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尹三问
“好,起床!”林昭一掀被子,春光乍泄,玲珑的身躯,雪白的肌肤下,一朵红艳的梅花格外绚烂!(未完待续。。





宋王 第一四四章 青苗伊始
林昭两人中午返回孟家商号的时候,孟若颍明显察觉到了沐思虹的变化。
她虽然也只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却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女儿家那些事多少还是知道的。
沐思虹与往日相比,苍白的脸色显得的越发红润,眉眼之间多了许多的娇媚,更加风情万种。
加之昨晚两人一夜未归,发生了什么事不言而喻。沐思虹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这一刻,孟若颖心中有些羞涩的羡慕,还有一丝淡淡的失落。更让他伤感的是,林昭竟然要搬家。
虽说林昭与孟家关系亲密,几乎可以不分彼此,但至少现在还是有分别的。之前单纯自己一个人,住在孟家没什么不妥,可现在有了沐思虹,情况就不一样了。
有媳妇了,还要寄居他人府邸,这就有些不合适了。何况林昭现在是钱塘县令,那么钱塘县衙后宅自然就是他名正言顺的住处。沐思虹作为第一个女主人率先搬了过去。
对此孟若颖只是略微的黯然伤神,不好反对,想要跟着过去似乎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故而只好作罢。好在杭州还有大量生意需要处理,尤其是棉花、酿酒还有茶叶,这些少不得要与林昭多商量,彼此接触的机会可是不少。
林昭带着沐思虹搬入县衙,很快杭州城里变人尽皆知。想想前些日子花船上人来人往,年轻公子哥们一个个争相献殷勤,最终还是林昭抱得美人归。
对此杭州城里的风流士子们只能唉声叹气,无可奈何!林昭是什么人?以前或许还能并肩而立。甚至有点优越感。但是现在……只能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论文采。人家可以和苏轼比肩;论地位,人家现在一县之首;论成就,一马当先平定一场叛乱。林昭年轻有为,乃是少有的青年俊杰,与沐思虹也算得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一帮痴心妄想的公子哥们只能对月空余恨,湖边多感慨了。
处理完毕一些生意,和沐思虹也修成正果。林昭这段时间过的相当潇洒。奈何假期总是那么短暂,当皇帝的圣旨送到杭州时,忙碌又开始了。
林昭与蔡京被一起召进了杭州州府,知州赵抃老先生与通判苏轼似乎早已等候多时。
“东阳,元长,你们来了!”苏轼招呼一生。
林昭与蔡京不由对望一眼,交换个眼神,心里都多了几分凝重。走进房间,苏轼说道:“官家的圣旨到了!”
“哦?不知圣意如何?”林昭与蔡京这才了然,难怪如此凝重。只是杭州叛乱的事情已经解决。圣旨又能说什么呢?何以要如此紧张呢?难不成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知州赵抃悠悠道:“一起到来的还有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公函,朝廷要在试行青苗法!”
青苗法?
林昭与蔡京脸上都有些兴奋与激动。不过原因则略有差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青苗法就要试行了,林昭兴奋终于有机会亲自体验,切身感受了。
蔡京则是在汴京的时候便听到风声,对此充满希望,兴趣浓厚。当然了,这可能是所有拥护变法的青年学子的正常表现。
赵抃见此情况,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说道:“朝廷选中了几个试行的地方,京东路,河南路,淮南路,还有两浙路的两个县……”
“呃……”赵老大人话说到这,林昭与蔡京自然感受到其中不同寻常的意味。
赵抃道:“两浙路试行青苗法的就是钱塘县与余杭县了!”
对此赵知州没有多少兴奋,甚至还有点愁眉苦脸的。毕竟他是一位相对保守的官员,不愿意率先接触新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让在他治下试行青苗法,情况很不容乐观啊!手底下的两个县令却新法格外赞成,甚至是不遗余力地支持,让他们率先试行,接下来的幺蛾子怕是不少,说不定还会麻烦不断。
更何况这两位县令都不是一般人,一个风云人物林东阳,一个新科状元蔡元长,哪个都不好惹,也不好管。赵抃的心情能好吗?通判苏轼的兴致也不是很高,谁都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
这两位已经算是好涵养了,要是换成其他人,上书推辞,或者其他各种推诿不配合。
赵抃道:“此事就交给你们具体执行了,本官自当配合便是了。”
“是!”
