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钟离昧
所谓伏兵者,本来就是险之又险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三种结果,第一种就是大获全胜,第二种也没啥就是百忙一场,而第三种就是反而被敌人伏击!诸葛亮善于设伏,那是因为他精研地理和气候的缘故。郭元振不敢自比武侯,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跑到这里来和敌军对持。
“根据斥候报告,前方八十里的地方发现了敌军的营寨,但是他们也十分聪明,在营寨前方有一道隘口,当地人称之为临川口,有一道青海湖的支流从隘口旁边流过,大部队要通过两道山峰之间的隘口非常困难,一不小心就会葬身水底,所以说,这可能是他们害怕咱们偷营所以设计下来的。”韦月将站在郭元振的身边,指着前方介绍道。
“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吐蕃人在大的方针战略上已经输了,妄想凭借着这么一点雕虫小技挽回败局根本就没有可能!咱们回军营去!”郭元振冷笑着说道。
大唐风流行 第三十四章苦拔海之战下
坦白说,选择在临川口后方下寨,纯粹是出于夫蒙令卿的主意,按照屠昆的意思,根本就不需要这么些废话,直接杀过去,把周军扫荡干净也就是了。所以自从听说周军已经在临川口的另一面下寨之后,屠昆根本就坐不住了。
“我一定要杀出谷口给周军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吐蕃人的厉害,别以为侥幸打败了几个废物就有什么了不起了,在我屠昆面前,他们除了失败,注定还是失败,绝对没有其他任何的结果。”屠昆把桑陌和夫蒙令卿全都找来了,极力主张就此杀出去和周军决战,不想窝在这里。
“屠昆将军,现在咱们把兵力深藏在临川口之后,实在是一条上策,这里的地势不适合大军前进,周军远道而来,最想的就是速战速决,不然的话他们的粮草肯定会出现问题,而他们若是没有办法突破临川口除了主动退兵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若是他们强行的突破,那么一定会死伤无数的。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反败为胜,把侵入青海境内的周军杀的个干干净净啊!”夫蒙令卿听说屠昆要出战,顿时紧张了起来。
“桑陌将军,你是什么意思?!”屠昆看到夫蒙令卿又出来阻拦自己,心里非常不高兴,暗想这次出兵自己毕竟是主帅,凭什么什么都要听你的呢,这人真是有点太不懂事了。他想争取桑陌的支持。
“两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我这一时之间也没有决断,要不我先回去思量思量然后再回来和两位商量?!”桑陌心想,这个决定肯定关系到此次战役的成败,万一我说错了话责任落在了肩膀上,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还不如来一个模棱两可呢。
“哪有时间让你慢吞吞的思量,我是行军的主帅,我已经决定了,今天晚上先发动一次劫营,给周军一点小小的教训,明天全体大军通过临川口讨伐这些杀上门的家伙,把他们给一网打尽。”屠昆拍着桌子,给这次的行动已经定了性。
“屠昆将军,你这样做太鲁莽了,末将表示非常担忧,请将军三思!”夫蒙令卿倒不是担心别的,主要还是担心周军给屠昆设下圈套,他以前曾经听说过郭元振的名字,知道也是一员上将,而且他比较了解屠昆的特色,此人善于打攻坚战,但是指挥却并不怎么灵活,给敌人设圈套什么的那就更加没可能了。
“夫蒙令卿,你不要忘了,我才是这次行动的主帅,希望你一切行动听指挥,不然的话本帅的军令可不是闹着玩的,桑陌夫蒙令卿听令,我命令你们两个马上调动自己的大军,准备在夜间展开攻击。”
桑陌说道:“既然是偷营就想要问问,需要多少人马?!”
