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一品锦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粤妫
一旦姐夫露面,便是自投罗网。
“我们就是偷偷回去一趟,不大张旗鼓的,未必就会惹人注意。”
“可……”博闻还是满脸的担忧。他却不敢说要陪着去,他自己学的那几招功夫,他知道还欠着火候呢!跟着去帮不上忙不说,怕反而会给姐姐他们添麻烦。
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在家里好好照顾月牙。
“我们会多小心的,我会记着,你们还等着我回来。”
次日,于望舒又去了徐邈那里一趟,和徐邈说了要入京之事,并把博闻和月牙托付给徐邈,让徐邈帮着照看些时候。
徐邈只是叹息连连,却不知道能说些什么。他说不出赞成的话,按着他的意思,最好都不要去京城蹚浑水才好。京城是个是非之地,那里的是非从未停歇。
可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母亲病重,作为儿子儿媳的,即便再危险,也都该去看看。
“我便想着,早晚而已。他只要想起了过去的事,是放心不下他母亲的。”徐邈苦笑。人活一世,谁无牵挂?若是想不起来还罢了,一旦想起,回去也不过是早晚而已。
“博闻和月牙你不用担心。”
徐邈又给于望舒准备了很多药,各种各样的都有。“怎么用,用量我都写在瓶子上了,你们都带着,或许能用上。”
“多谢了。”
“这一路吉凶难料,我帮不了你们什么,你们万事小心。”徐邈叹息了一声。
“放心吧!”
坐了一会儿,于望舒也就起身去看看楚欢颜。楚欢颜有了身孕时候比较嗜睡,倒是才起来。
陪着说了会儿话,于望舒才告辞离开。
回到了家中,于望舒便喊了绣娘和厨娘来。说起要出远门,若是她们乐意的话就依然住在这里,若是想回余家的话,也可以先回去。
三个绣娘对视了一眼,“我等尚未学成,还是留在此处等夫人回来。”
“若是这样,你们便安心住着。”既然几人都决定留下,于望舒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她势必是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教导她们了,她本还想着,她们会想要回去看看家人。
要带上的东西倒是都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并不多,倒是多带了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路上若真有什么需要,也还可以再买。东西带的太多了,路上也很不方便。
到了傍晚的时候,水生才从外面回来。
“已经找好船了,明日就能走。”
“快洗洗手先吃饭吧!”于望舒给他打了水,又喊了博闻和月牙吃饭。
吃过晚饭,天也黑了下来。深秋的夜已经有阵阵凉意,莫名带了几许萧瑟的味道。
于望舒几人坐在后院的花园里,亭外几株的木芙蓉正盛开的灼灼,满枝头的花摇曳生姿,繁花似锦,遍地妖娆。
“姐,姐夫,你们是不是明日就要走了?”沉默半晌,还是博闻先开了口。
“是。”于望舒点着头,“我们不能再有所耽搁了。”若只是出去游山玩水的,那早些晚些也没什么要紧。可他们是去看病人,千万不能耽搁。
一旦耽搁,谁知道会不会落得满心遗憾。
没找好船是一回事,既然船找好了,就要尽快走了。
“博闻,这个家我就交给你了。”于望舒郑重的说着。想着相遇之后的点点滴滴,她也很舍不得两个孩子。虽然也知道,博闻都十五岁了,是个半大的小子了,可以照看好这个家。
就是她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博闻也把月牙照顾的很好。
她本该是放心的。可心里还是一阵阵的难受,一别之后,不知何时才会再见面。
