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回家的蝌蚪
“抓军官啊!!县里这么大胆?”李俊捧着茶杯满脸惊讶的感叹一句接着说到:“该不会那个人自以为是军官了,要价太高了吧?”
“县里的话你能当真?部队有多严呐,当年我去参军时,人就就因为我手上纹了这玩意就不要我了。”三仔举起右手晃了晃手腕上一个忍字刺青接着说到:“招个兵都严成这样了,更别说人家能当上军官了,敢犯这个错误?”
三仔的话听的李俊想笑不又好笑,他这个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不成立的,没谁规定参军标准严格就说明部队里没有败类,只不过这论调放在岳飞云身上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他为什么还不拆?”看到李俊和王亮刻意把话题朝这个上面引,仓满开也跟着加了把火,虽然说这有配合别人骗朋友的味道,但就探探消息还是可以接受的。
“钱呗,还能为什么。哎,反正谁要碰到拆迁谁倒霉。”三仔随意回了半句拿起热水瓶给几个人添了一轮水又感叹了一声。
“钱?拆迁县里不是给补偿的吗?”李俊明知故问到。
“嗤,县里是给啊,每平方米150块,但人家也聪明啊,面积给你弄小一点就是了。”三仔嗤笑一声解释了一句,似乎不愿意再说这个事了,抬头朝着李俊问到:“李老弟,你现在在做哪一行啊?”
看到三仔不想再说了,李俊也只好放弃继续问的想法。三仔的话已经让他找到了接下来要调查的方向。如果说真像三仔说的那样,估计导致岳飞云不愿意配合拆迁的问题就出在房屋面积上。
“我们啊,就收点旧玩意。”李俊信口拈来,遮遮掩掩的把自己想好的行当说出来。
“哦,原来收古董的,这是个好行当。”三仔一听就反应过来了,言不由衷的赞了句。
古董贩子这玩意要早个五六年还真是个好行当,当时全国的农村几乎都有古董贩子转悠,但到了现在已是日落西山了。
老百姓上当受骗多了眼光也精了,都知道家里那些老玩意就值钱,平时要么不卖要么乱喊价。再加上现在贩卖古董是犯法的事,干这行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不是,我们就收点粮票啊、邮票啊、国库券啊,**像章、连环画之类,贩卖古董是犯法的。”李俊当然不能让三仔误以为自己是干非法行当的,急忙解释了一下。
不过在说到国库券的时候,李俊这心还真是一动,后世听说过沪市那个靠倒卖国库券发大财的家伙好像就是在这些年发的财,自己是不是也掺上一脚呢?
“哦,这个也不错。对了,我家里还有些连环画都送你们了,留着占地方。”李俊的话刚落,三仔换了个词赞到。
三仔的话听得李俊既哭笑不得又感动不已,没想到长得这么威猛的一个人,内里不仅是热心肠而且还特细心。想着法子夸自己不说,就是送东西也有说法。最后还表示他还可以帮着去街坊邻居那打听打听,看看谁家里有这些玩意好帮着联系。
四个人光这么坐着聊不是事,李俊暗地里给苍满开打了出去的眼色,苍满开随即提议上三仔的店面看看,对这个提议三仔很乐意的同意了。
他只是趁中午人少让老婆看着店自己回来睡午觉,今天要不是他们突然到来,这个时候他早去店里照看生意去了。
三仔嘴里的集散市场其实是一条四米来宽的小街,大约500米的小街两旁都是一间间两米来宽的小门面。据三仔说其实这些门面原本都是街道两旁居民自家院子。
前些年有些人家把围墙拆掉建起这种小房子分隔成门面出租赚到钱后,大家就纷纷跟着效仿,时间长了就成了现在这模样。
三个人听着三仔的介绍走到了他的门店前,也许是听到三仔的说话声,店里气冲冲走出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刚要说话,苍满开从三仔身后冒出来喊到:“娥仔,没多时不见变得更漂亮了。”
看见苍满开,少妇笑着啐了一口说到“死满仔哥,一来就知道取笑我,我说三仔怎么还没过来呢?原来是你来了,快进来坐。”招呼完苍满开,少妇又扭头朝三仔嗔怪到:“满仔哥来了,你不在家待着怎么还把人家带这来?你看这里乱糟糟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真是根木头。”
