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王妃惹不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幽谷
镇南侯府庶子可不止一个,开了楚大少爷的先例,其他人怎么办,做长辈的,总要一视同仁吧?
况且,他再怎么越,也越不过楚二少爷。
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楚家嫡出少爷,将来镇南侯府的继承人呢。
可别告诉她,镇南侯糊涂到,宠溺外室庶子,宠到把嫡亲的孙儿撇一边去的地步。
这事,显然不大可能啊。
嫡庶不分,再大的家业也要玩完。
况且楚大太太,她都敢把镇南侯的话当成耳旁风了,可能会让她儿子低了楚大少爷去?
沐清雪耸肩笑道,“应该会吧,镇南侯答应的是聘礼,那些送来的应该不算吧。”
说实话,镇南侯府送一堆的聘礼来,她控制不住的羡慕妒忌恨。
可一想到楚大少爷有毒在身,连行房都做不到,清韵嫁过去……
人家夫君死了,才叫守寡。
她倒好,出嫁就守活寡,真真是叫人替她鞠一把泪。
也难怪镇南侯府要多送些聘礼来了。
几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了会儿,等溜达的肚子不撑了,就各回各院了。
清韵没事,继续看书。
青莺和喜鹊两个就坐在小杌子上绣针线。
外面,紫笺端了绣篓子,蹑手蹑脚的进来,走到喜鹊身边道,“喜鹊姐姐,我不擅长绣荷包,我能不能打络子,我最会打络子……”
喜鹊看着她,“你还会打络子?”
紫笺连连点头,“我会打二十多种络子呢。”
青莺翻腾着绣篓子,拿了根彩线递给紫笺,“你打一个试试。”
紫笺接了彩线,两手一绕一绕,看的人眼花缭乱。
清韵也注意到了,她也瞧见,为紫笺的打络子的熟练手法惊叹。
很快,一个蜻蜓结就打了出来。
青莺睁圆了眼睛,脱口赞道,“好厉害的手法!”
紫笺被夸的脸一红。
清韵也拜服了,她伸手道,“拿过来我瞧瞧。”
青莺赶紧把络子递给清韵看。
清韵看后,也是连连夸赞。
紫笺脸更添了三分娇艳。
清韵也好奇了,丢了书,要紫笺教她打络子。
屋子里,欢声笑语连连。
很快,红笺和冬梅、冬荷三个二等丫鬟也进了屋。
然后。清韵受了很严重的打击。
紫笺着重教她打络子,然儿几个丫鬟学的比她都快。
不但打击她,还取笑她呢。
喜鹊和青莺得知清韵两个月就要出嫁了,想着以前沐清凌出嫁,江妈妈让丫鬟给她绣了整整两箱子的荷包和绣帕,这些小东西,府里的绣坊是不会准备的。得靠她们自己。
江妈妈不在。她们又是清韵的贴身大丫鬟,主子懵懂不知,她们得拿主意啊。
这不。就把荷包和绣帕这些任务分派了下去。
一人每天绣一个荷包,两个月就有六十了,足够了。
青莺绣了荷包,还递给清韵看。问她,“姑娘。奴婢几个的手艺,拿去镇南侯府打赏下人,会不会失了姑娘的脸面?”
