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成一个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极书虫
不论是各部落祭祀的图腾、祖先,亦或者自行开启灵智的神兽,只要他们凝聚神性,拥有自我意识,便可称呼为神。这种地祇先灵,统称为“大灵”。这种层次的存在,在大地上处处可见。不久之前出现的紫鸣虎等神兽,也都具备一缕神性,处于这个层次。
而更进一步,或通过神性淬炼身体,或通过神性升华灵魂,拥有真正的领域神通后,便称呼为“半神”。
没错,地祇只有两个等级,简单粗暴,实力境界极为模糊。
姬乐曾经问过少女,为什么对神明体系的划分这么粗糙。
结果少女反问一句:“一群蝼蚁,我们还需要给大一点的蝼蚁,以及小一点的蝼蚁区分实力的强弱”
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裸揭示这个世界的残酷。
这个世界属于天神,它们是创世神的后裔,生而具备操控自然的能力,居住在天空,高高在上。不管图腾大灵也好,半神英雄也罢,对他们而言都不过是一巴掌的事。
早在千年前的混沌时代,世界只有“神明”与“大灵”,‘灵’是比‘神’更加低等的存在,这两者统合为“神灵”。
“半神”这个等级,是因为创世母神死亡后,大地神性分散,加上天神陷入地母的诅咒,进入大地之后神力大降,才不得已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
这也是为什么,风娥不敢直接掳走姬乐的原因。在夏国这等地界,姬乐本人就是半神,还能随时“召唤杨柯”,届时打起来,神力受限的风娥并无必胜把握。
“以你目前的战斗力来说,顶多是‘大灵’这个层次,对付虺鸾这些拥有神性的神兽尚可。可面对杨柯……”
姬乐对青年不报太大期望。
可青年浑不在意,笑呵呵说:“半神也有强弱,天神根据他们的视角划分等级很粗糙,但是夏国也有一套自己的分划方式。”
姬乐下意识道:“你是说九鼎制”他猛然反应过来:“你怎么知道的”
“你不会真以为,我在篝火晚会上什么都不干吧”
姬乐这个现代普通人在穿越后,都知道搜集情报,掌控夏国的大致情况。青年这种精通战略的人,自然也不会蠢到哪去。他在篝火晚会上找不少士兵比武聊天,已经摸清夏国内部的境界分划。
天神高高在上,祂们划分的层次曲高和寡,显然不适合大地诸国。因此各国都有自己对超凡体系的划分。
夏国根据等级划分为九鼎,每提升一个等级,添加一鼎。目前拥有半神实力的杨柯,也仅为七鼎。换言之,九鼎便是半神巅峰,是大地的能级上限。
“九鼎制中,一到三鼎仍在凡俗之列,四鼎以上已经拥有和地祇大灵抗衡的力量。以我‘由武入圣’的实力看,至少五鼎,甚至有望六鼎。凭借我的战斗技巧,抗衡杨柯有三成把握。”
只是三成而已。
姬乐翻了个白眼,直言说:“别指望我这半神级别的国灵能有什么战力,我不可能直接跟杨柯对上的。”
一个国家的首脑对国灵而言,就如同心脏或者大脑一般重要。哪家国灵傻呵呵,自己拿板砖糊自己脑袋心脏的
“何况,凭借你的武技你还记得自己叫什么”
青年话语一顿,闷闷说:“忘了。”
“哼!一个连名字都不说的人。你的武技能保留几成都存疑。指望你,算了吧!”姬乐伸出手,显现华夏薪火。
“这才是我的依仗!”
“我作为国灵,力量一个来自生者,一个来自死者。除却能施展生者们的力量外,还可以召唤华夏的人杰。利用生者力量跟杨柯斗,很容易两败俱伤。最好的办法,是找来一个强大的人杰坐镇,让杨柯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唔,如果能一口气召唤半神,那就最好了。”
悠悠数千年岁月,无数人杰先烈刻画在华夏的历史中。作为华夏儿女,虽然姬乐不能将每一个人杰的名字都叫出来。但华夏的烙印铭刻在骨髓,在这个神话时代中,可以用请神、召唤的方式将华夏英杰具现。
但具体要如何召唤,还需要姬乐仔细研究。至少,他不希望再来一个如“无名氏”这样的桀骜之辈。
太真楼的灯火照了整整一夜,姬乐研究薪火蕴含的信息,终于在天色渐白的时候,鼓捣出一套简易粗糙的召唤体系。
召唤华夏人杰和姬乐的傀儡仆从类似。区别只在于夏国的亡灵和华夏历史记录的人物。
薪火是华夏历史传承的文明之火。自燧人氏以来,苍茫华夏的数千年历史尽在于此,流淌每一个华夏之民的血脉。
如果将国家视作生命,那么作为这个生命体的细胞,每一个国民体内都铭刻华夏的历史痕迹。姬乐穿越而来,就如同一颗种子携带华夏传承,在异世界重新孕育新的个体。
以他自身作为依凭,通过体内的传承,将华夏历史中的英烈先灵召唤降世到异界,以开拓者、守护者的姿态,庇佑扎根异世的同源文明。
理论上,当年那批东汉先民也能进行召唤,但他们召唤的英烈先人,只存在他们穿越那一刻所记录的历史。而姬乐比他们晚了将近两千年,多了两千年的历史记录,类似什么诗仙李白、岳王鹏举……以姬乐自身为媒介,借助夏国的信仰国运为薪柴,可以将东汉至现代间出现的各种名臣英豪具现。建国后,也是可以考虑的。
一大早,在余媖还没赶来问安之前,姬乐拽着青年在城里面转悠,最后选定一处池塘边。
池塘开满荷花,依稀还能下面游动的鳌鱼和赤鲤,清风拂过,带起一阵清香。
“就这了!”