被少妇训了一顿,三仔也不生气,嘿嘿两声说到:“都是自家兄弟,没事。娥仔,这是满仔哥朋友,李俊和王亮。这是我媳妇邢美娥,你们喊娥仔、嫂子、娥姐都行。”
“哎呀,你还不来帮一把关门,说你是木头还真是根木头。”邢美娥听了这下真急了,转身就要把摆在店外的东西朝里搬准备关店。
其实她刚才也注意到了丈夫旁边还有两个陌生人,但她以为是来找丈夫做生意的客户。苍满开和丈夫是铁哥们算是自家人招不招待无所谓,因此刚才她也没关门的打算。
现在听丈夫说这俩陌生人也是客人这哪能不着急,要是让客人觉得自家怠慢了,那可是把自家和苍满开的脸都丢尽了。<
重生之商路仕途 第210章 出事了(三十八)
在李俊三人好说歹说的劝阻下,邢美娥才打消了关门回家的念头。五个人坐在店外聊了会天,李俊提出来要和王亮到附近走走。
本来邢美娥还想让三仔陪着去,苍满开在旁边说了句这么大的地方随他们去。既然苍满开都这么说了,邢美娥也就没再要求让三仔陪着。
两个人在集散市场东问问西看看逛了一圈还买了几样小东西,这个市场确实很热闹,五花八门各种生意都有。但福安县有一点说的没错,整条街根本没有秩序不是一般般乱。
在小街上李俊还发现了一条信息,那就是不时出现在头顶的宣传横幅,这些横幅虽然措辞用语不同,但都是为了说明两层意思,一是政府要规范集市秩序,二是鼓励大家进新市场经营。
从这些横幅来看,三仔的信息已经明显滞后,县里不是放出风声而是搬定了,或者说这个事政府已经走完程序明确了,就等新市场建成后正式实施而已。
两个人慢悠悠走出市场两个人各招了辆三轮车而去,刚才在市场里买东西时已经把新市场的位置打听清楚了,李俊打算现在到实地附近去看看。
新市场所在地其实离老市场没有多远,直线距离也就500米左右。只是中间隔着一个居民区需要绕个弯才显得远了点。
李俊躲在一堵破墙后面,面前是一片残墙断壁,各种破烂的家什和垃圾到处都是,几辆推土机正突突的在那平整地面。观察了一会儿,他发现在不远处没有拆除的几幢房子隐约还有人进出在搬东西。想了想李俊托了托背包朝那里走去。
看到有个陌生小伙子朝自己家里走来,正在整理一堆旧家具中的一老一少两个男人立即放下手里的东西直起身来,站在那里默默的盯着李俊,目光里充满了警惕。
“两位大叔大哥好,请问你家有旧的连环画、主席像章、邮票、粮票或者国库券卖吗?”李俊似乎没看见两个人的戒备,从兜里掏出包红梅拈出两根递过去,笑嘻嘻的问到。
“小哥是来收东西的?”年长的男人听到李俊的话,紧张的神情松缓下来,结过李俊的烟试了一句,看到李俊再次点头,接着迟疑的问到:“伢子,你收这些玩意干什么?这些能卖钱?”
“呵呵,大叔,我既然收这些玩意,当然会付钱。再说了,国库券也是你们发钱买回来的,我买的话当然更要付钱。”看到老头接了自己的烟,李俊心里有了底,赶紧又掏出打火机凑上去帮他点上解释到。
“这道理也是。”老头子点了点头认同了一句吸了口烟,扭头朝虽然也接了李俊的香烟,但眼神中仍保持着一份警惕的小伙子说到:“坤仔,家里好像有些这些东西吧,你去看看找不找得到。对了,国库券问你娘要,一直是你娘收着的。”
叫坤仔的小伙子听到老爸的吩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等看到李俊这时候已经学着老爹的样子蹲在那里,眼里的警惕消了几分点了点头进屋去了。没多久,坤仔抱着个纸箱子跟着一个与老头子年纪相仿的女人从屋里出来。
“老婆子,把东西拿这来给小李老板看看。”看见他们出来,这个名叫庞水根的老头子朝两个人摆摆手喊到。
就趁刚才那一会会的功夫,李俊用了一支烟和几声老叔就已经把老头子的家庭情况基本摸清了。老头子今年五十五岁名叫庞水根,是福安镇的农民。
庞水根的老婆叫曹玉芬,老夫妻俩生有两男一女,大儿子庞首坤和女儿庞小鱼都已经成家,老两口现在和最小的儿子庞二坤也就是刚才那个小伙子住在一起。今年二十四岁的庞二坤在县里的电子厂上班,今天恰逢轮到他休息,就呆在家里把东西理一理好搬走。
“伢子,你不会骗我们农村人吧,这些玩意能卖钱?”两个人走过来,曹玉芬从庞二坤手里接过箱子放在地上打开来,指着里面的一堆东西朝李俊问到。没等他说话,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拆掉上面的细绳子露出一叠国库券问到:“这些国库券你什么价格收呀?”