蔡京很是兴奋,刚刚考上状元,外放任职便有这等好机会,充分说明是官家和王相公器重。要是做好了,以后前途无量啊!尤其是自己青睐有加,充满希望的新法!
刹那间,蔡京已经开始在盘算着如何推广,百姓们如何收益,如何丰衣足食,自己如何政绩斐然了!
林昭也兴奋,但完全没到蔡京那个程度。毕竟这一年多的历练,已经让他见识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相比之下比蔡京要沉稳成熟许多。
他明白,皇帝赵顼与王安石之所以特别选中钱塘与余杭县,原因很明显,他们是希望自己二人能做出成绩,可以典型成功案例,以堵住悠悠众口,使得新法得以顺利推行。
皇帝与宰相的愿景很美好,林昭同样很期望。不过他不会盲目,前世历史课对王安石变法有些许了解,一个最终失败的变法,除了外部客观不利因素,其本身往往也有很多问题。
这一世有机会亲自接触,林昭很想亲自体验一下,看看王安石变法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是否可以借鉴后世的知识,加以改良,促使其成功呢?
想到这里,林昭就特别后悔,前世为什么不多学点历史,多看点的书。要是看上几本历史学家对王安石变法点评的书籍,无疑会很有发言的底气,现在只好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了!
这是一场对后世至关重要的变法,林昭想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至少现在他是这样想的!
赵抃大概能猜到他们的想法,说道:“青苗法试行是当务之急,但你们推行过程也不可操之过急,需谨慎有序施行!”这是出于一个前辈,一个上级的提醒。
苏轼也道:“欲速则不达,你们要谨记!”想来两位上级封疆大吏有着同样的忧虑!
“是,谨遵两位大人教诲!”
走出州衙,林昭一个长长的深呼吸,一抬头看见蓝天白云间,鸿雁飞过。
熙宁二年秋,王安石变法终于开始了,它将带着大宋王朝走向何方?林昭也在想,自己在其中能有什么作为?在其中将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宋王 第一四五章 常平仓
青苗,本意为还未成熟的庄稼,更具体的则是代指庄稼成熟前,青黄不接的时间。
在古代,对于农民而言,最难熬的就是青黄不接之时。这期间缺衣少食,生活困顿不可避免,尤其是遇到风不调雨不顺的年景,更是苦不堪言。
前文已经说过,这个时候百姓为了度过难关,往往迫不得已向富户、地主借贷。在粮食丰收之后,要付出高昂的利息。长此以往下去,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一旦偿还不起本息,唯有卖地……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状况。国家赋税减少,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不利于天下稳定,太平。
出于抑制兼并,同时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的缘故,王安石改革变法一开始,首先便制定推行了青苗法。
熙宁二年,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借户贫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两分。
两分,也就是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息,看似非常之高。但是相比于向大地主借高利贷,百分之一百,甚至是二百的利息而言,已经算很低了。
如果只看这样的内容,确实是好政策,利国利民。这样好的政策。为何最终会一失败告终呢?这是让林昭最为困惑的地方。即便是有所谓的封建地主势力反对。可若自身没有问题。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啊?
