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大丈夫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书之贤者
络小说的新神话!如今上阅读人次已过百万的奇迹!
将天涯论坛服务器差点爆掉的文坛新作!
……
可以说,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在上流传的越来越广,在现实中也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杂志社开始盯上了这本书。现在这本书在他们眼中就是中国的“哈利?波特”,一个十足的金矿!而那个到现在还没露面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中国的“j?k?罗琳”!
可惜,那位中国的“j?k?罗琳”实在是太不自觉了,这眼在上上传的章节内容都快够出一本书的了,却还不联系出版商。要知道,当年j?k?罗琳写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后就开始到处寻找出版商意图出版自己的小说,几经波折方才毛遂自荐成功,出版了第一本小说。
这位呢?装大爷装上瘾了,这出版商都找上门来了,却还老神在在的躲在暗处不出来。
这可急坏了各大出版社,眼此书越来越红火,盗版也开始有了,那位作者还不露面!难道他就心疼吗?这可都是钱啊!
尤其是上海本地的出版商们,更是着急上火。你说财神爷就在家门口,可就是不进屋,能不闹心吗?
可你闹心也没招,人不出来,你有什么办法?
没奈何,那些老总只好一边找人在上联系那个作者,一边找黑客追踪继续姜成ip,意图找到他的确切地址。
可惜,他们小了姜成。毕竟前世在美国呆了这么些年,接触的高科技不少,眼界开阔,这黑客技术也是有一手的。几招防黑客追踪的技术下去,把那一个个黑客在上耍的团团转,让他们明确地知道了何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些天下来,除了进一步确定人在上海,一点进展都没有。
不得不说,姜成这番举动很是杀了那些个平时眼高于顶的国内电脑骇客身上的傲气一把,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此后,中国的骇客技术居然有了进一步发展,间接又带动了中国内地电脑技术的蓬勃发展。几年后,姜成甚至还因此获利了,这是姜成现在没有预料到的。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不详解。
《南周刊》的老总徐国庆是所有上海出版杂志社老总里最上火的一个。
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两年《南周刊》业绩下降的实在厉害,急需找一棵救命稻草,而恰恰这时候《明朝那些事儿》出现了。徐国庆第一眼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了,不过他不是这本书的粉丝,而是他到了这本书广大的“钱途”!
这绝对是那种能拯救一个出版社的作品。徐国庆实在是太想得到它了,《南周刊》也实在太需要它了!
哦,忘了说了,《南周刊》就是姜成的父亲姜德均工作的出版社,原名是南方人出版社。《南周刊》是其旗下最重的一个品牌杂志,九十年代也曾盛行过一段时间,因此取代了出版社的名字,成为其行业代号。不过到了新世纪后,《南周刊》业绩下降得厉害,现在已经日落西山了。
在姜成来,《南周刊》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思想太老旧了。因为以前《南周刊》主要经营的版块就是纪实报道,跟踪报道国内外当下时事,并请专家学者给出评论。
这在上个世纪很流行,因为那时民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还很少,只有求助于报纸、新闻、杂志;不过到了新世纪,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络越来越受用于群众,民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这些做纪实报道的纸媒杂志社越来越难做。
你说人家想知道什么,上浏览就行,还至于还花钱买你的杂志报纸吗?而且还不能做到最快最新。
不想上的话,新闻联播不就好了,全国这么多的电视台,不够的吗?至于买你的杂志报纸吗?
所以,新世纪后,随着资源兼并的越来越厉害,这类的中小型杂志社、出版社越来越少,不是被巨头吞并,就是倒闭。不想倒闭的,都转行做了别的。《南周刊》能支持到现在,还多亏了早年在中老年人群中积累的人气。不过现在来,这些人气早晚有用完的一天。
所以徐国庆现在很上火,而且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在上的成绩越来越好,他就越上火。更让他上火的是,他的总编辑,姜德均姜大才子居然在这么紧要的关头之下,带着自己的老婆去海南度人生的第二次蜜月去了!
