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海岛农场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漂舟
相比起从前的鼎香园,这回的开业盛况可谓是水到渠成,顺利之至。
如此热闹的场面,也引起了松石路周边其他商家的关注。
一开始,他们以为这家新店为了给开业做宣传,造声势,不惜花血本请人到场免费吃喝,心里还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么大的店面,如此行事未免太过于铺张浪费。
谁知再进一步透过落地玻璃橱窗对营业大厅进行观察,却现里面与他们想象中大宴宾客的情形大相径庭。
只见那些顾客在收款台前排成长队,手中拿着白色、粉色的单子,交钱拿号牌,接着去取另一处的领餐口领取食物,然后自行找座位就餐。
多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忙于现场维持秩序,引导顾客,解释各种问题。
待看清楚了情况,小老板们顿时感到十分惊讶。
一般来讲,新店初始起步,人气往往比较清淡,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宣传与坚持,经营状况才能慢慢好转。尤其是像松石路这样的地方,地理位置本就有些偏僻,又是新建街区,做点儿生意更为不易。
但眼前的这家鼎香园,貌似并非那种成名已久,连锁遍地的所谓名店。但开张日便顾客盈门,人气爆棚,实乃平生所罕见。
众位小老板们对此钦羡不已,于是纷纷相互打听这究竟是何方神圣。(未完待续。。)





海岛农场主 第四百五十三章 鼎香园二分店顺利运行、偷捕船又来了
位于松石路的鼎香园二分店按照计划如期开张。
首日的营业情况整体上还算顺利,虽然期间也曾出过几次小差错,但都属于正常的磨合期现象,不足为奇。
毕竟鼎香园的创立已有时日,管理层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所以二分店接下来的几天便很快步入了运行正轨。
二分店的经营项目、服务流程及菜品都与总店相同,老顾客来到这里,很容易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同时他们在排队的时候,碰上新顾客问长问短,还往往热心地向对方介绍这里的情况,以及各种食物的口味、特色等等,为工作人员省却了不少的麻烦。
三百五十平米营业面积的大厅,呈现出一派宾客如云、人流如织的热闹景象,这在整条松石路上都很罕见。也让周边其他的商户们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望着自家冷冷清清的小店,只能哀叹自己没有那个富贵命。
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二分店投入运转,各类蔬菜、豆腐、肉食等等的消耗量立时剧增,让鼎香园的几位特约供应商们赚得盆满钵满,个个乐得合不拢嘴。其中要说受益最大的,就要属那位最早与合林街老店合作,开粮油店的邻居窦老板。
自从成为特约供货商以来,随着鼎香园的快速发展,他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从原先那个十几平米的街边零售小店。已经升级为一个带后院的中等规模铺子,添置了两辆运货面包车,伙计也达到了七、八名。每日里车进车出,装货卸货,忙得不可开交。
吴大娘对待这些供货商的态度始终如一,那就是不怕你们赚钱,也不搞什么投标竞价压价的花样儿。但货品一定要保质保真,这是铁律,但凡只要发现一次欺诈行为。那就对不起了,没什么商量余地。双方的合作立即终止。
不过这几位供应商都还算知趣,至今尚未发生一起违规事件。
*******************************************************
云沙岛这边,因各种调料和蔬菜的需求大增,相应的工作量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压力之下。连江逸晨也闲不住了,每日里跟来顺儿他们一起忙活起来,还独自开着快艇送了几趟货。
好在事前做过详细的规划,岛上的调料地和菜地经过不断地开垦拓展,生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当下新店的需求。城里的两大产业,鼎香园和口福多,目前的管理班子都已经相对成熟,基本上不用江逸晨费神。
但想在云沙岛上一直过逍遥日子,似乎也是一种奢望。因为麻烦又找上门来了。
这天清晨。岛民们如往常一样起床洗漱。
厨房的窗户飘出腾腾热蒸汽,穿着白色围裙的老窦正在里面忙碌,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他都是起得最早的一位。
大伙儿陆续从洗漱间走出来,准备吃完早点就去上工。
突然,正在上楼梯的喜子大叫起来,并伸直手臂指向海面。。
“哎,你们瞧啊,狗贼又来啦!”
