六万大军一年之用,不过若是安置流民,抚恤阵亡将士的话就要另算了。”
周坚揉了揉眉头,“才一年的军粮,还是太少啊!”
蒯良张了张嘴巴,没有说什么。
凭心而论,现在荆州的局面已经很好了,百姓能吃饱穿暖不说,还有余粮支持周坚的六万大军对外出征,已经算是各种军阀中情况最好的了。
郭汜、李傕等西凉军阀就不说了,连军粮都没有,还得出兵去抢。
就是正在积极治理内政的曹操、袁绍等人,现在也都拮据的不行,别说存粮,连隔月的军粮都没有,还在靠当地的士族豪强接济。
扬州更不用说,原本富庶的千里沃土,早就被袁术横征的民不聊生,每况逾下。
豫州虽然是大州,但一来黄巾之乱时受创比荆州要重的多,二来汝南这个豫州的第一大郡被袁术控制,刘表虽然坐上了豫州刺史的位子,但日子也并不好过。
况且豫州四战之地,周边各个如狼似虎,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发展内政。
唯一能够和荆州一较长短的,也就只有富庶的徐州了。
不过徐州虽然富庶,但富的只是士族豪强,如果论百姓的富足程度,也依旧远远比不上荆州,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如此重视百姓,善待百姓的,天下也仅只周坚一人。
周坚很快就反应过来,这话有点打击众人的积极性,当时就话风一转道:“虽然可供调用的军粮少了点,但荆州眼下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全赖诸位之功。”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脸上有了笑容。
蒯良也有些红光满面,显然对荆州眼下的局面十分满意,继续说道:“去岁钱粮赋税南阳一郡占了三成有余,其余六郡占了不到四成。南阳现在是荆州的第一大粮仓,这还要多亏了子安兄励精图治,子安兄功不可没呐!”
周晖微笑道:“大人过誉了,在下愧不敢当。”
周坚却重重点头,道:“子安的确功不可没,南阳能有今日之盛况,可以说全是子安的功劳。不过南阳有口近两百万,这几年又安置了大量中原、关凉逃难过来的流民,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只要不起兵灾,有这样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
蒯良道:“除了南阳,南郡和长沙征收到的税粮次之,零陵、桂阳再次。江夏、武陵二郡百姓正在恢复,预计明年才能征收到税粮。”
周坚就看向周焕和周济,“二位兄长还需多加努力呐!”
周焕、周济哥俩面色微红,连忙表态,“主公放心,今年秋粮定会有盈余。”
周坚点点头,道:“江夏、武陵二郡本就人口最少,又安置了大量流民,的确需要赈济大量的钱粮。今年就算了,只要能自给自足就行。”(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232章 大兴武风
蒯良又道:“去岁各郡百姓已经开始养起了鸡鸭猪兔等家禽,按照主公定的律令,官府并未向百姓征收多余的杂税,已然取信于民。如今百姓热情高好,都在争相圈养家畜。不过数量十分有限,就算官府出钱购买,也买不到多少。”
周坚点点头,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也得三五年才能见成效。
不过只要开了一个好头,总是会有成果的。
这就好比种下一株果树,只天细心浇灌,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急不来的。
接下来,各郡太守也说了下各郡的情况,大体来说都还不错,各方面都走上了正轨。
唯一有点不太安稳的是居住在桂阳、零陵一带山区的山越民不太安稳,时常和聚众袭扰郡县官府,或许是为了反抗汉人的盘剥压迫,也或许是民族仇恨累积的结果。
特别是武陵境内的五溪蛮,更是时不是的聚众攻打城郭,让地方官员十分头疼。
周坚略作思忖,当时便道:“荆州境内的山越民只是些分散的小部落,最多也不过上万人而已,不足为虑。划出一块地盘,让这些山越民去耕种为生,以后官府对待这些山越民要一视同仁,不要再刻意盘剥,想来山越民应该不会再反,没问题吧?”
说着目光就看向了桂阳太守韩玄和零陵太守张羡。
“这……”
二人犹豫了下,张羡道:“主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怕是不妥呐!”
