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这个时候再不跑,那都是傻子了。阿列克谢耶夫耶夫立刻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一番商议后决定,留下一个两个师的兵力,凭借榆树的工事坚守,其他部队放弃增援东西两线的俄军,快速的后退,争取在中国军队追击上来之前,打通哈鲁宾这个后退的关键点。
如果在中国军队发起总攻的初期,阿列克谢耶夫就能作出这样的决断,或许还有退回去的可能,现在已经耽误了三天的时间了,哈鲁宾的杨志和沈一阳,已经构筑起大量的野战工事,并且在俄军达到之前,与前来的增援的一个师完成了会和。
从榆树退到哈鲁宾,俄军不过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可是在哈鲁宾的呼兰河一线,俄军尽管非常英勇的试图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三天后的结局是付出了数万人的死伤后徒劳无功。
吉林会战中国军队发起主动进攻的第十天傍晚,数十万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将俄军的残余团团围困在哈鲁宾一线,。次日一早,思虑再三的阿列克谢耶夫,下令投降。至此,吉林会战以出乎国际上的预料的速度结束,中国军队一跃成为世界强军。
身在北京的沈从云得知这个消息后,尽管对这样的一个结局早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当俄军投降的消息传来时,面对着前来采访的记者,嘴唇颤巍巍的只说了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变天 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
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
一场疾风骤雨突至将天地洗的清白,雨后的天边挂着几道虹。总统府内喜气洋洋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脚步显得比往日轻盈几分。偏偏这总统大人的办公室的门是紧闭的,似乎沈从云要独自享受这一份喜悦和忘情的时刻。
是啊,胜利了,一场决定着民族生存的胜利,来的如此之快,又不得人们脸上的笑容继续压抑。
报纸上吉林会战大捷的消息,让整个国家彻底的疯狂了。接下来自然是统计战果的过程,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在发表着这样那样的统计数据,让人们更加发狂的数据。活捉俄军三十八万,缴获大炮600门,步枪无数,活捉俄军统帅阿列克谢耶夫以下将校上千人。
中国民族自唐以来,何时有这等的扬眉吐气?
雨后的北京城,大街上很快又热闹了起来,悄悄留出总统府的沈从云,脸上带着放肆的笑容,漫步在人群中,急的几个侍卫跟在前后一脑门子的汗。
高度紧张的神经一旦放松下来,就会觉得异常的疲惫,此刻的沈从云正是如此。如今大事已定,这半年来憋在心头的紧张情绪,说不得是要好好的放松一下的。在沈从云看来,没有什么比混在茫茫人群中游荡,倾听着市井的声音更让他放松的了。
沈从云心里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的人,每每看见一些人酸溜溜的说什么“英雄不在,使竖子成名”的话时,沈从云都深有同感。论真实的本事,这新中国上上下下的人才海了去了,沈从云认为自己拍马都未必能赶的上。
以一份轻松的心态,做一个寻常的百姓,这也许是沈从云此刻最为向往的。会有这样的想法,沈从云也晓得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可是一个人在高处呆的时间长了,孤独总是会静悄悄的来临。也只有站在这人群中间,孤独才会像那雨后阳光下的乌云,随风而散。
“大人,您都出来一个时辰了?该回去了。”李耀国实在是忍不住了,悄悄的靠上前来,扯了扯沈从云的衣服。话说这当口,正是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也不晓得多少文件和电报要送到沈从云那里去,这么出来溜达事小,晚上沈从云肯定又要开夜车了。
“你这小子,不是说好了么?要叫爷!这可是北京城!”兴致颇高的沈从云,多久没有出现在这市井之间,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李耀国的话压根就听不进去。
“爷,您……。”
“好了好了,前面有个茶馆,进去坐一会歇歇脚,然后就回去。”沈从云无奈的笑了笑,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
