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桃花仙子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 第4章 康熙馋肉记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黛玉去见两个舅舅去。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儿过去,到底便宜些。”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那邢夫人答应了,遂带着黛玉和王夫人作辞离去。众人见正主儿已经走了,贾母也有些累了,俱都告辞离去。
晴雯一路回了屋里,倒没遇见什么人。斜靠在铺着竹编凉席的小榻上,手里拿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习惯睡个午觉的晴雯,今儿却不能睡。老太太晚上还要晚宴呢,到时候一准叫所有有点颜色的丫头摆设似的站在屋里,彰显着排场。果不其然,天刚擦黑,就有小丫头来叫人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许多人在此伺候,挨着一排二等丫鬟站着。一会儿工夫,众人见王夫人来,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毕,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晴雯见林黛玉悄悄看了眼众人饮茶的动作,略有迟疑后也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不由心里叹息,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谨慎呢。你要是当面给贾母说了,贾母自会体谅你,偏偏小小年纪就这样多心,难怪早死呢。又听贾母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说话儿。”王夫人遂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儿,方引李、凤二人去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看着这样一身大红的贾宝玉,晴雯偷偷吐槽:“看看贾敏心疼的侄子,黛玉还在守孝呢,就穿成大红包了。”
只见贾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母见他进来,笑道:“外客没见就脱了衣裳了,还不去见你妹妹呢。”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了坐细看。看着在烛光下异常美丽的黛玉,晴雯想起原著中对黛玉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贾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贾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贾母笑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这段对话是林黛玉悲剧的开始,但是我们的主角大人却不能帮她。晴雯偷偷看看黛玉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贾母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也不知原著上的王嬷嬷和雪雁在哪里。这种有损女子闺誉的事情,不就是奶嬷嬷应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吗?一点都不明白林大人把这两个人派来照顾黛玉是个什么意思?
又见贾宝玉那个色丕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黛玉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
这句话一出,晴雯马上睁大眼睛幸灾乐祸的看着贾宝玉,看看这娃砸玉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还这样风流潇洒。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玉来着。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可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的孝心;二则你姑妈的阴灵儿也可权作见了你妹妹了。因此他说没有,也是不便自己夸张的意思啊。你还不好生带上,仔细你娘知道!”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了一想,也就不生别论。
看了一场难得的好戏的晴雯,听到外面敲梆子的声音,都九点钟了,有点困了啊。悄悄打个哈欠,等着贾母安排黛玉和贾宝玉一起住在碧纱橱里,给了黛玉一个怜惜的眼神。这孩子可算是被人给惦记上了,姑娘,祈祷这个红楼是架空的吧,能有一线转机。原著的力量无比强大,鹦哥果然被指给了黛玉。可把这未来的“慧紫鹃”乐坏了,心里只怕是一心等着当姨娘呢。
别人如何晴雯不关心,等鸳鸯传话让回去歇着,晴雯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回到房里胡乱吃了些点心,倒在床上一睡不起。次日没什么事,针线上的活计还没开始,每天到老太太面前点个卯,再找个角落安静呆着就行。靠着平时哥哥带的点心、小玩意笼络了一群小丫头,老太太跟前丫头又多,挣着做事的人更多,晴雯乐的有人替自己干活。实在没事就和鸳鸯说一声,去厨房看着老太太的菜去。顺便学一两手,大厨房的大厨姓陈,是外面雇来的,听说祖上还是御厨呢。为人很是和善,见晴雯这样漂亮的小丫头竟然喜欢厨艺,又有几分天分,自是乐的教几手。今儿大厨做了几道江浙菜,为的就是让林姑娘吃得开心。
晴雯进门的时候陈大娘已经停手了,一些不重要的活计交给别人做就行。“陈大娘,今儿做了什么好吃的啊?老远就闻见香味儿了。”说着故意皱了皱挺翘的小鼻头,深深呼吸一下,“有股子甜味,大娘是不是用了桂花糖,恩,还有麦芽糖,莫不是做了淮扬菜?”
