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漂舟
威威看到鸡蛋,马上条件反射般的叫了几声。因为它知道只要找到了这椭圆形的东东,就会获得美食的奖励,对方信用度很高,每回都会兑现的。
晴晴不解,喜子赶紧解释了一番。她这才明白,威威居然干上了寻蛋员的工作,真是太有趣了。
她也很想知道威威能不能胜任,于是拍拍它的脑袋。示意它听从领导的安排。
威威哼哼着一摇一摆地离开,忙活去了。首先冲着葫芦洼南边的竹林走去。那里发现过好几次鸡蛋。
“不用管它,没那么快的。咱们该干啥干啥,找着了呆头鹅会叫唤的,它嗓门大得很。”喜子对正在张望的晴晴说道。
话说有这么头大鹅时时跟着,像条尾巴似的,确实很影响工作。
俩人将刚收获的蔬菜瓜果送回岩洞基地,随后又准备了混合鸡食,用水桶提着前往鸡舍。
虽说现在已是春光明媚。但各种虫子的数量还不是很多,鸡群光靠找野食肯定是不够的。
谁知刚刚走到葫芦洼下游,就听见呃儿呃儿的叫声传来,威威在岛上可是有名的大嗓门,别的动物可没法儿比。最多也就是公鸡打鸣的时候能与之媲美一下。
“呀,威威找到鸡蛋了!”晴晴顿时大喜,搁下手中的桶。连忙循声奔去。
“嘿,慢点儿,小心别摔着。”喜子在后面嚷嚷道。
俩人一前一后来到葫芦洼下游东边的树林,只见大白鹅威威正站在一块石头上,见来人了,又低头往旁边的一处浓密草窠中探了探。
喜子和晴晴赶到近前。伸手扒开草叶,果不其然,两颗白生生的鸡蛋正躺在里面睡觉。
“威威,你简直太棒了!”晴晴激动地抚摸着大鹅的脖子。威威居然还有这门本事,真是令她感到自豪。
威威得到夸奖。也甚为兴奋,不住拍打翅膀。呃呃儿叫唤。
喜子弯腰探手,将两枚鸡蛋捡起,埋怨道:
“唉,这些破母鸡越来越狡猾了,还真会找地方。”
说着,他又仰头望了望四周,这儿附近树上有好几窝子喜鹊,个个贼头贼脑的。要是发现得晚了,准保成了喜鹊的盘中美食。
正想着事情,忽觉裤腿被什么东西拽住。他低头一看,原来是威威用扁嘴夹住了他的裤脚往一边拉。
这个动作他自然很熟悉,是威威讨要报酬的方式。
“着啥急,还怕俺赖账不成。俺身上没带着,晚点儿再给你。”喜子一手拿着鸡蛋,另一手摊开,表示啥也没有。
威威立即不干了,松开裤腿,抗议着拿高耸的胸脯往喜子的小腿上撞。
逗得晴晴在一旁咯咯直笑,看来想忽悠威威可没那么容易。
“嗬,还挺使劲儿的。好好,马上给你拿去。真小气,不就才找了俩鸡蛋吗,很了不起啊?”喜子嘟囔着,转身往菜地方向走,吃的东西存放在篱笆墙上的一只提袋中。
威威冲晴晴叫了两声,然后扭头跟在喜子的屁股后面走,一副债主概不赊欠的嘴脸。
晴晴瞧着这情景,几乎笑弯了腰。
直到喜子来到篱笆墙边,从提袋中取出两个特制小馒头,撕碎搁在旁边一块大平石上。
威威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快速吞食。
要说现在寻找鸡蛋这个活儿,与其称之为工作,还不如说是它的一项快乐有趣的游戏,就像捉迷藏,又好玩儿又有奖赏。
另外一边,石锁儿将地基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后,从竹楼选址处返回。
此时,江逸晨和来顺儿已经将八根杉木柱子清洗完毕,搁在原地晾干。
石锁儿又带着二人回到岩洞平台,拆开包装箱,将那台小型多功能木工机床搬出来,还有圆锯、手提刨等电动工具,统统安放在南边一处靠近石壁的地方,这里已经提前搭起了一个简易雨棚,使得雨天也能继续工作。
由于不是工厂车间里那种大机床,地脚螺丝之类的固定方式就免了。不过为了保持机身稳定,把地脚垫平之后,再压上几块石头,也就过得去了。
开始进行设备调试,往机床主轴上套上圆锯片,用销子固定。
接着从发电机组控制室那里拉出一根电线,连上接线板,把机床电源插头插上,这种小型设备使用的是二百二十伏的民用电压。
随之按下启动按钮,只听呜呜声响起,锯片飞速转动起来,闪着银亮的寒光。
“不错,这下干活儿可省事儿多了,东西出来也规矩。”石锁儿观察机床的运转和稳定性,又拿起一跟小木条试试锯口,然后点头满意地评价道。
“用机器干活儿可千万得注意,一出事就小不了。”江逸晨提醒道。
