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刘延读完袁绍的来信,不禁微微冷笑了一下,此时的他心里十分的冷静,袁绍的来信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意思无非就是让刘延现出黎阳,否则刀兵相见,不过刘延非一般的人物,对于袁绍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了,袁绍多谋少断,自负其实,自高自大,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一点是出了名的,他这种主子未来能有什么前途,如果投靠了他能有什么好处?再说袁绍手下谋士虽然众多,然各怀异志,不能团结一致,暗地里拉帮结派、钩心斗角、互相倾轧,在他那里混那简直就是水深火热,稍有不慎则性命难保啊!袁绍即使再大再强也不过是个花架子,而曹操抱负远大、深有谋虑、招贤纳士、用人不疑,又有兖州作为充足的后盾,手下更是聚拢了一大批能臣武将,这样的人物迟早有一天要包揽天下、纵横四方的,即使暂时他的力量不如袁绍不过此人有前途,在未来一定会迅速崛起的,跟随曹操自己定会受到重用,所以刘延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与袁绍抗争到底
刘延打定了主意决定紧守黎阳,另一方面他即刻排出人员向曹操禀报军情,要曹操迅速发兵来救黎阳之围,刘延在黎阳广筑工事准备与袁绍周旋,袁绍见刘延不肯屈服不禁大怒,当即号令三军攻城,“咚咚咚咚咚咚”伴随着这一阵阵有节奏的鼓声,集结在黎阳城外的袁绍大军整装待发,负责黎阳正面进攻的乃是大将军颜良、文丑,负责黎阳城西面进攻的乃是大将张郃、高览,负责黎阳城东面进攻的乃是大将鞠义、淳于琼,三面攻城将领分拨待命,紧接着却听“呜呜呜呜呜呜”一阵冲锋的号角响了起来,袁绍三面大军“啊啊啊啊啊啊”呐喊着冲向了黎阳城,士卒们抬着攻城用的云梯和木桩,从三面对黎阳城发动了攻势。
重生关云长 第254章 黎阳大战
黎阳城上,刘延正在忙碌的指挥着守城的军士,不停的调度着,此时的黎阳城上到处可见防御用的滚木礌石及大批的弓箭手,还不时的有士卒向上搬运物资,三面城防都集结了大批的防御工事,当袁绍大军攻城之际,大批的弓箭手已经云集到三面城防,见袁绍大军攻城开来,城上的弓弩手们遂开始放箭开来,一时间密密麻麻的如黄蜂一般的弓箭从黎阳城上飞下,直扑向了城下的袁绍大军,袁绍大军顿时为弓箭所淹没。
“呀!啊!、、、、、、、、、、、、、、、、、、、”又是一阵阵的叫喊哀嚎之声在黎阳城下响起,却见攻城的袁绍大军纷纷倒了下去,谋士审配见大军攻城受阻谓袁绍道:“黎阳城上弓箭凶猛,让全副武装的骑兵上吧,让骑兵掩护后面的步兵前进,只要攻到黎阳城下便可以放手进攻了!”
袁绍闻后点了点头道:“就依你的意思办!”