众人顺势一望。果不其然,只见西边距离小码头不远处的海面上。停泊着一艘白色的渔船,看那模样和轮廓,应该就是前些日子偷捕被发现后溜掉的那艘。
江逸晨听罢心头顿时一沉,上次过来还是偷偷摸摸的,一吓唬就跑。这回倒好,清早就大摇大摆地上门了。
“晨子哥,咋办?”来顺儿急忙问道。
“咋办,赶紧去拦啊!狗贼八成已经在下网了,晚了可就来不及了。”喜子说完,拉着石锁儿就要往院子外跑。
“等一下。”江逸晨出言制止。
几位手下停下脚步,都望向他。
江逸晨望向海面,蹙眉琢磨片刻,然后交代道:
“听着,喜子、来顺儿,你们几个先过去缠住他们,其它的我来处理。注意,讲理、开骂都可以,尽量别动手,人家船上伙计肯定不少,省得吃亏。”
“晨子哥,你要干啥?”来顺儿担忧地问道,他感觉江逸晨要做什么不寻常而且带着危险的事情。
“你们不用管了,照我说的去做就行。我这边儿自有分寸。”
江逸晨说罢,不再做出解释。他快步跑出院门,从与码头相反的另一条小路下山。
剩下三人疑惑地相互对望。来顺儿挥了挥手,还是遵照领导的安排,带领两位手下出发。
临行前,他对厨房的老窦喊了几声,说有急事,早饭晚点儿再吃。
江逸晨一路跑到泥滩养殖池附近,在一块大礁石旁停下脚步,这里离码头已经有些距离。他手搭凉棚往海面上张望。
还好,那副熟悉的背鳍仍在海面来回游曳,刚才在竹楼上就瞧见了。
他的手一探,从空间中取出一只铁哨子,放入口中吹响。
瞿瞿瞿,尖利的哨音传出很远。
须臾,那副三角背鳍有了反应,划出一道水线向这边疾驰而来。
江逸晨收起哨子,赶紧脱去衣裤鞋子,再从空间中取出游泳裤和潜水镜,匆匆穿戴。
事情紧急,也来不及做什么热身运动了,他光着脚径直往海里跑去。
清晨的海水冰凉,好在以他特殊的低温体质,还能够忍受。
那伙人既然敢明目张胆地过来捕鱼,不消说,肯定是调查清楚了相关情况,有恃无恐啊。
看样子唬是唬不住了,只能使出别的手段,临时应付一下再说。
不多时。一道流线型、深灰色的影子出现在浅水处,尖长的吻突从下往朝江逸晨的腹部冲来,瞧这架势明显又是想跟他玩儿顶球儿的游戏。
这套把戏对于江逸晨来说再熟悉不过。他连忙侧身躲开,同时对乐球连连摆手、吆喝,表明现在不是游戏时间。
乐球本身聪慧,又与他相处已久,很快就明白这意思。它将脑袋冒出水面,张开大嘴,露出两排细密的牙齿。发出吱吱哇哇的兴奋鸣叫声。
“乐球,有急事儿要请你帮忙。辛苦你了。”
江逸晨随即趴在海豚的背上,戴上潜水镜,用巴掌拍了拍它圆滚滚的脑袋,指向小码头方向。
乐球善解人意地将尖吻突上下晃动。紧接着宽大的尾鳍用力一摆,倏地一下,身体快速沉入水中。
所有的海洋生物中,海豚的速度和机动性堪称超一流,除了金枪鱼和虎鲸等寥寥数种,几乎无可匹敌。
************************************************
距离小码头北边大约两百米的海面上,一艘排水量一百多吨的中小型白色渔船正在缓缓移动,船头标记编号为068。
船尾的绞车拖拽着粗长的缆绳,绞盘的咯吱声、发动机的隆隆声以及人员的吆喝混在一起。乱哄哄的非常刺耳。
缆绳的另一头没入水中,带着一只巨大的拖网。透过洁净的海水,可以看到无数的大小鱼类惊慌失措的四处奔逃。但由于群体密度很大,其中相当部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撞入圈套。
不过由于这里的海水比较浅,几分钟后,拖网将底部的泥沙带起,水色顿时浑浊了许多。
后甲板右舷栏杆处,站着一位黑红脸膛、轮廓如刀削、胡子拉碴。身材壮实的中年汉子,专注地观察着水面的情况。又不时用粗大的嗓门对正在忙碌的船伙计们发号施令。
他就是这艘渔船的头儿,伙计们都管他叫焦老大。
随着捕捞作业的进程,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样子今天的收获小不了。
前些日子,他的渔船起航出海。不料在路过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里竟然存在一个天然的小渔场,其中蕴含鱼类数量的丰富,可是多少年都不曾遇见的情景。