就凭这么高的转速,要是不小心被咬上一口,半个手掌被切下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想想心里就有些发毛。
木工机床对于操作者来讲,属于危险性相当大的机器种类。相比之下手工拉个锯子,敲敲凿子受点儿伤简直就是毛毛雨了。
“嗯,这个我知道的。”石锁儿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未完待续。。。)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零九章 土法蒸煮竹材、祭天仪式
岩洞平台外,石锁儿调试完机床,又与来顺儿拖过几张五合板,平铺在地面上。
然后按照施工图,开始进行各个建筑零部件的放大样工作。钢卷尺、钢板尺、墨斗、铅笔一块儿招呼。
江逸晨虽没有专门学过建筑制图,但中学几何的老底子还是有的,稍微动动脑筋,其实并不难理解,没一会儿也看了个**不离十。
三人忙活了一阵,石锁儿抬过几根大毛竹,开动机床将其锯成整齐的几截,再使用蔑刀从中间剖开。
随后又提出要去试试昨天说的那条蒸煮槽,让江逸晨和来顺儿把液化气罐、燃气灶和大煮锅抬到北面坡下,烧上开水。
他自己则要先制作两个土造热得快。
江逸晨二人自然得服从命令,将大小家伙事儿抬到指定地点。
来顺儿又拿着扁担水桶去葫芦洼挑了两担水,将大锅倒满,点上火开始烧水。
接下来,俩人又用石头和泥巴将那道天然石槽的两头堵住,形成可以蓄水的沟槽。
待忙完了这些,只见石锁儿拿着个接线板走过来,后面拉着长长的电线。
“你弄的啥土造热得快啊?”来顺儿问道。
“喏,就是这个,简单得很。”石锁儿回应,同时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递给他。
来顺儿接过一瞧,这东西甚为简陋,只是用两根电源线分别接两根钢锯条,锯条中间夹一木块。应该用来绝缘的,再使细绳捆上固定。
“这也成啊?”他疑惑地问道,同时使劲儿回忆原先中学的物理课程。
“这热得快哪儿都有,买俩不就得了,干嘛要自己做?要是跑电、短路还挺危险的。”江逸晨已经瞧明白了原理,但随之提出疑问。
以前在大学宿舍的时候,有的学生懒得去开水房打水,就用个热得快往水瓶里一插,过不了一会儿功夫凉水就烧开了,很方便。
“你们可别小瞧这玩意儿。锯条的含碳量高。电阻大,比商店里卖的那种可厉害多了,我估摸着功率怎么也得有个三千到四千瓦。我们以前在工地上,尽使这个烧水。快得很。”石锁儿解释道。
“三、四千瓦?不会烧控制设备吧?”江逸晨感觉这个粗陋的东东风险系数不小。
“没事儿。我把冰箱的插头也给拔了。这会儿就供它一个,烧不了的。再说有过载保护,最多跳闸。”石锁儿摇摇头。
他返回平台。将一捆竹子和一块儿长条大芯板抱下来。
过了一会儿,大锅中的水烧开了,锅盖边冒出腾腾白汽。
石锁儿见状,连忙将那些竹子扔进石槽中,然后指挥往里面倒开水。
江逸晨端起大锅,滚烫的开水倾泻而下,灌入石槽。
石锁儿吩咐继续烧新的开水,同时把那只土造热得快立着插入石槽子的中段,接上电源。
随后拎起长条大芯板,将石槽大部分盖上,以减少热量散发。
没一会儿,锯条热得快开始发挥威力,四周翻腾起汩汩的水泡以及热气。
“行,这土法子还挺管用。物理学的不错嘛。”江逸晨观察了一阵,没有发现异常。不由夸奖道。
要说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真是无穷的,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呵呵,啥物理啊,都是以前干活儿的那些老师傅,晚上弄这东西烧水洗澡。工地上还行,要是在居民楼就麻烦点儿,搞得楼道里老跳闸,可没少挨骂。还不敢还嘴。”石锁儿想起以前有时一下子把整栋楼搞得漆黑,然后楼上楼下骂声四起的情景,不由咧开了嘴。
“活该,谁让你们在居民楼里搞这个。让人家问候八辈祖宗了吧?”来顺儿闻言,也乐了起来。
“骂也是骂他们,咱就是跟着洗洗,沾沾光,轮不到咱祖宗头上的。”石锁儿笑着说道。
又蹲下身体揭开长条大芯板的一角瞧瞧里面,效果还不错。
江逸晨听了则摇摇头,民房里面使用这玩意儿,其实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尤其是那种电路老化的老旧居民楼,危险性更大。