李俊收这些玩意其实也是临时想出来的主意,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玩意那些值钱那些不值钱,对该出什么价格收就更不清楚了。不过李俊也不担心,他不懂的话庞水根等人更不知道,况且即使自己出的价高了,估计也亏不了多少钱。
“曹阿姨,你这些国库券没到期的我按照1换1的价格收,到期的我按银行里的价格收,你看怎么样?”李俊先说了国库券的价格,随后指着箱子接着说到:“至于箱子里的东西,你们先开个价。”
“嗯哼!”李俊的话让庞水根一家三口都眼睛亮了几分,看到庞水根和庞二坤父子俩就要张嘴说话,曹玉芬发出一声咳嗽,瞅了他们一眼,满脸堆笑着朝李俊试探的问到:“小李老板,你看没到期的每100块加2块行不行,如果我们再等两年到期了,可是要多出好几块......”
“这个......好吧,就按照阿姨的意思办。不过这个价格你们不能告诉别人,不然我这生意要亏死了。”李俊知道曹玉芬的意思,没等她说完就把话接了过去。不过说了俩字还是故作犹豫了一会才点头同意了曹玉芬的价格,并颇为无奈的告诫他们不能外传。
曹玉芬三个人就在他眼前搞互动,李俊又不是瞎子当然看得很清楚。从他们的反应李俊知道他们对1比1的价格是满意的,后来曹玉芬提出每100块加2块只不过是农村妇女那点小势利在作祟。
不过曹玉芬毕竟是农村女人,朴实的本性没有改变,不然100块就不会要求多加2块而是十块八块。但如果曹玉芬真的狮子大开口乱喊价,李俊也不会答应。
李俊的话让心悬到嗓子眼的庞水根等人大大松了口气,都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不会说出去。这些国库券放在家里有些年头了,他们也曾拿到银行去兑换。银行说是期限没到不能兑,如果真要兑的话那只能每100兑95块。
拿不到利息不说,每100还得赔进去5块钱,算算手里的几百块钱要亏掉好几十块这他们哪里舍得,虽然去了银行好几次但最后还是留着没动。
双方价格达成一致,曹玉芬立即动手清点手里的国库券。二十几张国库券总共780元,其中到期可兑换的250元,没到期的530元,总价是845.6元,最后李俊表示凑整数给846元。曹玉芬听了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显然为多了四角钱而高兴。
接过曹玉芬递过来的一大把皱巴巴的零钱,李俊刚要谈那些连环画、像章的事,庞水根已经把箱子端起来朝李俊手里一塞说到:“小李老板,这些没用的玩意既然你喜欢,那就全送你了,别再谈钱不钱的事了。”
听到庞水根的话旁边的曹玉芬脸上闪过一丝痛惜,但看看手里攥着的一叠钱想到已经多得了几十块钱也就不说话了。这些破玩意怎么看都不是值钱的东西平时留在家里还要占地方,送就送了吧也算是还这个小李老板人情。
向庞水根一家表示了谢意,李俊没再问什么就抱着箱子离开了他家。眼看就要从废墟里出来,两个叼着香烟的青年突然从旁边一堵破墙后面跳出来挡在面前喝问到:“小子,跑这里来干什么呢?”
