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明征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择日北飞
狗屁!简直就是混蛋!他娘的石星这老儿啥时候成了铁口神算了?他就算准了倭国会第二次进犯朝鲜?还说什么和谈只是他计划一部分的屁话,还说让内阁支持他的那庞大的计划!
狗日的,作为兵部尚书,对朝鲜战场上的情况门清,他就不想想,要是粮草能跟得上,大明还能在占据主动的情况下寻求与小小的鸟毛倭国和谈?装什么大半蒜!装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这老儿就是欠抽!隆庆元年时的那一场板子,咋不把这狗日的拍死!
“石大人,老夫已经讲了多少次了,不是内阁不同意兵部的请求,实在是兵部的计划有些不合理!这样吧,只要兵部能自筹银子,老夫可以做主,同意兵部的征兵、练兵和制作火炮与战船的计划。至于拟旨让朝鲜组织轻壮练兵,这点就不用石大人操心了,朝鲜有他们的王,那是他们的事情!”赵志皋强压下自己的怒火,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是什么话!”石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语气陡然增大,几乎让整个内阁都能听得到,把面前的赵志皋着实吓了一跳,手中的几份奏折都差点仍了出去。
“作为首辅,哪有你这样说话和办事的?我认为倭国极有可能再次入侵朝鲜,想要做到有备无患,要求调兵、征兵和练兵,顺便装备和制造一批火炮和战船,这哪一点不是为了大明?哪一点不是尽我这个兵部尚书的责任?你倒是好,让兵部自筹银子做这些事!还有比你这更不负责任的话吗?我早就说过了,与倭国和谈只是为了拖延,是缓兵之计,是想要最大限度的消灭倭国的力量,为我大明今后上百年不再有倭患!我错了吗我?”
石星也不在乎是否因此而得罪赵志皋了,反正要得罪昨天都已经得罪了,所以说话也就毫无顾忌,特别是几乎吼着强调他的目的,唯恐别人听不到,传不出去。
赵志皋以年逾七十,比石星年纪大上一些,明显没有石星的中气足:“你……石星,你不要胡搅蛮缠!太放肆了!大明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难道老夫还能故意为难你兵部不成?你自己就做过户部尚书,应该比老夫还要了解太仓库的情况,你自己说说,要是能拿出银子,老夫会不支持你征兵、练兵?石星!你不要太不知进退了!”
内阁很多大臣和属吏听到了争吵声赶过来不少,不过看到是兵部尚书石星在与首辅争吵,不少人本来决定教训“狂徒”的想法都抛开了,自动停下了脚步,做过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如今是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石星,不是他们能够惹得起的。只有内阁的另外三位大学士张位、陈于陛和沈一贯走了过来。
经过轮番的劝解,石星最终在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唾沫横飞之下,有所收敛,只是嘴里还嚷嚷着自己对今后朝鲜形式的看法,“不甘心”的回去了。临走还大声说自己一定会弹劾赵志皋,一定要内阁给兵部一个说法。
首辅赵志皋被石星气的花白的胡子都乱抖,指着石星的背影,胸口也剧烈的起伏着:“石星,你等着,老夫一定会弹劾你,你…你…老夫一定会弹劾你!匹夫!”





大明征途 第八十四章 实力大增
.这段时间来,京师却是热闹的很,有两件事特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件是流传甚广的为大皇子选妃的事情。众臣接二连三的上疏皇上,一致要求为大皇子加冠和选妃的事情,也不知怎的就传成了皇上马上要下旨为皇长子选妃,闹得京城是人心惶惶。
明代为防止外戚干政,不许从贵戚和官宦之家选妃,只选身家清白的平民百姓姑娘,选后选妃重才貌,不重门第。另外,大明选妃很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自永乐年间迁都北平后,一般选后选妃都是在京师附近选,京师顺天府的大兴、宛平两县是主要的选妃地,再远点也就是河间府和保定府。
俗话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更加复杂的皇宫!所以每当听到有小道消息皇宫要选妃了,京师的大兴和宛平二县,民间凡是年龄在十三到十六之间的姑娘,大多都会在家人的安排下急匆匆的出嫁,也不会在乎什么彩礼、嫁妆和门当户对了。往往这个时候是京师的那些拿不出彩礼的穷苦人家最高兴的时候,也是那些想娶小妾的人最高兴的时候!
