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漂舟
周边环境一般般,略显脏乱,但还没有发现排放废水和废气的。
后又找到房主初步咨询了一下,租金开价是每月三千二百元,租期最低一年。
再有。如果将十七号院租下来。再招聘几名工人。新老混搭进行千层饼的生产,那么根据她的推算,千层饼的单日产量再增加两千张没有问题。
至于新增产量的去向。她的想法是应该离开原来的宏光大街区域,开拓新的市场。最好投放到北城区去。
江逸晨看着屏幕,蹙起眉头开始琢磨张凤兰的提议。
确实如对方所说,现在岛上的调料及蔬菜种植面积已经翻倍增长,单从产量上来说,支持口福多千层饼继续扩张问题不大。
前阵子由于担心这一块的步子迈得太大太快,导致经营管理混乱,产品出现纰漏,所以有意压着发展的节奏,让口福多走更得稳当一些。
不过现在看来,口福多在张凤兰及手下的努力下,一直在稳步发展,并没有出现大的差错,这对于半路出家的她们来说,已是很不容易了。
既然她主动请缨,那么节奏稍微放快一些似乎倒也无妨。
就在这时,张凤兰又将一份计划书通过企鹅通讯传过来,上面对各种相关事宜均有很详尽的描述和安排。很明显,如今的她已经比当初刚接手口福多时成熟多了。
于是,江逸晨一边观看计划书,一边就此与张凤兰进行深入的交流,商讨各方面环节的事情。
两人一直谈到了夜里十点多钟。最后,江逸晨拍板定案,同意口福多的扩张计划。
同时,包括租房、整修、招聘工人、设备采购等在内的各项事宜,均由张凤兰全权负责。她管理口福多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做这些事情完全是轻车熟路了。
至于自己这边,资金方面和调料供应都没有问题,让她放手去做即可。
张凤兰感谢小江老板对她的信任,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的。说完后便告辞下线了。
江逸晨站起来,伸伸懒腰,活动活动胳膊腿儿。坐了这么久,身体还真有些发僵。
走到窗边,将窗扇推开,清凉的夜风立即迎面袭来,令他精神一振。
说起来也很有趣,自己这位老板居然要让手下的管理人员推着走,员工的上进心比老板还强。难道自己真的变得慵懒了?呵呵,也算是一桩怪事。
想到这里,他不禁哑然失笑,嘴角上弯。
******************************************
次日下午,苏晓佳给他发来短信,说蓝海星第一单网购业务成交。
顾客就是金色海螺论坛里的那位女网友蝴蝶鱼,因受到螃蟹婷婷的影响,订购了一副价值三千多元的珍珠手链。汇款到账后,货品已经交由快递公司发出。由于是特殊商品,还做了保价。
江逸晨回信,对她表示祝贺,只要开了这个头,创出口碑和品牌,以后的网购业务会逐渐多起来的。不过这一块一定要认真,检查清楚后才能发货,要知道万一搞错了可是很伤人品的。
苏晓佳答应下来,还发了两个吐舌头的表情符号,情绪显得颇为兴奋。
看来蓝海星的形式也渐渐开始好转,有晓佳妹子张罗,自己也用不着操太多心了。其实他原先并没有指望这一块能够获取多高的经济效益,开店的初衷大多只是为了让晓佳妹子有个开心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
不过话又得往回说,如果店铺的经营状况始终不佳,令人产生挫折感,那么估计她也开心不起来。
收回手机,江逸晨暗暗想道。
目前城里的几处产业目前都运行正常,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在这儿做甩手大掌柜,过自己闲适而惬意的生活,只需间或遥控指挥一下即可。
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建设,岛上生产工作都早已步入正轨,各方面的生活设施也逐步完善,住在这里,实际上跟某些注重原生态的野外度假村很类似,差别就是自己是海岛的主人,可以随心安排各种事项,不受约束。
无拘无束的生活固然舒心,不过令他烦恼的事情也有,那就是空间第二次升级带来的紫冰洞。
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他仍然没有发现紫色冰有什么实际价值。
院子里那株用来做实验,浇过紫冰水的月季,当时奄奄一息,后经来顺儿挖土、用特质营养水灌根之后,总算救了回来,两日后即恢复了生机。