“啪!”一声醒木响起,之间当中的说书先生道:“这真是当今总统胜诸葛,运筹帷幄胜千里。关外炮声似雷霆,捉了毛子四十万。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沈从云刚坐下呢,不由的失声道:“哎,我这刚坐下呢,怎么就下回分解了。”说着不满意的眨巴眨巴嘴巴,虚荣心大大的有失落的感觉。
“爷,这后事他一个说书先生,能比您清楚?”李耀国有点哭笑不得的坐下低声道,沈从云瞥了瞥嘴巴低声道:“你这就不懂了吧?这说书的都是百姓爱听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奔着听书人的喜好去说的,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他们嘴巴里说出来的,都是百姓希望看见的。”
李耀国被说的一阵语塞,气哼哼的说道:“我说不过您。小二,来两杯上好的茶。”很快就占据了两边桌子坐下的四个侍卫,耳朵倒是很好的,这话听着不由都偷笑了起来。其实这些跟在沈从云身边的人,都晓得沈从云没架子,有时候还有点没上没下的感觉。给沈从云当侍卫,心理上的压力虽然大,可是比起过去给皇帝当侍卫,那轻松劲可是云泥之别了。
“松坡兄,以您的才华,学院报送留德的考试,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不像我,哎,这次估计又考砸了。”
“蓂庚兄,你有点自信行不行?好歹你还是中过秀才的人。再说了,我的德语恐怕很难过关,我心里也正没底呢。”
邻座的桌子上,三个身穿军装的年轻人,正在一起低声说话,沈从云无意间听见“松坡”二字,不由的耳朵竖了起来。
“你们两个,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在那里嘀咕什么?不就是留学德国那点事情么?眼下东北战局虽然算是告一段落了,我估计这老毛子肯定是不死心的,马上就要分配了,你们担心能不能去德国,还不如希望能分到北方军区去,真刀真枪的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呢。”又一个年轻人说了一句,当中那个最帅的年轻人一声叹息道。
“侠如,你这想法肯定要落空的,老毛子这半年多来,前前后后搭进去六十几万,估计是没胆子在跟咱叫板了。”
“蓂庚说的有道理,我看我们三个,还是赶紧回去,找教务主任子玉大人再磨上一磨去,争取能分到东北第一线去。”
“松坡兄,找子玉大人没用,没听说前些日子他也嚷嚷着要上前线,报告都打了十几份了,都没被批准。”
“行了吧,侠如,以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还是碰把运气去。”
几个年轻人说着站了起来,叫来小二结帐后,匆忙的走了。
沈从云看着他们的背影,不由的一阵微笑道:“中央陆军学院,还真的网住了不少年轻俊杰啊。”说着沈从云也站了起来,低头朝李耀国笑道:“走,上中央陆军学员去转一转。”
“哎,爷,您不回去了?”李耀国气急败坏的喊了一声,沈从云已经迈步走出去了,气的李耀国匆忙的丢下一块大洋追了出去。
………………………………
“第六期,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哈哈,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手拿着花名册,沈从云笑呵呵的看着。
终于陆军学院的德国副校长布劳恩,站在边上相陪着,口中低声笑道:“这三位都是不错的学生,尤其是那个蔡锷,成绩好的很。只是这个人的德语成绩差了点,这次留学德国的名单里头,为了他的下面都争吵了几回了。”
“怎么还有阎老西啊?”沈从云越发的乐了,看见阎锡山的名字,想不乐都难啊。三个鸡蛋上跳舞的主啊!
布劳恩等人,也不知道沈从云在笑什么,倒是门口笔挺的站着一位年轻的教官,一直就那么站在,引起了沈从云的注意。这小伙子倒是挺精神的,脸上露出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气势。
“你叫什么名字?”沈从云留了神,上前笑着问。
“报告校长,学生吴佩孚,前年毕业后被迫留校,现任学生教务处主任。”
“吴佩孚?被迫留校?还有什么人逼着你留校不成?”沈从云更加的惊讶了,真没想到在这碰见一位牛人啊,还说什么被迫留校。
吴佩孚不满的扫了一眼布劳恩,然后低声道:“天津讲武堂搬到北京,改名北京陆军学员,本来我已经分配到第六军去了,半道让校长给截下来了。”
沈从云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还真别说,现代史上,一干大军阀之间,就军事能力而言,还真没几个比的上眼前的这位的,可惜现在窝在学校里当教官了。
“您笑什么?很好笑么?”
“放肆!”布劳恩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居然敢这么跟沈从云说话,不想混了是不是?
