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海岛农场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漂舟
接下来的就是找教材让小邱学习标准手语,以及相关工艺品知识的培训。
当然在工艺品店开张之前,小邱还不能脱离鼎香园的工作,只能是利用空闲和业余时间进行学习。
不过小邱这人还是挺聪明的,而且也勤奋。短短个把月的时间,就已经可以在不说话的情况下,直接用手语跟苏晓佳进行初步的交流。在这一点上,比江逸晨都要强得多。(未完待续。)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六十六章 登上滚装船、到家
临出发前,江逸晨与苏晓佳做了短暂的交流。
目前小工艺品店的人手倒是有了,但铺面还没有看到合适的,也只能等过年以后再说。
江逸晨告诉她小店的事情不要着急,更用不着整天琢磨费脑筋,趁着这难得的假期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等自己回来之后再慢慢商议。
说罢,他再次冲送行的人们挥挥手,随后登上大众途观的驾驶座,启动发动机,车子载着四人和满满的年货徐徐驶出了鼎香园后院,向粼江港方向行去。
驾驶汽车一路向南,行至粼江港客运码头。这次要乘坐的是一艘大型滚装船。
带车的手续自然比平时麻烦,先要登记缴费拿牌子,随后去停车场排队、验票以及做安全检查等。
临近春节,车多人多,足足折腾了一个半小时,才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将车从船尾门专用跳板开上底部的车位舱。
泊好车辆,人车分离,顺梯子走到上层的客舱去。滚装船的甲板有五、六层,与以前坐过的普通客船区别很大。
载车的费用自然比载人要贵得多,小型车也要四百元。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滚装船启动,驶离了粼江港。
在海上航行了两个小时后,船抵达蓟林港。江逸晨等人随之重新登上自己的小车,按照顺序驶下船,又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才离开了码头。
“还是带着车好啊,要不然倒来倒去的,麻烦死了。”坐在后排的喜子发出感慨,这一趟的行程令他感觉非常新鲜而愉快。
要知道以前过年回次老家,倒车都要倒好几趟,人多又拥挤,这手提、肩扛着大包小包的,其中的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春运的人才能明白。
“晨子哥开车。你们坐着享受当然舒服了。”副驾座上晴晴撇撇嘴说道。
“那是那是,晨子哥辛苦了。要不过完年俺也学个车本子去,以后出门俺来当司机。”喜子赶紧表态。同时望着驾驶座上正视前方,单手扶着方向盘的江逸晨,心中痒痒的,羡慕不已。
大多数男性对于汽车、快艇这类具备速度的东东,都是很喜欢的。喜子也不例外。
“驾照这玩意儿。按说是现代社会的必备品,咱们公司的全体管理人员往后都得人手一本,迟早的事儿。可就是你们那儿的情况特殊,岛上到城里跑一趟很不方便,从驾校报名到拿本子,快的也得要两三个月。慢的听说连半年的都有。还是先安顿一段儿时间再说吧。”江逸晨略微思衬一下,回应道。
其实他也想出门之后都让别人开车,自己图个轻省。但现实条件并不允许。
喜子有点儿失望,确实,像这样的学车过程他跑不起。即便现在有快艇,但那东西走一趟的成本可不低,自然是不允许空驶现象出现的。
“晨子哥。上驾校太麻烦,就不能自个儿练车,然后直接去参加考试去吗?”本不太爱说话的石锁儿,对这个话题却很感兴趣,于是插上一句。
“对啊,咱们自己有车,随时可以练,到时候去考试不就得了。”喜子眨巴眼睛。觉得这倒是个好主意。
“呵呵,有你们俩这种想法的人大把。本来吧,现在驾校的学费高,地方又远,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去。按着现行交通法呢,倒是也没有考驾照必须上驾校的规定。可你们也不想想,明的暗的都有多少人指望着这门行当吃饭哪。这要是都甩开驾校参加考试去。那么多驾校还不得全倒闭了,那些校长、教练、工作人员一夜之间统统失业。”江逸晨摇摇头说道,这个想法很幼稚,完全不符合国情。
