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鉴定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小青蛇
“多年积累的结果,你不是总问过,为什么能够与外面自由连通,在外面,没有钱,是什么事情都办不到的,而且我还需要更的钱,所以我参与了投资,拿着这些钱四处打通关节,你以为,我们为什么可以从海关的那里自由进出?钱,都是钱!”九爷越说越激动了,这一刻,他好像不是被病魔缠身的老人了。
“可是房子和车呢,在外面,您根本用不上,没有机会!”老三突然停了嘴,九爷每年都有一个月不在岛上,难道说,那一个月……
“你想得没有错,那一个月,我在外面,住在房子里,开着车。”九爷突然笑了,有些渗人的笑:“我也需要享受一下,特权,谁不喜欢。”
这事实让老三有些震惊了,老三又听到九爷说道:“从现在起,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了,产权我已经做了声明。”
“我……”老三还在现实的冲击之中。
“拿着吧,还有一件事情……”九爷说道:“原本是可以完成的,可是你放跑了骆天。”
“与骆天有关?”老三说道。
“我们岛上的人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是因为祖上传下来的那笔财富,它们就在……”九爷示意老三附耳过去,在他耳边轻声说着什么,说完了说道:“我死之后,它们是要为你所用的,但是你若是不知道它们的价值,只会吃亏,我原本软禁骆天在这里,是想等他气顺了之后,让他帮这个忙,不成想……”
这件事情九爷似乎不想多提,对于他来说,这事情就是失败的烙印,提起来,就是在提醒自己的失败,老三明白九爷的意思:“我知道,不过,他未必愿意来。”
“眼下就有一个机会。”九爷指着自己:“我马上就是一个死人了,他总不至于和一个死人较劲吧,我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长情的人,是会来的,而且,你于他也有恩。”
“九爷……”老三只有点了点头。
“老七也迟早会回来的。”九爷这时候好像成了一名预言家,他说着自己的种种:“天国毁于什么,其实我们是知道的,我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步上了他们的后尘,老三,岛就交给你了,这里的结果如何,一切都取决于你。”
说完了这番话,九爷挥挥手:“我累了,想睡一觉。”
这一觉,九爷就再也没有起来,老三讲完了,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骆天:“怎么样,你有什么感想?”
“人只能说,人的欲望最可怕的东西,它可以吞噬一切。”骆天问老三:“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我只是觉得恐惧,你不怕死,可是我有一瞬间,真觉得害怕得身子都站不稳了。”老三的眼睛盯着后视镜:“一个与他相处了将近三十的人,突然掀开了他的面具,就这么真实地出现在你面前,而且还与自己的价值观背道相弛,我感觉被欺骗了,从小到大,我把他当作偶像,换作是你,你觉得怎么样?我害怕了,我宁愿他不要告诉我这些,让他在我心目中更完美地谢幕。”
“可是他也不想带着那些入土。”骆天说道:“九爷也希望把这些放下。”
“入土?”老三苦笑了一下:“岛上的人从来不会入土,那么小的空间,你觉得可能实现土葬吗?”
“难道是……”骆天想到了:“海葬?”
老三的眼神告诉骆天,他猜对了,自己即将要参加海葬的仪式,基于九爷在岛上的身份,这海葬仪式一定有什么与众不同,详情只有等到了那里才知道了,不过,这幻影的确……很爽,一分钱,一分货嘛。
极品鉴定师 第九百六十一章 海葬
“落土为安”其实才是中国人的传统,当然了,指的是过去的传统,也就是土葬,尸体先装进棺材里,然后再将棺材埋入地底,古时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作为借口禁行火葬,推行土葬,土葬习俗的形成,其实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
这一点从很多记载可以窥视一二,比如说《周礼》中提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可是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厚葬之风也就盛行,因为厚葬之风兴起,也兴起了一门职业——盗墓贼。
因为厚葬而带动了一门行业的发展,这算不算也是与时俱进呢?骆天自己是无所谓的,人死之后已经没有了意识,与其让尸身在地下腐烂,还不如一把火烧个干净,痛快,更不要学什么古人死了还弄什么陪葬,引得贼来了,死都不得安宁。
想到这里,骆天不禁笑了出来,老三有些不悦:“你笑什么?”