“能有什么不妥。”
周坚大手一挥,道:“教化不行,再诛其心震慑便可。要是山越民反叛,只需将其威高德隆者,仇恨汉人者尽数诛绝即可。剩下的普通百姓如果有安生的日子过,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造反,实在不行,就尽征其壮丁从军。”
“下官遵命。”
张羡、韩玄无奈。只得拱手应命。心里琢磨怎么才能解决好山越民的问题。
周坚又看向周济,“子和,五溪蛮最近可有动静?”
周济答道:“没有什么大动作,偶尔越界劫掠一下。但规模并不大。”
周坚就有些皱眉头。“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这些五溪蛮时不是的跑出来劫掠我汉人百姓,长此以往,百姓会认为官府无能。得想个办法解决。”
周济道:“不若干脆出兵踏平五溪蛮,永除后患。”
戏昌道:“子和兄有所不知,眼下荆州正在休养生息,实不益妄动刀兵呐!况且五溪蛮不同于山越民,足有数十万众,全民皆兵,而且居于深山险林,若欲讨平五溪蛮,只要也得出动两万大军才行。刀兵一起,我军一年来休养生息积下的钱粮怕是就付之一炬了。”
周济默然无语,这个他当然知道。
更知道戏昌还有话没有说出来,明春周坚就要对益州用兵,这个时候实在不是收拾五溪蛮的时候,只是因为今天人多嘴杂,戏昌才没有说出来。
周坚却想到了一件更加要昆的事,敲着桌案缓缓道:“国无威,则民无力。荆襄之士虽多才俊,但民风不及西凉、幽州等彪悍之地。百姓积若,非人力为之,我军纵然再如何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也无法像西凉军那样悍勇善战。甚至南人在面对北人时,从心里就有一种本能的懦怯,不及北人悍勇,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
众人都有些哑然,这个问题他们或许能意识到,但从来都没有去想过。
这是地域的问题,不是人能解决的,就算荆襄之地的人知道,也从来不会刻意去想。
徐庶观望了半天,终于开声道:“西凉、幽并皆苦寒之地,民风彪悍乃地域形成,非人力所能改变。主公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唯有设法大兴武风,或可改变现状。”
周坚欣然道:“本将军也正有此事,可张榜告示全州百姓,在襄阳大摆擂台,凡习武之人皆可登台较技,不论贫民士人均可报名,胜出者重重有赏。”
戏昌道:“这样一来,怕是不好区分,可设骑射与步战二类,以此区分。不过样的大事只在襄阳举行,怕是不好操办,可先在各郡举行,然后每郡选拔十人到襄阳比试。胜出者可许以钱粮赏赐,军中官职,甚至爵禄,如此一来,治下百姓自然争相习武,大兴武风。”
周晖补充道:“军师所言极是,在本郡比试中胜出者,也可给予钱银赏赐,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激励士人百姓参加选拔的积极性,而且到襄阳参加最终选拔之人,往来费用皆由各郡郡府承担,这样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周坚连连点头,又看向其他人,道:“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说错了也没关系。”
蒯良、蒯越、周晖、徐庶等人都纷纷发言,对一些周坚没考虑到的细节进行实充。
周坚听了半晌,这才拍案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下,就按志才所言,以后武会要形成制度,每年举办一次,但凡本将军治下之民,不分高低贵贱,皆可报名参加,只要能通过郡府选拔,到襄阳参加会武的,都给奖励,除了田产赏钱,还有爵位,前十名重赏,可入军中担任底层军校,时间定在每年腊月十五。这才刚过年,今年的会武不用等到岁终,可以补上一次,就在下个月举行,各位回去后抓紧准备,到腊月继续举办。”
众人齐声应诺。
周坚又看向各郡太守,沉声道:“此会武乃革弊利兴之大事,关乎到荆襄之民能否形成尚武之风,干系重大,各位务必要办好此事,不得徇私舞弊,设置门槛,只要办好此事便是大功一件,反之则罪加一等,明白否?”
“下官明白。”
诸人齐声应诺。
周坚‘嗯’了声,又看向一众武将,问道:“兵卒操缗的如何了?”
蒋钦第一个答道:“两万水军操练日久,但尚未经一战。”
周泰没有来襄阳,在赤壁水军大寨坐镇。
韩琼也道:“七千骑兵也操练的差不多了,只是未经战阵。”
许褚、周武、黄忠、周胜、李起、李严等人也先后说了军队操练情况。
除却一万骑兵,五万步军已经全部整编训练完成,全部统一了兵器装备。五万大军全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整编训练还算顺利,没费什么事。
另外还有五万屯田兵分散在各郡屯田,农闲时进行操练。
就目前来说,六万机动大军,足够应付各种突发的战事。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分散在各郡的屯田兵也可随时征召。至于兵器铠甲,这两年襄阳的武库中已经积存了不少,再武装个三万大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周坚听完军队操练情况,又看向陈良,问道:“锦帆贼呢,最近可有动静?”