因此,历年来,皇宫选妃的话,从来都是先不露出任何苗头,而是突然间下旨天下停婚停嫁,从而进行选妃。
这次不知怎么就传出了要为大皇子选妃的事情,所以京师是异常热闹,到处都是迎亲嫁娶的,估计能完整走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传统六礼的是异常的少。
另一件成为人们谈资的,就是如今正闹得沸沸扬扬的兵部尚书石星大闹内阁的事情。石星最近这些天来,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内阁“报道”,并且每次都是去堵首辅赵志皋值房的门,非得大吵一架才行,搞得内阁尤其是首辅赵志皋异常的被动。
从通政司和司礼监传出来的消息,石星与赵志皋相互弹劾的奏折每天都有,你来我往的斗了起来,就连远在九边的地方官员都听说了这事,知道兵部尚书石星与内阁首辅赵志皋掐了起来。大多数官员也都知道了石星的那个“宏大”的计划,下了一盘大棋,准备好好的教训一下嚣张的倭国。
对此朝中也分成了几派,有支持石星的那个所谓的引蛇出洞的计划的,叫嚷着小日本接受大明的册封则已,算他们识相;不然胆敢二次进犯朝鲜的话,就按照兵部尚书石大人所说,消灭他的主要力量,打的他几百年不敢再犯边!支持的人中大部分是武官和言官。
有支持的,当然也有反对的,其中就以石星曾经任过尚书的户部的反对最为激烈。就连之前挺敬重他的一些户部原手下官员,对于石星这个庞大的计划也都颇具微词。毫无例外,内阁也是坚决反对石星的计划的,他们毕竟要从全局统筹,没钱咋打仗啊!而石星的计划就是烧钱!
其实,内阁首辅赵志皋和其他几位大学士也都想过打皇宫内库的主意,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宫的内承运库数十代皇帝积蓄下来,倒也攒了不少的银子,虽不知具体数目,但几千万两应该还是有的。
无奈这些银子名义上是属于皇帝的私产,是用于应急的,是为了应付那种亡国灭种性质的大难的!何况这几年下来,朱翊钧已经拿出了上百万两银子,朝鲜战争那种程度显然也没有达到紧急动用内承运库里的银子的程度。
因此,首辅赵志皋这个愁啊!如果换个人敢这样跟内阁叫板,赵志皋有的是办法,四品以下的内阁就可以发文直接外任打发出去,或者干脆寻个由头罢官也不是不可能。即便是四品以上的,即便是侍郎什么的想想办法也能支走或者调离,无奈这个叫板的人是石星!是做过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正任职兵部尚书的石星!
不说石星任职过这么多部门堂官,门生故吏众多,单说如今战争不断,这就凸显出了兵部尚书的权势来。另外,内阁由于张居正的教训在前,自此不敢过分专权,权势被消弱了很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何况,内阁首辅赵志皋年逾七十,处事柔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也占有一定的原因。
尽管赵志皋与石星相互弹劾,各方支持者也是摇旗呐喊,符合奏疏不断,可朱翊钧就是不表态。既不下旨斥责内阁,也不下旨责罚石星,任由事态的发展。
其实朱翊钧也是为难,下旨让内阁批准兵部的一系列计划吧,可哪里有那么多银子?难道把之前挪用太仆寺和南京国库的银子所设立的战争应急银子花掉?那根本不可能!何况,这也与他想要清剿掉辽东的不安稳部落,然后调辽东兵力入朝的计划不符。
可要是不同意兵部的一系列与自己最终目标一样的计划,下旨斥责石星胡闹,那么等和谈失败,倭国第二次入侵朝鲜了,岂不是显得石星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而自己成了目光短浅的小丑?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自己又不是没料到结局,岂能让人误解?