“无妨!”沈从云摇摇手道,上下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吴佩孚后,心里一份虚荣心倒是非常的满足的。
“中央陆军学员办的好啊,网罗了无数的英才。”一番感慨后,沈从云回到椅子上坐下,笑着问吴佩孚道:“你说,想去哪个部队?”
吴佩孚脸上露出一阵激动道:“学生想去东北前线。”
沈从云听了摇摇头道:“呵呵,东北前线?等过去了,估计是没什么仗可打了。未来世界上的主要战场,不大可能在中国境内了。这一期的赴德国留学的名单里面,我倒是想加上你的名字,有没有兴趣啊?”
“学生还是想下部队!”吴佩孚梗着脖子硬生生的说道,沈从云一听这话就乐了。
“你这个吴子玉啊,告诉我军人的天职是什么?”
“报告校长,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吴佩孚回答的非常的干脆,沈从云点点头道:“那就好,我现在命令你,收拾行李,到德国去好好学本领,想打仗以后有的是机会。”
…………………………………………
从中央陆军学院出来,沈从云直接回了官邸,说起来也有半个月没回家了。眼看这东北战局已定,沈从云想着是不是可以偷懒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啊,刚下车门,就看见院子里站着两个年轻的军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语,其中一个紧张的不得了。
“沈一阳?”沈从云认出来其中的一个了,不由的惊喜的喊道。
“大人!敬礼!”两个年轻军官一溜小跑上前,并肩立正敬礼。
“呵呵,哈鲁宾一战才过去半个月,就被撵回来了?”沈从云打趣了一句,沈一阳听了脸上一阵激动的润红道:“学生受军区几位大人的委派,特意回来向您汇报工作的。这位是和我一起打下哈鲁宾的杨志上校,他回乡省亲,路过北京北京想见见校长您,拜托学生走个后门。”
沈从云今天在军校里发现了不少精英,眼前又站着以为战场上下来的好汉,心情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固然是英才。可是像沈一阳、杨志这样的年轻英才,如果放在前清的历史上,没准就成为了碌碌无为之辈,眼下都出现在军队中了,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啊。
看着这两位,沈从云心里不由冒出一个念头来,十年之后的一战,老一辈的余震等人恐怕都很难再上第一线了,新生代的力量无疑是要顶上去的,这两位不正是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么?
“杨志是么?你的大名我是早有耳闻啊,端着刺刀带着突击队冲向哈鲁宾,一个人就挑死了十一个老毛子。”沈从云说着伸出手来,杨志激动的有点手足无措的,看着沈从云鼓励的目光,这才敢握住沈从云的手。
把两人带进书房,沈从云脑子了生出一个长远的计划来,这个沈一阳别看年轻啊,这一仗机缘巧合之下,算是出人头地了,军衔也成了上校了,尽管这里头水分不少,但是哈鲁宾一战算是把其中水分给榨干了。
“呵呵,都坐下吧。来的正好,我有点事情要跟你们说。”
两人立刻挺直了腰板,一副聆听教诲的架势,沈从云一件就笑道:“别紧张嘛。就当在自己家。”
给自己点了一根烟后,沈从云思虑一番转身道:“是这样的,中俄之战已经进入了尾声,我们要从长远来看待世界格局了。俄国人肯定是不会就这么没脸面的下台阶的,样子总是要装一装的,不过大战是不会有了。我有一个想法,打算明年从各个军区里面,抽调一批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来,组成一个数百人的考察团,前往德、法、英等国进行军事考察和交流,你们两个也去。到了欧洲你们一定要仔细的熟悉一下那里的地形,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可谓日益加深,我们不能保证未来的十到十五年内是否会爆发一次席卷世界的大战,但是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沈从云话说的含蓄,这两位听着却是另外一个味道,觉得沈从云这是要提拔他们了,去欧洲考察学习啊,军队里头能去欧洲留学的,回来哪个不是青云直上的?
