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张治中也是,这样一份注水如此严重的邀功电都敢上来,我看上海那边的指挥系统恐怕也混乱无比。
顾祝同突然想起,蒋百里和华毕成似乎来往密切,问了问蒋百里的意思。
没想到蒋百里就回答了:“一字不改,交上去。”
顾祝同将电文交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看完电文,十分的矛盾,若是虚报战功就有机会惩治一下这个黄埔的败类华毕成,可这毕竟是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不小的胜利。连忙让顾祝同向张治中核实情况,看来蒋介石也有些心里面不太肯定****能取得如此战绩。
不到十分钟之后,张治中的答复和全天的战报一起了过来。第9集团军的战报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100师战果辉煌!”
在得到张治中肯定答复的之后,国防部作战厅里面一片欢腾!
蒋介石却是哭笑不得,波澜不惊的说道:“日军战力如此拙劣!今日一战可寒倭寇之胆也!令张文白,再接再厉,一股全歼上海残存之倭寇。”
下面的人自然知道迎合,锦上添花之辞滔滔不绝。
蒋百里却不识时务的说了句:“应该给予华毕成和100师嘉奖,以激励三军士气。”
顾总长皱了皱眉头,心想,你蒋百里师真傻还是假傻啊?华毕成现在是委员长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你还帮他申请嘉奖。
蒋介石听了则言不由衷的说:“是应该嘉奖!是应该嘉奖!”可就是没说具体怎么嘉奖。
不过华毕成的战绩还是给了蒋介石扎打了一针兴奋剂,老头子对上海战事的期待值也达到了最高点。
蒋介石命令对100师通电嘉奖,分别授予率先100师301旅旅长朱晋一盒302旅旅长赵建新二等宝鼎勋章,面向民众,展开大力的宣传。这是一份十分奇怪的嘉奖,除了口头表扬和两枚勋章,100师没有得到半毛钱的好处。更诡异的是两位旅长授勋,华毕成什么都没捞着。
张治中拿着嘉奖的电报电报直摇头。不过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100师却因为这份奇怪的嘉奖令,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民众交口传颂的一支抗日铁军。华毕成在国民中的人气值也是急速攀升。
铁血抗日 49.第49章 蝴蝶效应
8月14日上午,100师按照张治中的要求进入了攻击位置,华毕成看着第9集团军司令部下达到师部的攻击预案不住的摇头。
303旅旅长李艳涛走到华毕成的身边,他想看看集总到底给100师一份什么样的命令,居然让他的师座大人做出如此失望的表情。
华毕成将手里面的攻击预案递给了李艳涛,他自己走到电话桌边皱着眉头冥思苦想。
李艳涛匆匆几眼扫完了纸上的文字,结果现在他也有些呆。
集总的预案里面计划空军于8月14日上午12时左右轰炸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同时还要对吴淞口海面上的敌第3舰队起攻击,而100师的攻击部队却要等到下午才发动攻击,17时,炮兵实施炮击后,然后全军攻击。原本好端端的空地协同作战,被割裂成这副模样。
空军对日军阵地进行轰炸的时候,100师不下手还在等什么?而且在空军轰炸的时间上面居然还加了个两个字“左右”!估计是集总那边也不能很好的掌握空军起攻击的时间,所以才在12时后面添了左右两个字。这样一来倒是解决了文字方面的问题,可是你让我们这些接到命令的部队该如何是好?
早运动一分钟,自己空军的炸弹都有可能落到自己的头上。
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没有开穿越外挂,华毕成只是个军事指挥的半把刀,可他也能看出中国集团军一级的指挥系统做出的这份的预案师漏洞百出。难怪历史抗战打了八年,最后赢得还不彻底。
华毕成直接拿起电话要通了张治中的司令部,在电话中华毕成几乎是在和现在的顶头上司张治中争吵。
张治中现在对华毕成这个刺头是没有半点的办法,谁让人家的100师能打呢?
其实张治中也有他的难言之隐,今天上午即将开始的进攻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第一次空地协同作战,在实施的时候难免会有些脱节,为了避免战场上出现误伤自己军队的窘迫局面,集总不得不将步兵的攻击时间一再的延后。
而且集团军所属的部队里面除了华毕成的100师,其他的部队虽然士气也很旺盛,但是毕竟在实际的准备上还有些仓促。队缺少平射炮和攻坚的武器,补充物资和军械这些也都需要时间。
华毕成觉得这些都不是做出错误预案的借口,直接质问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既然准备不及,为什么不让空军下午再进行轰炸?难道上午的轰炸只是走走过场?”
