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木槿花西月锦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飘雪
我怒力忍住气“我把我的分给她吃了,那里吃过你的。”
他转过身来,拧着两条秀眉,正要再骂,忽然紫眼睛一散,向后倒去,我吓了一跳,赶紧去拍拍他的脸“喂,你怎么样。”
他紧闭双眼,喃喃道“绿水,我要吃油鸡棕我要钞生肉’。”
“生肉”又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是白族一种特菜,可惜那时的我还不太懂,单纯地有些稀嘘不已,这段月容定是饿昏头,想吃肉想疯了,连生的肉也要吃了。
不过说实话,我也好几天没有碰肉了,当然除了昆虫的肉以外。
林子上空有几只野雁飞过,我咽下一口唾沫,笑道“好吧,段世子,我木槿大人看在夕颜的面上,今天请客,满足一下你的食,请你吃生的野雁肉。
我把夕颜放在他的脚跟下,他的紫眼睛瞥了我一眼,不理会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估计是饿得实在没有精神了,只是虚扶住了一直折腾着抓草的夕颜。
我摘下自制的弓箭,对着天空中的一只野雁张弓即射,果然一只野雁中了,扑腾着翅膀掉了下来,我大喜过望,段月容的紫瞳也难掩兴奋,我飞跑着追过去拿那只野雁。
来到近前,见到那只野雁,满心欢喜地检起来。
唉?!好像这雁子身上除了我的那支破木箭,还有一支白羽钢箭,上面隐隐刻着一个布字,我正沉思着,耳边一支兵刃呼啸而过,我往后一跳,却是另一支白羽钢箭。
我抽出绑着破布条的酬情,混身戒备,几匹骏马疾驰而来,只见三个英气勃勃的青年,穿着少数民族彩鲜的对襟短褂,下身着长裤,头上包着白头巾,腰跨银刀,威风凛凛地端坐在马上,为首一个甚是高大,颇有一股尊贵之气,另外两个似是仆从。
我心中一惊,黔中自古是少数民族杂居,而且同汉族人的关系不怎,汉族同少数民族部落发生战争乃是常事,我不会这么倒霉吧,连射一只野雁也会碰到仇视汉族人的少数民族?
右边一个少年满面鄙夷,用硬棒棒的汉语说道“汉人真是不要脸,居然敢我家少爷的猎物。”
嗨!那有这样不讲理的,我忍住怒气,拱拱手“这三位少爷,这只野雁确实是我刚刚射中,请看看野雁身上的箭。”
左边那个不信,检起来一看,确实有两只箭,右面那个强辩道“那也是我家少爷先射中的。”
啊呀!这样厚脸皮的,我也算开了眼了啊。
怒气升腾中,又转念一想,这是很难说的事,的确有可能是人家先射中,再说他们有三个人,硬抢的话,也占不了便宜,而且又是在别人的地头上,俗语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便长叹一声,笑道“算了,这位少爷说得有道理,许是你们先打到的,那我先走了。”
刚刚转身,身后传来一阵流利的汉语“你若能证明这木箭是你射的,我便将这只雁让给你。”
我回过身来,却是中间那个满脸尊贵之气的俊青年开口说得话,口气甚是轻蔑,想是要让我心服口服。
我看了看雁子,在饥饿和死亡的恐惧中挣扎,终于饥饿战胜了一切,我又笑着说“这位少爷说话可当真?”
右边那个满面不悦“我布仲家的王子,言出必行,你以为像你们汉人那般无耻吗?”
这小子可真够猖狂的,连段月容同学也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汉族人民,我民族的好胜心和自尊心被强烈地激起来,一只手紧扣三支箭,对着一百米以外的那只刚成心小青李子,放手射了出去。
我面含微笑,静静地看着那个为首的青年。
一阵清风拂过,场中一阵沉默,右边的少年哈哈大笑“你用三支箭都没有中那青李子,实在是我见到最糟糕的汉人射手了。”
“住口,”当中那个青年满面肃然,跳下马,那两个侍从也跟着下了马,“你去前面把这位的箭收回来。”
两个侍从愣头愣脑的跑过去,站到箭羽跟前,立时呆了十妙钟,将我的三支木箭连带一只小蜜蜂拔了出来,我的箭刚刚离开那李树干,那只蜜蜂扑楞着翅膀嗡嗡飞走了。
我微笑如初,那为首的青年收起了轻蔑的笑容,向我点头笑道“好箭术,你叫什么名字?”
