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关羽打定主意,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回老家常平里看看:一来探望探望自己的父亲关毅;二来决定将自己的妻子胡定金带走,留他在自己身边。关羽将征兵的工作全权托付给了张既,然后向他告别,准备回家乡去讫,临行前张既给他选派了人手,并且拿出了冯翊郡最好的西凤酒和礼品给他用车载了慢慢一大车,同时又给他拿了大量的盘缠和路费,并再三嘱托,关羽见状感激的双眼不禁泪流起来,没想到作为结义的兄弟是如此的厚重,这种情义让他这个重生之后的现代人倍感亲切,看来这真是个重情重义,推崇“仁义礼智信”的时代啊!
关羽临行,张既礼送他走了十余里方回,二人辞别不禁双眼湿润,张既道:“兄弟你就放心的走吧!这里交给我好了,我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我兄弟之情虽远隔千山万水也不会泯灭心间的距离,能结识大哥真乃三生有幸!‘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适用于你我兄弟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关羽遂道。
张既闻后纳闷道:“兄弟你说的什么?什么‘桃花潭水深千尺’啊?汪伦又是谁啊?”
“兄长真的想知道么?”关羽问道。kanshu.la/book/dazhuzai/
重生关云长 第七十二章 奔赴家乡
张既接着道:“是啊!这还有什么说法?”
“那自然,兄长要想知道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啊!”关羽答道。
张既好奇道:“当说无妨!”
“兄长要想知道还得陪兄弟走上一遭方行啊!”关羽调侃道。
张既遂道:“没问题!就是陪兄弟到家一叙也没什么不可!”
“跟大哥开个玩笑,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大哥谨且记住此事,等我回来咱们兄弟再慢慢长谈、好好叙旧!”关羽拱手道。
张既遂道:“好的!河东距离这里不过是百里之遥,兄弟有什么事情只管派人前来就是了,为兄定将鼎力相助!”
“多谢大哥!”关羽言罢跨马提刀策马离去,一会儿就消失在尘土中,张既目视关羽离去,久久不肯离去,直到关羽的影子消失的无影无终.................
关羽策马携随从向自己的家乡河东奔去,河东与冯翊是毗邻,距离不过300里,关羽彻夜驰奔,不几ri便来到了河东郡境内,几经辗转关羽终于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常平里。
关羽终于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老家,但此时家乡的景象却让他倍感意外和凄凉,只见整个村庄一反昔ri的错落有致,整个村庄房屋稀稀拉拉,而且也没了之前的整齐,房屋也显得破烂不堪,村庄一派凋敝之状,人也没有往ri的热闹,星星点点的出现几个人来,关羽见状不禁大失所望,难道这就是自己梦回的故里?
关羽携手下众侍卫向村子里走去,村民们见来了官军纷纷躲避开来,关羽好生奇怪,关羽与众人向村子里面走去,奔向自己家的方向,虽然阔别八年但对家的记忆却仍然清晰,关羽跨马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此时的家屋檐上已经长满蒿草,墙壁也破烂不堪,显得十分破旧,关羽见状心中很是不悦,他下马与众卫士向里面走去,却见一个少妇正在屋子外面洗衣服,一旁是一个6、7岁的孩童,正在他的身旁嬉戏,见来了一群陌生的官军,那孩童也不害怕,忙谓一旁的妇人道:“母亲!有人来了!来了好多的官兵诶!母亲快看呀!!”
那妇人闻听有人来了还是官军洗衣服的手不禁颤抖起来,她猛地转过身来用一副惊恐的表情望着关羽及众卫士,关羽见此人20多岁的年纪,身材细柳,风韵十足,脸蛋白净,虽然头发已经凌乱不堪但清晰的脸庞依稀可见,柳眉杏目,一看就是个小家碧玉型的女子,关羽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遂道:“定金!是你么?”
那女子很惊讶的看了看关羽,忽然间眼前一亮,她款步向关羽走近了些,仔细的打量起关羽来,她惊问道:“常生?你是常生?”
