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其实这种现象在金军中很是普遍,要知道在十多年前,女真人还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处在一个结绳记事,口语相传的野蛮时代。一直到大金建国数年后,才由女真人中的才子,完颜希尹在参照了辽、宋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女真大字。
但在金军的高层中,很多人都缺乏学习的兴趣,能用幕僚就解决得了的问题,为什么还要象童蒙那样一个字一个字来认字呢。因此金军中很多高级将领都是不认字的,包括此次南侵的两名副元帅:宗翰与宗望。
但是阿木泰却是例外,他的父亲就是完颜希尹的家仆,还真识得一些女真大字,而阿木泰本人也粗略认得一些。他一把抢过木牌,五个血淋淋的大字直刺眼球:“蒲真死于此!”
什么?咒我?!蒲真瞠大双眼,脑后的金钱鼠尾几乎要竖起来!
这时阿木泰仿佛想起了什么,脸色煞白:“礼包?燃烧的绳索?不好,快将那个大包裹扔掉……”
话音未落,剧烈的爆炸声响起,阿木泰就变成了一块块散发着焦臭的碎肉,抛洒得满天都是。
狄烈的最后一份大礼包,终于派上了用场。一切如他所料,金兵发现阿木泰,一定会将他带过来了解情况。推算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预留好引信的长度,就可以再取得一次中心开花的战果。
也幸亏无论是阿木泰还是普通金兵,都对炸药包毫无认识。即使阿木泰到狄烈在马腹下绑了个东西,也并未认识到那是怎样可怕的事物。否则的话,阿木泰在一见金兵之时,就必定挣扎。在松绑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必定将绑缚着炸药包的马匹驱赶开,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份礼物给金兵造成的伤害就要小得多。
阿木泰在最后一刻忆起自己的惨痛经历,终于意识到那个包裹是一份怎样的“大礼”,可惜,太晚了。
狄烈昨晚爆过两个这样的大炸弹,不过因为是在黑夜,视觉效果上打了个折扣,而且观众只有他一个。而现在这最后一个十公斤装的炸药包,不但是在太阳跃出地平线的一瞬爆炸,炽烈得仿佛是另一个孪生的太阳,而且,是在近千人的众目睽睽之下。那血腥惨烈的场景,更震憾魂魄,更摧人肝胆。
“太惨了!”叶蝶儿事后说,“有一条腿直接砸到奴身旁的一名女子身上,那女子立即晕厥过去——不是砸晕的,而是吓晕的。后来才清,那是一条马腿……”
“太可怖了!”左开事后说,“小人从没见过这般可怕的大杀器,就象老天爷发怒降下的雷火!将方圆数十丈所有人马都撕碎,然后降下一场血雨。小人从生下来就见过死人,二十余年来见过无数横死尸首,从没吐过。但是,那一天,小的吐了……”
“太厉害了!”杨折冲在目睹了这场大爆炸后,立即对昨夜自己扔的那几个小炸弹不满起来,下定决心,以后要扔就扔这样的大家伙。
“那是主人的火球魔法!”阿术后来对更多遭到炸药攻击后,失魂落魄的金兵宣传说,“主人来自东海一个叫台湾的神秘之地,那里是东海龙宫的出入口,主人的王宫就修建在出入口上。海龙王为了能自由出入龙宫,用火球秘术的咒语与主人做了交换。”
阿术的这个充满玄幻想象力的说法,后来竟在宋、金两国朝野流传开来,成为上至君王朝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深信不疑的一种观念。
爆炸结束之后,那宛若修罗场一样的场景,将进攻中的契丹兵吓得魂不附体,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许多人都认为是老天爷的惩罚,不顾在战场之上,纷纷弃弓跪地,张手望天,喃喃祈祷。
而那些义民们也呆呆傻傻地站着,完全不知趁势攻击。更离谱的是,随后那名叫智和的和尚,双手合什,向满天神佛敬谢之时,一众义民,竟纷纷扔掉兵器,伏地叩拜,感谢老天降下神威,痛歼金人。
杨折冲与左开,正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后一股大力袭来,两人各被一脚踢飞到一旁。随后狄烈怒喝声入耳:“我们不是阿拉伯人,打仗的时候还要做礼拜!快将你们手上所有能用的武器全打出去!”
