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位面旅游大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羊说
众人只听得脑后发寒,脊背冒汗,若不是太阳还没有下山,只当碰到鬼了。
只见一阵黑影闪过,姜彬一声惨叫,捂着双眼倒在地上,不停惨呼: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众人凝目一看,只见姜彬双眼两股鲜血汩汩流出,眼眶被他本人用手捂住,在地上痛的打滚。
众人只觉脊背上一阵寒气直冲脑门,来人手段之残酷,叫人震惊。
陈近南迈上前一步,朗声道:
“原来是明教青翼蝠王当面,可否赏脸,来喝一碗酒?”
陈近南虽然不能用内力与人相斗,但平时偶尔用一用还是可以●●●●,的,更何况他此时已经大半的太乙功内力化了大半,已经可以动用这一二成内力了。
陈近南这一嗓子,平平淡淡,貌似温和,好似有人在耳边细声呢喃一般,但却展露了一手极为高深的内力。韦一笑听见,极为震惊。
“原来是江湖道上的朋友,来我嚎州,倒是我明教有失远迎了?”韦一笑人影一晃已经稳稳地站在地上,抱了抱拳道。
李裕细细观察这青翼蝠王,只见这人一声黑色披风,脸色铁青,但一双眸子闪闪发光,身披一件青灰色披风,身形虽然瘦,但双掌厚实,显然身具极为高明的内力,并且精通掌功。
“蝠王客气了,在下陈近南,没有知会贵教,便来这嚎州,还请蝠王恕罪!眼下有此机会,还请阁下共喝一碗酒。”陈近南一抱拳,一指李裕道。
“妙极,妙极。我这一次从大都赶来,听教主起过先生的武功,即是尊崇。陈先生既然认识教主,便是我明教的好朋友,喝一杯酒,原是应该。”韦一笑,看了一眼李裕,若有所思地哈哈大笑道。
李裕微微一笑,端过一张桌子,一挥手,一阵白光闪过,桌子上已经多了几盘精致的菜肴,以及三只大海碗。饶是以韦一笑的眼力,也不知这出题的人是如何将大海碗拿出来的,心中不由得震惊无比。
周围的书生也是目光一滞,联想到昨天的传,不由心里打鼓,难道这人真是活神仙不成?
“李掌柜,还请拿一摞碗来,相见即使有缘,今天我李青主请大家喝一碗酒。”李裕嘴角带着淡淡笑意道。
“好勒!不过李真人,本店有几坛二十年的女儿红,今天便请大家喝了。”望淮楼老板答应了一声道。
“这倒不必,我这葫芦里的酒,便够大家喝了?”李裕笑了笑,拿出一个葫芦来摇了摇道。
望淮楼老板一看,这个青皮葫芦大概巴掌大,能装半斤酒便是奇迹了,如何能够这一圈二三百人喝。
“李真人,这……这……恐怕不够吧!”望淮楼老板,战战兢兢地道。
“你不用多虑,去搬一口缸来,我自有法子让它够这许多人喝。”李裕神秘一笑,道。
“那,那好吧……”望淮楼吞了口唾沫,亲自带人去搬了一口两尺高的大缸来,将里面洗刷得干干净净。
李裕微微一笑,闭上眼睛,开系统商城。花0个银币,买了十坛子二十年十斤重的飞天茅台。然后将茅台酒储存到系统空间里,然后再将系统空间里的酒,不停的搬运到青皮葫芦里。
于是众人便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只见李裕拿起青皮葫芦,笑眯眯的拔开塞子,一股冒着香气的金黄色酒液,便如一股清泉一般,缓缓流进大缸里面。
“嘶!”
众人连忙心翼翼地上来围观,只见那个巴掌大的葫芦的酒永远也倒不完一般,向外汩汩流出。
而伴随着一股浓重的酒香,大缸里的酒液快速的增加着。
而那的青皮葫芦,宛若里面装了一长江的酒一般,仿佛永远也流不干。
“活神仙呀!”一名老人家,看到这一幕,连忙跪下,磕头如捣蒜般的祭拜了起来。
众人看见,齐刷刷的跪倒了一片,目漏崇敬狂热的看着李裕。
实话,这种目光李裕很是享受,但他也不能大刺刺的接受这些七老八十的人的祭拜,这不是折寿吗?
