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钟离昧
张柬之说道:“皇上,微臣听说昨天晚上三位阁老夜审李显,定了李显的反叛罪名,微臣觉得这件事情里面颇有蹊跷,不能这么草率的定案,还请皇上发回重审,千万可不要冤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啊。”
武则天冷笑了一声:“张爱卿,你说这件事情颇为蹊跷,可是朕怎么觉得这件事情有理有据,是一桩铁案呢,你说蹊跷,那好朕就来听听,到底它蹊跷在什么地方。”
张柬之抬起头来说道:“皇上,微臣听说,季大人从李显的家里搜出好多的兵器,这就是皇上所说的铁证吧,对了,还有龙袍——”
武则天厉声道:“怎么,张爱卿认为这还不算是铁证嘛,难道你非要李显穿着龙袍坐在这金殿上才算是铁证对不对?!”
“臣惶恐,臣不敢!”张柬之立即跪在地上说道:“皇上,臣只是心中有些疑惑,李显如果要造反的话,肯定会需要人马,现在只有兵器而没有人马,他怎么造反,难道自己拿着几千把钢刀上街造反嘛!”
来俊臣忽然呵呵冷笑道:“张大人这话说的可就没道理了,前者,皇上早就说过高真行和李显合谋造反,而且高真行当场弑君,已经被处死了,你可不要忘了,高真行当时可是左卫军大将军,手中握有数万精兵,难道这还不足以造反嘛?!”
“这——”张柬之顿时有些哑口无言了。
狄仁杰说道:“来大人这话说的也没有道理,既然李显已经和高真行相互勾结了,左卫军手中有的是兵器,还需要另外私藏兵器的嘛,这一点肯定也是说不通的。”
武三思站出来说道:“不然,虽然说高真行的手中有数万兵马,但是也不可能完全的要接受他的指挥,恐怕只有自己的一些亲信参与造反,所以打造一些兵器还是必须的,另外龙袍的事情也无法解释。”
狄仁杰也是个哑口无言。
并不是狄仁杰和张柬之没有口才没有才华,而是因为这件案子的证据实在是太多了,根本翻不过来,他们两个只是从理论的角度来替庐陵王辩解,根本就缺乏实际的证据,这么一来根本没有说服力,而且漏洞百出,很容易被人击败。
武则天说道:“各位爱卿,你们还有谁想要说话的都站出来了,到底李显应该如何处置,你们也说来给朕听听吧。”
当下来俊臣第一个站出来说道:“皇上,既然事情已经问的这么清楚了,谋反大罪不同于别的,虽然微臣也知道庐陵王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可是儿子谋逆应该更加的罪加一等才是,微臣的意思,应该立即把李显斩首,杜绝后患,也给全天下的人一个交代,不然的话从此之后,人人效法,那还了得嘛!”
武三思也说道:“皇上来大人说得有理,微臣非常赞同。”
〖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七十五章 沉吟
其他的人都不说话了,这次轮到季惊风出来了,季惊风先是左右看了看,见他们全都保持沉没,这才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皇上禀告,请皇上定夺。”武则天说道:“季爱卿还有什么话说,难道也是为李显求情的嘛,昨天的证据可是你找出来的。”
季惊风说道:“皇上,证据不是微臣找出来的,而是就摆在那里,微臣只是奉命去拿了过来而已,其他的事情和微臣没有关系。而且微臣下面要启奏的事情也是受人所托,至于皇上如何的看法,和微臣没有关系。说句有些大不敬的话,皇上,微臣是个粗人,只知道在战场上拼杀以死报国,皇室的纷争微臣是半点也不想参与进去的。请皇上恕罪。”
武则天突然笑了,“季爱卿,朕没有说你什么,你何必在这里长篇大论呢,若是有话就请你直接的说出来,朕总不是个昏君吧,是非黑白,朕的心里自然清楚明白,有什么本章你只管上奏。”
“遵旨!”季惊风心想,老子刚才说的那番话也不是说给你听的,而是说给这里在座的满朝文武大臣听的,“皇上,臣这里有一份奏章,是昨天李显让臣转交给皇上的,李显嘱咐过臣千万不要让第三人得知此事,所以微臣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三位阁老,现在就请皇上,看看这份奏章吧。”
“哗!”朝堂之上顿时哗然,尤其是李昭德等三人更是面面相觑的看来看去,然后都一起看着季惊风,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
季惊风从袖口里掏出一张叠的四四方方的一张白纸,然后双手举过头顶。
武则天摆了摆手:“算了,季惊风你看过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季惊风理直气壮地说道:“这是庐陵王给皇上的奏章,臣有多大的单子敢看这种机密之物,臣没有看过。”