叫什么名字啊,木槿呗,不过就是一听就知道是个人的名字,我搔搔脑袋,想起了那句若得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于是我像个老爷们似的讪讪笑道“莫问。”
他口里默念了几遍我的名字,挑了一挑眉“好,莫问,我记住了你的名字,这只雁子是你的了。”
他这么大方,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摇头道“本来就是我和王子一起打到的,不如我们一人一半吧。”
他豪爽地大笑起来,未来的oss气质体现无疑“拿去吧,多吉拉向来言出必行。”
然后俐落地跳上骏马“你不是君家寨的汉人吧?”
我摇摇头“我和家人路过宝地,多谢多吉拉王子的赐雁了。”
他一笑,俊的脸上神采飞扬,“真可惜,不然我倒可以经常过来同你比箭了,如果君大族长没有气死的话。”
说罢朗笑着将那只雁子和三支木箭递给我,我表面上沉着的接过来,暗中哈拉子流满地,满脸是成熟男人的笑容,微一侧身,道了个谢。
三骑人马如风一般消失在我的眼前,一点拖泥带水的意思也没有,我站在原地回味着那个少年刚才提到布仲家,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布仲家人正是古代布依族的称呼,原来是布依族人的祖先啊。
我回身向段月容和夕颜走回去,还没有到近前,就听到夕颜的哭声,我大惊,却见一个汉族男人,一脸贼眉鼠眼,满眼地看坐在地上抱着夕颜的段月容,他面紧绷,手里按着腰间我给他的防身木箭。
我立刻施轻功过去,挡在那男人面前。
那人吓得摔倒在地。
“请问这位先生有何赐教?”我冷冷道,把雁子往后塞去,不管怎么样,这雁子祷易啊,段月容这小子立刻把雁子抢了过去,倒差点把夕颜给摔了。
那人嘿嘿一笑“你们不是本地人吧?”
我瞅着他,越看越觉得此人长得一付罪犯面孔,正想僻而远之,这时远处又跳出三人“二狗子,你在同谁说话呢?”
只见三个小少年从远处跑跑跳跳过来,看到我们,一呆“这么多年,还头一次有汉人能跑到我们这里来啊。”
然后目光放在段月容脸上,如遭电击,一个说道“紫,紫眼睛的。”
另一个则满面通红,好像看着梦中情人,过了许久才对着段月容柔声开口道“你是何人,到我们君家寨来做什么的?”
“我们是从陕北逃难来的流民,想找份工定在此处,还望三位小爷能伸出援手,请问贵寨可需要人手做活的,我和我家娘子都能帮得上忙,也好给我们一家三口一条活路。”我比较谦卑地拱手说着,但是向前一步挡住了三个少年看着段月容的视线,顺便提醒他们,“她”是有老公的。
心下也好笑地松了一口气,看起来,这三个小孩只是普通的农家少年。
果然那三个少年点点头,“那你跟我们来吧。”
那个二狗子,凉凉道“就这么放外乡人进来,你们三个小子也太大意了吧。”





木槿花西月锦绣 第六十六章 莫问花香浓(二)
我同那三个少年攀谈了起来,这才知道此处是君家寨,他们三个叫做龙根,龙道,龙吟,是族长的三个儿子。
我想我们的好运气总算来了一点,族长面目方正,盘查严谨,我滴水不漏地答着,他对我的回答还算满意,加上马上要收麦子缺人手,便收留了我们,租给我们一家三口大约四亩地种,他看我读过几年书的样子,便要求我来顺便当个教书匠,给寨中大约三十几个儿适龄儿童教书。
这里不远处正是毒障之地,走几十里山地下山便能打听消息,最重要的是君家寨占着阳光水源丰富的山头,家作物丰产多收,我和段月容不用再为肚子犯愁了,而且在青山翠谷环绕中,君家寨是这盘龙山脉唯一的一支汉族,另几个山头则都是民风彪悍的少数民族部落,故而自古以来,君家寨就有自己的寨民武装。
我当然一口应允,不就是当乡村老师吗?小菜一碟。
寨里有一处破茅屋,族长算是借给我们一家三口住了,我逼着懒惰的段月容去拾缀了一下,才好挡风摭雨。
没想到这小子东推西挡,就是不肯劳动,最后厚颜无耻地推托道“自古哪有子上房的?”