“呜呜”冲锋的号角再次响了起来,这一次却见袁绍大军大批的骑兵整齐排列开来,骑兵手中一手握着攻城的利剑,另一只手握着坚实的盾牌,再看身上满副的铠甲和头盔,真的称得上是全副武装,骑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利器,用盾牌遮挡着再次向黎阳城发起了猛攻,大批的战马咆哮着冲向黎阳,势如破竹一般,刘延见状遂指挥弓箭手再次放箭开来。
“嗖、、、、嗖、、、、嗖”城上再次飞下雨点般的弓箭,弓箭再次扑向了城下的袁绍骑兵,骑兵们见状遂用盾牌抵挡开来。一面抵挡一面继续向前奔袭,这一次没有听到有如前番那般惨烈的叫声,只是偶尔有将士们倒了下去,不过此时的声音完全被另一种声音所取代,什么声音呢?那就是“噼里啪啦、劈劈啪啪、、、、、、、、、、”的声音。这是弓箭撞击盾牌的声响,黎阳城上射来的弓箭多数为骑兵的盾牌所挡了下来。
袁绍的骑兵冒矢前行,不断向前开进,由于是全副武装的骑兵,尽带铠甲,骑的战马也是飞快。但不时还是有落箭倒地者,竟有不少倒地者不是因为本身中箭倒地,而是由于所骑的战马为弓箭所伤不幸倒地,造成士兵一下子从马上栽了下去,不过即使这样大批的骑兵还是冲到了黎阳近前。
刘延见弓箭手难于应付这批骑兵,遂指挥城上的士卒准备好滚木礌石。准备阻击进犯的敌军,现在的情势不容乐观,因为袁绍的骑兵已经逼近黎阳城边了,也就是说兵临城下了,弓箭完全没了优势,近距离的攻防唯有运用滚木礌石了,此时的黎阳城内还是准备了充足的防御工事。有足够的滚木礌石应对这种近距离的攻城。
冲到近前的袁绍骑兵纷纷向黎阳城上飞起挠钩开来,人骑在马上便可以向城上飞起挠钩,顿时几百只挠钩向黎阳城上飞去,此时的黎阳城上早已是刀斧手林立,只待城下飞上挠钩开来,“叭叭叭”挠钩纷纷钩住城墙,袁绍的骑兵见挠钩攀住了城墙遂开始攀城开来,当然不是一般的军士能做到这一点的,这需要很强的身心素质以及过硬的军事本领还要有不凡的技巧才行,要知道用双手拽住绳子。然后用双脚攀登城墙向上攀爬,这绝对不是一般的伙计,对于士兵是个绝对的考验,可以这么说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军中的“特种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优秀士兵。要培养这样一支劲旅需要花费不菲的时间和钱财,所以能拥有这样一批士兵的主子就不是一般的主子,唯有大的割据者拥有大量资财的军阀能做到这一点,袁绍就是其中之一。
袁绍的这支“特种兵”部队不但善于骑射还善于攀爬,当即向黎阳城上飞去,黎阳城上的守军在刘延的指挥下不急于对这些攀登的士卒动手而是等到这些士卒攀登到半途中的时候在下手,等到袁绍的“特种兵”爬到了半当腰的时候城上的刀斧手突然将挠钩斩断,这样一来爬到半空中的“特种兵”一下子从十几米高的半空中摔了下来,重重的摔在地上不是摔死也得残废,可以说这支“特种兵”部队就是一支敢死队,这样的攻城很容易丧命,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就是冒死也要争取哪怕那一点点的希望,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铛、挡、挡、、、、、、、、、、、、、”又是一阵声响,城上的刀斧手开始斩断飞到城上的挠钩开来,却见攀到半空中的袁绍骑兵纷纷从半空中摔了下来,刘延一方面安排刀斧手进行斩断挠钩,另一方面命令守军向城下投掷滚木礌石开来,顷刻间一个个重物从黎阳城上纷纷落下砸向袁绍的骑兵开来,“啊、啊、嗷、嗷、、、、、、、、、、、、、、、、、、”又是一阵惨叫声响彻城下,城下的骑兵被滚木礌石砸的不禁大叫起来,再看城下的士卒被砸的是头破血流,好多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连战马也被砸的纷纷奔跑开来,不过此时袁绍的步兵很快跟进开来,纷纷架着云梯向城上攻打开来,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士兵抬着木桩向黎阳的城门撞击开来。
刘延见袁绍大军攻势甚猛,一方面不断指挥城上的士兵投掷滚木礌石,一方面向城下不断调度物资,作为有守城经验的老将,刘延的指挥还是十分有力的,不管形势多么紧迫他都能做到坐怀不乱,冷静对待发生的意外,当然黎阳方面的物资也可谓是充足的狠,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城防和工事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所以城防巩固,工事完备,物资充足,这样就给攻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袁绍大军的攻势不可谓不猛烈,然坚固的黎阳城防还是让袁绍大军未能在短时间内攻破,当然袁绍大军的攻势造成了黎阳城某些地方出现了缺口,不过经过整整一天的攻打,黎阳城还是未能攻破,袁绍见黎阳极难可下遂暂且修整准备来日再战,这时谋士许攸荐道:“主公且要一鼓作气拿下黎阳不可以让其让成气力,否则后患无穷啊!如果现在放弃攻打,这就等于给了刘延以喘息的机会,刘延定会利用这段时间修复破损的城池,然后向城上调拨守城物资,来日再战我们面对的压力依然巨大,所以主公不能就此放弃,继续进攻我们就能将黎阳拿下,否则等到刘延修复了工事,后面曹操的援军赶到那么我们就危矣了!”