这个时候两人已经快要到码头了,骆天也知道自己笑的时机不对,容易引发误会,马上澄清道:“刚才我只是想像了一下自己死后的情景,好像看到有很多虫子在咬自己,想着不如一把火烧了更痛快,不好意思啊。”
老三无奈地叹口气:“九爷其实是想落土为安的,可是一直以来岛上都是为火葬,他身为前任岛主,不能破了这个例。”
骆天不吭声了,这个九爷实在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他既想维持权威的形象,可是又禁不起物质的诱惑,背地里行了一套,自己还偷着跑出去玩乐,明明想土葬,又碍于面子,不愿意打破陈规,这人活着,也太累了一点。
距离那岛近了的时候,骆天发现岛上飘扬着白色的东西,有些像幡,看到这些东,骆天的心彻底地沉重起来,这才有一种送走故人的感觉了,“那些是招魂幡?”骆天问道。
“没错,我们也叫它灵旗。”老三说道:“岛上有人去世时,全岛都会升起灵旗,送走亡灵。”
游艇近了,马上有人迎接过来,看到骆天一身黑衣,眼光中有些愕然,骆天这才发现,岛上的人都是一身白衣,汗啊,自己不应该以常规来判定这岛上的情形的,单看老三一身白衣还没什么,到了这里,唯独自己万白丛中一点黑,就显得格外别扭了。
“老三,我也去换一身衣服吧。”骆天说道。
老三引着骆天去换了一身白色的衣服,骆天才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扎眼了,九爷的尸体就躺在别墅的一楼,老三带着骆天去看,骆天站在九爷的尸首面前,在心里只说了一句话:“一死泯恩仇。”
有黑衣人过来了:“岛主,要开始吗?”
老三闭上了眼睛:“开始吧。”
黑衣人将九爷的尸首向外抬,骆天跟在老三的后面,也跟着朝外面走,一直来到了岛上最大的海滩旁边,这里已经架好了火堆,中间一个用树枝扎成的平台,这是要将九爷的遗体进行露天火化了。
露天火化在有些国家比较盛行,比如印度教,尸体是放在火葬用的柴堆上焚烧的。柴堆会包围着摆放死者尸体的地方。然后在柴堆点燃火,火便会焚烧了木材和其尸体。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古代,例如伊利亚德,但这种方法在使用火葬场火化炉的西方国家并不不常见,因为有些国家法律都禁止。
还有在尼泊尔,露天火化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在这岛上,似乎也是平常之事,黑衣人们将九爷的尸首架于那平台之上,骆天不知道一会儿他们要如何提取骨灰,只是看着他们带着悲怆的表情站在了一边,等着老三发号施令。
估计岛上的居民都过来了,这里形成了白色的“海洋”,大家的脸上都很平静,没有人大哭大闹,有些人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也只是轻轻地拿手抹去,这里,平静得不像话。
所有人突然都跪在了地上,骆天慢了一拍,身子站在人群中十分尴尬,也赶紧中跪了下去,反正九爷年纪长,长者过世,后辈下跪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好别扭的,看到骆天入乡随俗,老三的表情十分欣慰,大约三分钟后,老三带头站了起来,然后一挥手,火就被点燃了。
沙滩上升起滚滚浓烟,火光中,九爷的脸似乎在微微颤动,骆天知道那只是因为火光的原因,人,确是已死了。
骆天侧头看老三,他脸上有悲伤,可也有一股坚定,这个年轻人,在这一刻,似乎坚定了某种信念,
火烧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保持着一个姿势不动弹,好像都是木偶一样,骆天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九爷啊,九爷,我今天可是给足了面子了,你若是在天有灵,别忘了保我一帆风顺,我会好好完成你的嘱托的。
终于,火一点点地熄灭了,大家的表情似乎也随着这火的熄灭变得愉悦起来,黑衣人们拿着一个精致的骨灰罐上去收集骨灰,还有一些人要清理走这些残渣,一时间,就没有骆天的什么事了,他静静地退到一边,岛上的居民都慢慢地散开去,这让骆天有些奇怪:“现在只是火化完毕,一会儿不是还有海葬吗?”