不过仅仅一个单独的试验还不能证明什么,本着科学的精神,还需继续试验。
于是后来他又将一段紫冰溜子放在加热过的葫芦洼泉水中进行浸泡,以加速它的融解,两个小时后倒在了院子外的一处草地上。
测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野草的生命力自然要比月季强得多,尚不至于完蛋。但被浇过的部分明显要比周边的同类显得精神萎靡,蔫头耷脑。
如此可以得出确凿的结论,空间紫冰洞所产的冰块,完全不适宜于植物生长。至于饮用,就那又涩又苦的滋味儿,更是不用提起。
望着外观漂亮,但中看不中用的紫色冰,江逸晨感觉非常失望。
难道寒冰空间这次的升级,真的只不过是老天爷跟自己开的一个小玩笑?虽然以当前的情形看来确实很像,但他心里实在是不甘就此放弃。
既然不能饮用,不能浇灌作物,那么,它还可能有其它什么用途呢?江逸晨苦苦思索。
冰雕?冰灯?由于紫冰具有不易融化的特性,硬度相对高,质地又纯,制成工艺品摆在蓝海星店里倒是挺漂亮。
但限于体积,也只能做些小型的玩意儿。而且粼江属于类海洋性气候,冬天不算冷,冰雕什么的貌似不太靠谱。如果是水晶质地的兴许还可以考虑一下。
再有,装上一大桶紫冰,夏天搁在屋子里降温,以取代空调,效果可能比普通冰块更高。
想一想,这也不甚搭调儿。因为海上风大,云沙岛上的夏季其实并不炎热,本来建竹楼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安装空调,搞这个明显多余。
嗯,既然冰桶用于室内降温没有必要,但如果换个环境,比如拿到沙滩上去貌似就不多余了。
阳光、海浪、细软的沙滩、遮阳伞躺椅,装填紫色冰块的木桶,冰镇饮料,长时间的冰镇效果,倒也很惬意。
这个主意感觉还不错,据了解,那些高档的海滨浴场就是给客人配备冰桶的。
另外,以后谁要是把脚扭了,也可以用紫色冰装冰袋进行冷敷,应该不错。
不过琢磨了半天,紫色冰就只能派上这么点儿用途,实在是很浪费。
目前看来也就是这样了,好在冰洞待在空间中也跑不掉,来日方长,留着以后慢慢摸索吧。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七十二章 网购的影响、最新财务报表
两天后,当江逸晨再度登陆金色海螺论坛时,发现那位叫蝴蝶鱼的网友新发了个主题,说自己已经收到了蓝海星寄来的珍珠手链,东西的品相、成色都很好,她非常喜欢。
为了给关心她的网友们做个汇报,还专门拍摄了几张照片上传,供大家观赏。
后面不出意料地出现了一大串跟帖,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照片上的珍珠手链。
因蓝海星在论坛里的名声日隆,目前论坛里但凡与之相关的帖子,都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不过在照片中,蝴蝶鱼只是秀了一番自己的芊芊素手,莹润的珠子配合白皙细腻的肤色,看上去很养眼,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于是好几名男网友们纷纷发帖,强烈要求楼主上传本人照片,以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
但蝴蝶鱼对此并不予理睬,专心与几位好姐妹交流珍珠手链的佩戴心得。将一众爱美的雄性撂到一边。
男网友们大呼小叫了一阵,其中还有人使用激将法,嚷嚷说楼主对于自己的相貌缺乏信心,所以不敢示人。但闹了一通仍毫无效果,最后只得作罢,带着深深的遗憾和自称受伤的心离开。
江逸晨自然没有去理会那些歪楼的帖子,他只对蝴蝶鱼及其女网友们的讨论内容感兴趣。
珍珠这种东西,对于女性的诱惑力远大于男性,因此制成饰品的几率也远多于原珠单独存放收藏。
而且从交谈中发现。她们对于珍珠的各项指标中,关注最高的就是表面光亮度,毕竟这是最为吸引眼球的。其次是个头儿大小,再往后为表面瑕疵分布。
至于珠子的形状,似乎只要长得不是那么太歪瓜裂枣的,就能够接受。比如正圆和近圆,放到专业的角度来讲,假设其它参数相仿的话,两者能差上整整一个等级,原料采购价格自然也相去甚远。
组成珍珠手链的十几颗珠子。形状有正圆也有近圆。但蝴蝶鱼她们的注意力明显不在这上面,也就是说,对此并不敏感。