袁绍见许攸苦苦劝道,捋了捋胡须仍然踌躇不定,这时谋士逢纪接着劝道:“许攸说得有理,不可让刘延养成气力!”
袁绍为难的说道:“将士们现在已经是疲惫不已了,如要再战恐有厌战情绪啊!”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主公不可再犹豫下去了!”谋士沮授也附和的说道,这沮授本来与许攸有隙,不过念及大局他这次还是支持了许攸的意见。
袁绍见这次众谋士居然达成了一致,不禁有些意外,他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遂道:“好吧!就依诸位吧,继续进攻!”
袁绍一声令下,疲惫的三军再次打起精神鼓足前进,奋力向黎阳城冲杀,此时的黎阳城已经是战火纷飞了,整个城墙满目疮痍,再看城下死尸遍地、血流成河,袁绍攻城的将士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城下,各种工事仍在不停的燃烧着,城上的刘延此时也已经相当疲惫了,战斗进行到现在城上的物资也所剩不多了,不少士卒仍在不停的向城上搬运着各种物资,此时的黎阳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破损,还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缺口,如果此时袁绍放弃进攻,刘延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修整城防,还可以向城上调拨各种工事,但此时的袁绍没有再给他这个机会,新一轮的攻城号再次响起了,数万名士兵呐喊着向黎阳发动进攻开来
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战斗,此时已不如黄昏,双方的激战仍在继续进行,不过形势对刘延来说愈加的不利,袁绍大军开始向黎阳猛扑,此时的黎阳城防守形势更加的严峻了,因为已经被撕开好多处口子,城上的各种工事又出现了短缺,所以防守起来倍加艰辛,不过刘延没有放弃仍在在继续坚守着,“大人不好了,西面城防有敌人攻上来了!”一个士兵慌慌张张的对刘延禀报着说道。
刘延闻后急忙奔西面察看军情开来:却见袁绍的士兵已经冲到城上来了,与自己的守军正在展开激战,这种情况是白天从未出现过的,刘延遂下令向西面增兵准备将敌人的攻势压下去,就在这时又一士卒跑了过来:“禀报大人,敌人从北面城墙攻上来了!”
重生关云长 地255章 先锋颜良
“什么?”刘延闻听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刘延着实为这一消息雷到了,这还了得?北面乃是黎阳的正门,正门居然有敌人冲了上来就证明正门失守了,两处城防均已告急,这就相当于给黎阳判了个“死刑”,同时救援两处城门以现在区区不到7千的人马无论如何也救不下来了,黎阳城完了!凭着多年守城经验的判断,刘延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末路,黎阳不保,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还是选择放弃吧,本来这一座孤城也难持久,留给袁绍也不过是个烂摊子而已了,“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就不怕报不了此仇。
刘延这样想着遂带领一队人马直奔黎阳南门而去,他要打开南门然后横渡黄河渡口奔向南岸去投奔曹操,刘延准备好了各种渡河的工具,带着不道一百人的队伍奔向了南岸,黎阳城没了主帅,袁绍大军很快攻陷了黎阳,黎阳城内守军六千余人尽皆归降袁绍,袁绍气急败坏就要将这些人全部杀死,众谋士苦苦劝勉告罢!