试验成功,石锁儿将头一批竹子零部件煮烫完毕,随即停了手。后面的就照此处理即可。
接下来的时间,岛上的人们在石总指挥的安排下,分工合作。
修建地基、埋设柱础;挖过渡水池、化粪池坑;制作大梁和柱子;将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制作各种建筑零部件等等。
经过最初的生涩,石锁儿的统筹安排工作也渐渐得心应手,竹楼建筑工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件件竹材零部件也在木工机床和蔑刀的配合下被制作出来,然后经过蒸煮、烤弯等工序,放置备用。
另外,通知后勤部沈主管采购的两台水泵和四立方容量的玻璃钢化粪池也运了过来,至此,各种材料设备基本上已经配备齐全。
开工后的第三天,按照工序安排,应该是准备立屋竖柱,架设大梁。
石锁儿告诉江逸晨,立柱子和上梁可是个重要的事情,按照过去乡下的习俗,这一天应该选个黄道吉日,上梁前需要祭梁,以图个吉利。据说这样可以使得房屋永固,风雨不动,全家吉祥如意。
“那个,是不是还得弄个猪头啥的祭天啊?就是咱们这儿没有猪头,换兔头成不?”后勤伙房总管喜子在旁边插嘴道。
影视剧里常见的祭祀活动,大猪头都是唱绝对主角的,搁在垫上红绸布的托盘中,瞧着那叫一个提气。
“兔头太小气了,没人用那个。对了,谁说咱们这儿没有猪头,我瞅着你小子脖子上的那颗就是。”来顺儿打趣道。
嘻嘻,晴晴听了,掩口直笑。
喜子则捋起袖子,上前欲讨还公道。
“行了,云沙岛本身就是福地,天天都是良辰吉日,咱们这儿用不着那么讲究。”江逸晨连忙制止了二人的打闹。
自从前年那次不慎落水流落云沙岛,这座岛屿一直以来带给他的都是好运,十足的福地无疑。
如今要这里起楼,按照规矩,祭祀拜谢老天还是应该的,但心意到了即可,用不着搞得那么正规繁复。
最后还是决定举办了一个简单的仪式。经过厨房一通儿忙活之后,将洞外的长方餐桌抬到竹楼选址处,充当临时供桌。桌面中央摆放着一盘用发面团蒸出来的大猪头,一左一右再陪衬着两盘馒头。
这个面猪头是几人的集体创作,虽然略显粗糙,但瞧上去憨态可掬,也挺不错。当然,如果由晓佳妹子亲手来捏,效果肯定更好。
随后点燃几根由锯末、树枝搓成的香,插在木盒香炉中。
“挺像回事儿,就是少了两挂鞭炮。”石锁儿略带惋惜地说道。当时采购东西的时候把这茬儿给忘了。
“没关系,咱们有比鞭炮更厉害的。”江逸晨笑着说道。同时从背后拿出了四根长长的细纸筒。
“哇,闪光雷,三十六响。这个太棒了。”喜子惊喜地嚷嚷道,同时伸手抓过。
这些闪光雷是春节回家的时候,除夕那天在街上买的。当时买了两捆,也就消耗了几根,用于教训小痞子。其它的一直存放在寒冰空间中,没想到今天倒是正好排上了用场。
噗,砰,噗,砰砰。连续的白色光弹在上空炸开,带来不断的巨响,现场气氛一片喜庆。
大白鹅威威本来也在场凑热闹,此时却受到了惊吓,一路摇摇摆摆地逃回了自己的木房子,躲进去再也不出来了。
全体建设人员站在供桌前,恭恭敬敬向老天祭拜。
仪式结束,立柱上梁正式开始。(未完待续。。)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一十章 立柱上梁、工程竣工
祭拜仪式结束,立柱上梁工作正式开始。
在石锁儿的指挥下,大家一齐动手,喊着号子,拉动铁链、粗麻绳,将一排排木扇竖起,钉上斜撑。
杉木大柱的柱脚通过粗圆榫插入石头柱础中央预留的圆孔中,再横向使用燕尾榫头将地梁与柱脚连接。
黑脸老张带着手下人登上简易木梯,用锤子、木方进行敲打组装,折腾了半天的时间,各种主次梁、柱相互交叉榫接一次到位,一座庞大的屋架便矗立在众人的眼前。
屋架各主要部位对接严丝合缝,没有出现明显的尺寸错误。由此得见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
因为事前经过精心的设计、计算、放大样,以及木工机床的投入使用,使得各个建筑构件加工精确,安装工程才会如此顺利。
而且整体结构中,只是在局部地方使用了铁钉、加固金属件和猪皮鳔胶,大部分部位都是直接插接完成。
江逸晨分别在屋架的各处位置加力推上几把,试试牢固程度。从回馈的感觉来看,还挺不错的。