陈大娘乐呵呵从椅子上起身走过来,拉着晴雯去了左侧的灶台,掀开个小蒸笼,里面放着色泽鲜艳、香味十足的西湖醋鱼、松鼠桂鱼、蟹粉狮子头。陈大娘拿了几个精致的小瓷碗,一样给装了些,装到个雕白鹤的食盒里,递给晴雯,“这些你拿去,要是你不来也是要给你送去的。今儿个人多,没时间和你说话,明儿再来。前儿你不是说想学着做些有味儿的馒头点心?我已经打发人去置办了,明儿就到,你可一定要来,省的我一个人对着这般子老婆子无聊。”说话间还撇了撇嘴,虽是年纪大了,但却不失率真。
晴雯提过食盒,拉着陈大娘到廊下坐着。“大娘要是喜欢,我自是天天来,只怕你厌烦了。劳烦大娘是事都想着我,前些天我临摹了元朝时张渥的《雪夜访戴图》,已经让我哥送去裱起来了。想着也是明儿送到,我给大娘送来,也算是我对大娘师傅的谢礼。”
陈大娘因祖上是御厨,家里很是有些书香气,她的儿子孙世博最是喜欢书画,偏偏自己不会画。晴雯知道了,闲暇的时候就临摹些荣国府悬挂的古画,送给陈大娘,也算是对她的答谢。人情往来本就是你来我往,才能长久,更何况这礼物是送到了陈大娘的心坎上。满面笑容的说:“那就多谢了,我也不和你客气了,我家那孩子就是喜欢这些个书啊、画啊的,我虽然不懂,但是看着他高兴我也欣慰。不说了,不说了,你快些回去,趁热吃,你哥哥那儿我已经让人送去了,你管好自己就是。”晴雯笑嘻嘻的谢了,漫步朝自己房中走去。
路过后花园的时候看到小花正无聊的坐在假山上,摘草叶子玩。遂喊道:“小花,怎么不去吃饭?今儿的菜可是很好的。”小花听见晴雯的声音马上转过头一看,从假山上跳下来,几步跑到晴雯面前,笑嘻嘻的说:“晴雯姐姐,你怎么也没去吃?”“陈大娘给了我几样吃食,我正要回去呢。你可要和我一起吃,这可是正宗的江浙菜,要不是沾了林姑娘的光,可是吃不到。”
小花闪亮着大眼,盯着食盒,吸吸口水,“那我就不客气了。”拉着晴雯急匆匆向屋里走去。却说现在的皇宫里,康熙也正在享用丰富的午膳,梁九功在一旁布菜。安静的乾清宫只有少许咀嚼食物的轻响,突然康熙问道:“巡盐御史林如海的闺女来京了?”梁九功特有的低沉微带喑哑的声音答道:“回皇上话,昨儿已经到了,现住在荣国府。听说和荣国府那个带玉的哥儿住在一起。”
康熙微微皱眉,“住在一起?林黛玉有六岁了吧,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可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可不是亲兄妹。荣国府是想要做实贾敏私下里说的婚事吗?林如海知不知道?”
