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海岛农场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漂舟
江逸晨根据刚才上网查到的资料,告诉窦福成如何处理这大家伙。
由于冰刺的时效有限,估计再过一会大鱼就能清醒过来。如果届时拼命蹦跳挣扎,将会造成造成体内淤血,造成大面积肌肉的损坏,尤其在腰腹部。这样的后果就是严重影响肉质的鲜嫩。
所以必须要马上就地进行处理。首先弄张湿毛巾盖住大鱼的头部,再用锤子或石块重击覆盖部位,但注意不要打烂。之后拿刀子切断胸鳍后部血管以及心脏前的头动脉,将血放干净。
接着就是去除鱼鳃和内脏、切割分块等常见工序。最后用海水清洗干净。装桶里运回厨房烹饪以及放冰柜储藏。
那些不要的内脏残留物,直接往远处扔进海里就是,给小鱼们当晚餐了。
另外由于这里处于潮间带内,也不用担心血污会弄脏沙滩。等涨起潮来。啥都能被海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窦福成也算一位厨房老手。对这些工序自然是一点就透。他表示自己已经弄明白了。
将事情交代清楚,江逸晨随即拎起搁在沙滩上装衣服的尼龙袋,独自往山上的竹楼方向走去。此时身上一股子鱼腥味儿。还滑腻腻的不舒服,得赶紧先去冲个澡。
至于后面这些麻烦的善后事宜,就全权交给窦福成他们处理了。
当天傍晚的竹楼堂屋餐桌上,出现了一大盘香煎金枪鱼块,色泽金黄,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这自然是窦福成的手艺,烹制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将金枪鱼切成小块儿,接着用酱油、砂糖、盐、料酒等调料涂抹其表面进行腌制一个小时。最后下平底锅油煎,出锅时再撒点儿黑芝麻增香。
“我还没弄过金枪鱼,就用了以前煎排骨、牛腱子、鳗鱼的法子,可能不太正宗。”窦福成略带歉意地解释道。
“用油锅煎啥肉都好吃,咱们也没那么多讲究。来来,大伙儿都尝尝。这种大鱼可不容易碰上一回。”江逸晨拿起筷子,张罗道。
“对啊,要让俺说,别瞅着海里大鱼小鱼的品种花样儿那么多,其实这大鱼除了刺少点儿外,肉质和别的都差不离。”喜子大咧咧的说道,同时将筷子伸向鱼盘。
今天他和窦福成收拾这条长鳍大金枪可没少费劲儿,最后弄回来留用的鱼肉高达三十几斤,估计能吃上好一阵子,其中大部分都放入冰柜中冷冻起来了。
“啥差不离啊?海里的鱼差别可大了去了。就拿这金枪鱼来说吧,正经的名贵货,比平鱼、明太鱼那些玩意儿好吃太多了,市场上价儿也差老了。”石锁儿做为资深吃货,显然并不赞同喜子混淆一切的说法。
江逸晨没有理会他们的争辩,将一块煎鱼放入口中,轻轻咬下。
鱼肉质地细密,无刺,香气浓郁,味道很鲜。与以往吃过的鱼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实,弹性明显更佳。
据资料上说明,因为金枪鱼必须时常保持快速游动,才能维持身体的供给,所以肌肉纤维相对于其它鱼类更为发达。
另外,由于金枪鱼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海域深处活动,那里的水质更好,所以其受到海洋污染的影响较小。再加上肉质中蛋白质和氨基酸丰富,营养价值高,因此被称之为现代人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备受各国市场推崇。
