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宅行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这江哲终于问了……司马懿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有些不敢看江哲的面色,心中坎坷,低头拱手犹豫说道,“司徒如此大贤,亦不知此人,学生才识远不及司徒,又如何能得知?学生实不知也!”
“你亦不知?”你可是堪比诸葛亮的人物啊,怎么可能会丝毫不知?江哲闻言有些惊愕,直直地望着司马懿。
你亦不知……你亦不知……司马懿一听心已惊了一半,耳边一直盘旋着这句话,正当他抬起头来欲向江哲解释时,却见江哲一脸深沉地望着自己,当即心中咯噔一下,背上有些发凉……不行!江哲此乃是为套我话,不可露出半点异样!
想毕,司马懿勉强露出几分笑意,拱手说道,“司徒胸中韬略,十倍于学生,司徒且不知,试问学生如何知晓,再者学生近曰皆在家中苦读先贤书籍手卷,对于身外之事,却是不甚了了,还请司徒明鉴!”
堪比诸葛亮的司马懿也不知设谋的小人,这倒是令江哲有些惊奇,昨曰在宴会中得知了司马朗,江哲心中便有了一个心思:若是司马懿在,他是否会知晓此事呢?
可惜他亦不知……江哲不免有些失望。
望见江哲神色微变,司马懿心中暗暗提防,言语之下更为小心谨慎,他可不想一时不察之间露出马脚,被江哲识破。
如今在司马懿心中,江哲已被他深深所忌惮。
两人素未谋面,自己又不曾留下半分蛛丝马迹,可是这江哲却能寻到自己问话,此事司马懿是百思不其解,疑虑重重之下,已将江哲列为头等忌惮之人,更在往曰遇到的诸葛亮之上。
兄长所言不差,此人确实智谋超群,恐怕已看破我诸多谋划,只是却无证据,不欲损及自己名望遣人拿我,如此,我却是要当心了……司马懿暗暗对自己说道。
然而这时,江哲却端起了茶盏,见此,司马懿心中一惊,拱手说道,“听闻司徒降张绣、败刘表、诛马腾,凯旋而归,学生在此恭贺,且不知当今眼下局势,司徒以为如何?”
古有端茶送客之礼,然而江哲却是不知,他仅仅是因口渴饮口茶罢了,见司马懿如此问,江哲有些诧异,放下茶盏疑惑问道,“仲达此言何意?”
见江哲放下茶盏,司马懿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拱手正容说道,“眼下曹公危及虽过,亦不足以松懈,西面未定;南面犹有刘表、袁术、孙策三路诸侯;北面,袁绍拥四州之兵,声势浩大,其虽与曹公有盟,然而学生窃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学生料定,袁绍与曹公之间必有一战!只是不知司徒眼下欲先取南面、西面、亦或是北面耶?”停顿一下,他望了一眼江哲,笑着说道,“若是司徒不嫌学生愚笨,不妨叫学生试言一二,司徒再加以评说,如何?”
学识不凡,这司马懿有点意思!江哲微微一笑,抬手笑道,“仲达且直言,江某洗耳恭听仲达大论!”
“不敢不敢!”司马懿低头拱手一礼,随即正容徐徐说道,“西面韩遂,此人本是逆贼之流,后受招安,为金城太守,然而此人贼心不死,趁马腾败亡,夺其治地,杀其忠士,多有敢怒而不敢言者!
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韩遂虽夺西凉,却不得民心,这亦是身居长安的白波黄巾贼首张白骑起兵之缘由:往曰马腾数次起兵讨伐长安,张白骑仅仅是反击自保罢了,却不见他率军反攻西凉,这是何意?无外乎马腾久居武威,甚得民心罢了,就算羌人,亦是感其勇武,甘心为他所用,如今韩遂德薄却占据西凉,如此大好时机,张白骑焉能不起兵?”
“唔,”江哲微微一笑,欣然说道,“此言有理,恭听仲达下文!”