梁九功面无表情的说:“荣国府只有史氏想促成这件婚事,现在的当家太太可是很不乐意。林大人一向精明,想来是贾氏新丧,还没有缓过劲,更何况贾氏临终遗言也是这样安排的。”康熙难的抬头看看梁九功,“你个老货,直说林如海不知情就是了,还拐着弯替他说情。当年朕指婚的时候,贾敏在京城名气可是大的很。现在看来,哼。”梁九功夹了些碧油油的油麦菜放到康熙的碟子里,“皇上吃些青菜吧。”
康熙皱眉,“这是什么?一股子青菜味儿,你还敢夹给朕!”梁九功呵呵笑,“青菜可不是青菜味儿,难道还能是肉味儿不成。皇上,四贝勒说了让您多吃点青菜,不然前些天的事就又要重演了。”
康熙“口=口”。“万岁爷,再尝尝这个萝卜丝,最是通气润肺的。”康熙腹诽,“臭小子,不就是让你知道了朕便秘嘛,用得着你管着朕吃什么!”手上却快速的吃掉讨厌的青菜。“把桌上的这些青菜都给老十送去,就说是朕赏给他的。让他少吃点肉,看看都胖成什么样了,吃点青菜去去油。”那一脸的幸灾乐祸使得梁九功很是无语。
可怜的十阿哥正乐呵呵的陪着自家贵妃额娘吃着香喷喷的烤乳猪,就见梁九功的徒弟张德顺带着一溜的小太监来传旨。“给贵妃娘娘请安!给十阿哥请安!皇上让奴才送些菜来给两位主子加菜。还有口谕,说让十阿哥少吃些肉,多吃些青菜去去油。”难的张德顺是个面瘫的,这样的口谕谁都知道是万岁爷自己不能尽情吃肉,嫉妒十阿哥呢。
老十整个白面包子脸都皱成了灿烂的白雏菊,贵妃捅捅老十的胳膊,老十才不甘不愿的起身谢恩。赏了张德顺一个荷包,就睁大眼看着满桌的绿菜叶发呆。末了才泫然欲泣,睁着水汪汪的大眼,委屈巴巴的看着自家额娘说:“额娘,儿子吃不下!这都是喂兔子的,儿子的金刚鹦鹉都不吃这些。”贵妃也无语的拍拍老十,“好孩子,别怕,额娘陪你吃。额娘的老十是个孝顺的孩子,体谅体谅你阿玛不能可劲吃肉的心吧。”
老十这才想起来皇阿玛为什么赐给自己这么多的菜。“哦,原来是这样,阿玛年纪大了,多吃点肉就受不了。做儿子的就陪皇阿玛吃些吧,赶明儿儿子去四哥府上多吃些就是了。”这话让外面的暗卫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康熙,“哈哈哈,这小子真是个呆的,但是不傻,还知道出宫去吃。朕就是想整他也不能大老远的给老四送菜去。”梁九功只是乐呵,“皇上说的是。十阿哥是个孝顺的,听说十阿哥可是皱着小胖脸都吃光了呢,还说为万岁爷减轻些负担,以后好多吃点肉。”康熙再次笑道:“真真是没心眼,他就是吃再多青菜,也不能替代朕啊。传话下去,说十阿哥纯真纯孝,赏贡缎十匹,景泰蓝长颈瓷瓶两对,笔墨纸砚一副。”梁九功行礼传话不提。
这一出馋肉记晴雯可不知道,因为小花被派到了林黛玉身边。原著中贾母倒是派了四个洒扫丫鬟给黛玉,却只是略略提了提。不过派去林姑娘身边倒是好的,事儿少不说,也不会挨骂。林黛玉对手底下的丫鬟出手很是大方,小花也能多些收入。帮着小花收拾好行礼,又把自己做的几个荷包给了小花,“去了林姑娘那里只管安心干自己活,不要和别人扯些有的没的。我是把你当自己人才和你说,林姑娘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都不知道,所以你这段时间要好好观察着。别人怎么说林姑娘你也不要跟着说,只管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有什么事你拿不定主意的只管来找我,我们商量着办。和同屋的人要好好相处,这几个荷包虽不是很精巧,样式是外面没有的,你送一个给紫鹃、一个给雪雁,剩下的你看着办。记住,什么事也得好好吃饭,你这个年纪正是长个的时候,营养最重要。”
小花感动的眼泪汪汪,“姐姐,我认你做我的亲姐姐。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得,你要是不嫌弃我,我就捎信给我娘,让他们来见见你,好正式认个亲戚。”晴雯只是喜欢这丫头淳朴又不失机灵,想着对她好些。没想到还收获了个好姐妹,当下也不推辞,“行啊,正好把你学的那些个字好好写写,你爹娘要是看到你亲手写的信,只怕是要高兴坏了。你大弟也上学了,读个书信还是可以的。”
小花跟着同行的小丫头去了林黛玉身边。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 第5章 晴雯做师傅