既然如此,那么倒是可以考虑对销售策略进行相应调整。比如让晓佳妹子在进货的时候。近圆级别的珠子可以多多采购。不用过于要求正圆。毕竟后者数量少且贵。反正只要通过空间冰水原液的滋润,将珍珠表面光亮度提高,瑕疵减少。就足以令中端消费者们满意了。
看过了蝴蝶鱼的晒单贴,江逸晨又来到了置顶的蓝海星主题广告贴中。
这里面比往常又热闹了不少,而且有好几位网友正在发帖,向楼主咨询一些关于货品邮购的相关事宜。
苏晓佳正在线上,有条不紊地解答网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口碑胜过一切重金投放的宣传广告。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只要前面开了好头儿,就不愁后面没人跟上。
江逸晨见形势趋于良性循环,也就放心了。他并没有打扰晓佳妹子的工作,只是利用论坛短消息功能给她留了言,告知自己刚才的想法。随后转了一会儿便悄然离开。
****************************************************
进入六月份,天气渐渐开始变热,粼江地区的初夏于不知不觉间来临了。
江逸晨此时仍在云沙岛上,过着甩手大掌柜悠哉的小日子。
与城里那喧嚣、闹哄哄的环境相比,还是待在这里显然更为舒适。
那条与乐球合作抓捕的长鳍金枪鱼,保留下来的肉块重达三十多斤,放在厨房冰柜中存储。但因为是鲜肉,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所以这些日子以来,窦福成是换着花样烹饪这项食材。
什么香酥烧烤、红烧、清蒸、炖汤、金枪鱼煎饼、青椒炒鱼块等等依次登上餐桌,再配上岛产调料,让大伙儿吃得酣畅淋漓,连声夸赞老窦的手艺。
当然,那个生鱼片的吃法再也没有出现过。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来岛上目前的这帮人都不是海边渔民出身,并不好太这口儿。二来正宗的生鱼片需要配合绿芥末,而葫芦洼下游的山葵地才种植不久,距离收获的日子还早得很。
看来只能留待将来再进行尝试了。
*********************************************
这天下午,财务总监丁雨晴通过电子邮箱发来一份最新的财务报表。
报告中显示,几处产业继续保持良好运转。尤其是鼎香园总店及分店,几乎已经没有了节假日和平时的区别,在每天大多数时间内都是处于客满的状态。
当前鼎香园总店的月净利润在一百四十万上下微幅波动,利润可谓丰厚。
分店那边经过挖掘潜力之后,盈利也有所上升,但局限于营业面积,提升幅度并不算大。
口福多方面则基本上没有变化,仍保持着两千五百张千层饼的单日产量,月净利润也在六十万左右波动。
江逸晨根据报表大致计算了一下自己财务状况的变化,结果令他又是一阵惊喜。扣除修建码头花费的一百多万,再加上原先的积累,现在个人可动用的流动资金已经高达将近六百万元了。
鼎香园和口福多两大产业,已经在粼江餐饮市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规模到利润,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利润也是源源不绝而来。
这手头儿上松快了,心情就是不一样啊,再也没有去年那种时时拮据,瞻前顾后的感觉了。
另外,报表上也列出了蓝海星海洋工艺品店的经营情况,开张至今已有一个半月,总营业额达到了二十万出头,扣除房租员工工资等各项开支,账面净利润也有五、六万的样子。
这个数据虽然与鼎香园和口福多尚不能比,但起码已经可以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了。要知道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很多新手进入,可是要先交上一大笔学费的。
况且他和晓佳妹子才刚刚入行,还属于新手阶段,有这份成绩已经相当不错,要求不能太高。
再说蓝海星现在的势头不错,相信假以时日,也定会令人刮目相看。(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与老爹商议买房、码头工程验收