拿下了黎阳,袁绍损失了大军超过一万余人,不过收编了6千人马,损失不足万人,夺得了重镇黎阳,袁绍不禁有些沾沾自喜起来,大军的士气也随之高涨起来,首战告捷!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胜利,袁绍以为得势,谋士沮授见大军得了黎阳对袁绍进谏道:“大军得了黎阳此乃是我们一大胜利,不过渡口北岸还有一重要关口必须趁此机会进驻!”
“汝说得可是延津?”袁绍问道。
沮授接着道:“正是此地,应派出一大将前去驻守延津防止曹操夺了此地,此地若得,则可立下白马,攻克白马就可以趁此机会逼近官渡,拿下官渡之后兖州便之手可得了!拿下黎阳只是计划的第一步!”
袁绍闻后捋了捋胡须遂道:“公与说得有理!即刻派颜良前去屯延津渡口,然后大军随后行进延津地界随后攻打白马,汝以为如何?”
“颜良性格狭隘。匹夫之勇听不得别人意见,个人作风独断,但缺少主见恐难独任!延津乃是一重要地界一旦有失,则直接影响主公进军黎阳的计划,进而造成全局战略的被动!”沮授接着说道。
袁绍闻后遂道:“颜良乃是吾心腹爱将,勇气可嘉,勇武绝伦。此番让颜良担当先锋定是要煞煞曹操的气焰,吾有大将颜良当视曹操手下将领如草芥!”
沮授见袁绍执意要颜良出战,悲愤的出了中军大帐不禁仰天长啸道:“匹夫颜良安能担当大任!只可惜满盘计划要葬送在一匹夫之手实在可悲!可悲啊!”沮授仰天长叹很久方归
袁绍当即召见颜良到了中军大帐,不一会儿功夫却见一身高丈八的壮硕大汉来到了中军大帐,此人便是号称“河北四庭柱”老大的颜良,这颜良生的满脸的络腮胡子。一脸的横肉,长相十分凶悍,颜良作为河北四庭柱的老大倍受袁绍器重,袁绍十分的看好颜良,对于颜良的武力也十分的认可。
此时的颜良已经年过三旬了,他生于161年比关羽小一岁的年纪,此时的颜良不过30出头的样子。可谓是正当壮年,作为袁绍手下的头牌战将,袁绍自然要多给他表现的机会,这次袁绍不顾沮授的劝阻执意要颜良打头阵就是对颜良格外的器重。
颜良来到了中军大帐,却见袁绍端坐在中央的座椅之上微笑的看着自己,颜良径直走了进来问袁绍道:“主公找我来有什么要紧的事啊?”
颜良在袁绍面前一向都单刀直入,直来直去的说话,为人十分的爽快不遮遮掩掩的。不过袁绍十分欣赏他这种性格,袁绍调侃的谓颜良道:“招呼你来还能有什么好事啊!当然是要你冲锋陷阵了!”
“哈哈我就知道主公惦记着俺啊!这种事情总能想着俺颜良!”颜良爽快的说道。
袁绍接着道:“言归正传!我这次给你个重担挑挑,一来检验你的武力给你个表现的机会;二来历练历练你的才能,看看我这颜大将军还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
“重担?什么重担啊?吾现在浑身都发痒了,主公要不给我个重担,我这浑身的劲儿都没处使了!”颜良接着说道。
袁绍接着说道:“这次要你担当先锋进驻延津,这可是个重任。如同一把尖刀插向了曹操腹地,所以此事只可成功不可失败,吾这次点了你的将!希望你不辱使命!”
颜良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说道:“主公放心!吾这次一定给曹操点颜色看看!吾听说曹操那边有些人物,这次吾定要会一会他们。看看他们禁得住我这把大刀不!”
