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铁骨为杆,钢铲为镞,这样一支重型铁骨凿子箭,足以将一匹烈马剖腹断首!
“狄贼授首!”
“去死!”
间距不过十步的两人同时暴吼,凿子箭与野战匕首同时射出,在半空中奇准地碰撞了一下,然后一上一下交错而飞,直奔各自目标。
噗!铁骨凿子箭射入狄烈左大腿。
哧!野战匕首掼入韩常左眼。
韩常仰面倒下,狄烈单膝跪地。
“殿下!”
“殿下!”
二女左右扶住,花容失色。
“快取马来,立刻离开此地!”狄烈双手握住箭杆,生生拗断,那张古铜色的面孔已变得煞白。他心里清楚,这一次的伤,绝对是有生以来最重的一次,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支撑到冲出城门的那一刻……
快马如风,夺门远去。
冲天火光之下,韩常蠕动爬起,颤巍巍举手,生生将匕首从眼中拔出,鲜血随着匕首滋滋往外喷溅……韩常五指深深抠入土里,猛抓一把摁入眼中,负伤野兽一样的嚎叫声,响彻全城,闻者无不毛骨悚然……(未完待续。)





狙击南宋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路同行
(封推了!喜悦中夹杂感慨,没有书友们的关爱,这本书走不到今天。就像章节标题一样,感谢大家陪伴十五郎一路同行至今,谢谢!)
~~~~~~~~~~~~~~~~~~~~~~~~~~~~~~~~~~~~~~~~~~~~~~~
黄尘漫漫,枯草连天,胡杨低矮,远峰勾连。
狄烈苏醒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般景致。
四月末,西北的天空湛蓝如洗,正午的阳光灼热而刺目,狄烈与二女倚靠在一片枝桠横斜的胡杨林下,倒不虞被曝晒。
狄烈是被痛醒的,而当时二女香汗淋漓,正手忙脚乱欲取出大腿上的断箭。
“我来拔箭,你们给我准备药品工具。”狄烈忍着钻心的疼痛,勉强向二女展露出一个尚算从容的笑容。
天诛军每一名战兵都随身带有急救包,狄烈当然也有,不过他的急救包比所有将士都先进。倒不是因为他是天诛军大佬,所以最好的东西就给他。事实上天诛军上至中郎将,下至普通一兵,急救包里所用的药物规格都是一样的。唯独狄烈的大不同,因为他的急救包来自现代,是独一无二的。
狄烈在昨夜逃出定胡城时,已在大腿根部绑上止血绷带,并吩咐二女每隔半个时辰松解绷带一次,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纵然如此,由于箭镞未能取出,血流不止。失血过多之下,狄烈还是昏迷了好几次。现在总算来到了一个尚称安全的地方,取箭便是第一要务。
在叶蝶儿与赵玉嫱芳心颤栗地注目下,狄烈将一块白纱布卷成团咬在嘴里,一手持长匕(二女随身所佩),一手抓住尺许长的箭杆,然后将炙烤过的长匕缓缓刺入肉中,将已收缩的梭形伤口两端的肌肉再度扩口,便于将铲形的箭镞拔出。
在做这些动作时,狄烈牙关紧咬。额头渗汗。左腿微微颤抖,但两手操作却稳若磐石。而倚在左右的二女,早已紧张得快透不过气来。
