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步入初冬季节的西凉大地一片凋敝,草木枯黄,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黄绿色的植物,风也开始凛冽起来,不过还没到刺骨的程度,这个时代的西凉风沙还没有那么大,沙尘暴还只是个传说而已,不过相比较中原地区的富庶,这里仍然显得荒凉,不过这对于关羽来说正是西凉熟悉的味道,一直以来这里就为战争所掩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这里也许就是天然的战场,大漠更是增添了很多神秘...........此次征讨凉州关羽携带五万人马,在大将张辽、高顺、李严、周仓的护卫下向着凉州进发了,这凉州城乃是整个西凉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战略位置更是不言而喻,经过多少年来不间断的修筑,城池坚固,工事完备,不过自从董卓占据西凉之后,对于凉州城防工事并未做什么修缮,之后的盘踞者也多是暂居。这次马腾退到了凉州之后,由于兵败对凉州城防还未来得及修复。
马腾在扶风惨败之后仓惶逃窜到了凉州地界,再看手下人马只剩下了不到三万人马,损失惨重。马腾自知大势已去,扶风惨败若想东山再起绝非易事,马腾对于未来一下子没了信心,杨秋见状谓马腾道:“主公不必忧虑,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主公不可因为此战而丧失斗志啊!我们还会东山再起的!”
马腾闻后回过头来向杨秋置疑问道:“东山再起?说的容易啊!你知道这么多兵马在短时间如何能筹集到?积聚这么大的力量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主公你忘了有句话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羽勇武过人、深谙兵法、谋略深远、兵强马壮,要与之争锋单凭我们一支力量实难取胜!”杨秋当即说道。
杨秋说完马腾捋了捋胡须凝望道:“汝的意思是?”
杨秋接着说道:“方今我们新败,关羽势头正盛,要想东山再起。主公需联合两只力量!”
“哦?哪两只力量?”马腾问道。
杨秋继续说道:“两只力量一个是主公的结义兄弟并州韩遂,另一个就是羌王,这两只力量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我们联合这两只力量相约共同讨伐关羽,三路大军很快便可以集结起来挥师向东。东山再起也是指日可待!”
马腾闻后眼睛突然现出了光芒点了点头道:“是个好主意,既然咱们独木难支,可以联合他们相攻扶风,夺回之前的士气,现在我们先回到凉州做一下修整,然后再联合这两股力量,大军不日东进。我想关羽在长安不可久留,现在的他虽然坐拥两京,帝都洛阳始终牵挂着他的心,曹操和袁绍在东方崛起直接构成了对洛阳的威胁,我想他关羽西征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稳固的后方解除了后顾之忧之后再挥师东进,所以他不会在这边久留。只要关羽抽身一动,我们便开始行动大军立刻挺近扶风,到那时关羽为东西两个战场所羁绊,进退两难啊!我们攻陷长安也是指日可待啊!”
“主公分析的有理!所以主公大可不必多虑,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回到凉州休整。”杨秋接着劝马腾道。
马腾遂打定注意率领这些残兵败撤到凉州城去了.................马腾哪里知道关羽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就在他撤到凉州城不久,关羽五万大军已经向凉州挺进了,在关羽看来只要拿下了凉西凉就炙手可得了,这凉州城乃是西凉的门户,整个城池不仅高大威严,更是雄伟壮观,城门也格外的严实,城墙也十分坚固,城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了一个观望口埋伏了弓弩手以及滚木礌石,乃是西凉最为坚固的城池,当年关羽跟着董卓征讨西凉,就是用智巧夺了凉州,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这次又轮到他进攻凉州了,不过这一次他要选择另一种进攻的方式。
什么方式呢?那就是继续发挥自己多兵种专业化的优势,以骑兵为先锋向凉州城疾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凉州城发起攻击,趁着马腾立足未稳之际,疏于提防随后特种部队冲向凉州城,旨在夺取凉州城的主导权,根本不给马腾以反手的机会,一举将他击溃,这在兵法上就叫乘胜追击也可以说是敌退我进,这跟置之死地而后生还不一样,马腾撤退的时候,关羽没有急着追赶,如果那样的话很容易会造成马腾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很可能被马腾击溃,马腾很顺利的撤到了凉州,诚如他与杨秋商量的那样,他们准备在凉州休整之后,在挥师东进,所以根本没有会想到关羽会来到凉州。
步入初冬的西凉,风沙也多了丝丝寒意,不过这并不影响关羽大军的士气,在充分保证了大军的给养的基础上,关羽大军的战斗力是惊人的,自从主政以来关羽便积极推行“强人”王者形象,以武力诉诸天下,极力消灭一切异己力量,奉行以武力平定天下、攘除四方,关羽作为军人出身这些年来一直过着军旅生涯的生活,对于一些争端和事情他也多是选择武力解决问题,武力让他一次又一次脱颖而出直至走到今日,武力让他坐拥了王者的宝座,他相信武力至上,唯有武力能成就一切。