竹楼甲字号房间中,江逸晨靠在椅背上,查看财务部发来的最新财务报表,上面的数字令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现在手头上的资金宽裕,那么除了继续发展事业、投入海岛建设之外,似乎也该考虑考虑其它的事情了。
随后想起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自己曾经琢磨过的念头,就是给老爹换套房子。
家里的旧房改房只是个两居室,室内面积局促,要是来几个客人接待、住宿什么的都不太方便。
普衡县城那边的房价不算高,非城中心区的商业楼盘大约也就每平米四、五千元的价位,那么弄套标准大三居室,总价估计在六十几万上下。承受起来还比较轻松。
于是,他斟酌了一番措辞,然后给老爹江国铭挂个电话,开头儿闲聊了几句家常,接着转入正题。
电话中,他先是自卖自夸了一番。说由于自己高瞻远瞩、慧眼独具,准确果断地抓住了市场机遇,再加上经营有方、勤奋努力,手下人也大力捧场,所以当前在粼江开的饭馆生意火红,客流如梭,形式一片大好。
形式既然一片大好,这利润自然也少不了。而且攒下的都是闲钱,存在银行里也没啥大用处,所以他想给家里买套房子,不用太大,面积一百二、三十平米左右的那种三居室就行了。
房子宽敞点儿,自己回家住着也舒服,还有姑姑、姑父他们过来玩儿也方便不是。
“好嘛。瞧这口气。一百二、三十平米,还不用太大?再说了。这才过去多久啊,就又有这么多钱了。你那饭馆子到底是卖啥的啊?利润这么高,可别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吧?”江国铭听罢,疑窦顿生。
过年的时候,儿子开了一辆价值三十万的四驱越野车回来。当时他就觉得心里不踏实,没想到才仅仅几个月过去,这小子居然就提出要购买商品房了。根据常识,这从小本生意做起来的。就算眼光再独到,再勤奋努力,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啊?
除非是专营违规野味儿,比如娃娃鱼、穿山甲、果子狸、猴脑啥的兴许还有可能。那些玩意儿利润超高,某些有钱人也特别好这口儿。但就是风险极大,一旦被有关部门查处那可不得了。去年县城里就出过两档子这事儿。
“爸,瞧你说到哪儿去了。咱自小受党的教育。根正苗红,哪儿能干那违法的事儿呢?你放心,绝对合法的生意。这粼江跟县城那边不一样,阔佬多,普通人也富裕,只要东西做得健康好吃。对胃口,卖贵点儿人家也抢着要。”
江逸晨见老爹居然怀疑自己在干贩卖受保护野生动物的勾当,这要由着他胡思乱想下去,搞不好就该琢磨什么时候给自己送牢饭了。于是赶紧做出解释
江国铭半信半疑,思衬片刻。又说即便这样,自己也用不着新房子。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住了大半辈子,也习惯了。再说街坊邻里的,都是熟人,平时互相之间有点儿啥事儿还能有个帮衬。
另外,这些年房地产市场大干快上,不光大城市,就连普衡这种小县城也是如此。那些新开发的商品小区入住率很低,一到晚上都是黑乎乎的,没几间屋子亮着灯。
就算有邻居住,也大多人情淡漠,老死不相往来,实在很无趣。
如果手里闲钱多,还不如考虑在粼江城里买套正经的商品房,好歹是大城市,吸引人口不断流入,自己住也罢,投资也好,都有相当的价值。
再说现在也老大不小的了,慢慢也该多考虑考虑个人问题。听说现在的年轻女孩子要求高,男人要是没套城区的商品房,连谈都不会跟你谈。
“爸,我这才刚毕业一年,这会儿还没心思琢磨成家的事儿呢。就是觉得家里的房子小,住着有点儿挤。”江逸晨感觉有些哭笑不得。这商量给老家买房子的事情,也能扯到自己的个人问题。
“你小子,打小儿就是在这老房子里长大的,以前没事儿在屋里头蹦哒得不是挺欢实的吗。咋的,现在倒嫌挤了?”江国铭的语气中带着责备之意。
“社会总是要发展进步的嘛,你们农机厂生产的设备不也在升级换代吗?咋就职工住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这厂领导可真够呛。”江逸晨继续劝说道。
父子俩在电话中扯了二十多分钟,但仍没有达成共识。
江逸晨只好说自己再综合考虑考虑,同时了解一下普衡县那边的楼市情况。于是结束了通话。
他叹了口气,将手机放回桌面。
