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倒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吐血狐狸
刘东来因为经商,所以最近几个月恶补了一些法律知识,想要保证自己不被人在合同上给坑了。所以,他对这个合同上并没有什么要坑自己的条文。可是既然没有什么蕴含的坑自己的条文,那刘东来只好求助几个小妞了。
“看来还得找几个小妞啊!如果按照法律来说,这个合同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啊!”刘东来想到。
回到民国当倒爷 135、国家借款的深意(上)
刘东来把这份借款合同拿回去给几个小妞看了一下。珍妮看了一下这个合同,马上看起来松了一口气了。
“东来,国家对我们目前的行为默认了,不会对我们下手。政府那些大佬目前来说并没有打算对我们下手,他们反而想要通过和我们借款,绑住我们。把我们绑在我国政府的这条大船上,让我们做这条大船的后勤保障。”珍妮说道。
“什么?通过借款来绑住我们?这么做能够绑住我们吗?”刘东来惊讶的说道。
珍妮冷哼一声,说:“政府还是不太相信我们,所以想要绑住我们啊!至于你说借款能否帮助大家,这是肯定的。你想想,我们大洋对面的国家,不是通过跟世界各大国家借款,所以反过来绑架世界了吗?现在他们国家个人都背着几十万美元的债务,可是为什么国家没有倒闭呢?除了他们的武力之外,还不是大家想要要回这笔钱,所以不能让他们国家倒闭!而那些政客也通过这些借款,反而不断的要更多的借款,把无数国家拴起来。在这个时代,欠债的是大爷,借钱的是孙子啊!”
刘东来也马上明白了,杨德胜这个老东西是想要通过跟自己借钱,然后让自己为国家卖命。国家现在不是彻底相信自己,他们想要把自己绑在政府这边。刘东来现在不需要靠政府,所以政府反而也没有什么手段可以控制刘东来。刘东来不像那些别的老板,对于政府依赖很大,政府可以随便捏死他们。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是政府一贯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想要拉住刘东来,那就通过借款了。如果政府欠了刘东来一大笔钱,刘东来为了要回这笔钱,当然要主动维护政府的利益,这样才能够要回这笔钱。何况,刘东来是每年都要借款一百亿的,这笔钱那么年年累积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啊!这么通过借款,那就是彻底把刘东来绑在了自己身上。这样,国家也能够稍微对刘东来他们放心了不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有了共同的利益。
“还有,这个借款合同是有问题的!”丽芙也过来补充了一下。
“什么?合同也是有问题的?”刘东来不可置信的问道。
刘东来看了很多次这个合同,可是也没有发现条文上有什么漏洞。这个合同上显示,并没有什么法律上的漏洞啊!这个合同上也没有什么对刘东来不利的条款,让刘东来不解。
这个合同上约定的是借钱给杨德胜,然后杨德胜只能用于购买购债,不能用于其他的地方。甚至,如果有需要的话刘东来还可以派人来监督审计,不怕债务不安全,这都是国际上的惯例,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啊!
“你认真看一下这个条款,这个债务是你借款给杨德胜,而不是购买国债!所谓的购买国债,是杨德胜用这笔借款来购买国债,也就是说从法理上来说你和这笔国债没有任何关系。而这个合同,只能够表明一点,你和杨德胜有借款关系。然后,杨德胜和国家有购买国债的关系。而你的所谓监督权力,也就是监督杨德胜有没有用这笔钱来购买国债。”丽芙解释了一下这个条文的意思。
“这个有什么区别吗?杨德胜不就是我国的一个大老板?他难道不能够代表政府吗?”刘东来惊讶的问道。
“哎,一时也和你解释不清楚。不过,这个问题是很多初学法律的人的疑惑,也是很多普通百姓的疑惑。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吧!法人其实不是人,是一个组织。法人有非盈利法人和盈利法人。一个盈利公司就是一个法人。而我们政府,企事业单位,包扩国家,都是一个非盈利的法人。而这个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即使市政府,也是又一群人组成。而这群人的头目,一般来说就是这群人的法人代表。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元首,就是这个国家的法人代表。杨德胜是国家的三老板,也就是我们国家政府的法人代表。”丽芙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可是,杨德胜除了是政府的法人代表,还是一个普通的自然人。杨德胜也也是具备一般自然人的所有法理权力的,比如说借款就是杨德胜权力之一。很多人把政府一把手的借款当成了政府的借款,所以经常吃亏。不过你也不要沮丧,这个亏是很多人都吃过的。你看看这份合同,落款只是‘杨德胜’三个字,并没有什么他做担任的职务。如果是政治的国家借款合同,应该是写上‘华夏共和国政府首脑,三老板’,之后在签署自己的名字‘杨德胜’。可是这份合同上并没有写上他的职务,所以这份合同只是杨德胜个人和你的借款。”丽芙解释道。
