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糯米水晶糕
听到娘这么说,倒是心里生出几分旖旎的念头了:晋王殿下那个人,自己曾经见过几面,相貌堂堂、举止从容……
可是没等王素琴得意几日,就听闻圣上为晋王殿下择了诚郡公的二妹妹做正妃!
武元华!
王素琴自然是知道武元华的。从前崔家的安儿表姐在此人的身上吃了亏,王素琴还拿这事儿去刺过安儿表姐。
谁叫她们都是心高气傲的性子,相互都看不惯彼此呢?
可是王素琴没想到自己也会在武颜的身上摔了跟头——尽管这件事除了自己的爹娘之外,并无人知道。
此时弘福寺后山,碰巧遇见。真真是那句说的“冤家路窄”。
武颜看到王素琴盯着自己的眼神不怎么友善,倒是稍加思索就猜到,也许王素琴前一阵子是知道同安大长公主打的主意的?于是自己在她的眼里就是“横刀夺爱”的小三?
不不不,这个比喻不恰当。王素琴和李治哪里有生出爱情来。
都是长安城贵女圈子里的,王素琴和武颜却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她的家世比武颜强太多了。因此她也只是骄矜地和高妙言打了招呼:“妙言,你也在这里?”
高妙言完全不知道面前的王素琴和自己的好友有些不愉快的事儿,既然碰见,总不能不打招呼。
高妙言说是和闺中密友来听弘福寺大师讲经的。
“这么巧,我也是陪着叔祖母过来的。”王素琴嘴里的叔祖母就是同安大长公主。
小毛团白猫在三人中间跳来跳去扑蝴蝶。
高妙言和她寒暄了几句,随口问到要不要进来坐坐。
本以为王素琴会拒绝,毕竟两人的交情不过是泛泛而已。
谁知道对方没多加思索就答应了。
武颜和高妙言两个人出去,三个人回来。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94章
坐下之后气氛有些不热烈。因为是妙言开口邀请的素琴,于是她在中间为自己的两边朋友做介绍。
王素琴听完介绍之后,先是轻轻抬起眼打量了一下对面的姐妹花:做姐姐的比自己大两三岁的样子,相貌是艳丽,那个妹妹看起来就逊色了一些。
武颜笑吟吟地任由对方打量。
这种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的态度果断让王素琴更加憋了一口气:“妙言姐姐无需多做介绍,那日长乐公主府上,武姑娘凭借一时好运气救了高阳公主之事,我可是也亲眼目睹了的。”
武姑娘,开口就是带着刺。
高妙言觉得王素琴对武元华的态度有些不好,想要咳嗽几声。
却被武颜在桌子下面轻轻碰了一下膝盖。
武颜淡然开口:“王家妹妹说的是,我也常听高阳和兕子说起王姑娘,是个心直口快的好孩子呢。”边说边用帕子遮了遮嘴角,笑得做作。
这一番举动把武颖看得起鸡皮疙瘩:自己二姐姐做出这样举动的时候,就说明她想要让别人没脸了,总之面前这个王家的小娘子对着二姐姐说话这么不客气,指定是讨不着好的。
王素琴听到武颜轻描淡写地直接称呼公主们“高阳”、“兕子”,又叫自己妹妹。顿时心头更是火起:谁是你妹妹!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哼,还不是晋王妃,就开始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真不知道陛下怎么会挑中了她!
“谁是你妹妹了,我姓王,太原王氏之后,可没有姓武的姐姐。”毕竟是十二三岁的孩子,阴阳怪气地说话不是她的风格,直来直往的反驳。
其实武颜手上的木珠串都没有变灼热,说明面前的小姑娘也只是一时气愤口不择言罢了。
对于这样子的挑衅,武颜本来是毫不在乎的,今日不过是得了闲,又被武元庆的事情弄得有些心烦了,才会以欺负小姑娘为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日我才知道此王非彼王呀……难道太原被你们王氏承包了?”武颜随口扯掰。
王素琴不知道承包是什么意思,但是就字面上的理解,也知道武元华的意思是说自己王氏在太原只手遮天,居然以一郡为王姓。年纪尚小的她知道这是一定大帽子,扣下来自己戴不住,顿时气急。
一番言语交锋之后,王素琴狼狈地一把抱起小白猫告辞了:“在此许久,叔祖母该等着我了,今日与元华姐姐一见如故,希望来日能再叙。”
王素琴心不甘情不愿地叫元华姐姐,最后强撑着面子离去。
高妙言摸不着头脑:“她怎么好像和元华有些过不去的样子?”