变天 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吉林会战的结果,在国际上的反应是一片惊呼。老牌帝国俄罗斯怎么就成了面瓜了?让一个十几年前还是随便一个西方国家都能咋呼两句的中国给收拾了,这实在是太出乎人们的预料了。
西方报界一片哗然之际,其间很自然的夹杂着一些冷嘲热讽的信息。德国、奥匈帝国这两个俄国的对头,看见俄国人掉进井里去了,当然要往里面丢几块石头,闪点阴风,点点鬼火。他们是巴不得中俄之间大打特打,打个十年八年的才好,打到地老天荒才好,省的俄国人帮着法国给两国添乱。
英国和美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成功的利用中国不费一兵一卒并且还从给中国的贷款和国债中捞足了好处,顺手还收拾了俄国人在远东的野心后,并不希望看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在远东出现,报纸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希望和平的言论。
作为俄国人的盟友,法国人可谓是猴子屁股下面架起了火旺的炉子,开始上蹿下跳了,在欧洲叫德、奥联盟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法国,当然要跳出来说话了。
法国驻华公使,自吉林会战的消息出来后,频频设宴款待英美公使不说,有事没事的还邀请中方外交部长去做客,甚至多次求见沈从云,可惜沈从云总是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一拖再拖。
吉林会战结束了,并不代表中俄之间的战争马上结束了。中国不是日本,这一仗也不像历史上的日俄战争那样,打了19个月,把日本的国力消耗殆尽。为了这场战争,沈从云可是按照打两年的计划来准备的。
唯一让沈从云诧异的是,俄国的波罗地海为主构成的第二天平样舰队,在得知吉林会战的结果后,居然停止了舰队的远东之旅,根据各方面情报显示,俄方有媾和的意思,已经下令舰队就地待命了。
一个月的休整和善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中国军队已经一举收复了国内领土不说,大军已经逼近了中俄边境,大有随时打过去的意思。
………………………………………………………………
中南海、西花厅。
英美法三国公使同时出现,谒见沈从云,也算是一次临时的四方会谈吧。由于中俄宣战后,双方中断了外交关系,并且互相驱逐了外交官,所以俄国人想一起来目前还不不可能。
“总统先生,尽管战场上中国军队获得了胜利,但是俄国毕竟是一个老牌的强国。一旦进行总动员,几百万军队召集起来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这一点请您一定要慎重考虑,尽量约束您的军队不要越过边境,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法国公使还以为现在面对的是清政府呢,说话咄咄逼人的,沈从云的脸色瞬间就垮了下来。英美公使见了这副脸色,心里都在冷笑。笑这个法国公使习惯傲慢了,也不看看对面这个家伙是什么人。沈从云是出了名的对外铁腕的家伙,也是一贯的吃软不吃硬的主,法国在越南还没吃够苦头么?这个时候还这么说话。
当然,法国公使在沈从云的面前碰个头破血流的,对英美两国而言,并不算什么坏事。就让法国人把事情搞砸了去吧,然后再由自己出面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显示本国在远东事务的话语权嘛。英美两国公使打的都是同样的算盘,很自然的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英国公使甚至还不冷不热的劝说道。
“总统先生,本人以为,以中国的国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况且战争的最后胜负,目前还看不出来。”
天啊!有这么劝人的么?美国公使心里实在是觉得英国佬太狡猾了。法国公使已经感觉到之前自己说的话不对劲了,现在英国人绝对是在火上浇油。法国公使频频用眼神示意英国人别说了,美国公使则带着微笑,看着这一出好戏。
这群狼崽子心里打的啥算盘,沈从云心里清楚明白的很啊。美国人目前只是一个工业强国,海军是渣、陆军更是渣,在军事上是没啥威慑力的。美西战争的时候,沈从云下令南洋舰队前往南海游弋,美国海军就老实的呆在菲律宾没有继续乱伸手了。所以除了钱的事情,别的问题完全可以无视美国佬。英国人自然并不希望中国和俄国继续打下去,好歹《中英友好条约》摆在那里的。这个时候捣乱,无非是想让法国人知道,英国人说话才是管用的。
美国人这个时候出来调停,目的自然是希望能提高国际地位,国际地位这个东西,沈从云自然也是要的,并且沈从云也没有就此打算收手,陈胜追击谁不会呢?而且法国人还送了一个借口过来。
沈从云义正词严的样子,不温不火的说道:“各位友邦朋友的关心,沈某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感谢。不过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凭什么俄国人想打进中国领土就打进来?中国军队要打进俄国领土就有人百般阻挠?”