确实是好东西,今天运气旺,算是搞着了。江逸晨一边咀嚼一边暗想。
“不错,好吃。”
“连刺儿都没有,省事儿了。”
“嗯,挺香的,还有嚼头儿。”
喜子、来顺儿等人品尝过后,也纷纷赞道。
不过好吃归好吃,但他们的脸上却并无惊喜,对于这盘煎金枪鱼块的评价也就仅仅停留在不错的级别上。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都是资深岛民,海岛上那些经过特制营养水滋养的鸡肉、鸡蛋以及滩涂养殖池中的大虾等等,都吃过不少。珠玉在先,所以相比之下这金枪鱼肉也并不显得特别突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舌头被养刁了。
再加上大伙儿都想尝尝金枪鱼本身的滋味儿,所以烹饪时并没有添加岛产花椒、大葱、生姜、小茴香等辛香调料。在这样的条件下,味觉对比结果自然更为清晰。
至于窦福成,因为上岛时间尚短,对于这盘煎鱼块自是十分满意,嘴里嚼着,不时又呡上一口小酒,一脸享受的表情。
要说在这儿的工作条件还真是不错,环境好,收入不低,又能尽享口福,其它地方可没这待遇。美中不足就是稍显冷清点儿,但也无所谓了。他心中暗暗感慨。
因为这煎鱼块毕竟是新菜,大伙儿都优先招呼,盘中的货色很快就下去了一半儿。
“要我说啊,其实金枪鱼最正宗的吃法就是生鱼片,那些个大鼻子老外还有小日本儿,都特别好这口儿。”过了一会儿,石锁儿提出新的建议。
“啥,吃生的啊,那里面要是有寄生虫卵可咋办?”来顺儿质疑道。
“对啊,我以前听说有人喜欢吃生猪肉片蘸酱,后来犯病了,脑子疼得不行,到医院检查照片子。结果你猜咋地?嗬,原来脑袋里面长出了好多条肉虫子,跟大蛆一样,个个儿都到处乱钻乱拱的,那叫一个欢实。啧啧啧,没法子,最后还得动手术打开天灵盖儿,用镊子一条条往外夹。”喜子顺势一惊一乍地讲起了从前曾经听过的奇闻异事,但真假尚不得而知。
“靠,恶心死我了,好好的一顿饭,让你搞得啥胃口都没了。”石锁儿听罢胃中不由一阵翻涌。他将筷子啪的一下撂到碗沿上,怒视面前这个不分场合、口无遮拦的家伙。
“得得,俺不说了,你还真够娇气的。”喜子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伸筷子又夹起一块鱼放入口中大嚼,以示自己就丝毫不受影响。
窦福成自然不会参与毛头小子们的斗嘴,对那个恐怖故事也不太相信。他仍在一旁自顾自享受这难得的美食。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六十章 品尝生鱼片、餐桌上的联想
竹楼晚餐桌上,石锁儿提出了拿金枪鱼制作生鱼片的主意,引起来顺儿的疑虑以及喜子的反对。
“好好吃饭,别瞎吵吵。”江逸晨摆摆手,制止小伙子们的争执。
关于生鱼片,因为将来有相关的计划,所以他曾经在网上查阅过相关的资料。于是他把其中的重点简明扼要地讲述出来,以纠正大家的某些认识误区。
其实生鱼片是可以食用的,但有条件限制。从安全角度考虑,生鲜食品一是要选择海洋水产,比如金枪鱼、鲷鱼、比目鱼、三文鱼、龙虾等等。因为海水含盐份,深处压力也大,相对于淡水环境而言,并不太适宜于寄生虫的生存。
二则是最关键的,那就是对鱼肉采取速冻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杀死或许存在其中的寄生虫及虫卵。
而像那些不经冷冻,现捞现切的所谓新鲜食材,实际上是具备相当危害性的。
至于淡水水产,“中招”的几率相当大,基本上应该与生食绝缘。
来顺儿、喜子听罢,一时兴致大增,说冰箱中还冻着一大堆,不如弄点儿来尝尝,究竟是个啥滋味儿?
