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王者有国,当亲仁而善邻,神明在天,可忘惠而背义?以尔顷为宋主,请好先皇,始通海上之盟,求复前山之壤。因嘉恳切,曾示俞允。虽未夹击以助成,终以一言而割锡。星霜未变,衅隙已生……载念与其底怒以加诛,或伤至化;曷若好生而恶杀,别示优恩。乃降新封,用遵旧制,可封为昏德公。其供给安置,并如典礼。呜呼,事盖稽于往古,曾不妄为;过惟在于尔躬,切宜循省。祗服朕命,可保诸身。”
“制诏赵桓……惟乃父之不君,忘我朝之大造。向因传位,冀必改图,直无悔祸之心,翻稔欺天之恶。作为多罪,矜恃奸谋。背城下之大恩,不割三镇;构军前之二使,潜发尺书。自孽难逃,我罚再举……德贵有容,特优加于恩礼。用循故事,俯降新封,可封为重昏侯。其供给安置,并如典礼。呜呼,积衅自于汝躬,其谁可恕?降罚本乎天意,岂朕妄为!宜省前非,敬服厥命。”
昏德公!重昏候!
这可不是供状上的白纸黑字,而是真才实料的金国上喻!
噗!越王赵偲终于喷出鲜红;济王赵栩则身体一软,整个人从锦墩上滑跌在地。自永安县公、项城伯以下近三百宗室,齐齐伏地大恸,悲声震顶。
“奇耻大辱,古之未有!”
“金虏欺人太甚!终我赵氏世世代代,与完颜氏誓不两立!”
“二圣蒙尘,君辱臣死,我等犹自苟活,有何面目见列祖先贤……太祖、太宗,列位先圣,开开眼吧……呜呜……”
不光是大堂之上,便是屏风后面,也是嘤泣声声,哽咽阵阵,锥心泣血,令人闻之心酸。弄得整个一号楼里宛若灵堂一般。
狄烈的神情依旧漠然,不是他绝决冷血,而是他早已过了这些供状与上喻。要怒,也早怒过了。身为一个后来者,对于这对悲剧父子的遭遇,狄烈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不太详细罢了。
古往今来,那么多的王朝覆灭,任何一个末代帝王,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里,没有无辜的帝王,只有无辜的妇女与百姓……
在狄烈来,所谓愿赌服输,打败仗了,被灭国了,就得要有被敌国献俘太庙的觉悟。话说当年老赵家,在开国之时,将那五代十国的大小王国一一剪除之际,也没少干这样的事。比如那位弑兄上位的宋太宗,也就是现在这二帝的先祖,他当年对待南唐后主李煜与小周后,一个鸩杀,一个强暴,同样不怎么光彩。
从这一点上,祖宗造孽,子孙偿还,世道轮转,古人诚不我欺……可问题是,献俘可以,凌辱可以,但你得要有个底线。不能像这样,将人类最后一丝尊严,狠狠扒下来,践踏!用极度落后野蛮的习俗,抽打文明的耳光。金人的这个所谓的“牵羊礼”,显然已经是踩过了这道红线。
嗯,这些女真人一定没听过什么叫“天道好还,世事轮转”、什么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诸其人之身……”
“牵羊礼”是吧!你女真人能玩,咱们也一样能玩。不知道让吴乞买与他的皇后挂着一条包裆布,来扮演牵羊的角色,这位大金之主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你以文明待我,我以文明敬之;你以野蛮辱我,我以野蛮报之。
这,便是狄烈对这场千年之耻的态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狙击南宋24_狙击南宋全文免费阅读_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年之耻更新完毕!





狙击南宋 第一百二十五章 血仍未冷
在大堂跪伏一地的人群当中,一人长身而起,正是赵能。此时的赵能脸色铁青,目蕴怒火。他大步上前,从人群中揪出一名年约三旬的文士,咬着牙道:“赵忠,你是理蕃院的通译,想来是会女真语的。你跟我出来,我问,你译!”