“这一次我把你摆在这个位置就是给你个施展的舞台,让你把这出戏给我唱好!我可是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到时候可别让我失望啊!”袁绍接着说道。
颜良信誓旦旦的说道:“主公放心尽管等我的好消息吧!”
“我与你两万兵马前去不得有误!”袁绍最后命令道。
颜良拱手道:“诺!”言罢挺胸抬头阔步出了中军大帐
这是颜良平生第一次独自统兵担当先锋,也就是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担当“一把手”,这两万人马尽归他一个人领导,颜良简直有些受宠若惊啊!不过袁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颜良怎能不惜力呢?颜良率领两万兵马昼夜奔袭很快进驻到了延津地界。
此时的曹操携七万大军已经进驻到了官渡地界,正准备向白马逼近,就在这时却闻得黎阳太守刘延率几百名士卒前来投奔,曹操闻后遂将刘延迎到中军大帐,刘延谓曹操说道:“黎阳城孤立难支,现已被袁绍所得,吾只好前来投奔将军!”
曹操闻后笑道:“汝为何不归顺袁本初帐下呢?却偏偏来投奔于我?”
“吾并非趋炎附势之人,吾前来相投乃是真心来投,望将军勿生怀疑!”刘延遂道。
曹操闻后道:“彼强则我弱,汝前来投奔定是诚心相投,吾岂能怀疑你的真心,前番故相试探耳!还望见谅!”
“将军真明主也!只是吾未能坚持到将军进驻黎阳以至黎阳提前失陷,造成战事被动!”刘延歉疚的说道。
曹操接着道:“一城一隅之得失说明不了什么,不就是一黎阳么,得之若何?失之又如何?没有关系,我们要的不是黎阳的得失,所以汝大可不必担心!”
“将军真乃大将风范!将得失看得如此平淡,佩服佩服!”刘延感叹道。
曹操继续道:“汝暂且去休息休息!养足了精神然后给你个重担挑挑!”
刘延闻后脸上现出惊讶的表情问道:“将军如此信任于我?”
“有什么不信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吾既然相信于汝,当然要委任汝重任了!”曹操微笑着说道。
刘延拱手说道:“承蒙将军厚爱,吾当竭尽全力效忠将军!”言罢出了中军大帐
第二日刘延被曹操再次召集到了中军大帐,二人寒暄毕,曹操谓刘延道:“今日召见你来,是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去做!”
“什么任务将军尽管说来!”刘延爽快的问道。
曹操接着说道:“分拨汝些许兵马前去驻守白马,趁着袁绍还未渡河,白马乃是一重要关口,更是阻击袁绍的一条重要防线,所以意义非同小可,汝熟悉这一带的地形,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你担当此任务,汝且要守住此地不得有误!”
“败军之将受此大任,惭愧惭愧!知耻而后勇,吾发誓要一雪前耻,替将军守好此地!”刘延当即表了态。
曹操遂下命令道:“我叫于禁将军与汝同去守把,汝为主将,他为副将,分拨汝一万军马不得有失!”