“哼!”随着狄烈一声沉重的鼻音,长匕斜挑。左手猛拽。半截铁骨凿子箭随势而出。连带着一篷鲜血……
二女顾不得惊慌与血渍污身,一个用将手中止血包用力按住伤处,一个则使劲拽拉止血绷带。尽可能减缓流血。狄烈则吐出纱团,倚着树干大口喘气。
箭镞取出,下面就好办了,先用长匕清创,再用急救包内专用的缝针与肠线,将伤处分层缝合,放入一根引流条,最后纱布包扎、削枝接骨这些工作就可以交给二女做了。
不得不说,狄烈所中这一箭,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昨夜韩常那一箭,本是直取其咽喉。在十步超短距离下,使二石弓,拉十分满,以半掌阔的铲形凿子箭射出,几乎没有躲闪的可能。这种可断马首的铲形箭镞,完全可削人首级。
同样的,狄烈掷出匕首,原是欲掼入韩常脑门。没想到箭刃于半空相撞,各自偏离目标,一毁目,一伤股。
能够在十步之距逃过韩常这强弓手的断首之厄,算是一幸;而掼入左腿的箭镞嵌入股骨中,虽然造成股骨折断,却没有伤及股动脉,又是一幸。股动脉是人体最重要的动脉血管之一,比手部动脉还要紧三分,割腕者抢救及时还可保命,但伤及股动脉的话,那喷泉似的出血量,几乎是无救的。
这也就是狄烈身体强化,肌骨坚韧大异常人,若换成其他人,在十步之内中了二石弓力的凿子箭,这条大腿十成十要被生生削断。
韩常这一箭后果之可怕,令人思之捏一把汗。
伤情处理完毕后,三人才长长吁出一口气,不觉汗湿重衫。狄烈环顾四周,想问二女跑了一夜来到何地,旋即暗自摇头,问这两个路盲还不如自己估测。不过看到周遭有些荒凉的景物,多为来时未见,估摸着不是靠西就是近北,总之距离东面的太原,是越来越远了。
枪追回了,而且也没超过预定的时间,这个时候如果快马加鞭的赶回去,基本上不会误事。只可惜,在昨日之前这般想还可以,到今日却是不行了。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狄烈这回是真正的伤筋动骨了,以他超强的自愈力,用不着一百天,但十多二十天却还是要的。现在骑马是不要想了,坐车可以,而且还须缓慢,尽量莫颠簸。这样想来,就算是即刻找到大车,立即折返,至少也需七、八日……不用说,瞒天过海之事必定暴露无疑。
太原城集中了天诛军诸多高级将领,都是文武兼资的一时之选,在军略守备方面,没有他狄烈,一样能守好太原,天诛军不会乱。但是,如果长时间找不到他的下落,这支以他为首的新兴势力就一定会乱,大乱!
所以,当务之急首先将伤势稳定下来,然后找一辆大车,尽快返回太原。其实还可以再加上一条,派人先行一步,快马加鞭赶回太原报信,可更早稳定军心。不过这念头只在脑海一转,就不去想了。这两名女子,无论哪个孤身上路,穿越敌境,都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搞不好消息没送到,人也没了,找谁喊冤去。
狄烈将下一步计划道出,二女自无不从,只是不无忧虑说道,她们一路背阳而来,没有看到城寨堡砦,若要寻找车马,只能向西或北。
“西北就西北吧,反正已离太原数百里了,也不差这几十里。”狄烈拄着叶蝶儿为他削的一根木杖,慢慢支起身体。
叶蝶儿小心扶住狄烈,发愁道:“可是,怎么走啊?”