赵能揪着赵忠来到完颜阿古跟前。此时,这个昔日的金军猛将,今日的阶下囚,却毫无俘虏的觉悟,正以一种睥睨之态,冷眼蔑视着满地哭嚎,捶胸顿足的宗室,不时还发出一声冷笑。
到赵能走过来,出于沙场战将的直觉,完颜阿古立即感觉到这个人与那些像女人般,趴在地上哭嚎的宋人不一样。他的双眼顿时燃起了旺盛的战意。
赵能很干脆的道:“都是沙场征战的男儿,来句痛快话!你的供状里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赵忠长吸一口气,将赵能的话翻译了。然后,整个大堂数百双眼睛一齐聚焦在完颜阿古身上……
完颜阿古静静听完赵忠的翻译,脸上泛起古怪笑意,随意将目光投注到赵能脸上,缓缓地、清晰而有力地点下头……
一时间,数百道目光喷出熊熊怒焰,如果眼光也能杀人的话,完颜阿古只怕半秒不到就要化成灰烬。
“明白了!”赵能点了点头,转身大步走上前,单膝跪地,向狄烈行礼道:“请城主成全。”
狄烈颔首,从皮靴里拔出********。扔给赵能:“一个金国的猛安级数大将,可能对金国或你们的大宋,都是奇货可居,大有文章可作,并有大用的人物。不过在我天枢城,那也就是一个高级点的俘虏而已。这样的俘虏,以后我们会有更多。而且,级别更高……所以,你想怎么做。那就去做吧。”
“城主恩义,赵能感铭五内。”赵能重重地叩了个头,双手将匕首高高捧起。然后腾地站立,棱棱生威的目光环顾全场,大声道:“赵能不肖,亦为赵氏子孙,君蒙奇辱,臣顾不惜一死。然死则死矣,又何益于君、何益于民、何益于社稷?我赵能在此立誓,自今日始,誓不与金虏并立于同一天下。以此残躯,灭杀金獠。不死不休!”
赵能喝罢,反转匕首,在自己手腕上割开一道血口,血刃戟指完颜阿古:“以此獠之血,证我血誓!”
赵能的一番铿锵激扬的誓言。令在场众多宗室子弟热血沸腾,气涌如山。不少年轻子弟纷纷抢出,与赵能并列,捋袖露膀,啮臂盟誓。
赵能正待挥刃上前之时,一个单薄的身影抢出。拦在他面前:“安远男君,请把这个机会让给我。”
赵能讶异地着眼前的少年——相国公赵梃。
此时的赵梃,清秀的双目隐隐含泪,那张稚嫩而清瘦的面庞神情却异常坚决。
“相国公,你……”赵能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但触及那一双坚定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却缩了回去。只是默默地倒转匕首,柄前刃后,将之放在赵梃掌心,目光中满是鼓励之色。
当赵梃一步步走到完颜阿古跟前,目光喷火,巍颤颤地举起匕首之时。
这名金军悍将却仰天狂笑起来:“南人小狗,你杀不了我!连刀子都拿不稳,你怎么杀?让我猜猜,你一定连鸡都没杀过。你那握刀的姿势,甚至比不上我们女真人的三岁小儿……”
赵梃将目光狠狠瞪向不远处的赵忠:“这金狗在说什么?翻译!”
赵忠用力咽了一口唾沫,结结巴巴地说了。
“混帐!”赵梃愤怒地一刀刺出——激愤之下,刀子打滑,这一刀竟从完颜阿古肋下穿过,只割裂了完颜阿古的袍子,并在肋间划开了一道血痕。
“哈——”完颜阿古笑得直抽气,浑身链子哗啦啦直响。若不是身后四名甲士紧紧扯住,只怕完颜阿古都笑得站不稳了。
赵梃脸孔充血,羞愤得无地自容。身后传来一声叹息:“二十三郎,让我来吧!”