武颖也在一旁点点头。
武颜总不能说:“我抢了她王妃的位子。”便是做出一副精怪的样子:“也许是天凉了吧?”
高妙言更加一头雾水:“不会啊,这才刚进入夏日里,怎么会天凉?”
妹纸,天凉王破的典故你不知啊。人森寂寞如雪,好久没有调戏小正太了。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95章
兜兜转转说了大半天,其实武颜找妙言出来也是有正事的。
支开武颖之后,两人嘀嘀咕咕。
妙言大吃一惊:“什么?你那同父异母的大哥也太黑心了吧?要不要让高阳公主或者晋王殿下帮你出气?”
所以一听到武颜说她家哥哥的坏主意,第一个想到了高阳;第二个想到了晋王。
高阳自从和武颜看对眼之后,倒是很讲义气,连妙言都觉得从前高阳的跋扈或许是不懂得交流的缘故了。
想到晋王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元华不是被赐婚晋王了吗,那么元芳就是晋王小姨子啦,这事拜托给晋王应该很自然的吧?
看看看,高夫人完全没有担忧错,她的女儿果然是一派天真。
武颜无奈地解释:“毕竟我那大哥也是郡公,高阳对待勋贵太过跋扈会被御史参的;而晋王殿下更不适合牵扯进来。如今他们正为皇后娘娘守孝,不宜多生事端。毕竟此事只是我根据下人的汇报猜测的,并无切实证据。”
“那怎么办?总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吧?”妙言总算说了一句机灵的话。
武颜点头微笑:“所以元芳的幸福就要靠你了。”
武颜对着妙言耳语一番,妙言听得先是点头,后是羞红了脸,气急败坏地敲了敲武颜的背:“元华,你!哼!”
背脊被敲得砰砰作响的武颜龇牙咧嘴地说:“妙言,你的手劲这么大,以后可得悠着些。我听闻你那表哥可是文弱书生啊……”
“娘亲,你上次托我给元华、元芳找人家。前一阵子怀着月儿的时候把我折腾得不轻,也就没找着机会去打探。可是我那二妹妹是个有福气的,不需要我去操心了,喏,这里是几户和咱们门当户对的人家,你看看适合不适合元芳。”武顺抱着小女儿,漫不经心地说。
杨氏先是笑骂:“还眼红你二妹妹?怎么做大姐的?我看看我大女婿给挑的人家……”
武顺撇撇嘴:“我哪里敢眼红她。等到晋王殿下出了孝,没多久也许就要大婚了,到时候,人家武元华摇身一变成了晋王正妃。我哪里高攀得起。”
杨氏也不知道自己大女儿怎么地就不能和二女儿好好相处了。但是手里拿着元芳未来夫婿的候选人名单,她只来得及敷衍几句:“死心眼。你二妹妹得势了,你在贺兰家可不就更能挺直腰杆子的?现在安石对你是没话说,可是你那婆婆最是个精明的。有你二妹妹这么一层关系在,说不得她就会放权给你管家了!”
杨氏自身的经历告诉她:女人必须有当家的权利,才能在一个府里站住脚。大女儿现在儿女双全,能够再得权势就更好了。
武顺说起这个就来气:“娘,你说这皇后娘娘什么时候去了不好?偏偏在我们月姐儿满月之前!本来夫君说要大办一场的,结果连一桌席面也不能置办。”
杨氏听到大女儿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吓出一身白毛汗:“祖宗,你可闭嘴吧,文德皇后的事儿也是你可以说的?”
武顺自知失言,悻悻地不说话了。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96章
平心而论,武顺给武颖找的人家确实还不错,杨氏笑眯眯地记下了两三家,准备重点观察。
武顺方才说错话,好一阵子没开口,终于又忍不住说:“怎么,我那个二妹妹身份金贵了,人也变得娇气起来?今日只娘你一个人过来?”