屠昆冷哼了一声:“不需要太多,从咱们三人每人的军中抽调三千精兵,今夜子时前往劫营,兵分三路,你们两个火烧他的两翼,而我亲自带人楔入他的大营,敌人不能兼顾,又是半夜遭遇突袭,一定会惊慌失措。”
“将军,深夜劫营,分兵容易混乱,很有可能自己和自己打起来,这是兵家大忌呀,还是在商量商量吧!”夫蒙令卿越听越不对劲儿,这个屠昆简直就是在这里胡乱的指挥,一点道道都没有。
“我们的士卒这么精良强悍,周军肯定一触即溃,再说本帅亲自帅军突袭,士兵肯定以一当百,周军有十万之众,他们肯定比咱们乱的厉害吧,到时候你们一放火,顿时火光冲天亮如白昼,怎么可能自己和自己打起来呢,我看你是不是有点太杞人忧天了呀,还是故意要和本帅为难!”屠昆的大眼珠子顿时瞪圆了眼看就要发怒。
夫蒙令卿叹了口气顿时就不说话了,他也知道目前自己再说什么也是枉然,就算自己向论弓仁报告也是没用的,一则根本来不及,二则论弓仁信任的是屠昆而他本身比屠昆更加的愚昧混蛋,找他们根本没用。论赞婆自己顾不上自己,只有写一封密信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给论钦陵大伦知道了。
不过,夫蒙令卿心想,也许密信还来不及送达,苦拔海之战已经结束了,论弓仁能不能活着还是个未知之数。
当夜是月晦之夜,正适合劫营。
屠昆早早的就和桑陌还有夫蒙令卿统领着九千精兵除了营寨,一路无话,出了临川口四十里之后,斥候回报,前面果然有一大片的军营,而且防守貌似还很松懈。屠昆心里大大的高兴了一把,立即命令一百名精锐组成敢死队,踏着包裹着麻袋片的铁骑,向营寨冲去,而他亲自带队从后面跟上。
当一百名铁骑呐喊着冲进周军的营寨的时候,营寨内的人马顿时好像是沸水一样沸腾了起来,就像是屠昆预料中的那样,人喊马嘶,乱成一团,他在哈哈大笑之余,率领中军冲入了营寨之内,把周军杀的四散奔逃。
劫营这种事情并没有一定之规,夫蒙令卿虽然预料屠昆会失败,但是他也在心里抱有巨大的侥幸心理,万一要是成功了……
于是毫不犹豫的三路大军一共九千人马按照原定的计划冲了进去,两路向左右两边投放火把,点燃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中间一路则狠狠的打击周军的有生力量,好像一条黑色的狂龙,在烈焰之中穿梭于营寨中,无可阻挡,所向披靡。
天亮的时候,屠昆带着人马撤退,很可惜,这一仗虽然是烧毁了周军很多的辎重,但是并没有杀伤太多的人马,这些汉人太狡猾了也太懦弱了,战斗刚刚打起来,居然就一个个的跟随着郭元振的帅旗逃跑了。说起这个郭元振简直就是懦弱胆小的代名词,而且逃跑的速度很专业,自己刚刚找到帅帐,他已经跑出去五六里之外了。
为了担心半路上遭遇伏兵,屠昆并没有下令往死里去追,他觉得这样一支懦弱的人马没有必要深夜冒险,明天总攻开始,分分钟就能把他们摧毁,吐蕃勇士只用一个手指头就可以戳死汉人十个精锐士兵了,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他们胆子太小了,士兵战斗力弱没关系,但是绝对不能懦弱怕死,不然,人越多失败的越快。
第二天到第五天——周军在距离原始营地五十里之外再次扎营,屠昆命令大军出临川口向前追击,周军再撤退五十里,屠昆再次命令大军追击,一路上拾获了周军无数的辎重,把屠昆高兴地嘴都合不拢了,就连处于克腊城的花花大少论弓仁都写信来把他好好的表扬了一番,不但表扬而且还赏赐了很多的东西,士兵们也给了好多的许诺。