哦,你说不是去度蜜月,是全家去海南旅游了。那你儿子怎么还在家?
哦,你说是那小子自己不愿去的,所以你们老两口单独去了。那还不是度蜜月是什么?
最过分的是,去了快一个月了,还不回来?
哦,你说你走的时候还没这么多的事,还是老总你见杂志社最近没什么活,批的一个月的长假。那你老板现在心情很不爽,就此宣布,你的假期到此结束,赶快给我回来!
没奈何,因为老总徐国庆最近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姜爸爸姜妈妈无奈地早早结束了人生第二次蜜月。
没错,的确是蜜月。
要说这还是姜成给他们创造的条件。本来姜爸爸姜妈妈还没有这个心思,这次旅游也的确是为全家准备的,可谁知临出发了,姜成却宣布不想不去了!
难得老两口发现居然有这么长时间独处!这两人的心就活泛了。
你别姜爸爸身上虽然带点古时文人的迂腐思想,这古代文人身上的浪漫情怀也是有的,不然当年怎么追的上出身豪门的姜妈妈?
一时间,姜爸爸才情大发,营造出了极其浪漫的两人世界,惹得姜妈妈也激情萌动,俩个人就沉迷在了海南的青天绿水之间。为了完全营造出两人两人独处的环境,甚至连家里人的电话都屏蔽了,这也是姜成一连几星期都没得到父母电话的原因。
当得知惹得自己老总内分泌失调,情绪失控的罪因居然是一本现在上很火的小说的作者。这个作者不知怎么回事,既然在上上传小说,自然是想要出名,想要出版自己的小说。可现在一本书的内容都快更完了,他还不现身,难道他真就大度到相让所有人白他的书吗?
出版商们自然是不信的,他们相信那位作者其实是在“钓鱼”,钓他们中能出价最高的。所以那些出版商们都暗地里把心中的价码提了又提,可就是等不来当年明月的现身。
姜爸爸姜妈妈对这位作者却没什么好感,尽管在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两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本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算得上“救市之作”的那种书。
可这也不能弥补两人的损失,姜爸爸甚至在心中暗暗发誓:不要让我见到那位当年明月,不然我一定要让他好!
欣喜的是,两人很快就见到了当年明月,只不过震惊大过了怨愤。
“什么?你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回到家后,姜爸爸姜妈妈很是被自己发现的这个事实震惊到了,没想到最近上火的一塌糊涂的《明朝那些事儿》居然就是姜成写的!
“所以你不跟我们去海南度假,你其实是想留在家里写小说对吗?你从来没告诉过我们你喜欢作家这个职业?”姜爸爸姜德均很是疑惑。
“是啊,阿成,你以前可不怎么喜欢写东西的?”姜妈妈高琳兰也有些疑惑。
“之前一直有喜欢,只是怕耽误学业,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姜成很违心的撒了个谎。
“那你什么时候对历史感兴趣了?而且还是明史?”姜德均还是有疑问。
“具体什么时候忘了,只知道是在听了‘崖山以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我便对明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到处收集资料,想写一本有关明史的书。这还得多亏了老爸你的收藏啊!不然我仅凭我自己,可找不来这么丰富的资料。”说着指了指电脑桌上那一摞厚厚的历史书,其中大部分都是姜德均的藏书。
现在现实摆在面前,当年明月是自己的儿子,姜德均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过随即他又高兴起来,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出息了。到儿子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居然写出了一部这么好的书,姜德均倍感欣慰。
得知姜成一直隐在幕后不出来,就是想等父母回来后再就出版的事好好商量,姜爸爸姜妈妈又是一阵欣慰。当下,就《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问题,一家人又展开了讨论。
“我建议你选择那些大型的出版社,我人民文学出版社就不错。这些规模大的出版社一般都比较正规,他们都有自己的销售模式以及关系,但是他们也比较容易客大欺主,利润压得很低,作者一般只能分得码洋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二。码洋是指书的定价与印数的乘积,只有知名的作者才能拿到百分之十以上,当然特别畅销的书也行,而一般的作者只能拿百分之八以下。所以你和这些出版社商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把握住他们的底线,否则只能被他们压榨。”姜德均作为行里人,和姜成详细的解说了其中的道道,并给予姜成自己的建议。
“原来是这样的,那那些小型出版社呢?”姜成点了点头,还好自己家有个熟知内情的人,否则至少得亏损个几百万。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前世的《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可是突破千万册,为改革开放以来发行量最大的十五套书之一,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
“当然一些小的出版社就没有多的关系了,这就导致了他们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些小型出版社一般把目光投向的都是那些有潜力的新人,新人嘛,一般都没什么经验,一听说自己的书能出版就已经谢天谢地,这时出版社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高姿态出现,说什么要不是自己出版社的重,这样的书根本就就没有机会出版之类的话,之后在商讨利润分成,出版社就占据着主动。小型出版社就这样在大型出版社的夹缝中为生的。”
“难道小型出版社就不会提高利润分成来吸引那些知名作者吗?”