重生关云长 第309章 进逼凉州
关羽相信武力也崇尚武力,他决心走出一条武力平定天下的路子,他决心用武力扫荡四方征服四方一统天下,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宿命,重生之后他认清了自己的担当,这个乱世没有世外桃源,没有和平美好,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征战,选择了这份担当,自然就是要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西到东,又从东到西,道路就是这般的曲折,不过关羽依然孜孜追求,追求属于他的那份理想,追求那份属于普天下的太平。
生逢乱世的关羽,最大的理想就是一统华夏,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这份夙愿,也许他的一生都在征战也许他这一生都在奋斗,就像是车轮在不停的运转,不断向前,也许他这一生都不可能享受荣华富贵,这一生他都要劳心费力,也许他这一生都不能闲着,其实他现在就可以踏实的享受美好生活,就像是董卓那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美酒香槟美人绕膝,甚至可以昼夜荒淫,这样的日子他绝对可以拥有,凭借现在的实力,什么东西还得不到呢?但事实却是他依旧奔波在奋斗的路上,就像是现在的他跨马提刀疾驰在这茫茫的大漠之上。
这么多年来他孜孜以求走到今日,但他的脚步却依然不能停下,自己仍然在不懈的奋斗着,也许自己属于这般角色,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象到自己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重生前现代的一个军官小校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军事领袖,成为了一个大主宰,不管长官的事务真的是很繁忙,现在的他开始体会到了作为“一把手”真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无论是各种决策还是选人用人亦或者搞各种关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虽然之前跟着董卓他也很忙,甚至主持各种军事会议,担当起临时主帅的角色。然而那都是微观方面的,具体的事务,虽然也考虑一些别的事情相比现在的自己还是轻松许多,现在的他需要通盘考虑很多事情。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消耗很大,他的思维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能停止,自己担当这个角色才刚开始,不过好在自己胜任了这种角色,虽然刚刚掌权时间不长,但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证明他关羽还是有实力的,而且作为当今天下最年轻的诸侯,关羽做到了,因为年轻所以梦想,因为梦想所以奋斗。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所以不管事务多么繁忙,他都是积极进取的,他的心态没有被各种诱惑所羁绊住,相反他有着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扮演什么角色关羽都有着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最强,这是他的人生信条,无论是当年的寒窗苦读亦或是上军校之后还是后来的参加工作,他的表现一直都很优秀,他一直都是积极进取的,重生之后即便是从屌丝做起。他依然没有堕落,依然在不懈的努力,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关羽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这不能不说是个传奇,现在的他依然保持着之前的那种进取劲,依然有着之前的那种雄心壮志。每一次踏上征程,他都信心满怀,每一次战斗他都斗志十足。
当他策马在西凉的土地上,这里萧条凄凉的景象让他再次震撼了,经过这么多年征战的西凉大地一片荒芜。百里都难得见到多少人烟,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有句话讲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确实是这样,关羽是个军人出身,骨子里透着军人的血性,他从来都喜欢用武力和军事进行打击,解决各种矛盾和争端,不过现在的他渐渐的感受到了这种方式的另一种负面影响,他大力发展军事,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兵力大增,装备也提升了很多,不过这样一来需要大量的资财来支撑,俗话说“财为庶政之母”,用在军事上同样如此,没有钱财作为后盾和支撑,没有粮草不用说士兵了,就连骑的战马都无法生成战斗力,更别说装备军队了,一切的一切没了钱财就会制约整个军队的发展。
