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作为丞相亲自主持召开的改革会议,最低出席会议的级别也得是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也就是说出席此次会议的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新郑县令法正了,作为一个县令他仅仅是个正六品的官员,远远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不过作为一个例外他还是被关羽邀请来列席会议了,足见关羽对他的器重,当然与会的人员对这个前来参加会议的年轻人也是十分注意,他是如此年轻而又如此备受器重。
关羽首先就当前的形势做了一番通报,接下来就关中的改革发展形势做了通气,随后对关中水利项目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尤其是在雍州改革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做了说明,接下来就关中地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且决定成立关中水利工程项目领导下组,领导小组由雍州牧陈宫任组长(整个工程的总指挥),工部侍郎、典农中郎将任峻(负责工程项目的组织设计及施工等),雍州刺史杜畿任副组长(负责整个工程的建设督导管理及监察等工作),安西将军高顺(负责从军队中调拨工程施工人员),京兆尹段煨(负责地方征调工程建设人员以及筹劳折资等工作),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杜袭(负责整个工程的财务工作),冯翊郡守苏则(负责地方建设任务),雍州牧长史韦诞(协助杜袭负责财务工作),新郑县令法正(负责地方建设工作任务)为领导小组成员,整个领导小组从成立之日起便可执行相关权力。
关羽还就关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进行了安排和协调,按照改革方案中的提出的项目建设资金,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为六辅渠投资为15万两,白渠为10万两,成国渠为5万两,此外朝廷又追加项目建设资金15万两。整个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资金达到了45万两。调配了人员和项目资金后,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也陆续开工起来,三个水利工程项目同时施工建设。同时开工同时建设。
关羽还就关中地区的农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关中地区作为整个治下的粮食主产区,地位不言而喻,春耕在即,在从洛阳方面调拨了农业生产工具之后,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作也要提上日程,就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作关羽与陈宫等人也交换了意见。并且决定成立关中农业生产领导小组,这个农业领导小组由雍州牧陈宫任组长(整个农业生产工作的总指挥),工部侍郎、典农中郎将任峻(负责农业生产工作的规划设计及指导等)。雍州刺史杜畿任副组长(负责农业生产的监察管理和督导工作),安西将军高顺(负责军队屯田工作),京兆尹段煨(负责地方农业生产及土地划拨等工作),东曹篆赵俨(负责军队屯田的指导工作)。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杜袭(负责整个生产的筹劳折资工作)。冯翊郡守苏则(负责地方生产及土地划拨任务),雍州牧长史韦诞(协助杜袭工作),新郑县令法正(负责地方建设及土地划拨任务)为领导小组成员,关中的农业生产与水利工程一道也很快提上日程。
鉴于两样工作的重叠性,好多人都是一肩挑两头,所以按照关羽的指示,这两班人马干脆合在一起办公了,在长安成立了关中改革项目领导小组。这天是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的日子,关羽被特邀出席。关羽亲自为这个机构揭牌奠基,就这样这一干人等开始在关中书写他们的人生了,再看这一干人等皆是年轻人,关羽对他们寄予了希望,面对洗礼而坐的人群,关羽侃侃述说自己的理想,他激扬奔腾的热情伴随那幽默的言语让在坐的人如沐春风、如林甘泉,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倍受鼓舞,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力量和信心,关羽历来重视对手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部队的将士,他始终认为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必须做的工作,常抓不懈,鉴于这么多年的治军管理,关羽的演讲也越来越有水平,他的演讲结合自己的经历声情并茂的讲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让在座的好多年轻人都能引起共鸣,关羽最后谓众人道:“世界是你们的当然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等到关羽说完整个阶下顿时响起了如潮般的掌声,这话听着提气,不愧是领导,说的话就是宏观而又充满希望,当场的年轻人无不感慨万千..........................................