赵玉嫱灵眸一转。拍手笑道:“有了,用树皮做一个网兜,扣在两马之间,不就行了。”
狄烈笑着向赵玉嫱挑了挑大拇指,令这大宋郡主又羞又喜。其实这并不是赵玉嫱有多聪明,只是她的记忆力与反应比较快而已因为像这样用布兜栓在两马之间,人坐卧其上,随军行进之法,本是金人用来携带伤员的手段。当日靖康国灭,金军俘掠大批宗室贵女、命妇、贡女北返。这些大宋妇女一路饱受折磨。身心俱创。卧病不起甚至芳魂杳然者甚众。在牛马厢车吃紧的情况下,金兵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兜装着许多妇女,千里艰途。从南国至塞北……
当叶蝶儿与赵玉嫱将一条条细麻编成网兜时。仿佛心有所感。同时对望一眼,彼此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份记忆的辛酸与感伤。
狄烈却是倚杖而立,遥望西北。昨夜在定胡城。那韩常倒是透露出了一个极重要的信息:麟府帅折可求降金了。这对天诛军未来的西北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
狄烈对两宋史了解极少,对折可求此人,此前基本上没听过,直到上太行后,手下将士诸多西军遗泽,而折家军便是大宋西军中声威赫赫的一支,之后方时时与闻折家军之事。
折家从宋初折德扆割据府州开始,就是麟、府两州的土皇帝,归附赵宋后,代代为将,为大宋镇守边地,与西夏国同族对抗百余年(折家出自党项)。对这些将门世家而言,家族利益高于一切,换哪个朝廷不打紧,只要自家的地盘还在手里就行了。
狄烈更不会知道,在历史上,这个折可求曾与刘豫竞争伪皇帝,金国上下对选二者中哪一个为伪政权委决不下。后世多认为是刘豫重金贿赂当权的完颜昌,从而取得这位金国重臣的支持,最终使金国弃折可求而取刘豫。这样的论调显然失之偏颇,金国要在其国与南宋之间建立一个可操控的缓冲伪政权,这个政权必须在最大程度上担当起金国“马前卒”的使命。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在派系众多、难以一支独大的金国朝廷,又岂是某一个权臣所能左右的?
其实最大的可能,应当是折家的地盘与影响力在西北;刘豫的地盘与影响力在东南。西北一马平川,最宜骑军作战,可发挥金军之长;而东南水网交错,只宜行船不宜马战,兼之气候湿暖,对金军战斗力影响极大。尤其是黄天荡之战后,金军高层更清醒认识到难以与宋军水上争雄。因此立刘豫为齐王,让他与南宋在东南折腾,而金军则集中主力攻略西南,便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狄烈对这些情况是不知道的,他不是那些莫明其妙对所处时代的历史细微处一清二楚的穿越者,他现在只想着天诛军该如何应对这支变节的军队。
“殿下,网兜编好了。”
叶蝶儿轻声呼唤,让狄烈回过神来,尝试着坐了坐这张树皮编就的网兜,居然有几分象沙滩网床的感觉。可惜的是,他是腿骨骨折,虽有树枝固定,却不能长时间屈坐这种内陷式的网兜,否则会影响骨骼愈合定形。若非如此,大可直接以这种方式返回太原了。
看到自己提议的方法有效,赵玉嫱开心不已,忆起一件从昨夜困扰至今之事,趁着狄烈高兴便问道:“殿下昨夜是如何看出那定胡城守将不妥的?以至数易客房。”
狄烈哦了一声,含混道:“入城听到更鼓时我就隐隐猜到,只是城门随即关闭,进易出难,加上一心追缉那韩常,所以便冒了一回险……虽然遭受重创,不过能把枪夺回来,却也值得……”
一说到失枪,赵玉嫱便心生愧疚,若非因为她之故,也不会生出如许多的波折。即使知道狄烈身上有一件刀枪不入的宝衣护体,但那奋不顾身的一跃,却深深烙在她的芳心上……
叶蝶儿颇为不解道:“更鼓声有什么破绽吗?”
