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尹三问
这个过程之中,王员外竟然意外受伤,倒地身亡了!
两浙路,乃至大宋朝,青苗法推行中的第一桩命案就此发生!





宋王 第一九二章 小朋友
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竟然发生命案了,听起来有鞋稽,可这件事情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毕竟初衷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法令,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很不和谐的情况,竟然死人了,这算是怎么回事?
而且王员外之死是官员差役们直接造成的,原因则是对青苗法抵触与不满,更是因此而发生冲突,影响难免就有些恶劣。
发生此事之后,富阳县令刘惠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晦气,当真是晦气!
青苗法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死了一个人,无疑会影响到正常的推行进度,效果,并且影响到他的声誉。如果这件事闹大了,被保守派的官员们拿出来做文章,说不定还会影响到大局。
刘惠很恼火,可不敢触这个霉头。对于他而言,此番推行青苗法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是仕途上能有所起色的唯一希望,因此绝对不能容许有任何的事情影响到前程。
故而,刘惠的第一想法就是遮掩,弹压一下王家的人,就让这件事当作是从来没有发生过。
不管怎么着,自己也算是一县之主,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办到的。至于王家人,凭借着自己的强权,不怕他们不听话。只要事情不闹大了,一切都好说!
起初的时候,王家人表现的很的温顺,当然了,兴许心中满是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罢了!见此情景,刘惠也就暂时放心了。兴许在他眼里,一个乡绅根本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可是很明显,他小看了乡绅的女儿……
王朝云看到官差为难父亲,很是不满,出言维护父亲,可到底因为年纪太小,不懂得是人间险恶,说话也太过纯真直接。以至于冲突升级加剧。
王员外也是在盛怒之下,加上想要维护女儿,结果在冲突上不幸亡故。
发生这一切之后,王朝云很伤心,也很自责,不管怎么说父亲之死与自己是有关联的。当然了,朝云姑娘更多的还是愤怒与仇恨!
父亲是被人害死的!
王朝云虽然只有九岁。但出奇地早熟,心智也更加成熟。当县衙的差役们紧紧看着自家的时候,她知道暂时没有机会。
为了报仇,必须要学会忍耐,学会寻找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惠与差役们的警惕性在下降。同时他们主要防备的还是王家的大人。至于王朝云虽然有聪慧之名,可到底只是个孩子,多以对他的警惕性与防御性都很松懈!一个小女娃能做什么?不就是一个平常的乡绅们,还能斗得过县令老爷?或许刘惠至始至终都不曾正视过这件事。
事情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转折!
想要为父亲报仇,就必须要找到一个比富阳县令更厉害的人物。也许以前,王朝云束手无策,但是现在另当别论。至少与杭州通判和钱塘县有过一面之缘。而且在印象他们都是嫉恶如仇,善良的好人。
按理说是该直接去找杭州通判,小姑娘这几日耳濡目染,已经懂得一个道理,官大一级压死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王朝云却首先想到的是钱塘县令,一位帅气的大哥哥。
兴许是在危险的时候,林昭出手将他拦腰抱住相救的缘故吧。想起那双有力的臂膀和温暖的怀抱,小姑娘心中便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所以潜意识里,她觉得应该去找林昭!
于是乎小姑娘在家人的帮助下,偷偷溜出了富阳县……
~~~~~~~~~~~~~~~~~~~~~~~~~~~~~~~
钱塘县的花厅之中,林昭正与几个美女坐在一起喝茶!
今年在孟家在西湖附近买了不少的茶山,新鲜出产的茶叶口味很是不错,林昭对此很是满意!
“已经是夏季了。出春茶之后,今年的茶叶品质正在逐渐下降。”孟若颖说道:“工人们都很卖力,已经全部哄炒……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林昭轻声问道。
孟若颖迟疑道:“春茶的品质不错,想必销路还好。可是后面的这些,当真不怎么样……售卖的事情可能会……”
“不必担心,都很好卖的!”林昭这才知道,原来孟若颖是担心茶叶质量问题会影响到销售。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茶叶的品质是随着节令变化的,当然了这与温度、水分等各种自然条件大有关联。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对于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而言,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时节。据说,从时间上分,明前茶是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至于立夏之后,茶叶的品质便会下降许多。
林昭摇头道:“不会的,明前茶和雨前茶我已经派人送去汴京了,不知道诸位达官贵人是否喜欢?”