张治中面对言辞犀利的这位下级,无言以对。他不怪华毕成,年轻人杀敌心切,又是新胜,说起话来自然没有轻重一些。
张治中实在无法告诉华毕成,空军是由委员长直接掌控的,轰炸的时间不是他这个集团军司令能够决定的蒋委员长要在今天上午向上海的外国人展示肌肉,空军上午出击的决定已经不可能更改。
华毕成争吵的结果是100师得到了张治中的特许,可以在空军的轰炸后率先出击,留下的阵地由87师接管。
因为华毕成的100师师空运到上海的,所以郭建的炮团只运过来十门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而且炮弹昨天也打光了。张治中也同意第9集团军的炮兵将清除前进道路,不过87师和88师的攻击时间依然是下午17时。也就是说8月14日的白天大部分时间里面华毕成的100师要孤军奋战。
不过华毕成是无所谓,反正从开战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自己的100师单独和日军交火。
8月14日上午9时,100师上下开始配发弹药。
12时整,初次参战的中国空军在3架战斗机掩护下,轰炸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几乎同时,5架轰炸机对日军在吴淞口的军舰实施轰炸,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该舰被重创。
趁着日本海军第3舰队在海面上机动规避中国空军轰炸的时候,第九集团军开始了炮火齐射。看的没有炮弹无法作战的100师的炮团团长郭建直跳脚骂娘。整整二十分钟,天上没有了鬼子的飞机,身边没有了日军的舰炮炮弹,中国炮兵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不过第九集团军的75毫米90式山炮火力明显赶不上100师德150毫米口径榴弹炮。日军阵地上仍然有着大量的堡垒喷吐着火舌。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开战有一直被华毕成按在后方的303旅,士气正旺。前卫部队303旅一团三营跟着炮兵的炮火向前推进,华毕成给一线的部队调集了大量的冲锋枪和掷弹筒,战防炮和步兵一起向前运动,对于日军的街堡采取抵近射击。
三人一组的爆破队夹着炸药包跃出战壕,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慢慢的接近日军的防线。日军知道这些带着危险品的中国爆破手一旦接近他们的阵地,他们将会面临灭顶之灾。92式重机枪和歪把子轻机枪疯狂的向运动的中国士兵扫射,子弹射在地上,火星四溅。
主攻的3营赶紧组织特等射手狙击日军的机枪手,随着清脆的毛瑟步枪射击的声音此起彼落,日军的机枪火力明显受到了影响。利用日军暂时的混乱,一个中国士兵将燃烧的炸药包塞进了日军的掩体,掩体里的鬼子士兵拼命的想把炸药包推出来,结果被外面的中国士兵用力的顶住了。战争在这一块小小的地方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成为了角力!
