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钟离昧
但是如果他真的开赌,那么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后面肯定会策划更大的阴谋,自己就要更加的提防,皇上和太子之间出现了裂痕,对整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像对待章怀太子那样嘛?
见武则天陷入了沉思,一时之间大臣们都不敢说话,勤政殿内一片安静,只有来俊臣的眼珠子不停地转动,心中也不知道想着什么!
大约有半柱香的时间吧,武则天忽然叹了口气,说:“众位爱卿全都是国家股肱,你们觉得此时此刻朕应该怎么办呢!”
这话顿时就把在场的所有人给难住了,这种事儿牵扯到皇上和太子,大家都不知道武则天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敢胡说八道啊,万一要是说错了什么,弄不好一下子就完蛋大吉,所以大家都不说话。
武则天站了起来,突然说了一句:“既然是太子洗马刘全安参与此案,那么无论如何这件案子和太子也脱不了干系,朕现在不是说太子一定有问题,而只是想调查一下他,所以,朕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把太子拘押起来——这件事情交给来俊臣去办,来俊臣这一次你可千万不能再让朕失望了!”
来俊臣大喜过望,这种事情,就算是全天下的人都不愿意干,来俊臣也是乐于接受的,不管太子有罪没罪,至少这是个发大财逞威风的机会,而且他自问最能够揣摩皇上的心意,虽然皇上现在还犹豫不决,但是以他的经验来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痛下决心,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立大功的时候就到了。
来俊臣向前爬了两步,颤声说:“启禀皇上,太子身边有季惊风的三千护卫军,臣恐怕是难以接近他,所以请求皇上派左卫军大将军高真行来协助微臣办理此案,只要太子一进城,臣立即就把他控制起来,如此也可以防止多出很多是非来。”
“这样也好,那就给高真行传旨吧。”武则天说道:“不过季惊风大元帅朕还是完全信得过的,他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你们拘捕太子的时候不要声张,给他秘密的宣读朕的旨意,他一定会配合的,切不可和他产生什么摩擦,大元帅乃是国家功臣,众位爱卿对他务必都要多给一些尊敬。”
来俊臣心想:季惊风这小子多次和我为难,根本没有把我这个大理寺卿放在眼里,眼前这个机会正好收拾他,怎么能轻易的把他放过呢!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把他牵扯进来才行。
“皇上,微臣对您刚才所说的话有不同意见——”来俊臣抬起头来一副耿直不阿的模样,振声说道:“季惊风这次是和太子一起出门的,太子要做的事情他肯定是知情的,很有可能还是两人合谋,皇上不要忘了,季惊风现在手握河陇镇二十万大军,枕戈待旦虎视天下,如果他有什么异动,比太子反叛还要重大,微臣的意思是,命令高真行和左右羽林军大将军,一起出手,先干掉季惊风,然后擒拿太子,如此一来,陛下必然江山永固,帝业安稳,此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狄仁杰厉声道:“皇上,此事绝不可行,请皇上务必三思!季惊风功在社稷,手下多得是精兵猛将盖世枭雄,河陇镇的兵马对他忠心耿耿,没有确凿的证据怎么能对他下手,这等于自毁长城,引火**,皇上千万不能听来俊臣的。”
来俊臣心想,狄仁杰这老小子真是太可恨了,自己无论说什么,他总是跳出来跟自己作对,早晚有一天老子让你再也跳不起来了,你给我等着吧!或者我趁着这次机会,把你办了也就算了。
武则天本来和季惊风有私情,而且对他深信不疑,视为自己最为心腹的爱将,怎么可能听来俊臣的话,狄仁杰的话音刚落,武则天的眉毛一凝,冲着来俊臣呵斥道:“大胆的来俊臣,朕刚刚才说过,季爱卿对朕忠心不二,乃是国家的股肱,让众臣对他尊敬一些,你好端端没凭没据的却又来攀诬,是何道理,朕若不是看你平时办事兢兢业业还算忠心,今天必然要把你治罪,还不快点下去和高真行商量办法,滚吧。”
来俊臣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皇上见谅,都是微臣错了,微臣不该污蔑大元帅,微臣这就滚,这就滚。”
来俊臣出了大殿,径直就往高真行的家里来了。
高真行正在家里闲坐无事,一开始的时候,先是来了个太监宣读了皇上的口谕,然后就看到来俊臣一脸气愤的走了进来。
高真行不知何故,于是就过来问:“来大人,我刚才才接了圣旨你就来了,听说皇上对太子起了疑心,要拿下问罪,命我帅军来协助你,可是季惊风骁勇善战,手下更有三千精兵,这件事情似乎不好办,不如我们设下一个圈套,把季惊风一起砍了以绝后患,其实我早就看这小子不顺眼了,顺便夺了他的兵权岂不是好。”
来俊臣翻了个白眼,不请自坐,翘起二郎腿对高真行冷笑道:“你这样的打算,幸亏是只对我说了没有对皇上说,如果对皇上说了,至少也是一顿臭骂,如果皇上真的怒了,说不定把你的官位也给罢了呢。”
高真行惊讶的问:“这话从何说起,明明是皇上命令我帅军协助你,难道刚才的太监是假传圣旨引我上钩的不成!”