杨、左二人不知什么是“阿拉伯人”,但他们也知道,现在真不是叩头的时候。其实从内心里说,他们也不认为这些义民是大惊小怪。如果他们不是在昨夜曾目睹过狄烈多次用炸弹杀敌,猜测刚才那一声巨爆,不过是个超级大炸弹而已,只怕此刻也会象那些义民一般,感谢老天降下雷神之罚了。
狄烈将剩下的七、八颗霹雳弹全拿出来,分发给杨折冲与左开。然后三人一手持火把,一手握炸弹,一口气全扔向那些“准阿拉伯人”。
一连串的爆炸,一连串的惨叫。可能是刚才的刺激太强烈了,一听这摧命符般的爆炸声,哪怕声音小得多,数百契丹兵也是立刻抱头鼠蹿,瞬间做鸟兽散。甚至顾不上追赶受惊逃逸的战马,就这么迈着罗圈腿,嘴里大嚷大叫,落荒而逃。
但他们的霉运并未结束,不远处的林子里突然冲出一群士兵,手持弓弩冲着契丹兵就是一阵乱射,当即放倒一大片。契丹兵本已失魂丧胆,迭遭袭击之下,再无斗志,只顾抱头逃命,完全不去理会身边不断倒下的族人。
狄烈与杨、左等人正得惊奇不已之时,一个有点耳熟的粗豪声音传来:“痛快!痛快!往日被这契丹狗欺辱得够呛,昨夜更被他们杀了如此多弟兄,想不到现世报来得如此之快。弟兄们,给我方大头狠狠杀,为咱们汉签军冤死的上千兄弟复仇!”
方大头?这人居然是方大头!而他所率领的,无疑就是劫后余生的汉签军残兵了。
当这数百名浑身血迹的签军,兴高彩烈地拎着用契丹人的耳朵挂成的长串,来到爆炸中心时,所有的噪杂声渐渐低了下去,慢慢消失。
眼前是一副怎样的场景?一个直径超过两丈的大坑,大坑周围,遍布大片人马尸体。人血潺潺而流,马血汩汩如泉涌,人血与马血混和在一起,一并流入大坑中,将其变成了一个血池。就这么一会功夫,血池面上,人马尸体上,就密密麻麻爬满了各种苍蝇飞虫。偶尔有未死透的金兵及战马抽动一下,就惊起大片飞蝇,望之令人恶心不已。
在爆炸中心,冲击波所笼罩的范围内,有四、五十名金兵被当场炸死,二十余人被炸成重伤,其余轻伤及最外围没有受伤的金兵尚有三十余人。
三十余名女真金兵,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河北东、西两路,这样一股力量,甚至能够拿下一座县城。而且能够在有宋国重兵把守的州府城外任意驰骋,或者挑衅,而宋军却不敢出城应战。
但此时此地,这股令宋人生畏的力量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签军们见到的,只是三十多张麻木、惶恐、失魂落魄的面孔。他们也在做着与契丹兵一样的动作,不断向上天祈祷,请求宽恕。
其中有几个金兵正虔诚祷告,突然莫明其妙地大口吐血,甚至七孔流血,随即一头栽倒而亡。这样的情形,不光女真人被吓得魂不附体,认为神灵在持续惩罚他们,就是那些签军,也慌忙跪下一大片。
个中情形,也只有狄烈最清楚,那些突然死亡的金兵,之前应该是受到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强烈波及,内腑及头部都受到重创,形成大脑及腹腔的出血及血肿。只是一时半会还没形成致命创伤,表面也不出什么异样。但随着大量出血及血肿压迫,最终会七孔流血,很快死亡。
这些医理反应,落到不明所以的敌我双方人马眼里,就成了厉鬼催命或神灵惩罚了。
很显然,这对宋人一方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因为即使是最为凶悍的女真人,此时也已无半点斗志,弃械屈膝,如同待宰的牛羊。
狄烈卓立于寨墙之上,适时大吼:“方大头,你还在等什么?连宰杀牛羊都不敢么?”
方洪一个激灵,恍然醒悟,暴喝一声:“弟兄们,给俺杀!”
方洪喝毕,当先一箭射倒一名金兵,在他身后听到命令的签军士兵,条件反射般端起弓弩刀枪,远射近砍,只一轮暴击,就全灭了这伙金兵。
在将金兵尽数杀戮后,方洪就率领着这数百名因为屠戮了一向骑在他们头上做威做福的金人及契丹人,从而信心爆棚,士气大振,整个精神面貌换然一新的签军残兵,队列整齐地来到寨门下。
正当寨墙上义民们心下惴惴不安,不知这些大头兵意欲何为之时。
方洪一声令下,所有签军轰然跪下,面向狄烈伏身顿首:“头领神威,我等愿追随头领,傲啸于此乱世之中。刀山火海,但有所命,无不景从。若违此誓,天噬之、天噬之!”