刘东来想了一下,说:“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杨德胜和我签署这份借款协议的时候,使用的是一个自然人的身份来借款,而不是使用我国政府的法人代表的身份来借款?是吗?所以,到时候虽然我向国际上公证了,国际上也只会认为是我和杨德胜个人的借款,而不是国家的借款。”
“是的!”丽芙做了肯定的回答。
刘东来立马火冒三丈,这个杨德胜在坑他啊!杨德胜个人算是什么东西,说出不好听的,杨德胜再过十年,一旦他退休了,什么都不是!每年一百亿,杨德胜还得起吗?如果到时候自己去找杨德胜,杨德胜去哪找一百亿换给刘东来?杨德胜虽然是官员,可是政府的公款也不能用来偿还他私人的债务啊!到时候,把杨德胜卖了也还不起这笔一百亿元的债务啊!
“签签签,签字你妹啊!杨德胜,老子跟你没完!”刘东来怒道。
刘东来恨不得马上撕掉这张借款协议,可是几个小妞马上阻止了刘东来的冲动。
回到民国当倒爷 136、国家借款的深意(下)
“事情没有坏到那个程度,这个合同只是杨德胜他自己有私心,所以才这么做的。你也不用担心杨德胜还不起,因为杨德胜借的这笔钱是用来购买国债。而国家会还这笔债务的,所以你不用担心钱财打了水漂。”丽芙劝解说道。
刘东来稍微放心了一些,毕竟这可是每年一百亿的钱啊!现在政府还算是比较英明,没有想着竭泽而渔的逼迫自己去给他们赚钱,不过却要自己每年购买一百亿的国债,这样才能够拴住自己。而这个杨德胜居然这么一倒手,居然就变成了杨德胜借用刘东来的钱去购买国债了。这个也太坑爹了。不过,杨德胜既然是用钱来买国债,那钱财的安全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债都是安全的,我国目前政局稳定,所以不怕国债出现什么问题。
刘东来对于政府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和刘东来的关系,刘东来也能够理解。毕竟刘东来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因为他的捞钱能力太强了。虽然在我国,有钱不是绝对的万能,可是钱还是能够解决很多事情的。现在政府也不无想要利用刘东来的钱,来为国家发展经济的想法。
更何况现在刘东来还能够提供每年数千万吨的铁矿石,这个更是政府不能不认真对待刘东来的原因。如果把刘东来绑了,能不能获得刘东来赚钱的方法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为此就丢了获得铁矿石的渠道,那就吃亏大了。可是政府又怕刘东来会跑去外国,这样不就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所以,为了让刘东来能够留在我国,政府只好使出了借钱的方法,把刘东来这个“债主”的心留在我国。不过,杨德胜他们那些政坛大佬也想不到,每年一百亿对于刘东来来说并不是什么非常巨额的数字。刘东来每年从二十世纪初哪那里的英法德俄罗,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小国那里获得的加工费用目前预估都不亚于一亿英镑。这就是一千多亿了,所以一百亿刘东来还不是绝对的不能接受。
刘东来再次拿出了这份所谓的国家借款合同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杨德胜能够获得什么利益啊!这份合同上面并没有写明杨德胜有什么特权,可是杨德胜的利益点在哪里呢?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被几个小妞看出来了。
“杨德胜是想要投资我们呢!”珍妮说道。
“投资我们?我们有什么好投资的?我们不也是在投资他的孙女吗?何况自古以来都是只有商人斗志官员,哪里有什么关于投资商人的?”刘东来惊讶的问。
