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唐之奋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书生不吃饭
“小治啊,听哥哥和你说说啊,”王伟抱起李治,将李治放在腿上开始说道:“我们军现在扩编为三万人,军事整编还有军事训练,这些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按计划进行就可以了,可是小治你知道么,我们军队还有很多别的事情。”
“还有什么事啊?”李治见王伟并没有生她的气,小脸上露出了笑容,自然的问道。
“呵呵呵,小治,你知道我们全军三万人马一天需要吃多少东西么?”
李治摇摇头,这种事这个小屁孩哪能知道呢?而且就凭李治的心性也不可能去关注这种事,所以听得非常茫然,不知道英名神武的哥哥为什么会突然问自己吃饭的事。
“呵呵,我们军中都是青壮年,而且每天的训练都非常辛苦,所以,每个人一天最少也要两三斤粮食,就按每人每天两斤算,三万人那就需要六万斤粮食啊?六万斤粮食你知道是多少么?我们这一间大帐都不一定能够放得下啊?”
“啊?李治听了王伟的话,惊得小嘴巴张得大大的,可是眼中还是只有迷茫,很明显他每天有听明白王伟话里的意思。
“六万斤粮食,知道需要多少人耕种,一年才能节省得出六万斤粮食么?”
李治继续茫然的摇头。
“现在我朝农户的情况是,近三成的地方百姓就连自己种出的粮食都还不够自己吃;还有四成左右的百姓种出的粮食也就仅仅够一家人糊口的,而且还要紧紧巴巴的;剩下的三成中有两成百姓略有盈余;将剩下的粮食卖掉之后换成可怜的一点盐巴、油、布匹之类的生活品,能够勉强一家过上不缺吃穿的日子;还有剩下一成百姓也就是能够为我朝提供一些可怜的粮食供给。”王伟说的很慢,李治听的虽然还是很茫然,可是却在认真地听。
“我朝现在约有多少人口,小治知道么?”
李治摇摇头,也不说话,就等着王伟说。
“前朝最繁盛的时候有人口约四千六百万,经过十几年的战乱,人口锐减到现在一千五百多万人,三去其二啊?!!”
这个数字还是王伟以前看小说看来的,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那是因为这个数字还和书友讨论过,是不是真实的,或者说这个数字是不是准确的没法考证,所以当时很是讨论了一番,所以来到唐朝之后王伟曾经专门问过唐俭,得到的答案是三个字――差不多!原因是唐俭也没有准确的数字,毕竟唐朝的户籍现在还是非常混乱的,甚至还有很多地方都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了!
不过王伟这话说得自己挺感慨的,可是人家李治却毫无反应!这家伙也不想想对一个四岁不到的孩子说设么天下人口,说什么战乱祸害,他知道什么啊?
“好了,”王伟无奈的继续说道,也不管小家伙听懂听不懂,“全国就按一千五百万人计算,其中最多三成能够拿得出余粮,也就是四百多万人,而这四百多万人也就是一百万户,每户最多也就能够拿得出几百斤余粮,多也就千把斤,就以一千斤计算,也就是几万万斤粮食。”!~!
百度搜索:绿^色^小^说//





大唐之奋斗 第三部 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
二百四十四章“经济”
“而我们军,每天需要六万斤到十万斤,一年就需要三千万斤!也就是说要供给我们军的三万人,仅仅是粮食就需要全国的余粮近一成!再加上肉菜还有军服器械等等最少也要全国税赋的两成以上!这仅仅是一个军啊?仅仅是三万军人啊?全国还有十六个卫所,每个卫所都不少于三万人啊?!要是都按照我们第一军的待遇,就是举全国之力也不能供养的起!可是朝廷还有众多的官员,各地还有各种各样的天灾**需要赈济,河道需要疏通,这些都不是小数目,当然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那国家怎么办啊?”
“虽然为兄算的并不是非常准确,可是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王伟将李治放下,装了一袋烟,李治眼疾手快的给王伟端过油灯点上。
王伟嘬两口之后继续说道:“小治,国家现在刚刚安定,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人口锐减,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现在最紧急的要务就是恢复民生,可是国家不得安宁,何谈恢复民生啊?只有一个稳定的国家才能让民生得到休养。我们现在不能指望陛下指望国家供给我们第一军,那怎么办啊?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所以,第一军现在有两万六千余匹战马,可是朝廷给我们的也就是一千余匹,其他的都是我们自己想办法弄来的,军服军械粮食肉菜都是我们用牛羊换回来的,虽然还有一些差额,可是也基本差不多。但是其他军队现在过的什么日子,小治可能不知道,难以想象啊!”