“姐你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和月牙的,你们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就行了,不用操心家里的事。”博闻认真的说着。
“我自然是放心你的。”
“姐,我舍不得你和姐夫,也舍不得欢欢,你们要早点回来。”月牙轻轻的抚摸着欢欢的小脸,欢欢猛然抓住了她的手,要往嘴里塞。
看着欢欢这模样,月牙倒是忍俊不禁,“你还笑呢!一点都不知道舍不得小姨。”
欢欢咧着嘴一个劲的傻乐,还咬了咬月牙的手指,月牙连忙把手收了回来,“他倒是有好大一点力气了。”
“是啊!这些日子倒是力气见长的。”于望舒笑了笑。
“你们要多小心,一旦京城事了,我们会尽快回来。”水生说道。此去,若是可以的话,他倒是想要把母亲接出来。虽然知晓母亲在京城,还不至于受委屈,可到底孤零零的。
得知他的死讯,母亲还不知道有多伤心。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是世间最大的痛苦。
让母亲心伤,是他的不孝。
于望舒看了他一眼,倒是没说什么。
“明日还要早起,还是早些歇息吧!”博闻站了起来。
月牙则闹着要和于望舒一起睡,于望舒便带着月牙和欢欢一起睡。
看着月牙和欢欢都睡着了,于望舒反倒是一直睡不着。心里纷杂的很,她的确是不能多思多虑的人,一旦心里有事,夜里便会总睡不着。
她摸摸月牙的头,叹息了一声。
次日一早,于望舒起来的时候,总没什么精神,她便揉了揉额头。水生和博闻都已经起来了,厨娘也早早起来给他们做好了早饭。
博闻还在灶里烧了不少的红薯,让于望舒他们带着路上吃。
“姐,姐夫,你们要早去早回,平安归来。”吃过了早饭,博闻和月牙便送了于望舒他们出门。“好了,你也准备一下,快去书院吧!”于望舒拍拍博闻的肩膀,抱着欢欢上了马车。马车动起来的时候,于望舒还是红了眼眶。
农家一品锦绣 第274章 朱老太太
到了码头,水生便扶着于望舒下了马车。于望舒看着眼前的场景,人海熙攘,倒是十分热闹喧嚣。
交通便利的地方要更为繁华,还真的是。此地河运四通八达,便可见其间繁华热闹。
“我找了去京城的商船,就说我们到京城去投亲。”水生低声说着。
于望舒点了点头,便跟着他上了船。运货的是一户姓朱的人家,运送海外来的物件前往京城。因为物件大多贵重,倒是安排了许多的护卫跟随。
看着商队守卫森严,倒是有不少人愿意出大价钱坐他们的船。不过商队并不接受大批的人,大多上船的都只是两三人的小队。
船舱分隔成一间间不大的屋子,一小队人便安排在一间屋子里。上船之后,船上风大,于望舒便抱着孩子先去了屋子。
欢欢倒是还沉沉的睡着,她便放在了摇篮里。
“你一路上可要争气,要好好的。”于望舒叹息着。这样小的孩子,或许还不知道晕船。其实坐船,最难受的还是晕船。
船比起马车要平稳不少,水面到底不如路面坎坷颠簸。不过船一直漂在水面上,没有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故而不少人坐船都还是会难受的。
船队起程之前,朱家的人还给船上的人都分发了不少药丸,说是预防晕船用的。
水生拿着药丸回来,便拿给了于望舒。
“倒是想的周到。”于望舒笑了笑。
“他们也是担心有人难受,平白在路上耽搁时日。”水生感慨了一句。
“倒也是。”于望舒也点点头。有些人晕船是十分严重的,看着就像是去了半条命一般。对于那样的人,怕是路上有些难办的。
要是到了路上,这个说要去买药,那个说要去看郎中,还真是耽搁时间的很。
船上的日子是很枯燥的,也就是偶尔出去看看两岸的风景,和船上的人说说话。
“今日这太阳还真是不错。”于望舒抱着孩子出去的时候,正碰上一个老太太在晒太阳,见到于望舒的时候便乐呵呵的冲着她打招呼。
花白了头发,脸上也有了不少沟壑,笑起来的时候却十分温暖,像是天上的太阳。
看着老太太的模样,于望舒想着,此人年轻的时候,该是个十分有魅力的女子。