鬼子士兵的努力没有赶得上导火索燃烧的速度,剧烈的爆炸将日军的工事掀翻,水泥和钢筋在天空中飞舞,那个勇敢的中国士兵也消失在了硝烟之中。
华毕成的眼眶一热,泪水流了下来。如果不是南京方面的阻挠,自己能提前通过铁路把秦岭兵工厂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和坦克运过来,需要自己勇敢士兵用生命去爆破敌人的堡垒吗?华毕成想骂人,这些士兵与其说是鬼子杀死的,倒不如说是死于自己同胞之手。
随着一个个日军掩体被爆破,303旅一团三营的官兵也开始了冲击。100师利用短暂的局部火力优势,攻击的势头很猛。
“弟兄们!上刺刀!”303旅一团三营营长孙志强用他能出的最大的声音呼喊着,战壕里面咔嚓喀彻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是刺刀和枪勾撞击出的声音。那声音越传越远。
短暂的平静之后,嘹亮的军号响起。紧接着跃出战壕的就是一股狂潮……
前方将士们浴血鏖战,华毕成绞尽脑汁的思考着:100师如果正面继续强攻日军防御工事,在缺乏空军和重炮掩护时必然伤亡大,而且进展也会很缓慢。
华毕成和李艳涛觉得100师应该丢掉集团军司令部的战术,换一种打法。日军阵地正面长,纵深短浅,应在其正面防线的腰部选择一个防御薄弱点作为突破方向,先集中火炮猛轰,再组织突击队向纵深快突击,直捣黄浦江。后续部队连续跟进以扩大战果,就算不能清除日军据点也能将其分割包围。
实际上,100师参谋长曼斯坦因给华毕成讲过这种战术,就是德军一战时惯用的突击群战术,又名渗透战术或者胡提尔战术,该战术多次在一战时期成功突破敌方阵地,并被交战双方广泛运用。华毕成和李旅长都觉得这种战法最适合现在的攻击大川内传七司令部的战斗。
日军在虹桥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附近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仅仅依靠第9集团军首长那可怜的炮火想要完全清除这些街堡和壕沟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日军兵力有限,所以各个阵地之间留下了供100师穿插的空间。
华毕成打电话让第9集团军炮兵的火力朝着几个点猛揍,强大的破坏力让大川少将淬不及防。越来越多的100师部队在破坏的掩护下,渗透进了日军的阵地,穿插的最远的部队已经和鬼子核心阵地的守军交上了火,所有的地方都在战斗,所有的地方都有100师的官兵。
从空袭中调整过来的日本海军现在失去了攻击目标。两军阵地交织在一起,一颗炮弹落下去,爆炸中倒下的中国士兵和日本士兵的人数几乎一样多。
中国军队在上海已经有近10万人。而日军只有五千多了。别说这种一比一的交换,就是一比二,甚至一比三大川少将也承受不起。大川少将是用咆哮的声音组织了海军的舰炮的炮击。于是日军的飞机和舰炮就成摆设。
***************************************
第9集团军张将军的司令部
100师开战之后差不多每隔几十分钟就有一份战报发过来。
“沙泾港突破!”
“铁路桥突破!”
“宝山桥突破!”
华毕成的100师简直是势如破竹。
303旅一团三营已经攻到了敌司令部前面的虹口公园,其他两个团与虬江路和横滨路一带的日军激战,也绞杀成了一团。
终于等到下午17时,张治中下令88师和87师也投入战斗。88师和87师动全线攻击,但是进展却不理想。
88师262旅被阻于公大纱厂,交战中262旅的旅部被日军炮弹击中,旅长黄梅兴少将以身殉国。旅部参谋主任中校邓洸和通信排32名官兵全部牺牲,无一幸存。
黄梅兴少将牺牲后第527团团长廖龄奇上校代理指挥作战,后任命保安团团长高志嵩少将接替252旅指挥。
87师的进攻也遭遇了日军的疯狂阻击。当天88师和87师都无法攻占日军的核心阵地,未能完成张将军的预定目标。
由于之前的炮击效果很差,步兵正面强攻日军防御工事,又遭到日军炮火覆盖式射击,人员伤亡很大,仅88师就死伤1200余人。
在第9集团军发起攻击后,第8集团军第57师114旅337团在一个山炮营的支援下,由炮兵旅长蔡忠笏少将指挥,从上海龙华一带横渡黄浦江,攻击浦东地区之敌,经过苦战,将残余的300多日军压缩至三井码头、日华纱厂,日军残部依靠海军舰炮支援,盘踞死守。
为防止日军援兵在浦东白龙港一带登陆,第55师、57师于8月15日进至浦东白龙港地区布防。第9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的攻击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川内传七少将扛不住了!面对100师展现的强大攻击力和中国军队的绝对优势兵力,大川少将感到仅以现有兵力不可能完成海军军令部要其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坚守一周的任务。
于是他开始向长谷川中将叫苦。