“是我!定金这些年来你还好么?”关羽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胡定金的近前,两个人面对面的贴近了些。
胡定金没有正面回答关羽的问题,而是一头扑在了关羽的怀里,之后嚎啕大哭起来,关羽忙一边安抚一边道:“六年了,整整六年了,今天我终于回来了,你可把我想坏了!定金不要哭了,应该高兴才对呀!”
胡定金只是一个劲的听关羽说着并没有发言,而是一味的哭着,哭个不停,似乎有莫大的委屈和苦水要向关羽倾述,关羽一边安抚着胡定金,一边用眼睛望着这个他整整离开八年之久的家,眼睛里禁不住涌出了泪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无论自己到了哪里,家总是自己最牵挂的地方,这里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牵挂的女人。
作为一个一个梦开始的地方,这里给他的印象无疑是最美的,所以他怎能不留恋这里?当下二人相见都禁不住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相拥完了之后,胡定金开始给关羽讲述他离开的这些年家乡发生的变故。
原来在关羽从军入伍之后,胡定金就回到了故里常平里,回到了他们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后经村里的接生婆接生产下了一男婴,家里面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关平,胡定金便开始了独自拉扯孩子的岁月,一晃就是6年,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现在已经6岁了,这6年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真的很不容易,好在胡定金是个要强的女子,经得起磨练,也能吃苦,很快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
这些年来在关羽的父亲关毅的帮助下,胡定金艰难的带着这个孩子直到现在,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黄巾贼寇泛滥,官军连年催缴钱粮征兵,整个村子被收刮一空,关羽的父亲关毅也在前年劳累过重一病不起而身亡,所以当胡定金看到这些官军的模样的人都禁不住浑身发抖。
关羽闻听着胡定金的讲述,心中骤然间升起不名的辛酸,除了辛酸之后就是心疼,他这回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远行,他再也不能让他们受苦了,别说自己现在有了地位,就算是自己现在打铁,自己也要担当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让她们母子在阳光下生活。
关羽带上妻子和儿子关平一起赴冯翊了,来到冯翊,大哥张既早已将托付之事办妥:三万军马以及相应的钱粮。前后仅仅用了10余天的时间,关羽见状心中一种莫名的感激之情上涌,看看就要辞行了关羽谓张既道:“大哥我要走了,临行前我唯有一句话那就是‘苟富贵,不相忘!’”关羽边说着便对张既拱手辞行。
“兄弟!就要辞别了,ri后就不知道何时能再相见了,不过哥祝你宏图大展、事业有成,哥相信凭借你的能力你的理想和抱负终有一ri会梦想成真的!”张既辞道。
关羽跨马提刀道:“小弟也相信大哥的才能一定不负平生之志!”言罢调转马头向西奔去,后面是张既为他征的三万大军以及相应钱粮,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冯翊一直往西、往西.............kanshu.la/book/dazhuzai/
重生关云长 第七十三章 再到凉州
关羽带着征集来的三万军马以及钱粮回到了凉州,圆满的完成了董卓交办的征兵任务,董卓见后眉开眼笑高兴极了,对关羽大加赞赏,表扬关羽道:“真不愧是吾之心腹爱将啊!事情办得干脆利落。”
此时只有李傕完成了征兵任务,而他负责的恰恰是凉州,也就是在董卓眼皮底下,而且李傕前番坐镇凉州,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基础,征兵工作更是得心应手,走到了关羽前头也是有情可原,但在同级别的将领中关羽却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董卓调侃道:“云长啊!看来你这荡寇将军是合格的啊!当之无愧呀!”
“都是借主公神威!”关羽恭维道。
董卓借着道:“云长啊!你还得准备一下!”
“敢问主公何事?”关羽问道。
董卓继续道:“这征集上来的兵马还仰仗着你训练呢!”
“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我这就去准备!”关羽言罢回自己府上去讫了...............