清韵脸腾地一红,把荷包丢给青莺道。“一般般。”
说着,把书拿起来,要继续看。
青莺也不生气。她知道她家姑娘脸皮薄啊,受补得打趣。偏她喜欢看姑娘脸红时的模样。
姑娘不爱涂脂抹粉,这脸一红,就跟抹了胭脂似地,娇艳欲滴。
她捏了荷包道,“奴婢的手艺是差了些,不过打赏一般的丫鬟小厮也够了,只是像楚大太太身边的大丫鬟,这荷包她们肯定是看不上眼的,奴婢想,要不回头找江妈妈,让她给姑娘绣二十个双面绣的荷包,江妈妈.的手艺……”
不等青莺说完,清韵就道,“江妈妈绣的双面绣荷包,就是送镇南侯府那些姑娘都足够了。”
简直是大材小用,亏她想的出来。
她见几个丫鬟都绣针线,心中不忍道,“行了,大晚上的灯烛暗的很,绣针线太伤眼睛,白天有时间再绣,都回去歇着吧。”
几个丫鬟听清韵这么说,眼睛都红了。
尤其是紫笺她们几个新来的,心里感动的是稀里哗啦的。
她们之前在春晖院时,办不好差事,都会挨骂,哪有人关心她们绣针线伤眼睛啊,恨不得她们不用油灯,抹黑绣针线才好。
清韵不知道,她随口两句话,就俘获了几个丫鬟的心。
丫鬟们听话的回去歇息了,清韵也打了哈欠,舆洗一番,上床就寝了。
一夜安民。
第二天醒的很巧,喜鹊刚要敢她起来,她自己就把眼睛睁开了。
喜鹊笑道,“姑娘,今儿天气极好,阳光明媚,还没有什么风。”
那边,青莺在开窗户。
清韵望着窗外的天。
蔚蓝的天空,有几朵白云,那云很厚实,不是那种风吹就散的。
她伸着懒腰道,“这天气,最合适踏春,再来个野炊什么的了。”
两丫鬟面面相觑。
“踏春,奴婢知道,可是野炊是什么?”青莺不懂就问。
清韵一边掀开被子,一边下床道,“野炊,就是在野外生火做饭。”
喜鹊听得嘴角直抽。
姑娘真是闲的发慌了,在野外生火做饭,这有什么好玩的,只有那些赶路的人,没找到落脚之处,不得不在野外生火做饭,听着就可怜了,姑娘还想体会一二?
两丫鬟还真担心清韵心血来潮,要去试试,忙劝道,“姑娘是大家闺秀,哪有去野外烧火做饭的道理,这要叫外人知道了,肯定会笑话咱们侯府没姑娘烧饭的灶台和吃饭的桌子,而且,野外多豺狼虎豹,太危险了。”
清韵,“……”
不就野个炊吗,有必要说的那么严重吗?
“我只是说说,不会真去,”清韵无奈道。
她要不改主意,这两丫鬟还不知道会说什么来阻拦她。
穿衣洗漱,再梳妆打扮,两刻钟就过去了。
她刚坐上桌,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子粥,刚要塞进嘴里。
好了,丫鬟跑来道,“三姑娘,孙公公来传皇上的圣旨了,老夫人让你别耽搁时间。”
清韵,“……”
有没有搞错啊,一大清早,早饭还没吃呢,就来传圣旨,有这么急吗?





穿越王妃惹不起 第147章 弹劾
清韵看了丫鬟一眼,手里的粥勺要塞嘴里去,她打算吃碗粥再去,可丫鬟瞧了,就急了,“三姑娘?”
那声音,焦灼不安,恨不得过来抢清韵的碗了。
清韵哪还吃的下去,撇撇嘴,把粥碗放下,起身随丫鬟走了。
出了珠帘,还回头依依不舍的瞥了一桌子吃的一眼。
她饿啊。
丫鬟走的很快,几次回头催清韵。
清韵有些无语了,急个毛线啊急,要是真等不及了,可以把圣旨宣到泠雪苑来啊,又没人拦着。
清韵不知道这圣旨宣的有多急。
等她赶到前院正屋时,就有所体会了。
孙公公在正屋里吃早饭。
没错,他在吃早饭。
老夫人和大夫人坐在那里喝茶,周总管站在孙公公身边,见他歇了碗,笑问道,“孙公公可要再添碗粥?”
孙公公把碗递给他,笑道,“半碗就够了。”
他才说完,一旁小公公就道,“孙公公,三姑娘来了。”
孙公公忙站起来,拿帕子擦了下嘴,道,“三姑娘来了?”
清韵,“……”
孙公公走过来,见清韵望着她,满目不可置信,孙公公笑道,“让三姑娘见笑了。”
清韵福身请安,道,“孙公公这么早就出宫宣旨?”
孙公公讪笑,连早饭都赶不及吃,就来宣旨,可不是太早了。
心中这样想,嘴上却道,“不早了。要依照太后的意思,昨儿半夜就恨不得把赐婚的圣旨宣了。”
一屋子人,听得睁大双眼,眼睛在清韵和孙公公身后跟着的小公公,他手里捧着的明黄圣旨之间来回打转。
老夫人眉头紧锁,手中佛珠拨弄的有些慌乱。
太后怎么会这么着急给清韵赐婚,难不成是赐婚给安郡王?