陈良咧了咧牙,一些悔气,显然对锦帆贼积怨颇深,答道:“暂时没什么动静,这伙该死的贼寇行踪无定,有时一月劫掠两三次,有时数月都不出来劫掠。”
周坚喟然道:“这伙锦帆贼不简单呐,区区数百水贼,竟能让官军束手无束,本将军还真想见见这个甘宁,如此人才若能招降,便尽量招为己用。”
陈良脸色糗到极点,暗暗咬牙。
堂下诸将也多有不忿,存了较劲的心思。
周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只是笑而不语,眼看再无他事,当即宣布军议结束。
回到后院,蔡琰正在指挥着一众仆佣打扫庭院,修花剪枝。
不远处的一株梧桐树下,乔家小姐妹正在抚琴,有清脆的音符在院中飘荡。
蔡琰与大多数女子不同,不善女红之类的活计,只对经史子籍和乐曲有兴趣,只是过门后无人作伴,周坚也时常忙于军务,只好三天两将乔家小姐妹接到府中作伴。
“夫君回来了!”
看到周坚进门,蔡琰连忙迎了上来。
其余几个妾室也连忙出迎,一时香风阵阵,五色皆迷。
这时乔家姐妹也停下抚琴,踩着小步子上前福了福,齐声道:“民女见过将军。”
“快免了。”
周坚上前一手一个拉起乔家小姐俩,笑眯眯地道:“佳佳和莹莹怎么生分了,是不是乔公给你们说了什么?以后还是喊我周坚大哥吧!”
小姐俩小脸蛋红扑扑的,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轻轻蹙着小眉头不说话。
蔡琰则望了旁边的蔡芬一眼,没有说话。
周坚察觉到了什么,但没说什么,走到野葡萄架下的软椅上躺下,往后一靠,又拉着蔡琰坐到他身边,问道:“怎么样,有动静了吗?”
蔡琰娇面微红,赧然不语。
过门三个月了,蔡琰已经有了身孕,怀上了周坚骨血。
周坚呵呵傻笑了几声,道:“有了身子了,以后就别再操劳了,这内府的琐事青妍打量的就不错,可以让青妍多替你分担些嘛!”
青妍立在旁边,轻声道:“为姐姐分忧,乃妾身分内之事。”
蔡纷也忙表态,“妾身也愿为姐姐分忧。”
只有樊香面色平静,什么也没说。(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233章 武试
虎牙山下有一小镇,名曰王口镇。
镇上有一家小酒馆,生意十分火爆,附近的渔民有事没事,都喜欢来喝了两杯。
午后,天气渐渐阴了下来,酒馆里的酒客也先后散去,渐渐冷清了下来。
不过,在酒馆靠窗的两张旧子上,还坐了十几个渔家汉子,明显是一伙人。
这些汉子虽然只是饮酒,并没有惹事,然而附近却空荡荡的,没有人敢坐,进出的酒客都会忍不住向那边望上几眼,远远地绕开,好像这伙人是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而这伙渔家汉子也浑不在意,自顾自的大吃大喝,旁若无人。
店小二也离的远远的,不敢往跟前靠,除非这伙渔家汉子吆喝,才会抖抖索索地上去给添酒布菜,完了就会立刻躲的远远的,总感觉这些家伙不是什么善类。
此刻,这伙渔家汉子正围着一个二十多岁,面庞黎黑的汉子小声说话。
“当家的,最近官军盯的紧,不会出什么事吧?”
有渔家汉子小声问那面目黎黑的黑汉子。
黑汉子瞥了他一眼,反问道:“能出什么事?”
汉子抓抓了头,嘿嘿笑了几声,说道:“上次不是被官军盯上了吗,虽然弟兄们将那伙官军的船凿沉了,但这次官军肯定不会这么傻了。”
旁边有人不屑地道:“一群软蛋而已,怕什么!”