关羽出se的完成了上次任务,这次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俗话说‘艺高不自满、艺多不压身!”,再说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做多累的事,也无论做多难的事,关羽都无怨无悔,因为不管负多大的苦、挨多少的累,他都无怨无悔,他都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命运为他的安排。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xing,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是关羽在重生前读高中时最受用的一句话,这也是他的一个座右铭,这句话曾经不断的激励他前行,直到最后成功考上大学。
重生前关云的理想先是考上个理想的大学,大学期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参加工作后,他的理想变成了多立战功、多拿荣誉、多做政绩、多获提拔,可以说关云曾经一直是个活在理想中的人,他也在为此默默的奋斗着,命运也是十分垂青自己,他的理想很多时候都变成了现实,也就是说他一直都是个成功人士。
重生后关羽通过练就一番本领,自身素质再次得到飞跃发展,身高也提到了、武艺也更加jing湛了、气力也更加过人了,可以说他挖掘了一个武将先天的资质,为实现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羽就是凭借这个一步一步的攀升着,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不断的提到着、奋斗着,短短的6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副将一跃成为了正三品的荡寇将军,真正的实现了自己对未来的设计,他的发展不仅成功了,而且还远超出了他对未来的设计,他的发展远大于他对人生的计划。
现年27岁的关羽经过整整六年的摸爬滚打,先后跟随董卓征讨边章、韩遂,经过美阳大战、攻打凉州、力克金城,成功帮助董卓平息边章、韩遂叛乱;之后就是征讨黄巾军,先后击败韩忠、赵弘,一举攻克南阳;之后又辗转巨鹿征讨张角,多有战绩,然由于寡不敌众被黄巾军所破,征战中唯有这一次败绩,关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了。
这六年来对关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六年,六年里他从一个只懂得武力制胜的将领成长为一个懂的排兵布阵、攻防战术、军事策划、带兵打仗全面发展的将领,为此他积累了不少经验,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很适用的军事技巧,他还悟透了很多兵法的妙处,并且成功加以运用取得了不菲的战绩。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这是一个万物遵循的辩证法,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着梦想的人也是一样,从一介布衣到打铁铁匠再到副将步入行伍,然后扶摇直上、一飞冲天,关羽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而且每一步都付出艰辛和努力,每一步都酝酿着成功,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攀上高峰,只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期间更多的是血和泪........................
六年的征战杀伐让关羽亲身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以及带来的痛苦,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战争就是为了避免战争,而此时的中国大地战争即将四起,群雄即将逐鹿,“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yu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这是关羽重生前在军校时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每当唱起这首歌,他都禁不住心chao澎湃,曾经他无数次的幻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可以挥马扬鞭驰骋沙场,“英雄百战死、壮士铁血还”,作为男儿就得有着这样的一个英雄梦。
关羽年少时做了无数次这样的梦,没想到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真的来到了这个令他神往的年代,但除了追求梦想,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战争的血腥,战争的残酷,他决心攘除异己、剿灭四方割据,平定天下,坐拥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杀伐纷争,天下归心,这个目标不是虚幻更不是靠意志能够实现,这需要人去实实在在的拼搏与努力,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
曾经多少次他看三国演义流泪,每当读到一个英雄壮志未酬的时候他就要为那个人惋惜,惋惜他时运不济,尤其是诸葛亮,因为不占天时,所以最后失败了,还有关二爷是何等的悲催,他决心不再走二人的老路、重蹈覆辙,他要做一个成功的英雄,因为他坚信命运不会薄待自己,而自己需要做的是不断的进取。
关羽对现在的自己还算满意,因为等到董卓把大军筹集完备,再训练一段时间,时光的车轮很快就滚到了189年了,这一年正是汉灵帝驾崩的年份,也就说明这正是董卓入京的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事情终于就要到来了,现在马上就要到公元188年了,明年董卓必定要成功入京,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kanshu.la/book/dazhuzai/
重生关云长 第七十四章 说服董卓
董卓这回又要交给自己带兵的任务了,真真是个天赐的良机啊!他要通过此次训练,带出一支jing兵,带出一支绝对效忠自己的jing兵,也许在未来自己入驻京都的时候,就要凭借着这一支军队改天换命了,因此这次训练的意义非同小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急迫和重要,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所有的负担都是为自己将来做着准备,基于这种想法,关羽把每一次锻炼都当成是自己的事情来做,这样再苦再累他都觉得是应该的,很快郭汜、樊稠、张济都陆续领回人马开来,他们有的是通过压制当地官府、有的则是强制征收、也有的通过抚慰,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谁都不敢掉以轻心,都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法设法完成任务..............