对于他和他的船来说,无异于天上掉了个金娃娃,砸得他眼冒金星。
为了保险起见,焦老大记下方位,夜里才驾船返回。仅仅下了几网,便捕获了两吨多的鲜活鱼。后来因被海岛上的人发现,发出警告,不得已才离开。
清晨返回海鲜码头,经过分拣,夜里的战果再度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批鱼虽然都是鲅鱼、偏口、鲷鱼等常见的普通品种,但个头儿大,四、五斤往上的不在少数。
他与伙计们近年来都见惯了一网网干瘦的小鱼崽子、小虾米之类,面对如此丰厚的收获,不由纷纷发出啧啧惊叹声。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根据他多年的眼光和手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批海货的品质相当卓越,只有在无污染的优质海水中才能出产,甚至比同行们顶着风险到东南亚、倭国等海域搞到的货色还要好。
果不其然,船一靠岸,便吸引了大批鱼贩子和酒楼采购人员的关注,纷纷聚集过来。现场的都是行家,这艘渔船立即成为当天的不二热点。
焦老大对于此道经验丰富,他毫不着急,悠闲地抽着烟卷,等候鱼贩子们自行相互竞价。
如此难得的好货色,竞争自然激烈,码头上一时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最终,这批抢手的海鲜很快以平均五十多元的价格售出,两吨多的重量,总计收入二十几万。
往常出海动辄一个来星期,还收获寥寥,时常入不敷出、苦不堪言。如今真是时来运转啊。
船舱空空如也,焦老大蘸吐沫点着一摞摞厚厚的大红钞票,心中百味杂陈。
事后,他给伙计们都发放了比平时丰厚得多的工钱,并警告他们千万不要将此事泄露出去,否则搞得大家都没饭吃,可别怪他手狠。
不过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码头上发生的事情自然隐瞒不了其他同行,于是纷纷找上门来打听。
焦老大则一概用这次出海走运,碰巧赶上了迁徙的鱼群做为借口,统统搪塞回去。
这个说法显然并不令人信服,并有吃独食的嫌疑,招致同行们的不满。但一时间也无可奈何。
“老大,那边有人过来了,咋办?”
正当焦老大坐镇指挥的时候,一名身边的伙计指着海面叫唤起来。
焦老大偏头一瞧,只见海岛方向出现了一艘快艇,径直朝自己这边驶来。
“慌个啥,别理他们。吗的,我早就托人到渔业局打听过了,这一带是公共海域,没主儿的。那会儿还把我给唬着了,草。”
他用不屑的语气说道,并不满地瞪了伙计一眼。
那天夜里凌晨,对面小岛上的人发现他在捕鱼,又是放炮仗,又是用喇叭警告,嚷嚷着私人海域、报警什么的。
当时还真把他给蒙住了,于是草草收工开溜,船舱里连一半儿都没有装满。要不然还不止那点儿收获。
正在操作绞车的伙计闻声望了过来,焦老大命令他们继续工作,不要理会其它闲事。




海岛农场主 第四百五十四章 绝户拖网
距离云沙岛小码头不远处的海面上,一艘渔船正在堂而皇之地进行捕鱼作业。?。。
蓝箭六三零从码头上启动,拉着一道白色尾流向渔船快速驶去。
行至渔船的右舷附近,来顺儿急打方向盘,快艇尾部一甩,整个船体横了过来,激起一大片浪花。
没等快艇停稳,喜子便拉开舱门跑了出去,石锁儿紧随其后。
“嗨!都停下来,停下来!谁让你们在这儿捕鱼的?”喜子瞪起眼睛大声喊道。
同时抄起搁在甲板上的篙竿,伸出去顶在对方的侧舷上,以防相撞。
“听见没有?这里是我们的地盘儿,你们这是在偷鱼,是做贼,知道吗?”石锁儿在一旁嚷嚷。
一位长着双不对称三角眼的干瘦伙计见状也赶紧拿起一支篙竿,顶住快艇的船尾部。
“嗬,你们的地盘儿?小伙子年纪轻轻的,说话不要这么大的口气。”站在栏杆旁的焦老大语气轻松地回应,嘴角露出一丝嘲弄之色。
来顺儿将发动机调为怠速状态,然后从驾驶舱中走出。他用目光将渔船前后扫视了一遍,估计对方总共大约有六、七个人,都是成年男子,人数、实力明显比己方占优,如果冲突起来自己这边肯定要吃亏。 来顺儿上前高声说道。又给喜子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冷静一点儿。