“那倒不是,只不过皇上说了,这件事情只问太子的不是,不许有一丝一毫的牵连到季惊风——”当下就把自己吃瘪的情形说了一遍。
高真行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心想幸亏我没有鲁莽行事,也幸亏来俊臣提前奏了一本,否则自己恐怕真的要吃亏了。
来俊臣见他脸上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冷笑道:“我看你和季惊风的关系也不好,这几年交恶很深,如今这小子又有军权,而且又得到了皇上的信任,久后必为我等心腹大患,你还高兴,有什么好高兴的。”
高真行嘿嘿笑道:“我一直都以为来大人机智过人,有应变之能,没想到也是个俗人。皇上自然是说了不让为难季惊风,但是如果季惊风果真维护太子产生兵变,那我们出兵平叛,有功无过,就算是皇上知道了,也只能是维护我们,奖励我们,难道还会责怪我们不成,俗话说事在人为嘛!”
来俊臣顿时站了起来,两只小眼睛里放射=精光:“嘿嘿,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计策了。”
高真行点头道:“好计策,好计策呀!”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计了
季惊风自然是没有想到,有两个人正等着算计他呢,于是带着武承嗣以及自己的三千人马日夜兼程的赶回洛阳,不几日便渡过了黄河向洛阳城的北门逼近,而朝廷之中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此刻武承嗣仍然不知道洛阳已经发生了巨变,还以为自己离开了大草原,从此龙游大海安全了呢。
就在三千人马距离洛阳城还有五十里的时候,来俊臣就命人传圣旨,让季惊风就地安营扎寨等候圣旨到来。
不过来俊臣还忘了一个人,他忘了太平公主一直都逗留在神都,这可是季惊风的内应,而且时刻都注意着季惊风的一举一动。自从季惊风渡过了黄河,太平公主就让胡诌大师出城迎接,没想到的是季惊风居然在五十里外就安营扎寨了。太平公主顿时就起了疑心。不过这个时候洛阳城内部已经被左右羽林军封锁,而外围则被高真行的左卫军团团包围,美其名曰保护皇上的安全。
胡诌大师见了季惊风之后,就问:“呵呵,驸马爷回到了京城为什么还不立即进城,反而在这里安营扎寨,难道就不怕引起朝廷的怀疑嘛!”
季惊风笑道:“大师有所不知,我才刚刚接到了圣旨,让我在五十里之外先安营扎寨,等候皇上的旨意,其实我也不明白皇上这样做的意思是什么!”
胡诌大师原本也是个稀里糊涂的家伙,不过他的武功高强,来无影去无踪,那些禁卫军对他来说就好像是土鸡瓦狗一样,就这样又从季惊风的军营里出来,去见太平公主把季惊风的话给说了一遍,太平公主顿时哑然失色,这女人从小就是在激烈的政斗争之中长大的,为人又很聪明,也善于搞一些阴谋诡计,所以非常敏感,顿时就感觉到这里面有些事情无法解释。
“这里面好像有些不对劲儿,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朝廷有这种规矩,而且最近也没有听说皇上下过这样的旨意,难道是有人假传圣旨!这样,麻烦大师在这里等候一下,本宫现在就去翰林院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圣旨发出去,如果翰林院没有发出圣旨,那么这里面必定就蕴含着重大的阴谋。”太平公主说道。
胡诌大师来回跑了好几趟早就累了,翻了个白眼,心想,老子要不是在你这里免费的吃了好几年饭才懒得搭理你呢。
太平公主也知道这位大师修为精深武功盖世眼高于顶,不受自己的约束,见他翻白眼也假装看不到,立即秘密的换上了一身利索的一副,带着两个侍卫直接就奔着翰林院来了。到了翰林院一打听,皇上果然没有任何的圣旨发出去给季惊风。
“看来果然是有人假传圣旨,想要把驸马置于死地!万一朝廷派兵查问,肯定会说他有意谋反,不行,我必须立即进宫进谏母后,说明事实。还要麻烦大师一趟,请驸马立即动身回转洛阳”
太平公主还不知道,他这么一来,却正好是中了高真行的诡计呢!