武则天说道:“那也罢了,你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朕读一遍吧,朕倒是想要听听这个逆子有什么话要说,如此这般,也是为了先是朕的公允,朕没有丝毫偏袒自己儿子的意思,听完之后,众位大臣自己好好想想吧。”
“微臣遵旨。”季惊风心想,正合我意,早就料到你会这么说了,于是把那张白纸展开来,朗声念道:“草民李显,叩首百拜当今皇上,李显胆大妄为,对不起皇上,前些时日皇上所怀疑之事,却都是真的,李显的确反叛……但是恳请皇上,念在李显一时受了高真行的怂恿,而且一时糊涂,能够赦免草民的死罪,草民愿意一辈子做个贩夫走卒,于愿足矣……”
季惊风把这玩意从头念到尾,顿时就感到朝堂上静悄悄的落针可闻,耳边只能听到呼吸声,别的再也没有什么了。而平时一向镇定的武则天,则是满面通红,也乱了手脚,好像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
半天,武则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这个逆子,简直就是荒唐透顶,混账之极,犯了这么大的罪过,居然还有脸请求朕的原谅,李昭德,你们三人昨天没有审问出结果,知道是为什么嘛。”
李昭德等立即出班:“臣等不明白呀,为什么会如此呢。”
武则天气道:“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已经非常的明显了,李显心怀叵测,害怕自己一旦招认了,就再也见不到朕,没有办法替自己的罪行辩解求情,所以他在背地里,安排让季惊风把奏折呈上来,不过这件事情和季惊风无关,既然是有奏折给朕,他自然不能拒绝。众卿家现在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啊。”
季惊风头一个就跪倒在地上:“皇上,臣觉得李显虽然犯了罪,但是他已经认罪,可不可以念在他是您的儿子的份上,给他一条出路,昨天李显的确是不老实,可这也是为了活命,做人的谁也不想死,皇上应该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李昭德也跟着说道:“皇上,李显虽然自己承认有罪,但是这也说明他已经有了悔改的决心,皇上您子嗣不多,不能再杀了,就给他一条生路吧。”
“大胆”武则天呵斥道:“他自己承认有罪绝对不是因为有了悔改的意思,只不过是想侥幸的逃过一死而已,如今叛逆之罪已经有了定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让朕如何的网开一面,如何的徇私枉法。如果朕那么做了,以后还如何可以服众,满朝文武人人效法,朕还有什么脸面说话!”
武三思说道:“皇上,既然李显已经承认自己有罪,按照咱们大周朝的律法,叛逆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应该处以极刑,皇上应该立即下旨,让三法司将李显正=法,皇上,您还有什么好迟疑的,请速速下旨。”
来俊臣也站出来说道:“皇上,武三思王爷说的没错,自古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况且皇上乃是圣明的君主,怎么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个袒护自己儿子的话柄呢,这样做一定会贻笑天下,皇上三思啊。”
豆卢钦望也站出来附和:“启禀皇上,昨天在刑部大堂,李显完全没有认罪的意思,如今却让人代替他求情,这足以说明他的狡猾,如果皇上纵虎归山,难免以后不会卷土重来,皇上只有将他杀掉,才能杜绝后患。”
狄仁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的说道:“皇上,您一共有四个儿子,如今两个已经过世,目前就剩下李显和相王两个人了,李显如果有罪,相王也必定受到牵连,自古谁能人心让自己断子绝孙呢,皇上三思呀。”
来俊臣连忙说道:“皇上,狄大人这话说的相当没有道理,李显有罪应该处死这一点自然是不必说了,而狄仁杰说皇上断子绝孙,这纯属糊涂,皇上不要忘了,相王还有一个儿子呢,皇上又怎么会断子绝孙呢。”
武则天刚才听到狄仁杰这么说,心里真的是动了一下,但是来俊臣这句话,又好像是油锤灌顶一样,让她清醒了过来。
“不错,就算是朕从此没有了儿子又怎么样,朕还有孙子在呢,狄仁杰,你怎么可以信口胡说诅咒朕断子绝孙呢,况且朕的江山姓武,又不是姓李的,又何必一定要传给姓李的呢,就算是断子绝孙了又如何呢。还不快点退下。”