杨氏摇头说:“哪儿啊,是上官家的嫡出女儿出嫁,请元华和元芳去观礼了。”
上官愉,便是长安城里比较特立独行的小娘子,她不爱结伴玩耍,性子比较直,但是很奇异地在一次宴会上和高妙言有了几分交情——要知道,从前妙言并不喜欢她,总说她清高。武颜刚得知在自己守孝期间妙言和云欢(上官愉小字)结为莫逆,还是吃了一惊的。
“哼,咱们月儿百日还比不过手帕交出嫁。”武顺就是心里不舒坦。
杨氏很了解女儿的性子,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罢了,看着厉害,其实也是真的关心元华和元芳的,不然也不会三天两天邀请两个妹妹来贺兰府。而元华和元芳也是好的,体恤元英,三五回里才来一回。
毕竟来的频繁了,大姐在贺兰家怕是不好做人——武元华语。杨氏深信不疑。
“今日我去了上官府,挺热闹的。你那两个哥哥,虽然一个身在东宫,一个远在相州,且都是在守孝。不过都还记得给上官府捎来贺礼。”武颜对着玉叶说给李治听。
“上官仪是弘文馆直学士,又官拜秘书郎,陛下的诏谕大多是其起草的。即便是太子和魏王不过分看重此人,他们身边的门人也不会弄出什么疏漏。”李治闷闷不乐地说。
“怎么了,今日情绪不得劲?”因为没有见面,所以武颜对李治的语气更为敏感。
李治挫败地说:“若不是你告诉我兕子会早逝,我恐怕还一心沉浸在对皇后娘娘病症无能为力的沮丧之中。今日细细观察来,才发现原来守孝真的是很伤身。原本兕子并不会太过体弱,却因为想要为皇后娘娘尽孝心而使得身子破败了。”
真正纯孝的古人守孝有多艰苦:不吃荤腥、不穿华服、不睡软衾……听着不难,可是坚持却很难。
兕子本就有气疾,如此恪守孝期事项,不过是强撑着罢了。
而李世民因为丧妻,很没有分神关注儿女的情况,兕子不仅心累,还要肩负起照顾新城的任务,就是大人都熬不住,何况是小孩?
李治今日细细观察兕子的气色,发现她的病灶居然又扩大了,虽然还在可治愈的范围内,但是若不是武颜提醒,自己迷糊过后错过兕子的最佳调养时期,也会变得棘手起来。
“好了,小破孩,你悲春伤秋的时间太长了,超过我的忍耐限度。眼前既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就别总是记挂着了。孝起还有将近十个月,难道你要十个月都保持这样一副样子?”武颜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知心姐姐的类型,尤其发现在没有李治金手指帮助自己的前提下,想要解决武元芳的婚事问题居然还不怎么顺利,一时之间语气不太好。
李治忽然被这么暴躁的武颜吓了一跳:“抱歉,我……”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97章
很快就调整好自己心态的武颜对着李治说:“不,该说抱歉的人是我。是我迁怒了,最近做事有些不顺利,忽然发现若是没有你之前的帮助,我一个人在这个时代想要好好生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别这么说,我没有帮到你什么,反而是你一直在开解我。”李治也知道自己最近的情绪低落,在宫外的武颜也许是真的碰到了棘手的事情了。
看吧,这就是好脾气的李治,不论前世今生,他都是很难生气的性子,尤其是对着和自己纠葛已久的武颜。
武颜无奈笑笑:“你别总是把不对揽到自己的身上。这样会让我更内疚的,我才是不该乱发脾气。”
“不……”李治还欲道歉。
“好啦,咱们都不要这么客气了。人嘛,每个月总有这么几天,我还要谢谢你上回给我带来那么多的金银呢,不然我如今怕是各处打赏也不宽裕了。圣僧能如此识得人间烟火,看来是我的功劳啊。”武颜之前也并没有矫情,在李治问她需要什么帮助的时候,大大方方地说了自己钱财不够,因此如今最后一句半是说唱地开玩笑。
李治听闻之后,二话没说就带来两匣子的金元宝——不知道是哪里弄来的,总归不会是不干净的东西就是了。
李治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那并不是什么大事,小声说:“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当不得你如此感激。”