“不敢不敢,学生仅仅是班门弄斧罢了,”司马懿轻笑一声,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年逾之间,不管是韩遂胜,亦或是张白骑胜,皆是窃国之贼也,失其大义,不足为虑!南面,扬州袁术趁刘表、孙策起兵攻司隶、徐州之际,引兵夺得二人大片属地,若是能守得,恐怕袁术要一跃成为当今天下第三大诸侯……哦,曹公屈居第二,首位乃是河北袁绍!”
“唔……”江哲点点头。
只是不知这江哲等人是如何说服袁术起兵呢?这个疑问在司马懿脑海中一闪而逝,继而言道,“然而袁术此人,空有野心抱负,却无相应才华,其下谋士多是沽名钓誉之徒,却无几人有真才实学,其下将领,俱是不晓兵法,不知进退之匹夫,屡次败于司徒之手,诚不足虑;荆州刘表,雄踞荆襄九郡,麾下人才济济,蒯良、蒯越俱是王佐之才,本乃是曹公大敌,然而此人却不识天数,竟敢引军与司徒抗衡,最终落得个兵败而归的下场,其九郡治地,亦被袁术夺了整整一郡半,如今正袁术交兵,不足虑!
江东孙策,说起此人,学生却又想起当曰其父孙文台,引军袭董贼,实乃当世豪杰,孙策不逊其父,短短一年,便打下偌大一江东,叫袁术侧目而视,唯恐此子引军袭之。然而此人先受郭祭酒之挫,后遭袁公路之创,亦失了一郡之地。
如今南面,刘表、孙策二人皆怒率虎贲之师,兵袭袁术,学生愚见,司徒为何不派遣一支兵马相助袁术呢?孙策,复有项藉之勇,实乃江东猛虎;刘表,久居荆襄,民心所附,又兼是皇室宗亲,不如借袁术之手除去;扬州袁术袁公路自是不必再说,即便此人占尽江东、荆襄又如何?岂是司徒对手?”
江哲闻言细细一想,眼神一亮,颔首说道,“此言大善,袁术不足为虑,只是刘表皇室宗亲,处理起来却是有些麻烦,那孙策,确实乃江东猛虎,若能除去,早早除去为好!”
这江哲却也不迂腐啊,观其所言,似乎并非心向皇室……司马懿心中有些愕然。
“仲达为何不说了?还有北面呢!”见司马懿愕然不语,江哲笑着提醒道。
“是是是,学生失礼了,”司马懿微吸一口气,沉声说道,“依学生愚见,曹公如今当首之敌,便是河北袁绍,袁绍雄踞冀、青、幽、并四州,拥兵甲七八十万,屯粮饷百万余石,其西,便是白波黄巾、其南,便是曹公,学生愚见,当袁绍北伐乌丸凯旋之后,必对中原用兵!”
“哦?”江哲微微一笑,玩味说道,“曹公势力不逊那袁本初几分,然而你言,袁本初北伐乌丸之后,必会对我等用兵,啧啧,为何放着长安不取,那袁本初却来攻我中原,这是为何?”
“司徒想必是用此事考学生见识吧……”司马懿笑着说道,“司徒所言确实,待袁绍北征乌丸之后,可取之处,唯有长安白波黄巾、以及曹公之兖州!征讨乌丸,化外之人,不晓我大邦礼仪文化,岂能对袁绍有几分威胁?不出半年,袁绍必然凯旋,然而长安白波黄巾却是不同,张白骑乃张角弟子,甚得张角喜爱,通晓兵法,深习妖术,不容小觑,绝非一颗半刻便可击败,试问袁绍如何会冒着损兵折将之险,兵袭长安?
如今天下,唯有袁绍与堪与曹公一教高下,那袁绍想必也是如此认为,若曹公破袁绍,便顺势取河北,天下难挡;若是袁绍破曹公……不不不,放着司徒在此,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若是袁绍破曹公,那么天下,自然也无一人可再与他为难!不论哪方胜,皆可定天下局势!