清韵嘴角微微上扬。一抹清浅笑意。忽闪而逝。
看来,安郡王痛的承受不住了啊,不然太后不可能这么急。
小公公将圣旨送上。孙公公双手接过。
老夫人为首,一堆人都跪了下去。
清韵跪在她身侧。
孙公公打开圣旨,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定侯府三姑娘……”
清韵跪在那里听着,圣旨用的是文言文。孙公公读的又很快,她听得不是很懂,只明白个大概意思。
大体就是将她夸一遍,然后再把楚北夸一遍。最后总结一下,两人是天作之合,天造的一双。地设的一对,特此赐婚。
孙公公宣读完。清韵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双手举过脑袋,接圣旨。
她举了半天,也没见手上有东西。
她稍稍抬眸,就见孙公公把圣旨卷好了,笑道,“三姑娘,这圣旨咱家不能给你,还得赶着去镇南侯府再宣读一遍。”
他眼神带着揶揄,清韵脸颊微红。
又犯蠢了,她以为宣旨给她,圣旨也是给她的,却忘记了这圣旨是两个人的。
孙公公请众人起来,然后笑道,“那咱家就去镇南侯府了,对了,侯府的早膳味道不错,一点不比宫里的差。”
孙公公可是宫里的老人了,侯府膳食得他夸赞,这可是极有脸面的事。
老夫人赶紧让周总管送孙公公出去,顺带送些好处,笼络下孙公公。
等孙公公一行人走后,周梓婷就不解问道,“皇上给三表妹和楚大少爷赐婚,怎么太后会这么着急?”
沐清芷点头道,“方才听孙公公说太后着急,我还以为是个三妹妹和安郡王赐婚呢。”
大夫人望着老夫人道,“定是出了什么事了。”
能让太后关心的,只有安郡王。
老夫人坐下,丫鬟端了茶来。
她轻呷了一口,外面周总管就进来了。
老夫人问他道,“可打听到些什么?”
周总管点头如捣药,道,“昨儿镇南侯和太医去安王府,帮安郡王施针,后来安郡王昏迷不醒,当时镇南侯在献王府陪献老王爷喝酒,兴致勃勃时,被传召进宫,皇上和太后把镇南侯数落了一遍,镇南侯心情不好,就告假两日,谁想夜里,安郡王又疼的死去活来,太后焦急,找了好几个太医去安王府,可就是拿安郡王疼痛之症没辄,都猜测安郡王的病,和钱太医给他施针有关,许是中了毒或是旁的原因,太后要皇上连夜传召镇南侯入宫,镇南侯没搭理他们,还说有什么事等他心情好了再说……”
镇南侯为啥心情不好,还不是因为安郡王装病,皇上和太后没能明察秋毫,冤枉了他。
当然了,安郡王装病这事,没人能查证,毕竟真晕了,也是能疼醒过来。
镇南侯和太后他们说时,是保证能让安郡王醒过来,他做到了,安郡王确实醒了。
可安郡王又晕了,说他办到了,太后不答应。
说他没办到,镇南侯也不答应。
这不双方僵持不下。
太后可以拒绝收回懿旨,继续处死清韵。
镇南侯不反对,但给安郡王施针的方子,是楚北给的。
夺妻在前,又要杀他未婚妻,这种痛,痛侧心扉,恨入骨髓。
要是逼他交出方子,以楚北的性情,他会选择同归于尽。
他一身的毒,早死晚死都是死,镇南侯许多年前就有这心里准备了。
就怕太后没有。
如何掂量,让太后自己拿主意。
这些话,镇南侯是在镇南侯府说的,让来传话的公公转达给皇上和太后知道。
太后差点气死过去,皇上还添了把油,道,“这事,朕管不了,全依照太后的意思办。”
太后能如何?
清韵死,她不会心疼。
楚北死,她更不会心疼。
可是安郡王死,就跟她没了半条命一般。
太后不得不选择退步,让皇上下旨赐婚。
当时,已经夜深人静了。
皇上看着夜色,道,“今儿太晚了,明儿再宣旨吧。”
太后脸冷的紧,“那安郡王怎么办?”
皇上望着太后,道,“太后要觉得镇南侯府会开门接旨,就让人去镇南侯府宣旨吧。”
皇上的态度就那样,太后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不会多加干涉。
这样疏远的态度,让太后怒不可抑,甩了凤袍走了。
走之前,瞥了孙公公道,“明日一早,就给哀家去宣旨!”