太平公主毫不迟疑,换上了朝服就奔着宫中而来,可是没想到武则天正在上朝,不方便相见,于是就在外面等着,这一等就一直的等到了中午时分,季惊风那边接到了胡诌大师的消息,心中非常生气,心想肯定是朝廷中的奸臣陷害自己,当然,这事儿也有可能单纯是冲着武承嗣来的,自己只不过跟着一块吃亏而已。
今天早晨上朝,武则天也觉得很奇怪,来俊臣还有裴绍业高真行三个人,不断地向他启奏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比如说朔方有小股的吐蕃人抢夺军民财物啦,哪里下了冰雹造成了灾害啦,这些人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损失也不是很大,一般都是有阁老们来处理,若是桩桩件件都报告给皇上听,不把皇上累死了才怪呢。
不过武则天这个人好面子,而且喜欢在大臣们的心目中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只要是有人奏报,她就要深究到底,所以早朝一直到了中午时分才刚刚散,刚刚散朝,来俊臣和高真行就跟着她走入了内殿,说是有机密大事要报告。
进入了紫宸殿之后,武则天便有些累了,也很饿,于是很不耐烦的说道:“你们两个人,究竟有什么事情要报告,赶紧的说吧,朕今天非常的困乏想要休息休息,若是不太重要的不如就明天再来回话算了。”
来俊臣立即趴在地上说道:“启禀皇上,这件事情实在是十万火急,如果现在不说臣只怕是再也没机会说了。”
武则天白了他一眼,心想来俊臣这厮每天奏事总是先来一番危言耸听,生怕引不起朕的重视,其实到了最后也不过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已。
“说吧,说吧!”
高真行接着说道:“皇上,来大人刚才所说的话绝对没有半点夸张,朝廷之中的确是发生了十万火急的大事,臣接到消息,河陇镇长安留守张思礼,率领五万大军正在向洛阳进发,此刻已经出了潼关,很快就会抵达神都。另外天下兵马大元帅季惊风,保护太子从渤海国返回洛阳,前些天皇上因为担忧他们长途跋涉十分辛苦,曾经下令,命令他们在五十里外安营扎寨,暂且休息,可是没想到季惊风在军中煽风点火,挑起士兵们的不满,此刻军中已经发生了哗变,三千大军已经向洛阳城进发而来。眼看就要酿成了大祸了!”
这就是太平公主上当的地方,武则天所发出的圣旨是真的,或者说季惊风所得到的圣旨的确是武则天所发出的,但是却没有通过翰林院,是来俊臣在武则天身边拟定发出的,这一切都是高真行的圈套。
他们早就料到了太平公主会对这件事情起了疑心,结果果然就被他们给料定了,不过假传圣旨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来俊臣假传了圣旨给张思礼,就说洛阳有人造反,让他率领大军前来援救,张思礼不明=真相,所以也就上当了。
事情闹到了这个地步,再结合武承嗣造反的事情一看,虽然武则天内心之中对季惊风深信不疑,也不由得不安起来,结果差人一问,所有的事情和来俊臣高真行所说的事情刚好吻合,这个时候太平公主却恰好来了。
武则天心想:季惊风若真的联合武承嗣造反太平这丫头想必也会知道,这次来应该是来告变的吧。如果太平也如此说,那么此事也就确信无疑了,自己该当如何呢,目前洛阳空虚,季惊风能征善战,难道真要丢了天下,或者全盘都只是个误会。
“来人,宣太平公主觐见!”