关羽将妻子安排在凉州府上并且派婉儿jing心照料定金母子的生活,这次关羽再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干了,胡定金携孩子关平来到这凉州,如同从凡间到了天堂,吃、穿、住、行都有专人来伺候,生活的一切所需都被安排待定,再也不用为生计奔波了,ri子好过了,她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胡定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老公如此能耐,居然成为了威武神勇的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她有时在想这不是做梦吧,她一个农家出来的平凡女子怎么回有如此的造化,一步登天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这真的有些不可思议,当初嫁给关羽的时候她从来没想到会有今ri,看来自己真的没有看错人,他关羽还真的有出息了。
一切都来得那么顺利,关羽胜券在握,安顿好了家室就准备沙场点兵了,这天关羽正在府上看书研读兵法,下人来禀报称:董卓有请!关羽闻后心中遂想到:这定是要与自己商量带兵训练之事,想到这关羽兴致冲冲的向董卓府上走去................
来到董卓府上,见董卓正仰卧在案前喝酒,见关羽来到,董卓撂下酒杯,招呼关羽上前就坐,董卓谓关羽道:“云长啊!找你来是有要事相邀啊!”
“可是练兵一事?我已经准备妥当,随时都可以进行了!”关羽答道。
董卓笑道:“非也!”
“那是什么事?”关羽疑惑道。
董卓接着道:“这不自从我们前番征讨黄巾军后退回西凉,官军以黄埔嵩、卢植、朱儁为统领屡败张角的黄巾军,很快平定了冀州、青州等地,现如今唯有颍川一代还有些黄巾军余孽未除,我捉摸着当前我大军也养成了气力,好事不能都让他们做了,咱们也应该有所行动才是,我想让你带兵出击颍川,消灭那股子黄巾军余孽,也在朝廷面前为我们大军争争口袋,扬眉吐气一把,为我们以后的势力发展争的一些话语权,汝以为如何?”
关羽闻后不禁大惊:这不是明显的要赶我走么?如果不是赶我走的话此去颍川征讨黄巾军刘辟、龚都,就算是快点的话也得小半年啊!要知道刘辟、龚都盘踞颍川一代城防坚固,书中曾提到曹cao手下大将曹洪都无可奈何连败数阵,自己当然要比曹洪强很多不过攻城掠地之事不比战场决战,一时半会儿不会见到成效而且还会损兵折将,要瞧着还有一年的时间京都就要发生变故了,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贸然离开,那么就会打乱自己的整个计划,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不能及时跟董卓入京都,不能跟在他身边,他一旦成功的收了吕布,自己想回都回不去了,就是回去了有吕布掣肘自己的如意算盘也会被打破,那样一来自己将会满盘皆输...............
关羽想到这遂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哦?为什么?”董卓惊道。
关羽分析道:“现如今主公刚刚立足西凉,筹集兵马,现在兵马还未筹集完全就贸然再次兴兵,连年征伐军士疲惫不已,再动干戈恐于自己不利,这是其一;其二就是通盘考虑当今天下大事,方今天下黄巾军马上被镇压,紧接着就是四方割据、豪强并起、群雄逐鹿了,主公如何在未来的争霸中占据主动,唯有养jing蓄锐,为今之计形势对主公大大有利,其他诸侯因为征讨黄巾都已损兵折将挫动锐气,而主公提前退出,大军新征正逐步养成气力,所以相比之下具有绝对优势,主公要是完成此次征兵任务,无疑将是普天之下实力最为雄厚的势力,无人能及,这就大大的增加了主公在未来争霸中的筹码,而如果主公没有利用好这个时机再动干戈,损兵折将不说,还将分散大军实力,到时候一旦天下纷争四起,主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也丧失了争霸的主动权,此事非同小可,还望主公三思!!”