“哥哥,那该怎么办?”李治眨着眼睛问道,手里把玩着一块琥珀,仔细观看的话虽然天黑了,可也能够隐约的看到其中有一个奇怪的昆虫。王伟最后还是不这块琥珀挂到了小家伙的脖子上,李治知道王伟对这块琥珀的喜爱,虽然不懂为什么,可是却非常喜欢,试试把玩着,谁要看都不给!
“呵呵,发展经济啊?!只有经济发达了,国库才会充盈,国库充盈了军队才有军饷,而有了军饷之后,就有精良的器械,士卒们才会安心训练,这样才能兵强马壮,然后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人们才能安心生产,经济才会得到发展。”
“呃?哥哥,这不是转了一个圈么?”李治瞪着眼睛喊道。
“呵呵,小治好悟性,这就是一个圈,只有围着这个圈转,国家才能兴盛,若是仅仅知道之乎者也,不知道发展民生,发展经济,大家吃什么用什么?军队靠什么来养?大家都喝西北风过日子么?这显然不可以,所以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之乎者也礼义廉耻这些东西,并不是说不用这些东西,而是不能只有这些东西。必须有发展经济的能手,只有全国各地经济实力发展上来,才能有余力做其他的事情。”
“哥哥,什么是经济啊?”
“咳咳,嘿!白跟你说了半天了啊?”王伟听了李治一句话,一口烟呛到了嗓子眼!
王伟放下烟袋,喝了口茶,端正身子开始说道:“经济,往小里说就是管理一个家庭财富,也可以指财富或者是人力物力,往大里说就是治理国家的干才。如果说是国家的经济,那范围可就广了。”见李治虽然听的迷糊,可是还是做认真状,不过王伟还是觉得非常诡异!一个年轻的将军点着油灯和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大谈经济!
“国家经济是说一个国家的人口还有人们的生产能力,以及所有物品的流通,手工作坊的生产等等,……”
忽悠了半晚上李治,王伟说得口干舌燥的,才和李治两人睡下。小青却将王伟今天所说的话详细的整理了一遍,虽然里面也有小青很多听不懂的地方,可是不妨碍小青的记录。
“小青姐,少爷怎么懂得这么多啊?听着就让人信服,以前从没听人这么说过,要真像少爷所说的一样,那天下岂不是…,岂不是…?”
“嘻嘻,小芸,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少爷懂的东西多着呢,跟着少爷长见识,以后多学着点,来把这东西抄一遍,抄得清楚点啊!”小青将手里的笔记本递给小芸之后就往外走。
“嗯,那小青姐,你干吗去啊?”
“嘻嘻,我当然是回去睡觉啊?”
“呃?小青姐……”
原本将主要精力放在政治部的王伟,自从到装备部全面地听取了一次汇报之后,不得不分出一半的精力放在了装备部上,敦促王清尽快将第一军所需要的各项物资不惜一切代价的筹备充足,仅仅靠装备部的人,不可能完成这种任务。
王大管家被王伟找到第一军中仔细的吩咐了一番,不得已又要给王伟操劳了。不过从王大管家那洋溢着喜悦的笑脸上,王伟知道老人家现在虽然忙,但是非常开心,尤其是能够为王伟做事,老人家就是再累也是高兴!