看来老爹还是那副倔脾气。要不,回头儿跟姑姑说说这事儿,让她帮着劝老爹就范。要知道姑姑在老爹面前说话还是有几分份量的。
至于在粼江,以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而言,购置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市区普通商品房,连款都不用贷。虽说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但估计迟早也得买。不为别的,至少以后老家那边要是来人的话总得有个正经接待的地方吧。
******************************************
接近六月中旬,码头的混凝土面养护工序完成,蒋工头带了两名工人返回云沙岛,对一些局部瑕疵进行最后的修整以及路面松木条板的铺装。
郑监理和设计师小刘接到通知后与甲方财务总监丁雨晴一起过来,很快各方共同对码头工程进行了正式验收。
码头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不错,验收顺利通过。这也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云沙岛码头正式投入使用。
丁雨晴与蒋工头办完结算手续,并用支票支付了工程尾款。只按照合同条款留下百分之五的维修保证金,一年后返还。
蒋工头带着手下将碎石滩驻地上所剩的工具物品收拾利索,与江逸晨告别的时候,再次提起了海岛中心主楼的工程。后者则笑着说那个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到时候一定不会把他的施工队给忘了,尽管放心就是。
郑监理和设计师小刘也没时间耽搁,工程验收完毕后就与蒋工头等人一同登上蓝箭六三零,由来顺儿驾驶,返回粼江去了。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七十四章 感受新码头、不明生物出现
码头工程验收完毕,蒋工头和郑监理等人乘坐蓝箭630离开了云沙岛。
江逸晨、晴晴、石锁儿、喜子四人站在新建的码头前端位置,望着远去的快艇及白色的尾流,不禁感慨万分。
云沙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码头,从此可以彻底告别东边那个狭窄、紧张的小豁口了。
六十五米长的码头,笔直地向西伸展。站在上面,脚下就是荡漾翻涌的碧蓝海水,加上迎面而来的风,令人产生一种自身仿佛飘在海面上一般的错觉,实在是很奇妙。
“啊,真是太舒服了。”晴晴面向辽阔无际的海面,将双臂展开,仰头微闭双目,感受海风拂在脸上的感觉。
汪汪,雪豆跟在她的脚边,见她说话,连忙仰头回应。
小家伙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优质饮食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长发育迅速,体重已经达到了七斤左右,个头儿比刚上岛时大了不少。
晴晴这次过来,一为办理工程结算手续,二来就是想瞧瞧思念已久的雪豆和威威。
雪豆的记性可比大鹅好得多,一见到她就马上认出,顿时激动不已,叫唤着窜起老高,连连往她的身上蹦。
如此忠诚、欢实的狗狗,把晴晴乐得眯起了眼睛,也不嫌爪子脏,将它抱在怀里亲热个没完。
这会儿到码头上来,雪豆自然如影随形地跟着,连鹅老大也不顾上了。
“是挺舒坦的。我都想跳下去游个泳了。”石锁儿在一旁附和道。
这位置的海水可有点儿深度,估计直接扎个猛子啥的肯定很爽。
“那俺给你帮个忙。不用客气啊。”喜子从后面伸手抱住石锁儿的腰,作势要将他推下去。
石锁儿虽然从表面上看着有点儿发木,但实际反应可一点儿都不慢。他赶紧脚上用力、底盘下沉,反手用胳膊夹住喜子的脖颈,俩人打闹在一处。
“好呀,加油,加油!”晴晴高兴地拍着巴掌给二人鼓劲儿加油,雪豆也兴奋地汪汪叫着起哄。
“嘿。嘿,都给我住手!”
江逸晨见状连忙喝止,跨步上前迅速出手摁住扭成一团的二人。
俩人随即分开。喜子一边活动活动胳膊腿儿,整理皱褶的上衣,一边抱怨石锁儿仗着饭量大,使这么大的劲儿,真不识逗。
石锁儿则说他活该。真想将他扔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