黑汉子则重重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时,酒馆外面又一个渔家汉子奔了进来,匆匆瞥了一眼,就往这边走了过来。
“三儿回来了。”
有汉子说了一句。
黑注子看向进来的渔家汉子,问道:“三子,有什么发现?”
精瘦精瘦的三子凑到近前,先抓起桌子上的酒碗仰起脖子喝了一大口,然后才俯下身来嘿了一声,道:“当家的,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黑汉子顿时眉头一跳。问道:“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子变戏法般地从怀里摸出一张官府的告示。递给黑汉子,嘿嘿笑道:“诺,我从一个亭子里弄到的,有趣。真他妈的有趣。”
黑汉子摊开告示看了几眼。也有些惊讶。“官府这是要干什么?”
“当家的,啥好事情?”
有汉子好奇地问道。
“自己看去。”
黑汉子随手将告示扔了过去。
旁边的汉子急忙伸手接住,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急的直抓头,“这上面写的啥,小人不认识啊,当家的快给大伙说说,官府这是要干什么?”
三子念过几天书,识几个字,就给大伙解释,“嘿,官府要搞什么比武大赛,只要赢了就有钱拿,还能做官封爵,他妈的有这么好的事,我咋没听说过。”
“真的假的?”
一伙人大感新奇,立刻就议论纷纷起来。
有人给黑汉子建议,“当家的,弟兄们别的本事没有,杀人个个拿手,要不,弟兄们全都去报名吧,只要赢了,还有钱拿,这么好的事,上哪去找。”
黑汉子骂道:“放你娘的臭屁,你以为官府的那伙人都和你一样傻啊?就你,要敢跑出去露面,明儿就被抓住剁了。别忘了,我们可是正被官府通缉。”
有汉子嘿嘿笑道:“这个好办,只要我们换个名儿不就行了,谁认得我们。而且,其他人都不去,只要当家的一个人去就行了,肯定能抢个第一回来。第一啊,妈的,不但有赏银千两,还有良田百亩,还给爵位,当家的,你就去吧,一千两银子和百亩地啊!”
“就是就是,当家的你就去吧!”
众人立刻纷纷鼓躁起来,极力怂恿黑汉子。
“等老子想想。”
黑汉子也有些意动,一来那千两银子的赏赐太过诱人,二来这种事情古来未有,实在太过稀奇,黑汉子对自己的武艺极为自负,也想去开开眼界。
至于那百亩良田和爵位的赏赐,大伙干的是打家劫舍的买卖,要来也无用。
有汉子极力道:“这还有啥好考虑的,当家的你就去看看吧,只要改个名字,再把头发胡子拾掇拾掇,保准没人能认得出来。”
黑汉子略微考虑了,就一拍桌子,说,“好,老子就去瞧瞧!”
四月末。
周坚治下的第一次全民会武最终赛终于在襄阳北郊的校场上正式举办。
虽然各郡太守回去后极力组织选拔,但在这个通讯和交通十分落后的年代,想要举办这样的大事,根本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足足用了两个多月,才选拔出十名人选。
为了防止各地方官员将亲族子侄塞进来滥竽充数,周坚还专门派了军中将校,前往各郡监督,确保这次会武能举办的圆满成功,借此调动荆襄百姓习武强身的积极性。
清晨,朝阳初生,普照万物。
襄阳北郊的大校场上人山人海,四周搭起了一座座高台,远近的商贾豪绅、士族名流都闻讯前来观看,周坚麾下的一众心腹文武和军中校尉以上军官更是全数到齐。
外围则有周坚的两千亲兵维持秩序,震慑某些自由散漫惯了的人士。
北面的高台上人比较好,只设了数十张坐席。
最中间一张宽大的席位上,周坚踞中而坐,戏昌、蒯越、蒯良、周晖、许褚、黄忠等心腹文武则分坐两旁,个个精神焕发,只待武试开始。
武试开始前,周坚笑喟各郡太守道:“武试中成绩最好的赐爵左庶长,宗族子弟可三人爵升一级;成绩最差的爵降一级,罚俸一年。”
张羡、韩玄、黄承彦、范康等人脸脸相觑,心思立刻活络了起来。
虽然对降爵有点难以接受,不过是个武试而已,就要降爵,这算什么事。但是只要成绩最好的话,就能直接赐爵左庶长,这绝对是非常重的赏赐了。
1...9495969798...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