“别美了。我在网上一个论坛瞧过,有人真是这么做的,可是技术再好也白搭。学车得按照交管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还得使用教练车,在专业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要不然你根本就没有考试资格。人家里外里都勾着呢。”晴晴拿出了权威依据。
唉,喜子希望破灭,长叹了一口气,将身子靠在靠背上。
不多时,仍不死心的他愤愤地又说道:
“大不了还有更简单的法子,回头儿俺找街上办证的给办一个车本,那才叫省事儿。”
“千万别,我可不想到号子里给你送饭去。”江逸晨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警告道,省得这小子胡来。
使用假证驾驶等同于无照驾驶,罪过可不轻,逮着了扣车、罚款、拘留一条龙服务,包你舒坦。要是万一再出点儿交通事故,那罪过更大。
“再给你剃个大光头,排着队转圈走。嘻嘻。”晴晴想起电视上看到的狱中生活,不禁抿嘴直笑。
喜子翻了个白眼儿,将头转向车窗一侧,不吭声了。
汽车行驶了将近四十分钟,就来到了普衡县农机厂的家属区。这自驾车可比以往节省了不少时间。
此时刚过中午,阳光还挺灿烂。红砖家属楼的外表虽然陈旧如故,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窗户上贴着各种剪纸窗花,阳台上挂了小红灯笼什么的,平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气氛。
江逸晨将途观停到一棵大槐树旁边,然后招呼乘客们下车。
按照事先的计划,今天大伙儿都在江家歇息,住上一宿。明天一早由晴晴驾车去磨盘子村,当然,到了那儿多跑上两步,捎带着把石锁儿送回双柳树村去,也就相隔三里路而已。
众人下了车,伸懒腰活动活动胳膊腿儿,然后打开后备箱,把江逸晨的行李物品抬下来,往楼上搬。
其实这些只是他的一部分东西,还有的此时正躺在寒冰空间的通道中。
上到三楼,只见三零二号的门上还新贴了一张红色的倒福字。敲响房门,不多时,门被打开,穿一件米色厚毛衣的江国铭出现。
“爸,我回来了。”江逸晨望着老爹,心情颇有些激动。
一年过去,依旧是那副清瘦的脸庞,和越来越深的眼角鱼尾纹。脑袋上的白头发似乎更多了些,而且脸色也有些发白,不知是不是错觉。
“小晨,晴晴,怎么今天回来得这么早啊?”江国铭见儿子和外甥女回来了,欣喜中又带着惊讶。(未完待续。)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六十七章 父子见面、安顿住宿
江逸晨等人的提早到来,令江国铭颇有些意外。
按照他的估算,儿子一行人怎么也得下午三点钟以后才能到家,从船上下来还要去长途汽车站,买票、等车,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嘻嘻,舅舅,晨子哥买车了,我们是直接从港口开回来的。”晴晴上前亲热地叫了声舅舅,还主动把晨子哥的底子给交代了。
“买车了,咋没听你说起过?”江国铭闻言更是惊异。
儿子去年六月份才毕业,上次说跟朋友在粼江开了个小饭馆,距今仅仅过去大半年而已,怎么就会有实力买车?哦,可能是个拉货用的小面包车之类,那种倒也不算贵。
“爸,让我们进去再说事儿好不好,这拿着东西堵在门口的多累啊。”江逸晨见老爹有些发愣,连忙提醒道。
“对对,来来,都进来。”江国铭赶紧让开门口,招呼他们进屋。
石锁儿和喜子随后跟进去,也依次叫了声江叔。
江国铭对喜子有点儿印象,知道他也是磨盘子村的,至于石锁儿就完全不认识了。
江逸晨又进行了一番介绍。
“嗬,咋还买了米面和油啊?这些家里都有的。”江国铭看清石锁儿和喜子手里搬的东西,连忙说道。
“这都是店里批发买来发给员工的年货,每人一份儿,我很少做饭,拿着也没用。来,都搬里屋去。”江逸晨回应道。同时指挥石锁儿和喜子。
大家换上拖鞋,七手八脚地把各种行李物品都搬进了江逸晨原来睡觉的那间小屋子。
“还没吃饭呢吧,你们等着,我去弄一下。”江国铭转身走去厨房,准备弄点儿吃的。