不管是棉花还是龙井茶,林昭都想要走高端路线。只听他继续道:“至于雨水之后,立夏之后所产出的茶叶,中原人看不上,但是有人看得上!”
“你是说……?”孟若颖对此似乎有那么一丝不解。
林昭笑道:“别忘了,北方草原上的人,吃的都是牛羊肉,难免燥热,茶水清爽,正好解油腻,想必他们会喜欢的。”
“对了,去岁西夏来朝,陕/西路的榷场已经开了,把茶叶买到西北去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可能得要官府的同意才行!”
西北边境与西夏的榷场贸易是彼此交流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一过程中,宋朝一直都小心翼翼,对贸易的商家管理极为严格。因为他们担心一件事,那就是走私……
要知道,西夏国内物资匮乏,与宋朝的榷场贸易是重要的物资流通渠道,甚至有严重的依赖性。每逢西夏不听话,宋朝就会关闭榷场,对西夏的威胁很大,屡试不爽。
之前梁太后为了在国内站稳脚跟,废除汉礼,同宋朝关系紧张。可是在不久之后,还是得低头向宋朝求和。原因何在?除了是已经稳住了国内局势外,另外一个重要缘故,就是迫不得已。
不过才一两年时间,西夏国内的用度已经严重匮乏,尤其是他们所产出的青盐无法外销,已经有些民不聊生了。所以梁太后的让步与低头,也有着现实的无可奈何!
林昭一提到西北,孟若颖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夏!不过转念一想,以林昭的人脉资源,想要办到这一点似乎不难!
林昭只是淡淡一笑:“不只是西夏,茶叶可以卖去很多地方的!”记忆里,有一条茶马古道甚为出名,如果有些模式成功,兴许可以辅助解决大宋朝现存的一些问题。
早在去年开始投入棉花种植之后,林昭便有了一个想法,而今一个方案与建议早已写好,已然送去了汴京,上奏给皇帝赵顼。
想必官家会有兴趣的,那么这些个茶叶……孟家又将多一份利润可观的生意!对此林昭很有信心。
孟若颖见状道:“既然你早有安排,那我就放心了……”
“没问题的,你放心就好了,倒是棉花的事情就得多盯着点,那玩意要秋天的时候才能采摘,现在是关键时期,不能松懈!”相比之下,林昭更为在意的是棉花。茶叶已经有上千年的饮用历史了,可是棉花……一个海外来的新品种,接受认可度比较低,现在正处在推广的关键时期,自然得慎之又慎。
孟若颖点头道:“没问题,粮食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一收获,粮食会全部发放给村民的。倒是收获的那么多的棉花,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棉纺作坊的情况如何了?”林昭思来想去,觉得棉纺织与棉被,棉衣制作该同时展开。毕竟棉花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纺织,织棉布!
“已经在修建了,秋天的时候可以落成,只是需要的女工不少。江南的纺织女虽然不少,可熟悉的大都是丝织和麻布,对棉花有些生疏……”
“这个不打紧,先慢慢摸索吧,可以重金在江南招募纺织高手,只要能够对棉布纺织做出贡献或者改良的,再予以重金奖励。纺车的模型不是已经有了吗,只要有棉线,织布完全同理,相对不是很困难!”
孟若颖轻轻一笑:“你倒是什么都为我想好了,可是你自己……”
林昭也是无奈一笑,上一季的青苗法用棉花种植推广应付过去了,可是下半年又该怎么办呢?
总不能一直这样用两倍的粮食去换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整个青苗法的推行都是存在问题的,有些意见不吐不快。
林昭思来想去,觉得皇帝赵顼与王安石如此器重自己,自然该诚恳效力才是。虽说朝廷已经迫不得己地在全国推广青苗法的,但林昭觉得,有些意见和建议还是该说!