珍妮却摇摇头说:“没有这么简单,这个世界上事情是没有绝对的。在我国,不是有不少官商勾结?所谓的官商勾结,就是官员为企业发展提供权力上的庇护,甚至开放政府的资源给予商人。甚至,官员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到商业经营里面,在企业里面参了暗股。这就是把权力资本化的过程。我们现在是要把资本权力化,也就是把金钱变成权力的过程。而我们看起来非常强大,不多半年就捞回了数百亿的资金,再过几年谁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所以,杨德胜是想要在我们尚未成长起来的时候,给我们一些帮助,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刘东来这段时间经过了一些政治和经济的锻炼,很快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前因后果,说:“你的意思是,杨德胜他现在再怎么强势,他也是有任期限制的。现在毕竟是共和国,没有一个家族能够永远的在政坛上稳住脚跟。用句不好听的话来说,他们杨家已经处于鼎盛时期,按照盛极而衰的惯例,他们杨家准备进入一个大势的衰落期。这个衰落期就是在杨德胜十年之后退休的时候,杨家不可避免的出现衰退。还是那句话,现在毕竟是共和国,杨家不可能连续出现两位常委大老板,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杨德胜退休之后,杨家会进入一个潜伏期,这段时间是相当危险的。轮到杨德胜那些政敌上位了,杨家就要面临非常巨大的挑战。”
这个时候,珍妮也接过话来:“是的,杨家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个时候应该是抱一个大腿的时候了。而我们现在表现出潜力无穷,恐怕不到十年就能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上的一方巨头,并且是长期处于上升态势的。到时候,我们就反而成了一条大腿,能够让杨家抱着,度过这次灾难。虽然我国政治制度原因,商人想要在政治方面发言比较困难,可是这个也要看什么程度的商人。如果拥有数以千亿万亿的资金,那对于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也不亚于一个中央大老板了。而杨德胜现在施恩于我们,也不失为一个投资我们,想要烧冷灶的想法。”
刘东来再次明白了,能够当一国大佬的人绝不是什么白痴啊!现在杨德胜刚刚上位不久,就已经考虑到了十年之后自己退休时候,杨家该怎么办了。杨德胜选择施恩与刘东来,这样十年之后刘东来他们成长起来了,就要反哺处于考验期的杨家。当然,这是刘东来他们显示出了巨大的实力之后杨德胜才有这种想法的,不然杨德胜鸟都不会鸟刘东来他们。
至于说刘东来他们会不会成为政治经济的一方霸主,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经济上只要有钱,就能够收购很多企业,直接把别人的基业收购过来。而政治,这个也不是太困难。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只要有钱,就能够编织自己的关系网。只要刘东来他们有钱,就可以和无数官员形成利益共同体,把自己和无数官员绑在一起了。这个也不是绝对不行,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
明朝的海商,还有各种江南的各种商人,开始时候是和官员官商勾结,发展到了最后甚至扶持士子考科举,然后成为商人在政府里面的代言人。只要经济条件够好,即使在我国这种政治体制下商人也不是不可能成为政治巨头的。
杨德胜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愿意在刘东来初期时候帮助他们。如果刘东来他们不给力,杨德胜也不会损失多少。
回到民国当倒爷 137、永乐大典(上)
时间很快,清末的时空现在已经是1908年的七月了,大英帝国已经把初期的一批文物交给了刘东来,要求刘东来验收。而负责交接的人就是英国驻清朝的大使朱尔典,他负责清点这些文物,折价一百万英镑交给了刘东来。
“怎么没有半成品的枪管?”刘东来惊讶的问道。
朱尔典笑着说:“刘东来先生,说实话,我们大英帝国对于你们,还没有能够绝对的信任。并且,我们一时之间也无法生产出太多的枪管半成品,所以只能拿着这些文物过来了。至于那些枪管,那就从头到尾都麻烦你们了!也就是说,这些枪管需要你们自己提供钢铁,然后帮我们铸造出来,并且拉好膛线。”
刘东来听到了这里,脸色马上就黑了起来,因为之前已经是说好了的,刘东来他们只是加工半成品而已。现在,朱尔典居然要求刘东来把这些枪管从头到尾都负责了,这个不是坑刘东来吗?刘东来他们只有五金厂,还有一些加工厂,并没有钢铁厂啊!刘东来他们虽然有拉床,可是却没有其他的加工枪管的的机械啊!
“怎么,难道你们组织连枪管都生产不了?”朱尔典笑着说,可是眼睛里却充满了询问的意思。
刘东来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无法生产枪管了,只能硬着头皮说:“生产枪管有什么呢?不过,我们要加钱!”