“清爷爷,有些事交给德叔他们去做就是了,您老就少跑跑,这么大年纪了也该想想清福了。”王伟还是忍不住劝道。
“呵呵,少爷,能给少爷做点事,小老儿一点都不觉得累,本来就是劳碌命,让小老儿闲下来,还着不适应。呵呵。”清大管家笑着说道。
“嗯,先生找好地方了么?”王伟问道,这几天一直没有回长安,也不知道徐林找建军校地方是不是找好了没有。
“徐先生这些天一直围着长安城周围转,头天晚上还说找了几个地方,就等少爷拿主意了。”
“嗯,不用找我了,这几天我也回不了长安,让先生直接去找大将军就是了,请大将军定夺,也好尽快开工,若不然拖下去,等入冬了就耽误工期了。”
“也好,拿回去之后就让徐先生去找大将军,少爷要不要给大将军写封信?”王清示意道,贸贸然地让徐林去找李靖,老人家还是有点担心徐林会不会被当成骗子。
“呵呵,也好。”
王伟拿过纸笔,简单地将自己现在的情况向李靖汇报了一下,然后就将徐林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就把信交给了王清。
“清爷爷,回去之后和父亲商量一下,看是不是能够腾出人手来,了解一下草料生意。今后我朝战马还有民有马匹可定会越来越多,这项生意虽然利润不大,但是贵在量大,现在各地建立起草料储备点,到时候也好操作一些。”王伟还是忘不了现在这个社会的“石油”生意,提醒王清道。
“少爷?这个,…”王清有点为难,虽然对王伟非常信服,可是现在很明显还没有到马匹泛滥的程度,唐朝仅有的一些马匹都在军中或者是官家,做这种生意就只能和军队以及官家做,而这两个地方又都有民部的专人负责,王清实在是看不出其中的量有多大。
“呵呵,清爷爷不用担心,大唐朝的战马还有民用马匹很快就会多到清爷爷您想都想不到的程度,还有,现在开始就要物色一些养马的人。”
“养马的人?少爷的意思是?”王清觉得自己确实已经老了,实在是跟不上少爷的思路了,“是军中要用马夫么?”
“呵呵,清爷爷,您现在应该也能明白一点陛下的心思了吧?”王伟颇有深意的笑道。
“少爷是说,草原上?”王清试探着问道,虽然李世民要对突厥人用兵的心思现在已经是路人皆知,可是公然谈论,尤其是像王清这种身份的人谈论时,还是要避讳一点的。
“嗯,清爷爷,今年冬天拿下草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么草原拿下来以后干什么呢?就放在那儿长草么?还是人有突厥人铁勒人继续留在草原上?呵呵,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丰州以北,河套平原,土地肥沃,野草都能及腰深,如此天然优良的牧场,无论是放牧牛羊,还是蓄养马匹,可都是极佳的一项营生啊?!”
“开牧场?少爷?这朝廷会让开么?再说咱们还人去开牧场是不是…?”
“呵呵,清爷爷放心就是,开是一定会让开的,我们汉人不会放牧,可以请草原民族做工啊?可是管理上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的人去操作的一个牧场里最少也要有一半以上的汉人,才能安全。这件事还是先重视起来,免得到时候忙乱。”王伟早就做好了说服李世民的打算,可不能先原来一样,这些草原民族降了又反,这种事还是要提前做些准备的。
而且王伟也觉得自己应该能够说服李世民,李世民是个能够听的进任何人话的明君,只要王伟将后世已经发生过的事,添油加醋的在李世民面前说上一番,当然要从王伟自己预料的角度出发,劝李世民将草原民族内迁,分散到全国各地,尤其是鱼米之乡的江南现在还有非常多的地方都是不毛之地啊!让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去江南开发鱼米之乡,王伟觉得对这些人来说实在是太仁慈了!
书生:呵呵,求点推荐票!!~!
百度搜索:绿^色^小^说//




大唐之奋斗 第三部 二百四十五章 中秋佳节(一)
二百四十五章中秋佳节(一)
经济之道,大象万千,方方面面繁杂无比,前世也仅仅是一个能够温饱,连栋房子都买不起的王伟一时之间又能有什么济世之道呢?也只能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万幸的是出生在了一个巨商之家,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如若不然,王伟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也就是靠着王赵两家的财力,王伟才能够做一点事。若不然,这是出身一个贫困农家,别说王伟现在做的这些事情,能不能吃的上饭都难说得很!而且白手起家的话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有现在的这点成就。
直到八月十二,中秋季前第一军的所有士卒才全部到齐,连王伟李恪算在内,第一军总计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人终于算是在中秋节之前团圆了。
绝大部分士卒都不敢相信第一军的待遇!来到第一军之后所见所闻,都是匪夷所思啊!估计就是宫中禁军也不可能有这待遇吧?崭新的被服,干净明亮的营房,每天饭菜管饱,还有肉!而且每个月还有一块肥皂供应,好多人都不舍得用,可是却被班排长们狠狠地训斥。
“发给你们肥皂就是让你们用的,不用发给你们干什么?看你们的衣服,看你们的脸上,整天脏兮兮的,这里是第一军,不是你们以前的军队了,在第一军就要遵守第一军的军规军纪,军容也是军纪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是脸面,就是衣服被褥也要保持干净整洁,每天连里都要检查的!”这是一位班长在训斥属下的新兵。
“嘿,一个个的没吃过肉么?连长,整整一头猪居然没够吃的!”这时当值炊事班的班长在向连长抱怨,一个连百多号人居然一头猪没够吃的!