按照姬乐的研究,此地风水极佳,最适合进行华夏英杰的降灵。
“无名氏,帮我看着,别让人过来打扰。”姬乐撸起袖子,拿出早先准备的一支巫杖当笔,在池塘边刻画“召唤阵”。
青年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姬乐一夜没睡,他也跟着在旁守了一夜。一大早还没吃饭,就被姬乐拉过来降灵,只来得及从太真楼揣了几枚果子。
“这小子的降灵召唤有点意思,区区灵体也能感知饥饱,就好像活人一样。”
啃着黄梨,靠在一颗大树上,青年观察姬乐的召唤阵。
看了半天,他表情越发古怪,最终还是忍不住问:“我说,你这阵法真的管用我看跟那些巫师准备的阵法截然不同。”
何止不同,简直就是胡闹啊!
“你懂什么!”姬乐手持巫杖,指着脚下阵法振振有词:“你瞧,这个阵法分为三环。外围是先天八卦图。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象征我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传承。就凭这个八卦,说不定就能召唤伏羲和文王两位圣王。内侧的五角星象征五行循环,五角各有五行图章,乃‘五星利中国’之意。至于中心的太极,太
第七章史皇仓颉
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说白了就是重瞳,一只眼睛里有一对瞳孔。而华夏历史上有这种特征的人并不多。
据青年所知:一个上古时期的造字圣人仓颉,一个传说中的圣王虞舜,然后加上春秋时期的重耳以及秦汉时期的楚王项羽。
“仓颉、虞舜、重耳、项羽。”青年想到这四人后,苦笑起来:“但是跟学宫有关的圣人只有史皇氏。”
史皇仓颉,传说黄帝时期的史官,也是华夏文字的起源,被尊为“造字圣人”。
“这厮可真厉害,这运气……难不成真是泰一主庇佑”
可在这个世界,哪里有所谓的“泰一神”
青年摇摇头,从树梢跳下来,快步走到姬乐身边迎接史皇氏。这种大前辈级别的华夏英杰,他虽然心高气傲,但也不敢有半点不敬。
史皇降临,学宫积存的信仰香火自发依附主体,引出种种异象。
天空中电闪雷鸣,霞光绚烂。池塘中,莲花绽放瑞光,吐出奇香。还有种种赤鲤、鳌鱼跃出水面,向召唤阵的方向顶礼膜拜。
史皇氏
姬乐对自己成功召唤仓颉也很意外。这次召唤并没有特定人选,他的本意是降灵一位足以抗衡杨柯的人物。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居然请下黄帝时期的大佬。
“莫非是因为我在池塘边进行召唤”姬乐目光落在池塘里头的那些龟鳖身上,据说仓颉造字跟这些家伙有关。说不定当年史皇氏就是在池塘边创造文字。所以,我模拟出当年的环境,成功召唤
姬乐浮想联翩,暗暗下定决心:日后进行召唤,还是要多找一些和人物生平有关的东西或者地方才好。
良久之后,召唤阵中的异光散去,露出史皇氏的身影。他的衣冠服饰并非上古黄帝时期的风格装扮,而是学宫里祭祀的那尊泥塑打扮。手中玉笔,则是他降临时一并携带的神器。
没错,史皇氏降临之初,便具备半神级别的力量。
看到仓颉头顶的那团赤光,姬乐眨眨眼,躬身问:“史皇前辈,你现在感觉如何”
“前辈”史皇氏赶紧摆手:“你是诸夏之灵,这声前辈可当不起。”
仓颉用一种复杂的目光打量着姬乐。
他并不单单是姬乐以自己的力量召唤出来。东汉先民在这个世界挣扎百年,百年间先民们仍保留东汉的文明传统,祭祀自己的祖先。
炎黄二帝、仓颉嫘祖、彭祖后稷……有关先人祖神的的信仰铭刻先民骨髓。百年岁月为“造字圣人”仓颉积累不菲的信仰。正是凭借这份信仰,仓颉才能顺利在姬乐的召唤中现身。
可以说,他不单单是地球上华夏一脉祭祀的仓颉,也在这百年间注视东汉先民的成长,对姬乐这个跟大夏国气脉相连的国家化身,保持应有的尊重。
“你称呼我仓颉就好。”仓颉慈眉善目,就如同邻家老翁般祥和。
国在,则华夏在,故族常存。