“诺!”刘延领了军令状遂与于禁一道奔赴白马守把开来。
刘延与于禁守把白马与对面的黎阳形成的对峙之势,双方隔河对峙起来,这白马乃是黄河渡口南面的一重要隘口,乃是一咽喉要道,扼住了此地对于袁绍大军渡河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袁绍见曹操分拨兵马屯驻白马,遂催促延津的颜良前去进攻白马,为大军前行扫清障碍。
身在延津的颜良在黄河渡口西北侧,突然接到袁绍的命令要自己进攻白马,颜良高兴极了,终于有的仗打了,自己可以大显身手了,他当即点兵连夜渡河,很快就到了河的南岸,因为这延津在河的西北方向并不与白马对应,所以颜良渡河的行动,身在白马的刘延和于禁丝毫察觉不到。
颜良两万大军渡河过了大半,方有军士向刘延进行了汇报,刘延闻后大惊,不过此时要阻击颜良已经来不及了,何况白马乃是一重要隘口,贸然带兵前去阻击颜良,这白马一旦空虚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白马空虚袁绍大军就会成功渡河,那样不但没能成功消灭颜良还葬送了白马,所以刘延权衡再三决定继续死守白马,这就叫做“舍车保帅”,只要自己扼住了白马,袁绍大军就无法成功渡河,颜良即使渡河了,也是志在白马所以只要自己守住了白马,保障白马无事那么颜良渡河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重生关云长 第256章 颜良战于禁
副将于禁闻听颜良渡河而刘延却无动于衷不禁着急了,他气势忡忡的找到刘延谓刘延道:“颜良大军都渡河了为何不派兵前去阻击?”
“颜良已经渡河,去阻击还有何意义?我们的任务是紧守白马,别的先不要过问!”刘延答道。
于禁闻后不忿道:“紧守白马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阻止敌人过河么?现在颜良已经渡河不去阻击却在这里按兵不动坐以待毙是何缘故?”
刘延遂道:“颜良渡河又不是在我们的防区经过,他渡河跟我们有何关系?我们的目的是驻守白马,只要白马无失,那就是最大的胜利,我们就不必为此负任何责任,要明确我们的目的且不可让旁的事情干扰我们的目标!”
“我不想跟你理论,敌人都过河了,却在这里按兵不动非为将者所为,汝不去吾自带兵马前去阻击!”于禁言罢甩身就要离去。
“站住!没我的命令汝安敢动弹?别忘了我是主将汝不过一副将安敢如此?”刘延喝道。
于禁转身怒道:“主将怎么了?副将又怎么了?吾既然是副将就有发言权,当此情势汝身为主将却不谋进取,吾岂能与汝一道同心?既然汝不动身吾自带兵马前去,恕吾不能听从!”言罢转身扬长而去。
刘延在那里暗暗发懵,于禁乃是曹操手下的宿将,资历比自己老,自己刚刚新任,没有任何战功,于禁依仗自己资格不听从自己命令,也拿他没办法,毕竟人家是老人么!
于禁带领自己手下士卒三千余人,火速赶往西侧前去阻击颜良开来,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汉灵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跟许多追求功名的人一样,迅速加入到了镇压黄巾的行列之中,他的投奔对象是当时正四处招揽人马的济北相——鲍信。此时的于禁,还只不过是行伍中默默无闻的一名小卒。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大批青州黄巾军涌入兖州,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在征讨黄巾时战死,面对难以控制的局势,鲍信等人推举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领兖州牧,率众抗击黄巾。不知是由于曹操的加入,还是由于黄巾的缺乏组织。胜利的天平渐渐向官兵倾斜,不久,鲍信的军队在寿张东部击破了黄巾的主力,但可惜的是,在这一战中,鲍信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战死沙场。曹操一路追击黄巾。直至济北,并在当年冬天,接受了三十万黄巾军的投降。从此,一支由青州黄巾降卒中的精锐组成的军队出现在曹操的帐下,号称“青州兵”。
兖州的这次战乱,对于原本多多少少有些附庸于袁绍的曹操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契机,他不但在兖州站住了脚,有了自己的地盘。还收编了大量的军队,这其中不单有“青州兵”,也有过去刘岱、鲍信手中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于禁,便在其中。
此时的于禁,还只是一名下级军官。在将军王朗手下担任都伯一职。但他的表现很快引起了王朗的注意,史书记载说“王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王朗的推荐看起来也确实很夸张,一个小小的都伯。被他说成有当大将军的才干,曹操一听,当然也很感兴趣,于是便召见于禁,对他进行交流询问,面视的结果相当理想,随后于禁连升三级,被任命为军司马,开始了他新的戎马生涯。
猜你喜欢