“唉,这是吃撑了,回去之后围着校场多跑两圈就好了。”这是一位军医在给一个吃撑了的新兵号脉时说的话。“司长,这些天都多少吃撑了的啊?在这么下去,嗨。”
“这也没办法,这些新兵原来能粗糠淡菜的吃得饱就算是不错的,还有很多军队只有在每个月一次大笔的时候才能吃的上一顿饱饭,现在新鲜的蔬菜,刚杀的肥猪,焉能不撑着啊?”医疗卫生司的司长摇头说道。
“连长,今天我们连又逮着十几个随地小便的,还有两个人打架,被团部督查给抓了。”这是一个连的参谋正向连长汇报工作。
“靠,一个个的不长记性,随地大小便的负责清扫茅厕一个月,打架的关禁闭一天,哼!”连长怒哼一声,气冲冲的走了出营帐。
“连长,您干吗去?”参谋急忙问道。
“还能干吗?去把那几个混蛋领回来啊?还能干吗?靠!丢人现眼,要是让其他连知道了还不笑话死我啊?”上有所行下有所效,王伟这句口头语,现在在第一军可是非常流行的。
“嘿嘿,连长不用怕,咱们连并不是最多的,六连被抓的比咱们连还多好几个呢!”
“哼,还有脸得意,回来之后看我怎么收拾着几个混蛋!不过老六,嘿嘿,这次可以好好笑话笑话这家伙了,省的这小子下次再得意!”连长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下脸色。
像这样的一幕幕在第一军中这些天是天天上演,一些新兵在体会到了黑屋子的滋味之后,对于军规军纪比之前动不动就罚军棍可要狠多了,虽然不疼不痒,可是比在那实在是让人难受,最为让这些大头兵们恐惧的是,违反了军棍军纪居然还要写什么检查,还要抄写军规军纪,这种处罚让十个里没有两个识字的大头兵们仇杀了双眼啊!
想象一下,从来没有拿过笔的大头兵被关在一个屋子里,还要写出什么检查,写出自己对违反军规军纪的认识,还要保证今后不再违反,不会写字没关系,参谋们随时候着,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只要你想写什么,参谋们会写出来之后,让这些士兵们照着抄。
如此处罚,对于整顿军规军纪,效果实在是太显著了!
所有的新兵受到这些处罚之后,都在最快的时间里记牢了军规军纪,第一军的训练也很快的步入了正轨,这让王伟轻松了不少,也有心情思考一下八月十五中秋节了。
如是两天时间,终于到了八月十四,明天就要过中秋节了,王伟再也躲不过去了。只能将军中的事交代个王翔,和李恪等人返回长安。
十四到十六三天时间停训,过中秋,这让之前在军中都是五天一练或者是十天一练的,到了第一军之后每天三练,晚上还要学习兵法,识字读书的士卒们大松了一口气!家住长安附近的都放了假,只要十六酉时前回到军营就可以了。至于留守军营的,第一军也安排了丰盛的晚宴,还有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这倒是让很多原本打算回家的士卒们倒是不舍得走了。
唐义识和长孙涣不得不了留在了军中,知道十五下午才能回长安,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教育的机会,娱乐司也准备了大型的娱乐项目。下面都是以团为单位,举办了各种活动,王伟虽也有心留在军中和军士们同过中秋佳节,可是长安城里的一大堆的人和事却不容王伟表现一下与军士们同乐乐的情怀了。
“叔溢兄,这次回长安之后,可就避不开啊?”李恪骑着马和王伟并头而进,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是啊,没办法了,也只能见机行事了。”王伟叹道。
现在社会对于中秋节的重视毫不次于春节,团圆之节啊!不比后世各种交通供给发达,各种通讯工具更是先进,亲人们见面非常容易,可是现在呢?一封家书抵万金,说得多么让人心酸啊?!这还是识字的,能写家书的,那绝大多数不识字的呢?请人代笔还要花钱,而且也解不了相思之苦,尤其是这个时代,人们对于亲情,对于孝道,讲究的非常重。
无论家在何处,只要能够走得动,基本上每到中秋之时都要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
而且王伟自从得胜归来之后,只在长安呆了两天时间,还在皇宫之中呆了一天,剩下的一天睡了半天的觉,然后就到了首饰铺造座钟。谁家都没呢过去走动一下,这可是很失礼的,不过那些大人们家里都有人在王伟的第一军中,都知道第一军现在是如何的忙乱,也没有人会怪罪,不过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不到门上看望一下的话,那可就太失礼了。