“都起来吧!各位不必如此,我只是丹霞山中一名的练气士,当不得如此大礼。”李裕一挥衣袖,那名老人控制不住身体,站了起来。
“仙人呐!这田地了已经连续大旱两年呢,你就发发慈悲,下一场雨吧!”那老人再一次跪了下去,大礼参拜了起来。
李裕苦笑不得,你们真把我当成神仙了。
“是呀,是呀,我家的稻谷都晒死了!”一个老农模样的人。
“还有我家二狗子前两年得了怪病,求求您,施展仙法,吧二狗子治好吧!”一个黑脸妇人道。
“还有,我家阿花走丢了,求求你,仙人,把他找回来吧!”一名二十来岁的妇人道。
“阿花是谁?”
“阿花就是我家的大肥猪呀?仙人这你都不知道?”少妇抬起水汪汪的大眼睛道,在他眼睛里,仙人就应该是全知全能的。
李裕嘴角微微抽搐,华夏的神仙,好难做!还要兼职保姆,包公,医生,警察,还要会下雨……天哪!怪不得中国的宗教要那么多神仙,原来一个神仙真的要累死啊。
“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装逼了!”
李裕在心中呐喊道,打定主意逃跑。
“相见即是有缘,但愿诸君多做善事,自有福报!”
李裕脸上含着慈悲的笑意,大袖一飘,带着桌子上一桌子酒菜,带着两人运起轻功,很快消失不见。
众人站起来一看,只见原处又哪里还有李裕的痕迹,便连陈近南和韦一笑也消失不见。如果不是那满满的一缸酒还在那里,众人只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大家快抢神仙酒啊!”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抄起海碗,向酒缸挤去。
当天,大醉者,一百一十三人,上有八十岁老翁,下有三四岁的稚童。当天,这一个消息快速的在壕州城中发酵了起来。
而李裕转过头,才苦笑一声。
“装比装过头了!”





位面旅游大师 第127章:锦堤烂漫樱
三人逃进一条巷子,看到后面没有追兵在,这才惊魂甫定。
“阁下便是李青主,李少侠了吧!我们张教主可是对阁下推崇备至,我老蝙蝠耳朵可都起茧子啦!”韦一笑赞叹道。
“哦,张大哥提起过我?他也来嚎州了么?”李裕脸上泛起惊喜的神色道。
“这倒没有,我们教主还远在齐鲁,我老蝙蝠只是当先赶回来办事情而已。”韦一笑答道。
“哦!还未见过韦大哥,刚刚在外面多有不便,还请见谅!”李裕行了一礼道。
“不妨事,不妨事,说不得和周颠就经常做这些,我知道这些的规矩。不过阁下的手段可比他们高多了,老蝙蝠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办到的。高,实在是高。”韦一笑竖起大拇指道。
李裕也不屑争辩,笑了笑,说道:
“走!见面了就是朋友,我们到我们的院子里喝一杯!”
“请……”
“请……”
壕州,即今天风阳县,古称钟离,这里是徽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也是历史通衢要地,这里曾经诞生过∴,一名伟大的帝王,这一名帝王曾经带领数十万大军,驱逐残暴的元朝,推翻了它的统治,建立了最后一个中原汉人的朝代,明朝。
然而这名将来的大帝,眼下却愁眉不展。
这两天朱府的府上长长发生一些怪事,尤其奇怪的是昨天晚上,朱元璋做了一个很离奇的梦。
他在梦中,有一个白胡子老道,说他大富大贵,将来有做皇帝的命格。不过他需要找一个异人,这个人乃紫薇大帝下凡,这两天刚刚到达嚎州,他需要从那里找到一个揭语,那个揭语中有他解锁命格和成功的关键。
而当夜,朱府的婢女曾经看到他们所居住的房间有白色的光泛出。而第二天,朱元璋也从自己睡觉之处,发现了一张写满字的字条。
于是朱元璋一边给家里的婢女下达了封口令,一边在城里打听起了消息。
当听说了,昨天望淮楼钱,有仙人出没,而今天这个仙人又出现了,并且摆了三个对联,答对三个对联,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之后,朱元璋眼睛亮了。
今天的望淮楼前,已经人山人海的挤满了人。都是听到昨天的消息,来瞻仰仙人的人。
在望淮楼的楼上,李裕穿了一件素色道袍,焚香静坐于其上,静静的看着人山人海的人群,心里不由有几分庆幸。若非昨日认识了韦一笑,让他找到韩山童,向他借来两百名士兵,今天恐怕要跑路了。
李裕探眼像外面看去,只见远远的地方,一个朱元璋模样的人赶了过来,微微一笑,随即闭眼静坐不在管其他。
要知道,昨天晚上,为了让朱元璋中移魂大法,李裕可是耗费了5个金币,买了一只乏神香,这才让朱元璋精神涣散,最后才中了移魂大法。
没办法,开国皇帝的意志岂是等闲!