交待完了关中水利及农业两项重要的事项之后,关羽还就长安发展商贸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就此项事情,关羽带着大鸿胪周奂、太仆鲁馗,就长安建设集贸中心,实地走访了长安的一些街市,长安作为曾经的帝都,繁华至极,后来东汉迁都之后这里开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不过作为曾经的帝都,这里仍然存在着好多建设大都市的条件,这里城池高大,市井纵横阡陌,又是东西方的必经之地就长安的发展,关羽做了好多设想,他不止一次的想过这里的发展,不过要在短时间在这里建成一座繁华的都市再现昔日的辉煌,那是不现实的,要建设长安这是一项宏伟浩大的工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循序渐进的展开,不可能一蹴而就。
关羽就恢复长安的商贸业具备的优势和条件与太仆鲁馗和大鸿胪周奂交换了意见,长安背靠西凉,东联洛阳,附近有重要的农业基地关中,西面接西凉,丝绸之路一旦开通成功,西域、西凉的商贸很快就会汇聚在这里,而东部从洛阳、南阳一带运送过来的物资也会源源不断的来到这里,而这里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汇聚东西方的贸易,作为一个连接东西方的经贸物流中心,这是长安努力的方向,要打造一个东西方交汇的商品集散基地,长安城要努力创造这样的天然市场。
几个人徜徉在长安街上,感受着长安昔日的繁华,关羽就建设大型商贸市场提了要求,并且与太仆鲁馗和大鸿胪周奂进行了选址,提出未来要将这项工作逐步提上日程,太仆鲁馗与大鸿胪周奂按照关羽的指示,开始谋划前期的规划设计。(未完待续。。)
重生关云长 第380章 充当月老
关羽安排部署了当前改革的两项重要事项之后,又考察了长安城的商贸市场建设,完成这三项工作之后,关羽稍稍送了一口气,子曰:“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关羽马不停蹄的推进改革各项工作,从未懈怠,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比如农业设备生产马上就要完成了,生活改革基本推进,征收赋税工作也完成了多半任务,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农业生产就绪,征缴檄文确保了外部环境的基本稳定,还有军事设备生产也要进行,发展商贸业也很快提上日程,军队屯田陆续启动.............
这些都是按照即期的目标前进着,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么长时间以来关羽一直未曾停下。,也不敢停下,如果停下就等于死亡。
现在的改革可以说全面启动,凭借着强大的兵权,关羽以强势的态度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各项工作也都按照最初的目标行进着,这一点让他非常满意倍感欣慰,能将改革的各项任务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关羽成功的选人用人机制,因为前世的未卜先知,关羽知道什么人能行什么人不行避免了少走弯路,而且在用人方面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就为整≌,个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纵观关羽新提拔起来的这些新人,可以说都是行家里手,在治国理政方面都有一套,当然关羽大胆提拔,好多人都是破格提拔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关羽礼贤下士的人才观。
当然那么多的人才都能投奔关羽为其所用,也更加证明了关羽这个主子是个英明的主子,关羽的所作所为也赢得了人心,自从掌权之后,关羽与民秋毫无犯,在治下赢得了广泛的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关羽始终牢记这一点,他也要通过这次改革让治下的臣民更加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当然关羽也伤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什么人呢那就是地主老财们的利益,不过关羽始终认为这些人的利益是伤的起的。
连日的考察、调研、开会、赶路,关羽确实有些疲惫了,他决定在长安先歇一歇,然后再调研一下雍州的水军建设,然后奔赴西凉了解考察之后赶回洛阳。整个行程都安排的满满的,现在的他基本上以一个高层领导的身份进行工作,完全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了,工作的好多时间都是放在决策上面,然后安排部署,关羽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懂得现代管理知识,将现代的管理融入自己的工作,真是如鱼得水。
自从上任丞相之职后。关羽开始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关羽为治下谋划了一条发展之路。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并且稳固推广下去,用不了几年他的治下就可以实现大治,经济大幅度提升,人口大规模增加,并且保持强劲的发展劲头。这样的盛世景象一旦出现,海内四方无不向往归顺?到时候关羽就可以凭借强大实力讨伐不逆之臣了,而且会以吹枯拉朽之势荡平四方。
貌似没有作用的改革,其实质是打基础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他要争霸四方会很费力。或许还会陷入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一是曹操占了天时,二是孙权占了地利,三是刘备占了人和,而关羽要彻底打破这一切,现在的曹操没能占得天时,而孙策占了地利,刘备也未能称王,未来如果改革成功,他的实力将是众诸侯中的佼佼者,既占了天时也占了人和,所以在未来的争霸中关羽将处于绝对的优势。
关羽这天晚上在长安的御花园内散步,莲儿作为保镖护卫关羽左右,关羽本来寻思一些大事,走了好一阵突然想过问一些事情开来,遂对莲儿道:“去帮我叫一下蔡侍中!”