他满意地点点头,用手在刚刚从梯子上下来、喘着粗气的石锁儿肩上拍打了几下。
“不错,是个好木匠。”他不吝夸奖道。
呵呵,石锁儿憨笑着,不好意思地伸手挠了挠后脑勺。为了竹楼工程,这段时间他可没少下功夫,脑细胞消耗量巨大。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要说还是这老年间的框架榫卯结构瞧着舒坦。跟搭积木似的就起来了。”来顺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望着壮观的大屋架,赞叹不已。
传统的榫卯结构建筑,扣合严密,各部位负荷均匀,相互支撑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形成有机结合的一体。而且在突然受到外力的时候,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将力道予以抵消。所以抗震能力远比砖混结构的建筑物要强。
而且如果哪个构件出了问题,比如被白蚁蛀空损坏之类。则可以制作一件新的予以替换。所以老话有“榫卯万年牢”之说。
“瞧着还算凑合吧。是比用那啥气钉枪整的稍微强点儿。”喜子歪着脑袋瞅了一阵,出言评价道,又提起了石锁儿以前讲过的装修、展会木工那套东东。
“你说啥呢,这能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吗?还稍微强点儿。回头儿我用气钉枪钉个竹片床。专门给你睡。”石锁儿听他这轻描淡写的口气。很是不忿。
“别,那俺宁可打地铺好了。”喜子连忙摇头否定。这睡到半夜塌架子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情。
这时,黑脸老张走过来。找石锁儿商量下一步施工的事情。石锁儿停止和喜子瞎扯,拿起图纸与老张比划起来。
立屋竖柱之后,便是开始钉椽角、盖屋顶、安装向天飞檐、装楼板隔墙、装楼梯栏杆等等后续工序。当然,那些讲究人家通常都有的装饰,比如在廊洞雕龙画凤之类则通通免掉,这样不仅省工,也得以保持原生态的风格。
当天傍晚,岩洞外平台摆下了丰盛的筵席,以庆祝竹楼主体工程的完成。
全体建设者们尽情开怀畅饮,大快朵颐,共享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当然,喝醉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席上只备下了啤酒。
接下来的日子,竹楼工程稳步推进中。
除了主体构造之外,其它的诸如各种水管、电路铺设,电气设备、用水器具阀门、水泵、化粪池的安装就位等工作,都在见缝插针地配合进行。
其中供电系统这块儿,是从岩洞外设备控制室中引出电缆线,穿上套管埋入浅土层,一路铺设联接至竹楼总配电箱。
电力到位,各种电钻、手提刨等电动工具纷纷派上用场,提高了施工效率。
所有建设人员中,黑脸老张和石锁儿担起了大梁,事实也证明了俩人都是不错的多面手,除了本职的木工活儿外,还兼起了水管工、电工工作,尽管稍显生涩,有些瑕疵,但仍能保证顺利完成,无伤大雅。
尤其是石锁儿,自从被赶鸭子上架之后,潜力被逐步压榨出来,从技术能力到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在这项工程中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甚至连人都变得活泛了许多,似乎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寡言少语,只知道闷头儿干活儿的木匠了。
当然,来顺儿也不含糊,除了配合石锁儿,协调工程各方面的事务之外,还负责兼任一些初级的泥瓦工工作,比如过渡水池的建造,竹楼中厨房卫生间地面的瓷砖铺设,他带着两名工人也搞得似模似样。
开工整整一周,一座巍峨的吊脚竹楼出现在云沙岛的西面山坡上,上方是人字坡顶,用树皮和茅草草排覆盖,四角为竹制的飞檐,向空中挑起。
笔直的八根杉木大柱,犹如在土地中生根一般,稳稳地将建筑托住。