“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他们不敢。要是他们这样做了,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定是各大出版社的联合打压。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而某些规矩是不能破的。”
姜成基本上了解出版业的一些情况,知道作者目前被压榨的厉害,不过他可不那么甘心忍受压榨的人。
“那老爸,我要是将《明朝那些事儿》交给《南周刊》出版发行,你怎么样?”姜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姜德均欣慰说道:“作为《南周刊》的总编辑,我自然是希望你能把《明朝那些事儿》交给《南周刊》来出版发行;不过作为你的父亲,我还是要提醒你要好好思虑,毕竟《南周刊》虽然不小,可现在绝对称不上是大出版社,给的利益可能达不到你的心理价位。当然,这些还需要你跟你徐伯伯好好谈谈,不过我估计你徐伯伯最多能给你百分之三十的回报,这还是因为你是熟人的关系,不然最多只有百分之十五。”
姜成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老爸,我打算先跟徐伯伯好好聊聊再做决定。”
;
娱乐大丈夫 第八章 品茗论道(上)
徐国庆喜欢喝茶,姜德均也喜欢,这可能是老一辈人共同的爱好。
第二日,姜家父子便邀徐国庆到其常喝茶的一间茶楼“静茗轩”,商谈出版《明朝那些些事儿》的事。
谈事自然不能坐在大堂,三人包了一个小包间,叫两个服务员把一整套茶具和上好的铁观音茶叶拿进包间。两个身材苗条相貌姣好的服务员走了进来,一人手中端着一个茶具摆放到方桌上,另外一人却是捧着一个红泥小火炉,放在方桌旁边的一个圆圆的木墩上,那个红泥小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小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
茶具也很考究,是宜兴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小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拿起这东西的时候,如果稍微使大点力气,很容易就能将之捏碎了,所以动作一定要轻。
红泥小火炉虽然很小,但是火倒是很旺,转瞬之间,水就烧开了,水开之后,一个服务员拎起了小巧的水壶,而另一个服务员马上又放了一个水壶上去,给大家介绍道:“我们茶馆泡茶所用的水,都是取自云龙山上的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水开之后,三人便让她们离开了。却是这种茶楼,除了让服务员帮你泡茶,还可以顾客自己来。当然得是那种茶楼会员,还得被考究过泡茶手艺的,不然人家是不会让你碰那些易碎的茶具的。
此时,姜德均和徐国庆坐在茶几后,观着姜成的表演。
没错,就是姜成在泡茶。
只见他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两人品鉴,还向两人详细的介绍一番铁观音茶,此为鉴茶。待到两人过之后,姜成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也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姜成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向壶中注水,水满壶口时停了下来,姜成伸出两指,夹起壶盖刮去了壶口的泡沫,然后盖上壶盖,用开水冲去壶顶产泡沫,动作轻柔优雅,让人得赏心悦目。
这个过程叫做淋壶,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壶体,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此时,满屋已经可以闻到茶香了,不过姜成却直接把紫砂壶中的水全部都倒了出去。这叫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再次向紫砂壶中倒入沸水之后,却又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姜成两根手指转动杯身,此谓“温杯”,自然最后又是倒掉了。