周军的失败似乎是已经注定了,他们已经退入了大莫门的城门口,再也没有地方可以退了,若是再往后退,很可能就会遭到城内吐蕃居民的前后夹击,这里不是周朝人的地盘,没有人主动给他们提供粮草和安慰,他们不可能坚守大莫门这座城池,所以,他们必须要放弃大莫门和洪济城,屠昆就要彻底胜利了。
鉴于以上这种情况,屠昆准备发起总攻,他认为汉人只有以上的一条撤退路线还有誓死抵抗这两条路线可以走。
果然郭元振选择了和吐蕃人进行决战。
翌日,两军对圆。
郭元振的左右两侧是韦氏双壁,而屠昆的两侧则是桑陌和夫蒙令卿,他们的身后全都旗帜飘扬阵型入海,鼓声隆隆,阵容强大,士兵数万。
屠昆高颧骨环眼睛,肌肤黝黑骨骼宽大,是很常见的那种吐蕃人,手里提着一根普通人手臂粗细的六棱青铜棍,指着郭元振大声的搦战:“呔,你们这些汉人,居然敢侵入我们大吐蕃的地盘,简直就是不知道死活,我要毁灭你们就好像是群狼毁灭一只羔羊,你们不好好的呆在羊圈里吃草,居然跑到青海来喂狼,真是太可笑了,现在知道本帅的厉害了,赶快下马投降,可以饶你们一死。”
“哈哈哈哈,你就是屠昆吧,你真的以为自己勇猛无敌百战百胜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们追赶的走投无路了吗?现在请你回头看看吧,到底是谁走投无路了,你这个愚蠢而又贪婪的家伙,太笨了。”郭元振坐在马背上,爽朗的大笑。旁边的两员将军也都翘起了嘴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用你们汉人的话说,你这就是黔驴技穷了吧——”屠昆愕然了一下,突然意识到郭元振这是在撒谎,在马背上笑弯了腰,可是突然,他看到身旁的夫蒙令卿和桑陌已经脸色大变,而一阵冲锋的号角声已经在自己的大军身后吹响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儿?!”
一队将近五六千人的汉人骑兵突然出现在吐蕃人的身后,没有任何言语,也没有任何的序幕,就好似一把剪刀闪电般楔入了吐蕃人的后队之中,这里没有大将坐镇,士兵们顿时好像羊群一样乱七八糟了。
最可怕的是,汉人骑兵团的中央部分居然隐藏着十几辆战车,这种早就在汉朝之后已经绝迹的战斗武器,在此时发挥了无法想象的作用,强横的战车在烈马全速的奔驰拉拽之下,就好像十辆脱轨而来的列车,横扫了吐蕃军的大半个军阵……空中射来的箭矢就好像无法遏止的狂风暴雨,无论落在那里都会带走一片一片的生命,周军的射手根本不用瞄准,乱射而已,这时候郭元振的军中战鼓轰鸣,真正的总攻开始了……
吐蕃人被杀的哭爹喊娘,落花流水……
大唐风流行 第三十五章横扫青海
郭元振和韦氏双壁高踞马上,远远地眺望着厮杀中的战场,他们根本不用亲身投入战斗,吐蕃人已经兵败如山倒了,这是屠昆轻敌冒进的代价,实在是怨不得任何一个人啊,郭元振只是略施小计而已。
韦月将指着败退中的吐蕃人笑道:“将军真是厉害,屠昆也太鲁莽了,我们每一次撤退都会在原地留下一千五百人当作牧民,将战马当作牧马来放养,他居然都没有看出来,经历了三次撤退之后,总共五千余骑兵在他身后随时待命,他还能不死嘛!”