更鼓声当然有破绽,而且是一个大破绽依惯例,城门关闭时间通常在申末酉初,边关城池闭城的时间更早。而昨夜狄烈与二女入定胡城时,前脚刚进城,后脚就关门,似乎很好运。但当时狄烈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晚六点四十分了,这个时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申末酉初,古代时间纵有误差,也不至于误差这么大。
很显然,狄烈进城时听到的更鼓声,是折恩中故意命人敲响的。为了让狄烈三人入彀,折恩中竟延长了闭门时间,专等他们到来。而为了掩饰这“请君入瓮”之策,还故做聪明地令人敲响更鼓,让狄烈三人心中生起刚刚掐点赶到的庆幸之心。反正这个时代的人,时间观念只源于日影与更鼓,误差半个小时根本察觉不出来。
只是折恩中做梦都没想到,狄烈手上有一个超时代的计时器,这自做聪明的更鼓声,反成了最大的破绽。
不过对于这其中机巧,狄烈还真不好对二女解释,正踌躇间,突然感觉地面一阵震动,两匹战马燥动不安。狄烈的目光与二女一碰,都意识到了什么,立即让二女将马匹拉走至胡杨林深处,然后三人迅速隐于树后,只露出双目,向震源西南方窥探。
西南山坳处,突兀转出十余骑披甲骑兵,皮盔皮甲,刀弓在腰,所乘骑之战马,也颇为轻捷。
狄烈与二女各用望远镜观察,初时以为是金兵,但以三人对金兵之熟捻,很快判断出这不是金兵,亦不像宋兵,那是什么军兵?本地土军或蕃兵?
在这十余骑之后,又出现一队步兵,约二十余人,多无甲,手中兵器也简陋,都是些长枪哨棒之类,有弓箭的不过数人。
这样一支装备差劲、行军散漫的军队,自不会放在狄烈眼里,就连见惯精锐的叶、赵二女,也毫无所惧。三人心下刚松了口气,后面的情形却又令人心头提起。
在这队步兵之后,是一串用长长的绳索栓连在一起的俘虏,约十余人,皆衣衫褴褛,发如蒿蓬,男女老幼都有,显然并非战俘,而是掳掠的百姓。
这些被掳百姓一路长嚎,涕泪四下,频频回首南顾,嘴里叫唤着各自亲人的名字,换来的,却是押解军兵入肉见血的鞭笞。
眼前情景,恍若当日金兵俘掠十数万宋俘北上。叶蝶儿先前还沉浸在昔日的哀伤中,骤然见到眼前这般情形,如何忍耐得住,手中早已装好弹药的鹰嘴铳一抬
一旁的赵玉嫱眼疾手快,急忙按住叶蝶儿握枪手背,向狄烈的侧影一瞥,轻轻摇头。
叶蝶儿悚然而惊,的确,今时不同往日,殿下重创未愈,连走动都困难,此时实不宜招惹外敌。
在俘虏呼天抢地的悲怆哀鸣声中,这支来路不明的军队,押着一众俘掠向西而去,渐行渐远……
狄烈拄杖慢慢从树后转出,朝这支军队来时路望去,若有所思:“既有俘掠,前方必有城寨,走,去看看。”(未完待续。)




狙击南宋 第二百四十三章 杀胡堡
那支杀气腾腾的俘掠军队西去,狄烈三人则沿着其所留下的痕迹南行。二女骑马,狄烈坐兜。二女的骑术尚不及狄烈,只是入天骄营后,骑马是必须训练课目,时有练习,策骑奔行尚足应付。这几日虽然鞍马劳顿,跑得极辛苦,但长期训练也不是白给的,两位天诛军天骄营副指挥使生生熬了过来。
狄烈亲身体验了一把这种网兜携人之法,如果没受伤,仅是劳累卧息,倒也是不错。不过对骨折恢复而言,硬板远好过软兜,还是弄辆车为好。
马行轻快,软兜轻摇,夕阳之下,一座土围城寨映入眼帘。
狄烈斜卧在网兜上,用瞄准镜细心观察。镜头里,“杀胡堡”三个有些残缺的褐色大字历历在目,土墙上有惊慌失措的人影晃动。稍近些后,可以看清俱为髻发右衽的宋人,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杀伐之后的激愤之情,好些人面有血迹身带伤。他们手里的兵器,比方才所见的那支军兵还差劲。除了一名黑大汉持一朴刀并着甲,还有两名无甲弓手之外,其余人少数持着安一铁枪头的素木枪,更多人手里拿着的是哨棒、齿耙之类半农具半兵器的东西。形状各异的旁牌一看便知是自制,连蒙皮都没有,秃露着光光的木板……
土堡越来越近,狄烈将瞄准镜放回枪盒,背负身上,然后摘下头盔,一手执杖,缓缓坐起。
距堡门二十余步时。嗤地一箭射来,钉在马蹄前,随即一个声音响起:“且住!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来我杀胡堡?”