竹楼的上层前廊、曲廊靠椅、楼梯等部位都经过精心设计,再加上竹篾编制、捆扎的护栏,木纹装饰的塑钢窗,订做的成品复合木门,于原生态的粗犷中又显露出几分优雅别致的感觉。
建筑内外涂刷了三遍桐油,工程大体上就差不多了。
剩下一些尾活儿,比如设备调试、边边角角的修补等等,岛上的人自己就足矣完成。
于是,来顺儿和丁雨晴与黑脸老张结算了工资,双方的合作告一段落。
这天用过午餐之后,由来顺儿负责驾驶快艇送黑脸老张四人离岛,全体人员都集中到了天然小码头,这次合作愉快而顺利,海岛及岛上美食也给老张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别时,大家还真有点儿不舍的感觉,相互留下了通讯方式,希望将来还有机会能在一起工作。
双方挥手告别,蓝箭630在马达的隆隆声中,拉着长长的白色尾流,向北方海面快速驶去。
又过了两天,在众人不懈的努力下,各项收尾工作依次完成。云沙岛上的第一个正规建设工程——海景竹楼宣告竣工。(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海岛农场主 第三百一十一章 漂亮的大竹楼、验收
上午,江逸晨带着四位手下,沿着新修的碎石小路来到西边的竹楼前。对这项工程进行正式验收。
竹楼的外观基本达到了原设计要求的效果,与山势和谐一体,不显突兀,却又气势非凡。而且结构上的观感也十分稳固,给人很踏实的感觉。
阳光洒在竹楼上,也许是因为桐油表层的关系,青黄色的各部位主结构件泛起光泽,瞧上去熠熠生辉,令人赏心悦目。
想到这座大家伙出自自己的手,众人的内心都不由充满了成就感,脸上浮现出笑容。
“哇,好漂亮啊!”晴晴的眼睛睁大,兴奋地夸赞道。
这些日子以来,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竹楼建造,但繁琐的后勤工作可不轻松,每天跟着喜子摘菜、做饭、洗碗、收拾也挺辛苦的。如今苦尽甘来,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候终于到来了,真是令人激动。
大白鹅威威跟在她的身边,也探着脑袋观瞧这座新出现的庞然大物,两只小黑眼珠中充满了好奇。
“欧,欧,住大别墅喽。”喜子双掌合成喇叭,冲竹楼喊道。
欧,欧,来顺儿和石锁儿也挥舞着手高声欢呼起来。
威威受到感染,情绪亢奋,扇动翅膀呃呃高叫不止。
江逸晨伸了个懒腰,深深呼吸了几口海岛特有的新鲜空气,心情也是难以平静。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海岛上终于出现了第一座正规的人工建筑。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
“走,进楼去。”他挥了挥手,然后向前紧走几步,进入竹楼下方的篱笆墙小院内。
其他人也陆续跟了进去。
小院中目前还比较简陋,只有一条卵石铺就的路,以及靠篱笆墙移栽了几棵芭蕉树和一丛青竹,其它的留待以后慢慢处理。
竹楼一层由一间库房、一间厨房和两个卫生间组成。
拉开门,走进厨房,这是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竹材的四壁。地面铺着石块。并没有其它装饰,很质朴的感觉。
偌大的房间内暂时显得有些空旷,因为家具设施不多。简单的自制木板台子,上面搁着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等炊具。
旁边是液化气罐和燃气灶。上方有一个斗形、由多层板制作的油烟罩子。连接通风管道伸出室外。也算一个简单的烟囱。
另一面墙靠墙摆放着木质货架,上面零星搁着一些杂物。
尽管远不及都市中光鲜漂亮的现代化厨房,但大家已经很满意了。
厨房旁边是一件空的库房。以后做为杂物间使用。
库房另一侧就是卫生间了,因考虑到将来有女性上岛居住,所以分别设置了男、女两个卫生间。
每个卫生间里面都两个竹材的厕所隔断,里面配备了蹲便器和冲水装置。还有一个采购的人造石台面成品盥洗台,上方墙面挂着长方形镜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