“要说战车这东西,的确是缺乏灵活性,很容易被骑兵直接绕过去,实战中发挥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但是像这样冲击这么一个蜂巢般乱糟糟的军营,那可就真是太有用了,纵横切割之下,无数吐蕃人被碾压成肉饼,根本就不可能逃掉,也亏得将军能想得出这个办法来了。”韦安石也跟着说道。
“这个办法并不是我想出来的,你们看到那些战车了没有,所有的轱辘上全都镶嵌着五把战刀,而整个车轴其实是一把巨大的长枪,没两辆车中间用铁链相互连接,这种铁链可以随时脱钩,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有截断长江的威力,就好像是当年曹操的铁索连舟,不过,与之不同的是,他可以随时脱钩,如果两辆车的战马背道而驰,只需要按动一个机关,铁链自动就会脱离,用来冲击敌阵,那可真是称得上所向无敌——这是‘季大将军’的设计,我也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这一路上工匠们都在加紧赶工。”郭元振提到季惊风名字的时候,也忍不住冲着天空拱了拱手,以示敬意。
“厉害,太厉害了——吐蕃人败了。”韦月将由衷的赞叹道。
“报,启禀郭将军,末将在军阵中找到了桑陌的尸体,而屠昆和夫蒙令卿已经率军逃走了,请问我军是否追击?!”一员副将提着桑陌的人头,跑了过来,此时此刻吐蕃人已经全面溃败,四处逃跑,距离开战也不过一个多时辰而已。
“不要追击,现在形势混乱,很容易自相践踏,命令原地歼灭,让吐蕃人自行溃败,韦月将听令,命你带领本部三千精锐骑兵向临川口一线追击,韦安石在后面接应,如果一切无恙的话,即刻夺取临川口,并且在当道下寨,停止向前追击,等待大军会和!”郭元振把早就拟定的战略计划说了一遍。韦氏双壁立即展开了行动。
周军在战胜之后,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打扫战场,然后向前挺进,韦氏双壁果然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已经占据了临川口,下一步,郭元振的目标就是吐谷浑人的王庭,伏俟城。
“郭将军应该立即进军乘胜追击,夺取伏俟城,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快地取得胜利,也许还能够抓住论钦陵的儿子论弓仁,这可是一件举世罕见的功劳啊!”在夺取了临川口一整天之后,韦月将见郭元振按兵不动有些忍不住了。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夺取城池,而是要挡住吐蕃人的援军,按照我的计算,咱们现在完全可以不再向前进军死死的守住临川口,就算是论钦陵亲自来了,季大将军的整体战略计划也可以实现,消灭论赞婆那是肯定的了,不过若是论弓仁胆小怕事自己跑了,丢掉了伏俟城,咱们也不妨向前挺进一下,我,在等消息!”郭元振正在喝茶,听到韦月将的话就放下茶杯说道。
“报!”这时候一个斥候在外面高声的喊道:“骑兵郭将军,番将屠昆和夫蒙令卿撤退到伏俟城之后,放火焚烧了城池,已经继续的向西撤退,很有可能是赶往克腊城去了。”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这个论弓仁绝对是个无胆匪类超级废物,韦将军你下去传令吧,大军准备开拔直奔伏俟城……”
……………………
季惊风已经追击了论赞婆十五天了,在这十五天里,周军先后在破逻真谷、柴达木盆地、阿尔泰山和昆仑山交接的谷口,三次大破吐蕃军团,再斩杀吐蕃军八万人,虏获牛羊金银无数,横扫了整个九曲之地。
大军正式进入西域!