天地间一片寂静,风过无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所有的义民,所包杨折冲、左开、阿术、叶蝶儿诸女以及其后陆陆续续转回来,这惊天动地的巨响缘故的宋俘,都不约而同地跪了下去。
只有那个昂然而立着的、并不显得特别高大魁梧的身影,在这一刻,反射着朝阳的霞光,如同太阳一般璀璨耀眼。





狙击南宋 第三十五章 怒火燎原 (终)
(一不留神,上三江了!说实话,之前没有任何人通知我。差点我还写申请来着……这都是兄弟们大力捧场的成果,所以,继续两更。其实我也想三更,可惜力有不逮……其实我书的朋友都知道,就公众章节的字数而言,我每一章的字数还是蛮充实的。一章顶得别人一章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做三更也说得过去。当然,这一章少了点……)
狄烈在这一刻,可谓心潮澎湃。在此之前,他只是隐隐想过,应该要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才能在这乱世中求存。虽然在枉人山里,有两千人听他差遣,算起来不少了。但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能工巧匠,都是这个乱世不可多得的技术型人才,把这样的人才当普通士兵使用,不光是浪费的问题,更是一种自残行为。
所以狄烈虽然有这么个想法,但还不知从哪里着手。毕竟在十天前,他还只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军人,而在十天之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叛乱分子。嗯,这么说好像有点过了,眼下在这个乱世,完全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中,既然是无政府了,当然也就谈不上叛乱。
如果,操作得好的话,将来由自己组成一个新政权,那非但不是反叛,而是革命了!
至于印象当中的南宋,到现在还没听到,可能还没建立,也可能在这个时空里,压根就没有这个王朝出现。但不管有没有,这个以偏安闻名于后世,以自毁长城来讨好敌人的弱宋,都不会放在自己眼里。连宋朝这只绵羊都要匍匐在地,向其哀告求饶的金人,都被自己揍得这样,区区一个“直把杭州做汴州”的偏安政权,又何须放在心上?
眼下这一批人,虽然成份复杂,战力也不怎样,甚至还有民兵。但三年的士官经验,却让狄烈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将最柔弱的绵羊,训练成最凶狠的恶狼。再辅以超越这个时代的火器,或许,不用太多的军队,就能横扫这个中世纪的天下。
狄烈心潮起伏,激奋不已。任何一个军人,都怀揣着有朝一日,能指挥一支军队、甚至是千军万马的梦想。狄烈同样有这样一个梦想。只是,在和平年代,要实现这个梦想,除了不断努力向上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岁月的沉淀,资历的积累。不管你多有能力,四十岁以前,不要想戴上亮闪闪的将星;五十岁以前,不要想指挥一个军;六十岁以前,不要想当大军区首长……
而这个梦想,仅仅在十天后,狄烈就实现了。而且,在未来的更多的“十天”里,他将能指挥更多的军队。因为在这一批宋俘中,工匠、医侍,僧道只占较少一部分,大多数是青壮杂役。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是没得说的,只要把胆量练出来,就是很好的兵源……
狄烈虽然思潮奋涌,想了很多,但在现实中只是短短十几秒而已。他按捺住高昂的情绪,沉声道:“我狄烈不会说太多的漂亮话,只有一句。既然大夥伙有心相投,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乱世之中,携手并进,共患难,求富贵吧!”
所有的签军及义民,甚至一部分宋俘都齐声大叫:“共患难、求富贵,共患难、求富贵……”
又悄然溜回来的濮王等赵氏龙子龙孙听了,忍不住直撇嘴:还说不会说漂亮话?这口号朴实简洁,却直指人心,极富于煽动性。这人真是一个王子?不是哪个造反派投胎?
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们都已是亡国之人,国都没有了,又如何能指责别人另起炉灶,聚众起事呢?
着那么多的人跪着,这时的狄烈还多少有些不适应,连连抬头示意:“大家都起来吧。”
方洪与众签军抱拳施行毕,恭恭敬敬起立:“多谢头领……”
这时阿术在一旁大声纠正:“主人乃来自台湾的大汉王子,须称殿下。我们跟随主人,绝不是落草为寇,而是重建大汉羽林,重振大汉雄风!”