“朱老太太也出来晒太阳啊!”于望舒笑着走近。上船的次日,她便见到了这位老太太,听说是朱家的姑老太太,是朱家老太爷的妹妹。
此次是坐船去京城的,似乎夫家就在京城,至于是什么人家,倒是未曾听人说起,她也没问。
朱老太太虽是女子,可说起各地的事来,却头头是道。见识广博,人也十分善谈,似乎一生走过了无数的地方。
对这样的女子,于望舒是很欣赏的,两人也就很投缘。老太太也很喜欢欢,才初次见面就送了欢欢一个长命锁,说是祖上 有人从小戴到老的,那人活了一百零三岁,当真是这个时代难得的长寿之人。长命锁是不贵重,不过这份长寿的寓意,却弥足珍贵。于望舒本是不肯收的,老太太却说起,她本是要给儿孙戴的,可家中富贵,从来不缺这样的东西,小辈们反倒是看不上这老物件,说是样式不如新卖
的好看。
“这些孩子啊!哪里懂得我这做长辈的一片心意。”老太太感慨着,莫名有几分苍凉,“我是真喜欢你家这小子,你也别嫌弃我这个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于望舒也只能收下。
“今儿日头不错,我这一把老骨头也要出来晒晒。”老太太乐呵呵的说着,还抱了抱欢欢。欢欢似乎觉得老太太的白发很有趣,便一个劲的要伸手去抓。
于望舒连忙抓住他的手,不让他胡闹。
老太太乐呵呵的笑着,“这孩子倒是壮实,是也有些力气。”
“是啊!生出来就壮实。”于望舒笑了笑。欢欢倒是一直壮实可爱的,手臂和腿都肉乎乎的,像是白嫩嫩的藕节,看着就让人想要摸一摸。
“这孩子啊!还是小时候最招人喜欢。我那大孙子啊!小时候也这样胖乎乎的讨人喜欢的很,如今长大了,倒是镇日都只知道玩,嫌弃我这老人家话多,唠叨。”老太太苦笑着。
于望舒也叹息了一声。她也知道很多老人其实都很孤独,尤其是曾经相处的好的那些同龄人分开的分开,去世的去世,这种孤独更甚。
没同龄人说话,和小辈们有代沟,很难说到一处去。
很多时候也是没这个时间,老人们没事做,空闲的时候太多,睡是睡不住,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也去不了多远的地方。
可年轻人有自己的事要做,要挣钱养家,更为年轻的则有自己的圈子,也有自己的知交好友,实在也不能总陪在老人的身边。
所以现代的一些老人,宁可住在养老院,也不愿意住在家里。
养老院中有很多同龄人,每日里都有人一起说说话,甚至还能跳跳舞,活动活动筋骨,都是老人,没谁笑话谁。
而在家里,还没起床儿孙就出门了,等到儿孙晚上回来,累了一天,也洗洗要睡觉。即便有心要陪老人说说话,也实在没那个精神。
“年轻人有自己的玩伴,有自己的事,有时候的确是没太多精力陪着老人的。”于望舒笑笑。
“是啊!他们都忙,我这把老骨头啊!在家里实在闷得慌,也就出来走走。”老太太笑着说道。“年轻的时候啊!四处奔波,那个时候恨不得能安定下来,不用到处跑了。
“可真等安定下来了,却又觉得那时候的日子真不错啊!老了,老了,倒是想要重新走走这些地方。再不走啊!怕也是再没机会了。”
“我看老太太的身子还硬朗着呢!还是不说不吉利的话。”“什么还硬朗啊!这些年养尊处优的,早就和以前不同了。”老太太笑了笑,“人啊!到底还是要多动弹才成,不动不动啊!好像连骨头都锈了。”
农家一品锦绣 第275章 女中豪杰
船越往北走,天气也就越发冷起来。一眼看出去,一林林的树木叶片都变了色,被秋霜渐染出了黄色或者黄色。
山风瑟瑟,满是萧索的意味,不过层林尽染,却又独有一番韵味。
于望舒望着变色的树叶,只觉得这样的景色也是有些难得的。北方这种景象很常见,南方却不然。
南方的树木,大多落叶其实在春天,边落边长,在还没引人注意的时候,便已是焕然一新。
天气越发冷,于望舒也就不再抱欢欢出去了。倒数朱老太太不时的会来看看欢欢,看得出真是很喜欢欢欢的。
“这小衣裳是给欢欢做的?”朱老太太看着于望舒正在做的针线。上面绣着艳红的黄栌叶,那颜色艳丽的如火般灼灼耀眼。
“是啊!”