论赞婆想要逃往西=突厥,又唯恐季惊风帅军一路追杀,所以放火焚烧全部的野草,丢弃重装装备,进入到库山山区之中,留下一万人马驻守,其余的人继续向西逃窜,目标很明确就是突沦川,越过突沦川就是瀚海大沙漠,过了沙漠就是西=突厥的地盘了。
当时薛丁山、段攒和洪亮、张思礼等人全都认为,再往前追击的话,已经接近了且末郡,那里是沙漠的边缘,如果向北就是鄯善城,过了鄯善城,可以迂回向河西走廊,但是如果继续向西就是突沦川,他们主张停止追击,任凭论赞婆向西逃窜,原因很简单,因为沙漠边缘粮食转运非常困难,沿途缺少草料,战马不是骆驼,肯定疲惫瘦弱,不可以深入追击,而且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应该把战略重心向河西走廊一带延伸,不应该对论赞婆这只惊弓之鸟穷追猛打了,没什么意思。
段攒更加用其父段志玄攻打吐谷浑的战例,来劝阻季惊风:“季大将军,我父亲当年也是深入敌境,当时他从鄯善城发动攻击,虽然打了大胜仗,但是因为沙漠边缘的环境实在太恶劣,所以最后还是撤回了鄯善,而吐谷浑人和吐蕃人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很有可能回过头来,组织兵力反咬一口,到时候我们就会陷于被动之中,有可能会转而失败。”
季惊风力排众议:“不然,上一次段志玄将军之所以撤退,是因为吐谷浑人在沙漠一代拥有强大的驻军,而且并没有遭到粉碎性的惨败,军心还非常的稳固,所以才能够很快地集结力量予以反扑,将朝廷的势力压缩在鄯善城一代,根本无法越过且末,而这一次的情况和上一次有着天壤之别。”
季惊风笑了笑继续说道:“吐蕃人长期占据吐谷浑的土地,对吐谷浑人民很有些横征暴敛,打仗的时候把他们当成炮灰,和平的时候贩卖他们成为奴隶,所以他们在吐谷浑的统治地位并不是不可撼动的,如今吐蕃虽然是个大国,但是国内可以征战的士兵最多也就是一百万左右,而如今一下子就损失了将近五十万,这样的代价任何国家也无法一下子消化掉,我估计他们的军心已经彻底的动荡,命令根本无法贯彻,吐谷浑的百姓更加和他们离心离德——而且论赞婆在撤退的过程之中,他手下的士兵就好像被石头打击的老鼠飞鸟一样,向四面八方逃亡,库山以南的地方连一个斥候都没有留下来,这说明他已经没有组织反抗的能力了,征服他们,俘虏论赞婆就好像捡起一根荠菜那么容易,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以后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薛丁山等人听了季惊风的分析之后,顿时觉得很有道理,此刻朝廷对于季惊风的第二封奏章已经有了回复,武则天亲自下了圣旨不再追究薛丁山和段攒的罪责,准许他们返回洛阳,并且许诺将有深厚的赏赐,另外,朝廷已经任命狄仁杰为钦差大臣,前往吐蕃国会见论钦陵,商讨和平事宜。在季惊风的要求下,这件事情做得非常高调,吐蕃人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奔走相告了。
季惊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孤立论赞婆的穷兵黩武的野心。
于是季惊风命令段攒为西征军先锋,率领一万人马向库山挺进,段攒不负众望,在库山以北地区三战三捷,再次大破吐蕃军团,俘虏敌军主将,季惊风谣言安抚,放他回去传达大周朝廷的和平心意。
论赞婆距离突沦川已经不远,剩余的野战军只剩下五千人左右,但是在突沦川以西的的且末城还有一只吐蕃人的两万人的守城部队,薛丁山帅军出击,在且末城外的曼头山再次大破吐蕃军团,吐蕃人一战即溃,死伤无数,从此之后,前往突沦川的道路,已经一往无前。
季惊风下令薛丁山驻守且末,西北袭击鄯善城,打开一条通往河西走廊的道路,自己帅军继续向西,深入沙漠地带,誓死也要生擒论赞婆。八天之后,大军深入一千五百里,如入无人之境,沿途无数小部落向大周朝称臣,有的不知名的小部落酋长,甚至于亲吻季惊风的靴子。
在这些向导的引导下,季惊风很快穿越了‘蜀浑山’,与论赞婆的最后一只武装力量隔着‘格尔木河’遥遥相望。论赞婆的背后就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了,此刻他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只得一战。
大唐风流行 第三十六章生擒论赞婆