感觉到这两人身上传来的不善,李俊赶紧把箱子放在地上,装出害怕的样子从兜里掏出红梅陪笑着朝两个人各发了一根解释到:“大哥,我是好人,可没干坏事,就趁学校里不上课过来收点小玩意。”
“嗯,你是学生?哪个学校的?收这些破玩意干什么?”其中一个青年弯下腰拨拉了一下箱子里的东西,发现都是些连环画之类的破东西,接过香烟狐疑的问到。
“我是袁州师范的学生,平时就喜欢收集这些小玩意,呵呵,让两位大哥见笑了。就收着好玩,好玩。”李俊蹲下去把被青年弄乱的东西规整,才站起来磕磕巴巴的回答到。
李俊本身年纪不大,今天又一身t恤牛仔裤运动鞋,背上的背包也是普通货色,再加上他刻意装出来的害怕,看起来还真像个涉世不深的学生。
“好了,丁仔,就一个学生仔而已,用得着这么紧张吗?走了,咱们回去玩去。”另外一个青年看到李俊的样子似乎觉得很无趣,吐掉嘴里的烟头不耐烦的朝那个问话的青年说着转身就走。
有可能觉得这话有道理,再加上同伴也已经先行一步。那个青年探手一把抢过李俊手里的那包红梅嘀咕了一句:“学生仔抽什么烟!!”塞进兜里,转身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重生之商路仕途 第211章 出事了(三十九)
直到两个青年说笑着彻底消失在视野里,李俊心里暗叫了声侥幸抱起箱子继续往回走。刚才正是因为没有发现周围有人盯着才冒险去了庞水根的家,没想到这其实都是表面现象。
这两个青年能够在这里等自己,说明这一带一直有人在暗地里监控,要不然他们不会这么快找上自己,这次自己不过是侥幸过关而已。
想通了这些李俊暗自告诫自己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每走一步都必须得慎之又慎。
李俊抱着箱子一路小心的往回走,为了观察是否有跟踪者,他甚至还专门拐进了路边一家小店买了包香烟。直到没有发现异常才坐着三轮车回到了三仔的店铺。
等他抱着只箱子从三轮车上下来,就剩下仓满开和王亮蹲在关着门的店铺前等他,三仔和邢美娥已经提前打烊回去准备晚饭了。三个人也没多说,直接走出市场招了两辆三轮车会三仔家。
看见他们回来,系着围裙的邢美娥笑着拒绝了仓满开下厨帮忙的提议,把他们赶到小石桌那去坐着又端来三杯茶才回厨房继续忙活。趁三仔夫妇都不在,三个人各自交流了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仓满开留在门店帮着三仔看店其实也是故意的,通过和三仔夫妻俩以及周边的门店老板闲聊也了解到了不少有关新市场的情况。
据那些小老板说,这个袁州实业虽然冒出来没几年,但在袁州却风头强劲。目前已经在袁州市下面三个县投资了相类似的市场,福安县这个市场不过是这个公司在下面搞的第四个。
而袁州实业最初搞这种市场并不顺利,公司第一个市场项目四年前的新昌县商贸城。当时新昌县的情况和福安县类似也有一个老市场,而且市场的老板还是县里一个实权领导的亲戚。
当袁州实业提出要在新昌县新搞商贸城时不仅遭到了这个领导的抵制好反对,那个老市场老板还纠集了当地的几伙地痞流氓把袁州实业派过去的人打伤了好几个。
但事后没多久,那个原先坚决抵制反对的领导摇身一变成了最积极的支持者,他那个亲戚还把自己投资三百多万的老市场低价出售给了袁州实业,至于那几个曾经动手伤人的地痞流氓,不是吃了枪子就是吃了牢饭。
后来袁州实业又先后在永宁县和双溪县各搞了一个类似的市场,虽然说刚开始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阻扰和障碍,但最后都顺利的建成并投入运营。也正是这几次大动作,原先无人知晓的袁州实业现在已经成为袁州市鼎鼎有名的大公司。
王亮相对来说了解到的情况最少,李俊好歹还接触到了庞水根一家人并骗过了两名找茬的青年。和李俊分开后,王亮刚跑到拆迁的地方没溜达多久就发现有人远远有人在吊着自己,这种情况下他只好草草转了半圈就立即闪人。
考虑到王亮已经引起了有些人的警觉,李俊决定让他前往袁州加入武鸣那一组,这边就留自己和仓满开两个人。其中自己负责去找那些拆迁户打探情况,苍满开继续留在市场设法从那些小老板那里套消息。
六个人吃完晚饭收拾好残局,李俊把箱子搬到石桌上开始整理里面的东西。看着桌子上铺满的连环画、粮票、像章等零碎玩意,邢美娥终于确定三仔说的是真的,满仔哥这俩朋友还真收这些玩意。
之前听三仔说邢美娥还真不敢相信,这些破烂哪家没有,世上还有发钱买破烂的笨蛋?
特别是等李俊从背包里拿出那叠国库券,邢美娥眼睛立刻闪亮闪亮的。想到家里也有好几百块国库券正愁变不成钱呢,现在李俊收那不正好?这样想来,邢美娥开始有意识的问起李俊收国库券的价格。
看到邢美娥兴致这么高,李俊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收国库券的事一旦传出去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到时候还自己操作肯定不适合。三仔夫妻俩都在福安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要是把这事托给他们去做不正合适吗?