武三思心花怒放,急忙上来说道:“皇上言之有理,那么皇上肯定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了吧,现在就下旨把李显处死吧。”
季惊风连忙说道:“皇上,这,这,似乎是有些仓促,是不是再考虑考虑,皇子毕竟是皇子,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啊。”
季惊风这话表面上是求情,其实暗地里是挤兑武则天呢,让武则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不了台阶,最后只能处死李显。
“这——”武则天沉吟。
〖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断头台
武则天沉吟了半晌,下面的群臣全都不开口了,一个个的就像是闭紧了嘴的河蚌一样,撬都撬不开,武则天的眼神扫射到了哪里,那里的人头立即就低下去一片,吓得全身都在颤抖,生怕问到自己头上。
少数几个还敢抬着头的也就是季惊风和武三思狄仁杰来俊臣这几个人了,不过他们现在也没词儿了,武则天如果不说话,大家都不知道往下应该怎么搭茬,整个金殿陷于一片巨大的沉默之中。
武则天开口,以语言的刀刃划破这面沉默的墙,说:“众位爱卿,朕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了,李显罪大恶极不能饶恕,朕不能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就徇私枉法,这样的话,朕无法向群臣和众位爱卿交代,朕唯有把他处死,才能对得起天下的百姓,来俊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把李显压到午门外正法吧,死后——好好的安葬——”
“轰!”群臣震动,顿时跪倒了一大片哭的也有,喊的也有,搞的大殿里好像是灵堂一样,哭爹喊娘。
“皇上啊,不可呀,这可是你的亲生儿子啊。”
“皇上啊,庐陵王罪不至死,请皇上无论如何也要网开一面呀。”
武则天愤怒的喊道:“全都给朕住口,如果谁再敢大声喧哗为庐陵王求情,全都按照同谋罪论处一律压到市曹问斩!”
别说,皇帝说话还真是管用,这声音一出来,刚才还想狐狸闯进鸡笼一样混乱的朝堂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不过还是跪着不肯起来。
来俊臣虽然恶毒,但是也不愿意当殿触犯众怒,连忙说:“皇上,要不然您在三思一下,微臣这要是一动手,人头落地了,可就说什么都完了。”
武则天怒道:“没有什么好三思的,朕就是因为三思的太多了,所以才纵容了这个逆子,让他胆大包天的敢跟朕对抗,企图夺取朕的江山,朕绝对不能容忍这种反叛,明正典刑势在必行,来俊臣,你是不是想抗旨啊?!”
来俊臣心想:扯淡,老子才不想抗旨呢,老子恨不得李显赶紧死掉呢,我抗旨干个屁呀。于是装作惶恐的样子,赶快给武则天跪倒在了地上:“皇上,臣有罪,臣刚才说错了话,请皇上降罪。”
武则天冷声道:“朕也不来怪罪你,你只去执行朕的旨意就好了,赶快把李显押出午门斩首吧,这件事情已经迁延时日太多了,真的心也累了,已经不想在纠缠下去了,去吧去吧,快点去吧。”
狄仁杰突然站出来说道:“皇上,不能杀,前些日子不是说,庐陵王谋反一案和相王也有牵扯嘛,如今杀了庐陵王,那么相王又该如何的处置呢,相王现在还在大理寺的监狱之中关押着,如果把庐陵王杀了,这件事情还能说的清楚吗!”
“这——”武则天沉默了一下说:“刚才朕也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李显是李显,李旦是李旦,李显的罪名是他自己承认的,没有人可以救得了,但是李旦现在没有认罪,所以暂时还是关押,先解决了李显再说吧。”
狄仁杰说道:“皇上,这就好像是杀人灭口啊,死无对证,如何再给相王定罪呢。”
武则天说道:“当时审问李显的时候高真行也已经死了,最后不也是水落石出了嘛,大凡犯了死罪的,尤其是这种谋反的惊天大案,怎么可能不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呢,只要你们用心去查,自然就会水落石出了,好了,来俊臣你去吧。”
来俊臣这边劝也劝了,说了说了,心想这些老臣再也不能说我什么了吧,所以拱了拱手,说了一声遵旨,然后就走了出去。
狄仁杰等人顿时就慌乱了,他这么一出门,那可就预示着李显将要人头落地了。可是武则天接下来却说道:“退朝吧!”