“没问题,这次我给你多带来了一样东西,保证你会动心的!这可是我们首相先生废了好大劲才从民间搜集来的,十分贵重啊!这几个东西就当做是给你们额外花费的货款了!”
说完,朱尔典拿着一个丝绸包裹起来的盒子,慢慢的解开了外面包裹额丝绸。然后十分小心的打开了盒子的盖子,十分的蹑手蹑脚。
刘东来有些好奇,这个朱尔典居然如此小心,那这个玩意是什么宝贝啊!如果刘东来从头到尾都提供钢铁铸造枪管,并且负责服务,增加的花费可不是一点半点啊!可是就凭这个宝贝,朱尔典居然说能够抵消这个货款?刘东来不感觉一个小盒子能够装下多么贵重的东西。
朱尔典终于把盒子打开了,然后穿上了白色的手套,慢慢的从里面拿出了一本略带有一点焦糊的书籍。而朱尔典拿着这本书籍,轻轻的放到了刘东来的面前,让刘东来看个清楚。
刘东来刚开始看见这本书是一个被火烧过的书籍,有些大失所望。因为文物都是讲究完整的,只有完整的东西才是完美的。只有完整的文物才能够卖出非常高的价格,如果一件文物就这么损毁了,即使只是一小块,那价值就是下降了何止数以百倍计算,何况是这种书籍类的文物。
书籍类型的文物,讲究的是记载的内容齐全,可是这个书籍都被烧毁了封面的一大块,封面只剩下了三分之一。而里面的内容,虽然保存完好,可是也是十分的褶皱,看样子是曾经经历了一次动乱。还有,刘东来居然在这本书籍的中间发现了用胶水之类的东西沾补过的痕迹,这个就更是说明他曾经从中间裂开过,后来被人把两份裂开的东西沾起来了。这么个严重破损的书籍,刘东来能够弄到什么利益呢!恐怕送人都没有人愿意要啊!
“朱尔典公使,你就拿着这几本破书来忽悠我?别以为我不懂书籍类的文物价值,这么破烂的书籍不值钱的!”刘东来随口说道。
可是,朱尔典一反常态的用自己的手摩擦着这本书,好像十分舍不得给刘东来一样。刘东来有一种感觉,这个朱尔典好像就是在抚摸自己情人的肌肤,那样的恶心。
“你知道个屁!”朱尔典听了刘东来的话,十分生气的喊道。
刘东来被朱尔典骂了,非常不甘心的还嘴,说:“那这个玩意是什么地方的书?难道是天书啊!”
朱尔典好不容易放下了这本书,小心的说:“你知道吗?这几本书虽然烂,可是如果到了我们大英帝国,那可也是国宝级别的存在啊!虽然这是你们清国的文物,可是我们大英帝国都不得不爱护。这几本东西还是我们首相用了好几样东西换来的,这还是那个破落贵族不识货,所以才便宜卖了。如果那个破落贵族识货,恐怕拿来卖一两百万英镑都可以啊!”
“卧槽!这么值钱?”刘东来难免也爆了粗口。
这个时期的数百万英镑,按照金本位体系来换算的话至少是后世的数十亿人民币。刘东来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几本破书居然价值数十亿人民币!刘东来虽然不信,可是他也相信朱尔典不会骗他。如果这个价值真的有这么高,那抵消这笔枪管原材料费和多余的加工的费用也是足够了。
“这个是什么东西?”刘东来满脸哈喇子的问道。
刘东来这个家伙可是不会珍惜什么文物的,他绝对是拿着这个文物去后世还钱。刘东来已经在心里打算着,如果这是十几本书能能够换来数十亿,那刘东来绝对会赚翻了。再加上其他的低不少档次的文物,那也绝对是等于平白无故的把利润翻了好几倍。并且,看着这个朱尔典那么心痛,那绝对是了不得的东西了。
“刘东来先生,我在清国也呆了很多年了,甚至比我在英国的时间都多。我对清国是十分了解的,这可是无价之宝啊!首相愿意拿出这个东西给你,那已经是下了血本了,你可不要辜负了大英帝国对你的一片好意啊!以后还请你多多和我们大英帝国合作!至于那个战列舰的设计图,也请你赶紧找机会交给我们。只要你把战列舰的设计图交给我们,我们就开始开挖那些磁铁矿。”朱尔典说道。
“别废话,快说快说,这个是什么东西?”刘东来十分财迷的问。
“这十几本书,是你们清国以前的《永乐大典》!这十几本书是永乐大典的残卷!”朱尔典不舍的把这个永乐大典交给了刘东来。
回到民国当倒爷 138、永乐大典(中)
“虾米?永乐大典!”刘东来难免也惊讶的叫出来了。
刘东来看过一些起点的,当然知道永乐大典是什么东西。永乐大典是中国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甚至,即使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百科全书》都没有他字数多。永乐大典足足三亿多的字数,两万多卷,一万多册。