“舅舅,我们带的有,不用麻烦了。”晴晴走过来说道,手中还提着个大塑料袋子。
里面装着一些口福多千层饼,是出发前张凤兰给准备的,都单独套着纸袋。拿到微波炉里热一下就可以了。
“都到家了。还不得来口热乎儿的,那些干饼子有啥好吃的,也就在外面对付一下还凑合。”江国铭摇摇头,把汤锅倒上水。随后打开燃气灶。
又去冰箱里取出一些冻馄炖。那是昨天才包的。
晴晴只好由他。然后把塑料袋中口福多千层饼搁到冰箱里储存。
咳咳咳,厨房中传来一阵咳嗽声。
晴晴听见了,连忙跑到厨房门口一瞧。只见舅舅上身前倾,正扭头单手捂着嘴咳嗽。
“舅舅,你病了?”晴晴急忙问道。上前两步轻拍对方的背部。
“呼,小毛病,这几天有点儿咳嗽。喝口水就没事儿了。”江国铭摆摆手表示无妨。随后将锅盖盖上。
晴晴赶紧走到外面,从桌上的暖瓶中倒了杯热水,给舅舅递过去。
这时,江逸晨听到动静也从小屋中走过来,问怎么回事儿。
“爸,咳嗽这病可大可小,别不当回事儿,要不咱们到县人民医院瞧瞧去。”得知情况后,他不安地建议道。
“上个月去中医院瞧过了,大夫说有点儿慢性支气管炎,也开了中药,没啥大不了的。喏,药罐子还在这儿呢。”江国铭伸手指指台面一侧放着的中药罐子。
江逸晨不放心,继续问长问短。老爹被问得不耐烦了,将他和晴晴都赶出厨房,让他们到厅里待着去。
不多时水开了,江国铭把冻馄炖依次下入锅中。又弄了一些葱花、紫菜、虾仁等辅料。
最后装了四大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到饭厅的餐桌上。招呼大家用餐。
在寒风中跑了小半天,此时来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确实很惬意。虽说比不了岛上和店里的食物味道,但胜在有一股浓浓的家的温馨。于是大伙儿连汤带水喝了个精光。
餐后,晴晴和喜子去洗碗。江逸晨则和老爹一起商议安排大家的住宿问题。
江家地方不大,就是两室一厅那种标准住房。后来把客厅的拐弯处隔出了一个只能搁一张单人床的小间,所以勉强也能算是三室一厅。
江逸晨与老爹合计一番,决定让晴晴睡那个小单间,喜子与自己住原来的小卧室,最后在客厅边上搁上一张钢丝折叠床,这样把石锁儿也给解决了。
于是大家各就各位,先睡个午觉再说。安顿一番,江国铭也回到自己的大屋中歇息。
下午将近四点钟,大伙儿陆续起床。江国铭拿起尼龙口袋,要去外面的小市场上买点儿蔬菜回来。
“爸,别去了,这会儿外面卖的菜又贵又不好。我这次带了不少回来,过年都足够了。”江逸晨阻止道。
“嗯,你这大老远的回来,带菜干啥?”江国铭觉得很奇怪。粼江市距离这里不近,跑一趟挺累人的。而蔬菜这东西到处都有,何必跑这么远带回来?
“哦,是这样,我们在外面承包了一个小农场,种的都是天然绿色的特种农家有机蔬菜瓜果,从来不用农药和化肥的。直接供应给我们自己的饭馆。这次带了一些,回头儿姑姑、姑父他们来了,也一起尝尝鲜。”江逸晨解释道。
买下云沙岛的事情还没有跟父亲说,这次回来之前也提醒了晴晴和喜子不要跟任何人讲。主要是因为自己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些过快,其中的原因实在不太好解释清楚。
等再过上半年、一年之后,借口就好找了,比如说饭馆、公司在自己高瞻远瞩的英明领导之下,成功抓住市场机遇,由此获得了超乎寻常的飞速发展云云。
“你小子才下过几天地啊,也能搞农场?”江国铭不以为然地笑笑。
这儿子他再清楚不过,城里生城里长,最多就是小时候假期去他姑姑家玩,偶尔到地里帮帮忙,图个好耍而已。
“呵呵,就开了几亩地,小打小闹的。也就是自己店里用着图个放心。”江逸晨说着,从墙边拖过一个方竹筐,打开盖子。
只见里面露出码放整齐,色泽鲜嫩的几种蔬菜,有油麦菜、小白菜、丝瓜、西葫芦、黄瓜等好几种。
“嗬,瞧着倒不错,还挺新鲜的。不过这哪儿是农家有机蔬菜啊,你小子还是不识货。”江国铭微微摇摇头,他出身农村,又天天买菜做饭,自然对这些东东很熟悉。
他拿起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还挺扎手,色泽翠绿,十分养眼。就是形体过于笔直、粗壮,一瞧就是化肥激素催出来的,而且施用量明显还不小。那种真正农家肥培养出来的黄瓜,体型上要小得多,弯曲,一头大一头细长,哪儿会是这般模样?