张柬之本来还想要说点什么,慢慢想办法,可是武则天这么一退朝,这件事情可就真的是板上钉钉,难以回改了。
季惊风正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张怀安从上面走了下来,说了一句:“季大人请慢走,皇上有旨意宣召季大人进宫面见。”
季惊风连忙撩起长袍跟着张怀安往里面走,心想:武则天找我肯定是为了李旦的事情,我该如何的应付呢。
季惊风刚刚的走到了一半就被狄仁杰等一班人给拦住了,狄仁杰痛哭流涕的说道:“季大人,现在皇上心意已决,又不肯见我们这些人,你说这该如何是好,如今只有你可以见到皇上,还请你在皇上面前再次的请求。“
季惊风叹道:“众位大人,我一定会尽力的,但是我想皇上这次召见我肯定是为了相王的事情,不知道众位大人是什么意思。你们说出来,我也好顺着众位大人的意思,给皇上去回话,也免得说错了什么。”
张柬之突然一拍脑门说道:“对,庐陵王虽然去了,但相王还在,庐陵王的事情看来是不可能逆转了,那么我等现在只有舍命保住相王才是最紧要的,季大人,你一会儿回话的时候,如果皇上一定坚持要杀,不肯收回成命,那么就烦劳你保住相王,这可是对咱们这些老臣的大恩大德,咱们一定会铭记心头的。”
季惊风摆手道:“诸位大人不要这么悲观,以我来看庐陵王若是死了,对于相王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儿,如今庐陵王不可能保得住了,但若是他闭了口,那么也就没有人可以给相王定罪了,你们说是不是。”
狄仁杰叹道:“事到如今真是两头为难,也不知道该如何保全两位殿下,季大人,你是个明白人,心思又很机敏,所有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们都在门外等着听你的消息呢。”
季惊风拱了拱手,跟着张怀安进入了内殿。
武则天一看到季惊风进来了,立即就站了起来,说道:“季爱卿,你可知道朕把你找来是想要问你什么嘛?!”
季惊风不假思索的说道:“皇上应该是想要问我该如何的处置相王吧!”
武则天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不过朕还想知道,现在外面的那些大臣有什么反应,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季惊风含含糊糊的说道:“其实也没说些什么,无非也就是想让我在您的面前继续求情罢了。还有就是希望能够保住相王的性命。”
武则天愣了一下说道:“那么以你来看相王的性命能否保得住?!”
季惊风装作大惊失色的样子说:“皇上,相王的生死只在您的一念之间,您让他生他就能生,让他死他就要死,微臣怎么知道他的生命能否保全。”
武则天叹息道:“朕虽然贵为天子,也不能独断专行,李显已经送上了断头台,朕的心里心如刀绞,但是相王如果有罪又该如何呢,真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帮相王把罪名掩饰过去!”
季惊风顿时皱了皱眉,沉默了,样子好像是在思索——
〖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七十七章迟早的事儿
季惊风心里冷笑了一声,暗想,正是老子想要把你的两个儿子全都送上断头台,老子又怎么会这么好心的去救他们呢,这个皇帝看上去聪明其实糊涂,居然就这么信任了老子,好吧,老子就把你的王朝搅合的天翻地覆,最后老子就要来坐这个皇位。
“季爱卿,你在想什么呢,朕在问你话呢,而你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都沉吟不语,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季惊风连忙说:“皇上,微臣正在想着如何替相王殿下来解围呢,不过想来想去总是觉得这件事情很难办!”