到第二泡时,姜成单手持壶,循环往各个杯中斟茶,壶口紧挨着茶杯,这个名目叫做关公巡城,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等到壶中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为韩信点兵。
至此,整套泡茶流程才算是演示完毕。
整个过程姜成做得有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动作娴熟,不疾不徐,一气呵成。所谓“功夫茶需用功夫”,显然姜成在这方面上有极深的造诣。
“好!阿成的‘功夫茶’手艺又进步了,老姜,你可有个好儿子啊!”着姜成一整套动作下来,当真是赏心悦目至极,徐国庆不禁向姜德均赞道。
姜德均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答话,不过姜成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这套功夫不是江城上辈子带来的,而是姜成这辈子练得。姜成小时候住在台湾外祖父家里,他外祖父是个茶道大家,姜成几岁大就经常陪着外祖父喝茶了,的多,也就学会了。
茶艺乃我国传统文化,深谙君子之道,为姜德均所赞赏。得知姜成学得这一手功夫,姜德均便花了大力气培养他,姜成家里便有好几套产自各地的茶具。姜成也不负重望,十几年苦工下来,这一手功夫茶已颇有大家风范。
斟好茶后,这第一杯茶姜成敬给了徐国庆,徐国庆也没有客气,大大方方的接过之后,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却没有直接饮用,而是先端至鼻尖处闻了闻,尔后才分作三口,慢慢饮入到口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息,显是茶道老手。
“好茶!”喝过之后,徐国庆大赞,“果然是地道的功夫茶!阿成的煮茶冲泡的手艺,比之几年前是大有长进。和你一比,那些个茶艺师可是差了不止一筹!”
姜成谦逊一笑,“徐伯伯,喝了小侄的功夫茶,心情是不是好多了?是不是就不再生小侄的气了?”
徐国庆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小子啊,真是个十足的鬼精灵!唉,谁叫你徐伯伯我是个地道地茶痴呢?这死穴早就被你给掐准了!算了,我不生气了!”
姜成听罢,会心一笑。
徐国庆在得知姜成就是那他久寻未果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之后,果然暴跳如雷。
好你个小姜子,你忘了你小时候徐伯伯多疼你了?哪回家里做什么好吃的没有你一份?哦,虽说每次你吃完,徐伯伯总要讨杯茶喝,可的确疼你吧!
你可倒好,有了怎么大出息也不先告诉你徐伯伯一声,你忘了咱们两家多年交情了?就算不能把出版权交给《南周刊》,可至少能让你徐伯伯知道吧!哦,你想让你父母先知道,所以瞒着所有人,是,你是孝顺了,可你徐伯伯快气出病了!
告诉你啊,这事没完!
徐国庆与姜德均是多年老朋友了,《南周刊》其实就是两人共同创办的,只不过徐国庆占大头,而且他善于经营,所以当了老总,而姜德均这个大才子则做了总编辑。
两家的交情自然没得说的。只不过姜成小时候住在台湾,岁后才回大陆,自小与父母分离,那时与父母都有隔阂,徐国庆自然不用说了。不过徐国庆对姜成真的是极好,经常邀姜成上其家里做客,做很多好吃的给姜成吃,虽说也有贪图姜成的功夫茶的原因,不过那时感情也是极好。
只是这几年姜成学业繁重,《南周刊》的业绩不好,双方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走动的少了,这感情不知不觉间有点淡了。而江城附身后也害怕与姜成以前的熟人见面,所以基本不与其他人联系。
不过重生已经有近一个月时间了,姜成与江城已经完全融合,没有谁做主体,双方交融形成了新的人格,以前所有感情也都继承来了。
徐国庆是真生气,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姜成早就掐准了徐国庆的死穴,有他这好几年没喝了的功夫茶开道,徐国庆心中就是有再大的气,也得消了。
“行了,喝了你的茶,气也消了。下面好好谈谈吧!阿成,直说吧,如果把《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权交给《南周刊》,你想要多少回报分成?”喝过茶后,徐国庆正色地对姜成说道。
姜成淡然一笑道:“五五分成。”
“什么?”不止徐国庆大惊,连姜德均也是一惊,都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敢要。
徐国庆转头向姜德均,瞪大眼睛道:“老姜,这是你们家商量好的?”