“海葬只有少数人可以参加,普通的人就可以结束回家了。”老三说道:“我们要将九爷的骨灰洒向大海,而且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骆天点头,看来需要驾游艇而去了,不过仅仅是二十分钟后,骆天才发现,自己的常态意识又一次地出了错。
极品鉴定师 第九百六十二章 海葬2
从头至尾没有人告诉骆天,将骨灰洒在海里会有游艇,只是来往返好几次,都是拿游艇做为交通工具,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当看到独木舟的时候,骆天着实傻了眼,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返璞归真?
老三抱着九爷的骨灰站在了独木舟上,上去了一名黑衣人,负责划舟,老三看了一眼骆天,骆天也马上上去了,独木舟朝东边慢慢地划去……
趁着独木舟还没有到达地方,骆天在心里默想了一下这海葬的来历,这海葬的来历自然来源于海,不过是起源于北欧的海盗,最初的仪式很简单,一艘小船,船上挂着尸体,挂上风帆,就让它自由漂游,尸体是不用火化的。
后来海军舰队让海葬的仪式进化了一下,海葬典礼通常在日出或日落前举行,但根据战地特殊状况也可于夜间举行。 当举行海葬典礼的时候,全体舰员在后甲板列队,遗体包殓好并绑上重物放置于木板上,当告别仪式完毕后将木板稍倾斜,尸体随之滑入海中下沉。此时舰艇汽笛长鸣, 军舰降半旗,舰上军乐队奏哀乐,并将日期、时间、经纬度加载航海日志。
中国的海葬先驱人物是周总理,带领了海葬的风潮,就在骆天沉思的时候,独木舟停了下来,这里离海岛已经有千米远的距离,老三伸出手来感觉了一下风的方向,就打开了骨灰盒,让九爷的骨灰顺着风的方向漂进了海里,整个过程中,十分肃穆,骆天看着骨灰落入海里,心内也道一声,九爷,走好。
所有的骨灰都洒完了,老三看一眼手里的骨灰罐,突然手扬了起来,骆天看他要砸,赶紧拦了下来:“别呀,这可是清光绪的缠枝莲,皇室用的,古董。”
这么一说,老三还真迟疑了,骆天说道:“你们这岛上,古董就是多,尤其三爷的书房里,包括后面我那房间。”
老三看了一眼旁边的黑衣人,打断了骆天的话头:“先回去吧。”
回到了别墅里,老三好像了一桩心事,骆天问他:“从现在你,你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吧?”
“算是特权的开始?”老三反问道,完了,自己也觉得太失态,说道:“骆天,你饿吗?”
“饿。”骆天说道,光是火花就是几个小时,然后又出海,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人是铁来饭是钢,一顿不吃是会饿得慌的。
“先吃饭。”老三说道:“一边吃一边说吧。”
骆天知道他要跟自己交代接下来要自己做的事情,估计也不是什么容易的活儿,马上答应下来,随着老三走进了饭厅,虽然不久前这里还躺着九爷的遗体,可是这丝毫不能影响骆天的食欲,看他大口叫得欢,老三心里还有些不是滋味儿,想想骆天其实是外人,也就释然了。
把饭吃完了,骆天把筷子放了下来:“吃完了,有什么事,说吧,看在你上次救我的份上,我会帮忙的。”
现在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老三指着客厅的花瓶后面:“那里你去过了?”