所以朱翊钧干脆就不发表意见,你们要争就争,要吵就吵,只要不影响到大明的正常运转,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反正用不了多久,等去倭国册封的使团归来后,如果和谈成功,争吵也就毫无意义;和谈失败,倭国的第二次对朝鲜入侵的话,到时你们也会自动住嘴了。
至于如果和谈失败,倭国第二次入侵朝鲜让谁背负责任,看来石星是不可能了。如今人尽皆知他的“大计划”,到处嚷嚷所谓的倭国会第二次入侵朝鲜,还怎么让他“背黑锅”?其实也不需要让人为此负责任了,就算是朝鲜知道了石星支持沈惟敬对倭国的胡乱许诺,他们应该多少也会了解一点石星最近老是叫嚣的“计划”吧?他们还有什么好埋怨的?这可是为了消灭倭国的主力,消除掉无论是朝鲜还是大明沿海存在了几百年的倭患,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就算是这个计划是把战场设在了朝鲜,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没有大明,他们早就亡国了,消灭倭患也是朝鲜最迫切希望看到的事情吧。
赵志皋对石星的几次弹劾奏疏递上去后,犹如石沉大海,朱翊钧没有发表任何处理意见,这下让他这内阁首辅显得更尴尬和无奈了。虽然他是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与石星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同样都是从一品,但他却是内阁首辅,名义上算是百官之首,现在算是属下的兵部尚书与他叫板,他居然拿对方毫无办法,这对于他内阁首辅的威信,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不过,好在最近朱常洛发现已经差不多达到了目的,就让石星收敛了不少,不再为了目的而把痛苦建立在“可怜”的首辅身上。石星如今每天也就往内阁跑个一趟,也不在刻意争吵,所以让赵志皋和内阁众人都算是松了口气。
只是,无论是赵志皋还是内阁的其他大学士,心里早已把石星恨得要死,就是石星这胡搅蛮缠的闹腾,让内阁的威信大减!石星也成了内阁最不受欢迎的人。
而朱常洛也初步达到了目的,不论是石星还是他,在如今众所皆知了那个“大计划”后,都清楚朱翊钧想要石星背黑锅的打算是无法成行了。这一系列行动也没有因此而得罪朱翊钧,毕竟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即便是朝鲜或者国内知道了沈惟敬的许诺,也不会说什么了,这是从根上彻底消除了隐患。
石星因为这件救命之事,算是彻底真心实意的站在了朱常洛这边。朱常洛也在众人包括朱翊钧都毫不知情之下,拥有了一个掌握实权的兵部尚书的支持,为他的下一步计划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大明征途 第八十五章 第二计
.“元辅还没回去?”
董其昌给朱常洛讲读完后,来到东阁旁边专门辟出来的讲官值房,看到首辅赵志皋还在愁眉不展的在里面坐着,先恭敬的施了一礼,心中不免有些奇怪。今天虽然是赵志皋轮值,但他的政务讲解已经结束了,怎么还在这里?
正看着面前的茶杯发呆赵志皋,闻言抬起头来,看到是翰林院侍读、朱常洛的讲官董其昌,倒没有因为对方四十多岁才做到正六品的“小”官而有所怠慢,勉强笑了笑,开口道:“原来是思白,为殿下讲读完了?殿下的书法可有长进?”
赵志皋曾是万历十七年会试的考官之一,勉强也能算是那一科考取了功名的董其昌的半个“房师”。
当然,这段时间来让石星搞的烦不胜烦的赵志皋之所以还算客气,并不是因为董其昌算是他的半个学生,主要是董其昌此人官虽不大,但是在士林中的影响却是极大——他是当下名气异常大的主流书画家,善画山水,书法也是一绝,朱常洛的书法便是由他来教习。
而且,董其昌因为此时正在做官的缘故,书画作品很少外流,他的字画说是千金难求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在去年赵志皋的夫人大寿之日,董其昌曾经送过一幅“南山不老松”为贺,与赵志皋的关系还算是不错。
毕竟这年代还是非常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是最牢靠的关系之一,虽然会试不同于殿试,考官只能勉强算是半个“房师”,但这并不会妨碍官员们因此而拉近关系。
“是的,刚才是殿下练习书法的时间,正是学生在讲读。殿下聪慧异常,对于书法之道也算热衷,假以时日,持之以恒的话,必会成为一代大家。”董其昌对于朱常洛的书法非常满意,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意。
朱常洛前世在单位蹉跎时,研究历史之余,练习书法也是一大爱好,所以作为才出阁读书没几年的皇子,他的书法算是佼佼者了,董其昌岂能不赞赏。
“哦?”得到精于书法的董其昌的如此赞誉,有点出乎赵志皋的预料:“殿下果然非常人也!”他也跟着赞叹了一句,因为这些年从他对朱常洛讲解政务来看,他发现朱常洛对于政务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有些见解在他看来并不算是太高明,但难得的是,朱常洛还如此年轻,可塑性极强,这已经超过了同龄人很多了。
只是,让赵志皋始终不明白的是,朱翊钧应该也了解皇长子的聪慧,但是为何一直迟迟不立储呢?难道就因为那个资质平庸的皇三子?国家的未来岂能建立在个人的好恶上?何况皇长子还是当然的东宫人选!