“小伙子,就别在这儿唬人了。要说这岛是你们买的。我还凑合着能信。至于这鱼嘛….呵呵呵。”
焦老大嘲笑道。同时从口袋中掏出防风打火机,燃起一支香烟,叼在嘴里深吸了两口,吐出一片云雾。
“对啊,就别在这儿唬人了,海里的野鱼。那是龙王爷赏的。谁能打着算谁的本事。我们焦老大在海上漂了半辈子,吃过的咸鱼比你们吃的饭还多,啥玩意儿没见过?”那位手持篙竿的三角眼伙计在一旁帮腔。
双方你来我往,争吵起来。
焦老大让来顺儿拿出相关文件证书。以证明拥有这一带海域的使用权。
来顺儿则解释说手续正在办理,马上就要下来。结果惹来对面船上一阵哄笑。
喜子火冒三丈,用篙竿前端的铁头敲打渔船船身,发出当啷当啷的声响。
对面的三角眼伙计也恼了,同样使用篙竿将喜子的挑开,二人差点儿要对着捅起来。 而使用大型拖网捕鱼,很容易对海豚造成伤害。如果事件发生,闹到渔业局去,对方肯定吃罪不起,情节严重了搞不好还会蹲笆篱子,后半辈子免费吃喝。
“啥海豚啊?我们到这儿有一阵子了,咋一条也没瞅见?再说了,那玩意儿活泛得跟泥鳅似的,这拖网可罩不住它。别想随便给老子扣帽子。”
焦老大自然不信,认为来顺儿还在想蒙他,这偷猎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的罪过可担当不起。
喜子和石锁儿高声嚷嚷,证明附近的野生海豚不少。再有,这一带是由云沙岛岛主投入巨资进行了环境治理,因而才有如此优质的海水,给众多鱼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地。反正无论如何,就是不准外来贼寇染指。
喜子口无遮拦,左一个贼右一个强盗的,惹得焦老大脸上挂不住,脾气也起来了,船上这么些人,难道还怕对面三个愣头小子耍混的不成?
他威胁对方想保住小命儿的话就趁早滚远点儿,别干扰渔船的工作。自己这边船大,要是一个不留神,把快艇撞翻了后果概不负责。
那位三角眼瘦伙计也挽起袖口,在旁边为老大站脚助威,骂对面个个都是不知好歹的东西,只配掉进海里喂鱼。
至于其他的伙计,遵从焦老大的指示,在各自的岗位上操作,并没有参与口水战。
渔船仍在缓慢匀速移动,带动着船尾的拖网,否则停下的话拖网立刻沉底,里面的猎物就会逃跑。
就在双方僵持对骂的时候,江逸晨已经骑着海豚来到了附近水底,悄无声息。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玩耍与训练,此时的乐球,似乎已经与他心灵相通,驾驭起来如臂使指,灵活自如。
因为渔船作业的缘故,水中泥沙泛起,能见度相比往常大为降低,但透过潜水镜,周边的环境还是能够分辨清楚。
他抬头上望,只见一只由两条粗缆绳拖拽、体型巨大的锥形单囊拖网,正悬浮于上方,犹如乌云一般遮住了光线。
拖网前部由上浮子纲与下沉子纲反向拉扯,网口大张,仿佛一只胃口惊人的怪物,正在吞噬着一切食物。
后部的网囊中已经俘获了大量的鱼类,形形色色,正在里面没头没脑地乱撞一气,但无济于事。
江逸晨吐出一串长长的水泡,伸手轻轻在乐球的右脸颊拍打了两下,乐球尾鳍一甩,身体向左侧游去。
一人一豚先是围绕渔船船底绕了一圈,观察周边情况,感觉以目前的深度和水下状态,自己应该不容易被上面的人发现。
接着慢慢驶向拖网。动作小心谨慎,要知道以乐球的个头儿,万一不留神被网缠住,那可就麻烦了。
待来到近前,江逸晨心中顿时涌起一团怒火。
mgbd,他禁不住暗暗爆了一句粗口。
只见这通身网眼细密。几乎与防蚊蝇的居室纱窗相仿,竟然就是传说中声名赫赫、号称大小鱼虾螃蟹通吃的所谓“绝户网”。
这种绝户网对于海洋生物的危害之大。基本上家喻户晓。
现如今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极度匮乏。其主要原因,除了工业污染排首位之外,无节制地滥捕滥捞则紧随其后,而绝户网通常就是后者的标准配置。