经江逸晨同意,窦福成下楼去了厨房。
不一会儿,他端着一只椭圆瓷盘返回堂屋,搁在餐桌上。
众人定睛一瞧,只见盘中呈扇形分布着两排生鱼片,色泽深红,鱼片还算比较薄且均匀一致。旁边辅以几根香菜点缀,看上去还挺漂亮。
而且切片时是顶丝切的。即刀与鱼肉的纹理呈九十度夹角。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利于咀嚼。口感好。切忌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因为这样切筋纹太长,口感也差。
“嗬,老窦,刀功还不错嘛。”来顺儿见状不由称赞了一句。
“呵呵,也就是家常菜的水平。”窦福成谦逊地回应。
除了鱼片之外,还有一小碟子酱料,用酱油、醋、姜末以及少许花椒粉配成。
众人也不客气。纷纷下筷子尝鲜。
生鱼片与刚才的香煎鱼块果然大为不同,食材新鲜,质地柔嫩,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味儿。配合酱料,倒也不难吃。
但在座的都非海边渔民出身,也不是海鲜美食家或此道中的爱好者,对于这种生鲜食品的体会也就仅限于此。
尝尝即可。但真心说起滋味儿,貌似还不如红烧鱼、香煎鱼之类过瘾。
“还凑合,你们吃吧。我还是来这个。”喜子说着,转而将筷子伸向了香煎鱼块。
“石锁儿,这是你张罗的,你可得多吃点儿。”来顺儿偏头对石锁儿说了一句。也用筷子夹起一块煎鱼放入口中。
“要不说你们是土鳖呢,这金枪生鱼片可是高级货,现在的高帅富都好这口儿。要搁在城里的海鲜酒楼,就这么一盘子还不得卖个几百块的。”石锁儿语带不屑的说道,同时又夹起一块鱼片。伸到酱料盘中蘸了一下。
“行,俺们土。你洋。这盘子都归你,吃完后马上就变高帅富,可以去城里的大学泡妞了。”喜子倒是不与他计较,香甜地嚼着煎鱼块,还是这个爽口。
石锁儿知道这家伙说话一向跑火车,于是不再搭腔,自顾自品尝着生鱼片。
江逸晨对这种冷鲜食品的感觉也是一般般,但明白石锁儿说的没错,在高级海鲜酒楼里,这玩意儿摆上台面,可是号称高端大气上档次。其中的极品,比如蓝鳍金枪鱼、河豚什么的,价格更是昂贵,令做东的面子十足。
好像早先是小日本最热衷此道,还起了个别名叫什么刺身,摆出百般花样儿。后来在国内的所谓上流社会也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时尚。
至于那些高帅富们是否真心喜欢这东东,尚不得而知。但估么着大约也就与那什么洋酒拉菲一样,上流社交场合,不整上一套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要我说还算不错。嗯,好像这里面缺了一种调料?差点儿味儿,是什么呢?”他吃了几片,停下筷子问道。
“这个啊,是少了一味调料,芥末。可咱们厨房里没备着。只好撒了点儿花椒末对付一下。”窦福成回应道,看来对此颇有经验。
芥末,对了,就是这个。江逸晨这才恍然大悟。
芥末富有独特的香味儿和刺激性的辣呛味,可祛除食物中的腥异味儿,提升口感,并具备杀菌消毒、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最适宜直接食用的生鲜食品。在倭式料理和一些西餐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调料。
因岛上的伙食基本上都属于中餐做法,很少用到这玩意儿,所以厨房里没有准备。
“这个简单,下回送货的时候,让沈主管帮着去超市买点儿。”石锁儿说道。
江逸晨摆摆手,蹙起眉头望着桌面盛着生鱼片的盘子,心中若有所思。
其他人见他这幅模样,知道他在考虑事情。于是也不打扰,各自用餐。
江逸晨的下一个目标,计划进军高端餐饮业,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设海鲜酒楼。
海岛滩涂上的养殖池,一直就是为这件事情做准备的。
据了解,在高档海鲜酒楼的经营范围,生鱼片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而与之搭档的芥末,其品质的优劣更是直接影响到整体菜品的档次,关键性不言而喻。
它俩的关系可以比照特种葱姜之于麻辣烫。
既然如此,似乎可以试着搞搞芥末的种植了。记得以前曾经在什么文摘报上看过,说芥末的生长周期较长,那就更应该尽早下手。回头儿就到网上去查阅详尽的资料。
想到这里,江逸晨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没几下就将碗中的饭粒刨光。随后与其它人打了个招呼,起身回自己的卧室去了。
“晨子哥又在琢磨啥国家大事呢?”石锁儿问喜子。
“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儿知道?管那么多干啥,收拾桌子,一会儿咱们搓两圈儿。”喜子摇了摇头,起身开始收拾碗筷。
自从窦福成加入之后,还给原岛民们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常驻人口变成了四人,正好凑一桌,打麻将再也不会三缺一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六十一章 绿芥末