“还真是好看,你这针线活还真是鲜亮的很。”老太太翻来覆去的看着那小衣裳。
“老太太谬赞了。”
“我可从来不谬赞的,我这人啊!最是直来直去的。我年轻的时候啊!总被长辈们训斥,说我不通人情世故,直来直去的,最是容易得罪人。”
“是啊!我们老太太年轻的时候给人送礼,有一次只送了一文钱,被人不知道议论了多少年呢!”丫鬟夜莺笑嘻嘻的说着。
“你这丫头。”老太太嗔了夜莺一眼。
“还不都是老太太和奴婢们说的?”夜莺乐呵呵的,似是半点不怕老太太的样子,说起话来十分亲切。
“这是怎么个故事啊?”于望舒笑着问道。
“都是些攀高踩低的亲戚。我们家老爷父亲去世的早,家里穷,总被亲戚们看不起。我那长子出生的时候,有亲戚来送礼,就一张红纸,里面竟是什么都没有。
“那时候婆婆气的啊!脸都绿了,知道是亲戚们看不起,故意来的这一出。后来啊!老爷做官了,以前的那些亲戚都热情起来了,不时的倒是上门打秋风。
“后来那亲戚家里办喜事,我也就去送了一文钱。他们曾看不起我们,我也用不着给他们什么颜面。我这人啊!但凡我看着欢喜的,千万金银我都舍得散出去。我看不上的,我也不做什么表面功夫。”
于望舒听的笑起来,老太太这样直率的性子,其实也很招人喜欢。比起那些面上言笑晏晏,背地里却会捅刀子的人,还真是强多了。
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样的事,到底是多的很。
有些人走亲戚是看情分,而有些人走亲戚,是看利益。有利益就走的近些,没利可图,便远着些。会暗地里评估,什么人值得来往,什么人不值得来往。
“就是后来被长辈训斥了,我也还是觉得解气的很。”
“听着都觉得解气。”
老太太走了后,于望舒便问起水生,可听说过京城有这样一位老夫人。听夜莺说话,似乎这位老夫人是在京城也是很有名的。
“本来京城的女眷我是不太熟悉的,不过说起这个,我倒是知晓了。陇川出了位褚御史,天下闻名。老大人做了一辈子的官,最是清正廉明,两袖清风。
“在朝中遇不平事也最能直言,他的夫人也是位女中豪杰。当年褚大人要到京城去参加春闱,却路遇大雪病倒了。身边也没个可依靠照顾他的人,因着盘缠用尽,还被客栈给赶了出来。
“还是陪着父兄做买卖的朱小姐路过,把人给救了。朱家看这人正直良善,不嫌他家贫,把家中小女许配给他。
“当年褚举人是错过了春闱,却得了一桩好亲事。三年后高中,一路官运亨通,却一生不曾纳妾,守着夫人过日子。都说两人其实都幸运。
“褚大人做父母官的时候,曾遭遇大灾,是这位夫人帮着施粥,安置灾民。甚至还动用了朱家的很多粮食,先帝还曾破格诰封她为一品夫人。
水生说起夫妻二人的时候,倒是颇为推崇的。
于望舒也很感慨,做官做到这份上,也当真是好心了。赈灾本是朝廷的事,又有多少官员愿意拿出自家的银钱来的?
这位夫人竟然还动用了娘家的粮食。
“前几年褚御史去世了,朝中文武百官几乎都上门致祭。甚至还有很多百姓都上门去祭拜,感谢褚大人这一生为民做主。夫妻伉俪,老大人去世之后,听闻老夫人就回陇川老家去了。
“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
“我看老夫人一点架子都没有,竟然是一品夫人。”于望舒略有些咂舌。
“其实也未必就越富贵的人越是摆架子。有些人反而更和蔼可亲,只是都觉得那样高高在上的人不是自己能结交的,便会想着人家架子大。”
“还有几日到京城?”于望舒忽然问道。
“该还有三日到京郊码头,再进京城有半日的车程。快了。”水生的目光落在外面。
越是靠近经京城,倒是有些近乡情怯的感触。也不知母亲如何了,语兰是否已经告诉母亲自己还活着?