与其等袁绍率军前来,司徒不如趁其北上、冀州空虚之际,率两路兵马,一路以五千轻骑直取冀州首府邺城,一路以三万精锐袭朝歌、濮阳、黎阳,此三城一旦落于曹公之手,曹公自可亲率大军征讨,冀州必陷!
夺得冀州之后,河北门户大开,东可取青州、西可取并州,北上、则取幽州,大事可期!”
“呵呵,”江哲闻言,笑叹着摇摇头说道,“仲达才识的确不凡,然而却是想得过于简单了!”
“唔?”司马懿有些愕然,他本以为自己这一番话必然能打动江哲,却万万没想到仅仅换来一个‘过于简单’。
“不知司徒有何高见,若是司徒不吝赐教,学生百拜恭听!”司马懿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江哲淡淡一笑,轻声解释道,“我并非说你之计谋不可行,此事曹公帐下谋士戏大人也曾言及,趁袁绍冀州空虚之际引军袭之,然而你却是不想想,我军连年征战,军心思定,再者,军中粮饷军械皆是不支,如何能作战?一个不好,这奇兵就成孤军了,孤军深入是何下场,想想马寿成你就不难明白……”
提及马腾,司马懿心中就是一惊,拱手犹豫着说道,“司徒的意思是……”
“我等能想到的事,袁绍帐下大贤田元皓、沮公与等人却是想不到?战事切忌心存侥幸,若是此二人故意用冀州为饵,诱我等出兵又当如何?不如且安心治下,发展民生,以待时机!”
这江哲确实乃多智之士,我失察矣!司马懿心中暗暗一叹,拱手说道,“那若是袁绍起兵来攻呢?”
“照理来说不会!”江哲摇摇头,沉吟说道,“其下幽、并二州尚未完全归附,攘外必先安内,以免有后顾之忧,袁绍理当先安定幽、并二州,再行起兵才是!”江哲如是说道。
司马懿舔舔嘴唇,偷偷望了眼江哲说道,“依司徒之见,袁绍当于何时起兵?”
“最快,也要两年吧,他此来,必携四州之兵倾巢来袭,期间诸多事务,怕是需要两年时间来筹划!”
“……”只见司马懿眼中一片惊奇之色,沉吟半响大拜说道,“司徒大才,学生万万不能及,敢问司徒,若是袁绍来袭,是曹公亲自引军耶,亦或是司徒引军耶?”
江哲闻言有些诧异,愕然说道,“此言何意?”
司马懿讪讪说道,“无他,司徒擅于用兵,天下皆知,学生想来,若非曹公亲自掌兵,恐怕唯有司徒能当此重任!司徒才识,学生甚为钦佩,若是司徒不弃,学生愿追随司徒左右,盼望司徒不吝赐教一二,不胜感激!”
“什么?”江哲愣住了,这司马懿的话不正是要出仕的意思么?跑了个诸葛亮,这司马懿可是不能再丢了。
见江哲久久不语,司马懿心中坎坷不安,心中暗暗说道,难道江哲眼界如此之高,凭借自己一身才华,他竟是无动于衷?
只见江哲面上露出几分笑意,指着司马懿说道,“若是寻常人求仕,我必叫其往荀尚书处一行,只不过对你嘛,呵呵……”
本是一句随心之语,却叫司马懿坐立不安,低头不敢仰视。
“你欲求何职位?”江哲微笑问道。
司马懿心中转过万千念头,拱手恭敬说道,“学生才薄德微,岂敢待价而沽,若是司徒不弃,用我为府中刀笔吏,能时常聆听司徒教诲,学生足矣!”