此言一出,方洪等人是又惊又喜,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诚,除了佩服狄烈泼天的胆子,敢以区区数人,挑战数千金兵,而且最后居然还胜利了。更重要的是,之前金兵与契丹兵攻营寨之时,他们就已悄然潜入树林中,窥视着这场实力悬殊之战。一致认为狄烈一方败局已定,所以不敢出手,怕惹火烧身,将自己也赔了进去。
不料一声巨响,异变陡生,峰回路转,战局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折。在他们眼里,已经胜券在握的金兵,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灰飞烟灭。
爆炸是怎么发生的?签军士兵的几百双眼睛居然没有发现半点征兆,也没有人为迹象,似乎只能归功于老天爷发飚。但随后狄烈又扔出了一堆炸弹,威力与声响虽然不如之前的炸药包,但那声光效果如出一辙。方洪等人才将其与那声雷霆之威联系起来,确认就是狄烈干的。也终于明悟,为什么人家敢以区区几个人夜闯连营,大闹天宫,原来手时掌握着这样的大杀器!
有了这个认识,方洪等签军自然敬畏不已,加上又有崇敬之心,率众投靠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人愿意甘心为匪,方洪及一众签军当然也是一样,不是被逼无奈,他们真不想落草为寇。现在听阿术这么一说,当真是意外惊喜。不管这事的真假,只要有这么一个名份,他们就不是盗匪,而是前朝遗兵。
方洪及签军们兴奋之下,不断高呼“殿下”、“千岁”,惹得义民与宋俘们也跟着大喊不休,声遏行云。
狄烈着军民的这股子兴奋劲,暗暗叹息,这古代就是跟现代不同啊,大义名份竟如此重要!心中暗对阿术的机灵反应赞许不已,同时也为自己随意拉扯来的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来,这张虎皮还真得继续披下去了。
既然整合了这样一支武装,那就不防拉出去练练。狄烈并未忘记,这金军的中军大营里,还有最后一支有组织的残余力量,以及罪魁祸首。
狄烈将所有能搜集到的兵器,包括藏兵棚里的弓弩枪盾以及死伤金兵遗留的各种装备:皮甲、弯刀、弓箭,战马等等。
方洪率领投奔的签军共有二百七十一人,都经过一定的训练,部分人甚至弓马娴熟,其战力不比契丹兵差多少。狄烈将所能搜集到的战马全给他们,组成骑兵。再将二十具神臂弓交给其中射技最好,臂力强劲的士兵,组成一支强弓队。
战后的义民尚余二百三十三人,再加上又有一批宋俘青壮眼见数百金兵都被轻易歼灭,信心高涨之下,纷纷加入。数量一下剧增到了八百多人,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但时间紧迫,狄烈只订下一千人,加上签军骑兵近三百人,不旋踵间,狄烈就已经拥有了一千三百人的武装。而且个个装备精良,人有双马,弓有两张,箭囊数袋,各种刀枪手斧更是挂满了一身。这样的武器装备,在这个时代,怎么样都算得上是一流的了,只不过,战力可就得两说了。
披挂整齐,兵甲在手,人人都觉底气十足,群情激昂。
狄烈依然是那一身现代野战装扮——这一身行头已经成为他是“海外王子”身份的重要标志,以后估计也不会改了。
然后,开始了战前动员。由于人马太多,狄烈干脆登上刁斗,挥舞着一把夺自阿木泰的锋利金刀,向西北方中军营帐一指,神情激昂道:“现在,我们有一千三百名全副武装的人马,而那里——那个曾经俘虏、虐待、凌辱,并且是你们这噩梦般日子的梦魇的敌酋金虏,他手里却只有五十人不到。一千三百对五十!二十比一!我们二十个,打他们一个,你们敢不敢!敢不敢!”
杨折冲一跃而起,举刀大吼:“有何不敢!”
方洪也在马背上激奋地用长枪敲着马鞍:“有何不敢!”
阿术更是用女真人特有的方式,以刀割面,任由血水长流,面目狰狞地大嚷大叫:“有何不敢!”
这种自残方式虽然提气,却也有些吓人,搞得狄烈都为之侧目:“这家伙不会是被本族人压迫得太历害了吧?那模样,比在场所有人都苦大仇深……”
底下所有的军士与义民都高举手中武器,千人齐呼,声如惊雷:“有何不敢!有何不敢!”
这发自每一个被奴役的心底深处,如熔浆喷发而出的呐喊,就象滚滚春雷,轰轰隆隆,远远传开……




狙击南宋 第三十六章 最后的碰撞
(多谢兄弟们的催更票、三江票、推荐票、评价打赏、收藏点击。十五无以为报,只能以更严谨专注的心态,与兄弟们一起将这本书打造得越来越好……话说三江榜撕杀得真是激烈啊!)