赵梃听出来了,那是七皇兄赵栩的声音。
“不!我能行!”赵梃嘶吼着,不管不顾地猛然将匕首向前戳——恰在此时,完颜阿古被身后四名甲士攥住铁链往后一拉,他那熊罴般的身躯本能地挣扎着向前一扑……
噗!血光迸射,吼声如兽。
赵梃被那股声威震得踉跄后退,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脸色煞白,满面骇然。
完颜阿古一脸愕然地低头着心口,那里插着一把匕首,直没刀柄。
“嗷!”完颜阿古发出一声野兽濒死的暴啸,奋力一挣,竟然震翻那四名甲士,如暴虎般扑向赵梃。
大堂之上,几乎所有的宗室子都是双目圆瞪,以袖掩口,眼睁睁着,完全不知所措。
就在完颜阿古棒槌般粗大的五指,距离赵梃咽喉不足两尺之时。人影一闪,一人迅捷切入二者之间——正是赵能!
面对完颜阿古的濒死一击,赵能自问也没有把握扛下。好在他也没打算硬扛,而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动作——伸手抓住刀柄,猛然一拔!
血溅三尺!
完颜阿古再度大叫,雄壮的身躯剧震,扑势定格。箕张的五指虽然距离赵梃不过二尺之近,却再也无力递进。他嘶声戟指着赵梃:“南人小儿,你运气好,运气好……”大股鲜血涌出,将他剩下的话语淹没。
完颜阿古最后仰天发出一声不甘地大吼,轰然倒下。
赵能面无表情,从怀中取出一块抹布,将********上的血迹小心擦拭去。然后再度跪倒,双手托刃高举过头,呈献予狄烈。
狄烈收起匕首。点头道:“赵家的人,还是有男儿的……”
“赵家不但有男儿,还不止一个。”赵梃半边脸都喷溅着血珠,他却连抹都不抹一下,大步走到赵能身侧,同样单膝下跪,“我要入伍从军。而且,要进教导营!”
赵梃这一跪,对在场的赵氏宗室无异于一记炸雷——这是大宋的皇子。第一次心甘情愿拜倒在一个外人面前!
“不可!”赵栩大惊失色。不知他说的“不可”是不欲让赵梃从军呢,还是不可下跪。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不可!”赵偲一急之下,血也不吐了。气也不喘了,挣扎着就要过来拉起赵梃。
“不可!”这一声清脆婉骊,虽是惶急,却极动听。正是同屏风后面闪出的柔福帝姬嬛嬛!
随着嬛嬛的出现,朱皇后、朱慎姬及众帝姬、郡主、嫔妃及宫娥一一鱼贯而出。
数百宗室,除一些身份较高者,如越王、济王、永安县公、项城伯等人躬身为礼之外,其余诸人,无不伏阙叩拜。
狄烈向四名甲士挥挥手:“退下,把尸体抬走。然后到军法处自领二十军棍。”
四名甲士惭愧领命,将完颜阿古的尸首抬走。自有数名仆妇急急提水执布上前,迅速清理干净地上的血迹。尽管如此,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之气。
狄烈站起来欠了欠身,算是向朱皇后行了个礼——这个礼节与其说是晋见皇后。倒不如说是对女性的一种绅士之礼。
那些宗室见了,虽然也少不了腹诽,却也难以指责。狄烈现在好歹还顶着个“殿下”的名头,以一国的王子,参见另一国的皇后,那礼节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从这一点也可以出。狄烈的这个王子身份,平日不显山露水,貌似无用,但在古人日常礼仪举止中,却是占了好大便宜。
嬛嬛与檀香齐齐从朱皇后身后闪出,一个趋向赵梃;一个急奔赵偲。
嬛嬛急步走近赵梃,从怀中抽出一块丝巾,心疼地抹去赵梃脸孔的血迹,柔声道:“二十三郎,你已经杀了一个金狗,而且还是金狗中的巨犬。也算是为父皇、太后、皇兄及我赵氏被俘姐妹出了一口恶气。以后的事,交给城主殿下与安远男君他们去做吧。你不必……”
“不!”赵梃坚定摇头,“二十姐,你不要劝我,谁也不要劝我,我一定要入伍!而且,一定要进入教导营!”