着他好似要吃人的目光,姜德均连连摇头,说道:“别那么我,我只是把现在的行情告诉了阿成,其他都要他自己做决定。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过多干涉。”
来姜德均对姜成最近的表现相当满意,转变很大。
姜成也说道:“徐伯伯,这的确是我自己的决定,跟我爸没关系。这样的分成方案,你行吗?”
徐国庆坚定的摇头:“阿成,你的要求我不可能答应。恕我直言,你提的五五分成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而且根本是没有诚意的表现。”
“那徐伯伯你能够接受的分成是多少呢?”
“百分之三十,阿成你获得回报最多只能在百分之三十,这还是我在我们两家多年的交情的份上决定的,要知道那些著名的大家只有百分之十二!所以,阿成,百分之三十的分成绝对是极高的了,要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能开出像我这样条件优厚的出版社基本没有,其他人最多给你百分之十五!”
“真的不能商量了?”
“真的不能。阿成,相信你爸也告诉你一些行业规矩了,我们《南周刊》现在不行了,可比不了那些行业巨头们。要是坏了规矩,是会被其他出版社联手攻击的!要是那样的话,我宁可不要《明朝那些事而》!”徐国庆斩钉截铁的说道。
姜成听罢摇头一笑。
见其似乎不想改变主意,徐国庆语重心长的说道:“阿成,虽然你这本的成绩很好,必然会大卖。不过你毕竟是刚入行的新人,这有些规矩是不能破的。相信我,你徐伯伯不会坑你,百分之三十绝对顶天了!不可能有人的分成方案比我出的更高!你就当这第一本书是打名气,以后有了名气地位,再要这样的分成也就行了,现在是真的不行的!”
姜成知道徐国庆是真的为他好,不过心里还是难以接受。徐国庆不知道,姜成可是清楚,后世的《明朝那些事儿》可是售出了上千万册,创造了几亿元的税后利润!这还是在几年后,图书行业受到络影响较大的情况下。
这差个百分之二十可就是几千万啊!虽然姜成心中其实并不贪图这些钱,可是为了心中以后的那个大计划,这些钱他是不能放过的。
姜成想了想,对徐国庆说道:“徐伯伯,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我实在不想放弃那个分成方案。”
徐国庆叹道:“你这孩子真倔,那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了。”
“等等,徐伯伯,你先听我说完。”姜成连忙说道,“我这还有一个分成方案,你先听听如何?”
“哦?那你说来听听。”
姜成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个方案,《明朝那些事儿》的回报分成我只要百分之二十。”
“真的?”徐国庆心中一喜,连忙问道。
姜德均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不过他知道姜成肯定还有下文,就没做声。
果然,只听姜成说道:“真的,徐伯伯,回报分成我只要百分之二十。不过,我还要《南周刊》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什么?”徐国庆、姜德均齐声惊道。
一时间,包间里鸦雀无声。
;
娱乐大丈夫 第九章 品茗论道(下)
前面已经说了,《南周刊》实际上是徐国庆和姜德均共同创办的,只因徐国庆出资占大头,且善于经营,所以当了老总。股份徐国庆占了百分之五十五,姜德均百分之三十五,还有百分之十分散在那些老员工和小股东手里。徐国庆是最大股东,所以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股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