使用绝户网捕鱼的行为,受千夫所指,亦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但在利益驱使下仍屡禁不绝。
即便是派遣渔政船在海上巡检。也抵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渔民们的智商也不是盖的,早就发明了用数套不同的网具应付检查的手段,成功率相当高。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媒体报道,记者假扮顾客探访使用绝户网的某渔民。
镜头中。那一盆盆堆得满满的鱼苗,都只有手指头长短粗细。这种小鱼的价格也卖不上去,一斤只要两、三元钱,消费者自然不买账,通常只能弄去做饲料。
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与记者交流的渔民甚至自己还在抱怨现在海里没有大鱼,让他们生活困难云云。
记者问,这么小的鱼苗留着长大再捕捞不行吗?那时既能卖个好价钱,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点儿资源不是。
渔民则连连摇头。称自己不捞也会有别人去捞,下手晚了兴许到时候连个毛都不会剩下。现在鱼虽小,但好歹还能挣几个小钱儿,一家老小能吃上饭,至于其它的,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记得当时看到这段儿的时候,竹楼堂屋的几人不约而同破口大骂,为了点儿蝇头小利便丧了良心,简直不配为人。
想到这里,江逸晨下了决心。既然如此,也不用客气,必须给上面贪婪成性的船主一点儿教训。
他从乐球的背上滑下来,并冲它摆摆手,示意离远一点儿。
随后右手一探,从空间中掏出一把军刀和一把小手锯,在拖网口的缆绳上找好位置开始招呼。
这两件工具都是网购的高级货色,据说材料是由优质高锰钢打造,价格不便宜,但刃口坚硬锋利,用着还挺顺手。
直接切割缆绳,断口太过于整齐明显,容易让船上的人瞧出来。
所以他费了点儿功夫,刀、锯交替使用,并从几个不同方向的反复用力,尽量让断口显得复杂凌乱一些。
江逸晨的手劲儿很大,再加上工具好使,没一会儿功夫便割断了一条缆绳。
网身失去了平衡,向一侧翻落,口子大开,里面的俘虏们如蒙大赦,立即涌出,拖家带口四散逃命去也。
江逸晨再接再厉,又将另外一条缆绳如法炮制,失去牵引的拖网斗随即向水底沉下。
仅仅这样,他还感觉惩戒太轻,对方不痛也不过瘾。
四周一望,目光便落到渔船尾部徐徐转动的螺旋桨推进器上。
一不做二不休,他再次招呼上海豚乐球,一同向不远处一片浓密的飘带海藻群游去。
*********************************************
“老大,不好啦!”渔船后甲板上,伙计们大声惊呼起来。
原本紧绷的缆绳突然一松,绞盘倏地一下快速空转,把手差点儿将正在操作的伙计打翻。
“瞎嚷嚷个啥?德宝,你小子干啥吃的,让你们平时注意检查保养机器,就tm给我当耳旁风。”
焦老大在跟喜子他们对峙,正没个好气儿。听见这个,以为机器又出故障了,扭头儿骂道。
“不是,老大,拖网绳子断啦。”那位叫德宝的伙计赶紧撇清自己的责任。
“吗的,搞什么鬼!”
焦老大听罢立时火起,这缆绳是最近才新换的,还没用过几回,没想到这么不经使,真是烂货。
他转身走向绞车,查看情况。)




海岛农场主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临时手段
068号渔船上,绞车上的拖网绳突然断掉,正在操作的伙计大声惊呼。
焦老大脸现怒容,转身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查看情况。
伙计紧急关掉机器,将掉落甲板上的绳头捡起。至于拖网,早已不知去向。
1...142143144145146...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