话说朱元璋在昨晚上做了那一个‘梦’之后就一直心神不宁,要知道老朱这人向来有些迷信,不然也不会在后来沿袭金元时期殉葬制度了。
史书上曾经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之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称之为天女户。’
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朱元璋死的时候,宫女太监以及嫔妃有很多都一起殉葬了。到了永乐建文时期,就对这些殉葬的人家多有抚恤。就像张凤,李衡家那样,让他们子孙或者亲戚沿袭锦衣卫千户或者百户,(这千户百户是可以世袭的,不像现代富不过三代,千户及百户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官,相当于副县长以及副市长的待遇。)当时的人呢,很羡慕这些家族,把他们称作天女户。
这里并不是要黑老朱,老朱家给的抚恤很不错了。就像现在工伤什么的死一个顶多陪五十万,老朱家是给人家一个副县长级待遇,子子孙孙地养着。这待遇,大街上喊一声,排队的人可以绕地球三圈。这里攻击的是这一种不合理的殉葬制度,毕竟人死如灯灭,再好的待遇也享受不了了。
其实殉葬制度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取消了,只是到了契丹,西夏时期又流行起来。
早在秦朝就已经改用兵马俑,后来又改用纸人之类的,一直沿用到今天。作者君家乡就有,在人死后会用白纸糊上纸马一匹,纸羊纸鸡纸鱼各一双,还有童男童女各一对,还有花圈什么的,在人下葬的时候一起烧了去。
还有会在人下葬的时候在棺材上绑着一只大公鸡活埋,据说鸡有阳气,可以镇压大粽子。
言归正传,朱元璋此时已经成为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因做战勇猛粗通文墨很受重视。因此毫不费力的就来到望淮楼之前,只见望淮楼之前已经写了一贴对联:
“烟锁池塘柳!”
只要答对便可以前往望淮楼二楼,可以见到神仙,然后再答对三个对联,便可以让神仙做一件一天之内可以做到的事情和得到一百两白银。
朱元璋在当上义军首领之后,平时也曾下苦功去学习,并且有了对对子这一个爱好。因此一眼就看出了这一个对联的困难之处。按平时他的水平是万万对不出来的,不过眼下不同了,他有外挂嘛。
只见朱元璋微微思索了一下,提笔辉就五个大字,汁水淋漓,极有气势,颇为不凡。
众人凝目一看:
“锦堤烂漫樱!”