嬛嬛又是气恼,又是无奈,只好抬起螓首,向狄烈轻轻摇头。在众多皇子帝姬当中,嬛嬛与赵梃乃是一母同胞,她(他)们的生母俱是懿肃贵妃王氏,是真正的亲姐弟,这份亲情自然远胜其余皇子帝姬。
狄烈不置可否地笑笑,示意凌远搬一个锦墩过来给朱皇后落座。然后淡淡道:“皇后怎么说?”
朱皇后秀脸泪痕未干,苍白如洗。二帝及宗室所遭受的奇耻大辱,对她的身心打击是难以想像的,几乎要将她击垮。她不能想像,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境况之下,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事实上,如果按正常的历史发展,被俘至会宁府的朱皇后,在屈辱的“牵羊礼”大典之后,面对金国统治者的野蛮暴行,作为战败民族女性的代表,为了捍卫自己和所代表民族的女性的尊严,履行母仪天下的职责,她选择了以死抗争。先是毅然决然投环自缢,被人发现救下之后,竟又于当夜再投水自尽——其死志之坚,竟至于斯!
朱皇后是所有被俘至上京的宗室女子中,唯一自杀而保持贞节与尊严的人。比起那些忍辱偷生的宗室女子,在被凌辱虐待数年、十数年之后,仍然难逃凄惨而死的下场,真不知要好多少。
朱皇后这种强烈的反抗精神与刚烈行为,甚至还得到了金人的褒扬。若干年后,金太宗吴乞买殁,他的后继者金世宗曾下诏称赞朱皇后“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这无疑是重重搧了苟且偷生的徽、钦两位皇帝和其余被蹂躏迫害、却忍辱偷生的女性一记响亮耳光。
当然,这在另一个时空发生的悲剧命运并不为此刻的朱皇后所知。但她心里却如明镜也似地、异常清楚明白,如果没有那个男子的出现,她一定就会是“牵羊礼”大典之上,那个跟随在钦宗身后的人……身披羊裘,赤身露乳——朱皇后自家明白自家事,如果当真有这样的遭遇,她一定不会选择屈辱地活下去。而嬛嬛、圆珠、珠珠、串珠、檀香、玉屏、含玉……等等这些妙龄如玉的皇室珍宝,亦将沦落泥尘,任人恣意亵玩……天呐!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颤。
而挽回了这一切的那个人,毫无疑问,他对赵宋宗室有着再造之恩。这样的恩泽,无论怎样回报都不为过。
就在这一瞬,朱皇后已下定决心,她妙目如轮,环顾场上一圈。数百宗室,莫不垂目敛手,毕恭毕敬地恭聆圣喻。
“金虏猖獗,宋室蒙难,赵氏何辜,受此千载奇耻?此仇一日不复,此耻一日不雪,我赵氏一日无颜称君于人前。自即日始,凡我赵氏宗室男儿,须以安远男君为楷模,或投身军伍,或筹谋赞画,将此劫后残躯,托付于天诛神兵。唯望能洗涮赵氏耻辱,百岁千载之后,不至于无颜见列祖列宗于黄泉之下。”
朱皇后一番雄烈不输于男儿的豪壮之语,将一众宗室惊得呆住。
赵栩与赵偲齐声道:“皇后……”
朱皇后长袖一甩,截口道:“皇叔与皇兄不必多言,予自恨非男儿之身,否则亦何恤此残躯!”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重,赵氏的王公们面皮再厚,也不敢再多言半句了。最重要的是,金人的这个“牵羊礼”大典,彻底撕下了赵宋宗室残存的最后一丝皇家遮羞布。自始而后,这些赵宋宗室,就如同被打断了脊梁的狗,得夹着尾巴做人了。昔日那种落魂之余,仍不知收敛的王公候伯的架子,却是散了、碎了,再也端不起来了。
以赵能、赵梃为首的一干血仍未冷的赵氏宗室子弟,齐齐下拜,洪声道:“我等在此立誓,金虏不灭,誓不放下手中刀笔;一息尚存,必与金虏不共戴天!”