“去过了。”骆天说道:“不止我,邵兵也去过了,开了莲花锁,拿到了可以打开藏着玉玺盒子的钥匙。”
“那你应该看到了吧,悬在半空中像蜂巢一样的地方。”老三问道。
“看到了。”骆天说道:“九爷说那里是以前避难的时候住的地方。”
“一半一半吧。”老三未置可否:“现在我们需要去到那里。”
“先给个理由先。”骆天说道:“吃完饭后的半个小时,不能够有剧烈运动的,你也知道的,要下去那里得走上多远,更何况,我们要先下去,再下去,很折腾。”
老三险些要翻个白眼了,可是骆天讲得一本正经:“我讲得是认真的,你难道不累吗?而且我可以预见一会儿的辛苦,所以容我喘口气先。”
骆天喘了足足四十分钟的气,才决定与老三一起下去,地底下总是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一想到,太平天国的后人为了躲避追杀,初时不得不居住在这样的地方,真是人不人,鬼不鬼了。
终于来到有“蜂巢”的地方,骆天向上看了一眼:“我们要怎么上去?”
老三在墙上摸索着,终于摸到了一根铁链,骆天看了一眼,确认上面没有很多的锈迹:“可不要一拉就断了。”
“放心。”老三让骆天细看那条铁链:“这么些年来一直在用着,不会要了你的命的。”
难得严肃的老三也会开玩笑了,骆天一摊手:“拉吧。”
老三抽动着那条铁链,哗啦啦一阵响之后,上面一个影子滑落下来,吓得骆天赶紧闪到一边,那影子直接落到距离两人半米高的地方停下了,原来是古老式的升降机,骆天拍了拍胸口:“我还以为是陷阱机关。”
“原来你也怕死。”老三说道。
“当然了,我还没有活够,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要是死在这里,岂不是太冤了?”骆天拍了拍那铁台子,确认承重没有问题,这才跳了上去,又将老三扯上去,现在是要接近那“蜂巢”了。
两人一站上去,老三的手一松,那铁板就迅速地向上飞离,速度十分快,然后突然停了下来,这一趟剧烈运动让骆天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看老三的脸色,并不太好:“老三,你以前上来过吗?”
“没有,我也是第一次。”老三说道:“九爷临死前才告诉我这里的玄机。”
两人已经在“蜂巢”底下了,之前在下面看不清楚,现在上来了才发现,“蜂巢”下面其实是有一块平台的,石块砌成的,之前骆天一直以为是凌空的,还暗道神奇,近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因为那石块是透明的,不,骆天摇了摇头,自己这是怎么了,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衬托这“蜂巢”的,可是翡翠!而且是老坑玻璃种,最好的那种!!
好大的手笔!
极品鉴定师 第九百六十三章 蜂巢
看骆天脸上流露出不一般的表情,老三问道:“怎么了?”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骆天说道:“而且是价值不菲的工程,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坑玻璃种,是翡翠中的极品,这么大一块,你知道市场价格是多少钱吗?”
居然踩在脚下,骆天摇头,再看那蜂巢,原本骆天以为是悬空的,还暗自奇怪,究竟是怎么样的神来之笔,现在上来了,才发现蜂巢并不是直接落在翡翠平板之上的,有一面与石壁紧紧相联,每一个洞口进去,就是一个小小的空间,现在里面的生活用品都不见了,可是能够想到,当初这里面摆着生活用品,一张小小的床铺,大家就窝在里面过活。
这些小小的空间互相串联在一起,却又是各自独立的空间,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蜂巢。”。
“你带我来这里来,就是让我看这些吗?”骆天问道。
“不,有一间,是九爷特别交代的,里面的东西需要你评估一个价格。”老三说道:“他说过,必要的时候可以将这些东西出手,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自己需要预知价格。”
“九爷考虑问题真长远。”骆天心内想到,难道是觉得小岛一定会发生什么变化么?现在这小岛虽然是处于三不管海域,可是近年来对于这种特别的海域,各个国家之间,争夺得十分厉害,这岛独善其身的日子不知道能够维持多久,九爷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是哪一间。”骆天大致数了一下,这里足足有四十多个独立的“巢”,当年最多能够容纳一百多人,如今这岛上的人数,却已经有一千多人。
“先进去再说吧。”老三带头跳进了蜂巢里,骆天原本担心下面的翡翠板平台会承受不了重量,可是因为它的厚度原因,似乎可以承担相当的重量,哪握是老三跳动的时候,也是纹丝不动,骆天也跟在老三的身后进去了那“蜂巢”里,原来那些“蜂巢”是互相联通的,有一个小小的开门,只要打开就可以向前前进。
一直来到最里面的那个“巢”里,这个“巢”其实是在这中间最大的一间,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还有一些西洋器,以太平天国的背景来说,发现西洋器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骆天说道:“以前恐怕不止这么多。”
原因就是这间“巢”的墙壁上有不少碰痕和划痕,这应该是在搬动大器的时候造成的碰伤,现在房间里的东西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大器,可以猜想得到,大器已经被处理掉了。
“不知道。”老三诚实地说道:“我从来没有到过这里来。”
“怎么可能。”骆天摇摇头:“要将这里的大器搬出去,凭九爷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这需要耗费很大的气力,而且他的腿脚还不方便。”
老三皱了下眉头:“你说得没有错,可是我的确没有过来过,看来九爷是带了另外的人过来,他是最了解这里情况的人,难道说,九爷以前还不信任我吗?”