一书生慢慢念道:
“烟锁池塘柳,锦堤烂漫樱!绝对呀!”随后痛哭流涕大叫到。
原来这孩子原是和州附近的一名读书人,苦读十年,自负才气,听说壕州有人摆擂台之后便赶来。看到这一个对联苦苦思索不得,眼下见到别人一下就答了出来,不由又是羡慕,又是佩服,同时心里也有一种被狗哔了一般的感觉。
看到这些家伙这般表情,朱元璋顿时觉得心里就像吃了十公斤春药一样爽,他非常迷恋这一种感觉,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望淮楼。
ps:今天想了好几个关于‘烟锁池塘柳’下联,只因为有人说‘桃燃锦江堤’是绝对,没有比这更好得了,因此一时不忿,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想出来几个对联。
秋林镶江堰
杨堤钓渔秋
银河杭城荧。
锦堤烂漫樱。
这四个都是自己远创,不知道有没有重复,个人最喜欢后两个,也不觉得‘锦堤烂漫樱’比‘桃燃锦江堤’差了。
好了,不废话了,我要抓紧码字,这个周和下个周是考试周,下个周又要回家,可能会拖更,到时候只能是无更或者少更了。。。。




位面旅游大师 第128章:揭语
朱元璋随着一个小厮上的楼来,只见一个身穿道袍的年轻人端坐于一个蒲团之上,眉眼低垂,正在打坐,身旁站立着一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玉树临风,很有一股气度。
朱元璋细细打量着传说中的仙人,对此他本来是不大相信的,不过在经过昨天的老神仙托梦之后,对此也半信半疑起来。
只见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额头光洁,肌理细腻白皙,隐隐中透出一股宝光,不似凡俗众人。长发垂肩,眼神安详,呼吸平缓,鼻翼轻轻晃动,嘴角带着微笑,自有一股出尘之气,不同于殊俗。
“这人有些本事!到现实在哪里见过。”朱元璋想到。可细细一思索,又想不起来。
过了一刻钟,这人眼睛依旧紧闭,对自己的到来,好似浑不在意。
朱元璋知道这些隐士高人大多有着坏脾气,因此也不以为忤,恭恭敬敬地在一旁站立,丝毫不显得着急。
李裕装比则是装的很爽,想想可以让一个开国的太祖皇帝恭恭敬敬站在自己面前,那一种感觉可**爽多了。
李裕运完了一个大周天,这才睁开《10,眼来,眼睛里一股精光射出看向一旁站立的朱元璋。
“可是朱洪武当面?”李裕的声音宛如九天之外飘来,不似人间之音。
朱元璋听了一愣,暗自寻思,这朱洪武是谁?难道是自己不成。正在疑惑间,忽又听见一声轻笑。
“我这倒忘了这是在人间,老朱你恐怕连我是谁都记不得了?”李裕笑呵呵的说道,对自己装比的技术打了个满分。
“朱元璋,你本是真武荡魔大地坐下一名仙人,此次下凡乃是为了平地四方战乱,可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动作,这天地间的冤魂反倒越来越多,秦广王已经上奏天庭,所以才天帝才派我下到此界来查看一番。经本座调查,发现原来居然是指掌轮回之人的过错,让你不能觉醒宿慧,因此特来点化与你!”李裕神情淡漠,声音缥缈地说道。
朱元璋听了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果真如此?”
李裕颔首笑道:
“自然如此!只是我也并非肉身下凡,不能违背此界天道,只能在范围内给你一点小小的帮助!”
朱元璋抢上几步,问道:
“是何帮助?”
李裕笑而不答,一挥手,地上已经多了六条白纸,其中三条上各写了一个上联。
“我不能在此界和你沾染因果,你须答对我之三题,我便可以告诉你一道揭语,可助你成就大业,凝聚功德。否则命运之河发生变化,那便大事不妙了,曾将有人本该为另一个世界一王朝的中兴之主,但因觉醒宿慧,胡作非为,不曾努力。天道降下惩罚,治下年年水旱蝗疫之灾不止,虽有名臣良将,仍在支撑十余年之后覆灭。仙人身死之后,灵魂遭受气运反噬,被贬于九幽之下,日日遭受黄泉腐蚀,地火洗练之苦,你要引以为戒。”
朱元璋听了心里一凛,暗道今天遇到真人了,装神弄鬼的家伙可学不来这一招。虽然仍旧有许多疑问,但也不敢再问,连忙拿起对联看了起来。
第一个对联是这样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这是一个关于项羽破釜沉舟,带领楚军九战九捷,最终歼灭强大的秦军主力,最终灭亡大秦的故事。朱元璋看了心中一动,提笔写下——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完美的对上了下联。
这下联说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亡吴国的故事。
第二个对联也很简单,和门口那个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对联对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重量级上。纯真的朱元璋以为这是李裕在给自己放水,不由咽了口吐沫。提笔对上了。
上联: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下联: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第三个对联就很有意思了,不过朱元璋有老神仙,依然对上了。
上联:人在左,山在右,人山相合可是仙?
下联:日在东,月在西,日月同辉共普明。
朱元璋将纸笔收好,将一行对联摆在了李裕面前。
“很好!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我只能回答三个?”
李裕看了一眼纸张,笑眯眯的的说道。
朱元璋面色忽然涨红了起来,极为紧张地问道:
“关于我的那倒揭语是什么?”