“元辅,学生看您这些天都愁眉不展,好像窝着心气,气大伤身,您老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作为关系还算不错的半个学生,董其昌在这里只有两人的私下场合说这些话一下子显得亲近了不少。
“唉!”赵志皋叹了口气,苦笑了一下,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倒也没有对董其昌隐瞒:“石星那倔驴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了,这个时间一定会在内阁守着老夫的,老夫被他逼的无法,也只有暂时躲一躲了!思白,你说,老夫这首辅做的,是不是也太无用了些?居然被他一个兵部尚书给逼迫到了这种程度!”
“元辅,学生可不认同您的说法。”董其昌拱了拱手:“如今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元辅为了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已是不易,这些都是众人看在眼里的!何况,元辅秉政以来,不植党,不怙权,稳重得大体,临下宽和,臣僚获得罪者,多尽力解救。元辅明白石大人的本意也是为了大明,只是做事的方式有些激进,元辅宽厚仁和,不与他一般见识罢了。”
听了董其昌的吹捧,赵志皋明显高兴了一些,指着他说道:“你呀,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些奉承的话?老夫记得你可是挺儒雅的一个人,怎也学会这些了?”
董其昌一脸认真的表情:“学生这可不是奉承,句句出自肺腑,有感而发,元辅是知道学生的为人的。”
“呵呵,世人皆知思白的书画两绝,在老夫看来,说是三绝也不为过。”赵志皋摇着头轻笑出声,像董其昌这种在士林中名声响绝、眼高于顶的人的奉承话,果然受用。
董其昌也跟着轻声笑了一下,觉得自己的铺垫已经到位,殿下的计划也该实施了:“元辅,您是百官之首,总是这样体谅和忍让着下属也不是办法……”
“唉!”提到这件事,赵志皋再次叹了口气,除了躲一躲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要与那匹夫争吵不成?在皇上没有发表看法之前,自己还能拿一个手握大权的兵部尚书怎么办?如今是战争时期,兵部尚书的权势要比和平时期重多了!
“思白可有良策教我?”赵志皋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元辅,学生良策没有,倒是有一个不知是否可行的想法。”董其昌的回答再一次出乎赵志皋的预料。
“哦!”赵志皋精神一震,他如今是疾病乱投医,只要有可能解决目前这尴尬困境的办法,都值得一试:“思白,什么办法?老夫洗耳恭听。”
董其昌赶紧行了一礼,语气诚惶的说道:“元辅折杀学生了,其实学生也只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而已,也不知可行与否。学生斗胆问元辅一句,如今什么事情是我大明文武百官最在意的?”
赵志皋捋了捋胡须,这并不算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当前百官最在意的事情无非两件,一件是一直以来悬而未决的国本之事,另一件便是当下与倭国关于朝鲜的和谈之事。”
“元辅高论,学生认为也正是这两件事。不过,学生以为,相比于朝鲜的战事,持续了十多年的国本之争才是重中之重,最能引起百官的关注!学生的想法很简单,石大人所力争之事,不过是还处于次要地位的朝鲜战事,那么是否可以转移视线,让百官把目光集中到国本上来呢?到时为了国本这更大更重之事,想必石大人也会识得轻重缓急,放下对朝鲜事务的关注,转而集中到国本上来。”董其昌点了一下,半遮半掩的说道。
赵志皋眼前一亮,想了想,这确实算是个还算可行的办法。国本之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是大明的第一重要之事,自然能足够吸引群臣的注意。只要重新挑起来这件一直都热度不减、群臣为之相争了数十年的事情,石星还会冒着大不韪一直纠缠于朝鲜之事吗?要知道这些年来,朝廷早就形成了一套辨别忠奸的新方法,那就是看你是否“争国本”!
这确实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
看到赵志皋有些兴奋的神情,董其昌提醒道:“元辅,我大明自立国以来,皇子还没有出现过加冠和选妃之后,仍然没有封号的情况。所以,只要是大皇子能加冠和选妃后,那就代表成年了,皇上还有何理由阻止立储之事?何况,皇子成年后,要么封王,要么立储,不然对于皇子所娶的妃子,还能称呼皇子妃不成?那岂不是被天下人笑话?至于封王,有三王并封之事在前,此路已是不通,仅剩下立储可行!如果成行,历时数十年的国本之争在元辅手中有了结果,那绝对是让天下士林传唱的美谈,更可以让元辅名垂史册!”