但是这个时候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了,论赞婆虽然表面上好像已经是必死无疑,但其实他并没有多么的害怕,因为任谁都看得出来,季惊风已经处于了犹豫不决的境地之中。首先要声明的是,位于沙漠边缘的‘格尔木河’只是一条‘名义上的河流’,它的河道之中根本就没有一滴水。
周军已经深入沙漠边缘数百里,严重的缺少给养,如果在越过这条干涸的河流和论赞婆决战,粮草很成问题
突沦川只是个很笼统的地名而已,实际上这一代非常的大,季惊风要想捕捉到论赞婆的主力,并且一举把他消灭,也是很有难度的。没有一些决心,那时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当然,论赞婆帅军深入沙漠,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很可能会像以前的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一样,死在沙漠里。
而且论赞婆在突沦川也并没有闲着,吐蕃国的国威依然还在,他已经放出了消息,命令一些仍然愿意臣服于吐蕃的小部落过来救援,几天的功夫就再次集结了一万五千人之多,这些人民族不同,但是战斗力很强。而且他们善于使用大马士革军刀配合盾牌,此刀非常的锋利,最适合在沙漠中作战。战士们因此有些担忧。
季惊风于是命令张思礼带领九万人马回头向且末城折返,而自己率领八千骁勇强悍,体力充沛的骑兵继续向突沦川进发,沙漠中没有水,将士们刺马出血,饮血解渴,在十天之后,终于在茫茫黄沙之中,找到了论赞婆的帅帐。
季惊风大喜过望,只是可叹论赞婆前几天得到了周军已经撤退的消息,还以为季惊风已经走了,所以根本就没有设防,抱着美女睡到半夜里的时候,突然遭到了周军的大举围攻,当时连鞋子都没有来得及穿,抄起自己的战刀就杀了出来,领着二十多名骑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再向沙漠之中逃走,其余的将士全部阵亡。这一仗,杀的沙漠周边的所有部落人人震恐,黄沙已经变成了红沙。
一天之后,论赞婆站在沙漠之中暗自庆幸,自己终于逃了出来,至于说如何的穿越沙漠去到龟磁,他可比慕容伏允有办法,慕容伏允之所以死了,那是因为缺水缺粮,而且体力不济,再加上本身不会武功。但论赞婆认为自己和他没什么可比性,他的武功可是七星级的,就算在整个吐蕃也没有多少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但是粮食问题依然是要解决的,于是他随身带着的那二十四名近卫军就成了粮食,他开始吃人肉喝人血,当然这些必须在暗地里进行,半夜的时候士兵们偶尔消失一两个,是没什么关系的,肯定是逃跑去了。
可是他没有想到,正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候的骑着战马向前奔驰的时候,突然听到对面传来了一声冷笑,睁眼一看,茫茫黄沙之中居然站着一条高大的人影,那人左刀右枪,傲然而立,一动不动的挡住了他的去路。
“季惊风,你居然追到这里来了,该死!给我杀了他!”论赞婆一声令下,身后仅剩下十八名的近卫骑兵立即奔着季惊风冲了过来,可是季惊风只是双手挥动了一下,就有十颗人头落在了地上,跟着他长刀挥动,一股暴戾无比的刀气产生出来,剩下的八颗人头也落在了黄沙里,此刻的季惊风好比杀神。
在这段时间的艰苦磨砺之中他的武功已经突飞猛进,尤其是对三大杀招还有柔丝千斩,以及在群战中拥有强大杀伤力的,弯月回旋刀,的体悟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和体悟。
“该死的季惊风,我逃到这里来你居然还不肯放过我,难道想要赶尽杀绝嘛,你不是派出了和平使者去我们大吐蕃嘛,那么为什么还要对我穷追不舍,我看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和平的诚意,不然的话你应该知道我是谁,我是禄东赞的儿子,我们兄弟是吐蕃国的主宰,你杀了我,大周朝和大吐蕃就等于是结下了死仇,再也不可能和平了,一万年也不可能。而且,嘿嘿,你孤身一人前来,怎么可能杀得了我,你的武功根本就杀不了我,你对付几个小兵还可以,想要对付我,没门!”论赞婆说着说着忽然狂笑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