武颜笑笑:“知道你清高。为了表示感谢,我给你做了一个好玩意儿,你生辰就快到了,记得那日来我这儿啊。”
李治的生辰是六月十三,还有两天。
若不是武颜提起,李治还真是要忘记这么一回事了。如今听到玉叶对面轻柔的嗓音继续说:“之前就想弄的,但是一直在偷懒,现在关起院子门,底下人都听我指挥,想弄点什么吃的也不用顾忌了。”
没错,武颜让人捯饬出来的就是蛋糕。
在这个没有机械打蛋器和电烤箱的大唐,做蛋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武颜让奶娘徐氏在自己的小厨房试验多次才做出类似的玩意儿——如今武颜的院子里也有单独的小厨房了,做一些小菜甜品粥类的,尽管可以让自己院子里的人动手。小相氏总归是很有眼色的人。
六月十三。
李治自从前几日武颜发了脾气之后,反倒是变得积极向上起来,再也不觉得自己无用之类的——真是有些抖m倾向。
如今他也觉得武颜说的很对,生死有命,自该看开,既然长孙氏已故而来生是富贵之命,自己还放不下,实在是着相了。于是他也不在像原先那样子闭门不出,倒是让承庆殿的胡公公和阿保松了口气——殿下能自己想通实在是太好了。
这么些年头下来,整个承庆殿几乎是被胡公公和阿保经营得铁通一般,而这一对宦官父子越是和晋王殿下相处的时间久,就越发现殿下是多么善良的人,尽管他有时候不怎么说话,但是他为人细心,在深宫之中从不争权夺利加害别人——不过,别人也完全加害不了他。可见晋王殿下是个足智多谋却又心地善良的人!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98章
胡公公,你的判断算是对了一半吧,只能说在绝对的能力面前,阴谋诡计都是奈何李治不得的,和足智多谋没有太大关系。
李治到了武颜的院子,熟门熟路设置好了禁制,守夜的翠柏再次进入深层睡眠。
“快过来。”武颜身着便服,披散着瀑布一般的黑发——恩,自来就是喜欢享受的性子,武颜把自己从头到脚能保养的地方都保养得精致的很。
都说美人是需要在灯下和月下看的。
十五六岁的少女因为贪图凉快穿得单薄,领口可看见纤细的锁骨。李治的耳朵微微变红,连忙转个头面对着桌子上的东西发问。
“这是什么?”巴掌大小的白腻糕点,上面画了一个呆头呆脑小和尚。
“蛋糕啊。我们那边生日就要吃蛋糕。还会插上和年龄同样数目的蜡烛。”武颜细细给李治讲解了现代过生日的流程。
李治表示震惊:要是算上自己的上辈子,这个巴掌大小的糕点插满银针粗细的蜡烛都不够自己的岁数吧?唔,自己和武颜比起来,真的是老了好多岁数!伐开心……
虽然李治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自己和武颜年龄的差距就有些郁闷。理智告诉他,深究下去会有一些很巨大的冲击,所以他抛开心头的思绪,只看眼前。
总之这是武颜的一份心意,尤其在听说这一份是她亲手做的之后。
李治还是在吃了之后很给面子地说:“香而不腻,味道很好。”
自然是的,武颜知道李治不爱吃过于甜腻的东西,特意做了少糖的,又折腾不出抹茶粉,于是把绿茶研磨得细细的,加在蛋糕里。微甜带苦香的味道,正是李治喜欢的。
“觉得好吃就好。其实我倒是想多折腾一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是想想上辈子出尽风头,又觉得那么做太虚荣了。还有,一直都没机会和你说,上辈子被传扬出去,我的什么才女的名气,都是做不得数的。我……不过是剽窃前人佳作罢了。所以以后你别再夸我文采好了。”武颜之前倒是想要和李治说这回事,可是一直没挂在心里,于是就拖到了现在。
好在这在武颜眼里本来也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如今坦白不过是觉得平白受到李治的夸奖,有些蒙蔽了李治的愧疚感。至于这个世界的别的人?武颜则是能够毫不脸红地在她们面前充当文豪的。
没想到李治居然一点也不吃惊:“哦。”
也许在和尚的眼里什么文采风流都是虚的吧?