关羽这次出征包括平复洛阳,他的资财一部分来自之前董卓留下的钱财,一部分得益于收缴白马寺摩登的钱财,摩登在洛阳的白马寺聚敛了大量的资财,这些资财足够关羽装备十万人,虽然如此关羽日益壮大的队伍,仍然需要不小的开销,这次西征的开销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关羽这次也更加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主帅的担子,虽然他没有向治下的黎民征收税负,但可以看得出来,这么多年来不停息的征战百姓的生活已经苦不堪言,如果再向百姓追加负担,恐怕会让百姓承受不起,关羽虽然占据了富庶之地,但熟读史书的他深谙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那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虽然是富庶之地不过要让这些地区真正为他的军队效力,为国家社稷提供支撑,就需要让这些地区的百姓率先发展起来,当务之急就是先免除这些地区的税赋,这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正是这般韬光养晦,方能为日后提供源源不断的资财。
关羽边策马走着边不断的畅想着,他决定这次拿下西凉之后就着手发展经济,不再急于穷兵黩武,在农业上决定免除税赋,接着繁荣贸易,发展手工业,着力改善这一地区的经济,实行改革,决定实行屯田制,寓军于民的政策,让部队参与生产,逐步做到自给自足,这样一来不但解除了人民的负担,还不至于使军队断粮,还能继续维持军队的各种开销,另外一点就是关羽可以奠定一种无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是人心,如果他关羽真的做到了免除税赋,减轻了人民负担,百姓岂能不能拥护他呢?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也许他将来选择的这种文治会得到武功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关羽想到了这些决定拿下西凉之后,就休养生息,然后徐图大志,这是他作为一个战略家的考量。他也渐渐的由单纯的军事主帅向政治、军事等多方面转变,预备了充足的粮草的关羽大军很快就挺进凉州了,而这一切马腾还未察觉,等到了距离凉州城50里的时候。马腾才得到情报,一下子懵了,关羽真是出其不意啊,这真应了兵法上的“兵贵神速”啊,这是他始料不及的,看来关羽是有备而来的,丝毫没有耽搁就来乘胜追击了,这小子真的是神出鬼没啊!都说关云长了得,这下他是真的领教了。
马腾之前跟杨秋商议做好了要在凉州做短暂的休整然后联合羌王和韩遂,以图东山再起。不过他们的这个美梦还未等实现,关羽大军再次兵临城下了,马腾这下真的是坐立不安了,经过几次与关羽交手,马腾算是领教了关羽的厉害了。尤其是现在,现在的关羽比以前更加的强大了,之前的关羽作为董卓手下的万人敌,勇冠三军无人能敌,说简单些那就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但不管多强,都是关羽这一个人再起作用。凸显了他个人的英雄主义,关羽这个人让人非常忌惮,忌惮的主要因素就是他的武力,这小子武力惊人,两军阵前让人不寒而栗,而这次马腾以为有了良将可以跟关羽匹敌了。可是他又落伍了,关羽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只凭气力取胜的单纯武将了,现在的关羽整个大军都实现了华丽转身,不只是单兵作战了。
扶风一战让马腾彻底领教了关羽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多兵种专业化的队伍。势不可挡迅速将扶风拿下,这样的军队作战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在关羽大军面前他的部队不堪一击啊!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他马腾都不是关羽的对手,关羽所走的精兵之路让马腾暗暗称奇,他不止一次琢磨:能打造出这么优良的军队,关羽简直就是一奇才啊!跟关羽作战马腾越来越感到鸭梨山大呀!当然现在的他也有些畏惧关羽,一方面来自关羽本人的强大气场,另一方面来自关羽大军的强大气势,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马腾怎能不心生畏惧,这次关羽大军再次袭来,而自己又是新败,跟关羽抗争更没了优势,马腾不禁有些惆怅了。
马腾在凉州刚刚落脚,关羽便从东边杀了过来,马腾还未来得及准备,关羽的兵马已经开到了凉州地界,关羽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准备一举吞掉西凉,看来这小子胃口很大啊!如今的关羽坐拥两京还要吞并西凉,如果关羽真的拿下了西凉,势力不言而喻将是普天之下最大的诸侯了,这是实力,除此之外天子还在他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这小子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而关羽的军事实力无疑更是了得,跟着董卓那会儿这小子就所向无敌,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胜人一筹,这下这小子自己担当主帅了,从他的一系列举措来看,现在这小子的实力是董卓所望而不可及的,这小子的野心绝非董卓可比,拿下了两京仍然心不甘,看来这小子的抱负是志在天下啊!