正是因此,林昭的心态更为谨慎,想要仔细了解,考察,再加以推行,并不着急。秋日,本就是江南粮食收成之时,暂时不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所以最快也要等到年底之时才能大规模开始推行。
相比之下,蔡京就比较积极了,接受圣旨之后立即开始着手进行。现在余杭县新法推行已经如火如荼开始了,走在了大宋朝的最前列。
至于林昭,则是徐徐图之,趁着秋收的空当在钱塘县四处巡查,以了解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配合青苗法的施行。
林昭首先在意的便是常平仓,这是自宋朝初年就开始设置的结构,也是青苗法存在的基础。
所谓常平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平抑粮价,稳定市场。每当丰收之后。因为大量新粮涌入市场,因为供大于求的缘故,粮食价格必然会下降。
封建社会,有谷贱伤农的说法,此时为了保证辛苦劳作一年百姓的利益,常平仓便会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
等到青黄不接之时,便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粮食,保证百姓们有粮食可食用。同时也能起到维持供求平衡,稳定市场的作用。单纯设立的动机与产生的作用而言,常平仓的存在都是很有好处的。
但事实上,一个表面光鲜的事物,往往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或许是因为闪光点的存在,很好掩盖了背后的缺点,以至于让人未能及时察觉。
林昭来到钱塘县的常平仓所在之处,一名小吏急忙迎了上来,很是殷勤,似乎还有点受宠若惊好。
至于小吏的具体官职,林昭一时闹不明白,就连小吏自己也有些稀里糊涂。因为常平仓的在组织机构上就是个怪胎,常平仓是由司农寺管辖的衙门,但一切的经费都要来自于掌管赋税财政的三司。
而常平仓又设置在地方上,受到地方的管辖,其属与组织机构就显得特别复杂。这也就罢了,平日到时无所谓,但是一关系到财政,问题立即就出现了。
因为按照常平仓的运作模式,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高价买进低价卖出,长此以往是要亏本的。这些亏空该由谁来承担呢?在购置粮食与日常运作上,常平仓也需要大量资金。
但是司农寺是个清水衙门,很穷!至于掌管财政的三司本身情况也不乐观,大宋朝的经济状况一直都没好过,主持国家理财的三司根本不轻松。
手头宽裕一点时,常平仓的资金能够拨款到位。一旦三司自顾不暇时,常平仓便像个没娘的孩子,捉襟见肘艰难度日了。
情况远比这要恶劣,即便是三司拨付资金,还要通过地方的。各州县可都不是省油的灯,一番盘剥之后,真正到达常平仓手中的能有多少?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常平仓逐渐的入不敷出,已经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
这次王安石变法,尤其是青苗法颁布之后,之前默默无闻的常平仓终于能派上用场,这才起死回生。
林县令的到来,让小吏的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了,以前哪里有县令前来巡视的事情。冷衙门就根本无人问津,今日却突然容光焕发。郁郁不得志的小吏本来已经对前途死心,此时重新迸发出了希望。
林昭问道:“钱塘县共有多少常平仓?储粮几何?”
“呃……”小吏唯唯诺诺道:“回县里,钱塘县就这一处常平仓……”
“只有一座?”林昭不由感慨,难不成是东南沿海边远地区不受重视?
小吏接下来的话才让他恍然明白,同时还有些惊讶。小吏说道:“不只是钱塘县,甚至是杭州,整个两浙路,都只有这里有。”
“什么?”整个结果让林昭有些惊讶!
小吏道:“确实如此,只有各州州府所在之地才有常平仓!”
这样啊……林昭转念便明白了问题所在。青苗饭的施行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常平仓的,可其数量与分布地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人多仓少,而且地域分布不合理。例如两浙路的百姓,从不能从越州、衢州这么远的地方,专程来杭州领取青苗钱或者粮食吧?否则光是路途运输费用就负担不起。由此一点边可以看出来,变法的内容从一开始施行起来就有疏忽,注定了困难重重。
林昭又问道:“今年仓库里储粮如何?”
这一点小吏很是引以为傲,说道:“这几年杭州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之前低价买进来一批粮食,库存绝对充足。”
有这个保证,林昭心里多少踏实一点。至于青苗法到底怎么推行,还有这个常平仓的问题……林昭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点什么。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有人来报:“林县令,汴京有人来……”
“嗯!”林昭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炸雷在天边响起!