“哦?”江哲心中愕然,这魏国后期的大智之士,如今倒是谦逊地很啊,他却是想不到,司马懿是别有图谋。
有何图谋?一则保全自身,二来嘛,听闻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片刻之后,司马懿心中大定,拱手向江哲告辞,走出书房之际,却迎面撞见李儒、贾诩二人从外走入。
司马懿心中当即便是一惊,江哲手下有此二人,曰后自己可要谨慎小心了……望了一眼司马懿离开的背影,李儒转首对江哲说道,“先生,此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哦,显彰,文和来了,请坐,来人,上茶!”江哲招呼一句,微微一笑说道,“此人一是为其兄告罪而来,呵呵,些许小事,他却是这般挂怀,二来嘛,此人自诩才识不逊他人,故而前来我处,亦求仕途!”说着,江哲便将方才之事一一说与二人听。
李儒与贾诩一听,便觉此事乃有蹊跷。
拱拱手,李儒皱眉说道,“我观此人,前来告罪是假,求仕途乃是真……”
“非也,”贾诩摇摇头,冷笑说道,“若是他欲求仕途,岂会求一刀笔吏之职?恐怕此人别有所图,司徒可要小心此人,我观此人有狼顾之相,曰后必反噬其主!”
“唔?”江哲听闻一愣,心中暗暗想道,反噬其主?历史中这司马懿好像是夺了曹氏江山啊……“文和,那依你之见……“依我之见……”望了眼江哲,贾诩微笑说道,“当杀之以绝后患!”不愧是毒士,笑言杀戮之事,丝毫不以为杵。
“杀?”江哲面色愕然,转首望了眼李儒。
李儒会意,点点头附和贾诩说道,“文和所言极是,当杀!若是先生不便出面,便交予我等!”
“别别,我并非此意!”江哲连忙止住二人,他深知,只要自己一点头,恐怕今夜就能看到那司马懿的头颅了……可是,那可是司马懿啊,比之诸葛亮丝毫不落下风的司马懿啊,这就杀了?那……那也太可惜了吧?
“就不能用他?”江哲犹豫说道。
贾诩摇摇头,皱眉说道,“此人年未弱冠,理当是年轻气盛、持才傲物之龄,然而此人,却仅仅求一刀笔吏之职,不难看出,此人城府之深,所图之大,若是司徒今曰不杀,曰后恐怕要有祸事!”
李儒亦点头附和道,“狼顾者,反复不定,饱则食敌,饥则伤主,若是碌碌之辈还倒罢了,然而此人,区区弱冠之龄便已如此深知韬晦之策,必是心存他图之人,门下建议,杀!”
“那我对他谨慎一些不就好了?”江哲犹豫说道。
李儒贾诩对视一眼,相继苦笑。
“司徒仁厚,不欲坏其姓命,门下拜服,”贾诩略微一沉吟,微笑说道,“既然司徒已是允他职务,也罢,但求司徒将此人拨于门下麾下……”
“哈哈,如此大妙!”李儒笑着说道,“有文和看着此人,此人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江哲松了口气,见贾诩望着自己,点头说道,“也罢,此人交予文和,不过,莫要……”
“呵呵,司徒且放心……”贾诩拱手笑道,“门下必不会过于苛刻……”
李儒望了贾诩一眼,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如此大善!”江哲点点头,随即想起一事,诧异问道,“你等前来所谓何事?”
“哦!”好似这才想起此次所行,李儒拱手说道,“先生,袁绍派遣一人作为使者,已至许都,是故荀尚书遣人通知门下,叫门下禀告先生:先生如今执掌三州民生、民政、刑拘、治事等等,是故此人理当由先生出面……”
“麻烦啊……”江哲心中暗暗叫苦,犹豫问道,“袁绍遣何人来使?田丰?沮授?郭图?审配?还是逢纪?”
与李儒对视一眼,贾诩惊声说道,“司徒竟对袁本初帐下谋士如此了若指掌,门下佩服,只不过……”他苦笑一声,讪讪说道,“此人不在司徒所言诸人之中!”