放到鼻端闻闻,一股子清新的香气顺势而入,呼吸道仿佛被清冽泉水冲清洗了一遍,令他精神一振。
怪事儿,这股子清香,似乎纯净得毫无杂质,沁入心脾,竟然给他带来一种身处雨后青青山野的感觉。
而化肥、膨大剂施多了结出的蔬菜瓜果,不但滋味儿寡淡,而且表面闻着往往还有一股怪味儿。这区别可是太明显不过了。
江国铭蹙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爸,别琢磨了。我们这菜是用最新的农业技术种植的,里面的东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先都拿出来搁阳台上,天气冷,这菜也经放,没事儿往上面洒点水就行了。”江逸晨一边说着,一边把竹筐里的东西一样样取出来。
其实这筐菜运过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装在汽车后备箱里,而是一直待在空间通道中,那儿的保鲜能力可是超强。
江国铭点点头,也对,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自己待在这小地方,不知道也很正常。(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六十八章 家中的现状、买电暖气
江逸晨将竹筐中的蔬菜瓜果取出,分门别类放到客厅阳台上。
喜子见状,也过来帮忙。
收拾完蔬菜,江逸晨把一个大旅行袋提到老爹的卧室中,从里面取出了羊绒毛衣毛背心毛裤、皮鞋、茶叶、电子血压计、电动剃须刀等等物品,在桌子上摆了一堆。
“唉,你在外面干个体户,也不容易,方方面面都得花费。给我买这么多东西干啥?我也用不了的。”江国铭瞅着桌上的东西,叹了口气说道。
这些大多都是听说过的名牌货,估计得花不少钱。
“爸,我们那饭馆子现在的生意可好了,还开了分店。这点儿真不算啥,都是消耗品,慢慢使着吧。”江逸晨说着,将旅行袋清空。
父子俩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儿天,谈谈各自的近况。
江国铭所在的县农机厂,现在还是那副老样子,好在上面有个三农政策倾斜,每年都有一笔财政补贴,这才得以维持。
职工待遇方面,也就工资能按时发放,其他的就别指望了。医保也落实不到位,很多人医药费用的报销都没有着落。
“爸,这农机厂也没啥意思,要不你干两年就申请提前退休得了,或者想法儿开证明整个病退啥的也行。要是闲不住的话,干脆到粼江来给我帮帮忙,我那儿正缺人手呢。”江逸晨琢磨一下,随之提出建议。
“那哪儿成,不管咋说。我在这厂里干了大半辈子,怎么着也有点儿感情。再说我的身体还不错,哪儿好意思提前退休呢?除非它倒闭关门了。”江国铭听了,连连摇头。
江逸晨也明白,父亲那一辈过来人中,很多对于工作多年的老单位老工厂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可不像现在的人才市场,一个个三天两头跳槽都成了家常便饭。
他想了想,也不再劝,各人有各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但求心安即可。
江逸晨坐了一会儿。感觉屋里温度有点儿低,站起身走到窗下的暖气片位置,伸手一摸,温呼呼的。
“爸。这暖气咋不热啊?”他问道。家属楼是由农机厂的锅炉房直接供热的。
“能有点儿热乎气儿就不错了。厂里今年缺钱买煤。”江国铭回应道。
“爸。那可以开空调啊。哦,对了,是单冷的。要不弄个电暖气也行。这要是冻病了可咋办?”江逸晨继续问。
“嗨。我觉得屋里还没那么冷,最多穿厚点儿就行了。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褥子底下开了电热毯的。”江国铭不以为然地回应。
江逸晨明白了,老爹生性节俭,其实这是舍不得花电费。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他曾经给家里寄过两万块钱。当时老爹还打电话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儿。
他找借口解释了一番之后,老爹说家里不需要,这两万元也不会动,就存在银行留着给他将来娶媳妇用吧。当时弄得江逸晨哭笑不得。
其实话说回来,整个去年,因为购买云沙岛的事情,他的资金面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改善家里的生活。
直到鼎香园总店开张有了盈利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现在看来应该为家里多做一些事情了。