而永乐大典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巅峰见证,不过后来散失很多。也正是因为散失太多,所以也造成了永乐大典的珍贵。二十一世纪,明面上查出来的,能够考据的也就是只有四百余册,分散在八个国家和地区三十多个单位。
刘东来可以确定,如果自己把这个永乐大典弄到了后世,那可是超级国宝了。就如朱尔典说的,卖出个一百多万英镑不稀奇。而后世,如果真的有人有永乐大典,并且是个识货的,恐怕多少钱都不换啊!假如真的要卖掉,国家绝对会来查你水表的。
“哎呀,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你们这些英国鬼子给烧了一块!并且,还撕烂了。”刘东来丝毫不客气的说,他不怕朱尔典生气。
可是朱尔典却突然认真的说:“刘东来先生,你不要乱说,你认真看一下这个火烧的痕迹,然后在看看这个胶水粘起来的痕迹再说。”
刘东来认真看了一下这个火烧的痕迹,发现这个火烧的痕迹好像时间非常久远了,不像是最近数十年才有的。如果是最近才有的烧痕,那应该是非常脆的。可是这个被火烧的痕迹,那些黑色的,被烧毁的部分已经脱落了绝大多数,不像是最近才有的痕迹。
然后刘东来在看了一下这个永乐大典的胶水粘补的痕迹,发现这些胶水发黄,并不像是一般的化学胶水。如果是化学胶水,不应该会发黄。刘东来在闻了闻这个胶水的气味,发现这个胶水有一些腥味,并且还有一些**的味道。
刘东来看过很多历史小说,他猜测这个胶水并不是什么化学胶水,应该是鱼胶。鱼胶也就是用鱼漂来熬制成的胶水,是生物胶水,所以刘东来闻到了一些腥味,还有鱼胶常年保存的**的味道。可是令刘东来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个永乐大典居然是用鱼胶来粘起来的呢?现在西方化学工业足以生产出化学胶水了啊!
“怎么样?看出什么来没有?”朱尔典小心的问道。
“有什么说法,你直说吧!”刘东来问。
朱尔典神神秘秘的解释:“刘东来先生,这个永乐大典真的不是我们英国人烧的,也不是我们英国人粘起来的。我们英国人拿到了他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我在清国呆了很多年,我对清国的历史比你还了解。我得到了这些永乐大典之后,我突然想到了你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记载。”朱尔典突然停了一下。
“你们国家的史书上记载了一段,在明朝时候,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的时候,南京文渊阁发生了一次大火。也正是这次大火,把永乐大典的原稿全部烧毁了,而剩下只剩下了一个正本。公元1557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失火,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火灾。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召选书写、绘画生员109人,正式抄绘,耗时六年。隆庆元年四月完工。而这个副本,也就是我们现在世界各国收藏的东西。而至于之前的正本,在明末时候没有人知道去哪里了,世上只留下了副本。而那个副本,收藏在你们清国的翰林院里面。可是,数百年来被无数贪官给偷了不少,只剩下了八百册。最后,几年前我们八国联军进攻背景,那些义和团的人趁火打劫,把永乐大典少了个精光。不过我们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我们抢救回了不少,最后归还了你们三百多册。你在看看,这个火烧的痕迹足足有了数百年,不可能是我们八国联军的所做的。”朱尔典说道。
刘东来思考了一下朱尔典的话,发现这个确实不太可能是八国联军的杰作了,毕竟这个火烧的痕迹足足有数百年历史。可是这里面就有了一个疑惑,那既然数百年历史,那这个永乐大典的火烧痕迹是怎么来的?不过,刘东来突然想到了刚才朱尔典说的那些话,想起了嘉靖三十六年的那场大火,心里悚然一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