马腾这么一琢磨现在突然犯难了,如果跟关羽对抗,结果可想而知,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是自己的实力现在根本不是关羽对手,无论是军力还是装备或是将领等;二是关羽新胜自己新败,士气上输关羽一截;三是关羽有备而来而此时的凉州城防准备并不充分,物资匮乏,城防多有漏洞;综上分析别说与关羽正面迎敌交锋了,就是防御抵挡都有些困难,关羽在攻城略地方面有其独特的军种,十分的专业,而这凉州城年久失修,自己仓促占领,对于城防并未做过修葺,这样推来形势真的是不容乐观....................
关羽一边行军一边做着很多思虑,其实对于他来讲当务之急并不是这西凉更不是这小小的凉州的得失,其实对于关羽来讲拿下个凉州根本就是不在话下的事,西凉在他面前也并非难事,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关羽经历了太多太多,多少个难题摆在他的面前又有多少问题在他面前迎刃而解,没有什么能难住他,现在的他做的最多的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也就是说战略的考量是他经常需要考虑的,也就是大方向,自己何去何从,自己手下这支队伍下一步该做什么。自己改如何运筹,事态会如何发展,这些都是他作为主帅需要考虑的事情,担当了一把手,关羽要考虑的真是太多太多。
就这样一边行军关羽一边不停的思索着,很快大军就齐集到了凉州地界,这一次关羽要一鼓作气拿下凉州,西凉就立刻可下了,这是他第二次攻打凉州,看来自己跟凉州还真是有缘。不过像凉州这样的城池对于关羽来说就是小意思,关羽大军到达距离凉州城30里的地界,就在这时却见前方尘土遮天蔽日,无限人马杀将过来,关羽见状勒了勒缰绳。定了定眼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关羽心静如水,这样的情景他见多了,已经习以为常了,关羽见到这样的场面根本就不足为奇,这样一种心态来源于他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关羽挥手示意大军做好迎敌准备,众将见主帅下了命令当即一字排开,众军也随即排开了阵势,关羽大军虽多然却是不乱,列开阵势也是有序进行,很快大军各个军种各个方队都排列整齐严阵以待敌军的到来。关羽大军如同一道道铜墙铁壁拦将开来。
很快这一股疾风般的劲旅便杀到了关羽大军近前,等到了近前双方遂摆开了阵势,很快视线也更加的明朗起来,原来是马腾之子马超携大将庞德率领一万人马杀了过来,关羽见状谓一旁的大将张辽道:“文远你怎么看?”
张辽用坚毅的目光盯着前方道:“这个明摆着么。是来挫动我军锐气的,我大军原道而来,多有疲惫,他们这是想以逸待劳出其不意而杀之!”
“说的不错!那我们该如何御敌?”关羽接着问张辽道。
张辽跃马提枪跃跃欲试谓关羽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就是个马超庞德么,凭借我们这么多上将要吃掉这两个小子不在话下!上次我未能跟马超分个胜负,这下倒好我正好可以跟他过过招!”
“文远休慌!战场上硬拼解决不了问题,吾有一计可擒二人!”关羽自信的说道。
关羽说完却见张辽瞪大了眼睛问道:“主公有何妙策?”
关羽将张辽及众将召集到近前进行了一番吩咐,随后却见众将纷纷向各处散去,只留下关羽在中军伫立,关羽跃马提刀伫立在中军,就在这时马超和庞德双双杀至,马超见关羽一人在中军伫立,不禁大喜谓庞德道:“令明兄看来我们还真是来对了,关羽一人在中军,这正是我们立功的大好时机,关羽虽勇,然你我二人联手,他不能不说危矣!”
“擒贼先擒王!少主人废话少说,我们先拿下关羽就是大功一件!”庞德说完拍马舞刀直取关羽,马超也不甘落后跟上庞德二人挥舞兵器向关羽冲了过去,关羽也不着忙,见二人气势汹汹的杀将而来,抵住阵脚,青龙偃月刀突然提起来战二人,马超、庞德见关羽册立中军没有后退,以为得势,卯足了劲奋力向关羽冲杀过来,两匹战马如同离玹的箭一般飞向关羽,三匹马很快碰到了一起,紧接着却听“呯嘭咣、、、、、、、、、、、、、、、、、、、、、”的一阵兵器声响,三人交上了手。
马超、庞德、关羽三人当即交手,三匹马呈“丁”字般厮杀开来,霎时间人喊马嘶,连空气都变得僵硬起来,三人皆是勇猛之人,当下三样兵器碰撞在一起,马超、庞德双战关羽,三人一连战有几十合,关羽见二人来势甚猛,且战且退,最后却见他大刀一提卖了一个破绽,拨马便跑,马超、庞德杀的兴起,见关羽撤退,哪里肯饶,二人以为得势在后面紧追不舍,关羽只顾策马奔跑,此时的两军早已交锋,厮杀开来,人喊马嘶,喊杀声震天动地,又是一场恶战,不过马超和庞德完全没有顾及这些了,现在的二人注意力完全为关羽所吸引,在他们看来只要拿得了关羽才是关键.....................................