皇帝与王相公皇帝该能听得进去吧!感觉似乎多少有点风险,所以林昭还是有些疑虑。
正在此时,有差役来报:“公子,门口来了个小姑娘,说是你的……小朋友,想要见你!”(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宋王 第一九三章 多管闲事
“小朋友?”林昭不觉有些懵了。
差役点头道:“不错,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自称是你的……小朋友,想要见你。”
“不会是什么人恶作剧,或者小孩走错了地方?”孟若颖不由疑惑。
“看着不像!”差役摇头道:“那小姑娘知道公子的名讳,看着有板有眼的,我们起初也以为是小孩子胡闹,让她离开,可是这小姑娘似乎铁了心了,就是不愿意走!”
“这么说,这小姑娘还挺有意思的!”孟若颖轻轻一笑,饶有兴趣地看着林昭。
沐思虹突然眉头一动,说道:“林郎可还记得,上元节在西湖边,那个猜灯谜的小女孩!”
毕竟已经时隔半年,当时觉得有点意思,还出手帮助了那小女孩。可平日里林昭很是忙碌,哪里会将这些事情记在心里,事情过后便全部抛诸脑后,忘记了。
若非沐思虹提醒,他一时间还想不起这茬来,这会脑海中才依稀出现一个俏皮聪慧的小丫头形象!还记起那个女孩似乎叫做王朝云,可能与苏轼大有关联。
“那小姑娘极为聪慧,林郎你还搭救了她一把呢!”沐思虹再次提醒,林昭已经完全明了于心。
孟若颖一听,心里顿时好生羡慕,上元佳节,林昭与沐思虹一起游西湖,可惜自己没能去。同时对这个猜灯谜的小姑娘有些感兴趣了!
“听起来蛮有意思的,那这小姑娘来找林郎是……”大家更好奇地小姑娘的来意!
林昭一想,既然认识。人家上门了。那就见见呗!也算是给苏通判个面子。嘿嘿!
于是乎很快,差役便带着一个小姑娘来到花厅。
虽然时隔半年,但林昭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小女孩,确实在西湖有过一面之缘。只是……
明显能够感觉到,小姑娘的精神气质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元节那晚在西湖边见到,小姑娘可谓自信满满,乐观开怀,嘴角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虽然年纪小,却也有种迷人的感觉。
但是这回,小姑娘阴沉着一张脸,嘴角的笑容也不见踪影。而且脸上似乎还有浓重的悲伤与仇恨,没有一点活泼的感觉。与上一次相见简直判若两人,这半年时间小姑娘到底经历了什么?今日的来意又是什么?
林昭很好奇,三位美女同样好奇!
“大哥哥,你还记得我吗?”小姑娘虽然脸色不好,气氛低沉,但是礼貌与举手投足之间怎么看都像是个大人。
林昭点头道:“王朝云?”
一刹那间。小姑娘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喜色,没想到钱塘县的这位林县令竟然记住了自己的名字!这让他感觉自己没来错地方。事情的前景也光明了很多。这几日她在加入的护送之下逃出来,也没少吃苦。
今日来到钱塘县衙求见,也只能说是碰碰运气。想要进县衙不容易,人家林县令是否愿意管这事,也另说!小姑娘的运气还算不错,死缠烂打终于进来了县衙,这会更像是看到曙光一般!
“嗯,没想到大哥哥还记得我的名字!”王朝云惊喜一闪而过,旋即又被浓重的悲伤弥漫。
林昭轻轻一笑,他不会告诉王朝云,记得你的名字是因为苏轼,以及你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些事现在想想,着实太过荒诞了,毕竟王朝云还是个孩子。当然了,这个小姑娘到底是不是苏轼的爱妾,还真的有待考证!
“记得,当然记得,你今日又是一个人出门的?你父母呢?”林昭笑着问道。
没想到一提及父母,本来十分坚强的王朝云瞬间泪流满面,一下子跪倒在地。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众人都很惊诧,谁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过从小姑娘的悲伤中看得出来,必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而且事情还比较严重。
“怎么了?朝云?”沐思虹见状,急忙上前将小姑娘扶起来,同时关切询问。当时一面之缘,让她对这个小姑娘很有好感!