莲儿领命当即去找蔡文姬开来,一会儿工夫蔡文姬来到了关羽身边,关羽向他询问了改革的一些统计事项,蔡文姬自从被关羽提拔之后,就担当起了关羽的文秘,负责记录各种会议,负责一些数据的统计,现在的关羽一个男秘那就是杨修,一个女秘那就是蔡文姬,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左膀右臂,服侍关羽左右,在身边忙前忙后,蔡文姬还在闲时为关羽演奏音乐和字画给关羽解闷,这是个难得的才女,关羽对她的能力也十分钦佩。
此时的蔡文姬年方十七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更兼有一种才女独特的气质,关羽见她如此年纪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曾经让他琢磨过,不过繁忙的事务让他不得已将这个事情搁浅,这晚见了蔡文姬关羽的脑海里又将这个事情想了起来,什么事情呢?那就是蔡文姬的个人问题,为什么关羽会想到这个事情,是因为在历史上蔡文姬虽然贵为一代才女,不过她的婚姻却十分的不幸,人生也就变得坎坷起来,对于这一点关羽在现代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也对蔡文姬的遭遇感到同情,这次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蔡文姬再这么悲剧下去了,他要给她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本来作为一个这么大的领导的关羽是不应该关心这个事情的,但鉴于蔡文姬的身份,为了改变她的命运,关羽不得不关心她的个人问题,毕竟17岁已经到了女大当婚的年龄了,不能因为工作的原因耽误了人家的婚事,给人家造成个“剩女”,那样岂不又是个悲剧了,所以关羽必须过问此事,而过问此事是出于对一个女子负责的态度,关羽以询问工作为由将蔡文姬单独约谈,莲儿却执意要跟着,关羽甩也甩不掉。就像是个狗皮膏药黏在了身上,这个小丫头固执的狠,除了关羽上厕所和上床之外,其余时间她都要跟在身边,撵都撵不走,没办法这个小丫头从来都不把关羽当成多么高身份多么大的人物。而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家长形影不离,关羽也着实拿她没办法,因为他一直觉得这个孩子真的很可怜。
关羽见这个小丫头执意跟着就干脆不再回避她了,当着她的面问蔡文姬道:“文姬啊!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啊!你现在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该找个合适的人家了!”
蔡文姬有些含羞的喃喃道:“现在改革的任务这么急,此事日后再提也不迟啊!”
“诶!改革是公事,此乃个人问题,总不能因为改革就不结婚了,你是个才貌双全的姑娘。这么好的姑娘应该找个好点的婆家,不但出身要好,这人才也要出众才行,我给你物色了一个人选不知你愿不愿意?”
关羽说完只见蔡文姬的神色一下子变得惊恐起来,用那乌黑的双眸深情款款的望着关羽,直愣愣的看着他没有做声,关羽见状接着谓蔡文姬道:“我作为丞相给你保个媒吧,你看杨修这个小伙子怎么样啊?”
蔡文姬一听说杨修着实一愣。杨修作为关羽身边的人,蔡文姬对他并不陌生。杨修生的一表人才,能力超群,是一个棒小伙,蔡文姬也很欣赏他,不过蔡文姬对他并不“感冒”,也就是说欣赏归欣赏但蔡文姬并不喜欢他。这次关羽居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蔡文姬文绉绉的说道:“此事再议!吾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还望将军能理解!”
关羽闻听这话着实一愣,他对蔡文姬劝道:“难不成你不喜欢杨修?这么好的条件的小伙子去哪里找啊!出身名门一表人才能力出众年龄又与你相当,这分明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么!”
蔡文姬微微的笑了笑欠身道:“多谢丞相美意!文姬现在真的没有这个心情!希望丞相理解!文姬只想辅佐丞相做事,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关羽无奈的长叹了口气表示遗憾。一旁的莲儿闻听这个心一下子活了当即对关羽叫道:“丞相大人既然蔡姑娘没有这个意思,能不能给我牵个线啊!”
关羽闻后不耐烦的说道:“去去去、、、一边凉快去!”