长谷川中将对海军陆战队面临的危局也是有心无力,他已经将第三舰队能抽调的人员都加强给了大川少将,现在他的旗舰“出云”号上甚至连轮机兵都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再继续抽调人员上岸,第3舰队的军舰就得在吴淞口外面的海面上抛锚。
思索再三的长谷川中将在8月14日白天连续三次电向东京的军部请求增援。
东京市谷高地,日本军部的所在地,上海方面的求援电让这里炸了锅。
事先没有人想到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居然会如此无能!5000多名皇军加上3000退役军人居然连一周的时间也坚持不下去。
日军高层立刻陷入了混乱。
因为华北日军在8月12日也向军部请求增兵,原以为只要在北平击败中国守军,华北事变就可以像九一八事变那样解决了,但是此次中国军队虽败于平津,但依然节节抵抗,华北日军被阻于南口,且中国军队队的精锐部队正在向北平外围集结,已形成反包围之势。必须集中兵力在华北对中国军队主力致命一击,彻底消除日军在平津地区的压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向日本屈服。
这时上海方面也要求增兵,中国军队在上海的行动等于告诉日本人,中国已经不惜与大日本帝国全面开战。无论参谋本部也好,内阁也好,继续既定的对华战事不扩大方针已经不可能了。
直到这个时候日军高层还是认为只要大批日本陆军开往战场,南京政府还是会屈服,接受各种条件。军部到现在都没有也制定出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和明确的战略目标。
日本近卫内阁下令陆军加动员,然后发表系列的申明,要如何如何惩罚中国等等,除计划增援华北外,原定增援上海的计划不变。同时内阁还授权军部,动员第3师团和第11师团组建上海派遣军,任命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
在华毕成这只小蝴蝶的煽动下,松井石根大将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天成为了日本上海派遣军的司令。
铁血抗日 50.第50章 没有天时
14日下午18时,100师攻克虹口公园,88师一部突入吴淞路中段,日军的“长蛇”阵面临着被截成三段的危险。傍晚的时候,88师冲到了鬼子的核心阵地汇山码头附近,87师一部也赶来增援,中国士兵凶猛的冲击眼看就要动摇汇山码头的防线。
突然,从天空传来火车开过一样隆隆的声音,然后是无数的炮弹落在了日军自己的阵地上。丧心病狂的日本人让海军舰炮对汇山码头外围防线实施了无差别攻击。87师和88师冲在前面的部队伤亡惨重。
日军的舰炮齐射在大量杀伤了87师和88师官兵的同时也将他们的防线彻底砸了个千疮百孔。88师现在只要把队伍开上去接收就可以了。
被炸成废墟的阵地上已经几乎没有活着的日军。能喘气的也都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88师和87师截断了汇山码头通往市区的大部分道路,汇山码头这个蛇尾眼看就要和蛇身分家。南京的蒋介石每半个小时就来一个问询电报,蒋委员长现在很激动。
谁也没想到的,最高当局的头上很快被浇了一大盆冷水。14日夜,狂风暴雨降临上海,暴风在地面上肆虐,全副武装的士兵整个人至少有接近100公斤斤的重量,都难以站不稳。中日十几万大军就这样在大自然面前变的俯帖耳。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张治中不得不向蒋介石汇报第9集团军全面停止了攻击。
激战了一天的100师突然间松了下来,这样的夜,日军也基本不会动偷袭,甚至连岗哨都不用放。战争中能享受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狂风扯着漫天乌云,一路怒吼,攻城拔寨,过关斩将;它催枯拉朽,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树木“哗啦”作响,枝叶乱舞。一会的功夫,已是残枝败叶落满一地,一片狼藉;两人合抱的大树甚至“咔嚓”一声,从中折断;更严重时,竟至于连根拨起,“轰然”倒下。即便躲在战壕里面,怒吼的风声依然不绝于耳。它们在工事和掩体前后来回奔走,纵横驰骋,且一股接着一股,争先恐后,源源不断。
100师的战士们找来一些东西将工事和掩体透风的地方都堵的死死的,希望可以让温度不降低的呢么快。谁知狂风刚过,暴雨又掩杀而来。风雨交加,场面好不壮观。这个季节大风带来的一般都是强降雨,雨量丰沛。风助雨势,雨水犹如大河决堤,豆大的雨珠如鼓点,倾盆而下,“哗啦”之声动地而来,不绝于耳。雨珠落到壕沟里面,水珠四溅,乱流纵横。
战壕里面低洼的地方很快积水成潭,100师的官兵们又不得不开始抗洪抢险。要不然今夜被雨水这么一泡,储藏的弹药可就都遭了殃,明天,使什么去和小鬼子拼命?然而人力又怎能战胜大自然呢?