当初为了省钱,家里的老空调买的是便宜单冷型号的,并没有制热功能。
于是,他提议要去外面买三个电暖气回来,分配到每个房间。
江国铭开始说用不着,但儿子却坚持己见,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电暖气要到城中心的大超市才有,江国铭担心儿子不识货乱买,于是答应带着他去。
晴晴听说后,非要跟来,江逸晨只得随她。屋里留下喜子和石锁儿,拾缀带来的蔬菜瓜果,还有将冰箱里存的肉拿出来解冻、切丝备料,准备晚餐。
三人下了楼,江逸晨走到了停放在大槐树下的大众途观跟前,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
只听嘟的一声,车灯闪了闪,表示解锁成功。
“这就是你买的车?”江国铭颇为吃惊地问道。眼前的车子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只见这辆红色的汽车,个头儿不小,整体棱线清晰硬朗,造型流畅大气,瞧着挺气派。根本不是他先前所预想的小面包车之类。
“是呀,晨子哥才买了没几天呢。”晴晴抢先回答。
“这车花了多少钱啊?”江国铭前后左右地打量,觉得这东东肯定价格不菲。
“没多少,八、九万吧。”江逸晨怕老爹责备他乱花钱,故意将价格说低。
“你个臭小子,又想忽悠我,当你爸真没见识哪?这种车要是八、九万,那好,回头你帮忙给订几辆,我有几个老朋友的家里正想买呢。”江国铭绷起脸,斥责道。
“舅舅,晨子哥跟你开玩笑呢。这车买的可不容易了,店里的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干了好几个月才挣出来的。”晴晴见舅舅生气,赶紧上前打圆场。
“呵呵,别介,那不是叫我破产嘛。爸,这车叫大众途观,四驱越野,4s店买的,一共花了三十万。”江逸晨没想到老爹居然糊弄不过去,只好说了实话。
“嗬,三十万?”
江国铭更觉惊异,儿子最近一两年来的变化之大,真让他看不懂。难道现在市场形势变了,开个小饭馆都能这么赚钱?
要说也不对啊,前段时间有个老同学,打电话聊天的时候还在抱怨,说他有个乡下来的侄子,在县城开了个风味小吃店,生意本身就不咋地,还要遭到各路大爷们的揩油,最后赔得个稀里哗啦,只好关门了事。
“爸,别想那么多了,这做生意,跟你们工厂拿工资的可不一样。只要做对了路子,风头儿一顺,起来得很快的。你要是到我们饭馆去瞧瞧,就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奇怪了。再有,我保证绝对是守法经营,啥违法、缺德事儿也不会干的。走,咱们上车吧。”江逸晨解释了几句,省得老爹乱琢磨。
同时拉开副驾座的门,让老爹坐上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二百六十九章 关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话题
途观车前,江国铭对儿子经济实力的提升之快深感惊讶。
晴晴从后门上车,向舅舅证实,晨子哥的钱确实都是规规矩矩挣来的。而且自己身为公司财务总监,也会认真予以监督。
江国铭微微摇摇头,看来自己真是老了,搞不懂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他坐上车,关好车门。然后郑重提醒江逸晨,一定要把持住做人的原则,违法乱纪的事情千万不能干,否则自己可不认他这个儿子。
江逸晨自是满口答应,发动汽车,出了家属区,向城中心驶去。
抵达县城里最大的超市,这里的货品挺齐全,在家用电器区选了三部电暖气,又挑了一些居家生活用品,三人用小推车推着往出口走。
来到收款台的时候,江逸晨用目光示意晴晴将老爹拉到一边儿说话,自己取出银行卡付了帐。
返回家属区楼下,喜子和石锁儿赶紧跑下来帮着搬东西。
回到家中,将电暖气拆箱,试运行,一切正常。
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准备出一桌丰盛的晚餐。因为老爹有慢性支气管炎,酒就免了。
特种蔬菜做出来的菜肴,其品质之高,令江国铭再次大跌眼镜,没想到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识到如此了得的蔬菜,不仅外观漂亮、气味儿纯净芬芳,而且经烹制后的成品,口感和滋味儿更是超一流。堪称完美。
1...7980818283...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