从语兰送出书信至今,也快要两个月了。
“别太担心了,吉人自有天相,母亲或许已经养好病了呢!”于望舒握了握水生的手。
“嗯。”
“如今你也有新的户籍,等下了船,乔装一番进城,想必也不容易被人识破。”于望舒低声说着。
皇上有心害他,也都不过是心里的想法。明面上,沐诀还是战神,还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只要不是全国通缉,就好办的多。
守城的人未必认识沐诀。更何况只要并无动乱,京城出城是不会严格检查的。
最容易暴露的一处反而是安国侯府。就怕侯府内外有安排了宫中的人。
“等下船后,你就在那里等我。我先回京城,等我安排好了,再带你去见母亲。”水生郑重的说着,手碰了碰欢欢的脸,“我怕一旦有危险,我无法保护好你和欢欢。”
于望舒看了看怀里天真无邪的儿子,只得点了点头。“那你是直接去侯府,还是去找秋白玉?”
农家一品锦绣 第276章 君无名
“他那里的眼线只会比侯府更多。到了京城,找他倒是不如去找余杭。”水生苦笑。
于望舒也感觉到了他话中的悲凉,皇上最忌惮的怕还是自己的兄弟。毕竟都生于皇家,不能保证对方真对那把龙椅没有觊觎之心。
“你还不知道吧!秋白玉就是凤绝尘。逍遥王凤绝尘,字玉白。要说起来,他这字还是褚御史老大人给的。”
于望舒倒是有些懵,她其实并不知道当今皇上有多少兄弟。
既然凤语兰是秋白玉的妹妹,她便也想着秋白玉也是皇子。倒是没想到竟然就是逍遥王,原来当日所见到的逍遥王竟然是假的。
“那我们当初所见到的逍遥王?”
“他是逍遥王府的门客,君无名。他曾是玉白的伴读,也算是在宫中长大的。”水生笑了笑。
“君?君不是太后娘娘的姓氏?”
“是,云州君家,他也算是我的表弟。”
于望舒这才感慨起来,“难怪当日辞别之时,他只单独见了我,却是不见你。原来,你们之间是还有这一层关系。”
船又行三日,便已经到了京郊码头,朱家的安排了人一一下船,好卸货。
朱老太太也在一众丫鬟婆子的搀扶下下船。
“你们说是到京城投亲,可有人来接?若是无人,可随老身一道入京。”朱老太太笑着和于望舒说道。
“不了,会有人来接的。”于望舒笑笑。真同这位老夫人一道入京,也太招眼了。再说了,若是遇到了褚家的人,可就不好了。
老太太的儿子褚大人乃是中书令,和沐诀同朝为官。若是见面,沐诀的身份便隐瞒不住了。
何况若是老太太问起他们的亲戚是哪户人家,还真不好说的。
“那我就不多言了,以后得空了,便到家里去坐坐。”朱老太太拿了块玉佩递给于望舒,“褚老御史家里,你京城一打听,必然能打听到的。”
“若是有机会,肯定去看老太太。”
“接人的来了。”夜莺笑着往不远处一指,老太太看过去,还真是褚家的马车,上面还有褚家的家徽,车辕上站着的,正是褚家的大管家。
“那我们就先走了。”老太太笑着说道。
褚家的大管家也看到了老太太,连忙让人挡开了行人,硬是在拥挤的地方那个开拓出五六尺宽的一条路来。
又取绸缎一拉,遮挡去外面的视线。
大管家这才急匆匆的跑过来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总算是入京了,大老爷大夫人都等待多时了。”
老太太却是微微蹙眉,“我一个糟老婆子,哪里还用你这样大的阵仗?我也不是那些花儿朵儿一样的姑娘,还怕人看啊!”
大管家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这……府里夫人小姐们出门,都是这般行事。”
“我就说是太过了,让人看着不好。你们本也不必来接,这边自有人送我。”
“老太太快请上车吧!”大管家示意夜莺扶着老太太上车。
“老太太,老爷也是一番心思,老太太快上车吧!虽说侄老爷也是极孝顺老太太的,可老太太既回京了,也该让老爷公子们尽尽孝道不是?”
老太太这才辞别了朱家的人上车。
于望舒看的有些咋舌,到底是京城富贵人家的排场,同小地方不同。
水生先找了客栈住进去,让于望舒和欢欢先安顿下来。
“你何时去找余家的人?”住下了之后,于望舒才问道。
“此处便有余家的铺子,若我没记错,那管事的是余家大老爷的人。我身上有余杭给的印信,可让他帮着传个话。”
“这就好。”于望舒这才稍微安心了些。若是不用到余家去就能找到余杭,自然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