这才有了孙公公一早起来,等不及吃早饭,就赶紧出宫宣旨的事。
可是太后急,镇南侯不急啊。
尤其是赐婚的圣旨下了,他就更不急了,难道皇上还能出尔反尔,收回圣旨?
镇南侯告病在家,他病的出不了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太后气的癫狂,却拿他没辄,还连派了三位太医来给他看病,那几位太医回宫禀告太后。
好吧,又把太后气个半死。
她问镇南侯得了什么病,太医回答,镇南侯得了手痒痒的病症,不听他的话,让他看不顺眼的,他会揍的他看的顺眼为止。
这样儿的人,让他去见安郡王,没得把安郡王揍一顿。
镇南侯架子太大,太后又拉不下脸面,最后还是皇上出面,摆平这事。
皇上去镇南侯府的理由很好,国仗病重,皇后心急如焚,皇上陪她回家探望。
皇上前脚刚踏进镇南侯府。
后脚几名御史就追来了,递上奏折。
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他们弹劾的,都是德行有失的官员。
能追到镇南侯府来送奏折,皇上还以为出了哪个大贪官。
在国家大事面前,儿女情长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接了奏折,扫了两眼。
脸就拉的老长的了,他望着几名御史道,“弹劾之事属实?”
几位御史连连点头,“句句属实。”
皇上把奏折一丢,捏紧拳头道,“传安郡王和逸郡王进宫见朕!”
说完,又道一句,“摆驾回宫!”




穿越王妃惹不起 第148章 人情
春晖院,正堂。
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端茶轻啜,她神情慈蔼。
她喝了两口茶,将茶盏放下,轻擦嘴角,问道,“什么时辰了?”
站在一旁摆弄高几上花草的丫鬟红绡赶紧回道,“已经巳时三刻了。”
孙妈妈就笑道,“要不了一会儿,镇南侯府就该送纳采礼登门了。”
老夫人点头一笑。
赐婚的事解决了,镇南侯府送纳采礼来,她也不用纠结是收好,还是不收好。
不敢拒绝,又担心收了纳采礼,惹太后他们生气。
这下好了,可以欢欢喜喜的收了纳采礼,然后再派人去镇南侯府问问有什么禁忌,楚大少爷有什么不喜欢的,等打听清楚了,回来也好准备陪嫁。
想着,老夫人吩咐孙妈妈道,“糕点茶果可都准备妥当?”
孙妈妈笑道,“老夫人放心,奴婢亲自吩咐的,错不了。”
老夫人这才放心,随即眉头皱紧,“大夫人呢,从接了圣旨,就不见她人了。”
老夫人不说,孙妈妈还没反应过来呢,是没见到大夫人了。
“许是在紫檀院,那里离正院近一些,”孙妈妈猜测道。
孙妈妈刚说完,外面就进来一丫鬟来,“老夫人,镇南侯府楚大太太亲自送纳采礼登门了。”
闻言,老夫人微微一怔。
她没想到送纳采礼来的会是楚大太太,还以为是镇南侯府楚总管,或者其他太太。
楚大太太亲自送来,可代表了对这桩亲事的满意。
只是想到要不是楚大太太动手脚,娶清韵的不会是楚大少爷。或许是哪房嫡少爷,甚至连楚二少爷都有可能。
想到楚大少爷一身的毒,再听楚大太太来,老夫人觉得心里有些膈应。
她是来表示对这桩亲事的满意,还是存心来气人的?
老夫人有些生气,但是气归气,可清韵和楚北的亲事。从她收下定亲信物起。就板上钉钉了,何况还有圣旨赐婚。
再加上,楚大太太是清韵未来的婆母。安定侯府给楚大太太不快,清韵将来出嫁,还不知道人家会给她什么小鞋穿呢。
老夫人摆摆手,让丫鬟退出去。
丫鬟有些愣。她望着老夫人道,“老夫人。大夫人回忠义侯府了,楚大太太登门,没人迎接……”
她来禀告镇南侯府送纳采礼来还是其次,重要的是送纳采礼这么重要的日子。让几个丫鬟迎接楚大太太,实在不妥啊。
听丫鬟这样禀告,老夫人的脸青了。“她又回忠义侯府了?!”