想到这里,李俊当即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征求三仔夫妻俩的意见。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李俊不仅承诺自己出收购资金,还把兑换的比例定为102元换100元。
听到李俊开出的条件,三仔还想说什么,邢美娥已经答应了。这种既不要自己出本钱还能赚钱的大好事求都求不来,只要自己把兑换比例压在102块以下,中间的差价那就全是自己的。
既然邢美娥同意了,李俊当即从背包里掏了2万块现金交给了她说是第一笔本金。
至于立字据李俊觉得没必要,撇开苍满开和他们的关系不说,刚才邢美娥应承后三仔脸上已经几次闪过尴尬神色,看来他对邢美娥这种赚自己人钱的行为是不满意的。除非邢美娥打算为了这点钱卖友丢夫,不然她不会干这种蠢事。
而且和邢美娥认识不过几个小时,但从她的一些表现来看,李俊认为她绝对是个精明的女人。说不定三仔能混成这个模样也全靠有她的帮衬,综合这些因素李俊相信他们绝不会赖账。
五个人坐在石桌喝茶嗑瓜子聊到八点多,李俊提出来让仓满开带自己俩出去外面转转。邢美娥本想让三仔也陪着去,但李俊说明天他们一大早还得开店收货早点睡觉有苍满开陪就行。
想到他们有苍满开陪着应该没事,再加上自己也正想和三仔好好商量下收国库券的事情便同意了。
从三仔家里出来没走多远,李俊便和他们俩分开了自己单独行动。在路边拦了辆三轮车坐上去朝车夫说了句“福安三中”,三轮车叮叮当当钻入夜幕。
岳灵珊,岳飞云的妹妹,今年只有十八岁正在福安三中上读高二,这就是李俊今天要找的目标。
虽然他和岳飞云在一个宿舍里住了一个学期,但李俊从来没听岳飞云说起过家里的情况。李俊也曾经问过,但都被岳飞云敷衍了过去,次数多了,李俊也不再问这个事了。
知道岳飞云还有这么一个相差近十岁的妹妹,那还得感谢福安县政府提供的那份材料。在那份材料里详细介绍了岳飞云的家庭情况,其中也包括所有的成员。
也正是从那份材料里,李俊才明白岳飞云不仅至今没找老婆,平时还总抽1块不到的红豆烟。无论是作为上尉军官还是学校任命的临时教员,岳飞云每个月除了有军官津贴外陆院还会给他一份补助,两笔钱加起来也有近200块。
200块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岳飞云的一切生活开销大到住宿小到牙膏牙刷都是由学校免费提供的,可以说岳飞云除了买烟根本没有其他的支出,这笔钱完全能够让他抽稍微好点的烟。
岳飞云的父亲岳高山和母亲姚佳红都是农民赚不到钱,家里本身就穷再加上家里还有个书包要供就更穷了,有姑娘愿意嫁到岳家受苦那就是怪事了。
而岳灵珊能读到高中那也是全靠岳飞云往家里寄钱,要不是还有岳飞云的这点钱撑着,岳灵珊早在初二就已经辍学了。这就是岳飞云一直抽红豆的根本原因,钱都寄回家了他就是想抽好烟都不可能。
李俊当时的计划是到了福安以后想办法去找他的父母,但没想到福安县政府的动作居然这么快,从三仔的话说明岳飞云的家已经被拆掉了,这让他意识到想要按照原计划去找岳飞云父母根本不可能,李俊这才动了去找岳灵珊的念头。
而之所以选择晚上去,那也是因为白天的遭遇提醒了他,既然人家能够在那片废墟周围安排人手监控,说不定也会有人盯着岳灵珊。晚上有夜幕遮挡,去找的话想对来说目标要小不少。
除了这个因素,还有一点就是根据李俊两世的经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要求高中生在校上晚自习。除非岳灵珊是个不想读书的“渣妹”,不然的话她这个时候应该会在学校里。
三轮车在福安街上走了大约十来分钟就到了三中附近,凑着校门口的路灯确定到了目的地,李俊在离大门口百来米的地方就下了车。
给了车夫两块钱等车夫蹬着车子离去,李俊转身钻进了旁边的小胡同躲在角落里确定了自己的方位,才找了个方向朝前摸去。
这种完全由民居自然形成的小胡同是不可能有路灯的,借着两边房子里偶尔透出的灯光李俊朝前走了大约百来米终于看到了一堵围墙。
这种高不过两米的矮围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摆设,利索的翻进学校,李俊很小心的朝有灯光的地方摸去,两只眸子警惕的扫射着周围出现的人和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