在见到姬乐的这一刻,仓颉便感受到故乡的气息。姬乐就是华夏,是这些遗落异乡的先民和故土唯一的牵绊。
“焉能如此”姬乐和青年同时摇头,仍执意以长者之礼相待。
青年在池塘边扫出一片干净地,将自己衣服放在地上,姬乐则亲自搀扶老者坐下。
见二人这般态度,仓颉不住摇头。
“我是仓颉,又非仓颉,尔等何必如此谦恭”
姬乐二人也席地而坐。有史皇氏这等半神级别的大靠山,他自觉有把握对抗杨柯,便笑道:“老爷子此话何解”
“我非活人,是自薪火传承中召唤的投影,并非当年在黄帝麾下效力的史官。的确,那个史官是我的原型,但史皇氏的功绩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数前辈积累下来的心血。”
从结绳记事以来,华夏先民持续不断记录古老时代的大事件。渐渐演变为原始符号,最终在仓颉这一代形成文字。
“我所做的,仅仅是将一切进行总结。”
严格来说,仓颉都不是他的本名,而是后世历史所赋予的真名。
不管当年黄帝时期,那位真正整理文字的先人叫什么。但在后世记录中,他就是“仓颉”,是被后人尊为“文字之神”的史皇氏。
因此,老者降临之后的形象便一如历史记载,生有四目,身具神性。
姬乐听后,若有所思:“这么看,薪火不单单是召唤历史中的存在。更可以结合野史、外传以及神话”
“不错,我能感知属于自己的数个起源。甚至,能感知自己对华夏历史的掌控度。就连你那个时代的知识,我也同样具备。”
史皇氏在某些地域被尊为“史官之祖”,这一点被升华为神性权能后,让他拥有类似姬乐的能力,可调阅华夏历史。而且因为姬乐的存在,他所掌控的历史从黄帝时期直接延续到姬乐诞生的新中国。
&nb
第八章故天犹在,不见新天
仓颉降临的动静很大,那池塘边的瑞霭祥云弥漫天空,引得全城巫觋注意。
余媖本来正带几位侍女去太真楼跟姬乐请安。看到这边的异象,她马上说:“你们几个去太真楼稳住大人,保护他周全,我过去看看!”
诸女乘车而来,但余媖嫌弃这兽车速度不快,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小巧的纸鸢。她迎风一抛:“变!”
纸鸢受到灵气刺激,变作飞鸟载着余媖赶去池塘。
可刚转向半路,便看到另外几个人或腾空,或乘车赶向异象起源地,就连守城的军官也随之惊动,一列士兵在张乐带领下跑向普泽池。
“张乐,你速速派人守护街道,不准国民靠近。”余媖在空中对下高呼,将张乐叫住。
“余媖阁下”张乐停下来,命士兵结阵,等待余媖按下飞鸟。
不远处的街道上,还有不少国民往他们的方向张望。
看到那些好奇的国民,余媖对张乐说:“普泽池凶险不知,你安抚国民,万万不可让他们靠近。”
“我明白。”张乐派遣士兵前去劝说,因为昨日之事尚未忘却,普通国民对此异象虽然好奇,但担心又有什么凶兽来袭,自然不会拿自己性命去赌。被士兵们劝说,便一个个返回家门,等待最终灵宫颁布的消息。
但城中异象这种事根本瞒不住,很快王庭那边的留守官员便驾驭牛车过来询问。
余媖皱着眉头,对张乐吩咐道:“王庭那些人,我不欲见,你设法挡了。请他们回去继续处理公务,等待国君回归。”
“好。”
“还有!”余媖抓住张乐的肩膀,脸上闪过厉色:“记得,灵宫除我之外,其他人等也不得靠近。”顿了顿,余媖神情有些迟疑,但还是咬着牙说:“就算是老巫觋也不可以。长者身体老迈,这等事情万不可请他操劳。更不容许有人去骚扰他的清净!”
张乐看到异象,显然也有所明悟。心里清楚,这又将是一场勾心斗角,甚至灵宫内部的动荡有可能影响国君。
他拍着胸脯说:“阁下放心,我一定派人守住!他们要过,只能踩着我的尸体走!”
余媖点头,匆匆忙忙赶向池塘。
但她和张乐说话的功夫,到底耽搁时间。在她之前,已经有两位灰袍老者来到池塘。不过这二人远远观望,并未上前靠近姬乐三人。
看到二人,余媖面色一沉:这两位怎么出关了
再看远处和仓颉聊天的姬乐二人,余媖眼皮一跳:“国灵大人怎么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