林昭也沉声问道:“朝云,可是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别着急,慢慢说!”
王朝云这才慢慢的止住哭声,擦干泪水,说道:“爹爹死了……”
啊?
众人都是一惊,原来是父亲去世,怪不得如此伤心。只是他父亲死了,何必要跑到大老远从富阳县跑到钱塘县来找林昭呢?加之小女孩适才下跪的动作,马上就让人意识到有点不同寻常。
林昭感觉尤为明显,看得出来,王朝云此来必然是有目的的,他父亲的死也颇不寻常!
“好了,不哭了,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林昭柔声询问。
王朝云抽噎道:“爹爹被人害死了,是富阳县的官差们,是因为青苗法……”
几人都是心头一震,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林昭神色凝重地听王朝云讲述了他的悲惨遭遇,心里越发的有些不舒服。
因为钱塘县的情况很好,所以林昭对其他地方青苗法的推行了解的并不是特别详细。虽然知道有的地方强行摊派特别严重,但是没想到会严重到这个程度,竟然逼死了人命。疯狂程度简直不像想象,太出乎意料了!
同时,从王朝云嘴里,林昭切实感觉到了百姓对于青苗法的抵触与不满,以及被百姓造成的危害。至于预期中的那些好处,实现的很少,相反因此产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三十户担保,林昭实在不知道富阳县令是怎么想的,竟然搞出这般举动,简直是……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
王朝云说了,去年只不过才几户,自己家便付出了许多的担保,造成了不小损失。要真是三十户,后果简直不敢相信,按照借出去的青苗钱本金,再加上两成甚至更多的利息,试问谁能负担得起?
不破产才奇怪呢?王员外不愿意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富阳县也忒嚣张了,竟然搞出了人命,虽说有意外的成分在内,但毕竟是因为他们无端过分摊牌导致的,当然了其趾高气扬的态度也与之密不可分!
林昭赶到愤怒,对王朝云也是多有同情,但更多的还是对青苗法的失望,以及在推行过程中的担忧。
青苗法而今歪曲的实在太厉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林昭不想自己寄予厚望的东西,到最后成了这幅模样。更不希望,好好的青苗法不仅没有让大宋朝富国强兵,反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地方官的这些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百姓生活,长此以往可不是办法,必须要尽快得到整治才行。林昭本来还在犹豫,有些事情是否要上奏,现在已然十分确定,即便是有风险,咱也要实话实说。
“大哥哥,富阳县的官差打死了我爹爹,我要为他报仇,请求你帮我!”王朝云终于道出了来意。
孟若颖与顾月伦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开始有些矛盾。王朝云看起来着实可怜,父亲被官府逼死,也着实让人愤怒。对此他们可以义愤填膺,他们可以多加同情,但若是说让林昭帮忙主持正义……
两个很有正义感的女子犹豫了,此番回江宁过年,顾七隐约之间透露出担忧,孟若颖与顾月伦都能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担忧与疑惑也开始多,纵观林昭之前的举动,结下愁怨的人可是不少。
危险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孟若颖等人也不希望林昭不断树敌。这次的事情要是管了,无疑会得罪富阳县令,彼此之间还会有冲突,不管结果怎么样,总归是不好的!风头太劲,老是得罪人并非什么好事!
而且还是与这个青苗法有关系的,孟若颖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林昭本身都有些麻烦,若是再管了这件事,只怕会更加麻烦,甚至会惹祸上身。这是他们内心之中不愿意看到的,可是不帮忙,似乎又有些过意不去,毕竟王朝云已经上门了。
林昭见到几位美女的表情,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忧与顾虑。可是看着泪流满面,一直期许的王朝云,不答应似乎又有些不忍心。更为重要的是,这件事与青苗法大有关联,林昭对此甚为上心,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事必须要管,为王朝云的父亲报仇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王员外之死,为青苗法敲响了警钟,必须要让每个人都听见!