宋王 第一四六章 秋雨连绵
汴京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现任江南居的账房先生于玄。
林昭现在是钱塘县令了,虽说是个小地方官,可每日衙门里千头万绪的事情很多。尤其是涉及到许多文书往来,林昭甚感麻烦,尤其是他不熟悉古代行文方式,文书形式,处理起来更加不易。
现在才只是开始,以后的事情还会更多,光杆司令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钱塘县衙里倒是有许多的差役、胥吏,但大多都是从陈琦时代过来的,人品没保障,林昭也不敢轻易使用,尤其是要紧事,或者涉及机密的,非得要心腹之人才行。
但是现在,林昭别所心腹了,根本就是无人可用。身边倒是有苏岸,并几个武功不错的高手。让他们出去干一些探查消息,或者护卫的事情没问题,可一涉及到文书与政务,立即就抓瞎了。
虽说苏岸也是出自于书香门第,识文断字的,但到底是术业有专攻,时间久了很难顺手。而且他们现在是听从自己调遣,似乎很忠诚,关系亲密,可能当成是心腹吗?林昭唯有报以苦笑。
至于玉童,武功虽好,却终究是个女孩子,不方便抛头露面。况且沐思虹身边也需要有人伺候,护卫,自然不能轻动。至于孟家伙计,从商做生意或许还行,政务相关的事情根本无从下手。
人才,林昭越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要想在这个时代有大的作为,除了自身能力与发展之外,好人才,帮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有能耐的佼佼者依旧需要优秀幕僚的缘故。
在乱世,谋主谋士多多益善方能成就霸业。太平盛世同样如此,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要左膀右臂辅佐,要有谋士出谋划策。
这些是长久之计。仓促间想要有什么重大进展不可能,只能说是以后多加注意了。至于眼下,林昭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于玄一人可用。
于玄是读书人,曾经中过秀才,只此一点,处理文书。往来公函便没有问题。这段时间在江南居打理生意,也井井有条,孟若颖与高达多有赞誉。由此可见,此人有理财能力。
眼下杭州要推行新法,很多事情都是和理财有关系的,会有大量文书处理。于玄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最重要是在忠心方面自然也没问题。于玄与阿云感情深厚,自己算是救了他们夫妻两条命,如此恩德,感恩戴德是必然的,忠诚度方面自然没问题。
再者,于玄夫妻毫无背景,是从一开始就是自己的人。用起来更加顺手,从头开始培养吧!
至于是否能够成才,那就要看于玄是否是可造之材了?至少现在,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不过从态度上看,于玄的积极性还是很不错的。才刚刚通知不过半个月出头,便从汴京巴巴地赶来,速度相当之快。
回到县衙见面时,与去岁相比,于玄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看起来更加的干练,更加的自信。风尘仆仆的痕迹十分明显。
“尧甫,你来了?一路辛苦了!”林昭笑呵呵与打个招呼。
于玄正站在窗边欣赏江南的秋景,他生长在北方的登州,从未见过江南精致。来的时候,一路上着急赶路也顾不上欣赏。故而此刻颇为投入。以至于林昭进门都不曾察觉,听到呼喊才回过神来。
转身见到熟悉的面孔,当即上前跪倒在地,沉声道:“拜见公子!”
“尧甫,你这是做什么?不必如此大礼!”于玄的反应,让林昭有些意外。
于玄抬头道:“公子相救我与阿云的大恩大德,一直不能有机会当面拜谢,在下心中有愧啊!”
林昭忙道:“尧甫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况你与阿云本就是冤枉的,还你们清白是应该的。”
话虽如此,林昭可以不在乎,但于玄心中的感恩于愧疚却丝毫没有减少。
原因很简单,当时于玄在汴京,对于朝堂上的跌宕风云都有听说。尤其是唐介之死,多有了解。
当时风言风语传的很厉害,林昭气死了唐相公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并且因为此事而贬官杭州。于玄并不知内情,只看表象确实如此,深以为然。认为是为了自己和阿云的连累了恩公,林昭为了救他们,耽误了前程。
对此,于玄夫妻俩愧疚不已。
当他们前去江南居感激恩人,表达愧疚的时候,林昭却已经离开了。幸好高达见他们夫妻两人无家可归,将他们留下来。于玄与阿云自然不会拒绝,正愁没有报恩的机会,留下也好感恩,弥补歉疚。
哪怕是没有工钱,哪怕是辛苦繁琐,他们都会任劳任怨。也正是因此,于玄也放得下读书人的架子,在江南居做起了账房先生,处理账目。要知道以前的他饱读圣贤书,颇为清高,并不屑理财经商之事。
他们是这样想的,谁知高达对他们很是照顾,孟若颖与顾月伦上元节后回汴京,对他们更是厚待有佳。顾月伦甚至将密不外传的烹饪绝技都教给阿云,这等信任与厚待,让于玄夫妇更加的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当然了,于玄心里一直惦记着报恩的事情。因此,当林昭的信函送到汴京,让他来杭州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上路,迅速到来。
“阿云还好吗?”林昭轻声询问。
于玄点头道:“都好,承蒙公子与两位小姐厚爱,一切都好!”