见此风云激荡的情形,狄烈微不可察地轻轻吐了口气。嗯,这些赵宋宗室,总算由一个大麻烦,转化成了一把助力。虽然,还有一帮人老成精的家伙,也跟着哭,跟着哀嚎,但过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完全不为所动。不过,底下一帮子年轻宗室子弟,却被成功地激励起来。
这些个年轻子弟,或许现阶段在宗室里边,因身份、辈份低微,没有什么影响力与话语权。但狄烈相信,假以时日,只要给机会让他们成长起来,他们终将会成为一股为己所用的新兴力量。
而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未完待续。。)




狙击南宋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丰碑与勋章
狙击南宋26_狙击南宋全文免费阅读_第一百二十六章 丰碑与勋章来自书()
张锐与燕七郎,两人一般高矮,一脸英气,加之一身新式的藏青色紧身军装,英姿勃勃地齐步走过天枢城内一道又一道青石板桥。【百度搜索书 会员登入书】
在桥下浣衣洗涮的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掩口哧笑着从衣物缝隙中,偷窥着这两个一便知是天诛军军官的英伟青年。
桥的左边的女子,多半的是张锐;而桥右边的女子,则将顾盼的目光投注在燕七郎身上。虽然太学生出身的张锐比起水寇出身的燕七郎,更为英挺,并多了一股子书卷气,但没奈何,他右脸一道长长的刀疤让他破了相。所以,右边桥下的女子,到的,就是一个疤面人……
纵然如此,张锐依然毫不在意地将胸膛挺得高高的,因为那上面别着一枚锃亮的黄铜勋章与一枚亮白的鎏银铜质勋章。铜勋章的是三级勋章,上面阳刻着奈何关的关城形象,代表着曾参加过奈何关保卫战,并取得一定功勋。银勋章是二级勋章,其上阳刻着一支弩矢刺穿马首的形象,表示曾参加过饮马滩歼灭战,并取得优秀战绩。
在这方面,尽管燕七郎的军职在张锐之上,但却只得两枚三级铜章而已。而张锐之所以得到一枚二级银勋章,那是对他击毙敌军前锋军骁将,谋克迭速的嘉奖。
这种勋章制度是由狄烈在第一次奈何关之战结束后,在军议上提出并获得一致通过,刚刚付诸于实施的。勋章共分五级:鎏铜铁质的四级勋章;纯铜三级勋章;鎏银铜质的二级勋章(不是狄烈舍不得用纯银。而是纯银太软,做勋章易变形);鎏金铜质的一级勋章;金镶玉的特级勋章。与这五级勋章相配套的,还有相应的奖励,级数越高,越是丰厚。
果然,这勋章制度大大刺激了军队及军人的荣誉感,有力提升了军心士气。更令士兵们涌起了旺盛的战意,磨手擦掌,要在下一次的战斗中。获取更高的勋章。
话说这两场大战打下来,就算是各营的指挥使一级,也多是获得一至两枚二级银质勋章而已。仅有生擒敌酋的杨再兴与奇袭栾城的杨折冲二人,各得一枚一级金质勋章。
这高级勋章获取如此之难,更是大大激发了各营主官们心中较劲的念头,心下均憋着一股劲,一心要在下一次的大战中,力拔头筹。
张锐与燕七郎挺拔的身姿渐行渐远,身后依然追逐着众多恋慕的目光……
现在的军人不比从前了——准确的说,是天枢城的军人与原先大宋的军兵完全不同。宋朝的军兵,那是“贼配军”,宋朝的军营。是藏污纳垢的贼窝子,宋朝的大多数将官,是一见胡尘就望风而逃的逃跑将军……这样一支所谓的军队,怎么让人崇敬得起来?