华毕成下令部队撤出战壕,躲进市区的房屋里面,只留少量的哨兵在一些建筑物的高处警戒。雨已经大到面对面都看不清人的地步,岗哨更多意义上只是一个形式。
华毕成拉了一把椅子坐在窗边,风将窗户拍打的“蓬蓬”作响。李艳涛让卫兵去泡茶,李旅长知道他的师座那份文人情怀又发酵了。
卫兵照例泡了一壶铁观音,这是华毕成最喜欢喝的。其实作为一个北方人喝茶没那么多讲究,不过是喜欢铁观音这个名字,慈善的观音前加个铁字,华毕成很是喜欢,因他一支认为大多数时候不用雷霆手段不显得菩萨手段,而中国人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以德报怨的爱心泛滥,不懂得“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古训。
手中捧着李艳涛递过来的热茶,华毕成让人把灯熄掉,他要享受这个台风之夜。穿越后华毕成第一次得到这么长的时间的宁静,他看着窗外的雨幕出了神。低头喝一口茶水,滚烫的开水顺着喉咙流到胃里面,整个人暖暖的,华毕成伸了个懒腰,舒服的伸了伸双臂。。
李艳涛看着一副慵懒模样的华毕成,他忽然想起了师座也很年轻,今年才28岁。28岁,多少军人还在基层挣扎着,而师座已经成为了一名将军。像师长这个级别的一声令下,不知多少人便要血洒疆场,自古以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过自己眼前的这位抗日名将有所不同。师座珍惜100师每个士兵的生命,这两天师座常说的话就是:“钱和物资多花一些不要紧,都是爹生娘养的,能少损几个就少损几个吧。”
李艳涛也是在教导总队待过的人,华毕成和国民党中央军里面的将军不同,100师的官兵不仅是他手中的武器,还是他同生共死的弟。
李艳涛越看华毕成越觉得安心,他觉得自己一直没有看错这位年轻的天才将领。
雨还在下,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华毕成和李艳涛就这么安静的坐着,一句话也不说。
砰的一声撞门的声音,301旅旅长朱晋一进来了。他被淋成了落汤鸡,在这样的天气,什么雨具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朱晋一全身都在往下流水,他走到会议桌边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后脱掉靴子开始往外倒水。不停得抱怨,他是来请战的,想让自己的302旅代替李艳涛的303旅担任攻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任务。结果糟糕的天气阻碍了100师的攻击,如果没有这场风雨,上海鬼子的海军陆战队很可能过不了今夜。
华毕成笑了笑,没有搭话。心里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连老天爷也不帮咱,民国的气运可真是差到了极点。地利和人和现在都在中国这边,可是日本人却让占了天时。
日本人也正是看到了中国虚弱,所以在这个时候动手了。36年一场大旱,河南、山西北方几个受灾严重的省份就饿死了好多人,37年一开年也是不太平,西安的余波未了。
日本人似乎总是能够瞅准机会给贫弱的中国上来上一刀,然后割去一大块一大块的肉。这次,日本人的割肉刀算是砍在了骨头上,卡住了,现在想拔也拔不回去了。
日本不会知道,这一刀砍下来,就是八年的血战!不对,华毕成现在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时空的抗战会打多久,希望比八年少一些吧。
铁血抗日 51.第51章 日奸
日本海军第3舰队的军舰早早起锚远离了吴淞口外面的海面,开始躲避风浪。上海市区大川内少将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此刻开始变成了一支孤军。
狂风暴雨在给中国军队带来麻烦的同时,也公平的给予了日军相同的待遇。可是大川内传七少将心中还是对这场风暴充满了感激,本来已经被中国军队逼到了绝地的上海日军已经开始准备龟缩死守,恶劣的天气让他们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大和民族果然是天照大神的子孙,总有上天庇护。当年,日本就是因为一场神风,避免了元朝蒙古军队的侵略。今天历史重演,支那被日本统治,看来这是神的旨意。现在原本低落的不能再低落的士气,让大川内少将这么一宣传,海军陆战队的鬼子们又恢复了一些斗志。
14日白天中国军队的战术正中日军的要害,投入的兵力也十分的强大,猝不及防的大川少将一时难以招架,差点就全线崩溃,尤其是100师的横冲直撞,给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巨大的杀伤,可是说日军今天的大部分损失都是100师造成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