说话的是那个黑大汉,从他是唯一铠甲齐备、此时又率先发话来看,应当是此堡主事人。
狄烈早准备好说辞,握杖拱手道:“在下狄天枢,自相州来,本欲前往太原寻亲。昨日夜宿定胡,半夜听闻杀声震天,城中大乱。急切逾城躲避。摔折了腿……一路逃来,暮色将至,想入贵堡暂歇,但请行个方便。”
“定胡城有乱?”黑大汉一怔。神情很是意外。“此言当真?”
“若有疑虑。派人前往一询便知真伪。”狄烈淡定从容回应。
黑大汉沉吟一会,认可狄烈之言,随即目光投注端坐马上。飒爽英姿的二女,还有那两匹掉了膘的高大战马,惊讶之情显然易见。
狄烈不待对方询问,便道:“这是在下女眷……嗯,平日倒也习得一些骑术。幸得如此,才能将在下安然救出。”
听到狄烈说是女眷,二女都羞涩垂首,更加上堡墙上众人目光灼灼,令二女既羞且恼。
其实也怪他人不得,这时代会骑马的女子极少见,而且二女天诛军服也甚怪异抢眼。二女从昨夜一路驱骑奔跑,满面风尘,一身灰泥,丽色掩映,难窥全貌。若非如此,以她们的清丽姿容,出现在这个残破的小堡寨前,怕会引起无端事非。
黑大汉似与身旁之人细语一阵,然后点头道:“既有伤者,又有女流,又在这个时候……若拒之门外,于心何忍,好,你们进来吧。”
随着黑大汉一个手势,两扇有着明显新鲜刀枪痕迹的厚木大门缓缓开启,门后立着两个几名汉子,脸色和蔼地向三人招手。
二女看到狄烈一点头,才抖缰策马前行,越过一道数尺宽的半干半湿的壕沟,从“杀胡堡”三个大字下,步入堡中。
狄烈游目四顾,但见这土堡高不过丈许,堡墙宽不过五尺,斑驳陈旧,墙壁凹凸不平,好些地方有明显裂隙,更多的是刀斧凿痕与箭矢扎出的洞眼。堡内不大,估计也就一个足球场大小,有东、西二门。左边是口老井与晾晒场,再进去是两排土坯房,顶覆蒿草,大概就是居所了。土堡右侧有一个面积不小的畜栏,以及一个外面码放着高高柴薪的库房,不过此刻畜栏里既无半点牲畜的影子,那库房里更无多少粮食。
以狄烈的眼力,不难看出方才此地曾经过一场混战,纵然整理一番,但狼藉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空气中还飘荡着一丝淡淡的血腥气……
二女一眼便看到库房外有三辆破旧的单辕车,大概是用来运载米粮辎重的,虽然不是理想中的厢车,却足以敷用。二女脸色一喜,互望一眼,均感欣慰。
这时那黑大汉领着众人从堡墙沿兵道下来,走到三人面前,直盯住狄烈那两匹战马,倏地开口道:“某是知晋宁军徐抚帅帐下佐将孙占功。孙某问你一事,你这两匹马卖不卖?”
狄烈无奈地轻拍自己左腿,道:“狄某的腿脚若是完好,这马卖与你也无妨,只可惜……”
叶蝶儿壮着胆子道:“孙佐将,我们想买你一辆车,行不行?”
孙占功还没说话,人群中一名面容瘦削的汉子不满道:“你不卖马,倒想俺们卖车,哼!”
叶蝶儿低声咕哝:“若卖了马,我们还要车何用?”