天诛军的将士,首先是社会地位的提高。见官不拜,士农工商兵第一等,这直接将武士拔高到了与文士相等的高度,任谁都得高一眼;荣誉有了,实惠也没落下,有田有房。农具耕牛配给,军属优先照顾。两场大战之后,更有丰厚的战利品分发……
有地位、有田产、有福利、有高薪……其优渥条件直追后世的公务员。在狄烈的刻意营造下,天诛军军人,形像刚健雄迈,囊中多金,已成为女子们心目中的首选。
是的,在天枢城这个由特殊群体所组成的城寨里,所有的女性,无论她们曾经的身份高低贵贱,都有着共同的经历。那段不堪加首的往事,使所有女子都明白了什么叫安全感。只有经历那种惨痛,才会深深体味到安全感的可贵。那么安全感从何而来呢?不是宣称有黄金屋、有千钟粟、有颜如玉的读书人,而是紧握刀锋的真汉子!
现在天诛军中什长以上的军官,家中的门槛都被说媒的踏矮了三分,除了少数像张锐这样出身较好,志向高远的青年,坚定地认为金虏未灭,何以家为。大多数人,包括像杨奋、杨折冲这对鳏夫兄弟,都美美地订下亲事,只待天诛军的训练与素质上了轨道之后,再行完婚。
张锐与燕七郎,一直走过杀声阵阵的大校场、隆隆轰鸣的瀑布磨房、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的农具匠作坊,最后登上西山英烈峰——这是狄烈为这座无名山峰定下的名称。因为这座高不足百丈的小山峦,已经开僻为天诛军的烈士陵园。
张锐与燕七郎,一步步顺着刚刚铺好的石阶,折行而上。一路之上,可以到不少仍穿着旧式军服的天诛军士兵,以及一些城中居民,手挎竹篮,内盛香烛元宝,相携拾阶而上。
随着一步步行将登顶,一截方尖碑顶在视野中慢慢显现,登临愈高,碑身愈显。当张锐与燕七郎足踏实地,踩在英烈峰烈士陵园,那宽广整洁,以青石砌就的陵园大道时。面对着眼前高大恢弘的烈士纪念碑及庄严肃穆的一座座碑林,亦不禁热血激荡,心潮澎湃。
整个烈士陵园占地近十顷,青石板铺就的大道宽达三丈,道旁遍植松柏。中央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广场,可容千人列阵祭奠。烈士纪念碑基底方圆五丈,高达丈许,有十一级台阶可登上基底,四面有石制围栏。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位于正中的烈士纪念碑了,这个高度超过五丈的巨形高碑,碑身为正方梯形,以花岗岩砌就,基底宽厚,越往上越收缩,最顶呈尖锥状,上去就像一柄几欲刺破苍穹的利剑。
整个纪念碑造形质朴厚重,大气雄浑,令人仰视之余,心生崇敬。
烈士纪念碑正面阳刻着八个鎏金大字,在正午的阳光下闪亮夺目:天诛英魂,永垂不朽!
英烈峰上。山风徐来,松涛阵阵,樟柏青翠,野花芬芳。
张锐、燕七郎及陆续前来的众多天诛军将士,默默伫立在高大的烈士纪念碑下,伸手触摸着那一个个前些日子还是那么鲜活的生命,如今却已成为石板上的勒名……
饮马滩之战中。天诛军伤亡超过两百,其中阵亡近半。这近百名英魂,是天诛军成军以来。第一批烈士,此刻,这些烈士。就静静躺在这绿水青山的英烈峰之上。
张锐轻轻摩挲着一个叫“钟自扬”名字,神情感伤。这是他所任什长的那一什里,唯一一名战死的士兵。他记得很清楚,这是一个腼腆的小伙子,滑州人氏,原是汴京一家绸缎庄的伙计,后为金人所掳。
1...5455565758...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