“也许还有其它的原因,不管之前怎么样,至少他将这里的一切都交给了你,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骆天说道:“看来我有一番忙活了,你记录一下,我会一件一件地给你鉴定估价,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的是,我所说的是市场价格,所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的变化,它们也会产生波动。”
“好的,假如有较大的出入,我会再联系你了解情况的。”老三准备好了纸笔,还有相机,也算是准备充足了,毕竟他是外行人,所以要进行拍照,这样照片与价格相对应,他才能分辨得出来。
第一件是一把玉刀,“玉刀原本是属于礼器,盛行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它既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收割。作为礼器的玉刀,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玉刀中常见的纹饰有直线交叉形成的网纹以及代表某种象征意义的人面或兽面纹。比较精致的还刻有花纹或者镶嵌有玉石之类的装饰品。商代中晚期的玉刀多为佩玉,略呈弧形,装饰华丽,刀背装饰有连续排列的凸齿,刀面有复杂的装饰纹。”
老三将这把玉刀拍照下来,骆天看他拍完了,说道:“这一把年代比较早,汉代,玉呈青绿色,双面开刃,刃呈微凹弧状,背部单面钻有两孔,预估价格为五十万。”
“五十万?”老三也是头一回接触到这行业。
“放心,上下偏差不过五万而已。”骆天说道。
“好,我当然信你。”老三将照片上面标识好名称,年代和价位,催着骆天进行下一件的鉴定。
下一件是一件如意,照例,老三先拍照,然后自己阐明:“这是一件如意,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在上面,以防自己遗忘,到了后面,又将如意做了一些改造,样子像人的手指,与现在的‘不求人’很像,目的是让它能够伸到人手不能到达的地方。”
“唐代的时候,将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并且用金玉珠宝制作,让它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至清代,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还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
“这一件怎么样?”老三说道:“不是金玉制成的,像是木头。”
“这不是普通的木头,是黄檀木,分为如意头、如意柄和如意尾三个部分,通体雕刻有八仙人物。以及仙鹤、蝙蝠、松树、云头、仙草等等。图案纹饰复杂繁密,年代大约是清中期的,市场价位在十万元左右。”
极品鉴定师 第九百六十四章 变石猫眼
接下来一件小小的玩意儿让骆天打了一个颤,老三见他表情有异,有些担心:“怎么了,发现赝品了吗?”
“不是,我是发现今天恐怕是最值钱的东西了。”骆天说道:“而且居然有好多。”
骆天所说的好多,是指这个盒子里装的猫眼石,足足有九颗,每一颗都有九克拉重,其中有三颗黄色的猫眼石,还有五颗是粉红色的猫眼石,其中一颗最珍贵,同时兼有变石和猫眼石的双重特征,“猫眼石,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其实猫眼并不是宝石的名字,金绿宝石才是它真正的名字,猫眼只是呈现的一种现象,优质的猫眼宝石,猫眼线要细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张闭灵活,显活光;猫眼颜色要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猫眼线要位于弧面中央。重点一提的是这一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