太平公主在外面等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有机会可以觐见,当下托着长裙,立即往大殿之中走来。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叛贼接旨
太平公主金殿对武则天跪拜,然后说道:“启禀母皇,儿臣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想要启奏,请你屏退左右,女儿才好说话。”
武则天的心里正在疑惑,听到太平公主这么说,心中顿时更加的不爽,于是沉着脸说道:“现在在大殿中的都是朕的心腹股肱,有什么话就当着他们的面说吧,朕对他们没有丝毫的隐瞒。”
太平公主看了看来俊臣和高真行,本能的感觉到情势有些不大对头,但是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怎么母亲今天对待自己是这个态度呢,于是跪在地上说道:“启禀母皇,驸马和太子被人陷害了。”
武则天冷哼了一声道:“你说你的父母被人陷害了,我倒是想要问问你,他是被谁陷害了,又是用什么方法陷害的,你有什么证据这样的对朕说话。”
太平公主越听越不对味,有看到来俊臣的眼中闪烁着狡黠得意的光辉,暗想,难道是这厮从中作梗,提前在母皇的面前进了谗言!
“启禀母皇,其实太子和驸马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渡过了黄河,来到了神都之外,可是不知道是谁狼子野心假传圣旨居然不让驸马进城,而且还吩咐他的三千大军在五十里外安营扎寨,意图挑拨皇上和太子以及大元帅之间的关系,儿臣获悉这一消息之后,已经派人通知驸马,让他立刻回城,以安皇帝之心!”太平公主抬起头来看着武则天阴沉的脸说道。
“大胆,你们居然作出了这种事儿,把朕当成是傻子了吗?!”
武则天大怒的站了起来说道:“你怎么知道是有人假传圣旨?你又凭什么说有人想要挑拨朕和太子的关系?朕明明白白的下了旨意,让季惊风在城外休整五天,然后回城,可是他居然私自调动大军前往洛阳,分明是有造反的心思,而你为了配合自己的丈夫,居然又跑到朕这里来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企图麻痹于朕,不是想要夺取朕的位置又是想要做什么呢,朕真是看错了你们了。”
太平公主听的糊里糊涂,深吸了一口气,愕然道:“不,这不可能,那圣旨明明是假的,驸马赤胆忠心,好好的造反做什么。”
武则天怒道:“那好啊,你说你的丈夫没有造反,那么你给朕解释一下,为什么张思礼的五万大军会突然出现在潼关之外,这分明就是要里应外合未必洛阳,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来人,把太平公主给我压入大牢,听候发落!”
太平公主还想要解释一下,武则天哪里还给他机会,从外面冲进来数名侍卫,架起太平公主就向外跑去。
“高真行,朕命你和裴绍业邱神勣,立即调动城内的禁军,围剿季惊风,不过千万不要伤害了太子与季惊风,真要你们抓活的,把他们抓回来,朕要仔细的审问一下,非要他们亲口承认不可。”
高真行和来俊臣心中大喜。来俊臣更是在心里给高真行挑了个拇指,暗想,高真行的计策真是厉害,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把季惊风和武承嗣给一锅端了。
两人领命而出,带着圣旨直奔南衙禁军,传令给裴绍业与邱神勣,三方面合起来总兵力在十万以上,浩浩荡荡的出了洛阳城的北门,迎着季惊风的三千大军杀了过来,就好像是一座兵山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一样,出现在平地之中。
季惊风想要进城,自然要先派出先头部队去报信,这个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就是薛简。薛简也是半生戎马的人物,骤然间看到数十万大军旗帜飘扬阵型如海的奔驰过来,本能的就觉得不对头,如果是来迎接的,最少也应该是黄旌白钺,麾盖幢幢,鼓乐齐鸣吧,现在这种情形,杀气只贯苍穹,傻子也知道将要面对一场血战,所以带着他的数百骑兵,风卷残云般的向后跑去。
幸亏薛简率领的都是精锐士卒,而且战马也是蒙古宝马,跑得比禁卫军要快,所以才能及时的感到季惊风的面前。
季惊风看到薛简丢盔弃甲狼狈的跑来,心中大为疑惑,不就是让你在前面报个信嘛,怎么搞的这么狼狈,莫非是遇到了狼群,草,洛阳附近哪来的狼群啊,就算是碰见突厥悍兵也不至于慌张撑着鸟样吧。
“薛将军,前面出现了什么情况,你为什么会如此的慌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季惊风对他大为不满厉声喊道。
薛简看到季惊风也不下马,挥动马鞭指着身后,大声说道:“启禀大元帅,也不知道朝廷出了什么事情,洛阳方向忽然来了一路骑兵,总人数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浩浩荡荡旗帜鲜明的杀了过来,末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故而狼狈的逃了回来,请大元帅明鉴。”
季惊风听了之后急忙举目向远处看去,这一看可不要紧,只见大约在十里之外暴土扬尘飞砂走石,征云笼地户,杀气罩乾坤,真的有一路大军冲着自己这边杀了过来,当下就陷入了迷茫之中,娘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武承嗣本来在中军之内接受保护,忽然感到队伍停止了前进,于是亲自提马准备问问,可是一看前面的场景,已经到了嗓子眼的话顿时又全都咽了下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会突然出现了这么多刀枪剑戟
季惊风沉思了片刻,突然吩咐:“薛仁贵,薛简,你们各自带一千人马排列在中军左右,作为侧翼,本帅和太子帅一千人马作为中军,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眼下情况不明,无论如何要把稳阵脚,不得造次。”
薛简和薛仁贵喊一声得令,各自带领本部人马侧立在中军左右,排成三个方阵,刀枪出鞘,严阵以待。
没过多长时间,前方的大军已经崭露头角,为首的一员大将金盔金甲其实昂扬,手持战刀,马鞭挥舞,威风异常,不是邱神勣又是哪个。
武承嗣看到邱神勣身后,好像有无数的刀柄,气势浩如烟海,顿时吓得有些哆嗦:“大元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本宫怎么觉得这些人不像是来迎接咱们的,倒像是来讨伐咱们的,难道咱们犯了什么错嘛?!”