我瞠目结舌一阵,再一次确认这只妖孽果然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我对他迷起了眼睛,举起了拳头,他方才骂骂咧咧地上了房顶,勉力的弄着,夕颜坐在地上,拍着小手,啊啊的对着段月容兴奋乱叫,我对屋顶上的段月容也笑着说“孩子他娘,你看,夕颜喜欢这里啊。”
段月容懒洋洋地冷哼一声,习惯的一撩鬓边的头发,风情绰约,算是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然后一不留神,啊地一声从屋顶掉了下来,我强忍笑意,跑进去扶起散了腰的他。
这一我备了第二天的课,我的毛笔字实在不太好看,又阑及做一支羽毛笔,我看段月容坐在旁边一脸兴灾乐,就逼着他给我抄了三十几张三字经作教材,没想到段月容的墨迹倒是十分隽秀,还隐含着一股帝王的霸气,我不由夸了间,段月容这小子更是趾高气扬,一脸恩赏卿若喜欢,寡人便赐给卿好好收藏,亦可流传后人瞻仰。
我暗骂,都落难到这地步了,还流传你个头。
第二天我满怀育人壮志地走入村南那个破教室,半个时辰之后,在一群孩子弹弓的夹击中,逃了出来。
满头满脸都是疱的我,总算明白了族长要我做乡村教师时,眼中闪过的一丝犹豫。
当然在那一天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段月容总是顶着夕颜捅到的红眼睛,流泪向着苍天控诉着,小孩子都是魔鬼。
段月容自然是满面嘲讽地看了我的满头疱,不过不要紧,忍耐是我木槿的德,坚强是我木槿的意志,改革是我木槿的精神。
第二天我拿了弓箭笑迷迷地走了进去,对各位小选手提出比赛,果然群情激昂,于是弹弓对弓箭的比试结果,令这一帮山村魔鬼小屁孩屏声敛息,几十双小眼睛骨碌碌地骇然看着我半天,我笑着说出我的谈判条件,以后上午一个半时辰学文学,下午半个时辰学数学,然后是活动课,勤体育,习射击。
如有上课不认真者,不好意思,罚站!
再不听话者,我就只好用我的木箭打手心了!
提议被民主地接受了,并且被写成公约,作为一种制度,我称之为君家寨小学生守则,这一天大家都学得快快乐乐,第三天,一个名叫沿歌的小破屁孩公然又要挑战我的威信,罚战不听,手仗伺候,从此,大家再无敢犯者。
第四天,许多持观望态度的寨民纷纷来我的教室听课,窗户处坐满公开课的听众,最后连族长也惊动了,听了一节三字经课。
课后,族长满目疑惑,很认真得问道“莫先生究竟是何人,实在不像是一般逃难的流民啊。”
我挑动我人敏感的泪腺,眼中饱含泪水,颤声说着一个凄惨的故事,一个西安富家子弟,酷爱诗书,家中乃西安大家,从小便研习雅壶投射,正当弱冠之年,准备前往京都参加科考,战火残酷的摧毁了家园,亡命天涯间,不想遇到另一个同是逃难的紫瞳人,两人相知相怜相爱,便一同结伴,不久有爱的结晶儿夕颜,好不容易来到巴蜀安定下来,却又遇窦家兵残忍地进行屠村。
“苍天呐!我莫问早已是无家可归的,”我泪流满面,向老族长跪启“若得族长救我一命,我愿结草衔环来报啊。”
老族长被深深地感动了,甚至赐我君姓,要将我加入君家寨中族人的名字。
我抹着眼泪,刚一回头,吓了一跳,身后早已围着一圈寨民,无论男满面悲戚,被我的故事感动得稀里哗拉的。
我出得族长的宅子,正在平复激烈的抽泣,一个子忽然出现在眼前,叫了一声“莫先生好。”
我又吓了一跳,这君家寨的人怎么都这么神出鬼没的啊,我赶紧抹了抹眼泪,回复读书人的潇洒与成熟。
她微笑地递来一个篮子,里面是一些鲜笋。
啊!莫非这子是在向我示爱,曾几何时,我的魅力连子也难敌啊。
我正自我陶醉,那子福了一福道“我是昌发屋里的,我家来有劳先生照顾,他一天倒晚夸先生呢,家里的鲜竹笋,就请先生和莫师母收下尝个鲜吧。”
哦!原来是为了那帮子小屁孩啊!我打散我刚才一脑子的乱想,嘿嘿傻笑着推辞“原来是昌发嫂子,不敢当的。”
那人硬是塞进我手,说道“莫嫂子近日可得空,明天轮到我家开绣坊做绣活,所有的姑娘媳得空都来,我也想请她一起过来。”
我家“娘子”啊!空倒是天天有,帮我抄课本什么的,饭也不会做,屋子里也从阑整理,尿布也不肯换,每次都得我每隔半个时辰跑回家,搞得我像马拉松赛跑似提,他甚到连抱夕颜也不肯,除非是冷了才拇抱在怀中当人动电热炉子,除此之外,就是晒着太阳想他的复国大计,估计也就白日里做些阴谋诡计的梦吧,就是不知道“她”会不会绣。