大明征途 第八十六章 连环计
.无弹窗,万名书迷同时在线文书房乃是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及于会极门接收京官与各藩王所上封本,汇总分类后,经皇帝御览,或下发内阁拟票,或留中不发。在外之内阁拟票,在内之司礼监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
由此可知,文书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它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直接统领,凡宦官升司礼监者,必由文书房出任。
只是,今日无论是文书房的掌房太监和随笔太监,还是在此轮值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和掌印太监张诚,看着眼前从通政司以及会极门汇总来刚归好类的奏疏面面相窥,没人发出任何声音,整个文书房诡异的气氛在蔓延。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还兼领着东厂,二十四衙门里名副其实的宦官之首,别人不发言可以,但张诚却不能一直沉默,毕竟皇上还等着司礼监禀报今日的奏折情况呢。
**了下嘴唇,身材发福有横向发展趋势的张诚咳嗽了一声,看了看陈矩,满脸的肥肉努力挤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笑脸,开口道:“陈公公,东厂那里还有一大摊子万岁爷吩咐的事情等着杂家去办,都是刻不容缓的,你看是不是你亲自带着这些小崽子,把这些奏折让万岁爷过目一下,然后发往内阁拟票?”
如果今天在这里值守的换成另外一个秉笔太监的话,张诚说话也不会这么客气,直接下令打发人去就行了。可是不巧,今天刚好又轮到与陈矩一同值守,直接下令的话,陈矩不一定会买账,毕竟陈矩不仅是秉笔太监,还兼领着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也是手握大权之人。最重要的是,陈矩深受皇上的信任,仅凭这一点,他就可以不买张诚的帐,显然张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说话只能用商量的语气。
听了张诚的话,陈矩心里暗自鄙视这个没担当的胖子,担心朱翊钧看来奏疏后发火,怕殃及自身就可劲推脱,怪不得这家伙能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做了十几年不倒,这种见风使舵、趋吉避凶的本事真是了得!
“张公公,如果杂家没记错,今日这送奏疏的事情,好像是你值守吧?”身材瘦弱的陈矩在张诚的面前真是没有可比性,但气势却丝毫不输于张诚。
“呵呵……”张诚干笑了几声:“杂家这不是有事要忙吗?委实有些拖不得身。哦,对了,钟鼓司的刘老太监年纪大了,一直在杂家耳边嚷嚷着想要养老去,杂家一直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正想找你商量一下呢。”
陈矩撇了撇嘴,一个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的无权掌印太监就想让自己就范?真是想得太美了!想要自己去可能会大发雷霆的万岁爷那里代替你送奏疏,要拿出点诚意才行。
“张公公,你也知道,御马监里那群养马的莽汉,还等着杂家去操练他们呢!你说这群人也真是奇怪,就喜欢杂家死命的操练他们。”
张诚的肥嘟嘟的腮帮子抖了一下,再次看来那一摞高高耸起的奏疏一眼,咽了口唾沫,狠了狠心,不情愿的说道:“兵仗局掌印太监赵飞一不是说了还差一个提督军器库太监吗?杂家想着,这事要尽快落实才行,陈公公的意思呢?”
说完之后,张诚有些肉疼的看了看陈矩,既想他答应下来去送奏疏,又想他拒绝了兵仗局提督军器库太监的人选,这可是个大大的肥缺!这几十年来,大明尤其注重火器的应用,兵仗局仿制和自主研制了不少新鲜的玩意,虽然花钱如流水,但却是直接从内库调拨经费,从来就没有断过。
这可是个捞银子异常方便的衙门,张诚曾经去看过兵仗局实验新鲜的玩意,“砰”的一炮下去,那就是几两银子没了。像兵仗局设在大兴那里的一个实验场,整天全是“砰、砰”的响声,这随便把“砰”声多上报几个,那就是上百两银子的进项!
不过,最近老是战争不断,朱翊钧在那里不仅加派了内侍监督进度,更是调拨了一个御史过去负责统筹,让人想捞银子有点困难。毕竟内侍监督还好搞定,那些御史可个个是软硬不吃的家伙,到时候弄巧成拙就不美了,所以张诚才忍痛想把这个暂时有些鸡肋的缺让出来。
1...282930313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