尤其是三位媳妇家中,还有恩师房玄龄家,虽然房玄龄没有教过王伟几天,可是恩师的名分在这个时代可是极重的!魏征杜如晦两位大人虽然没有恩师的名分,可是却对王伟的关爱毫不次于房玄龄!当然还有李靖大将军,可以说是王伟最尊重的一位!也是王伟来到大唐朝之后第一位认识的名人!当然这次王伟还想到秦琼家中看看,以前虽没有深交,可是小的时候看小人书,还有看电视可是对这位风度翩翩的猛将非常濡养啊!而且前些天,秦琼也为王伟说过好话。
当然还有国子监的两位大佬!孔颖达还有王孝通这两位,估计王伟若是在不回长安,两位祭酒就要杀到右武卫了!据说字典的编排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而且王孝通也已经将王伟弄出来的几本基础的书写教材改变完毕了,都等着王伟呢!
还有司农寺的卢青云老大人也是多次发信邀请王伟,红薯涨势非常好,今年雨水充足,可是光照也是非常好,可以说是风调雨顺。皇庄本就是全天下最好的地,而且事关重大,地里又追了大量的草木灰,据说红薯秧都满的满地都是了。一直想请王伟去看看,可是王伟却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
并不是说王伟不关心红薯,相反王伟却对红薯非常重视,只是王伟知道那东西不用自己操心,就凭今年的雨水,长势想不好都难!这可是王伟所有后续计划的基础啊!没有粮食,其他的都是无从谈起,现在的人口稀薄,只要有足够的种子,社会想发展,人口向发展,那可是太容易了。不用二十年就能将人口翻三四倍!当然现在还不需要计划生育,只要有人口全天下的地多着呢,汉人就是将整个地球都占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繁衍生息可是相当的在行啊!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其他的一切都才好开始。而且现在酿酒等行业,也仅仅是极少数量,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人们连吃都吃不饱,还何谈用粮食酿酒呢?可是有了红薯就不同了,红薯酿出来的酒虽然没有用五谷所酿好喝,可是却胜在一个烈字啊!只要几年之后,解决了粮食问题,一切都好说了。!~!
百度搜索:绿^色^小^说//




大唐之奋斗 第三部 二百四十六章 房玄龄的教诲(上)
二百四十六章房玄龄的教诲(上)
虽然后世的时候,也有些地方知道两千年之后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可那是因为人多地少,等各种原因,像现在这种时候,只要有人就有地种,只要肯劳作,那就能够产出大量的粮食,像有些地方完全可以开办大型农场,集体耕作,就像现在的一些大户人家,当然就可以解决现在的人们温饱了。
而且国家也可以开办国有大型农场,就像后世的新疆兵团一样,将大量的士兵调到草原以北还有勒之地,也就是后世的东北,北大荒那些黑土地可是相当肥沃的啊!不但能够戍守边疆,还能够解决军需供应,甚至能够为国家提供一些粮食。王伟估计这些是应该得拖到怀里的小家伙当皇帝以后了。
一路上王伟想了好多种办法躲避,可是再怎么躲也躲不过八月十五啊?最后没办法,回到长安以后王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和房遗直一起直奔房府。
房府也是人流不绝,都是各部各府官员还有一些名仕们前来拜访房玄龄的,听说王伟来了,房玄龄直接在书房接见了王伟。
“学生参见恩师。”王伟毕恭毕敬的给房玄龄行一大礼。
“免礼,坐吧。”房玄龄连房遗直都没让进来,就两个人在书房里,等下人们摆上茶水之后退了下去,房玄龄才开始说话。
“叔溢,你知道这次闹出多大的动荡么?”房玄龄非常感慨的说道,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家伙,房玄龄真是好笑又好气。
1...979899100101...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