就在狄烈抹马励兵,准备拿固及其他最后的残兵,当作新兵第一战的试金石时,放出去担任警戒哨的左开小队突然急报:“敌中军营寨发现有小股金兵集结,从扬起的烟尘上,不少于四、五十人马。”
“集结?主动进攻?”狄烈都忍不住要佩服一下这个固新了,属下金兵几百几百的死伤,他不可能不知道,现在非但不想法逃跑,居然还要主动进攻,真不知该说他是顽强还是狂妄。而且,如果真要进攻,也应该选择之前义民与金兵鏖战正酣时,从后面袭击,必定可将之击溃,那样局面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该出手时没出手,尘埃落定时却想翻盘,早干什么去了?
其实狄烈还真是冤枉了固新,固新不是不想前后夹击,而是因为战事发展太快,也太戏剧化,使他错失良机。
当胡里将固新手头兵力抽调一空,以必杀之势冲向东寨门,最后竟演成了必死之局。得知消息的固新就知道今次怕是跑不了了。夜黑如墨,战局混乱如麻,固新也实在弄不清敌人究竟来了多少,但如此快速轻易将他手下最精锐的力量歼灭,这份战力之可怕,简直令他为之颤栗。
每一声剧烈的爆炸入耳,他仿佛都能听到英勇无畏的女真战士们倒地的悲鸣。他甚至能感觉到,冥冥夜空之中,有一双恶魔般的眼睛,在冷冷地、酷厉地,象一个死人般漠然瞪视着他。
固新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敌军攻入大帐时,他要亲眼一那个恶魔,然后,再选择是光荣地战死还是自杀。
不过,在漫漫长夜过去之后,事情却有了转机。前往东寨门侦察的亲卫,终于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敌人不多,甚至可以说相当的少。有很大的可能,是在昨夜的反复鏖战中,与我方战士同归于尽了。更令人欣喜的是,之前派到洹水两岸巡哨搜索的战士杀回来了。而敌人由于损失惨重,竟不得不使用那些绵羊一样的宋人俘虏来防守寨门,这正是前后夹击的好机会!
连亲卫都能得出来的机会,固新这老于沙场的战将如何不出来?但出来是一回事,能否正确地估算到战局的发展又是另一回事。他怎么也没想到,等他急急忙忙传令,将所有残存的金兵,包括西寨门仅的二十名金兵,以及把守物资仓的二十名金兵,好不容易全部集结起来——毕竟要在这方圆近五里的中军大营里,集合几十个散兵游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十余名最后的女真战骑最终聚齐,正准备给那些个吃了棕熊胆(女真人认为熊比豹子厉害得多)的南蛮子当头一棒时。战局的发展急转直下,反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轰隆一声巨响,黄花菜凉了!
当东寨门的战事由如火如荼,变成无声无息,固新的一颗心,也在渐渐下沉。身后所有的金兵战士,仿佛都意识到了什么,但是,没有一个人脸上有迟疑、畏惧之色。
也许是敌人的援军来了,也许是契丹兵见机不妙跑了,也许敌人还藏有什么利害的杀招,也许是……但不管发生了什么,他们都已没有了退路,要么杀光敌人,要么通通战死,舍此无它。
士兵都已没有了退路,做为主将的固新,当然更是没有选择。身为一军主将,丧师失策至此,除了决死一击之外,再无偷生之理。
两支斗志昂扬的哀兵,两两相向而行,就在金军中军大营中部,不期而遇。兵法有所谓的“哀兵必胜”的说法,但双方的军队都是哀兵的话,“必胜”的又将会是谁?
狭路相逢勇者胜,虽然固新没有听过这句汉人的谚语,但无疑的,他有这样的自信。说到勇猛无畏,这天底下,还有那支军队的士兵能与大金国的女真勇士相比。
一个普通的女真战士,能顶三个宋兵;一个精锐的女真战士,能顶五个精锐宋兵;一个怀着决死之志的精锐战士能顶十个精锐宋兵。现在,他手里还有近五十个悍勇无畏的女真战士,而面对的,却只是千余残兵及昨日之前还象蝼蚁一般卑贱的奴隶……五十头饿狼能对付一千头绵羊吗?
固新遍布疤痕的脸露出狰狞的笑容,回头身后张着獠牙,杀气腾腾的百战骑士,再到前方逡巡不前的签军骑兵与乱遭遭地簇拥成一团的义民青壮……这答案,还用说么?
固新高举左手,身后的金兵随即放缓奔势,让胯下战马缓步小跑,以便蓄积马力,待进入冲锋距离时,行雷霆一击。
1...1415161718...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