丫鬟缩着脖子,轻点了下头。
老夫人气的嘴皮都哆嗦。这是大夫人第二次回门,没有跟她禀告了!
孙妈妈站在一旁,也是听得摇头,大夫人这是存心不让三姑娘将来好过啊,她这会儿落了镇南侯府大太太的面子,她心里能不生气?
她没法把安定侯府怎么样,往后这口气,还不是要撒在三姑娘身上。
见老夫人生气,孙妈妈想劝她两句,随即想到什么,道,“今儿,好像是忠义侯府大太太三十五岁寿辰。”
孙妈妈这么说,老夫人眉头紧锁了,“忠义侯府送请帖来了?”
就算忠义侯府大太太过寿,可事有轻重缓急,大可以备下礼品,让心腹丫鬟送去,再不行,也可以等镇南侯府送了纳采礼来,再去忠义侯府,忠义侯府还不至于这么不通情达理,侯府有事晚到一时三刻都不行,偏偏赶在这个时辰,说她不是故意的,谁信?
尤其她出府,还不禀告一声,是怕她阻拦她吧。
老夫人问着,孙妈妈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忠义侯府大太太送没送请帖来,她一个小辈过寿,大夫人去就成了,老夫人不必知道。
孙妈妈望着老夫人道,“现在该怎么办?”
大夫人不在,楚大太太来,总要有人去迎接吧?
她虽然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心腹妈妈,可去迎接楚大太太,她还没那个资格。
可老夫人去迎接,那铁定是不行的,这不像是嫁女儿,倒像是去巴结楚大太太似地了。
老夫人手握着佛珠,握的紧紧的,道,“她人不在,只能你去迎接了。”
孙妈妈在心底一叹,嘴上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泠雪苑,内屋。
清韵坐在小榻上,还在把玩彩线。
好吧,一根彩线没能变成一个络子,倒成了一坨,她在努力的解开呢。
外面,青莺打了帘子进来,还未说话,先跺了下脚。
清韵瞥了她一眼,笑道,“谁惹你生气了?”
青莺上前,道,“镇南侯府今儿送纳采礼来,还是楚大太太亲自送来的,大夫人却去忠义侯府给王大太太送寿礼去了,咱们府里没其他太太,老夫人不便去迎接,只好让孙妈妈去,结果楚大太太不高兴了,尤其她听说大夫人给忠义侯府大太太送寿礼,她当时就拍了脑门道‘我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王大太太确实是今儿过寿,我也得给她送份寿礼去’说完,就转身要走。”
听青莺禀告,清韵脸冷了,她把手里的彩线往小几上一丢,问道,“楚大太太走了?”
青莺摇头,“倒是没走,孙妈妈说了一通好话,镇南侯府楚总管也说了一堆好话,楚大太太这才进的府。”
要是把楚大太太气走了,安定侯府没礼的事,怕是要传遍京都了。
清韵怒极反笑,“侯府能恢复侯爵,镇南侯府帮了多大的忙,她就这样给镇南侯府难堪?”
虽然楚大太太,清韵对她没多少感情,敢把镇南侯的话当成耳旁风的,就注定不是一般人。
这样的人,清韵早早的就决定了,敬而远之。
可楚大太太来送的是纳采礼,是代表整个镇南侯府来的,给她难堪,就是给整个镇南侯府难堪!
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了!
安定侯府恢复爵位,受益最大的就是她大夫人母子三个,她倒好,得了好处,转脸就把人情给抛诸脑后了。
想着,清韵自嘲一笑。
人情?
人家指不定压根就没记过人情,侯府被贬是因为江家,镇南侯帮侯府,是看在江家的面子上,她用记什么情,都是应当应分的!
青莺见清韵生气,她想劝她两句,又不知道从何劝起。
她气性大,憋不住,她劝姑娘,绝对是火上浇油。
索性就不劝了,而且她还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叮嘱清韵呢,她忙道,“姑娘,院子里春妈妈说,楚大太太受到了怠慢,一会儿,她肯定会叫姑娘你去她那儿,当面问姑娘几个问题,要是姑娘没回答上来,她就会借机说侯府没把姑娘你教好,往后出嫁了,她会来教你,然后立规矩什么的,侯府还不能说什么。”




穿越王妃惹不起 第149章 赐教
1...5758596061...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