当然了,这事想要管也是有技巧的。不管怎么着,自己只是个县令,如何能撼动平级的富阳县令呢?所以根本就不好插手,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上级。
王朝云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苏轼,那么林昭得带着他去。王朝云举得林昭更亲切,林昭却觉得,苏轼插手此事完全是理所应当。
王朝云很可能是他的侍妾,为老丈人报仇是应该的!想到这里,林昭淡淡一笑,带着王朝云往州衙去,寻找通判苏轼去了!
这事得双管齐下!




宋王 第一九四章 龙颜大怒的前奏
杭州府衙,苏轼诧异地看着面前的小女孩,最后又疑惑地看着林昭!
“东阳啊,这是?”苏轼有些许疑惑,看着小女孩觉得很面熟,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到底是在哪里见过!
林昭道:“还记得上元夜,西湖边,猜灯谜的小女孩!”
一提此事,苏轼立即想起来,今年是他与王闰之新婚后第一次外出赏灯,自然记忆深刻。再加上,小女孩当时表现的精彩,又有林昭在场,所以印象分外深刻,略加提醒就想起来了。
“哦?那有什么事情?”苏轼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林昭带这个小女孩来见自己,目的到底何在?即便是揣测,都让人无从猜想。
林昭道:“是这样的……”随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出来。
苏轼听闻之后,神色顿时凝重了许多,与青苗法有关系,这是首先关系重大,需要慎重处置。
同时他也很震惊,杭州治下的青苗法推行竟然到了这个程度?太过的混乱,竟然搞出了人命,显然已经超出了底线。再者,杭州地面上出现了命案,富阳县令刘惠不及时上报,而是想要通过很卑鄙的手段去遮掩,甚至是压制、隐瞒。
这让苏轼很是不快,刑狱方面的事情是他管理的,加之他又是一个保守派的官员,这件事于理怎么着都该过问!
在林昭看来,苏轼是于情于理都该管。从现在的情况下,眼前这个王朝云小姑娘八成就是原本历史上苏轼的侍妾。
根据史书记载,王朝云是杭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这一点虽然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略微有出入,却也很好解释。若是那晚在西湖边不遇到自己和苏轼,王员外死后,在县令的压制下,王家很可能就此破败,王朝云流落风尘完全是可能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成为西湖名妓之后,籍贯记载成为钱塘县,也就不奇怪了。最为重要的是。天生丽质,聪颖灵慧的特点完全一致。
熙宁七年,苏轼与几位文友在西湖宴饮,王朝云歌舞助兴,当时她才不过十二岁,舞姿优美,引得众人青睐。一舞结束,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好在苏轼身旁。这时的王朝云特意洗尽铅华,以一身亲清丽淡雅。清纯可爱,楚楚动人的装扮出现。这一身打扮落入苏轼眼中。让他稳重的心忍不住微微波动。
此时,本是风和日丽,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变化,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首绝妙的诗便由此而来,一个十二岁的姑娘,能让苏轼动心,足可见去非凡之处。而且王朝云本身就仰慕苏轼,当时出现在苏轼身边,是巧合,也可能是她表达倾慕的一种方式。
此事之后,苏夫人王闰之似乎看出了丈夫的心意,便将王朝云买了下来,先为侍女,多年之后成为苏轼侍妾!
种种迹象表明,眼前的王朝云应该就是苏轼那个侍妾无疑了,所以这件事,于情于理,苏通判都应该过问!
“东阳以为如何?”苏轼沉声询问,毕竟这件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所以想要先听听林昭的意见。
林昭道:“我已写好奏疏,陈述青苗法之利弊,准备上呈官家,至于案件背身,如果可以,还请苏通判……”
话说的很明白了,这件事的影响不言而喻,苏轼很清楚,在皇帝与王安石都满怀欣喜的时候,上书泼冷水是有风险的。但林昭一个新党标签清晰的官员坚持这么做,足可见此人品性,单单是这一点就让苏轼很敬佩,很是赞赏!
林昭扛下来的是一件苦差事,那么余下的事情……本就是他分内之事,尤其是涉及到的这些问题,更应该出面管理。
1...7980818283...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