于是我惭愧地一拱手“不满嫂子说,我娘子家在秦中大乱前倒也是富甲一方,故尔从小被家里宠惯了,绣活,恐是生疏得很哪,还望嫂子见谅。”
“不妨事的,莫先生,”昌发嫂子掩着嘴笑道“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真是酸溜溜的,实在有趣,先生放心,我们这些大老娘们,绣活也是不能和大家千金比的,不过是称着家闲纳些鞋底,绣个毛由什么得,明儿就让你家的过来吧。”
说罢,便不再理我,拉着几个媳,笑着离开了,一边走,还一边好像还在窃窃私语着这个莫先生真酸。
唉!?我很酸吗?不管了。
我走在回去的路上,心想,段月容若是真去了,他好歹也得有个名字什么的吧,于是晚饭后,我说了昌发家的意思,出乎我的意料,段月容冷着脸把睡着的夕颜放在上,点点头竟然同意了。
于是我说道“孩子总是喜欢问东问西的,她们定会问你闺名,你总得想个名字,才好应付。”
段月容瞥了我一眼,歪斜地坐在那只快散架了的椅子,手撑着脑袋。
我等了许久,他老先生还是那副德,我实在忍不住了,噔噔噔地跑到他面前“你到底想好了叫什么了没有,你的名字。”
他懒懒地道“随便。”
啥!随便?
我压住火气“这个名字不好,不如这样吧,山杏如何?”
“哼!”
“翠?”
“村头那个大胖坏丫头就叫这个蠢名字。”
他是在说族长的大儿君翠吧!
“哦!不过也不要这样说人家孩子。这样会伤害人家感情的。”教书教多了,不由自主地用循循善的口气说道“那叫大辣椒?枣,巧姑,,草”我把我能记得的前世看过的所有关于农村的电视边续剧的孩子名字都叫了出来,然而我那屋里的只是在哪里不停地发着一系列的叹词。
切,哈,哼,哧
我说得口干舌燥,到后来他连叹词也没有了,一回头,却见他的鼻子吹着泡泡,原阑知不觉已然睡着了,我怒火中烧,一脚踢过去,他和椅子一起摔在地上,我恨恨地踹着他“你-叫-金-三-顺。”
他抓住我的一只“金莲”,慢慢爬起来,口中满是嘲讽“家里就这么一张椅子,孩子她爹,请息怒。”
“那孩子她娘,你到底叫什么?”我咬牙切齿地抽回一只脚。
他凝着脸,看了看窗外,李树上的朵静静绽放,幽悄然漂进我们的鼻间,溪水里映着玉钩,随波光似碎琼浮于水面,又若往事轻润心扉,我不有些恍然。
“朝珠,”他开口道“我的名字就叫朝珠。”
我开口言,然而他的思绪似已飞到远方,望着他幽远迷离的紫瞳,我终是不忍再说什么。
于是我成了君家寨一个老实的农民,有了一个叫夕颜的不满周岁的儿,还有一个紫眼睛的丽而阴阳怪气的,朝珠。




木槿花西月锦绣 第六十七章 月移花影来(一)
这天,我送段月容去昌发家,这是段月容刚进入这个寨子拜见族长后,第一次抛头露面,我压低声告诉她些孩子该做的事,我有些担心,必竟以前扮子,都是我在旁边掩护着的,这是可是第一次同一大帮子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啊,须知人的知觉是何其敏锐,他一脸冷漠,对我的絮絮不置可否。
“这位可是新来的莫先生吗?”一个老村民柱着拐棍,腰背着手,一张脸像一只干瘪的杮子,在阳光下向我打着招呼,我前去恭敬地揖首“老伯,小生正是莫问。”
“我家元霄,从小狡精着呢,上房揭瓦的,我是个老代年,冬耳当三的,没个人治他,磨烦先生了。”老人慢吞吞地说着,可能眼神不好,一个劲迷着眼看我。
我正要笑着说话,却听一群声音“紫眼睛的怪物,打,快打。”
我一回头,却见一帮小子拿着石头打段月容,段月容给打得蹲在地下,我跑过去一看,为首的正是那个敢挑信我,被我打手板子的小混蛋,沿歌。
沿歌一看到我,吓得大叫一声“老火了,老火了,那个鬼迷日眼的莫先生来了。”
一帮小孩子一哄而散,我拉开段月容护着头的手,却见已打出两个苞了,还流出血了,他的眼中还是淡漠嘲讽,却又含着一丝悲凉,看着他的紫瞳,我心中一股莫名的心酸涌起,现在的段月容无权无势,武功尽废,还要装个人亡命天涯,受小孩欺侮,不由想到锦绣小时候,没有人保护他们,又是如何凄惨。
他甩开我的手,擦着流血的额角,淡淡地说道“你去教书吧,时辰快过了,我认得昌发家的路。”
说罢依然倔强地抬起头,向前走去。
我追过来,拉住他,掏出一块手帕,压住伤口,轻轻问道“还痛吗?”