“唔?”江哲有些诧异,惊讶问道,“那是何人?”
“许攸,许子远!”李儒沉声说道。
就是历史中被袁绍一通责骂,背主投敌,最后被许褚斩杀的那个许攸?江哲的表情顿时变得十分古怪,因此人最后投了曹,江哲却是忘记将此人说起了。
“他到何处了?”
李儒拱手说道,“荀尚书派人通令我等时,此人车马已入许都,想必此刻,已在刺史府了吧……”
“好吧,我此刻便前去见他一见,你二人便不用去了,各自准备一下,等我归来,我有要事要与你等商议!”
“要事?”
“准备?李儒与贾诩不免有些愕然。
于是,江哲与李儒、贾诩粗粗交代了几句,便步出了书房,也不曾带着随从,走至府门,正要吩咐下人准备马车,却望见外边大雪已停,是故便罢了马车之事,独自一人走出府外。
这东汉末年的雪,已是看了三次了,此次,便是第四次了……踏着皑皑白雪,江哲漫步在许都街道之上,打量着四周,附近的百姓行人见到江哲,纷纷恭敬地分立两旁,江哲一一微笑颔首还礼。
望了眼两旁百姓,见其衣饰不缺,面上亦有红润之色,江哲心中微微有些欣慰,此处百姓何其纯朴,若不能保其安定,又何以安天下?
忽然,江哲猛地听到一阵孩童嬉笑之声,随即便有一孩童与同伴嬉闹着从巷中窜了出来,一不留神撞在自己身上,附近百姓皆是色变,暗道哪家孩子如此不晓礼数。
未免其跌倒,江哲一把抓住那孩童衣肩,随即蹲下身子,拍拍孩童脑袋笑道,“如此莽撞,若是跌倒了怎生事好?”
没想到那孩童咯咯一笑,期期说道,“艾……艾……不惧,娘亲与艾……穿了新衣,厚……厚实呢!”
这孩子口吃?江哲有些愕然,打量了那孩童几眼,心中微叹,生得如此俊秀,天公却不作美……啊不,应该是先天疾病,关天什么事?
摸了摸孩童厚实的衣服,江哲心下满意,点头说道,“厚实便好,若是得了风寒,那就麻烦咯,好了,你且去与你同伴玩耍吧,不过可要当心,莫要再撞到他人……”
“艾……艾知晓了!”孩童点点头。
附近百姓尽数望着这边,见江哲如此和颜悦色,心中更是钦佩。
这位可是大汉司徒啊!
江哲拍了拍那孩童脑袋,起身正要离开,却见那孩童拽着自己衣角,是故疑惑问道,“还有何事?”
“艾……”那孩童张张嘴,扯扯江哲衣角说道,“您是朝中大、大、大臣么?”
大、大、大臣?江哲心中有些好笑,咳嗽一声点点头说道,“算是吧!”
周围百姓发出一阵轻笑,当今三公不算大臣,那还有谁算大臣?
“那……那请大人去看……看颍水……水可好?”
“颍水?颍水怎么了?”江哲蹲下身子,疑惑问道。
“艾……艾去颍……颍水上游玩耍时,看到上……上游结冻,冰层极……极厚,而河道甚……甚窄,若是待来……来年回暖,颍水解冻……”
这不正是自己想与李儒、贾诩商议的事么?
打量了那孩童几眼,江哲心中有些怀疑,疑惑问道,“谁说与你听的?你父亲?”
没想到那孩童摇摇头,笑着说道,“艾……艾……艾没有父亲,只有娘亲,也不是他……他人说与艾的,只是艾……艾心中这般想,可……可是没人相信……”
这孩子不同寻常!江哲当即心中便闪过一句话,轻声说道,“好,此事我知晓了,明曰便去颍水上游看看,对了,你叫什么名啊?”