关羽一番头头是道的话语说的董卓频频点头、表情也开始凝重起来,等关羽说完,却见董卓整个脸严肃起来道:“云长考虑深远、目光远大,说到老夫心坎里了,汝对形势的判断十分准确,分析的极为到位,我是这么认为的,现在各地平息了黄巾叛乱,各征讨将领在朝廷面前自然是居功至伟,朝廷定会大家封赏,相比之下自己如果按兵不动,自然在朝廷面前少了不少话语权!如果能平定颍川的黄巾军,自己在朝廷那边也将会多很多话语权!”
“试问主公现在的朝廷形势如何?”关羽追问道。
董卓答道:“听说情况不太好!当今天子身患重疾,未来难以推测啊!”
“这不就得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好听些天子一旦有事,朝中必将大乱,天下也将大乱陷入战争,主公指望朝廷不如靠自己稳妥,试想主公要是强大了,朝中一旦发生变故是不是就可以以勤王剿贼为名进驻京都了?”关羽双目放光的劝道。
董卓一听这话俨然如黑暗中见到了光明,整个身子都为之一振,他激动道:“云长说的太好了!老夫在地方周旋了大半辈子了,也是该去京都呆呆了,那就依云长之计,我们按兵不动以备不测!”kanshu.la/book/dazhuzai/
重生关云长 第七十五章 移花接木
“主公吾夜观天象来年京都将有变故,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主公将有飞黄腾达的良机!”关羽继续忽悠道。
董卓一听这话顿时来了jing神:“什么?这是真的?”
“吾夜观天象见牛斗出于中部,太白现于西方,帝星不明,一道黄光现于西方,主的是西部必出人物,而此人物不ri将入主中原啊!”关羽继续忽悠道。
董卓一听关羽这话眼珠子都瞪圆了,他的表情现出吃惊的样子,双手都不禁哆嗦起来,他用一副惊恐的表情望着关羽道:“云长!我一直都相信你的为人更相信你的办事能力,这一回老夫还是相信你说的话!如果你说的这些真的成为事实,那么老夫一旦入主中原将提拔汝为骠骑将军正一品!”
“多谢主公!主公口衔ri月、手握乾坤,分明就是一王者气派!”关羽继续赞道。
董卓闻后脸上都笑开了花,他继续追问道:“云长眼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如主公所愿征得20万大军,那么主公就真的成为了普天下得霸主了,试想当今天下有哪个人能有如此力量?现如今各路诸侯征讨黄巾新败,实力皆有下降,而唯独主公鹤立鸡群,到那时京都一旦发生政变,不管是哪一方首先想到的和拉拢的第一个人选非主公不可!所以当务之急是主公到底能征得多少人马?这个才是关键?”关羽一边说着一边向董卓探道,他用眼睛将董卓一扫见董卓眼睛眯成了一道缝。
董卓笑眯眯道:“实不相瞒现在就已经征得有十万大军了!”
“真的?”关羽故作疑惑道。
董卓道:“那自然喽!你想想啊光你自己就贡献了三万人马加上李傕的三万人马还有樊稠张济呢?”
关羽闻后继续荐道:“主公要真是征得这十万人马,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先cao练上,因为人马一旦凑够20万的话一起训练过于庞大而且训练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先分批进行!他们那边先征集着这边开始训练着,等这边训练完了那边也征集上新人了,如此推进、依次循环,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这.........这..........”董卓闻后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有些含糊起来。
关羽见董卓迟疑遂催促道:“主公怎么了?”
董卓支吾道:“云长实不相瞒现在征得上来的人马才区区不到六万人马还相差甚远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