李裕淡淡一笑,道:
“滁和去建业,筑墙广积粮。
汤沐须逢春,登基颂文长。”
“这一首诗,是你成功的关键,接下来便需要你悟道其中的意思了!”
朱元璋心中凛然,连忙将这一句诗给背下。
这四句诗中确实包含着朱元璋成功的关键,而且很浅显。
第一句滁和去建业的意思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出来,大意是指离开壕州这个水池子,到滁城和城去建立基业,这也和朱元璋后来的策略不谋而合。建业,便是金陵的古称,是三国时东吴的都城,也叫建康,石头城。后来1356年,朱元璋攻占此地,改名叫做应天。
第二句的意思来自朱元璋谋士朱升给他提的建议,意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第三四句每一个字代表的一个人,争夺天下最需要的就是那些名臣良将,
第三句‘汤’是指汤和,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刚刚造反时便是他拉入的伙,后来逼降方国珍,俘获陈友定,经略巴蜀;‘沐’是指朱元璋养子沐英,讨伐吐蕃,平定梁王;须音译为‘徐’指的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徐达,自不必多说;‘逢’音译‘冯’是指冯胜,攻破长安,军功仅次于常遇春;‘春’便是指常遇春了。
第四局中‘登’是指邓愈,有攻破集庆(金陵)的功劳;‘基’便是刘基刘伯温了,朱元璋的总参谋长;‘宋’指宋濂,在收复江南地主的民心及科举考试上有大功劳;‘文’是指李文忠,朱元璋的侄子,总是担任徐达的副手,后来在常遇春死后,是中路军的统帅;‘长’便是李善长了,朱元璋的萧何,为老朱提供了以供大军征战的粮食。
可以说只要理会了这四句揭语的含义,朱元璋夺取天下将会大大容易。




位面旅游大师 第129章:忽悠,接着忽悠
朱元璋不是笨人,很快就明白了前两句的含义,就连最后两句也猜到了一些,顿时,这四句诗宛若明灯一般,照亮了朱元璋前进的道路,他现在彻底相信李裕所说的了。
他急忙问道:
“仙界是什么样子?我下凡前又是什么样子?”
李裕眼睛里一凝,随即说道:
“你确定你要问这两个问题,不问其他的?这些等你功德圆满,飞升仙界了,自然便可以知道。”
朱元璋思索了一番,说道:
“就这两个问题吧,其他的,想问的太多了,知道反而不好!”
李裕看了朱元璋一眼,展开他那胡编乱造神功,忽悠道:
“那好!你既然想知道,我便告诉你吧!这仙界,没有人知道其有多广,只知道,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演化太初以来,这一片天地便皓古长存,曾经有一位真仙,哦,你不知道,这下届之人飞升上界之后,称作地仙,有寿千年,待元神圆满,能够飞天遁地,腾云驾雾之后,称作天仙,有寿十二万年;然后度过三灾五难,方可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在真仙之上还↘,有金仙,以及不死不灭的圣人。”
“你我在天界都只是天仙,尚未成就无量寿元。但你此番只要功德圆满,便可尝试证道真仙,大道可期呀。真仙的神通不是你我可以揣测,便是最慢的真仙,一个时辰也可前进千里,那名真仙从蓬莱仙岛往西飞行,飞了足足三千年,也未曾见到当年女娲娘娘炼制的天柱,可想而知,天界的广阔!”
“在天界之下,又有十万八千个下届,便如你我现在所在此番世界一样……”
接下来,李裕有开动忽悠大法,将洪荒流中的那些关于洪荒的设置一个个说了,直听得朱元璋目眩神离,恨不得现在就飞升上界,将天地尽收眼底。
李裕足足说了半个时辰,这才想起来,自己坐在这里可不是专门和朱元璋吹牛的,他还有重要的任务要做呢……
想到这里,他突然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只见李裕突然叹息一声,停下对天界的描述,不在说话。
“仙长这是为何,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么?可有用得着我朱元璋的地方,尽管说?”朱元璋一拍胸脯,说道。
李裕叹了一口气说道:
“实在不瞒兄长,过些日子,我准备在丹霞山立下一个道统,可青主此番下界的时间,只有一年,我这奴仆,虽然也有几分武艺,但唯恐在他也走后,这道统断绝呀——”
1...383940414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