“艾……艾……姓……姓邓……”
姓邓……邓艾,唔……邓艾?!击败诸葛亮高徒姜维的邓艾?江哲着实吃了一惊。
“邓艾,你……多大了?”
“艾……艾九岁了。”
九岁,时间真有神童?江哲为之愕然,犹豫时附近走来几个当地百姓,对江哲恭敬说道,“启禀司徒,此子自幼便失了父亲,与其母相依为命,当初黄巾之乱时,他母亲便携子从他处迁居许都,已不下四五年了……”
感情这小子来许都比我还早?江哲笑着看着邓艾抓着自己衣角,对那几名百姓说道,“此子居于何处?”
或有百姓恭敬说道,“本是居城外,然而司徒仁慈,扩建许都,使得此地百姓皆有所居,是故居于城西偏僻之处……得罪之处,还请司徒海涵……”
“呵呵,你等还以为我会呵斥他不成?”江哲玩味一笑,抱起邓艾笑着说道,“邓艾,你母亲呢?”
邓艾还不及说话,附近百姓叹息说道,“此子自幼失父,其母一人将其养大,家中情况颇为艰难,不过在城中口碑极好,农闲之余其母便在许都寻了一偏僻之处,做些买卖,以养家糊口,是故却是无暇顾及此子……”
“哦……”江哲点点头,随即对邓艾笑道,“既然这样,我与你找几位大贤教你学识,可好?”
“艾……艾……”
“还不谢过司徒!”附近百姓皆劝道。
邓艾疑惑地望望左右,点点头说道,“艾……艾谢谢过司徒……”
“呵呵,”江哲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忽然听到一阵马蹄之声,随即便望见面前有一只巡逻的兵马至,为首一人高声喝道,“诸位速速散开,我有要事!”
附近百姓急忙散开,那将正要前行,忽然望见江哲,急忙下马,叩地抱拳说道,“侄儿见过叔父!”不是陈到又是何人?
“叔至,起来吧!”见他不曾对百姓无礼,江哲心中甚是欣慰,点头唤他起身,笑着问道,“你如此急匆匆的,要去何处啊?”
陈到苦笑一声,走进一步低声说道,“侄儿奉荀尚书之命前来,叔父,那袁绍使者在刺史府中等了已不下一个时辰了……”
“哎呀,我竟将此事忘了!”江哲低呼一声,随即为难地望了一眼怀中的邓艾,忽然心下一动,对邓艾笑着说道,“我带你去一处,怎样,你可愿意?”
附近百姓一听,皆有些动容,能被司徒看重,这……这可是天大的荣幸啊!
只见邓艾歪着脑袋,眨眨眼睛说道,“那有趣么?有趣艾……艾就去!”
“应该会很有趣吧……”江哲微笑说道。
刺史府邸,客堂之上!
许攸环视了一眼堂外侍候的下人们,随即又望了一眼案上茶盏,胸口有些起伏不定。
整整一个时辰,茶水上了足足十余次,那江哲却久久不见人影,如此怠慢,可恶至极!
“砰!”恨得牙痒痒,许攸一把抓起茶盏摔碎在地上,正欲挥袖离,却不料听到身后有一人笑道。
“阁下莫不是嫌弃茶水招待不周,故而拿茶盏泄愤?”
许攸猛一转身,指着来人喝道,“我主袁本初,雄踞四州,官至朝中太尉,此次好心遣我为使,欲与你等共谋大事,却不想你等如此怠慢,我定要如实禀告主公:你等欺人太甚!”
“哦?”来人面色自若,轻笑说道,“既然如此,阁下是欲现在便离开呢,还是歇息一曰、明曰其行呢?呵呵,依江某之见,阁下既然已经来了,若是就这样回去,恐怕也是不好,未发一言便离开,阁下此行,意义何在?想必袁公听闻此事,羞恼之余,亦要怪罪阁下之气量、不足以成大事,不若坐下,稍安勿躁,江某为阁下奉茶致歉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