“那就好,实在抱歉,让你夫妻二人分隔两地……”林昭歉然道:“江南居打算在杭州开分店,若是可以,尽量将阿云换到杭州来,让你们夫妻团聚!”
于玄摇头道:“公子言重了,若非公子相助,我夫妻今生再无相见之日,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嗯!”林昭点头道:“我孤身在杭州,身边没有帮手,以后的事情就靠你了!”
“公子放心,玄一定尽心竭力!”话音刚落地,又一个炸雷在头顶响起。
于玄感叹道:“江南的天气果真与众不同,都八月了,竟还多发雷雨!”
“八月雷雨到也不足为奇,只是……”林昭心头浮现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林昭的预感一向不错,本以为有了帮手,青苗法的推行就会方便许多,却没想到这次老天爷不给面子了。
八月间,秋收开始之初,两浙一带便下起雨起来。秋雨似乎爱上了西湖,爱上钱塘江,从八月到九月,连续两个月的时间,杭州秋雨连绵,未曾断绝……
田野里成熟的庄稼来不及收割,或者无法晾晒,全部发霉腐烂……情况相当恶劣!
虽说暂时情况还好,但是林昭与赵抃,苏轼等人都敏锐意识到,秋雨这样持续下去,今年的收割已经毁于一旦,秋冬的播种也因此而耽搁延误。
连续两季绝收或者减产,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宋王 第一四七章 “为”雨绸缪
九月的江南,本来正是秋高气爽,风景宜人的时候。今年却因为秋雨变得格外阴冷潮湿,空气中始终有一股发霉的味道,让人很不爽快。
清晨,拂晓才暂停的秋雨又开始下的淅淅沥沥,窗外的屋檐下,一道雨帘已经悬挂了许多。美则美矣,看客们却无心欣赏,甚至有些厌恶,唉声叹气。
起床之后,沐思虹便连声咳嗽,捂着胸口皱起了眉头。林昭不由有些忧心,刀伤的后遗症终于显露出来,肺叶受损,一遇到阴雨天就咳嗽,眼下杭州的气候更让病情雪上加霜。
“思虹,要不你先去汴京住一段时间?”林昭觉得,让沐思虹暂时离开杭州,去相对干燥的汴京养病,情况可能相对会好一些。
沐思虹轻轻摇头:“不,奴家要留在杭州陪着夫君!”
林昭也是无奈一声叹息,提议好几次,奈何沐思虹根本不以为意。夜里还很细心周到地服侍,让他甚为歉疚。
“那好,我已吩咐了玉童去请大夫,给你好好调养……还有,棉被已经做好了,温暖一些对你大有好处!”
“嗯,夫君放心,我不要紧的!”新婚燕尔,沐思虹怎么舍得离开夫君。最主要的是,她想趁着这段时间专房之宠,早些为夫郎生下个孩子。一来这是一个女人的梦想,二来也有助将来稳固地位。
奈何身体很不争气,要想夙愿得偿也不知要何年何月?
“嗯,我有事去一趟衙门,乖乖留在家中,好好养身体!”林昭嘱咐一番便出门去了。心里却惦记着。一定要尽快寻个名医,为沐思虹诊治,肺病要尽快除根才行。
杭州连绵的秋雨让人很烦恼,不仅是沐思虹的身体状况,钱塘百姓的生活也让人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出大事。
1...5859606162...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