重生关云长 第310章 “八门金锁阵”
马超和庞德猛追关羽,关羽撇开阵脚策马狂奔,这时却见关羽身后一批人马冲出了阵前,不由分说便摆开了阵势,或3、5人或几十人或上百人,或拿着盾牌或拿着刀枪还有拿着弓箭,整个队伍遂摆成了一个方阵,却见整个队伍的士卒来回在阵中走动,或进或退、或静或动、似乎不依顺序不按规则,但有时却是整齐划一、依次推进,隐隐约约、虚虚实实,不一会儿便在马腾大军的前面摆开架势,与此同时却见关羽大军阵中一将跃马立于阵前,身边同时出现若干个拿着各种颜色旗帜的士兵,对着方阵不停的摆弄着旗帜,马超看的清清楚楚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张辽—张文远。
这八门金锁阵乃是依照八卦五行的变化规律推敲而成,所谓: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人则亡。所以不懂五行八卦规律的人见了此阵自然不得要领,关布的这八门金锁阵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但挡在不懂的人面前确实是件难事,尤其是像马超、庞德这样的莽撞小子,这二人这回真可谓是虎落平阳了,顿时为八门金锁阵所牢牢困住,这八门金锁阵就如同动物界中的一条大蟒蛇将马超和庞德紧紧缠住,并且越来越紧。
原来关羽前番做的一番部署就是八门金锁阵,这八门金锁阵乃是关羽刚出道那会儿征讨边章、韩遂时搬出的,那时他的八门金锁阵还不成熟,属于初级阶段,不过就是那次他的这个初学者居然凭借这八门金锁阵杀死了大名鼎鼎的造反头目-边章,后来通过潜心研究与实践,关羽的八门金锁阵逐渐走向成熟,操作也变得更加的灵活实用,趋向于简单实用。八门金锁阵通过变幻也更加的适应战场的需要,之前的八门金锁阵要想在战场上发挥作用需要在战前做充足的准备,经过了准备之后方能在两军阵前发挥作用,所以这样的阵法是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需要的。一旦战场上遇到紧急情况或突发情况这种阵型很难在短时间组织起来,也就是说这个阵法十分的呆板,不是很灵活,很难做到与战场的形势相互动,关羽发现这一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对这八门金锁阵进行了改进,去繁就简又不失阵法的真谛,将原本呆滞的阵法变得灵活起来,经过他的改进的八门金锁阵。能够做到在瞬间组织起来,具有极强的机动性,随时随地便可以使其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八门金锁阵就变得灵活多变了,能够应对战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出现。能够做到在短时间内将阵法组织起来,行动迅速,省去了之前的很多准备工作,当然要做到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如此阵法,还需要一支精干的队伍,只有做过了专业的训练之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培训之后的士兵方能做到在战场之上组织起这样一种阵容而不至于乱了阵脚。这个阵法对于人员的要求十分的苛刻,一个环节一个人员的出错将直接影响整个方阵的威力,一旦形成了漏洞就等于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所以组成这个方阵的兵员那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他们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经过关羽潜心改造的八门金锁阵,能够做到迅速应对。威力不减,迅速形成对敌的攻击性,有效应对各种战场危机和挑战,关羽这回再次搬出了他改进的八门金锁阵,马超和庞德都是莽撞青年。根本就不顾及这些,见关羽退却紧追不舍,就像是没头苍蝇一样一下子掉进关羽的八门金锁阵,关羽的这支五万人的劲旅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嫡系部队,更是一支王牌部队,是受过专业训练,经过关羽言传身教的部队,这支部队不仅实现了专业化,而且还具有很多技能,八门金锁阵就是这支部队的特色所在,这支部队深谙关羽八门金锁阵的要领,关羽也将这一独特绝学交给了这支跟随他所年出生入死荣辱与共的嫡系部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