武则天点头道:“朕也知道这件事情很难办,要是好办的话,也不会把你找来了,满朝文武之中虽然也不乏有才德兼备的人,但说来说去还是你和朕是最贴心的,而且有勇有谋敢于担当,朕只有把这个重任托付给你了。”
季惊风拱手道:“皇上的重托微臣自然不敢辜负,可是要我去救相王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也要让我先见到相王一面才可以呀。”
武则天道:“这个倒是并不困难,你想见相王,朕明天就可以安排你去大理寺,甚至现在就可以让你去,不过现在去的话恐怕不大合适,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朕刚刚才召见了你,你去了,他们就会说是朕的意思。”
季惊风心想:原来武则天是这么一个看重自己名声的人,不,也不对,在她年轻的岁月中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她从来也没有在意过,目前只顾过是因为人老了,想的事情多了,所以才会这样的。
季惊风说道:“这个也容易,只要皇上给来俊臣下一道密旨,明天微臣自然是不用请命,直接就可以去大理寺了,所有人都不会怀疑到皇上您的身上,这样做岂不是两全其美嘛!”武则天点头道:“你说的话,正合朕的心意,朕也是这样想的。”
季惊风说道:“其实皇上完全不用太为这件事情担心,之前皇上为相王做的已经够多的了,包括杀死了庐陵王,已经为他铲掉了很多的麻烦,微臣觉得也不用非太大的力气,就可以帮相王洗脱罪名了。”
武则天淡淡的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好吧,那你就先下去吧!”
第二天起来,李显人头落地,武则天宣布身体不适,辍朝三ri,这一次可不是为了哀悼,而是说自己身体不适,另外,李显也没有按照亲王的礼节来安葬,而是按照一般普通贵族的礼节,举行了个仪式埋了也就算了,真是比起章怀太子和所谓的忠义太子武承嗣还要差得远了,或者的手憋屈,死了也不舒坦。
因为不上朝所以季惊风就很有空一大早起来就去见来俊臣,然后打算跟他谈谈关于相王李旦的事情。来俊臣自然是已经接到了圣旨,所以季惊风还没来,他已经就在门口上等着季惊风了,看到季惊风来了连忙上前施礼。
须知,现在的季惊风在来俊臣的心目中可不是以前的季惊风了,以前的季惊风只不过是一个经常吹牛皮,而且说话非常不切合实际的小子,而现在季惊风在他的心目当中已经变成了料事如神,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孔明了。
“季大人,您来了,您赶快里边请吧,皇上今天一大早就派人来吩咐过了,说是季大人要来看望相王,可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皇上既然杀了庐陵王,为什么不一起把相王也给宰了,何必还要留下这个小尾巴呢,这不等于就是斩草不除根嘛!chun风吹又生嘛,怎不知道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
季惊风冷笑了一声说道:“来大人,以后你说这种话最好还是小心一点吧,你知道不知道我这趟奉了什么差事?!”来俊臣苦着一张脸说:“怎么啦,就是因为不知道季大人奉了什么差事所以才要问一问啊。”
季惊风冷笑道:“来大人你完全猜错了,其实皇上根本就不想要相王的xing命,相反,皇上杀庐陵王就是为了要保住相王的xing命!”
这话一说,来俊臣顿时傻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儿呢,再说这也毫无道理呀。
季惊风拍了拍来俊臣的肩膀说道:“来大人,皇上的用心其实已经很明白了,她老人家了杀死庐陵王就是为了灭口而保住相王,今天皇上派我来也绝对不是审问相王的刚好相反,她老人家了派我来是让我拯救相王的,不过这个消息一定要秘密,皇上嘱咐了,千万不能够透露出去,尤其是不能说这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来俊臣转了转眼珠子,突然若有所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也对,毕竟是亲生儿子,已经杀了三个了,难道把第四个也给杀了,皇上就算是再怎么心狠,只怕也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季惊风淡然一笑,往大理寺里面走,说道:“怎么,来大人你害怕了,实话告诉你,本帅可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心意,皇上说不杀就不杀嘛,哼,以我看来,相王千岁爷的xing命,现在只怕已经不再皇上的手中了,其实对咱们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
来俊臣愣怔了一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有什么好机会,我在呢么想不出来呢?!”季惊风不说话只是往里面走,进入了大理寺的衙门口,然后继续往大厅里面走。
来俊臣一个劲儿的在后面问,季惊风只是不开口,最后把季惊风给问急了,季惊风皱着眉头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我之间图谋的是天下之间最大的大事,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呢,去密室。”
来俊臣在大理寺自然是没有什么密室,只不过两人找了一个僻静的所在。季惊风说道:“老大人,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