季惊风摇头道:“目前的情况还不明朗,要想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只有等到邱神勣来到这里才能够问个明白。”
话音刚落,邱神勣的大军已经到了眼前,相隔十丈距离停住战马,嘿嘿冷笑着面对着季惊风也不说话。
季惊风冷笑了一声,仰着脸对邱神勣喊道:“邱大将军,我和太子远道回京,麻烦你来迎接,真是不好意思啊!”
邱神勣哈哈大笑,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黄色的卷轴,展开来,迎风大喊:“叛贼季惊风武承嗣,接旨——”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破十万
“叛贼?谁是叛贼?!”季惊风和武承嗣同时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放声大笑。武承嗣笑着笑着就把脸笑的铁青颜色,指着邱神勣怒道:“大胆的邱神勣,把你的狗眼睁大一点看清楚了,你家老爷我可是当今太子未来的储君,你怎么敢胡乱的侮辱,难道你已经反叛了吗?!”
邱神勣也同样哈哈大笑,举起手里的圣旨说道:“你们两个人恐怕还都蒙在鼓里呢吧,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天衣无缝,任何人都不知道,哼,其实皇上早就识破了你们两个人的阴谋,特地命我和裴绍业高真行将军率领十万禁军前来捉拿,你们手里只有区区三千兵马,不会愚蠢到还想进行抵抗吧,赶快投降,饶你们不死!”
季惊风再次和武承嗣对视,两人脸上都出现了不可置信的神色,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反贼了呢?反贼这玩意儿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这可是要具备很多条件的,我们两人具备了吗?季惊风考虑至少自己进步还没有这么快,还需要继续的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那么不用说,自己肯定是被人陷害了。
季惊风厉声道:“邱神勣,你想让我们两人束手就擒也可以,那就把圣旨拿来给我看,不然的话,我就向三军宣布你假传圣旨,然后出手把你击杀,虽然你现在和我相隔十丈,身后有雄兵十万,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保护你,你信不信。”
这话,邱神勣当然是不能当面承认,不过他的内心深处是信了的,以季惊风目前的武功境界,想要把他击杀,就算是相隔十丈,他也休想逃脱。
“怎么,你们怀疑这圣旨是假的,那好就让你们死的明明白白,圣旨你们拿去看过之后,最好马上束手就擒。”邱神勣不疑有他,于是把圣旨扔了过去。
季惊风接过圣旨连看都不看,掌中生气一股热力,圣旨无火自燃,立即烧成了灰烬,一片飞灰在空地上飘扬着。
武承嗣顿时大惊失色:“季大将军,你这是——”
邱神勣怒道:“大胆的季惊风,居然敢损害圣旨,就凭这一点,我现在就可以把你处死,你还不快点下马受擒!”
季惊风笑道:“什么圣旨,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还有,我季惊风身为当朝一品,天下兵马大元帅,堂堂的敦煌王,为什么要下马被你亲拿,你是什么身份,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禁军将领,见到本帅和太子居然也不下马参拜,到底是谁犯了死罪!”
邱神勣气道:“刚才那圣旨上明明写着你们两个是叛贼——”武承嗣说道:“那好,你把圣旨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如果真的是这样写的,咱们肯定不敢违抗旨意,立即就跟你一起金殿面君,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