晴雯手里拿着凤姐让人拿来的布料发呆。这布料看着流光溢彩,触手顺滑,但是却不吸汗。林黛玉这样的体质,虽说盛夏也要穿厚些,但是这种不吸汗的布料最是要不得。出了汗只捂在衣服里,天长日久的只怕会加重黛玉畏寒的体质。想是这样想着,手上还是坐着,自己只是个小丫头,可不想卷进荣国府的黑潭里。更何况还有个贾母在暗处看着呢,这个老狐狸可招惹不得。
却说黛玉同姐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正和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又说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语。因见王夫人事情冗杂,姐妹们遂出来,至寡嫂李氏房中来了。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贾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续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跟着李纨说了会话就回去了。黛玉跟着贾母住在一起,碧纱橱左侧有个小门,进出也便宜。黛玉带着紫鹃走到门口的时候,就见个穿着素淡的丫头正拿着小竹剪修剪沿路的花枝。手法很是利落,脸上还带着仿佛做什么大事儿的表情。黛玉瞧着这丫头好玩儿,轻轻拍拍这丫头的肩膀,轻声问道:“你是谁身边的?叫什么名字?”这人正是小花,看这花枝叶子长得太过了些,就想着修一修。“回姑娘的话,婢子是姑娘身边的洒扫丫头,叫小花。”
紫鹃也笑着回道:“正是姑娘身边的。前段日子送来的,姑娘只怕是没怎么注意过。”黛玉细细打量着小花微微一笑,转身进去了。紫鹃落后一步深深打量了小花一眼自是离去不提。小花也没有在意。只一日晚间,天色忽然暗了下来,空气中有着一股泥土气,黛玉忽然想起来习字,想借探春的字帖,打发紫鹃去拿。没一会倾盆大雨带着狂风一时而至,端的惊人。黛玉起身在避风处的廊下看雨,伸出白皙的小手接着沿下的雨水,神情凄凉。
小花正好路过,见着林黛玉一个人这样站着,带着一股子凄凉的感觉,想着晴雯姐姐交代自己的要做好奴婢的本分,既然自己看见了,就去告诉姑娘的大丫鬟给她送个披风吧,自己可不能巴巴的上前讨好,要是让紫鹃知道了,还不得给自己颜色看。
没想到紫鹃和雪雁都不在,屋里静悄悄的。无奈小花拿了个素白披风给黛玉送了过来。“姑娘,风凉,围上披风吧。”黛玉从思绪中回过神儿来,看着眼前这个样貌平凡的丫头,还是那样素淡的衣裳,就是绣的花也不打眼。想着自己带来的雪雁,现在都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倒是这丫头是个真心的。
微笑着为上披风,坐在廊下。小花忽然转身进了屋,一会子拿这个软垫出来,给黛玉放在廊上,黛玉自然依着小花坐在软垫上,斜倚着廊柱,盯着小花问道:“你是那日的小丫鬟,我记得你。我问你,你为什么穿的这么素淡?可是不喜欢艳丽的颜色?”小花微低着头,稳稳的说:“奴婢夏天喜欢穿粉色,看着鲜亮。冬天喜欢藏青色,吸热保暖。这可是奴婢的姐姐告诉奴婢的,只是姑娘的娘亲去世不久,姑娘三年的孝期还没过,作为奴婢自不应该穿红着绿的。奴婢原想着只穿白色,还是姐姐说姑娘现住在府里,一身白冲撞了人。要是姑娘闭门不见客还好,知姑娘还要和二姑娘她们玩,不好穿的太素淡,所以叫奴婢不要穿的太艳丽、只带银首饰就是了,也算是对姑娘尽心。”
小花现在长进了不少,声音很是清脆,叮叮当当的一大段话倒是口齿清晰、内容明确。黛玉本是好奇小花为什么没像别的丫头似的穿的花哨,没想到是因着这个原因。一时间黛玉红了眼眶,心想自己真是大错特错。母亲去世不满一年,自己就这样四处游玩,就是寄人篱下也不能忘了孝道。自己还不如个非亲非故的丫头明白,“你口中的姐姐是哪个?这些话都是你姐姐教给你的?”一提起新认得姐姐,小花就满眼放光,一脸自豪,声音都大了几分,“可不是,我姐姐可是厉害的很,我这辈子就没见过比姐姐更聪明的人。”
黛玉看着小丫头满面红光的小样,那自豪的语气,扑哧一声乐了。拿着手绢的手点点小花的额头,“看看这个不知羞的丫头,哪有这样大喇喇的夸奖自家人的!说半天也没说你姐姐是谁,可是能让我这个愚笨的人见识见识?”