法国公使连忙站起来说道:“总统先生,您误会我的意思了,……。”
沈从云冷笑着打断他的话道:“中国有句俗话,来而不往非礼也!对不起公使阁下,请原谅我不礼貌的打断了您的话。”
说着沈从云已经微笑着站了起来道:“沈某公务繁忙,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吧。”
这次会谈后的第二天,停泊在旅顺的中国东海舰队,再次全体生火起锚,一支又五百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一路北上。
这一下英美法三国才知道事态有点不受控制了,三国公使几次紧急求见沈从云,都被沈从云以身体不适为借口拒绝了。三天之后,中国海军陆战队登陆海参崴,同日中国军队越过边境往东推进,一个星期后海参崴陷落,三日后中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库页岛,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俄国人就全部给赶出了库页岛。
法、英、美三国公使再次联袂紧急求见沈从云,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三天之后沈从云才有时间见他们。
德国报界首先对此作出判断,认为这是沈从云在连续的军事胜利面前,已经决定了用军队的刺刀获取等多的利益,而不是通过什么狗屁的谈判。
三国公使求见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宣布了一条信息,允许外国记者前往东北战场采访报道。中外记者提出的众多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无可奉告”。中方展示给世界一个强烈的信息是,中国军队还在不断的往北集结。当天下午,沈从云总统通电全国,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时刻准备着等候国家的召唤。这个虽然还不算是正式的总动员,但是已经很接近了。
事态,一下就变得非常紧张起来。中国政府摆出了一幅不惜代价的架势,立刻引起了西方列强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德奥两国公开表示,俄国人应该为他们挑起的这场战争负全部责任。
法国则一再强调希望能和平解决中俄争端,美国人这时候明确表示,愿意出来调停,英国政府则相对慎重的表示,关注事态的发展。
国际社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当事人的俄国,自然不会让自家的面子就此继续下跌。俄国方面发表了态度强硬的声明,同时表示将这战场战争继续打下去。不过在中国损兵折将之后,俄军已经显得有点兵力不足了,况且俄国的战略方向在西面,在中国投入了半数以上的常备军落了个灰头土脸的结果,如果不进行总动员,是否还有足够兵力进行战场战争,无疑是个很大的问题。
同时让世界迷惑的是,中国军队在占领库页岛和海参崴后,并没有继续北上的动作,而是停止了脚步。同时俄军虽然在频频往东运动,但是沙皇一直没有发布总动员的消息。
而作为中俄战争最高指挥官的克泽、余震、万树生、刘永福等人,则秘密的登上了火车,前往北京。这时候时间已经是十月初了!
英国公使满意的从沈从云的官邸走出来,美国公使紧接着进去,同样也是满意的出来了,脸上的笑容似乎在向世界传达一个信息,他们在中国说话还是有用的,而不像某些国家,说的话中国政府根本不买账。
就在中俄双方都摆出准备大打出手的架势时,英美公使联合发表生命,在两国的联袂斡旋下,中方已经同意暂时停火。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呢?三天以后俄国发生的动乱,为这一事件给出了一个明确是解释。
这是一个让沈从云非常意外的事件,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提前的动向。历史居然在这个时候转了个弯,历史上1905年初爆发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居然提前了。同样是在一个星期日,同样是一个“流血的星期日”,上万名俄国工人到东宫请愿遭遇军警的伏击,1000多人死难。只不过这件事情提前了将近三个月,随之而来的是俄国全面的罢工潮。
很明显,尼古拉二世的愚蠢野蛮残暴的做法,导致了一场俄国全面的动荡和内乱。这个时候俄国就算想进行总动员,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全国性的罢工就在不远的未来,俄国就算有能力进行总动员,也没有支撑战争的能力吧。
沈从云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乐意落井下石一番,可惜的是,冬天没多久就要来临了,沈从云对西伯利亚刮来的寒风感到深深的担忧,拿破仑和希特勒不都是倒在了俄国冬天的寒风中的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