“我说真的呢!丞相我说的是真的哦!”莲儿在一旁不停的叫道。关羽则丢下她独自走开了,莲儿在后面紧追不舍,蔡文姬愣在了那里....
关羽着实的想不通蔡文姬这是闹得哪一出,他之所以将她安排在自己身边工作,就是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她与杨修多多接触,两个年轻人彼此日久生情然后碰撞出爱的火花,其实关羽也挺看好杨修这个年轻人,他聪明能干,一表人才又出身名门,这样的年轻人不正是蔡文姬的绝配么?多么好的一对啊!但事情却大大出乎关羽的意料之外,蔡文姬对此事表示十分冷漠,关羽越琢磨越有些捉摸不透,他当即传唤杨修到自己行宫。
杨修风尘仆仆的来到关羽住处,以为关羽有重要事情通报,杨修不敢怠慢,等到了住处见到关羽二人寒暄毕,关羽谓杨修道:“德祖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有19了吧?”
关羽闻后接着说道:“俗话说‘男大当婚’你这个年龄正是到了谈婚的年龄了!”
杨修闻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丞相今天怎么想起问这个事情了!”
“我说你觉得我身边的那个侍中蔡琰怎么样啊?”关羽试探的问杨修道。
杨修被关羽问的一愣,杨修不好意思的谓关羽道:“实不相瞒丞相和这个蔡侍中我们有过接触,她是个才女,吾乃是才子,我们再一次切磋过了,她觉得吾太过自作聪明太过恃才放旷,有些不买我的账啊,对于这样一个不欣赏我的女子我是没法了!”
关羽闻后两眼放光道:“有戏有戏啊!”
杨修一听关羽这么说吃惊的问道:“丞相什么有戏啊?”
“我跟你说啊!你们这事有戏!”关羽兴奋道。
杨修摇了摇头道:“丞相怎么可能呢!都说了他不喜欢我的!”
“这是你这么认为,不过我可是刚刚听她说她很佩服你的才华啊!”关羽谓杨修道。
杨修疑惑的问道:“那她为什么不在我面前跟我说啊?”
“人家一个姑娘家哪好意思开口么!怎么样你认为这个姑娘合适么?不过我认为你们可是合适啊!相当的合适!你看你们年龄相当都出身名门还都有才,真是绝配啊!怎么样你考虑考虑?”关羽接着道。
关羽说完杨修不屑的说道:“凭借我杨修的才华试问天下间哪个女子能小瞧于我,可偏偏就是她对我不屑一顾,瞧不起我杨修,这样的女子让我如何释怀?”
“说你胖你还喘了!你怎么说话呢?啊?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是孔圣人么你还是孟子啊?或者你是医圣张仲景或是张衡啊?你瞧瞧你。你这么说话哪个女子爱听啊!就连我都听不下去!你以为你比别人高一头怎么着,你以为人家蔡文姬比你低气怎么着?我跟你说首先你的这种态度就不对,你得改!虽然说夫为妻纲,你这也太过分了!我看你啊要不转变这个态度你先别谈了,回去反省一下!”关羽当即对杨修批评道。
杨修被关羽这一顿狠批,批的是体无完肤啊!在那里低着头默不作声。等到关羽说完无奈灰溜溜的离开了..........................
关羽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这文化人谈个对象还真困难!这两个人都有一种让他捉摸不透的感觉,不过这件事情不落实,关羽心中就像有块石头不能落地,他在府上不停的踱着步子,不禁自叹道:“什么事请难倒过我关云长,这件事情我就不信落实不了!小样的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们!”关羽当即招呼手下将蔡文姬唤到府上。
关羽怕蔡文姬一个姑娘家大晚上行动不方便遂指使自己贴身保镖莲儿亲自去讫,不一会儿工夫莲儿将蔡文姬带到了关羽近前,蔡文姬来到关羽住处躬身道:“丞相深夜召小女不知有何要事?”
“我说文姬啊!还是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个事情。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们比较合适,有句话讲‘人无完人’么,杨修这个人固然有些缺点,性格有些张扬,不过他之所以张扬是因为他这个有能力,有能力就有了炫耀的资本,其实他这个人还真是有些能力,瑕不掩瑜啊!你还是认真考虑一下你们之间的问题好么?”关羽语重心长的对蔡文姬说道。
蔡文姬闻后仍然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她谓关羽道:“丞相我给你弹一段曲子吧!”