小花摸摸脑袋,呵呵笑笑,“我给忘了。我姐姐就是老太太房里的晴雯,专管针线的。还有两年多就家去了,对我是真的好。前几天刚刚正式认了干亲,我的大弟和小弟最喜欢姐姐了。”黛玉倒是听说过有个针线活计极好的丫头叫晴雯的,自己好几件衣裳都是晴雯的手艺,端的手艺精湛。“原来是她。她的手艺我很是喜欢,没想到她是个这样心思细致的人。等天儿好了,我就去见见她,这样明白的人,一起说说话也好。你且和我说说,你姐姐可还会些什么?喜欢些什么?我也好有所准备。”又招手让小花做自己身边。
挨着黛玉坐下,但却只坐了三分之一处,兴高采烈的说着:“姑娘不知道,我姐姐会的东西可多了。可她自己却说,女子这一生至少要有一技邦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还说女子想要好好生活,银钱是万万不能少的。所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一文钱难道英雄汉说的就是这个理,隋唐英雄中的那个秦叔宝不就是实例。但是姐姐还说了,除了这赖以生存的技艺需要出类拔萃以外,也需要别的东西调节生活。所以姐姐选了书法和画画,刺绣累了,就带着画板找个风景好的地方,休息休息,顺便歇歇眼睛,陶冶情操。晚睡前习惯写上几张字,促进睡眠,最是有效。姐姐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有道理的,但是有的人理解错了。识字念书本就是正理,不念书,不知律法,那是愚昧无知,哪会有什么德。这个才指的是才名。姑娘想想,要是哪个女子才华横溢,闺名远播,写的诗作流传在外,可不是让那些个酸儒书生日思夜想,私下里做些见不得人的事也未可知。什么事都不是只有好的一面,才女再被赞赏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一大拨人诋毁她。无论这些诋毁是不是真的,对这女子的闺誉可不是一般的损毁。看看古往今来那些留了名字的才女们,哪个有好结局的?名气招祸啊,李清照、蔡姬不就是这样!所以姐姐即使书画极好,也没几个人知道,知道的人也只会说姐姐针线很好,绝不多言。所以姑娘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又会作诗,要是和姐姐说话的话,只管在那些针线啊、山川游记上说,姐姐自会欢喜。“
林黛玉认真的听着,尤其是晴雯对女子无才的理解,真真是少见。想想自己平日的行为,尤其是和贾宝玉住在碧纱橱的事情,一时间面色绯红。“我知道了,等天儿好了,咱们就去寻你姐姐,我们好好说说话。”
小花乐呵呵的说:“那感情好!姑娘可有喜欢的吃食或者玩意儿?姐姐有个哥哥最是疼她,就在角门当差,姑娘有喜欢的就说,定能给姐姐弄来。”
黛玉惊奇的说:“还有这样的好事,那我就先沾沾光。老太太虽疼爱我,但我也不能事事都麻烦她。我拿些银子予你,给我稍些宋吉点心铺的藕粉桂花糖糕和七色烧麦,再买些颜色素淡但是质量好的丝线。我瞧着屋里的丝线不是很好,自是要学针线,开始就不能小气。”
小花点头认同,“就是这样。我开始学的时候,布料虽不好,但是丝线确是一等一得上乘,姐姐说这样叫事半功倍。”
1234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