江逸晨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坐在椅子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询关于芥末的资料。
芥末,又称芥子末、芥辣粉,最常见的是由芥菜的成熟种子碾磨成的一种粉状调料。
芥末微苦,辛辣芳香,对口舌有强烈刺激,味道十分独特,芥末粉润湿后有香气喷出,具有催泪性的强烈刺激性辣味,对味觉、嗅觉均有刺激作用。常用于制作泡菜、腌渍生肉或拌沙拉时的调味品。亦可与生抽一起使用,充当生鱼片的美味调料。
芥末的主要辣味成分是芥子油,其辣味强烈,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之功,增强人的食欲。同时具备很强的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
芥末原产于中国,自周代起就在宫廷中使用。后来传入倭国,因其饮食习惯驱动,在倭式料理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芥末的品种不少,按大项主要分为黄芥末和绿芥末两类,从颜色上很容易区别,而且其原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前者使用芥菜成熟种子进行碾磨,而后者又称青芥辣,则是由山葵或者辣根研磨而成,呈绿色,其辛辣气味强于黄芥末,且有一种独特的香气,相对前者更适宜于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的搭配。
原来如此,以前对这个了解甚少,还以为吃生鱼片的芥末和做泡菜、拌凉菜的芥末是一回儿事呢。现在弄什么都讲究个正宗,毫无疑问。自己应该选择品质优良的绿芥末品种,也就是山葵进行栽种实验。
江逸晨望着电脑屏幕。思路豁然贯通,很快做出了决断。
接着查询,翻了一阵,发现网上关于山葵品种、栽种方面的资料比较少。而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倒是查到有小店铺在销售山葵种子。
但这种不知底细的小店铺卖的东西大多并不可靠,尤其是种子这样的特殊商品,从播种、出苗到收获,需要等到较长时间之后。才能知道品种如何,货对不对版。
如果最后种出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才叫一个恼火。种子本身并不贵,可这时间和精力可消耗不起。
琢磨了一阵,干脆,还是找上次提供果树苗的百硕花卉苗木公司吴经理问问得了。人家毕竟是专业人士,经他的手拿到的东西。自然要稳妥得多。
事不宜迟,他立即拿起手机,从通讯录上找到吴经理号码,拨打出去。同时起身走到窗前。
几秒钟后,电话接通。两人聊了几句岛上果树的生长状况之后,江逸晨说明自己想种植山葵。请他帮忙找找苗或者种子,以及相应的栽培技术。
吴经理做为业内人士,见多识广,思索了一会儿,说山葵这种东西他倒是知道。前些年国内已经从倭国引种繁殖成功,但目前尚不在本公司的经营范围之中。不过可以找同行打听一下。如果有了确切消息就通知对方。
另外,印象中山葵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生长于阴冷潮湿的山野溪谷。对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在北方地区种植的难度可不小。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小江去年要的那批高种绿椰树,同样不适于北方的环境,但据说在岛上不仅棵棵成活,而且全体长势良好。
这种情况说明对方拥有很高级的专业种植技术,既然如此,山葵兴许同样也不成问题。
于是他便不再对此多言,只说自己尽快去找人。
江逸晨道了声谢,随后收线。
与吴经理联系上后,他的心里也感觉踏实了许多。
没想到今天吃金枪鱼,却在无意中牵出了这么一件重要的调料。
海鲜酒楼,所面对的是挑剔的高端消费群体,其菜品从原料到加工、装盘,都非常考究,可不是照搬麻辣烫店的经营方式就能行得通的。
就拿这绿芥末来讲,酒楼中并不宜采用超市中常见的那种成品牙膏型青芥辣酱。
而是要将山葵的根茎放置于专门的磨泥器上,现磨成山葵泥,用以搭配生鱼片、刺身即时食用。据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山葵浓郁清鲜的香气,与那种成品陈货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自己拥有空间冰水这项利器,根据以往各种调料种植的经验,估计在岛上产出高品质山葵的可能性极大。
单这一项绿芥末,就可以提升起步的高度,领先于其它同行。想想真是很令人期待。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回话。对了,明天一早去岛上各处转转,看看在哪里找块合适的地来开展这项新的种植项目。