蔡文姬此话一出真不亚于一鸣惊人。关羽着实一愣,心想:这小丫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何想起这一出了,不过他还是想弄出个子丑寅卯来,当即表示道:“好!洗耳恭听!”
手下当即给蔡文姬找来了一把古琴,蔡文姬当即给关羽演奏她自创的词曲《昭君出塞》开来。《昭君出塞》内容是讲述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丰富感人,蔡文姬创作手法上新颖独特,引入的是民间音调,让人倍感亲切。这首歌曲结构上严谨规整。更美的是旋律抒情婉转,音区跨越及其演唱情绪都极富戏曲性。
昭君出塞这首词曲主要是塑造了王昭君这位传奇女子的光辉形象,一方面是对王昭君伟大献身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是表达人们对战争及民族纷争的厌恶,期盼能够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王昭君出塞时眼看着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家乡,此去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祖国,再也见不到父母亲人的面孔,产生出悲伤、怀念、惆怅的感情是人之常情,她是一个弱女子,如何不悲伤?但王昭君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心胸开阔,为了祖国的和平、百姓的安宁,自愿去匈奴和亲。
蔡文姬的《昭君出塞》第一部分序曲是比较自由的慢板,是对昭君离别家园的叙述。
第二部分速度转变为热情奔放的快板,情绪高昂,表达了匈奴人民对昭君的欢迎,瞬间冲淡了昭君离开家乡时的那种离情别绪的心情,也让她感觉到了些许的慰藉。
第三部分主要是描述昭君内心的情感活动。速度是中速,词曲缠绵,音调委婉,增添了几分悲壮,把情绪逐渐的推向了高潮。
第四部分是对王昭君英勇事迹的歌颂,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与升华。
首先开始的引子部分就是一个9拍的长音,气势宏伟,瞬间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就是昭君乘坐马车准备离去的情景,为下面进入歌唱做好了准备。第一句“别家园,出雄关”,这时候虽然是离别家园,但她身负重任、心系天下,是为了两族人民的和平安宁而去。而且这时候的她毕竟是以一个公主的身份出嫁,所以演唱时要有一定的身份感,不要把情感表达的柔弱小气、凄凄惨惨。(未完待续。。)
重生关云长 第381章 文姬道情
后面一句“昭君琵琶马上弹”中的“马上弹”气息下沉,要把声音放下来。接下来的“女儿情”情绪要很激昂,眼界逐渐开阔。第一句“从此长城无烽烟”要能表达出她内心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汉匈两族和平安定,以后不再有战争,而第二个“无烽烟”则要强烈的表达出昭君的决心。在演唱时要铿锵有力,语气由轻而重,感情表达是从希望到决心。第三个“无烽烟”的“无”后面有休止,在这里换气,为后面的一个8拍的长音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匈奴人民对昭君的欢迎及热情的款待,要表达出匈奴人民载歌载舞的那种欢快气氛。第三部分描写了昭君内心的情感,希望能够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平安,所以要表现的音调委婉。
关羽闻听着这首不一样的昭君出塞,真是感慨颇深啊,蔡文姬边唱变弹,不知不觉的眼角里已浸满泪花,整个人的脸颊就像是犯了梨花的海棠有一种怜爱之美啊!
等到蔡文姬抚完琴之后,关羽听着这首曲子新潮突然翻滚起来,思绪万千,心情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突然他闪出了一个念头想喝酒了,他当即传唤手下端来酒水。边听蔡文姬抚琴边饮酒开来,关羽酒量很大,一杯接着一杯连喝好几杯,兴致也渐渐浓厚起来,好久没这么痛快的畅饮了,今天不知道怎么着就想喝酒。等到蔡文姬抚琴完毕,关羽便招呼蔡文姬一同过来饮酒,蔡文姬不怎么饮酒,不过见关羽相邀还是过来坐下陪同他饮酒开来。
关羽谓蔡文姬道:“要不给你来些茶水吧,只要陪陪我就行,主要是一个人喝酒太郁闷,而现在听了你的曲子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喝酒了,一个人喝闷酒太没意思,你拿些茶水陪陪我就行。省的我寂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