吃完蛋糕的李治再次夸赞武颜:“我很喜欢……这个蛋糕。”
武颜见他方才是仪态优雅地进食,可是嘴角难免沾了一点奶油沫沫,于是很自然的伸手替他抹去。
李治吓得往后一跳,差点滚下椅子:“你你你,男女授受不亲。”
面色爆红的李治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让武颜笑得肚子疼。
在武颜的闺房里又小坐了一会儿,然后关公牌李治略带惆怅地离去了。
回到承庆殿的李治不自觉地像小时候一样,在大床上翻滚了一个身子:原来生辰的礼物只有那一块蛋糕啊。吃进肚子里就没有了,好惆怅。可是方才,她居然摸我的脸了……
少年李治的心思武颜并不知道,她逗弄完了李治,一夜好眠。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99章
果然不多时日,武元庆就要小相氏去和杨氏说,他不想让外面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给武颖物色了几户人家。
小相氏真是为难,那几户人家里,独独自己的堂弟条件略微出挑一点。很明显的就是武元庆逼着杨氏选相家。可是杨氏真的那么容易就妥协了?当初夫君雷声大雨点小的说要住进正院,现在都还没能住进去!
武元庆拍拍两手,做了决定,就要小相氏去把事情办妥。
小相氏斟酌一番之后没办法,还是穿戴了一身旧衣裳去了杨氏的院子。
里面说的一番什么话,武颜是不清楚,但是杨氏院子里的下人也来和武颜的丫鬟们学嘴,说小相氏是被杨氏破口大骂骂走的,那小相氏走了之后,杨氏还在屋里摔了一套茶具。
隔日,武颜便在给杨氏请安的时候状似无意地问:“昨个儿大嫂来过娘这里了?”
杨氏一听这个就没好脸色:“可别提了,那起子黑心肝烂肚肺的人,居然说要给元芳的婚事做主。也不看看送来的是什么人家,尽是什么庶子之妻、填房之类。堂堂国公嫡女,被异母兄长这么作践,我倒要看看武元庆哪里来这么大的脸!”
杨氏气急了,叭叭叭说了一通,居然忘记了武颖本人还在场。
等她说完之后,武颖的脸都白了,第一反应就是拉扯住自己二姐姐的袖子:“二、二姐,大哥他真的要给我找那样子的……那样子的……”竟然是带了哭腔。
武颜心想杨氏真是安逸日子过久了,现在说话越来越不经过大脑,若是从前,她必定会想办法应对武元庆。如今却是一味地抱怨和放狠话,看来武顺那样暴躁易怒的性子还是像杨氏的。
眼见小妹妹吓得哭都不敢哭,武颜拍拍她的脸蛋:“放心吧,大哥若是有几分顾忌,就不会和咱们撕破脸。他找了这么多人家,无非是希望咱们选相家。可是谁也没规定,咱们就一定得在这份名单里选啊。如果有更适合你的人家呢……”
杨氏一听才明白过来:对啊,武元庆给的这份名单自己大可以一个都不考虑,只要速速给元芳定下了亲事,任他武元庆怎么打主意,也不能够绕过自己给元芳定亲!毕竟武元庆他是郡公,可是自己的国公夫人品级还摆在那里呢!
于是杨氏更加加紧了给武颖武色夫家的速度。
杨氏从前就是急性子,手帕交也都不在长安城,因此只和很有限的夫人们有往来,她自己寻摸的人家,还不如武顺托贺兰安石去找的。
武颜看着杨氏风风火火地折腾了几天,又对杨氏说:“娘,过几日妙言约我和元芳出去跑马,估摸着她表哥也会一块儿去。”
杨氏皱眉:“元华,不是娘说你,你都是未来的晋王妃了,就别老是往外跑,没得让人说闲话。高妙言的表哥虽说是和她订了亲的,可是总与你们混在一处,像什么样子!”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00章
“娘,我是想着你这么些日子都没寻摸到适合小妹的人家,我想托妙言表哥去看看。毕竟他在外头行走,各人的品性如何,最是清楚不过了。”武颜解释。因为之前武顺给杨氏的名单里确实有两三个小郎君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可是武颜使了银钱让人细细打听,结果一个虽然没通房妾室但是爱去烟花之地——尤其是暗娼;另一个是挺洁身自好的,不过有一个几乎是同吃同住的契兄弟。
若不是武颜手上银钱足,叫人细细跟了他们好几日,恐怕一般人还发现不了这个事情。
因此她才说,妙言的表哥寻摸到他周围的人,总归品性不会太差。
杨氏一听也有道理,只好无奈说到:“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便是相约跑马那日。
武颜和武颖让下人牵着之前高阳送的马匹,自己二人乘着马车去了郊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