他拿了帕子,没有回答我,默默地向前走去,我默默地也跟了上去。
他侧头“你要迟到了。”
我笑着耸耸肩“让他们等吧。”
私门口,昌发嫂子出来,一大群孩跟了出来,几十双妙目好奇地在我和段月容脸上瞄来瞄去,最后全都落到段月容的紫眼睛上。
为首一个孩身材壮实,脸盘大大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太友善。
昌发嫂笑说“哟,莫先生还亲自送莫嫂子过来啦。”
我向她们几个深深一躬“我和内子初来贵地,还往各位,嫂子多多关照了。”
孩子们一阵吃吃发笑,估计是被我的“酸气”再一次绝倒,而段月容熟练地敛衽为礼,便是这一路逃亡里我苦心教导,他苦心锻炼的结晶。
我递上绣绷,绵线,对段月容说道“朝珠,你好好听昌发嫂子的话,等我少午下了学,便来接你。”
段月容的紫瞳一时有些发愣,垂下长长的睫毛,像林黛玉似地由昌发嫂子引了进去。
一旁的孩们眼中流露着羡慕,唯有为首的那个壮实孩口中低声嘟囔着“读书人一家子就这么酸,不过做个绣坊,倒像生离死别似的。”
一个孩低笑着“这才叫恩夫哪,翠,等长根哥把你娶进来就知道了。”
众孩掩嘴低笑着进了门,那翠的脖子根红了。
原来这就是段月容口里大胖坏丫头啊。
不是挺纯情的一个孩吗?
这个段月容!?
这一日我在课堂上没有我像往常一样教三字经,而是教给众孩子一个普通的俗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判断任何人或者事都不能因为外表与自己的不同,而草率地抱有敌意或是轻视,我不知道他们明白了没有,只是众孩儿聚精会神,而沿歌这小子本来坐第一排的,今天坐在最后一排,缩着脑袋不敢看我。
岁月转眼过了十余日,段月容很少出门,在家就是带着夕颜,我能理解,她每次出去,就要面对众人惊异的目光,他第二次去绣坊,我怕小屁孩会欺侮他,就尾随着他,结果倒是没有小屁孩拿石头再打他,但一路上根本没人同他说话,他经过之地,众人都主动地让开一条道,然后默默地对他行着注视礼,像是在看动物园里的熊猫,他也昂着头,冷着一张脸,怎么看怎么像是个高贵的王后经过,偶尔遇龙字辈三兄弟,才会向他打声招呼,他一般也俱个头。
到了绣坊,我从开着的窗扉望去,原以为他就充充场子,无所事事罢了,没想到他倒是认真地拿着绣绷向一个寡学习,同众子也就说那么间客套话,然后大多数时间都在闷头绣。
我稀嘘不已!
又过了几日,段月容竟然开始往家里带样,做绣品了,我好奇地指着他的一幅没有绣样的绢子“这是朵什么呀?”
他的紫瞳酷酷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回答,煞有架势地翘着兰手指在那块绢子上绣着,我忍住笑,心想别是这小子做人做出瘾来了吧,然而无论我怎么追问那绣样是什么,他就是不理我了。
时光如梭,我们安定了下荔,我开始张罗那四亩地了,我说了半天,并差点以武力相胁,段月容才懒洋洋地跟我去整地,我和段月容问昌发家借了头黄牛和犁,准备撒稻种,我在前面拉着牛,他在后面推着犁,慢慢前行着撒稻种。
想起明天又是做绣坊,便道“那朵,绣完了没,要不我来帮你?”
他看了我一眼,不理我,我没有熄灭我的耐心,继续鼓励他“我看你好像挺喜欢绣,那倒是件好事啊,须知张飞绣,改了戾气,长了耐心,成了一名智慧与勇气并重的名将,你若也能绣成,绝对可以修身养,我的绣功虽差些,但也曾为我家兄弟纳过鞋底的。”
1...3637383940...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