**************************************************
海岛的码头建设工程已经开工四天了,由于前期的勘察工作比较细致完善,所以施工进展还算顺利,至今尚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疏漏。
两艘工程船一直在忙碌,挖掘泥沙、平整底部、打入预制基桩等初始工序已经完成,下一步就准备加工切割、捆扎钢筋,支模板了。
至于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打算采用商混,这样质量更为可靠一些。从粼江港那边直接租用工程船运过来进行浇筑。
施工现场,郑监理每日四处巡视,检查各种建筑材料与施工的进程。
按照合同协议,甲方须向乙方施工人员提供一日三餐。其中主食倒是好解决,弄三口电饭锅在厨房同时煮米饭即可。
副食则要麻烦些,窦福成带领那名从鼎香园派过来支援的伙计,每天在竹楼院子内架设燃气灶炒大锅菜,搞得满院子飘着香气。
院子里的两位常驻居民中,大鹅还好些,毕竟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而雪豆的表现就差多了,每逢炒菜的时候,尽管已经提前喂了食,但仍难以抗拒香气的诱惑,跑到厨师脚边绕来绕去,呜呜汪汪地叫唤。但通常都被置之不理,毫无所获。
大锅菜的味道虽然不如小炒,但由于食材和调料的优秀,基本上掩盖了这项不足。令施工人员们每顿都吃得酣畅淋漓,大赞说这辈子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工地伙食,甚至比城里的那些饭馆都强得多。
伙食好,令工人们干活儿的劲头儿十足。蒋工头向甲方拍胸脯保证,就算没有监理,自己这些人也会将码头做成一项优质工程。
鉴于上述,江逸晨除了间或溜达到碎石滩这边来瞧瞧,大多数情况下就撒手不管,只等工程验收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六十二章 违规麻将、身体再生异变
这天晚餐过后,江逸晨带着雪豆外出遛弯。
去银沙滩附近转了一大圈,回来的时候,还在竹楼下就听见上面传出稀里哗啦的洗牌声。
这帮家伙,玩这个还真够上瘾的。江逸晨微微摇了摇头,弯腰拍拍雪豆的脑袋,同时伸手指向院子一角的大木房子。
雪豆明白了他的意思,汪汪叫了两声,乐颠颠跑回自己的大别墅。
江逸晨沿楼梯往上走,一路清脆的碰牌声和谈笑声不绝于耳,里面的人貌似玩得挺嗨。另外看来这新来的老窦也是个麻迷,和喜子他们凑一堆儿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种风靡全国的古老游戏,恐怕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打两把,不足为奇。
走到堂屋门口,只见里面灯火通明,来顺儿等人正围坐在一张新麻将桌前,抓牌、码牌、打牌,忙得不亦乐乎。个个神情专注投入,似乎都没有注意到江逸晨进门。
这张麻将桌是石锁儿最近刚刚制作的,因为受到了喜子的驱使。至于理由,一来是嫌原先的方餐桌太宽,打麻将太不专业,影响情绪;二来嘛,就是身为木匠,要时常干点儿木工活儿以保持手感,否则时间长了会生疏,严重的甚至导致荒废手艺。
石锁儿眉头紧锁,看来目前的牌局不顺。他抓起一张牌,用拇指一搓,小声骂了一句,随后打出。
“白板。”
“碰,俺还以为这张绝了哪。”喜子高兴地叫道。同时撂倒自己的一对白板。又将石锁儿刚刚打出的那张抓过来排在一起。
“这都能碰上,真是绝了。”来顺儿嘟囔道。抓牌打牌。
轮到窦福成,抓牌后犹豫了几秒钟,将一张九条打出。
“哼哼哈哈,俺只要九截棍。啪,老窦,点炮喽。”喜子满脸喜色地哼唱着节奏,将面前的牌垛撂倒。
“混一色,一条龙。白板,一共七番。三十五块。呵呵,多谢惠顾。”他麻利地数完番,然后冲窦福成捻了捻右手拇指和食指。
窦福成微微叹了口气,拉开小抽屉,从里面取出几张钞票扔给赢家。
“七番,三十五?喜子。你咋算的?”江逸晨听得不对劲儿,走到牌桌边质问道。
“啊,那啥……俺算错了,老窦,你也真是的,咋俺要多少就给多少哪。也太实诚了吧。”喜子见江逸晨过来,吞吞吐吐地回应道,又给窦福成使了个眼色。
“七块能错算成三十五?可真够离谱的。这算数水平,体育老师也教不出来啊。”江逸晨讥讽道,又将目光转向来顺儿。
“那个……晨子哥。是这样。嗯,大伙儿都反应说这一块钱一番太没劲儿。就像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似的。这不,就临时改了一下。”来顺儿扫视了牌友们一眼,为难之余,还是说了实话。
“好嘛,五块一番,咋不玩五十块一番啊,那赌起来多过瘾哪?手里有了俩钱儿烧包了是不是?”江逸晨闻言颇为恼火。这定下的规矩被破坏,好好的休闲游戏岂不变成了聚众赌博。
1...108109110111112...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