孙占功皱眉摆手道:“罢了,小六,带三位来客去余老汉那家住下,反正他们一家三口全没了,房子也空着。”
人群中一名手提哨棒的黑瘦少年应声而出,示意狄烈三人随行。
见三人牵马而去,那瘦削汉子低声道:“军头,一个断腿汉子与两个女流而已,说什么买卖,直接征僻便是。”
孙占功瞪了这汉子一眼:“秃发贼抢咱们的,咱们抢别人的,那咱们与夏贼何异?”
瘦削汉子唯唯而退。
众人围上来,七嘴八舌,悲诉自家亲人被掳去,怎生是好。
孙占功抬眼从众人悲怆的面容上扫过,长叹一声。挥挥手:“将战死的兄弟掩埋好,受伤的找老羊倌治疗,堡墙四隅各留一哨,其他人,都散了吧。”
……
那个叫小六的黑瘦少年,先带三人将马拴在畜栏里,被问及是否有马料,小六摇头。叶蝶儿从马裢褡里摸出半贯钱递给小六,温言道:“我们买。”
小六黑脸泛红,低下头不敢看叶蝶儿。用浓重的地方口音吃吃道:“只有麦麸与野菜。豆料早吃完了……”
狄烈叹道:“算了,随便弄些草料就好,这两匹马近几日吃料少,跑路多。掉膘得厉害。又蹶了蹄。算是废了,以后只能当挽马用了。”
赵玉嫱却无所谓:“本来就是要用来当挽马系车的,反正平定战马有的是……”看了一眼小六。闭口不言。
叶蝶儿看着小六黑瘦的面容,不知为何,心里有些发酸,从裢褡的另一边取出一张炊饼,递给小六:“饿了吧,吃这个。”
小六大喜,一把抓过,张口便咬去大半,边嚼边含糊不清道:“等会俺就给你割草料,大把的草料,一定让你们的马吃得饱饱的……”
小六得了吃食,兴致颇高,将狄烈一行带到一间黑乎乎的土屋,地面脏乱,屋棚漏顶,除了有个脏兮兮的灶台与一个水桶,什么用具都没有,隐隐还可嗅到一股**的蒿草味。
“这是余老汉的房屋,墙角那边铺着柴草,挺厚实的……哦,屋顶是漏了,不过已有大半月不下雨了,今夜更不会有雨,漏不漏也不打紧……”
小六絮絮叨叨的说着,没敢抬头看这两位身段窈窕、好看得不得了的小娘子那难看的脸色。
天诛军上至将军,下至普通一兵,都有行军背包,里面装有帐篷、被褥、食盒、洗换衣物等等个人用品。但叶蝶儿与赵玉嫱本是去观战兼接应狄烈的,哪里想到会跑到距太原数百里外这荒僻之地,所以她们除了枪支弹药之外,什么都没拿。那些钱物是从金兵身上搜刮的,吃食则是昨夜在定胡城买的。
这下可好,住在这破地方,除了可以遮风蔽雨外,与露宿荒野何异?
“罢了,将就一下吧,说来你们也算是军人,这点苦总要吃的。”狄烈看到小六替他们整理墙角的“床铺”,低声安慰道。
叶蝶儿不好意思道:“我们……没什么的,只是殿下你有伤……”
狄烈一笑打断话头:“我更没什么,必要时臭水沟里也能睡,更别说有屋有草席了。”
赵玉嫱掩口而笑,只道狄烈夸张,却是不信的。
狄烈招手唤过小六,问道:“原来的屋主余老汉哪里去了?”
小六迟疑一下,小声道:“方才秃发贼攻入俺们杀胡堡,余老汉一家三口,全被俘掠去了。”
叶蝶儿与赵玉嫱目光一碰,均想到了适才路上所见,心下黯然。
“秃发贼?”狄烈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称呼,脑海飞快将附近势力过滤一遍,心头一动,脱口而出,“西夏……呃,嵬名夏军?”
1...118119120121122...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